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姐帶你看日常
-
2 # 楊大娘愛生活
快速育肥法:
(一)鵝的孵化28天,雛鵝飼養管理。剛出殼的鵝苗,放人墊有柔軟乾草的筐、簍或紙箱內,其上加蓋舊衣物或被單,留一個小孔通氣,利用鵝苗自身發生的熱量保溫。1—5日齡,白天放在墊有軟草的圍欄中飼養,晚上捉入筐、簍內。5日齡後,除放牧外,日夜放在墊有軟草的圍欄中飼養,要有一半在屋外,一半在屋內。如發現鵝苗會集一角擠壓,叫聲低而長,表現溫渡過低;如張口呼,飲水增長,表現溫渡過高,都應及時增減墊草和調整數量,以調理溫度。筐內、欄內要維持乾燥。出殼後1天的鵝苗,用切細的鮮嫩菜葉,放在手中誘食,如多數爭食即可開食,先用小盆盛水,逐只將鵝苗頭壓下,指點飲水。將菜葉分次勻撒到清潔草匝或塑膠布上,讓其採食,:喂後放回筐內。以後每隔2小時喂次。經1—2天后,能吃到七成飽,再撒喂用水浸過的米飯或碎米適量。從第3天起,改用料糟喂,日喂4—5次。最後一次排程在9時。6—10日齡,日喂6—8次,其中晚上喂2次。日糧中米飯佔20%一30%,青飼佔70%一80%。11—12日齡,飯粒逐漸改成碎米,日喂6次,並在白天適當進行放牧食草。21—30日齡,可適當增喂煮裂口的穀粒,並逐漸改喂溼谷,接進30日齡時可喂幹穀粒、紅薯顆粒,日喂3次,並延伸放牧時間,為預防軟腳病,喂料中新增2%一3%的骨粉或貝殼粉和0。3%—0。5%的食鹽。每次喂料量均以吃九成飽為佳。同時儘量讓冬鵝苗飲水。
(二)中鵝飼養管理。30日齡後至主翼長出前,是長骨骼、長肌肉、長羽毛階段,以放牧為主,適當補充精料,充足運動。
(三)快速育肥的飼養管理。主翼羽長出後,即可快速育肥,經20—25天的育肥即可出欄。選擇光線較暗、環境沉靜、避風保暖、乾燥清潔的房屋作圈舍,用竹片、麻桿等搭建棚欄,棚欄底部(即鵝床)離地面40—50釐米,竹或杆間距3—3。5釐米見方,便於清除鵝糞。欄高以鵝站立但不能昂頭為宜,為60—70釐米,竹或杆間距7—8釐米,以能讓鵝伸出頭採食、飲水為準。料槽懸掛在欄外,使鵝自由採食、飲水。飼料要多樣化,以玉米、稻穀、大小麥、糠麩等為主,氨基酸蛋白質飼料和粗飼料。
其配方為:玉米40%、稻穀15%、麥麩18%、根糠10%、菜籽餅12%、魚粉3。7%、骨粉1%、食鹽0。3%。飼料粉碎,加水拌成潮溼狀,日喂4—5次,晚上喂1次,讓鵝吃飽,並供足飲水,每天清掃圈舍、清洗料槽、水槽,隔天下水20分鐘,以清潔鵝體。對少數不貪食的鵝可逼迫育肥。將配合飼料加適量水搓捏成粗1—1。5釐米、長6釐米的條狀飼料,每次每隻填3—4條,以後逐漸增至5—6條甚至更多。每天填3—5次,並供應充足飲水。(一)雛鵝飼養管理。剛出殼的鵝苗,放人墊有柔軟乾草的筐、簍或紙箱內,其上加蓋舊衣物或被單,留一個小孔通氣,利用鵝苗自身發生的熱量保溫。1—5日齡,白天放在墊有軟草的圍欄中飼養,晚上捉入筐、簍內。5日齡後,除放牧外,日夜放在墊有軟草的圍欄中飼養,要有一半在屋外,一半在屋內。如發現鵝苗會集一角擠壓,叫聲低而長,表現溫渡過低;如張口呼,飲水增長,表現溫渡過高,都應及時增減墊草和調整數量,以調理溫度。筐內、欄內要維持乾燥。出殼後1天的鵝苗,用切細的鮮嫩菜葉,放在手中誘食,如多數爭食即可開食,先用小盆盛水,逐只將鵝苗頭壓下,指點飲水。將菜葉分次勻撒到清潔草匝或塑膠布上,讓其採食,:喂後放回筐內。以後每隔2小時喂次。經1—2天后,能吃到七成飽,再撒喂用水浸過的米飯或碎米適量。從第3天起,改用料糟喂,日喂4—5次。最後一次排程在9時。6—10日齡,日喂6—8次,其中晚上喂2次。日糧中米飯佔20%一30%,青飼佔70%一80%。11—12日齡,飯粒逐漸改成碎米,日喂6次,並在白天適當進行放牧食草。21—30日齡,可適當增喂煮裂口的穀粒,並逐漸改喂溼谷,接進30日齡時可喂幹穀粒、紅薯顆粒,日喂3次,並延伸放牧時間,為預防軟腳病,喂料中新增2%一3%的骨粉或貝殼粉和0。3%—0。5%的食鹽。每次喂料量均以吃九成飽為佳。同時儘量讓冬鵝苗飲水。
(二)中鵝飼養管理。30日齡後至主翼長出前,是長骨骼、長肌肉、長羽毛階段,以放牧為主,適當補充精料,充足運動。
