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論語·泰伯》記載: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聖人的意思是: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去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指不過問別人的事情。 這句話可以出現在兩個語境中: 一、 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權力 二、 自己不去沾惹別人的事務 在這兩種語境中,“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實質內容是什麼?
265
回覆列表
  • 1 # 愛芳書法

    意思是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去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指不過問別人的事情。

    指導意義: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味著權力“歸位”。只有做到權力各歸其位,才能確保每個人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範圍。因此,“歸位”是“到位”的基礎。如果說管理“到位”是管理者的基本職責,那麼,權力“歸位”則是管理者的品行修為。管理者應非常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確自己的權力和職責邊界,對自己分內之事盡心盡力,對自己分外之事則堅決不插手,不去越俎代庖。

    擴充套件資料:

    簡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謂的“名分”問題。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則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認為是“違禮”之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

    這在春秋末年為維護社會穩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亂”起到過重要作用,但對後世則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尤其對民眾不關心政治,安分守禮的心態起到誘導作用。但是,從目前來看,很多人連自己的事情也做不好,喜歡去插手別的事情,這是不對的,我們要提倡“在其位,謀其政”。

  • 2 # 海峰99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出自《論語•泰伯》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去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指不過問別人的事情。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謂的名分問題。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則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認為是違禮之舉。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這在春秋末年為維護社會穩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亂”起到過重要作用,但對後世則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尤其對民眾不關心政治,安分守禮的

    心態起到誘導作用。我們要提倡“在其位,謀其政”。

  • 3 # 坤瑩

    一個幹部,對於臣道的修養,乃至學者自己本身的修養,都要守住這個原則。

    這和政治思想也有關。譬如站在政治學的立場,有人說國家的事,是大家共有的,所以人是政治的動物,都是政治的分子。

    華人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人都應該關心。但是,有個原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不在那個位置,不輕易談那個位置上的事。

    孔子這兩句話,是為政的基本修養,表面上看來,好像帝王可以利用這兩句話實行專制,要人少管閒事。

    事實上有道理在其中,因為自己不處在那個位置上,對那個位置上的事情,就沒有體驗,而且所知的資料也不夠,不可能洞悉內情。

    歷史上許多大臣下來以後,不問政治。像南宋有名的大將韓世忠,因秦檜當權,把他的兵權取消以後,每天騎一匹驢子,在西湖喝酒遊賞風景,絕口不談國家大事,真如後人有兩句名詩說:“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將還山不論兵。”這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理的寫照,孔子並不是說把政治交給當權者去做,我們大家根本不要管。

    還有一層意思,孔子和蘧伯玉曾經分別在魯、衛兩國當過政的,現在都退休了,雖然還住在自己的國家裡,但已退休,就不必再問到國家大事了,所以從這一段話裡,輕描淡寫的襯托了魯、衛兩國當時的政治,孔子在無可奈何之中,只好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了。

  • 4 # 子虛西來戲說易經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何解?

    “位”——所處之地方。“謀”——議論,計策。

    第一,“位”之一字,含義豐富多彩。比如,40歲的張三之“位”簡單講就包括:

    1、張三的父系、母系所牽連的所有來往的親戚;

    2、張三的兄弟姐妹們以及配偶和生育的孩子們;

    3、張三的發小、各個時期學校的同學;

    4、張三工作後的同事、業務關係、社會朋友;

    5、假如張三風流倜儻,又有幾個情人之類的;

    6……

    好了!現在張三手中只有一萬塊錢必須借給以上5類人中的某一位,注意!每一類中的向他借錢的人都是對張三而言,或得罪不起、或萌受大恩、或誘惑重重……總之皆是至關重要、難以割捨的!

    你說怎麼辦?幾乎無解吧!

    首先,張三到底是什麼人?重恩?重情?重前程?重美色?……或許僅僅只有自己!

    作為旁觀者,你怎麼“謀”?如何“謀”?

    第二、孔子的時代,面臨的就是這種問題!

    家天下的宗法制,天子、諸侯、大夫等等皆是密不透風、資訊遮蔽的家庭隱私。

    一個探頭探腦打探人家隱私、又出謀劃策的傢伙,結局如何?

    孔子教育弟子不如此又能如何!

    假如子曰“不在其位,謀其政”。想想後果就明白了吧!作死!

    第三、時過境遷,滄海桑田!

