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道酬勤lxy

    從朱元璋時期害怕武將威脅皇權,後期小皇帝都是太監撫養,到不相信大臣都是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最後導致太監專權。

  • 2 # 南朝史詩

    這是正常的啊,對於皇帝來說,太監是他的家人、家奴、秘書,是他能信任的人,甚至比老婆兒子更值得信任,就好比現在的富人信任司機也信任老婆兒子一個道理。

    太監這個群體,他們就是奴才,沒有權力的,即使做到內廷十二監之首,做了司禮監太監,理論上也是沒有權力的,他並不是朝廷官員,而是家奴,是另一套系統的。

    他們想獲取權力,必須依附於皇帝,皇帝有權力他們才有權力,皇帝信任他們,他們才有權力,所以,他們想擁有權力,必須支援皇帝。

    而文官對於皇帝來說,他們沒有一個好人,別看著他們伏在地上,三呼萬歲,實際上群狼環伺、磨牙吮血,恨不得把皇帝撕了,皇帝能信任他們?

    特別是明朝的文官,對皇帝來說,基本沒有幾個聽話的人,看看崇禎最後的無奈就知道了

  • 3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分解。

    這個問題其實蠻有意思的,我們可以看到前面很多朝代,例如說唐朝,李世民和臣子們也都是過得其樂融融的,但是後面他的繼承人也開始慢慢親太監遠大臣了。皇帝明明都知道太監不好,但是為什麼到了明還是出現了這一情況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太監的興起

    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深深明白太監的危害有多大,因此朱元璋特地立下祖訓:太監不得干政。朱元璋此舉是希望歷代子孫能夠牢記自己的囑託,不要因為太監的蠱惑而荒廢了大業。朱元璋的繼承人朱允炆也很好地履行了這一點,因此在此兩朝的太監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宮中的苦力了。

    因為自身地位非常低下,因此太監們也想要翻身,朱棣謀反就是太監的機會。朱棣謀反後,太監們積極尋求朱棣的幫助,並且在靖難之中給了朱棣非常多的幫助,就這樣,朱棣和太監形成了一個聯盟。

    最終朱棣成功,太監也打了一個翻身仗,開始逐漸壯大自己的權力了。而且朱棣軍中也不泛一些勇武的太監,例如說三寶太監鄭和。因此太監真正的興起應該是在建文帝時期。

    二、玩伴和監管者,你選誰?

    皇帝在小的時候,在宮中往往缺少關愛和玩伴,因此太監就成為了他們的玩伴了。我們想象這樣一個場景,皇帝讀書的時候,太監陪讀;皇帝冷了,太監給他燒炭;皇帝熱了,太監給他打扇子;皇帝餓了,太監給他拿點心……

    對於缺少友情和陪伴的皇帝來說,這種事情雖然是太監應該做的,但是在不知不覺中也能感化皇帝,讓他對於太監非常寵愛。

    我們反觀大臣,一群老頭子,天天在朝堂之上爭來爭去,對著你吹鬍子瞪眼。你想娶老婆,這群大臣說不行,皇帝你不能迷戀後宮,這個對你身體不好;你還年輕力壯,這群大臣就說皇帝,你萬一出了點什麼問題突然死了怎麼辦,建議早點立太子;甚至在這群大臣的嘴裡,你爸不能是你爸,你媽不能是你媽,你必須按照他們喜歡來的那樣做……

    很多時候你知道這群大臣雖然嘴賤人壞,但是他們真的是為了大明社稷而著想,並且真的給你提出了很多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但是你真的不喜歡這一批監管者。

    如果你是皇帝的話,你更喜歡誰?

    三、明代皇權膨脹的結果

    明代皇權膨脹,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來自於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

    因為明初朱元璋的嗜殺行為,導致了大臣人人自危,“伴君如伴虎”的情況下,大臣們自然都不願意主動去接觸君主。因此大臣們要不然成為了嚴嵩這樣的“工具人”,要不然成為了張居正這樣的“權相”。

    因此大臣往往容易走極端,無法和皇帝建立起一種良性互動的關係。相反,太監取得權力都是來自於皇權的折射。正如同月亮需要藉助太陽才能發光一樣。因此太監往往是百般討好皇帝以獲得一定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往往與太監關係較好而與大臣關係較差。

