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rLonely59532949
-
2 # 梅迪68933759
世界發展史中,英國可以說是分水嶺,之前的世界大多以武力來佔領統治世界、以領土的佔有為標誌。其後隨著人類社會的變化追求進化、佔領統治世界方式發生更本性改變,以科技創新為主,土地已不成為標誌的東西。人類社會幾千年來都在不停探索追求,英帝國、前蘇聯的解體性質是一樣的,其根本因素是其科技及其後的創新能力是否能引領世界並帶來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這句話的後半段最為重要!英缺的是這一點、蘇也缺這一點,然而美國的偉大是:無論文化,藝術、科技、金融、軍事、等不斷引領不斷創新的同時,不僅改變世界發展的方向程序、為世界經濟帶來源動力,而且世界各國為此受益,人們追求本性不會變,當英帝國不能帶這些時,解體變的很自然,這是正常情況下唯一原因!英蘇解體說明,一個國家不具有不斷創新引領世界併為世界經濟帶發展的能力,想領導世界無凝是個夢。
-
3 # 利刃號
透過400年的擴張,在經過了230多場戰爭後到19世紀末,英國已經達到了巔峰狀態,它的殖民地遍及加拿大、印度、澳洲、紐西蘭、馬來亞、西印度群島、非洲等世界各個角落,殖民地總面積是本土的100多倍,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日不落帝國”。就像衛星上天核武器試爆成功後的蘇聯得意洋洋一樣,英國此時也是野心勃勃打算在地球上最後一塊處女之地開拓更廣闊的疆土,由此誕生雙開計劃“從非洲北邊的開羅到南部的開普敦貫穿非洲的殖民地”。但是在非洲南部的葡萄牙後裔“布林人”強烈的抵抗英國的入侵行為。這些歐洲殖民者的後裔不像原住民那樣原始,它們有能力製造現代化武器來作戰。所以英國殖民軍隊在裝備現代化武器的布林人面前吃盡苦頭。
但是一件轟動歐洲的礦藏發現讓英華人加快了雙開計劃。1867年,南非奧蘭治河地區發現鑽石礦和1886年南非中部的約翰內斯堡地區,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礦區。礦區以約翰內斯堡城為中心,向東南和西南兩個方向延伸,形成了長約500公里的金弧帶,它的黃金儲存量也是驚人的,佔世界黃金儲藏量的1/4左右。此後,歐洲淘金者瘋狂的湧向南非參與到黃金開採中去。當地布林人也是很會經營的,它們組織了141家礦業公司,瘋狂地開採礦區的鑽石和黃金,以此獲得高額的利潤。這迫使英國也立即發動了針對布林人的全面戰爭。
但是人為財死,布林人也是想出一切辦法保護自己的財富,激烈的抵抗讓英國軍隊難以達到佔領金礦的目的。在持續數年的戰爭中三易主帥,先後投入45萬軍隊,傷亡近10萬人,耗資2.23億英鎊,巨大的代價讓英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好漲社會動亂。世界輿論也因為英軍的戰爭影響而強烈地抨擊英國政府。但是被金錢迷惑的英國議會並沒有終止戰爭的打算直到控制金礦。而戰爭的消耗讓英國無力維持龐大的殖民地體系,連一向熱衷於帝國殖民事業的張伯倫也在戰後感嘆道“這是個負擔”。1902年開始,英國政府開始考慮透過關稅改革,用關稅特惠制維繫帝國的團結,減少政府對殖民地的控制。也就是隻要商業貿易能夠正常進行,殖民地是不是大英帝國領導已經不重要了。這就是日不落帝國解體的前兆。
布林戰爭英國政府要求殖民地派遣志願軍到南非參戰,這又使殖民地從英帝國內部爭取到了軍事自主的權利。這有點類似蘇聯的軍事政治改革,讓各個加盟共和國獲得自己的管理權和組織軍隊的全力。很明顯有了軍隊以後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等這些殖民地就不會再聽命於英國政府了。它們要求政治自主的呼聲也是從此一天高過一天。起初實力強勁的英國政府還有很大威懾力,有能力團家那些獲得自制的殖民地。二戰中英國各大殖民地都投入軍隊幫組英國皇家陸軍作戰,但是二戰後英國的實力明顯的一天不如一天,各大殖民地都加快了脫離的腳步。到194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相繼獨立,到20世紀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徹底瓦解。
-
4 # 手機使用者6504239881
大英帝國的解體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內因。沒有一個有歷史的民族或國家甘於受人奴役,甚至同種同族的也不行。18世紀南北美此起彼伏的獨立運動就是明證,也吹響了號角。英帝國的統治帶去的不僅僅是苦難,還有先進的技術、思想等等,殖民地人民總有一天會覺醒。二是外因。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新興國家的崛起,都會對老牌帝國主義國家造成極大的衝擊,英國取代西班牙,美國取代英國,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
5 # 賣冰朗
英華人是很現實的,就和它脫歐一樣,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了!在英華人眼裡只有利益,其他的都不重要,不管是當年的販賣黑奴,還是向中國強行推行鴉片,哪個不透漏著他們貪婪的目光!隨著近代全球經濟飛速發展,人類權利意識提高,金礦爭奪戰失利證明它那套吸血鬼法則不行了,甚至還得投入管理殖民地,英華人當然選擇放棄!更可笑的是最沒人性的種族,現在卻在大力宣揚所謂的人權,其虛偽程度,,,
-
6 # 真誠地看著你
文化和政體決定了英國必須依靠強大的武力,特別是強大的艦隊來維持對海外殖民地的控制。然而兩次世界大戰基本上將英國的軍事力量打殘了,戰後爆發了殖民地獨立浪潮(不僅僅是英國哦)。
-
7 # 康榮後甸子
