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家鄉菜中國味
-
2 # 版納瑛子
家鄉給我帶來不可磨滅的美食應該是生豬血,也就我們叫的白旺。
瑛子家是版納的,我們這邊一直以來都有吃生豬血的習慣,在我記憶裡,我特別愛吃,會整碗整碗的抬著吃,吃好後嘴裡紅紅的,像吐血一樣!現在都不吃了,因為現在的豬好多都是餵了很多飼料,不像以前那種原生態豬的豬血那麼健康了。
那個時候每次殺豬,我爸爸每次都會做白旺,所以我從小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也就會做了。下面瑛子就分享一下白旺是怎麼製作的
-
3 # 青檸說美食
我家鄉是四川達州的,對我來說,從小到大有很多美食陪伴著我,當然也有一些不可磨滅的回憶,就好比我們達州的燈影牛肉,還有我們達州地下商場的涼麵,先說燈影牛肉,口感酥脆,多而不膩,看電視、追劇、旅行的美味佳餚,對我來說就像是必備品,還有地下商場的涼麵, 我是最喜歡吃辣的,地下商場的涼麵很符合我的口味,辣,真的辣,最最最關鍵的是,味道是真的好,涼麵的彈性還有調料,是我最難以忘記的味道,但現在離開達州,是吃一次少一次,機會越來越少了,真懷戀呀
-
4 # 56雪原
我記憶裡難以磨滅的是媽媽用玉米麵烙的薄餅,我五十年代出生在天津市裡的一個普通的家庭,媽媽是個勤儉過日子的家庭主婦,那時候糧食是按人口定量供應的,麵粉佔40%,粗糧及其它品種佔60%。因此媽媽就調換花樣,粗糧細作,讓家人吃好。印象最深的是媽媽用玉米麵和成稀稀的軟面,用炙爐烙薄餅,雖然是玉米麵的餅翻兩個面就鼓得高高的,特別是夏天媽媽坐在爐子跟前,一面擦著汗水,一面翻著薄餅,鄰居們都搶著吃媽媽剛烙好的餅,等到我們吃飯時餅已經剩下的不多了,用薄餅卷著小蔥和麵醬吃別提多好吃了,可惜的是媽媽這一手藝我們都沒學會,至今已經成為了永遠的回憶……。
-
5 # 櫻木花傻
我是江蘇鹽城人,從小到大隻要逢年過節餐桌上都會“八大碗”,其中肉圓是最出名的。記得小時候,只要等到快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開始炸肉圓,滿村都飄著香味~我們這些小孩就扒著灶臺,讓老媽煎幾個特別老的(我覺得越老越香),然後一下子就消滅掉。現在平時也會弄,因為有冰櫃儲存,比較方便,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怎麼喜歡吃了,可能再過幾年,口味還會變回來的吧
-
6 # v糯小米v
我的家鄉是福建長汀,是客家首府,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人勤勞、儉樸、善良、熱情,利用身邊可用之物,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客家美食。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有:煎薯餅、兜湯、珍珠丸、簸萁粄、燒大塊、芋子餃、炰肉圓……哇,不能再說了,口水都掉下來了。