  • 4 # 無法迴避的歷史

    不是感覺,就是那麼回事。明朝朱元璋廢宰相,軍國大事獨斷專行。後來發現這樣不行,因為所有的事情都出自聖裁,非把自己累死不可。所以他弄了一個內閣,也就是秘書班子。雖然最初明太祖時期進入內閣的都是品級很低的官員,但是,接近皇權中心越久,權力也就越大。到了明朝中後期,內閣首輔幾乎就是原來的丞相,如張居正嚴嵩劉健等等。那為什麼扯上太監吶?明太祖建國不久就立下鐵牌:宦官不得干政!可是由於在靖難之役,太監幫助了朱迪,以至於對待太監的態度,待遇都和前朝不一樣了。而最讓太監有機會接近皇上的就在於他是皇帝和內閣之間的跑腿人,內閣大臣見不到皇上,太監卻可以。這不僅讓皇上感覺太監親近,而且也讓太監走了干政的機會,甚至皇帝所傳的命令都是由會寫字的太監寫下來,送到內閣,這就是秉筆太監的由來。明朝皇帝親近太監而疏遠大臣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大臣,包括內閣首輔次輔,六部官員,基本上都有很濃的家國情懷,以天下為己任。這樣一來,其做事風格和出發點往往和很少受到教育的皇帝思路格格不入了。而太監卻有其本性使然,總會站在皇帝一邊,這樣就導致了皇上親太監而疏大臣。正德,嘉靖,隆慶,萬曆,都是這樣,朱翊鈞為了搜刮民財,派出了太多的太監,直接聽命於皇帝,而禧宗朱由校做的皇帝,幾乎一切權力歸忠賢。就衝這一點,明朝不滅亡都難。

  • 5 # 北派說書人

    正如樓主所言,一般來說皇帝和太監之間的關係極好,其實不僅僅是大明皇帝,縱觀歷史,從秦始皇開始的宦官趙高開始,直到清朝末年,宦官與皇帝的關係,一直都是很不錯的,但是為何越是到了這些朝代的末期,宦官的權勢更大?

    在說書人看來,這其中必有原因的,首當是皇帝與宦官走的近,要知道宦官一直伺候著皇帝的飲食起居,對皇帝的嗜好皆是瞭如指掌,更是對皇帝能夠察言觀色,畢竟嘛伺候皇帝的太監必須精明,否則你失寵倒是無所謂,掉了腦袋就得不償失了。所以這幫人極為精明狡猾,所以在中國的歷史上,宦官就沒有留下好的名聲。

    那麼我們返回頭來看看明朝,明朝發生過宦官亂政的事件,莫過於《土木堡事件了》,事件的大體過程是宦官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瓦剌,但是實際上這件事是不應該出現的,主要的原因是,大明帝國當時的勳貴集團勢力已經顯現,而那個時候明英宗才23歲,那時的明英宗就開始想著將那些朱棣時期留下來的勳貴集團壓一壓,便與王振一拍即合,畢竟嘛,那時候明英宗誰都信不過,還是覺的一直伺候自己長大的王振信得過,集合25萬大軍,親征瓦剌,給自己樹立一下威信。

    結果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虜,明軍大敗,一起被召喚而來的勳貴集團也是死的差不多了,這就導致百年後來諸如東林黨一類沒有人壓制,敢於在朝堂上與萬曆、天啟等皇帝硬鋼的勢力集團的出現,沒辦法,還得宦官出馬,所以魏忠賢橫空出世。

  • 6 # 文青聊史

    我是文青,看文青回答內容的朋友,已經中了好幾次彩票了。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中有不少的朝代最終滅亡都是因為太監涉政,秦國最後滅亡很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趙高的胡亂統治,那麼,作為偏後期的明朝,為什麼在有這麼多前車之鑑的情況下,依舊將太監推向頂峰,並且還是歷史上太監權力最大的一個時代。

    這就說道朱元璋了,在建議明王朝之後朱元璋是真正的九五至尊,對歷史有過一定了解的會知道,朱元璋喜好專政,想加強中央集團的權力,並且為之殺害了很多跟著他打天下的人。

    就這樣一個喜好專政的皇帝,在面對太監的問題上也是刻不容緩的,因為有太多的例子證明如果親信太監那麼最終一定是沒有好下場的,所以朱元璋對太監做出了種種限制的條例,讓太監們不得作威作福。

    朱元璋特意令人刻了一個牌子,上面寫有“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意思就是太監們不能干涉朝廷上的事情,如果議論的話會被斬首。不僅僅是一個牌子,朱元璋還特意安排太監的官階不能超過四品。

    儘管如此嚴加防範,那麼為什麼後來還是太監掌權呢?

    太監是一個時代的產物,這個時代就是封建時代,所以,時代沒有變化,那麼太監就會一直存在,而恰巧皇帝都是專政,也就是說皇帝並沒有幾個能說話的人,太監這時候就成了每天說話最多的人。

    尤其是像朱元璋這樣的人,為了自己的專權不惜殺害跟隨自己打天下的開國功勳,還有自己的親侄子和外甥,這都是為了自己病態的專權,在這種情況下,朝夕相處的太監自然也就成為了自己的親信。

    在早期朱元璋是相當牴觸太監的,但是到了後期,根據《明太祖實錄》記載中,朱元璋多次委派太監重任,讓太監這個群體得以重新走向更大的舞臺,可以干涉朝廷中的政事,為後來明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朱棣時期太監走向正軌

