-
1 # 戰鬥大黃蜂
-
2 # 奧宇何成
漢朝建立之初,劉邦欲對追隨自己多年的臣子們論功行賞,群臣開始亮傷疤、數功績,爭相邀功的場面極其壯觀,而蕭何、張良都是文臣謀士,沒有戰功,也不屑與群臣爭功。
可他們卻是最早追隨劉邦的,效力最多,也是劉邦最信任的臣子,兩人功勞所差不多,為何封爵賞賜封邑時差距較大呢?
簡單來說,蕭何第一的位置是劉邦硬給的,而張良的封邑只有留縣是他自己選擇的。
《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異。今蕭何未常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
其實在提出論功欣賞時,劉邦心中功勞最高者就是蕭何,兩人同在沛縣為官吏時,劉邦就欣賞蕭何的才華與人品,劉邦反秦,蕭何是最早的追隨者,多年同甘共苦,蕭何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能力,發掘人才、出謀劃策,還多次從後方運糧送兵救前線的劉邦於危難。
後來劉邦帶兵出征,大本營都交給蕭何留守,在劉邦心中蕭何是最值得信任、可以託付身家的人。
可是眾將因為蕭何沒有戰功,只是出謀劃策、舞文弄墨,並不服氣,遂質問劉邦。
劉邦說“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抓到兔子的是獵狗,可是發現兔子蹤跡,發出追捕指令的是獵人,難道說抓兔子功勞最大的是獵狗不是獵人嗎?你們如今能找到兔子,功勞如獵狗,而蕭何才是那發現兔子蹤跡,指揮狩獵的獵人啊,再說你們只是個人追隨我,多的不過一家兩三人,而蕭何讓他族親幾十人都追隨我,他的功勞是誰也比不了的”
就這樣,劉邦力排眾議,將蕭何推上了功臣榜第一人,封酇侯,封邑最多。
封賞張良時又是什麼境況呢?
漢六年正月,劉邦封賞功臣,張良沒有戰功,劉邦說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三萬戶作為封邑。
而張良卻說“我與陛下合兵,就是上天將我交給了您,陛下采用我的計策,有幸能夠有效,實在不敢接受三萬戶封邑,我與陛下都與留縣有緣,就把留縣賞給我做封地吧!”於是張良被封為留侯。
縱橫一直覺得張良是個有風骨的清流,並不那麼看中錢財地位,當年劉邦稱漢王時,賞給張良黃金百鎰、珍珠二斗,張良隨即就全都送給項伯了,為劉邦爭取關中王做準備。
淡薄功名,居功不傲,張良就是這樣一位臣子,也正因為如此才逃過君王的猜忌,在波譎雲詭的政治漩渦中得以保全。
-
3 # 青言論史
毫無疑問,張良不僅僅對這個封號無比滿意,甚至還認為這個封號就好,不然就過分了。
我們來看《史記-留侯世家》裡面,有關劉邦給張良封賞的記載: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漢高祖六年,劉邦正式封賞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哥們兒們。其中第一是蕭何,第二是曹參。張良的次序雖然沒有明確,但是從他在《史記》中的排位(排在蕭何、曹參之後,陳平、周勃之前),他應當是第三。
而在賜食邑的時候,張良就更多了——名列第二的曹參,劉邦也只給了他一萬零六百三十戶而已,而張良則是三萬戶,並且是“自擇”(自己挑),足可見劉邦對張良的重視和青睞。
也許有人會說,怎麼只給張良封侯呢?為啥不封個公爵或者王爵?這就要從漢初的政治格局說起了。漢初不是沒有異姓王,但是那些基本都是自己早就自成一軍的諸侯(包括韓信),和劉邦的關係與其說是君臣更不如說是合作伙伴。而劉邦稱帝以後的主要工作,就是剪除這些異姓王。如果劉邦把張良封了王,那我想張良恐怕不但笑不出來,還要跪在地上誠惶誠恐,請求皇帝寬恕了吧?