大英帝國為什麼會衰弱,這是歷史必然的選擇。當年的威風以不在,可謂人老珠黃。這是它的體制及文化所造成。西方人大英帝國的榮耀,是建立在堅船利炮武裝侵略的基礎之上。它們的文化是崇尚武力,喜歡爭服,把生物界的弱肉強食用在人類身上,一句話,就是野獸行為。它們的體制,保證了向外擴張野心的實施。本質是自私貪婪使然。十九世紀出,英國由於工業革命而發明了蒸氣機,而用於軍事上憑強大的軍事。到處發動戰爭掠奪世界各國的資源,傾銷英國的產品,把世界許多國家變成了它的殖民地。榨取被爭服國家的財富。英帝國的榮耀史就是彼殖民國家的血淚史!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壓迫越深,反抗越大。二戰後,各華人民要求國家要獨立的呼聲高漲,革命鬥爭風起雲湧。曰不落帝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已無回天之力。最後只好退出殖民國。帝國主義的衰敗是必然,不僅僅是英國。
-
8 # 自己一言
簡言之,重現昔日的榮光,首先經濟必先恢復強大,因為有了雄厚的資金,好多事(強軍、民生……)才可以辦好。現在雖然仍有“英聯邦”國際組織的存在,但是其五十七個成員國己經獨立,不在是曾經的英國殖民地了。也就是說,其國民經濟收入及自然資源(礦產/木材/橡膠/畜牧業/農產品……)不在屬於英國了,沒有海外能量源源不斷輸入。加之二戰時期,國家受重大創傷。以及戰後又失去英鎊的唯一全球基準貨幣硬通貨地位之這一經濟發展倍增器(這點極其關鍵重要,想想今天的美元就明白)。“日不落”註定“日落西山”。
-
9 # 鑑史明鏡
儘管“日不落帝國”的世界霸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正式被美國取代的,但大英帝國的衰落卻早已露出端倪。
(一)維多利亞盛世中的陰影
1837年,女王維多利亞登基時,年僅18歲,但年輕的新女王在繼位之前的日記中寫道:“既然上帝把我置於這個國家的王位上,我將盡力履行自己的職責。我尚年輕,可能在許多方面缺乏經驗,但我肯定,幾乎無人像我這樣懷著為國為民的良好意願和真切希望。”女王堅決地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她在其一生中模範地履行了立憲君主的職責,因此深受國民的愛戴;她還是那個時代道德風尚的典範,她是賢妻,又是良母,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也是優秀的家庭主婦。她自己生活嚴謹,工作刻苦,對別人又充滿責任感。在許多華人眼中,她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她漫長的64年在位時期則是英國繁榮昌盛的頂峰。創造了英國曆史上著名的“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給予她的盛譽,並不是因為她做出了多麼轟動的事業,而恰恰在於她什麼都不做,完全恪守立憲君主的本分,成為她那個時代君主的典範。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英國進入強盛的巔峰。當時,英國工業生產能力超過其他國家的總和,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對外貿易額。英國的富庶給世界帶來極大的震撼。1851年,一個法華人參加了在水晶宮舉辦的博覽會後講道:像英國這樣一個貴族國家卻成功養活了它的人民;而法國,一個民主的國家,卻只會為貴族進行生產。所以,維多利亞中期的英華人完全有資格得意於自己無可匹敵的地位:“北美和俄羅斯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地區是我們的林場;澳洲、西亞有我們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運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洲的黃金則流到倫敦;印度人和華人為我們種植茶葉;而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則遍及印度群島;西班牙和法國是我們的葡萄園;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長期以來早就生長在美國南部的我們的棉花地,現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溫暖區域擴充套件。”
然而,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其他國家迎頭趕上,英國逐漸喪失了獨霸全球工業的地位,其中以美國和德國尤為突出。以國民生產總值為例,在1880年至1890年的10年間,英國年增長率是2.2%,德國是2.9%,美國是4.1%。1890年至1900年這10年英國是3.4%,德國也是3.4%,美國是3.8%。但1900年至1913年,英國平均年增長率只有1.5%,德國卻增長3.0%,美國增長了3.9%。1880年,全世界製造品出口總額中40%以上是英國的,到了1913年,英國、德國和美國三個國家在製造品出口總額中的比例變成了29.9%、26.4%和12.6%,英國的下滑趨勢是十分明顯的。當然這些資料顯示的只是相對下滑,從絕對數字上看,英國仍保有世界最富有國家的地位。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英華人都能享受這種富庶。整個維多利亞時代,財富的分配極為不均,貧富對比懸殊。一方面,貴族們佔據著社會絕大多數的財富,過著宮殿式的莊園生活;另一方面,處於底層的農民住著破敗的茅屋草舍,為溫飽而奔波。一方面,是工廠主對舒適生活的享受;另一方面,則是失業工人在絕望中的掙扎。人們的生活水平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天堂與地獄竟然同時存在於一個國家之中。這一時期英國著名的保守黨首相迪斯雷裡曾把英國說成是一個“兩個民族”的國家,“當茅屋不舒服時,宮殿是不會安全的”。