-
7 # 棟棟看電影
我們家鄉有二三十種可以食用的野生菌,這是我對家鄉美食最深的懷念。
每年7月是夏雨來得最猛烈的時候。明明是大白天,天空被濃密的烏雲遮得嚴嚴實實如同夜幕降臨,等閃電把烏黑的天撕裂之後如注的暴雨便傾盆而下,最多半小時,村前河水肯定已經漫過石橋了,擔心孩子過橋被河水沖走的父母會早早帶上雨傘在橋邊候著。
擔心雨大擔心水漲,這是大人們的作風,像我們那麼大的孩子才不管那麼多呢!看到這麼大的雨,早就開始興奮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大雨雖大,但雨腳很短,大雨過後很快就會豔陽高照。我們不用閉眼眼睛都能看到,那些原本還躲在土裡的菌菇菇喜滋滋地喝足了雨水,被陽光曬得暖和了,一定會迫不及待地拱破土皮,頂開滿地的松針和腐爛的樹葉,在溫潤的空氣中抖著身上的雨水,精心地梳理自己的每一絲傘褶,就連顏色簡單到只有白色的石灰菌也會用心地拂去自己傘上細小的塵埃,有些講究的菌還戴上美麗的菌環。
雲南人的詞典裡是沒有“蘑菇”這個詞的,你指著菌說是蘑菇是會被大家恥笑的。雨霽天晴的當口,你順手扯出昨天撿菌弄溼還沒幹的鞋子準備出發時,就聽到屋外已經有孩子扯著嗓子在喊“走嘍,撿菌去嘍!”你腳步匆匆地想要搶在他們前面讓菌不被他們撿走,超過的時候你覺得很有成就感,卻已經能聽到山上已經有孩子遇到菌窩發出興奮的尖叫了。
問過很多城裡人,他們一般都只知道有金針菇、木耳、銀耳、松茸幾種菌兒,精通懂烹飪的還能點出雞樅、茶樹菇和牛肝菌的名。但到了我們那兒,隨便拉出一個孩子都能如數家珍地給你點出二三十種菌的名字:什麼嗑松菌、麻不列兒、小紅菌之類最常見的,是個人都知道,即使像我這樣撿菌很日膿的人也能從山上撿一揹簍回來給你;一般人最喜歡吃的菌是青頭菌、奶香菌、銅鑼菌、白大把和黃大把;比較少見但是很美味的是雞樅、松茸、猴頭菇和乾巴菌;皮條、喇叭、刷帚雖然賣相不佳但味道也還不錯;露水菌、雲彩菌、梳子菌長得那叫一個漂亮,讓你都不捨得吃。就這些菌兒已經夠把人吃得很滿足了,但有膽大的人連有毒的石灰菌、假青頭、小紅菌也不放過,用水焯幾遍照吃不誤。
我最喜歡的是青頭菌,剛撿回來的青頭菌用水一洗,傘把朝上往木炭火上一扔,燒到傘菇裝滿水時用手指捻一點鹽進去,捻一點點就夠了,只放了這麼一點點鹽,菌的香味就開始四處飄散了,在屋子那頭逗耗子玩的小貓也三步並兩步的跑過來望著菌兒“喵喵”叫。可我哪裡管得了那麼多,提著青頭菌的傘把把它從火裡揪出來,連等它變涼都覺得不耐煩,灰也懶得擦,直接那麼往嘴裡一丟,還被燙得“嘻哩嘻哩”吸嘴咂舌的,菌就已經進到肚子裡去了,而菌的香味,卻留在唇齒間久久不散。
像青頭菌這種型別的菌是百搭型的,燒、蒸、煮、炒、煎,怎麼做怎麼好吃,蔥花、酸菜、芹菜、芫荽隨便你加啥它都鮮美無比。但大把菌、牛肝菌就沒那麼簡單了,在巧媳婦兒和笨媳婦兒手裡做出來,味道往往天上的地下。還有的菌,如果做的方法不對,輕則中毒打小人,重則全家死光光,典型的代表是蔥菌,它的名字裡帶蔥,但如果和蔥同吃必然是要中毒的。