-
4 # 江河湖海洋
這是張良非常明智的選擇。論功勞,張良應該跟韓信,蕭何並列,甚至於在蕭何之上。但張良何等聰明,寧願自降身份,委屈求安。假如張良封了王,會不會步韓信,英布等諸候王的後塵,很難說,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張良才明哲保身,功成身退。
-
5 # 詩雨花魂
劉邦當皇帝次年正月,著手封賞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功臣,他特意提出來一個人——張良,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張良的功勞。於是,他讓張良自己從齊地選擇三萬戶。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匯合在留縣(今江蘇省沛縣東南),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
齊國自古就有魚鹽之利,富庶異常,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留縣能夠比擬的,那為什麼張良不要這個厚封,而是自願選擇了一個既窮又小的留縣呢?不是張良傻,不知道哪塊地兒好哪塊地兒賴,也不是張良覺悟高,自願艱苦奮鬥,給其他人做個榜樣,而是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張良是智謀之士,自選留縣這麼一個地方,既不會引起其他自恃功高的人的嫉妒,也不會遭到劉邦的猜忌,說到底,要了厚封,是有生命之虞的。
劉邦封賞功臣有兩個突出特點,封的只是侯爵;封賞較重的都是早期跟隨劉邦的老人,尤其是沛縣人。這說明兩點,劉邦這時候腦子裡已經有了非劉氏不得封王的想法,只是時機不成熟,沒有完全暴露出來而已;不是沛縣老人,是不會得到劉邦內心深處信任的。這些藏在內心深處的東西,劉邦還沒有說,但像張良這樣的謀略家,是完全可以從一些事情的端倪中猜測出來的。劉邦讓張良自擇齊地三萬戶,看起來是給了他最高禮遇,反而說明他正好不是劉邦最信任的人。
剛起事的時候,張良不是劉邦的人。他的祖父、父親兩代都是南韓的丞相,南韓被秦朝滅亡後,張良為了報仇,曾經刺殺秦始皇,失手後逃避躲藏起來。過了十年,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響應。景駒自立為代理楚王,駐紮在留縣,張良打算前去追隨他,半路上碰到劉邦,便歸附了他。
楚懷王是項梁擁立的,這時候,天下義軍的共主名義上是楚懷王,實際上是項梁。南韓王子成有賢名,張良向項梁建議得立為王,項梁同時任命張良為南韓司徒,這說明,張良首先是韓王的人,其次才是劉邦的人。
鴻門宴前夕,項羽要殺劉邦,項羽的叔叔項伯因為張良對他有救命之恩,勸張良趕緊逃走。張良說,我是替韓王伴送沛公的,如今情況緊急,逃離而去是不合道義的。張良力勸項伯與劉邦相見,並促成兩人成為兒女親家。項伯提前向項羽說了好話,到劉邦赴鴻門宴時,項羽始終下不了決心殺劉邦。宴席上,范增讓項莊舞劍,想借機殺了劉邦,由於樊噲的保護,沒有得逞。宴席還在進行當中,劉邦、樊噲等人逃走,留下張良向項羽致歉,也就是和項羽周旋,項羽並沒有為難張良。也就是說,項羽也認為張良並不完全是劉邦的人。
劉邦被封為漢王,張良並沒有跟隨他到封國去,只是送了他一程,然後回到了韓王成身邊。當項羽殺了韓王成,張良這才又回到劉邦身邊。
這一切都說明一個問題,早期的張良,並不完全是劉邦的人。既然這樣,劉邦讓張良自擇封地,有把張良當做客卿對待並客氣一番的意思,也有試探張良的意味。
劉邦當皇帝后,開始誅殺異己,尤其是項羽陣營中人。
原來的臨江王共讙,曾經效忠項羽,反叛漢朝,高祖派盧綰、劉賈去攻打,沒有打下來,共讙自己投降了,但劉邦還是把他殺了。燕王臧荼造反,被擒獲後,讓盧綰當了燕王。利己造反,劉邦到達洛陽後,召見全部在冊的列侯,利幾心裡害怕,所以造反了。其根本原因,他們都是項羽的部下。
最明顯的例子當屬韓信。
韓信從齊國趕來參加劉邦與項羽的會戰,用十面埋伏之計打敗項羽。項羽一死,劉邦立刻把韓信的兵權奪了回來。他藉口韓信熟悉楚國情況,把韓信由齊國王改封為楚王,實際上就是讓韓信離開創業的根據地。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怕韓信造反。韓信到一個看似榮光實則無根的新地方,即便真想造反,需要準備的時間一定很長,保密工作是很難做的。但是,韓信還是沒有逃脫謀反的罪名,他因為收留了一個項羽手下的將領從而被剝奪了王位,降為淮陰侯。自古謀逆都是十惡不赦之罪,韓信謀逆,卻僅僅是降爵位,這不是很奇怪嗎?在韓信改封、降爵位以及後來被殺的過程中,張良沒有一言,沒獻一策,又是為何?張良清楚地知道,天下已經歸於一統,這時劉邦心裡想的是利益怎樣能夠最大化地歸於劉氏一家,如何讓這個最大化的利益永久地留在劉家?所謂的封賞,只不過是一種安撫手段而已,特別的封賞,只能給特別的人,張良敢當這個特別的人嗎?!能夠向皇帝要賞的人只能是小人物,因為他們討的是小賞,皇帝放不在心上。要大賞的只有兩種人:能夠控制皇帝,像後世的曹操司馬昭等人;另一種就是自尋死路的人。張良是智謀之士,是絕對不會自陷絕境的。