而曾經讓英華人引以為傲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議會選舉制度等,都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毋庸置疑,“光榮革命”後英國建立起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政治制度,若干年後的工業革命時期,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結構隨即發生急劇變化,之前最為先進的政治制度越發變得不合時宜,成為強盛之中的一道不和諧的陰影。以議會選舉為例,1715年選民人口占人口總數的4.7%,到1813年,則只佔2.5%了。1793年一個由輝格黨組成的團體“人民之友會”曾發表過一份報告,說英格蘭總共400多個議席中,佔一半以上的256個議席是由11075個選民選出來的。選民人數減少最受貴族們的歡迎,因為這樣他們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操縱選舉。在18世紀,賄選風氣盛行,靠金錢取得議員的身份,又被政府花更多的金錢收買,這就是“腐敗的舊制度”。
總之,工業化之後所取得的成績,讓許許多多英華人就此陶醉,沉迷於世界霸主地位的無限自豪中,他們將這一切歸功於“光榮革命”以來的優越制度,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引以為自豪的制度此時卻漏洞百出。他們在制度變革程序中猶豫不前,造成制度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從而對英國強國地位造成損害,成為英國衰落的潛在隱患。實際上,19世紀下半葉,當英國越過強盛的巔峰時,許多英華人才開始反思國家制度,進而開始進行改革調整。雖然調整與改革暫時緩和了社會矛盾,清除了許多痼疾,但此時的英國已經積重難返,患上了無法根治的“英國病”,再也無法重振當初大英帝國的雄風。
(二)兩次世界大戰與帝國地位的喪失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雖然打贏了戰爭,卻失掉了一個帝國的寶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殖民地國家紛紛覺醒,掀起了廣泛的民族解放運動,要求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運動進一步高漲。大英帝國殖民體系行將分崩離析。工黨政府(1945年至1951年)擊敗丘吉爾上臺後,一度計劃修建一座富麗堂皇的殖民部大樓以顯示英國的高貴。但此時的英國再也不是之前的大英帝國,等到他們將殖民部大樓建成時,受他們控制的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建樓計劃被迫流產。在兩次世界大戰短短20年裡,曾經擁有50多個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國”所能控制的範圍只限於幾個殖民地島嶼了。英國殖民地脫離“母國”的運動集中發生在兩個時期,即1946年至1951年,1956年至1965年。在第一個時期,首先是約旦、敘利亞的自治(1946年),其次是印巴分治(1947年),最後是緬甸、錫蘭(1948年)和利比亞(1951年)的獨立。第二個時期,首先是英國從蘇丹撤軍(1956年),其次是馬來亞和迦納的獨立(1957年)。後來解密的官方檔案材料顯示,英國政府官員們完全沒有預料到大英帝國解體的速度會如此之快,他們將英屬殖民地劃為三類:第一類包括黃金海岸、奈及利亞及中非、馬來亞和西印度群島等3個聯邦。報告認為這些地區將在未來10到20年內獨立。第二類為政治發展不確定即前途不明朗的,包括肯亞、坦噶尼喀、烏干達和獅子山4個殖民地。第三類為小領地,包括塞普勒斯、索馬利亞、香港等21個地區,報告宣稱這些是“永遠也不可能取得完全獨立的”。然而,民族獨立運動發展之快是倫敦的政治家所始料不及的。在十多年中,上述30個地區即有20個相繼獨立。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幾乎所有的英屬非洲殖民地都先後獲得獨立。
“二戰”後英、法等殖民大國爭先恐後地從各殖民地撤退的政治風景充滿諷刺意味,甚至“有時歐洲國家比殖民地的民族主義領袖更急於儘早給予殖民地獨立”,相比於19世紀英法等列強掀起的瓜分世界的狂熱,人們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他們的如此舉動。英國政治家羅貝爾·科納萬在總結英國非殖民化政策的特徵時曾談道:“英國從非洲撤退具有’連擊’(即一個接一個解決)的特徵。”英國前殖民大臣李特爾頓也曾將他們的政策描述為“純粹的機會主義”。英國的確遵循了兩個原則制定非殖民化政策:第一是循序漸進的原則,第二採用不同的政策解決不同殖民地的問題。而當面對亞非拉各殖民地國家蓬勃發展的民族解放運動時,曾經的大英帝國不得不放棄自己之前的原則,迅速從殖民地抽身出來。
(三)帝國地位喪失的背後
如果說“一戰”讓美國在總體實力上與英國持平,那麼“二戰”則讓英國徹底淪為二流國家。表面看,致使英國從頂峰跌落下來的因素似乎是戰爭,其實不然。英國衰落的誘因早已蟄伏在其最強盛的時期。1870年以後英國的經濟發展已經略顯疲態。
第一,工業科技方面的優勢逐漸喪失。英國雖然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保持先行和絕對優勢,但據1851年的社會調查,在英國,農業在總的國家產業中所佔的比重最大,手工業佔據份額也依然較大。難怪部分西方學者認為,英國在1870年前或許一直在快速地工業化,但仍然是一個農業經濟的國家。然而,等到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上都遠遠超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時,英國幾乎毫無作為。對於同時在幾個先進大國發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好像置身事外。此時,實現技術發明和創造的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德國和美國。即便是英國發明的一些技術,也因工業界的保守思想而沒有發揮積極作用。可以說,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極具創新性的經濟制度,它們接受了現代化的思想精髓而不是跟在英國後面亦步亦趨;採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發展以電力、化工、石油、電器、汽車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而不是僅僅致力於農業、手工業等。