    “靖難之變”後朱棣成功登上了皇位,登上皇位後朱棣就將朱元璋留下的牌子改成了“內臣不得擅自做主”,雖然只是簡短的變更了幾個字,但是這中間的變化卻是巨大的。

    這是因為朱棣能夠成功篡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太監的幫助,當時朱棣收買了建文帝朱允炆身邊的親信太監,朱允炆的一舉一動都被朱棣掌握,這才為後來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寵信太監到底哪裡好?可以分享重擔

    當皇帝是很累的,每天需要批改大量的檔案,一個皇帝肯定忙不過來,所以就可以讓太監幫助自己批改檔案,在朱棣時期還好,朱棣雖然也懶,但是最起碼會看管太監批改,但是到了後面,皇帝是越來越懶,最後是太監直接批改檔案;

    對皇位沒威脅

    太監是用自己的生育能力來換取權力,就算是得到了再大的官位,依舊沒有一個子嗣前來繼承,所以皇帝們就重用太監。

    上一個關注文青的朋友已經中了好幾次彩票了!

  • 7 # 四川達州人

    大多數時期,皇帝都是親近太監的。

    畢竟,皇帝從小被太監包圍,太監知道皇帝的具體喜好,甚至是每天的喜怒哀樂,與皇帝的關係就自然很好。

    通常,大多數官員都有道德底限,不會無原則地去迎合皇帝,甚至會提出批評。

    具體到明朝,明代皇帝從小有太監大伴,這些大伴基本都會在皇帝上臺後成為大權在握的秉筆太監,與皇帝的關係當然好。

    而明代大臣非常重氣節,甚至以上書罵皇帝被廷杖打死為榮,皇帝自然不會喜歡。

  • 8 # 經典守望者

    這個問題非常好,這涉及到明代的政治運作和國家體制問題。在明代永樂之後,實際上國家政權逐漸轉移到了以內閣大臣為首的文官集團之中。在正統的歷史觀念中,明代的皇帝一般風評都比較低,基本上以昏君和懦君為主。但是國家卻依舊可以正常執行,這主要就是文臣集團對於整個國家的掌控和操作,國家好似一部已經按部就班設定好程式的機器,皇帝是否精明強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精幹的內閣。這就是明代實際的政治生態,但這種情況換一個說法就是文官集團架空了皇帝,削奪了很多原本屬於皇帝的行政權。這慢慢就出現了惡性迴圈,道士皇帝、木匠皇帝層出不窮,而太監由於職業身份的特殊性,自然就和皇帝建立了一種特殊的關係。王振劉瑾魏忠賢之流就是藉此進一步篡奪了皇帝剩下的權力,並以此和文臣集團進行爭鬥。

    因而可知,太監和皇帝關係好是太監上位的重要基礎,他們實際上是在皇帝身邊狐假虎威的狐狸,而大臣則是代皇帝做主的管家,兩相比照自然皇帝會更親近太監而疏遠文臣。

    最後,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明朝皇帝基本上從永樂之後就是生長於深宮夫人之手。明代又有意識地削弱了外戚對於朝廷的影響。所以,皇帝想要在文官之中找到平衡就只能依靠太監,所以明朝的大太監在皇權的庇護下得以日益做大。

  • 9 # 行走的北斗星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即開始加強中央集權,屠戮功臣,防範大臣謀反篡位;同時分封王室,以為蕃屬,拱衛京師,但又對蕃王規定較嚴,比如沒有皇帝的允許不能出王府等等,防止出現漢代的“七國之亂”。

    在這種情況下,明代皇帝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能夠放心接觸的也就只有太監了。

  • 10 # 聊史論今

    在明朝,之所以皇帝和太監的較好、和大臣的關係較差,究其原因還是由於太監是作為皇權的附庸而存在,可以說是主僕關係;大臣從本質上來說是作為分權者而存在,可以說是一種深層次的敵對關係。皇帝與大臣關係較差的原因

    自古以來,君臣一直都是對立統一的存在,作為君王,一方面要靠大臣來幫忙處理國事,這就勢必要分出一部分的權力給這些大臣,大臣們才能得心應手地替皇帝分憂解難,從這個方面來說,君臣是統一的;另一方面,要防止大臣過度坐大,威脅到皇權。因此,歷朝歷代,除了極個別皇帝外,歷代君王對權力的把控都是極其嚴格的,他們費盡心思,既要給大臣們足夠的權力替自己排憂解難,又要設定多番障礙對大臣形成掣肘。從這個方面來說,君臣之間又是對立的。

    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趁著胡惟庸案,順勢廢除中書省,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以及明宣宗朱瞻基為了制衡日漸坐大的文官集團,而引入一股特殊的政治勢力——宦官集團的行為,都是君臣之間對立的具體提現,有這樣的對立面存在,皇帝和大臣的關係自然是好不到哪去!