皇帝已經說出來要你自己選擇,張良不選擇也是不行的,因為皇帝的話就是聖旨,不要封地都是違背聖旨,這實實在在是一道難題。智者就是智者,機緣湊巧的是,張良和劉邦相遇的地方叫做留,要下這麼一個“天意”所矚的地方,劉邦還能有什麼話說!張良自要留縣還有一層意思,留者,留也,那意思是向劉邦表明,是你要我留下來的。憑張良的智慧和劉邦的悟性,兩人馬上就會明白這一點,此後兩人也是心照不宣,相安無事。
留下來的張良,再也不建一言,不獻一策,國家政務有蕭何,他實在是沒有多少事情可幹,說一句多一句,多說了無益,這時的他真正是少說為佳。呂后為了太子的事情一定要他想辦法,他也只是出了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主意,讓商山四皓跟在太子身邊。劉邦曾經也想籠絡這四個人,不得。張良出這樣一個主意,從呂后這方面來說,我說了,請得來請不來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從劉邦這方面來說,即便是知道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太子請這樣的人有什麼不對嗎?你自己不是也想請嘛!
張良是古代軍事戰略家,不是蕭何一類的政務政治家,這類人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有著極大的作用,到了和平年代,其作用基本喪失,除非在皇帝選定的接班人以外有人想篡權當皇帝。所以說張良是智者,就是他很明白自己的歷史地位,知道自己該在什麼時候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張良自選留侯,是智者的選擇!劉邦當皇帝的次年正月,便開始著手封賞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功臣,他特意提出來一個人——張良,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張良的功勞。
於是,他讓張良自己從齊地選擇三萬戶。
張良卻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匯合在留縣(今江蘇省沛縣東南),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
齊國自古就有漁鹽之利,富庶異常,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留縣能夠比擬的,那為什麼張良不要這個厚封,而是自願選擇了一個既窮又小的留縣呢?
不是張良傻,不知道哪塊地兒好哪塊地兒賴,也不是張良覺悟高,自願艱苦奮鬥,給其他人做個榜樣,而是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
6 # 一兮512
以張良的智商應該是滿意的,大將功成以後封候賞爵其實不是主要的,關鍵是平安,韓信倒是封王了,結果呢?劉幫能以得天下,不要輕易懷疑他的智商和政治手段,心裡明白著呢。
-
7 # 至仁小哥
當年項羽消滅大秦王朝後,他開了一次英雄大會,對天下的各大諸侯進行了分封。但是因為項羽感情用事,使得很多人都對他的分封不滿,致使英雄大會後,不是今天這個諸侯造反,就是明天那個諸侯言變。總之項羽在西楚霸王的位置上就沒有過一天安穩的日子。而正是因為這些諸侯的叛亂,使得劉邦在漢中得到了喘息和厲兵秣馬的機會,為他的東歸創造了條件。
此時天下形勢基本已定,這麼多功臣鞍前馬後拼死拼活還不是圖個功名利祿?還不是圖個封妻廕子?於是劉邦版的英雄大會順應形勢召開了。大會開始後,劉邦先客套了幾句,然後就直接進入了主題,對各大功臣進行了分封,名單如下:
蕭何封酇侯。曹參封平陽侯。周勃封絳侯。樊噲封舞陽侯。酈商封曲周侯。夏侯嬰封汝陰侯。灌嬰封潁陰侯。傅寬封陽陵侯。靳歙封建武侯。王吸封清陽侯。薛歐封廣嚴侯。陳嬰封堂邑侯。周紲封信武侯。呂澤封周呂侯。呂釋之封建成侯。孔熙封蓼侯。陳賀封費侯。陳豨封陽夏侯。任敖封曲阿侯。周昌封汾陰侯。王陵封安國侯。審食其封闢陽侯。
大家看到這裡,肯定會問,怎麼不見漢中三傑張良及“盜其嫂”陳平的分封啊?各位別急,乳酪有的,麵包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是劉邦故意賣的關子,他把自己最為信任的兩大謀臣放在最後來分封,就是想把最具懸念的留到最後揭曉。