第二,遲滯的經濟結構調整。英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與領導者,在很多領域如工業技術、經營管理方法等擁有絕對優勢,但這些優勢逐漸變為墨守成規的傳統。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曾經是英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保持英國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素也是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到1870年以後,英國沒有及時更新升級技術裝置,原先的產業裝置此時都已陳舊不堪,再也無法給英國工廠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雖然,得益於世界市場的進一步擴充套件,英國保持了經濟的低速發展,但其所佔市場份額卻相對減少了。在英國是世界第一強國時,自由主義幫助英國向其他國家大量傾銷自己的產品,但在英國逐漸喪失第一強國的地位後,自由主義政策就遭遇了極大的困難與挑戰。英國對其他國家免徵關稅,對別中國產品敞開大門,很快那些後起的工業化國家利用本國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保護本國企業,限制英中國產品,逐漸佔領了英國的海外市場。
第三,過高的經濟對外依賴度。英國大量資本投向國外尤其是殖民地,造成國內資本空虛,國內的經濟社會生產投資和技術革新受到了極大的制約,迫使英國經濟養成對外的依附性。同時,早先的貴族,佔據著資本但碌碌無為,變為一個很大的食利層,削弱了國民發展工業的激情與動力。1865年至1914年的英國全部投資中,本土投資與海外投資比例為3∶7,而且,英國用於投資美洲的資本已經超過本土。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國佔據著全世界總投資額的半壁江山,將位居第二的美國(擁有19%)遠拋在後面。英國也憑藉巨大的資本輸出而成為世界金融中心,這一地位在國際貿易中給英國創造了豐厚的利潤。但是,資金不斷流出,造成了英國經濟極大的對外依賴性。依賴性的經濟具有致命的弱點,英國經濟必須圍繞著國際經濟運轉,必須確保金本位制、自由貿易政策和平衡財政等經濟手段的有效執行。一旦這些條件中任何一個改變,經濟的依賴性必然成為一股制約經濟發展的可怕力量。後來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充分印證了這一點。正如保羅·肯尼迪指出的,英國依賴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是一種戰略弱點。
第四,不合時宜的教育體制導致發展乏。在紳士文化影響作用下,英國的教育大多以培養紳士為目標。這種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極為重視理論教育而輕視實踐。公學與大學裡的課程多為倫理道德等心智方面的,而技藝性的如自然科學與使用科學則很少進入公學與大學的課程。英國的國民教育學校長期無人重視,在1870年《初等教育法》頒佈前,政府始終沒有承擔起職責,結果國民教育制度遲遲沒有建立,科技教育進展遲緩。同時期的德國、法國的教育制度已經相當完善,已經遠超英國。當英國政府和部分英華人認識到德國、法國、美國在科技教育方面的領先地位時,仍然不能夠幡然醒悟,沒有進行教育改革。英國近代史上率先進行工業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領域英國沒有一項領先,現代大學、職業教育、義務教育、現代學制、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等現代教育制度沒有一項由英國創立。因此,英國工業、經濟等整體國力的衰落就不足為奇了。
第五,民族工業精神喪失與遲滯的社會變革。任何民族想獲得持久的發展都需要一種精神動力作支撐。英華人曾經引以為自豪的民族工業精神,即“合理謀利”,卻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逐步喪失。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嚐到安逸生活甜頭的人們,就逐漸喪失原有的艱苦奮鬥的精神。在英國,人們對貴族及其生活方式的崇拜思想根深蒂固,這樣就形成了追求寧靜、安逸,貪圖享受,反對變革的貴族文化傳統。這種追求田園生活的紳士文化和保守的民族特性,使得英華人發達之後,以貴族形象來重新塑造自己,樂享其成。逐漸喪失了民族工業精神的英華人,也反對任何改變現狀的革新。相比較而言,後起的國家中,法華人會嘲笑英華人的工作時間之短而休假時間之長;美華人從英華人的守舊中得利;德華人卻說:“假如我們再有一百年的和平,我們將會置英國於死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改革創新是科技發展的根本動力。國家的創新體系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諸強國的重要特徵。但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取得蒸汽機、現代鐵路等重要發明成果的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卻鮮有貢獻,導致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在於民族工業精神的喪失以及遲滯的社會改革。