七八月的雨季,漫山遍野的菌撿都撿不完,撿回來的太多硬撐進肚子顯得太過浪費,於是就送給沒有撿菌的親戚。送親戚也送不出去的話就留著曬菌幹,如果天氣不好不適合曬菌幹,像嗑松、麻不列兒之類上不了檯面的菌兒就成了豬的槽中餐,而像青頭菌一樣比較珍貴的菌,就用油把水炸幹,用罐子裝起來,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要是冬天煮麵條的時候還能從罐子裡撈出幾朵青頭菌或者雞樅菌放到客人的碗裡,客人會覺得受到了最尊貴的招待。
人家說,雲南之外是沒有云南人的,出了雲南的雲南人,會努力讓自己的舉手投足都融入所生活的地方,不再和別人說起自己的方言,落地生根,入鄉隨俗地染上了外省人的脾性,淹沒在茫茫人海中。同樣的道理,雲南之外也是沒有菌的,到了外省,雲南的菌變成了蘑菇幹,六百多塊錢一公斤,窮人只能在超市拿起來看看又愛不釋手地放下;但在雲南,不管你多麼貧窮,只要你不怕雨水打溼衣裳,提個籃子往山上走一遭,富饒的大山都會賜你一頓豐盛的菌餐,這才是真正的雲南的菌,這才是雲南真正的熱情。
全菌宴。
菌貨交易市場。
這個叫青頭菌,是所有菌中我最喜歡吃的一種,特別是這樣傘還沒有開啟的時候,用火烤出來堪稱極品美味。
乾巴菌的形狀,類似珊瑚,從松樹的落葉-松毛里長出,食用前需要認真清理,撕成一根根細條,才能清洗和炒用。
這種菌的下部很大,有時下面的把子比上面的傘還要大很多,所以叫大把菌,因為顏色比較淺,和黑色的大把菌對照,就叫做白大把了。
普通的牛肝菌,炒吃味道鮮美,是雲南人最常吃的一種蘑菇。
雞樅菌,適於煮湯和燉炒,味道非常鮮美,油炸之後封存,冬天都可以吃,香死了。
雞油菌,因為顏色看起來像雞的油,故有此名。
這個叫銅鑼菌,生吃會有點辛辣,但煮出來之後口感很好,也很香。
露水菌,它一出土帽子就是上翻的,所以裡面會盛得一些露水,所以有這個名字。好吃。
這個叫皮條菌,它的纖維韌性比較好,吃起來就像嚼皮帶一樣,所以叫這個名字,很香。
我們那裡刷鍋的東西叫刷帚,是用竹枝做的,這種菌長得很像刷帚,所以叫刷帚菌。味道不錯。
這種菌曬乾之後運到廣東要600塊才能買到一公斤,可是在當地一般都沒人食用。如果實在要吃,會用水煮一道,把紅色煮去,然後再炒著吃。
蔥菌,烹飪的時候一定不能放蔥,要不然會中毒,中毒者會有幻覺,看到小人在眼前飄蕩。又叫見手青,因為手捏過的地方會變成藍色。
-
8 # 雅雅1160022
小時候那會基本沒啥特別的零食,
一直在腦海浮現的唯一一種是——義烏的糖洋。
很多地方應該沒有這種美食的跡象,
一般暑假在家沒事做,村口街邊會傳來沿途叫外聲,“兌糖洋啦,兌糖洋啦”....
那個時候不用錢去買,而是拿出畚斗去裝糧食的櫃子裡拿稻穀去兌換,記得那個時候應該是2斤半兌換一斤糖洋。
時光太久,恍惚記得那個橋段,記得那個包著荷葉香的糖洋,不僅是屬於家鄉的味道,更是伴著一生屬於媽媽的美食。
那個時候夏天兩個月賣完,基本要等來年的暑假了,而如今生活水平好了,品種也多了很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而那個當初回味的感覺在唇齒之間久久難以忘懷,不變的是鄉愁,變得是口味!當時光再次回到從前,我依然視它為我的珍寶!