待眾人的聲音平息後,劉邦開始揭曉最後的懸念了:賞張良三萬戶,封為留侯。
這張良自劉邦一統天下後,他就整天待在家裡修身養性。今天的英雄分封大會他本來也不想參加,但劉邦派人請了他幾次,礙於情面他只得來出席。面對劉邦的分封,張良卻不買賬,推託道:“臣自願在家閉門練功,不願再受封侯累贅。”
這時劉邦來了個霸王硬上弓,這個侯你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這世上居然還有逼別人當侯的,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就好比武俠小說中一些名師高人強行收自己喜歡的年輕後輩為徒一樣。
當然,張良之所以總是推託,除了他一貫謙遜的作風外,還有更重要的是他從《太公兵法》中學到了“上興邦安國,下全功保身”之法,悟出了功成名就後就該隱退的道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由來是歷代皇帝的慣用伎倆。單從這一點來看,張良比韓信明顯高出了N個等級。
最後分封的是陳平,他被封為戶牖侯。當聽到劉邦的分封時,陳平雙膝跪地,淚流滿面地說:“臣無功無德,請陛下另封他人。”
劉邦就說了,你怎麼沒有功勞了,你的很多計謀都很好啊。沒你的妙計我能打敗項羽嗎?陳平說這一切歸功於一個叫魏無知的朋友。他說當初如果沒有魏無知的推薦,微臣哪能為陛下效力呢?聽完陳平的解釋,劉邦對他更是刮目相看,當即宣魏無知進宮,賞了他黃金千兩。這次分封看似皆大歡喜,但實際上藏有隱患。這些文臣受封時,那些衝鋒陷陣的武將們就不服了。他們說,我們是用鮮血和汗水換來這個侯的封號,像蕭何等人哪裡上過前線呢?為什麼要封他為侯,而且還排在第一的位置呢?
搜狗截圖16年01月19日1426_25_副本.png
劉邦沒有直接與這些武將們進行理論,而是不急不慢地講了一個獵人和獵狗的故事:追殺野兔,靠的是獵狗;而發號施令,靠的是獵人。劉邦知道這些武將們終將會明白他這句話的,沒有這些文弱書生們“運籌帷幄之中”,就算他們勇冠三軍,那又如何?能“決勝千里之外”、能打下這江山嗎?
外族人分封完畢,接下來劉邦還對自己家族的人進行了分封。
長兄劉伯早逝,無封。次兄劉仲封為代王,管轄代地。小弟劉交封為楚王,管轄淮河以西。堂兄劉賈封為荊王,管轄淮河以東。劉肥(劉邦的情婦曹氏生的兒子),被封為齊王。呂后的兒子劉盈早就定為太子了,這裡就不用再分封了。
分封完畢後,劉邦的老爹劉老公不服了。他提出了抗議,說是自己的大兒子劉伯儘管英年早逝,也應該追封他一個侯爵,不應該什麼都沒有。其實,劉邦當年當流氓時,大嫂對他很是冷淡,一年四季想到他家打打牙祭都不行,對此劉邦懷恨在心,這次分封自然沒答理他們。但劉老爹畢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因此對劉邦進行了苦苦相求。劉邦最後被逼急了,又礙於老爹的顏面,最後決定還是封一個侯給他當:武哀侯。封他的兒子劉信為羹頡侯。不過劉信被封為侯後卻喜怒交加。喜的是自己終於也被封為侯了,怒的是誰當了這個侯也不會好受。這倒不是說劉信封的侯空有侯名沒有實權,相反實權還很大,但問題是這個侯的封號太不雅觀了點——羹頡的意思是吝嗇。
-
8 # 文史辯論談
劉邦是個流氓英雄,對誰都大呼小叫的,直呼其名,但是唯獨對張良言必稱子房(張良的字),可謂是非常尊敬。在劉邦統一天下之後,認為張良“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讓其“自擇齊三萬戶”。這個封賞是非常大的,齊國是當時最富饒的地方,因此韓信在拿下齊國後向劉邦伸手要“假齊王”,劉邦非常生氣。在他追擊項羽的過程中,韓信跟彭越都向劉邦伸手,劉邦不得已把當時的經濟發達的定陶和臨淄分別給了彭越和韓信。
按理說,齊國這塊富庶之地,別人都求之不得。劉邦讓張良自擇三萬戶,張良應該笑著笑著接納才對,但是張良的做法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張良對劉邦說:“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張良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反常的舉動呢,這可是韓信等人朝思暮想的地方。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張良反秦是因為想替南韓報仇(張良是南韓的公子),劉邦替他完成了這個目標,他對劉邦應該是心存感激的。既然目標已經達成,那就應該逍遙快活的度過餘生。齊地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因此,劉邦在消滅項羽之後就把韓信改封為楚王。這個節骨眼誰要是敢染指齊地誰就是找死。劉邦太會演戲了,要是放在現在絕對是“國家一級演員”。他在消滅項羽之前,天天和別人說“共享天下”,聽過這句話的人基本都被他送回了西天老家因此,張良的封地不是劉邦給的,而是他自己要的。同要是要封地,劉邦非常尊敬這位子房先生,十分提防這位齊王韓信,後來韓信的結局也非常慘,也證明了張良的高明。當然張良也沒有拒絕劉邦的封賞。因為他知道拒絕封賞意味著對抗新政權,劉邦有怎麼會放過他呢?他因此挑了一個對任何人都無足輕重,但確是劉邦跟張良的共同回憶,是他們“愛情”開始的地方。 -