六、“日不落帝國”日亦落
英國本是歐洲西北角的一個面積小、人口少的島國,近代之前長期遊離於歐洲大陸之外。然而,英國作為一個小國卻能成長為不可一世的世界強國,稱霸世界長達百年之久,一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世界工廠、海上霸主,建立起“日不落帝國”。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迅速走向衰落,並患上了難以根治的”英國病”。英帝國衰落的原委值得我們今天繼續反思和借鑑。
-
10 # 鷹的家園
這是英國戰略誤判的後果。
大英帝國由於貪婪南非的黃金,在兩次布林人戰爭損兵折將,耗盡國力。這是衰弱的開始。
由於國力損失嚴重,在一戰前終於放下了光榮孤立的傳統,加入了歐戰,並損失了大量的貴族。由此殖民地放鬆監管,成立了大批的自治領,這是這是殖民體系開始崩塌的節奏。
二戰又被德國掏空了國力,欠下了鉅額債務。
由於二戰期間南非積極插手英法非洲殖民地事務,扶持了大量的獨立勢力。在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強格局確立時,英國殖民體系在南非運作下呈現大規模崩塌。美蘇兩國推潑助瀾,導致英國一夜之間失去了幾乎所有重要的殖民地。
另外英國工黨上臺,執行的是國內優先的政策,六十年代自殘式裁軍,終於把一個超級大國變成歐洲的二流國家。
-
11 # 齜牙小豬豬
過度擴張和拒絕認清事實。
1905年,大英帝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橫跨好幾個大洲和大洋。
它擁有龐大的商業帝國以及無數的船隻、海軍基地、領地、貿易線路和殖民地,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不列顛群島以彈丸之地控制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真的是很了不起了。
但問題就出在過度擴張上。
為了讓自己的統治更加容易,大英帝國賦予了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等殖民地更多的自治權。它本來可以控制整個北美大陸,但卻低估當地居民的心裡預期。最終,它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得到其他殖民地的支援。
為了管理這個龐大的帝國,它不得不斥巨資養著世界上最好的一支海軍,連美國和德國加起來都無法與之抗衡。但是別忘了,戰艦的製造成本和維修成本都很高。
建立一個帝國和保護帝國不受所有威脅的傷害是兩碼事。
在東方,大英帝國皇帝與大日本帝國建立了同盟。他們甚至幫助日本發展自己的海軍,這支日本海軍也在1905年打敗了沙俄艦隊。隨著實力不斷增強,日本想要在東亞地區擁有更大的影響力。然而東亞最寶貴的領土和國家都掌握在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列強手中,他們都不想與日本共享勝利果實。
大英帝國同時感到自己必須控制歐洲的潛在威脅。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它不得不與多個國家組成同盟以共同對抗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法國一直以來都被英國視為威脅,接著是俄羅斯和德國……
英國敗就敗在一直無法從歐洲大陸的各種糾葛中解脫出來。
英國外交最大的失敗可能就是皇室聯姻無法緩解歐洲大陸的外交緊張。
他們希望利用皇室聯姻創造出一種“家庭氛圍”,這樣就可以在皇宮中喝著白蘭地就把衝突給友好地解決了。所有的歐洲皇室都有所牽連。由於英國皇室對維多利亞皇后的血友病絕口不提,這一遺傳基因削弱了歐洲的幾大主要皇室,尤其是俄羅斯皇室。皇室聯姻還誕下了一批廢物,像凱撒·威廉二世就有精神病。他極具攻擊性,其他國王尤其是英王和沙皇都會故意避開他。
這成為史上最大的外交失敗。凱撒我行我素,實行了邊緣政策以贏得他國對領土的讓步。
這次失敗為英國敲響了警鐘,迫使他們與自己的宿敵法國結成了同盟。
德國是20世紀的超級大國。不幸的是,大英帝國的高官們覺得有必要對其進行控制,並最終在歐洲發動了一場燒錢的戰爭。
它同時也反對日本的在華擴張,昔日的盟友反目成仇。在美國的壓力下,英國在1922年斷絕了與日本的同盟關係。也正因為此,1942年當英國在歐洲戰場無暇分身之時,日本侵略並佔領了它在東亞的殖民地。
全面參與一戰和二戰實際上瓦解了大英帝國。如果英國能夠採取更加明智的外交政策,也許就不會遇到這麼多障礙,也就不會分崩離析了。
-
12 # 四都火雞
大英帝國的衰落是有一個過程的,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英國的工業總量已經被德國和美國超越,各個殖民地也在不斷反抗英國的統治❕(1919年的大英帝國版圖)
在一戰之前,南非、加拿大、澳洲等較為獨立和偏遠的殖民地經過各種形式的鬥爭,就已經得到英帝國內部自治領土的地位,雖然還沒有成立國家,但這些事件標誌著大英帝國的衰落已經開始了❕
一戰如果是導致了大英帝國開始走向衰落,那麼二戰則是徹底拖垮了英國❕(一戰前的世界)
二戰時期,英國的老朋友法國首先被德軍拿下,隨後德軍開始向英國進軍,英國只能放鬆對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看管,集中所有力量來保衛自己的心臟~~“英倫三島”❕
在戰爭中,英國很多工業被德軍摧軍,大量技術人員和資本為了躲避隨時可能的亡國而選擇逃離英國,這使得戰後的英國一直沒有恢復元氣,而且幾乎快失去了對殖民地的控制,再加上美國和蘇聯的崛起,下個時代已經不屬於英國❕二戰期間,英國除了在北非以外幾乎沒有任務大規模的陸地作戰行動,也沒有獨立組織過大規模的海戰,只有反潛戰和戰略轟炸有亮眼表現❕