    皇帝與太監關係好的原因

    自古以來,太監作為內官,是皇帝身邊的近侍,深得皇帝的信任,在明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其他歷代皇帝都是在太監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這些皇帝自小就和太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些太監或許人品很壞,但這都不重要,因為他們還有一個特點:聽話、溫順,他們不論是出於對皇帝的感情還是自身的利益需求,往往都對皇帝言聽計從,對於皇帝來說,這就夠了,因此,他們一旦登基為帝,往往都會重用這些陪他們成長起來的太監。

    明宣宗朱瞻基為了制衡文官集團,開始重用太監,刻意將太監培養起來,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宦官勢力,從此,由皇權、閣權、宦權組成的權力體系正式構建,直至明朝滅亡,這個權力體系中,宦權實際上是皇權的附庸,他們多數時候是以皇權代言人的身份而存在的,猶如僕人一般,必須要緊緊依靠主人,主人強大了僕人也才可以強大。這樣看來,明朝皇帝與太監的關係好也就不足為奇了。看懂了這點,我們就不用再為王振、劉瑾、魏忠賢等太監的專權而感到驚訝了!

    總結:從權力體系上來說,太監是皇帝的附庸,大臣是皇帝的對立,因此,皇帝與太監關係較好、與大臣關係較差也就成了一種必然!

  • 11 # 人者仁義也

    本文寫作的主要依據為《明史》,吳晗《明史講座》。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太監一直陪伴在皇帝身邊,容易受到皇帝的信任;第二個是明代在中期養成的特殊政治制度。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形成了明代宦官給大多數人的印象,也正如題主所說明代宦官和皇帝的關係親密。下面從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來解釋一下這個原因所在。

    明代宦官存在於明朝宮廷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明朝的宦官制度下,宦官生活在皇帝的周邊,而皇帝只是在朝會時見到大臣,或者在皇宮內召見大臣。皇帝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和大臣相隔離,而朝夕相處的宦官更容易受到皇帝的信任。

    明代太監是皇帝在皇宮之內家奴。從皇帝的出生到皇帝的死亡,都有宦官在料理。也就是陪伴在皇帝身邊最為長久的既不是皇帝的父母,也不是皇帝的老婆,而是身邊的太監。

    明代宦官體制極其龐大。明朝的內設宦官機構有十二監,四司,八局,統稱二十四衙門。十二監分別是:司禮監,御馬監,內官監,司設監,御用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四司分別是:惜薪司,鐘鼓司,寶鈔司,混堂司。八局分別是: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十二監的職務範圍分別如下:

    司禮監:批答奏章,傳宣諭旨;總管所有宦官事務。兼顧其他重要官職。如南京守備,或專由司禮兼領,或為司禮外差。司禮監總管大太監兼任東廠提督一職御馬監:管理御用兵符;

    內官監:主要掌管採辦皇帝所用的器物,如圍屏、床榻、桌櫃等;

    司設監:掌管卥簿、儀仗、圍幙、帳幔、雨具等;

    御用監:掌辦御前所用之物;

    神宮監:掌管太廟及各廟的灑掃及香燈等;

    尚膳監:掌管御膳、宮內食用和筵宴等;

    尚寶監:掌管寶璽、敕符、將軍印信;

    印綬監:掌管古今通集庫以及鐵券、誥敕、貼黃、印信、圖書、勘合、符驗、信符等;

    直殿監:掌管各殿及廊廡灑掃之事;

    尚衣監:掌管皇帝的冠冕、袍服、靴襪等;

    都知監:起初負責各監行移、關知、勘合等事,後來專門跟隨皇帝,負責導引清道。

    四司的職責範圍如下:

    惜薪司:掌管宮中所用柴炭和二十四衙門、山陵等處內臣柴炭等;

    鐘鼓司:掌管皇帝上朝時鳴鐘擊鼓以及演出內樂、傳奇、過錦、打稻等雜戲;

    寶鈔司:掌管造辦粗細草紙;

    混堂司:掌管沐浴之事。

    八局職責範圍如下:

    兵仗局:掌造軍器,包括刀槍、劍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各類兵器;

    銀作局:負責打造金銀器飾;

    浣衣局:該局由年老及有罪退廢的宮人充任;

    巾帽局:掌管宮中內使帽靴、駙馬冠靴及藩王之國諸旗尉帽靴;

    針工局:負責製作宮中衣服;

    內織染局:職掌染造御用及宮內應用緞匹絹帛之事;

    酒醋面局:掌管宮內食用酒、醋、糖、漿、面、豆等物;

    司苑局:掌管宮中各處蔬菜瓜果及種藝之事。

    除了這些正常的機構之外,還有內府供用庫,司鑰庫,內承運庫,十庫,御酒房,御藥房,御茶房,牲口房,刻漏房,更鼓房,甜食房,彈子房,靈臺,條作,盔甲廠,安民廠等機構。又有午門,東華門,西華門,奉天門,玄武門,左、右順門,左、右紅門,皇宮門,坤寧門,宮左、右門。東宮春和門,後門,左、右門,皇城、京城內外諸門的值崗門正一員、門副一員。以及提督東廠,提督西廠,提督京營,各地的鎮守太監等等機構。