    今天,我們是“民天下”“公天下”,人人是主人翁!謀謀自家的事,天經地義、義不容辭!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本身就是孔孟之道啊!

    假如今天孔子教育弟子絕對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謀特謀了!

    切記!2000年了!滄海橫流、換了人間!

    刻舟求劍,緣木求魚,豈不蠢乎?!

  • 5 # 據事說理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的語錄,是儒家思想的經典,是2500多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必讀著作。

    《論語•泰伯》中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是華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它的基本意思是:就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去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情,引申為不要去過問別人的事情。

    在我看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正是中國知識分子守制不越位,明哲保身的真實寫照。儒家思想在中國,特別是在中國知識分子的心中根深蒂固,既有好的一面,又有被束縛的一面。好的一面是把人薰陶成懂得禮義仁智信,忠孝廉恥悌的正人君子,但同時又束縛了人的思想,使人不敢越雷池半步,什麼事情都循規蹈矩,沒有主動、創新、超前的意識,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沒有了主見。這也是中國幾千年來封建思想密而不散的主要原因。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不能太過於迂腐。既要有禮有節,又要敢於挑戰陳舊的教條,心繫國家,關心民眾,就要說真話,辦實事,敢於批駁醜惡的人和事。不論在什麼位子上,都要為百姓說話、撐腰,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做縮頭烏龜。

    在現代社會里,對傳統思想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思想觀念要更新,行為舉止要進步,既要做正人君子,也要做時代的“弄潮兒”。

  • 6 # 午夜櫻花語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孔子說的,意思就是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考慮那個位置上的事情。但漢語博大精深,同樣一句話在不同語境中會有不同的內涵。

    這句話如果出自領導者的口中,那麼潛在的意思就是:你們要安分守己,不要逾越職權。從管理的角度來說,如果都習慣逾越職權,那麼就會出現多頭領導的現象,造成管理混亂效率低下的局面。所以管理者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在其位謀其政”。

    這句話如果出自被領導者的口中,那麼潛在的意思可能就是:我要有點自知之明,不要多管閒事。這更多體現了一種明哲保身的思想觀念,以“守拙”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已經擁有的地位。

    孔子當初提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更多是從社會的角度來考慮,只有各在其位,各謀其政,各擔其責,社會中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這樣整個社會才會井然有序,穩定發展。

  • 7 # 奇聞軼事雜談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辭典解釋為"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內的事情"。

    在古代,這句話意思是孔子指導學生要專心於本職工作,凡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循序漸進,不要好高騖遠。

    在現代,對這句話要具體問題問題分析。關係到國家利益的事情,我們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要認為和自己沒關,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每個人,不管身處何位,都要關心國家大事。

  • 8 # 書中夜問

    之前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取其利,獲其榮”。

    一段時間裡,常把這句話當成是職場指南。反覆去踐行、去斟酌其中的含義,後面有了一點自己的見解。

    在一個崗位上,能做到如此,就是最優秀的人才。

    謀劃這個崗位上該做什麼,盡職盡責地去完成。說到無私奉獻,並不是最好的員工。一定要在崗位上獲得相應的回報。這個回報,當然不是貪得無厭的結果,而是透過自身崗位實操,相應的獲利。

    不能從崗位上獲利之人,是虛無的員工,不可用。在崗位上付出巨大貢獻,還不圖回報的人,想想有多可怕?

    這樣解釋後,再來看問題中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其實是一樣的意思。

    對一個崗位最大的負責是“在其位,謀其政”。相應的,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人的心界,決定人的眼界。很多人會覺得,要多思考崗位之外的事情,這樣才算是合格員工。殊不知,思考太多,反而會引發他人猜忌,後果更差。

    在職場中,做一個老老實實、安分守己的本崗人,才是最大的聰明之舉。

  • 9 # 啟明論道

    這句話在《論語》中出現了兩次,理解應當結合上下文,捕捉全意,不可斷章取義:

    第一個出處見《論語·泰否》,原文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第二個出處見《論語·憲問》,原文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歷代大家註解:

    魏·何晏認為,此句說的是:“不越其職”。

    宋·邢昺認為:“此章戒人之僭濫侵官也。言若已不在此位,則不得謀議此位之政事也。”

    朱熹引程氏言:“不在其位,則不任其事也,若君大夫問而告者則有矣”,並引範氏言:“物各止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故君子所思不出其位,而君臣、上下、大小,皆得其職也。”