-
9 # 檸檬木子的隨記
我的家鄉在廣東湛江,最讓我難以忘記的美食是簸箕炊,從小到大的最愛,應該說人人見愛,人人吃愛吧,現在是三元一大碗,用牙籤叉起一塊,沾滿大蒜香氣的醬油,還沒放進嘴裡就已經忍不住流口水了,一放進嘴裡,滿口的好吃停不下來……
-
10 # 蘇檬檬
我家鄉的美食讓我最難忙的是粘米粑也是我的鎮上最受大家的青睞,做這個餈粑最累人,因為要提前一天泡米、剁餡,剁好餡要馬上炒好放涼再放到冰箱裡,然後把泡好的米放到石磨磨成粉待半夜起來放到鍋裡煮至成團拿出來才可以做成餈粑,小時最怕做的餈粑就是這個因為太累人了。
-
11 # 粉紅娘孃的後花園
我座標東北,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喝過甜沫粥,我最喜歡吃了,但是後來我知道不好做之後我就不吃了,我媽每次做都很費事。好多年沒吃了,突然看到這個問題,又勾起了我的饞蟲。
還有一種香腸,小時候家裡來客人大人會買,那個味道我現在都能想到,後來在瀋陽的一家小店吃過一回,再後來再也沒遇到過了,現在那些蒜香的根本沒法比。那個香腸是類似淡玫紅色,沒找到類似圖,不放了。
-
12 # 動bala
我的家鄉其實有很多特產,比如,蠍子,蘿蔔,柿子,全羊,一魚多吃等等等等,其中最受我青睞的是一魚多吃,因為我本人比較喜歡吃魚,我本人不太會做飯,所以我很佩服廚師們,可以把魚
-
13 # 欣媽123
我來自湖北武漢,談到美食,武漢應該不輸其他地方!下面就來介紹幾種過早必選的吧。
首先第一種美食就是熱乾麵。來了武漢你不吃碗熱乾麵就等於白來了。鹼水面搭配濃香的芝麻醬加上大蒜頭蔥花簡直美味到不要不要的。(寫到這裡我都嚥了下口水,在外地打工時常想念這種味道)但是也有的人吃不習慣覺得太乾了,這就跟我吃不慣廣東菜一樣太平淡無味了。
第二道就是三鮮豆皮了。雞蛋皮包裹著糯米和香菇等配料組成,一口咬下去既有雞蛋皮的鮮香又有糯米粘黏感。形容不上來那種特別好吃的感覺。反正就是過早的必備之選。
第三就面窩蛋酒了。面窩是油炸的非常酥脆美味。但是就是要少吃,畢竟油炸的不那麼健康。吃了乾的肯定得配上一杯蛋酒咯,既營養又可口。
這些只是過早的一些美食,去武漢的戶部巷美食一條街讓你的味蕾得到最大滿足!
-
14 # 彭彭大帝
家鄉的山粉圓子燒肉
山粉圓子燒肉是我從小到大最愛吃的一道菜,沒有之一。
這道菜做法稍微複雜,可是味道卻是極好的。家裡只有外婆和媽媽會做,平常吃的也很少。
在我的家鄉安慶,這是一道特色美食,深受安慶人民的喜愛。
如果你來安慶,一定要嚐嚐山粉圓子燒肉,那味道一定讓你難以忘懷。
附山粉圓子燒肉的做法…
山粉就是紅薯粉,山芋粉。用紅薯粉做圓子,和豬肉一起燒。除了可以用豬肉,還能用雞肉。下面給大家說一說這道菜的做法。
材料:山粉、白酒、食鹽、食用油、豬肉、香蔥、生薑、蒜子、醋、醬油、味精
做法:
第一步,五花肉切成塊,生薑和蒜子去皮切片,香蔥切碎備用。油鍋燒熱,生薑蒜子下鍋爆香
第二步,五花肉下鍋翻炒至變色,放食鹽,醬油和醋下鍋翻炒入味,再放一點白酒翻炒均勻
第三步,加一點清水到鍋裡,將五花肉淹沒,蓋上鍋蓋燒一會兒
第四步,此時去一個盆子,倒些山粉進去。加沸水到山粉上,一邊加,一邊用筷子攪拌,直到把山粉和好
第五步,將燒好的豬肉盛起來,湯汁留在鍋裡,加點開水進去煮
第六步,拿一個湯匙,準備一小碗涼水。先將湯匙沾點涼水,再去挖一勺山粉放進鍋裡
第七步,一勺一個圓子,放到湯裡面煮,速度要快。也可以直接用手,但是比較燙
第八步,所有圓子都下鍋了,湯汁不夠再加一點點開水進去煮
第九步,嘗一嘗味道,淡了加點鹽。再次放一些醬油進去