    這些宦官機構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服務於皇宮之中的皇帝。除皇帝的吃喝拉撒和皇宮管理之外,還有監視朝廷大臣,秘密偵查朝政,訓練軍隊,打造兵器,監視軍隊,控制和打探地方政治情況等等,同時充當皇帝的使者和耳目,收刮錢財,進貢物品等等。由於宦官的陪伴和宦官的作用,使得明代皇帝十分依靠宦官,宦官由於能夠滿足皇帝的慾望,所以很容易受到皇帝的信任。

    明代的特殊政治制度

    明代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以前的朝代並不一樣,它缺少了一個官僚體系最重要的一環,那就是丞相制度,明太祖朱元璋鑑於元朝丞相干預政事,相權過重的原因,於是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並且把廢除丞相之位寫在了《皇明祖訓》之中。這使得明朝的皇帝除了是國家元首,還是政府首腦。這使得明朝皇帝處理的政務急劇增加。

    我們可以看一下明朝的中央的主要權利機關。明朝的行政機構六部:禮部,吏部,兵部,戶部,刑部,工部。軍事機構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大理寺,通政司,都察院都是直接和皇帝相聯絡,而且這些機構的很多事物需要皇帝處理。

    在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按照明史專家吳晗的統計,朱元璋每天需要檢視和批閱奏章600多件,如此繁重的任務使得朱元璋自己都受不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朱元璋殺死胡惟庸,廢除丞相制度,但是當年九月,朱元璋就已經受不了,他下令仿造夏朝的制度,設定四輔官員來協助自己處理政務。

    在朱元璋之後,朱棣設定了內閣來協助自己管理政事,當時明成祖安排解縉、胡廣、楊榮等人進入文淵閣,參預機務。但是這個時候內閣的大學士只是秘書。但是在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內閣的三楊等人多是明仁宗當太子時期的舊臣,在明宣宗時期,依舊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於是把官階很高的三孤三少的職務加在了這些人身上,比如楊士奇,他身兼禮部侍郎、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兼任兵部尚書;楊榮身兼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此後也被升遷為少師。這樣一來,閣臣的官位大大提高,處於六部之上,此外朝廷的政事多由內閣負責處理,內閣大學士把處理政事的方法寫在奏章上,供皇帝批閱,如此皇帝的工作量大大減輕。

    但是內閣如此行徑容易壟斷政事,控制朝政,這樣就威脅到了皇權。

    在明宣宗時期為了制衡內閣,開始讓宦官介入了帝國政府的執行。其中明宣宗讓一些翰林進士開始教宦官讀書,這些培養出來的宦官優秀人才成為皇帝的秘書。其中司禮監負責皇帝的御前文書工作,他於是成為宦官秘書的主要工作地。同時內閣負責的票擬,需要皇帝批朱,事實證明批閱大量的奏章是一人難以辦到的,於是宦司禮監的宦官秘書代替皇帝批紅,就這樣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就應運而生了。於是每日是章奏文書,皇帝自御筆批數本外,皆眾太監分批,遵照閣中票擬的字樣,用硃筆楷書進行批閱,稱之為批紅。

    如此一來,司禮監的宦官權利壓倒了內閣,因為批紅權就是決定權,如果皇帝管理政事,那麼宦官就沒有權利,如果皇帝不理政事,那麼從權利角度出發,宦官的權勢是要大過內閣。如此一來就會看到宦官的猖獗歷史大多與皇帝的親密關係成正比。明英宗時期的王振,明武宗時期的劉瑾,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都是這樣。他們靠著與皇帝的親密關係上臺。

    所以明代的宦官與皇帝親密,一是明代的宦官制度使然,二是明代的特殊制度使得親密宦官可以透過皇帝的寵信上臺,如此一來給人的印象就是宦官和皇帝十分親密。

  • 12 # 麒麟閣論史

    明朝皇帝、太監、大臣關係總覽

    縱觀明朝17帝,大部分時期皇帝與大臣的關係比較緊張。

    只有在“仁宣之治”、“弘治中興”短暫期間君臣關係和諧,剩下的14個皇帝都有過君臣之間的激烈對抗,洪武時期的“胡藍之獄”,永樂時期的誅殺方孝孺的“十族”,嘉靖時期的“大禮儀”事件、崇禎17年間換了50個內閣大學士,大量的官員被問罪、流放、蹲監獄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整個明朝,皇帝與太監的關係是波動變化的。

    在洪武時期,立下過“太監不得干政”的警戒,在“仁宣之治”、“弘治中興”時期,皇帝與太監也是比較疏遠的,這三個時期史書沒有記載有名的權監,就是很好的證明。

    其他時期的皇帝與太監關係非常好。比如明英宗時的王振、明武宗時的劉瑾,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這些太監最終都被殺死,從側面證明皇帝與太監關係好(正因為皇帝與太監關係好,太監才會得到提拔,深受皇帝信任,最終這些太監權傾朝野),而且就算這些權監被處死,波及面非常小,殺死的人更少,而不像洪武皇帝動輒殺死幾萬大臣及其家屬,朝廷為之一空的局面。