英國為了籌集軍費,不僅耗光了國內黃金儲備,還用自己在全球的基地跟美國換了武器裝備支援❕
英國在二戰中的這些表現,不僅不像一個超級大國,還讓英國在世界上的威信全喪失❕當年的大英帝國沒有在工業革命時沒有進一步鞏固國家經濟,而世界經濟危機時又沒有把握好戰爭機會,影響力和經濟實力都被美蘇取代❕
大英帝國早早就收場了,但是它帶給殖民地的那套自制體系,那套法律體系,還是相對於近代其他國家尤其像日本這種牲口國國家,是進步的,是和諧的,美國在某種意義上,今天是繼承了大英帝國的財產繼續奮鬥……(英聯邦標誌)
-
13 # Lauzi
很簡單,因為她一開始就決定做帝國。羅馬皇帝奧古斯都說過,要麼擴張、要麼死亡。永不放棄,這是所有基督教帝國的動機和宿命,米帝國是下一個。
-
14 # 樂之123
大英帝國曾經是全球唯一的日不落帝國,也許所佔領的殖民土地,比不上蒙古的成吉思汗、忽必橫掃歐亞大陸所佔的領土大。蒙古和大英兩帝國對外擴張如出一轍,一個是靠鐵騎的縱橫,一個是靠船堅炮利的侵吞,兩者的衰落也很相似,所佔的土地和人口都大的讓自己的胃口撐不住,天高皇帝遠,侵佔的領土遠在千里外就難於有效的統治。所以歷史上,侵佔一個國家很容易,要完全殖民化一個國家就很難了,這裡涉及到人種、宗教、民族主義等,在人民要解放,民族要獨立下,如今這個世界幾乎都沒有了殖民地。當然,兩次世界大戰,雖然大英都是戰勝國,但也大大削弱了國力,只能眼睜睜看著美國的崛起,一戰前所侵佔的殖民地也丟失一空,從始淪落為一個二流的國家。不過說大英帝國已經衰落了是言過其實,因為英國仍是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只能說是從日不落帝國走下了神壇,縮回到自己原有的國土上求生存。
-
15 # 亞馬孫蝴蝶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大英帝國與新興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矛盾無法調和,1914年英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根據巴黎和會奪取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完成了最後一次大規模海外擴張。經國際聯盟的批准,英國對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進行委任統治,而德國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那密比亞)和新幾內亞也被劃入英國的版圖(西南非洲由南非,新幾內亞由澳洲統治)。
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得了新的殖民地,但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無法繼續承擔維繫一個帝國所需要的龐大財政支出。英國有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其結果是債臺高築、資本市場的混亂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籍官員人數的缺乏。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情緒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漲,而帝國的參戰以及黑人士兵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助長了這種民族主義情緒。
1920年代是自治領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雖然自治領地在一戰爆發時還無權選擇是否參戰,1919年結束一戰的《凡爾賽條約》,卻是由英國和其自治領分別簽署的。1922年自治領不願支援英國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迫使英國尋求一個和平的妥協方案。
自治領的完全獨立經由1926年的《貝爾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終確立:所有自治領取得與英國的同等地位,英國的立法機構不再有權干涉自治領內部事務,自治領也將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內設立的一個主管自治領事務的部門也在1925年從殖民部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自治領部,並在1930年擁有了首位部門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簽署外交條約的自治領,並在1928年迎來了首位英國駐渥太華高階專員,從而結束了加拿大總督原先即是加拿大國家元首、又是英國駐加拿大代表的矛盾地位。1927年加拿大向華盛頓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洲也派出了首位駐外大使。
愛爾蘭自由邦在一場反抗英國統治的血腥戰爭後於1921年取得了自治領地位;1937年愛爾蘭與英國斷絕了正式的憲法關係,並在1949年正式成為完全獨立於英聯邦之外的愛爾蘭共和國。原本就獨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斷絕了與英國在憲法上的特殊關係(雖然直到1956年英國才從埃及撤軍)。在1922年成為英國保護國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後的1932年完全獨立。