9 # 微史春秋
張良當然滿意了,因為這是張良自己主動請求封留侯的。
一、張良主動請求降低封賞標準漢高祖劉邦於“漢六年正月,封功臣”,張良不是武將,沒有戰功,但是劉邦卻看得清楚:
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劉邦充分肯定為自己出謀劃策的張良的功勞,讓他自己在齊地選一個封地,並給三萬戶百姓。
這是極大的優待,自選封地,給百姓三萬戶,這個規格是超高規格了。
功勞第一的蕭何,也只是“封為酇侯,所食邑多”,估計也就是萬戶而已。
但是張良深諳生存之道,拒絕了。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張良拒絕了三萬戶食邑,只要留地作為自己的封地,因為是那裡是他和劉邦相遇的地方。
這是張良自己主動提出來的,劉邦便同意了,“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所以對留侯的封號,張良是極為滿意的。
二、張良懂得明哲保身張良因為身體不好,“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時時從漢王”,也是深知到劉邦性格的。
漢六年,封功臣的時候,各個功臣爭來爭去,劉邦定蕭何為第一,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張良也不會想去趟這趟渾水。
張良對於功名利祿看的很淡,因為他懂得明哲保身,他曾說“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原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他跑去修道,也是不想捲入朝堂是非。
張良在後世享受到的待遇要比蕭何高出很多的,除了功之外,為人處世哲學更是令後人敬佩的。
-
10 # 魚頭聊史
張良,字子良,生於公元前250年,卒於公元前189年,潁川人,秦未漢初傑出的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西漢王朝建立後,劉邦大肆分封功臣,張良被封為“留侯”。張良對此沒有異議,原因有三:
一是封侯是張良自請的。劉邦分封功臣時曾要張良“自擇三萬戶為食邑”,張良深感“韓滅家敗後淪為奴,布衣封萬戶,位列侯,足矣”。因此他辭讓了劉邦給他的封賞,謙請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為封地,是為“留侯”。
二是張良作為謀臣,政治野心不大。張良的祖父、父親均在南韓為官,他一心想的是恢復南韓,推翻暴秦,報仇雪恨。現在目的已達到,一生無撼。因此在西漢政權逐漸穩定後,他就自覺從“帝者師”退居到“帝者賓”的地位,遵循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對封賞興趣不大。
三是體弱多病,想退出權力圈。張良跟隨劉邦顛沛流離多年,很想找個清靜地休養。同時,張良目睹了彭越、韓信等的悲慘結局,深悟“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乃自請告退,專心修道養精。
故張良成為西漢初年諸多功臣中,為數不多的獨善者之一。
-
11 # 銘豪談史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江山打下了,作為將士們來說:最愉悅的事莫過於分封獎賞。有盤算著立過幾次功的;有盤算著食邑多少的;也有互相比較的;也有似張良,心如平靜的。
對於“留候”來講,張良是滿意的。他明白功成之後,身退也最重要。功名財富,都得有命賺,還得有命花。
在人人都想著功勞往前排的同時,他確總想著往後擠。這不是謙讓作偽,矯揉造作。只是他明瞭,爬的越高,摔的越重!高處不勝寒的淒涼他是懂的(畢竟是皇孫貴族裡出來的人),也怕驚恐天上人,驚了朝臣,驚了皇帝。這也不是膽小怕事,官宦沉浮,就如江海中一葉扁舟,說翻就翻。
分封的那天,劉邦就問眾人,你們覺的誰的功勞最大!大夥你一言,我一語!有說周勃的,有說張良的,說蕭何的等等。但最終拍板的是蕭何第一。
對於劉邦來說,心裡明鏡似的,功勞簿上,早有他自個的一稈秤的。讓大夥議論,無非也是看個眾生百態罷了!