    從整體上看,給我們的感覺是,明朝的皇帝非常痛恨大臣,實行杖刑,凌遲處死。太監雖然非常跋扈,但是大部分時期皇帝是非常信任太監的。箇中緣由值得我們深思。

    原因

    1.太監與大臣的上升階梯是不一樣的,這樣就決定了面對皇帝時的態度。

    明朝太監地位的提升靠的是皇帝。明朝的太監本來是作為皇帝的奴僕,照顧皇帝、後宮的衣食起居的,在這個過程中,就有了接近皇帝和妃子的機會,進而贏得了皇帝的信任。此外,明朝完善的太監製度也為太監參政掌權提供了可能,明朝太監的二十四衙門中有兩個機構的權力是非常大的,分別是司禮監與御馬監。司禮監掌握替皇帝“批紅”的權力,御馬監掌握兵符,這兩個機構的掌印太監只需要皇帝的一句話就可以任命。太監的榮辱決定於皇帝的一念之間,所以太監只要服侍好皇帝,滿足皇帝各種業餘愛好,與皇帝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就能夠飛黃騰達。

    明朝的大臣進入仕途憑藉著自己的真本事(考試、學問),升遷是透過老師,同鄉、同學的幫助。明朝官吏在考中進士之前要經過層層選拔,參加鄉試、會試,殿試,最終只會有二三百人能考中,可以說這些人都是全國的精英,在考上之前都沒有和皇帝見過面,他們憑藉的是自己的學問,他們感激的是他們的老師(這的老師指的是主考官)。等走上仕途後,要想得到提拔還的靠老師、同鄉、同學。明朝大臣級別最高的是內閣大學士,必須經過大臣的廷推,皇帝直接下“中旨”任命,大臣是不會接受的,因此大臣對皇帝有敬畏之心,而缺乏對皇帝的感恩之心。

    2.明朝監察制度影響到了皇帝與太監、皇帝與大臣的關係

    明代中央的監察制度一種是廠衛機構,包括錦衣衛和東廠,東廠由太監控制,錦衣衛大部分時候依附於東廠,所以廠衛機構由太監控制。廠衛機構負責監督百官,惟皇命是從,不折不扣的執行皇帝的意志,皇帝有什麼私密事也是交由廠衛機構來做,成為皇權的有力保障。

    明朝中央的另一種監察制度是科道系統,包括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都是大臣充任其中的官員,擁有向皇帝諫諍的權利,糾正皇帝的過失,對皇帝進行必要的監督。比如嘉靖時期的“大禮儀”事件,監察官員就指責皇帝違背“禮制”,引起嘉靖的憤怒,導致皇帝與大臣的激烈對抗,發生了左順門事件,幾百個官員受到處罰。

    明朝的監察機構在制度的設計上就容易激起皇帝和大臣之間的矛盾。

    3.太監和大臣信奉的思想不一,也促使了皇帝與太監、皇帝與大臣之間關係的差別

    明朝大臣信奉的理學思想與皇帝的行為產生激烈的碰撞

    明朝的官方思想是程朱理學,要求“存天理,滅人慾”,拋棄心中的慾望。從朱元璋開始,明朝採取八股取士制度,考試的教材就是朱熹的《四書集註》,所以大臣們深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具體到對皇帝的態度就是,希望皇帝拋棄心中的慾望,成為像堯舜那樣的人。明朝皇權高度強化又促使皇帝可以為所欲為,如明武宗就做出了各種荒唐事,如建立豹房,沉溺於酒色。大臣對皇帝的期望就會與皇帝的現實行為產生激烈的碰撞,二者就會產生矛盾。表現出來就是大臣對皇帝種種行為進行規勸,而皇帝不聽大臣意見,進而處罰這些大臣。如明朝萬曆皇帝為了撈錢,在全國各地派太監充當礦監稅使,搜刮民財,大臣紛紛上書要求取消這些礦監稅使,皇帝不聽。當大臣的上奏觸動皇帝的核心利益時,皇帝就會採取廷杖、流放等措施懲罰官員。

    程朱理學宣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在這樣一種思潮影響下,很多人會崇敬“因為向皇帝進言,而被皇帝處罰的人”。嘉靖時的海瑞的《治安疏》,批評嘉靖皇帝迷通道教,生活奢華。他知道會引起嘉靖皇帝的憤怒,預先還準備了棺材。這樣一種敢為天下先,為致君堯舜不惜一死的精神,受到了當時人們的景仰。

    太監信奉的是生存主義,容易與皇帝相處

    很多太監家境貧寒,在入宮之前根本沒有受過教育,入宮以後,看到的也是某某人因為伺候皇帝,而一步登天。如魏忠賢雖然不識字,但是靠巴結明熹宗的乳母客氏,而成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權傾朝野。因此太監信奉的是生存哲學、利己主義,縱觀明史,很少看到有太監公然頂撞皇帝的事件,自然皇帝與太監關係就比較好。