第十步,豬肉倒進鍋裡攪拌,一起煮。蓋上鍋蓋燜著
第十一步,等到湯汁不多的時候,翻炒再翻炒,大火收汁,加味精和香蔥調味,即可出鍋
小貼士:
第一,和山粉一定要用熱水,最好是直接用手。如果覺得燙,可以在旁邊準備一盆冷水溼溼手。和好之後,需要用手錘一錘,這樣圓子的口感會勁道一些
第二,在肉燒好之後,也可以直接加圓子進去燒,不需要裝起來,只是佐料的量要控制好
第三,這個山粉不容易消化,最好不要在晚餐吃,小孩子和老人不要多吃
-
15 # 容妹兒
大家好,我的家長是湖南婁底的,家長的美食實在是太多了,還記得我讀高中的時候最喜歡吃得就是麻辣豆腐跟麻辣海帶,那味道現在都無限回味啊,那個時候食堂有飯菜賣,我一般都只要飯不要菜,每次都買1塊錢的麻辣豆腐和1塊錢的麻辣海帶拌飯吃,ps:不小心暴露了年齡,我讓師傅給我加了兩大勺辣椒,跟同學一起辣的那個爽啊,小夥伴們吃不了辣的是不是理解不了我怎麼這麼能吃辣,因為我是湖南辣妹子啊,沒有辣椒的飯菜是沒有靈魂的,
-
16 # 景小仙
大家好這就是我們景德鎮得美食!有土菜18碗,只有辦喜事得時候才可以吃到,還有景德鎮得炒粉是出了名得,每次外地回來我都會炒一盤家裡得炒粉吃,還有景德鎮得狗肉不是我說那味道真的是美味,只是吃得人多是人家養得狗,土狗!不是外面得狗!還有家裡得鹹菜呢每家每戶都有做!還有就是桃酥餅,非常好吃,過年送禮都送它!!
-
17 # HOT蘭州
我家鄉的美食,哈哈!那就得細細數一下咯
蘭州牛肉麵
蘭州牛肉麵,不僅蘭州人自己吃著開心,就連國內外的朋友們吃了也是不想走,然後還帶不走,最後只能心灰意冷帶點牛肉走,帶不走的總是最牽掛的。
一旦出了蘭州,即使在別的城市看到掛著“正宗蘭州牛肉麵”招牌,哪怕是同樣的回民經營,蘭州牛肉麵的味道也是完全不同的,最正宗的牛肉麵必須要在蘭州吃,街邊上隨便一個小館兒,味道都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牛肉麵也是名副其實在外地人心目中的蘭州特色排行第一!
02
釀皮
釀皮不僅是西北地區流行的一道傳統麵食,但在蘭州的釀皮味道卻也是有別於別的城市,外形更像是涼皮。
蘭州釀皮分兩種:水洗(加筋)和高擔(不加筋),調料有辣子油、芥末汁、蒜汁。無論多大的餐館,釀皮都是當地人的首選冷盤,也是當地人最喜愛的下酒菜之一。
外地人吃了之後更是讚不絕口,價廉物美,酸辣涼爽,柔韌可口。
03
杏皮水
杏皮水,起源似乎在敦煌,是用敦煌特產李廣杏的杏皮曬乾後加冰糖熬煮而成,是後來才傳到了蘭州的。
蘭州的街頭,很多賣杏皮水的,大多都裝在塑膠杯裡封膜包裝出售,有著天然水果的酸甜清香。很多賣烤羊肉串的,都會搭配杏皮水出售,化解油膩與辛辣。
很多外地的朋友不會刻意去點杏皮茶去喝,但是在跟別的美食搭配享用之後就會對這種特色飲品好感度銳增。
04
手抓羊肉及黃燜羊肉
黃燜羊肉則是把羊肉與土豆、粉條、青紅椒加密制調料燉熟而成。配菜裡最講究的是手擀粉,也是黃燜羊肉裡的主食,和湯汁拌著吃最美味。
來蘭州,大家紛紛都在尋找著自己心目中的一家羊肉,外地人想象中羶味斷然無存,只聽到每一位遊客好吃,好好吃的感嘆。
05
甜胚
甜醅是西北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用燕麥或青稞製作。味道和醪糟有一些像,偏甜,在蘭州的大街小巷也隨處可見,尤其在夏天時候是消暑的好伴侶。
雖然是一種小吃,但是真吃起來飽腹感還是非常強的,加上蘭州小吃種類多,常常看到幾個人點上多種小吃,一樣樣的嘗。
06
牛奶雞蛋醪糟