別說是個“留候”,隨便一個封賞,張良也是滿意的。他也不只一次要隱退,只是劉邦不允而己。最終,還是得以全身而退,入道雲遊四海!
或許一開始的張良,追隨著劉邦就不是衝著榮華功業。只是滿腹才學,找個施展的平臺,一展胸中的能耐本事。或許一開始的他,僅僅只想著幫助劉邦,早定天下,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還萬里河山一個朗朗乾坤!功名於他,本就可有可無,如雲煙,一吹即散。好比“鏡中花,水中月”,終不能長久。
超凡思想境界的人,是有的,張良絕對是一個。封賞完畢,在看那些功臣的境況!異姓的八大王就死了七個,各種侯也死的不少。就連第一功臣的蕭何,劉邦也疑心他離心反叛!原因何在?還不是因為蕭何得人心,有威望!威脅到自個的皇位,威脅到大漢的江山。
而這一切的一切,張良都看在眼裡,藏於心中。瞭解“伴君如伴虎”,瞭解“狡兔死,良弓藏”的道理。
誰都希望站的高,欣賞更美的風景;同理,站的高,底下的路也越模糊,深淵也拔的更高。誰又能保證不失足,不崴腳。種種都是未知。張良不想過這虛無縹緲的,擔驚受怕的日子。他只想站在小山坡上,即使摔下去,也要不了性命。
人貴“自知”,一個不懂惦量自身斤兩的人,保不齊哪天就鼻青臉腫,翻不了身。誠如他自己說:
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這不是謙虛的話語,這是他的心聲!千里馬還需伯樂,有太公也需有文王。沒有欣賞,任你本事大如天,無用武之地。這是心存敬畏的一段話,不管何時,把己看輕固然不好,如把己看的甚重,那就離禍不遠。
浩瀚無際的星空,茫茫無野的大地,離了誰,都是一樣的前行。一個人,無非就一粒塵埃,最終的歸屬也還不是入土。
結語:我相信張良對於劉邦的封賞是百分百的滿意的。不是說他有多麼的清高,只是他把人世間的事,看的明白,看的開,看的透罷了!一念心清靜,蓮花處處開。他只想功成後,當個閒雲野鶴的道士,樂得個逍遙快活無牽掛!