    作者理解: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可簡單地理解為:“不在那個官職崗位上,就不做那個職位上的政務”。如果只是這樣的理解,僅侷限於實際“做”的理解層面而已,曾子補充說的“君子思不出其位”,即上升到思考、謀劃的層面了。因此,“不謀其政”的“謀”字應當包含實幹和思考兩個層面的內涵。

    朱熹對引程氏的語錄則給予了這句話一種權變方法:“若君大夫問而告者則有矣”,即若執政長官前來詢問,就可以告訴他,體現了儒家入世擔當的積極態度。然而又引範氏言:“君臣、上下、大小,皆得其職也”。可見,儘管朱熹變通,但這句話“戒人之僭濫侵官”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大家都知道,孔子思想特別重“禮”,同時孔子也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句話大概可以作為孔子對“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大概可以作為孔子這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處世作為的原因的理解了。孔子看透了人情世態,認為沒有名分,即使“謀其政”,最終的結果也是也無法成事的,這無疑是孔子的處世大智慧,對於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因此,“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究其本質來說,是儒家對“禮”的崇拜,認為禮制是社會治理的可行方案,有這種本質的禮制崇拜,繼而推廣到為人處世的方法論。

  • 10 # 環評紅樓

    《論語》中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孔子“克己復禮”觀點的一個具體要求,換個角度去理解,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的意思,說到底就是要維護好社會分工和秩序的問題。

    美國不在其位謀其政,到處插手國際事務,把世界和平攪了個周天寒徹底朝天。今天打打伊拉克,明天弄弄敘利亞,後天玩玩巴勒斯坦,還說什麼新冠病毒是中國牌的,信口雌黃。

    《易經》裡講“天尊地卑,萬物育焉”,解釋了天地間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作為“頂天立地”的人類,也要順應天道,長幼有序,講究倫理道德。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泛愛眾而親仁,這就是孔子儒家文化的核心。

    春秋時期的魯國,本是周公旦的封地,就是那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周武王的弟弟,是周禮形成的重要奠基人。然而,正是在這樣一個有著優秀文化基因傳承的魯國,出現了“三桓亂政”,全國上下卻亂成了一鍋粥,在春秋各諸侯國裡率先出現了“破窗效應”,一步步走向衰落。

    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那個時候魯國的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這三個家族,牢牢地控住了國君魯襄公,使其大全旁落,任這三家勢力頤指氣使,毫無辦法。只有皇家才擁有的禮儀,帝王才能享用的祭祀,他們照樣拿來挪為己用,這三家大夫的行為引起了蝴蝶效應,他們的下屬也上行下效,紛紛起來造他們主人的反,陽虎和公孫不扭就曾多次將季孫氏從他的封地,山東省費縣將他驅逐。

    孔子對這三家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的行徑,發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怒號,同他們進行了不懈的反擊。最終離開祖國周遊列國,與國內糟糕的政治環境息息相關。

    孔子的身世是一艘豪華遊輪。他的故鄉在宋國。宋國是微子啟的封地。微子是誰呢?他是商紂王同父異母的弟弟。微子的重孫子是宋泯公,泯公的長子為弗父何,這個弗父何就是孔子的先祖,他讓位於親弟弟宋厲公,而被奉為宋國上卿。後來孔子的曾祖父孔父嘉,因為與當政者不和而跑到了魯國來了。這樣算下來,從弗父何到孔子,是9代人的關係。如果從微子啟開始算起,到了孔子就是第14代(500年左右的光景)。非常有趣的是,孔子周遊列國正好是14年。

    孔子的一生之所以“知其不可而為之”,之所以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之所以成長一代儒家宗師,與家風家訓家族遺傳不無關係。在孔子17歲還是個追風少年的那一年,魯國大夫孟僖子就把兩個兒子的學業交給孔子,就看中了孔子是聖人之後這一點。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孔子看到魯國千瘡百孔的敗相之後發出的吶喊,這是他對自己的偶像周公治國理政的嚮往,也是他用畢生精力致力奮鬥的大同世界。

    家人華人天下人,人在其位;黨風政風社會風,風調雨順。

  • 11 # 齉龘齉齾齉龘齉齾爩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是說: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內的事情。

    [出處]春秋·孔子《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謂的名分問題。

    別人不在其位而謀其政也就是提問者所說的第一種語境,這時候如果這麼做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認為是違禮之舉。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權利,實質上就是反對別人以下犯上,越俎代庖,是對自我權利的一種維護