    結語

    從整個明朝太監、大臣走過的軌跡來看,皇帝、太監、大臣三者的關係是不一樣的。

    太監和皇帝是主僕關係、家人關係,大臣和皇帝是臣子關係,在清朝,親信大臣以奴才自居而驕傲,普通大臣還沒有這樣的權利。明朝在制度設計和他們的信奉思想的不同都有利於皇帝和太監關係的接近,從這些方面看,皇帝與太監更容易接近,皇帝與大臣更容易疏遠。

  • 13 # 歷史守望者

    明朝是一個個性鮮明的朝代,明朝的特色之一就在於太監權力得到空前的提升。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明朝皇帝對太監比較有好感呢?

    朱元璋時期皇帝和太監的關係並不好,鑑於東漢和唐朝都曾發生過嚴重的太監亂政慘劇,朱元璋給本朝的太監立了很嚴苛的規定,不僅要求太監們不能有文化,而且規定內宦不得干政。

    但是從永樂時期起皇帝和太監的關係開始逐漸變好。朱棣是透過靖難之役奪得皇位的,在這一過程中有不少太監立過功。因此朱棣登基後開始重用一些太監,包括讓太監統領很重要的特務組織東廠、錦衣衛等機構。

    朱棣帶頭違反了祖訓,之後的明朝皇帝也就沒太把朱元璋當時立下的規定當回事了,這才導致明朝兩百多年間曾出現過好幾位權勢滔天的大太監。

    那麼為什麼明朝皇帝看起來更親近太監而和大臣的關係顯得不太好?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明朝皇帝重用太監主要是用於制衡外臣的。皇帝和大臣們的關係其實很微妙,尤其是明朝內閣制度形成後,大臣的權力越發膨脹,明朝有不少皇帝都曾被大臣集團制約過。這時候皇帝身邊的內臣太監就得以重用了,皇帝需要利用這些太監來制衡甚至打壓外臣。

    第二,太監原本只是奴才,現在皇帝為了特定的目的而重用他們,太監們得到了高升的機會,自然是很樂意接下這根橄欖枝,這樣一來,皇帝和太監的關係看起來就比較融洽了。而且太監並不會向大臣那樣跟皇帝抬槓,所以皇帝也很樂意利用這些聽話的鷹犬啊。

    由此可見,明朝一些皇帝重用太監是有原因的,在皇權受到大臣挑戰時,太監才得以被重用。又因為皇帝和太監的關係是相對比較單純的主奴關係,這才使得他們能相處的比較融洽。

  • 14 # 九月讀歷史

    其實這很好理解,設想一下,你是從小玩到大、並且處處順從自己的人的關係好,還是和自己想做什麼事卻處處阻攔你的人的關係好。太監代表的是前者,而大臣代表的是後者,這樣看,皇帝與太監關係好的原因一目瞭然。

    皇帝和太監關係好的原因

    其實仔細研究明史便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那些後來權勢滔天的太監,一般都是陪皇帝一起長大的人。

    無論是王振與正統皇帝朱祁鎮,還是馮保與萬曆皇帝朱翊鈞,都是從小陪皇帝長大的人。除此之外還有魏忠賢與天啟皇帝朱由校,魏忠賢是靠客氏的裙帶關係進位的,而客氏則是朱由校的奶媽,所以這樣看,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皇帝和太監關係好了。

    朱元璋規定,太監不能讀書識字,以防止他們弄權,並且他廢除丞相,使得皇權得到大大提升。

    但他死後,他的子孫即位,不是每一個皇帝都像他一樣那麼有精力,因此建文帝設立了內閣,自己有事可以向他們諮詢,讓他們幫忙拿拿主意。

    但到了明仁宗、宣宗時期,內閣權利逐漸變大,國家大事很多由他們決策。等到明世宗嘉靖年間,因為嘉靖皇帝喜歡煉丹,多年不上朝,國家大事全部由內閣首輔辦理,此時的內閣首輔的權利,要比丞相大得多。

    不知道朱元璋活過來會不會掐死他們,自己好不容易廢除了丞相,你又搞出來一個內閣首輔。這還不算完,自己不讓宦官掌權識字,而後人卻把權利主動放給他們。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皇帝完全做了廢物。