20世紀初被殖民地區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已經開始挑戰殖民宗主國的統治地位。同時,宗主國又越來越關心本土和周邊國家的事務。英國雖然在開始時試圖抵抗這種勢頭,但都落得災難性的下場,最終只得接受這一新的形勢,並將舊日的大英帝國轉變為今日的英聯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英國民不聊生,而它的前盟友們卻又不願繼續支援殖民主義。1947年的經濟危機迫使克萊門特·艾德禮的工黨政府放棄英國成為超級大國的夢想,承認美國崛起。英國也必須處理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關係,但英歐之間扭曲的關係至今沒有完全解決。
二戰最終摧毀了英國原本就已經開始減弱的經濟與財政領導能力,並凸顯了自治領與美國在軍事上對英國進行協助的必要性。1942年澳洲總理約翰·科丁史無前例地下令將駐紮在英屬緬甸的澳洲士兵調回澳洲參加保衛澳洲的戰鬥,明確地向英國表明,英國再也無法要求自治領地政府犧牲本國利益來維護英國的戰略利益。
戰爭結束後,澳洲和紐西蘭於1951年加入了美國主導的澳新美地區安全條約,使得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在太平洋地區新的軍事主導力量。而英國本身也從1961年起就試圖加入歐共體,並在1973年如願以償,這進一步削弱了英國與其自治領之間原本存在的特殊經濟關係,從此自治領的產品在進入英國市場時不再享受特殊優惠待遇。
在加勒比、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在日漸強大的民族主義勢力推動下,戰後的非殖民化運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而英國幾乎從未試圖抵制這股浪潮。英國的頹勢在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中表露無遺:在這場近乎羞辱的事件中,英法兩個老牌殖民國家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被迫結束對埃及的干預,以維護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這是印度國大黨長達40年反抗殖民主義鬥爭的勝利。但是印度的獨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代價的,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互相的內鬥。英國和其他自治領對於印度獨立地位的接受是今日英聯邦組織的開始。
1957年,迦納在10年的民族主義獨立運動後終於獨立,之後奈及利亞(1960年)、獅子山和坦噶尼喀(1961年)、烏干達(1961年)、肯亞和桑給巴爾(1963年)、甘比亞(1965年)、波扎那和賴索托(1966年)以及史瓦濟蘭(1968年)也相繼宣佈獨立。
英國從南部和東部非洲的撤軍對當地的白人居民有著很大影響:肯亞獨立後發生的茅茅起義表明,白人土地主對權力的佔有已經引起了非洲土著居民的不滿。南非白人政權一直是英聯邦的一塊心病,直到1994年南非政府結束了種族隔離的政策。
雖然由白人佔多數的羅得西亞聯邦隨著1964年馬拉威和尚比亞的分別獨立已經分裂,南羅得西亞的白人(他們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個自治的殖民地)宣佈獨立,拒絕接受一個非洲人政府的管轄。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援下這個羅得西亞政權一直持續到1979年,直到雙方達成協議成立一個多數共治的辛巴維(威)共和國。
在短命的西印度聯邦(1958年至1962年)的聯合失敗後,大多數英國的加勒比殖民地選擇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買加和千里達託貝哥、1966年的巴貝多以及其他的東加勒比海島國都相繼獨立。英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在之後的歲月裡也相繼經歷了類似的非殖民化過程。1997年,英國在中國政府的多次交涉下,歸還了原本就屬於中國領土而被英國佔據的殖民地香港。
-
16 # 楓丹白露211735932
也沒消失,不過稱霸海上的雄風蕩然無存了。馬島之戰是大英帝國餘輝。大英衰落原因眾多,實際上是在兩次大戰中,主要是徳國削弱了他。
-
17 # 趕時間你們一起上
英華人思想僵化,太古板,定製的條約就自己在實行,其他國家全都忽悠,貴族思想太厲害,當初要是跟德華人合夥,休養生息個十幾年一戰的損失就能緩過來,不過現在的美國澳洲加拿大都是一路人,也不算消失
-
18 # 蒐藏筆記
大英帝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幾乎控制了半個地球,它為什麼會衰落呢?
綜合說來,原因有幾條。
第一就是成也工業革命,敗也工業革命。大英帝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獲益者。由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期間,歐洲大陸在鬧拿破崙戰爭,就是英倫三島消停,有個和平發展環境。而且英國自身的君主立憲制度,也是歐洲國家裡最為成熟先進的,因此生產技術突飛猛進,特別是蒸汽時代的新成果,更是火速應用。
那時正是英國殖民擴張加速的時候,啥樣新技術對殖民成果好用,啥樣就快速用,典型蒸汽船的使用。以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演說:拿破崙就是因為拒絕蒸汽船,才輸給了英國海軍,最終功虧一簣。這個演說,也促成了美國當時積極上馬核武器開發。
但等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卻是敗也殖民地。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時,英國的殖民地已經飽和,全球日不落帝國版圖早已建立。就好比一個吃撐的人,自然不會再接受新營養。所以英國最自豪的工業水平,更新換代速度也就滯後:反正我有大片殖民地,東西賣不掉就可以在殖民地傾銷,不升級裝備也就賺錢,當然沒必要花冤枉錢。如此一來,看似省了小錢,後果卻嚴重,技術裝置越發老化,好些裝備也都不趕趟。