    第二種語境:自己安分守己,不主動干涉別人體現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思想,是被儒家所推崇的一種處世之道,實質上是一種與人為善的觀點,體現中庸之道(不出頭),是一種良好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大家應該學習不去打擾別人,對別人造成騷擾,盡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

  • 12 # yiyi不倒翁

    我個人的理解是:你要做好你的本職工作,不去幹涉和討論與你職責範圍以外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名關心社會命運與發展的愛國公民,可以透過適合自己的方式,比如寫作或網文發表自己的有利於社會的觀點和看法,若有價值,這對當政者有參考意義和價值。如果絕大多數人都關心社會,那麼,就會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會吸引社會更多的能人志士為國家出謀劃策,促進社會監督。

    因此,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一面阻塞言論的絆腳石;不謀其政,可以理解為不去幹預政治,但完全可以對不良的社會現象提出批評,對某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和建設性意見,當然,政府未必採納,至少大家的意見能為當政者提供參考……

  • 13 # 普濟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不要過問不屬於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

    第二層含義:該我做的事情,不允許不相干的人干涉;

    第三層含義:不具備從事不屬於自己領域的能力。

    這句話的核心是,該你辦的事情,要盡力辦好;不該你過問的事情,萬不可干涉。現代叫做人盡其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譬如公司老總,見到一業務員電話說得不得體,就去說她哪點不對,該怎麼做。結果就是自身跌份,業務部負責人難做,業務員有了非分之想而不安心本職工作。

  • 14 # 情感三農扭坤

    《論語泰伯》中‘’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本質是什麼?

    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指你不在這個位置上,就不要去管,議論這個位置上的事,以防人家說你都管閒事。或者說你不在這個位置上,不知內情,不要瞎說。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確實很難詮釋,一字多用,有多義詞,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詮釋,在不同地位的人說又有不同詮釋。一個人是勸導,一個人是責怪,也許另一個人說又是另一個詮釋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同行業內,同地位相等級別職務講這句話,完全正確,他在這個位置上無須其它人涉足,相反你也是,你的分管工作他也不會有說詞。各不相干,是在勸導的作用。

    但是如執政者自已在處理事務,決定策略,下級出謀,或者局外人言談此事,而執政者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話,那麼意思,意義就變味了,就是不讓別人干涉政事,有官腔了,有責怪你的意思。

    同一句話在不同身份的人說出來意思就不一樣了,一個是勸導,一個是責怪,或許另一個人說出來又有新的涵義!

    個人淺見!如有不妥請指正!

  • 15 # MrsB

    誠邀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其本質在於次序與效率的問題。

    其位,其政在現實中有其名,有其實。如若沒有談何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和在其位謀其政。位,與政如同錨點,在透過時間,空間長線連線中,船隻順著次序高效率航行。或許這船隻是人類將要航行的未來。

  • 16 # 笑語千年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出自《論語-泰伯》和《憲問》篇。 意思為不在這個職位上,就不謀劃這個職位上的事。這個觀點似乎和孔子平素的做法有悖,和孔子的實踐之間似乎有一定的衝突。孔子一生周遊列國,經常對政事提出建議和批評,這不是不符合“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思想了嗎?

    如何理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思想

    歷代學者對此給過一些解釋。朱熹在《論語集註》裡引用程頤的話解釋說:“不在其位,則不任其事也,若君大夫問而告者則有矣。”這種解釋認為:不在其職位,則不擔任其事,但若是君大夫問而回答則是可以的。從《論語》中我們也能看到,孔子對君大夫所問的政事,大多都會回答,但是這種回答不等同於謀其政。朱子以“若君大夫問而告者則有矣”,為孔子的言行做出解釋, 完全符合孔子的思想。

    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說,“好學”和“善道”是無條件的,是孔子的終極理想,故孔子一生席不暇暖,周遊列國,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追求的是明道、善道,謀的是大政、抽象的政,就是“大道之行也”的“大道” ,而不是具體職位上具體的“政事”。 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子的實踐與主張之間,便不存在矛盾了。

    《論語》中,緊接著這句話的一句是“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這實際上也是孔子借曾子之口,對這句話進行的註解。孔子為政與眾不同,他是以其高尚的德行贏得統治階級的尊重,從而使對方主動詢問,這便是孔子為政的方式。面對他人的詢問,孔子所做的只是提供自己的意見。《論語集註》中說:“言夫子未嘗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時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問之耳, 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後得也。”