    皇帝不上朝,許多宦官變成了皇帝的耳目,而這些宦官也知道,只有靠著皇帝,自己才能更長久,所以有時候,雙方更像是一種純粹的合作關係。

    皇帝和大臣關係不好的原因

    其實皇帝和大臣關係不好這種說法並不是絕對的,更多的是一種制衡的關係,皇帝經常會用一個人去制衡另一個,防止一個人專權,這就是帝王術吧。

    還是拿明世宗舉例,雖然嘉靖皇帝喜歡煉丹,但並不是不管國家大事,這一點和只會做木工的天啟皇帝有著很大的差別。

    嘉靖年間,內閣首輔先是夏言,而此時他就用嚴嵩來制衡夏言,等到嚴嵩做了首輔,又用徐階來制衡嚴嵩。就這樣,一環扣一環,永遠不讓一個人完全掌權,雖然這樣有利於朝局的穩定,但無盡的黨政最終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其實皇帝和大臣更像是一種利益關係,沒有永遠的君臣,只有永遠的利益。你對我還有用,你就能坐在那個位置上,沒有用,就會把你毫不留情的踢下去。

    【結語】

    皇帝與太監更像是合作雙贏的夥伴,你靠著我的權勢,我用心幫你做事。而大臣對於皇帝來說,則更多是利益關係,你有利於朝政的穩定,說明你還有利用價值,等你沒了價值,便會被一腳踢開。因此,大臣也不會實心幫皇帝做事,皇帝也不會完全相信大臣。

    所以,對比之下,太監對於皇帝來說更好,所以才會和皇帝關係好,而大臣,既然是利益關係,關係好差區別都不是太大,那為什麼要慣著你。

  • 15 # 種花家德兔

    因為太監順著皇帝,本身太監又沒讀過什麼書,拼命的巴結皇帝順著皇帝,皇帝喜歡啥太監給皇帝弄啥,讓幹啥幹啥多聽話的狗,是你你也喜歡那些狗。大臣逆著皇帝,常常頂撞皇帝,這不讓幹那不讓玩,天天晚上和哪個妃子睡覺也要管,脾氣好的忍忍脾氣不好的你都想剁了那些人。

  • 16 # 歷史章回體

    首先,籠統的說太監與皇帝好、大臣於皇帝關係差是不太準確的,在明朝的政治體制下,太監與大臣都是皇帝輔政機構,皇帝透過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來達到治國目的,所以皇帝與大臣、太監的親疏關係是動態變化的。

    如果非要按照題目來回答的話,那麼我的觀點是:

    皇帝與太監關係好是由兩個方面原因決定的:第一,太監是內臣,伺候著皇帝的吃穿住行,按照現代的話說是進入皇帝私生活的人,他們與皇帝之間不僅有工作關係,而且又私人關係;第二,明朝中後期內閣勢力逐漸強大,已經成長為能夠威脅皇權的存在,皇帝需要宦官集團幫助他對付內閣,算得上是戰略伙伴關係。

    大臣與皇帝關係差的原因也有兩個:第一,朱元璋取消丞相制度,讓皇帝與大臣之間缺少了一個緩衝地帶,接觸的多了,矛盾自然也就多了;第二,相比於之前幾個朝代,明朝君主高度集權,大臣從與皇帝共同治理國家,變成了皇帝管理國家的心中,這與文臣傳統理念相沖突,自然引發了很多矛盾。

  • 17 # 曹丞相

    明朝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 也是唯一一個有內閣體質的王朝 即皇帝可以作為國家領袖象徵釣釣魚啊 做做木工啊 開開小賣部之類的興趣愛好 過自己想要的日子 而內閣大臣透過一系列體質機構讓國家正常執行的偉大王朝 那就來問題了 權力這種東西 是要被關進老虎籠子裡的 如果最高統治者不理國家政務 那這個權力全都由內閣大臣說了算?也未必 這個時候太監就華麗麗的登場了 作為皇帝內官 其實就是帝王的眼睛和口舌 雖然明朝祖制太祖馬臉朱說過不許太監干政 但架不住後世子孫不爭氣 朱允炆同學又愛瞎折騰 導致後來被他叔JUDY篡位 由於信不過朱允炆同學時期的舊臣 看看方孝儒再看看景清大家就知道了 故而他們又華麗麗的站上了歷史舞臺 是皇帝真正的自己人 榮辱與共 和大臣們分庭抗禮 造成了與皇帝更近的尷尬局面 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直到勞模崇禎帝把魏忠賢絆倒才落寞退出歷史舞臺 也幹過很多壞事 但你以為文臣也都是好人嗎?我覺得都是狗咬狗 天啟帝這點我覺得是被歷史低估的明君 表面愛做木工 實際上心裡一本帳 他在位期間對待金人和處理地方關係其實也做出積極貢獻 大明的國家機器運轉的還算有序 由魏忠賢帶頭的反東林黨圍繞在他身邊被東林黨打壓的其它黨派勢力抱團取暖互相制衡 一時間也算錯有錯著 但平衡被繼任者打破 後面就是煤山上大家耳熟能詳的事了

  • 18 # 高壓風暴

    “你問我西廠算什麼東西?我現在告訴你,你們東廠不敢管的事,我們西廠管。你們東廠不敢殺的人,我們西廠殺。一句話,東廠能管的我們管,東廠不能管的我們更要管。先斬後奏,皇權特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不能談談你心中的愛情(愛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