而在這個時候,西方國家裡新崛起的德國和美國,情況卻正好反過來,典型是德國,這國家技術水平高,崛起的卻太晚,等著有了擴張實力的時候,全世界的殖民地已經瓜分沒,且它又是個軍國主義體制,這種體制雖說不民主,但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轉成軍工優先體制很容易,因此工業水平突飛猛進,頂尖技術能力已經超過英國。美國則是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南北無強敵,資源土地要啥有啥,趕上科技革命東風,也就後來居上。其實一戰爆發前,英國面對德國,好些地方已經沒有優勢。
第二個原因,就是英國僵化的外交政策。
一直以來英國的外交政策,對歐洲就是聯合老三,痛打老二。一開始是聯合俄國揍法國,後來又聯合法國揍俄國,始終保持自己對歐洲大陸的優勢。這個政策長期以來,讓英國嚐到甜頭,然而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後,英國卻看走了眼,眼睜睜看著一個強大的德國,從自己眼皮子底下崛起。
德國崛起是啥後果?如果是法國或俄國,對英國的威脅絕沒有德國大,因為法俄本身就是吃的差不多的猛獸,雖然和英國有矛盾,但還是可控,德國卻不同,完全是條餓著的餓狼,且戰鬥力十分兇悍,從德意志統一的一開始,就註定跟英國沒有和平可能。必然就要撕咬。果然此後一場世界大戰,英國雖然拼了老命,把德國打下去,自己卻也兩敗俱傷,英國王室積攢了二十年的財富,一戰開戰沒倆月就打完,英國的貴族階層,在一戰中傷亡慘重,團以上的軍官傷亡,王室貴族子弟佔到了五分之四。換句話說,英國的財富和精英階層,完全一掃而空。
這樣做的後果是,你和德國玩命了四年,到頭來卻便宜了實在親戚美國。雖然靠著巴黎和會,把美國掃地出門,但日不落帝國的頹勢,已經不可避免。
也正是由於力量衰弱,英國對於殖民地的控制力,也是大不如前。特別是對印度,英國吞併印度後,其實起義一直不少,印度土兵還爆發過大起義,但當時的英國,軍事實力強大的年代裡,完全可以透過自己強大的運輸能力調兵。特別是印度起義期間,英國可以把新加坡,中國的英軍,調來鎮壓印度。但是一戰之後,這就不可能了,英國精銳的軍隊,在一戰中基本死光光。照著丘吉爾一戰後的演說,英國要想恢復其軍事實力,至少需要二十年時間,結果二十年不到,二戰又打響。
也就是因為實力衰弱,英國在一戰後,開始去縮減控制殖民地的成本,儘可能的扶持本地親英國的勢力來維持統治。這種做法你實力強的時候沒問題,實力弱的時候,完全就是割肉喂狼,像東南亞,馬來,南亞,非洲這些反英國的勢力,最初都是英國自己扶持起來,最後都砸了自己的腳。當然英華人最後也小聰明,放棄殖民地的時候,也都用些小手段,比如印巴分治,又比如香港今天這群憤怒青年,歸根結底,都是英國造的孽。
第三還有個因素:中國因素。
不開玩笑說,雖然近代史上的中國,都是落後捱打。但哪怕中國最弱的時候,也是西方列強爭霸裡,不可缺的重要一環。誰搞好了和中國的關係,拿到了在中國的最大利益,誰就是當時的世界一哥。
最典型的是英國,一二次鴉片戰爭,口岸開了太平天國滅了圓明園燒了,接下來卻是和中國修好,透過對清政府的不平等條約,獲得了大量特權利益。也奠定了其資本主義世界裡長期的一哥地位。
但英國的衰落,也從他腦殘選了另一個豬隊友開始:日本。
自從明治維新後,日本崛起,開始傍英國的粗腿,促成了《英日同盟》。也正因為倆家曖昧關係,甲午戰爭的時候,英國就出賣清政府拉偏架,賣力幫了日本忙,條約簽訂後更是各種支援,日本後來打俄國,也是英國背後搗鬼。
但沒有想到,收這個小弟,在英國的大事上,日本非但不幫忙,相反更是搗蛋,一戰和德國掐,日本除了看熱鬧,就是抄英國後路,動英國對華利益乳酪,逼中國籤二十一條。一戰結束後更大鬧巴黎和會,引發中國五四運動。
在這些事上,英國為了繼續用日本小弟來制衡東方,基本都是姑息縱容,哪怕到了九一八事變時,英國還在和稀泥。結果英國殖民體系崩潰,首先就來自日本這個小弟,和中國還沒打完,就翻臉打英國,奪了英國的東南亞。後來雖說日本戰敗,但這些被日本吞過的地方,英國回來也守不住,只能一個個放掉。英國日不落體系崩潰,日本就是導火索,堪稱英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歷史經驗也證明,哪個西方國家把日本當自己人,最後都會死的慘。德國如此,英國如此,歷史教訓要記牢。
-
19 # 我愛娛
殖民地民眾在經過長時間的民族覺醒洗禮之後,獨立自主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在配合盟軍作戰中獲得武器裝備、軍事知識及理論,使得他們也具備了武裝反抗的資本。二戰後英法軍全世界到處鎮壓反抗鬥爭也無濟於事。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最後就是美國在背後有意推波助瀾。美國在戰後想要成為全世界的領袖,這一切的前提是前一任霸主—大英帝國退下神壇。於是美國就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不斷地給英國使絆子,並且經常將美援與英國放棄某些殖民地、權利相捆綁,迫使英國就範。
-
20 # 戰術鋼板UMP45
殖民地一個個獨立加上工黨大規模拆船,弄得領土大量丟失,武裝嚴重不足,再加上美帝趁著二戰猛撈油水,成了暴發戶,你大嚶不藥丸誰藥丸?
回覆列表
簡單來說,是因為大英帝國舊式的殖民模式已經不適應時代變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民族獨立浪潮使得因一二戰過度削弱的大英帝國再也無法維持海外殖民地的統治,1950印度獨立後,英國就取消掉了帝國的稱謂,回到了英王國的時代,但是今天澳洲大部分國家和印度加拿大仍然是英聯邦成員國,只是英國不再參與以上國家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