    “為政”二字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從政”和“治理國政”。“為” 字理解為治理、處理。與謀政相比較,二者皆指為政者、謀劃者親身參與其政。而“謀”政強調的是謀劃、圖謀, “為”字則指具體的作為,重在治理,其二者處在不同的階段。

    子路曾對孔子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從上面的回答可以看出,孔子強調“為政先禮”,突出了禮的重要性。孔子認為如若不能以禮治國, “則手足無所措”。只有隆禮重禮,百姓才能安定,國家才能長治。從孔子的回答不難發現,孔子強調統治者為政時應重視修己、修身,強調為政以德的效果是為政者當如北極星一般,別的星辰都環繞著它。由此可知,孔子論及“為政”並不與其“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的觀點相矛盾。 他有過為政經歷,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長期為政,這並不影響他表述個人的為政主張和看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意義

    “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是孔子理想中清明政治的表現,是要求為政者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無論上下級關係還是平行關係, 都不得 “越權”,更不能尸位素餐,闡述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張。

    但是當時的現實卻是“禮崩樂壞”。魯國掌權的季桓子不聽勸告受齊女樂,怠於政事,在其位卻不謀其政,孔子遂堅持“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原則,憤然周遊列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是針對春秋時期面臨禮崩樂壞的現實而發出的警醒之言,是針對當時不守禮的僭越行為而發。

    對於仲孫、 叔孫、季孫三家祭祖時僭用天子之禮,孔子感慨: “相維闢公,天子穆穆 ,奚 取於三家之堂?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大夫的僭越在孔子看來,是不在其位卻謀其 政的違禮之舉。

    禮的核心是政治等級制度,它與名分息息相關。名是位的標誌,不同的名位有各自不同的“本分”。孔子強調的是“名”與“實”要相符,各守本分,才能 “復禮”。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思是君就要有君的地位,有為君的行事方法;臣就要有臣的地位,有臣的行事方法;父、子也如此, 而不能跨越級別。就是要求無論君臣夫子,都應該在各自的職分上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在其位則不符其名,既無其名,何以行其職! 因此他強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針對當時禮崩樂壞政治局面而言,是針對為政者應該承擔的“復禮” 責任而言,如果不得其名而行其政,最終只能是名不正,言不順,事不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職場上的運用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 位子” 本身所賦予的職責和權力所決定的,你只有在其位才有最終的決策權,除非對方願意接納你的想法,否則討論“ 謀” 還是“ 不謀” 沒有任何意義。

    職場有一個基本規則:如果你是處於下屬或同事的地位,你就不要輕易地替他人謀政,不論你的主意有多好。可是基於組織自身的目的和績效來看,我們又要提倡“ 不在其位,也謀其政” 。但這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對方同意的情況下,而且你有能力謀的時候,才能謀。否則就是亂謀、瞎謀,沒有任何意義,甚至是自討沒趣。

    職場上的人,對“謀其政” 這個問題,應當遵守“ 三不謀” 原則。

    不是自己負責的事,就不要輕易放言,特別是不要在公開的場合下放言。

    職場大師德魯克說過:“高層管理人員最好明智地提醒自己,對於不是由自己主要負責的事務,不要公開地發表意見。” 這對基層管理人員也是一樣有效的。我們要學會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力,而且你不在其位所看待問題的立場和角度,以及承擔的風險和壓力就不一樣,你和當事人的想法也就不一樣。 況且,組織中有一個“誰說了算” 的問題,不在其位卻想要替他人指點江山,不僅容易說不到點上,而且容易遭到對方的反感。

    不知其方不謀。

    即使熟悉情況了,自己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也不要輕易對他人的方案做出評判或否定,儘管他人的方案看起來確實不算太好。實際工作中,也許達成目標的途徑有許多,你不能以自己的風格和習慣來要求或評判他人。 也許在你看來有許多問題的方案,在他人看來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提出更好的方案,那你可以私底下提供給對方參考。

    “不在其位,也謀其政”的關鍵是要提高自己“謀”的能力。也就是你確實能夠比對方掌握更多的情況,比對方提出更好的方案,而且有比較靈活的溝通方式,否則就算是有機會你也無法去“ 謀” 。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職場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也會因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而迷失在繁雜的事物裡,結果是做的越多,效率越低。孔子的教誨對於今天的啟示在於,企業管理者只要把握不做不該做的事、不做不重要的大事、 做好重要的小事這三個原則就夠了。