-
12 # 滌塵索金讀歷史
我是歷史愛好者滌塵索金,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大家更多的交流。
劉邦成功擊敗項羽,統一天下後,對一直追隨在身邊的文臣武將開始論功行賞。張良作為劉邦身邊最重要的謀士,功績榜排在第62位,據此被冊封為留侯,對於這個封賞張良本人是非常滿意的。
張良的選擇劉邦對張良的評價非常高,與後勤部長蕭何、大將軍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為彰顯張良的功績,劉邦公開表示,張良可以在富庶的齊地任選三萬戶為自己的封地,但是張良卻表示拒絕,自請將留縣作為自己的封地,因此被封為留侯。
劉邦論功行賞將張良封為留侯,歸根結底是張良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這麼選劉邦對於冊封功臣這件事一直很頭疼,畢竟大家一起追隨自己奮鬥了多年,每個人都想從中多撈點好處,唯獨深謀遠慮的張良選擇功臣身退,原由包括:
人生理想張良原本是出生於南韓的貴族,但是秦始皇一舉掃滅六國,大肆搜刮、虐待原六國貴族,開始殘暴不仁的統治,因此張良對秦始皇和秦國充滿了仇恨。
早期的張良散盡家財,在社會上徵召英雄好漢刺殺秦始皇,可惜博浪沙誤中副車,失敗後的張良只能四處逃亡,等待時機。
逃亡期間的張良繼續給自己充電,深入研習《太公兵法》,秦始皇死後天下群雄並起後輔助韓王成復立南韓,一起推倒秦朝的統治。
張良的人生理想並不是為自己謀求榮華富貴,而是為了推倒秦朝的統治,恢復昔日的故國南韓。
政治頭腦張良出生於南韓的政治世家,南韓選擇法家術治派的申不害進行變法,雖然取得一時的成效,但最終為南韓朝堂留下崇尚陰謀詭計的弊端。因此張良對於朝堂鬥爭的黑暗早有預期,急流勇退是最好的選擇。
張良長期伴隨在劉邦的左右,對於劉邦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性格非常瞭解。創業階段,劉邦為了遠大的理想可以放棄部分的既得利益,但是這畢竟只是權宜之計,一旦功成名就之後,劉邦必然會想法設法的將權力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中,而這必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劉邦是個聰明人,他對未來朝堂即將發生的一切早就瞭然於心,因此在論功行賞時就設法將自己抽身出來,從而確保安全。
不是嫡系張良和劉邦的一開始的關係實際是亦師亦友,張良最初選擇追隨的物件是韓王成,希望輔助韓王成恢復南韓,但是最終沒有成功。
劉邦非常欣賞張良的才能,一直希望將他收歸己用,劉邦的愛才之心最終打動了張良,為自己的團隊找到了一個足智多謀的軍師。
張良非常清楚,雖然自己在劉邦建功立業的過程中出力不少,但是基本都是隱居幕後,而且自己和劉邦的嫡系豐沛勳貴不是一個體系,封賞過重必然會惹人妒忌,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筆者結語張良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他出生於政治世家,深諳“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明哲保身之道,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如果真的接受劉邦三萬戶的封賞,必將招致劉邦嫡系豐沛勳貴集團的嫉妒和非議,因此張良對於受封留侯非常滿意。
選擇留縣作為封邑也充分顯示了張良的心機:一是劉邦和張良相識於去留縣的路上,張良藉此喚醒兩人初識之際的美好;二是選擇留縣實際是張良向劉邦表達誓死追隨左右,希望劉邦對他手下留情。三是劉邦本就為封賞之事苦惱,劉邦和張良唱了一出雙簧,成功堵住對封賞不滿之人的口。
從此以後,張良選擇尋仙問道,逐步退出政治舞臺,從而確保家族的順利延續。
-
13 # 柿子殿下
劉邦打下天下以後,開始給手底下的功臣封賞。按照劉邦的說法,自己在財政上比不上蕭何,在軍事上比不上韓信,在謀略上比不上張良,所以他們三個應該是三大功臣,所以封賞的時候,應該也要排在前三名才對。
可事實上,情況卻完全不是這樣。蕭何的確被劉邦封為萬戶侯,而且功勞排名第一。韓信則早就被封為了齊王后來改封為楚王。可是張良被封為留侯,排名卻到了62位。
這是為何呢?
1、漢朝初期的封賞,是按照軍功來的
當時能夠封侯的人當中,軍功排名第一的,鐵定是曹參了。作為開國將領,曹參幫助劉邦滅了兩個諸侯國,拿下了122個縣。這戰績,除了韓信以外,還真的沒有哪個將領能夠相提並論的了。可是劉邦卻沒有將首功留給曹參,而是留給了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大總管蕭何。蕭何作為劉邦集團的後勤總長,為劉邦處理了除了打仗以外的所有事務,所以他自然功勞第一。這就造成了很多武將不服。
2、跟隨劉邦的時間
蕭何的資歷最老,從沛縣起兵就跟著劉邦,並且自始至終;張良稍晚個把月,漢王入蜀後,張良教劉邦燒了棧道,就離開了,去輔佐韓王成。楚漢爭霸時,項羽殺了韓王成,張良又回到漢王處。
至於張良是否滿意呢,這個只有張良本人直到了
-
14 # 帝國烽火
張良被封為“留侯”並非是劉邦給的,而是張良要的,所以說張良非常滿意這個封賞。
劉邦打封功臣的時候,談論到自己為什麼能取得天下,因為他有“三傑”,既“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的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對於這三人劉邦的賞賜也不盡相同。
韓信做為軍事統帥,之前被封為齊王,天下太平之後調任為楚王;蕭何被留任為相國,並且被稱為“開國第一侯”,食邑萬戶;而同樣作為三傑之一的韓信,為何只被封“留”地呢?