製作原料主要有牛奶、雞蛋、醪糟等。吃起來蛋花柔軟, 滑嫩爽口,香甜略酸,真是色香味俱全。是金城蘭州比較流行的美食,最先食用牛奶雞蛋醪糟的是甘肅臨夏人,後傳入蘭州。
多少人跋山涉水來蘭州,在正寧路排上好久的隊,只為了品嚐到那個紅極一時的牛奶雞蛋醪糟,果然為了品嚐到美味,也是不辭辛苦啊。
07
灰豆子
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製成的一種類似紅豆沙的甜品,灰豆煮的很爛,豆皮都已經撈了出來。除了喝豆湯,碗裡濃濃的豆沙也是難得的美味,酸酸甜甜。
外地朋友可能對灰豆瞭解不多,但是隻要吃過一般都叫好,香濃可口,最可惜的就是帶不走。
08
炒麵片
炒麵片是西北很有名的麵食,一般都用、洋蔥、土豆片、青椒與面片一同翻炒,是每個餐館必有的主食之一。
09
三炮臺
三泡臺因其茶具由茶蓋、茶碗、茶托三部分組成,故名三泡臺,在蘭州也叫“刮碗子”,因為喝之前一定要提起蓋在碗口刮幾下。
外地人喜歡三炮臺更多的原因在於配料:春尖茶、紅棗、桂圓、枸杞、玫瑰、杏幹、葡萄乾、冰糖等,玫瑰是有名的苦水玫瑰,自然清香四溢。
10
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也是風靡蘭州大街小巷的一道經典小吃,全部都用鐵鉗子穿,肉塊兒小,酥嫩,味鮮,來到蘭州不得不嘗。
在蘭州這個離不了牛羊肉的城市,羊肉串自然是外地遊客們不得不嘗的一種美味,這是一種吃了會上癮的美
-
18 # 王家大霞
我的家鄉煎餅 小時候吃煎餅吃夠了 現在煎餅卻比饅頭貴 記得小時候奶奶給我用煎餅卷紅糖 或者卷豬油 那時候家裡兄弟姐妹們誰也不願意推煎餅糊 天天為了誰推打架 現在想想 那時候雖然窮 但是很快樂
-
19 # 稗史候說
家鄉的美食,說起來一大堆,令人回味無窮,難以忘記,現在說幾個受眾比較廣的:
一 涼皮一碗涼,最美好的回憶,放上蔥花、辣椒和花生米再放點醬油和醋,味道相當好。小時候一塊錢一碗,現在已經漲價到8塊了。還是那個味道,還是那種滋味。
二 臘腸和糯米飯,
家裡的臘腸和糯米飯,純手工製作,用天然散養的豬肉製作,臘腸口感好,入口留香,卻不油膩。糯米飯用本地糯米蒸制,糯米香味極好,乃當地婚宴嫁娶必備佳品。
三、滷豬腳
青巖古鎮的滷豬腳是當地一絕,整個小鎮上每家每戶都有滷豬腳出售,滷豬腳色香味俱全,口感好而不油膩,蘸上點本地特製的辣椒水吃進口裡就是一種難以忘記的美味
四、黃牛肉火鍋
黃牛肉火鍋,採取天然地道光牛肉製作,高原黃牛肉,黃燜、紅燒都相當不錯,其中最美味的是黃牛肉火鍋,滋補養味,口感相當不錯。在貴陽,最出名的當屬這家的牛肉最為地道重點推薦下。
-
20 # 北漂小五
我的家鄉在豫東,小吃當然也有很多,主要以麵食類居多,因為豫東是主要的小麥玉米產區。
我小時候時常吃茄子裹上面粉煎成餅的一種食物,現在已經想不起叫什麼名字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是非常完美的吃食了,那種香味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那是任何山珍海味都無法比擬的!!!
回覆列表
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剛摘下來的嫩葡萄芽兒,用清水沖洗乾淨,再撒上一把鹽,一道質樸的涼拌嫩葡萄芽兒就做成了。大道至簡,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