    事必躬親不一定是好習慣

    在中國的企業中,許多領導為了節約成本,很多事情都親自去做習慣於事必躬親,覺得誰做事都不放心。在事業起步初期當然可以這樣,但是企業管理者如果一直都事事親力親為,那樣企業做不大,也做不強。 對於一個企業管理者或是員工來說,用心專注地做好自己工作的內容,就是他最該做的事;反之就是失職。

    比爾·蓋茨是計算機領域天才,但當他做經營的時候,就全力投入公司運營和管理,徹底放下技術方面的工作;當他搞技術研發的時候,又徹底離開管理崗位,另委派他人管理。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正確的,這讓他做什麼工作都能全心全力投入,都能做得很出色。因此,一領導者要轉變觀念,從事必躬親中跳出來,也不要以這樣的標準去要求下屬。因為只有專注於本職工作才能有最佳勞動產出。

    現代社會經常提到複合型人才,一人多能,甚至是一人多職。但多能和多職的前提是,這些技能和工作之間要能夠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從人力資源角度來講,一人多職如果安排得不夠科學,不僅不會降低企業的成本,反倒會降低工作質量與效率,增加人力成本。

    《呂氏春秋》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一個人想買一隻最好的狗,於是他的鄰居為他挑選了一隻強壯兇猛的獵狗。這個人覺得,既然是最好的狗,又花了這麼多錢,它就應該什麼都會,那樣才算得上是最好的狗。 於是,他讓這隻獵狗去捉家裡的老鼠,可是無論他怎麼 訓練這隻獵狗,它都不去捉老鼠。後來他求教一個善於 識別狗的人,想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一隻好狗。這個人告訴他:“這是一隻難得的好狗,它想捕捉的是獐、麋、豬、 鹿這類野獸,而不是老鼠。如果你想讓它捉老鼠的話, 就得把它的後腿拴起來”。於是,這個鄰居把狗的後腿拴住,慢慢的這隻狗真的捉起老鼠來了,但是,時間久了, 這隻獵狗再也不會捕捉野獸了。

    企業讓員工一人多能、一人多職的同時,看似多做了很多工作,殊不知這樣也許正是扼殺了員工某個方面的專才。因此管理者要懂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精髓,自己才能做好管理工作。真正優秀的企業家通常只過問幾件大事,但是企業發展得非常好,其奧秘就在於他們牢牢抓住經營的幾個關鍵點,而後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上。

    透過現象看本質

    我們往往對企業中能夠力挽狂瀾、救企業於危難的“救火隊長”們非常器重。但是企業需要更多的應該是能夠防微杜漸、善於把問題消弭於小處的人才。

    對於管理者而言,更要善於防患於未然,提前洞悉事物發展,發現小問題背後的大隱患,將 其消弭於無形。因為,很多看似很小的問題卻可能導致極嚴重的後果,而任何一個大問題的起因都是很細小的,只是我們很少注意到,這種能力比起在企業面臨巨大危機時逆轉危局的能力還重要。與其救企業於危難,不如不令企業陷 於危難。

    我們都知道,工廠中一個小的零件出現問題沒有及時更換,可能導致整臺機器癱瘓,繼而影響整條生產線的生產,給企業造成巨大元的損失。

    麥當勞有一任執行官就只著眼大處,卻忽視了很多重要的小問題,只顧快速在全球擴張、開店,卻忽視了店面環境的整潔與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等細節問題,使麥當勞顧客的滿意度一度降到食品行業的最後一名,品牌價值也由最高時全球排名第七而一落千丈,銷售大幅下滑,並被迫關閉了多家門店。新執行官接任後,將這些看似細小的問題全部解決掉,麥當勞又恢復了生機,重又成為了快餐界的霸主。

    華人心中多有英雄主義情結,我們很多企業管理者也都很推崇甚至效仿那些做“大事” 的人。殊不知那些終日風平浪靜、沒有大事發生的企業,管理者看似在做小事,但他們一定是無為而治的高手。他們不是沒能力處理大事,而是他們把大問題都解決在了發生之前。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不一定要做出什麼經天緯地的大事,在管理工作中,平凡不等於平庸,不平凡也不等於卓越。