差別待遇如此之大,張良內心又是怎麼想的呢?其實張良非常滿意,因為他所封的留縣就是他自己爭取而來。劉邦實際想給張良分封的是更多、更廣的地方,劉邦在大封群臣的時候,對張良是格外的照顧,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要知道大臣中蕭何封地也不過一萬戶,張良的封地是蕭何的三倍,足以見得劉邦對張良的重視。
張良並沒有選擇齊地三萬戶,而是選擇了“留”這個地方,張良選擇的其實是一段感情,他與劉邦在留縣第一次相識,他選擇留縣就是為人讓劉邦記得曾經的情義。張良在天下穩定之後,開始逐步歸隱,錢財對他已經沒有多大意義,而他之所以選擇留縣,可以說是在保留退路。
實際上張良謀劃從來沒有失算,漢初三傑最終韓信被殺,蕭何收辱,只有張良得以保全。不得不說張良的確是一個智慧超群的“謀聖”。
回覆列表
劉邦面對功臣們的集體抗議,《史記·留侯世家》裡寫道:“漢六年正月封功臣,張良未嘗有戰鬥功。”這個“戰鬥功”就是軍功!劉邦心裡明白,按照軍功封侯的標準,張良怎麼也扯不上干係,索性親自站出來為張良說話:“運籌策帷幄,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就連蕭何、張良受封都能引出這麼大的亂子,可見漢初軍功封侯的標準是按軍功的大小。劉邦的軍功封侯順應了功臣們的訴求,切實地鞏固了西漢政權,同時也帶來了兩大後果: 一是形成了西漢初年的軍功階層。 西初的軍功階層,特別是因功封侯的功臣,成為西漢政權的基石,是劉邦後來平定諸侯王叛亂的主要力量。 二是軍功封侯存在著相當大的侷限。 像陸賈這樣為西漢政權提供統治思想的重要文臣,因為沒有軍功而得不到分封。因此,西漢的封侯制度勢必將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變化。 軍功封侯既然是以軍功大小來判定,這就必然會致使沒有軍功但對西漢政權的建立有過重大貢獻的人,與軍功卓著的功臣產生利益衝突
劉邦讓張良自選齊地三萬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行了。漢朝建立後,富有天下的劉邦開始忌諱這一群功勳卓著的功臣將領了,最忌諱的就是分封在各地的異姓諸侯王,其次就是身邊這群功勳顯赫的文臣武將。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功臣亡。”這其中的道理與精髓,身為帝王師的張良,怎麼會不清楚其中的微妙之處?
所以,功成名就的張良自然是深知“自選齊地三萬戶”的兇險,他儘自己之所能的放低自己的姿態,向劉邦僅僅要一個小小的留縣作為自己的封邑,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張良想與世無爭,明哲保身
在幫助劉邦滅秦滅楚,建立大漢王朝之後,張良已經拒絕了劉邦的好意,已經不再漢朝的中央政府擔任任何官職了。除了偶然還會幫助劉邦、呂后出一點主意,張良已經不再過問政事。
漢朝建立後的張良從來就不看重權勢地位、榮華富貴一類東西,這些東西在貴族出身張良看來本來就不值一提。當年,年輕的張良就曾散盡家族幾代人積累的萬金財富,一心刺殺秦始皇,一錘子下去差一點就殺掉了秦始皇。如今,已經步入晚年的張良怎麼可能會看重權勢地位、榮華富貴一類東西。
“自選齊地三萬戶”對於晚年的張良的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了。與世無爭,明哲保身,才是最為高明的選擇。
在世人看來,放棄自選齊地三萬戶機會有點可惜,但這也是張良最為高明的地方,也是張良最為真實情感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