    企業需要的不是大起大落,驚濤駭浪,而是平穩 發展與健康持久。只要我們能透過事物表象看清大小事 物後面的本質,而後做自己該做的事,就是一個優秀的 管理者。

  • 17 # 困月洞v洞主

    裁縫就不要去操心廚子的事,因為術業有專攻,你根本摸不清廚房裡的門道,你也不可能只嘗一口湯,就知道了人家的祖傳秘方。要學以致用,真正的學問,要和做人做事配合。對一件事,有一點還不瞭解,還無法判斷時,不要隨便下斷語,不要隨便批評,因為真正瞭解內情,太不容易了。

  • 18 # 知周萬物道濟天下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話可以理解成二個場景,一是指管理層。二是個人層面。

    1、個人層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從每個個體的我們來說,我們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施加給別人。同理我們不想要的東西,別人也不要施加於我們。

    如果事事想到的都是自己,就缺少了點關照與反省自己的言行,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自私心。

    在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什麼關係呢!

    A隱善揚惡

    真正的修養,都是反躬自省。向自己的內心求索,不怨天尤人。我們很討厭一個,口中無德的人。自我表現、自我自是、自大自慢。有時說話時,當利益方與己方,要爭取某個利益時。不自覺地開始貶損他人,抬高自己。

    自己身在圈中的角色而不自知,也理所當然的開始大放厥詞,完全察覺不到自己的過失,誇大地完美自己,惡損他人。把自己的善無限放大,把他人的惡無限放大。

    事實上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我們討厭一個惡人,但卻是自己的言行常常與惡人為伴為伍。我們不喜歡別人貶損我們,但我們卻常常貶損他人。這是不是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背道而馳。

    同時在我們所用的攻擊他們手段,過於卑劣時。是不是已經過分了,越權擅權地干涉他人。我不是你,但卻干涉你,干涉他人。干涉他人、忌妒他們的事業、財富、愛情、親情、友情、生活等等,本身不在其位,卻謀取他們的生活破壞。

    這是不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人際關係中常常碰到的硬梗。

    2、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

    拋開生活中,到了工作當中。有了組織、團隊、公司的領導或約束。不是約束他人,就是被他人約束。君臣,是繞不開的話題。從古至今很多動亂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關。

    真正的領導除了在工作上出色,還要人事上要有所用心才行。

    我們討厭領導所做所為對我,不合法規、倫理、道德,那以後做為領導的我們也就不要用這種不爽的方式對待下屬。

    當我們在領導層時,下屬做的很多不如法的地方,特讓人不省心。當到了我們服務我們的領導時,也就要多點心思不要讓領導為了我們一些低智行為而不舒服。

    以上就是“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在君臣、領導與下屬之間常遇到的困惑。也就是沒有把自己的本份的事做好,沒有定位好自己位置,沒有謀對自己的正事(政事)。

    在工作上,領導常常越位做著,下屬的事。而下屬也不安分,把自己定位成領導,越權做著領導的事。這也是“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這也是不在其位,而謀取其政的例子。

    而且這是一個組織衰敗的象徵,大家亂套了開始分化。你看電視的古裝劇不也是如此,後宮想要到前面掌權,大臣想要奪領導君權。這都是越過了自己的本份。而謀取他人之政。

    3、動亂的根本: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五倫: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些都是各自有各自的本份。如果夫婦任何一方,都越過了。位置被顛倒,那麼家庭裡面就是戰場。

    君臣亦是如此,彼此本份沒做好。或把自己的本份弄錯,那在工作當中,就是戰場。

    一切的一切,真的安守自己的本份很重要。你不安守,首先你自己的事沒做好,就是失職了。其次你擾亂了他人或組織的所有人,你越權了。最後你造成了你自己與他們,所有的動亂與不和諧的罪惡。

    從幾個方面的來看,安守本份看似愚蠢,像一個沒用的人。實際上最簡易的事,卻最難。有多少人老老實實地,做好自己本職的工作。實際上是很少的,最簡單的東西蘊涵著大道。

    4、結論: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A、安守本份:做越過自己職責範圍的工作,已經丟了自己的本份,已經失職。

    B、不謀其政:不做動亂添亂的人,不是自己的權力範圍不碰,不謀非我之位、不謀非我位之政。

    C、隱惡揚善:不把自己當法官,判定他人的罪惡與是非,不在背後說流言蜚語中傷他人,不做抬高自己而語帶缺德的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為一個影視娛樂明星需要怎樣的天賦和吃苦精神,到底容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