(三)快速育肥的飼養管理。主翼羽長出後,即可快速育肥,經20—25天的育肥即可出欄。選擇光線較暗、環境沉靜、避風保暖、乾燥清潔的房屋作圈舍,用竹片、麻桿等搭建棚欄,棚欄底部(即鵝床)離地面40—50釐米,竹或杆間距3—3。5釐米見方,便於清除鵝糞。欄高以鵝站立但不能昂頭為宜,為60—70釐米,竹或杆間距7—8釐米,以能讓鵝伸出頭採食、飲水為準。料槽懸掛在欄外,使鵝自由採食、飲水。飼料要多樣化,以玉米、稻穀、大小麥、糠麩等為主,氨基酸蛋白質飼料和粗飼料。
其配方為:玉米40%、稻穀15%、麥麩18%、根糠10%、菜籽餅12%、魚粉3。7%、骨粉1%、食鹽0。3%。飼料粉碎,加水拌成潮溼狀,日喂4—5次,晚上喂1次,讓鵝吃飽,並供足飲水,每天清掃圈舍、清洗料槽、水槽,隔天下水20分鐘,以清潔鵝體。對少數不貪食的鵝可逼迫育肥。將配合飼料加適量水搓捏成粗1—1。5釐米、長6釐米的條狀飼料,每次每隻填3—4條,以後逐漸增至5—6條甚至更多。每天填3—5次,並供應充足飲水。
-
3 # 黃山洛川
1、舍飼育肥法
舍飼育肥法是將鵝群飼養在光線較暗的舍內,增加鵝的飼養密度,控制鵝的活動範圍和活動量,以達到降低能量消耗,增加體重的目的。餵食時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為主,每天餵食3-4次,特別在晚上加喂1次,餵食要鵝群吃飽,直至不吃為止,還要提供充足的飲水。此方法要注意的養殖密度過高,鵝群易引發疾病,要做好衛生和疾病防治工作。
養鵝快速育肥的方法
2、圈養育肥法
圈養育肥法和舍飼育肥法類似,主要是用竹子和木材製作圍欄,在中間修剪成若干個小圍欄,每個圍欄面積在2-3平方米左右,可飼養10只左右鵝,每個小圍欄周圍懸掛餵食和飲水器具。圍欄的高度以鵝的高度修剪,確保鵝能伸出頭吃食飲水,但是不能出去,也是每天餵食3-4次,吃飽為主,減少鵝群的活動範圍和活動量,增加體重,到底快速育肥的目的。
養鵝快速育肥的方法
3、放牧育肥法
放牧育肥法適合在草原遼闊、牧草豐富,或者在農作物種植區,這樣在農作物收割後有大量的牧草來源。它主要是以放牧為主,這是一種養殖成本極低、經濟收益最大的飼養方法。在放牧是也要注意儘量讓鵝群少運動,縮短走動距離,減少行走的時間,這樣既可以增加採食時間,還可以減少能量消耗。白天放牧後,但是採食的營養並不豐富,所以要在晚上補飼精飼,補充營養,快速增加體重。
養鵝快速育肥的方法
4、填飼育肥法
填飼育肥法從名字就可看出,它是有人工將高能量的飼料強行填入鵝食道,讓其強行吐下,這樣能快速的積累營養,增加鵝的體重,縮短育肥週期,育肥效果極佳。它有人工和機器兩種填飼方法,人工則是將飼料加水搓成條狀,用水蘸溼強制塞入鵝食道中;而機器則是將飼料加水攪拌成漿糊狀,用膠管或其他工具插入鵝食道中,再將漿糊狀的飼料順著膠管流入食道中。
-
4 # 水果沙拉加白水
養鵝用的飼料與其他畜禽用料品種一樣,大部分農民家裡都有。有能量飼料:玉米、高梁、大麥等;蛋白質飼料:各種餅類;礦物飼料:骨粉、石粉、貝粉和微量元素、食鹽;動物飼料:魚粉、血粉、肉骨粉;還有糠麩、草粉;維生素。我們國家尚未制定鵝的營養標準,其標準主要參照美國、法國和前蘇聯的鵝營養標準。其中美國和前蘇聯的鵝營養標準較高,法國的鵝營養標準較低,比較適用可以參考。法國鵝營養標準。 周齡0 34 67 12 種鵝 千卡/公斤 2600 27002700 29002700 29002200 2500 粗蛋白質% 15.8-17%% 11.6-12.5% 10.3-11% 13-14.8% 鈣% 0.75-0.8 0.75-0.8 0.65-0.73 磷(有效) 0.42-0.45 0.37-0.4 0.32-0.35 0.32-0.36 賴氨酸% 0.89-0.95 0.35-0.6 0.47-0.5 0.58-0.66 蛋氨酸% 0.4-0.42 0.29-0.31 0.25-0.27 0.23-0.26 含硫氨基酸% 0.79-0.85 0.56-0.6 0.48-0.52 0.42-0.47 色氨酸% 0.17-0.18 0.13-0.14 0.12-0.13 0.13-0.15 蘇氨酸% 0.58-0.62 0.46-0.49 0.43-0.46 0.4-0.45 鈉% 0.14-0.15 0.14-0.15 0.14-0.15 0.12-0.14 氯% 0.13-0.14 0.13-0.14 0.13-0.14 0.12-0.14 日採食量產蛋初期170-150、產蛋末期350-300、(微量元素、維生素)新增鴨用預喂料1% 一般0-6周齡喂全價顆料配合飼料,但要加喂青綠飼料,與配合飼料比例最少應1:1。生長鵝進行放牧飼養適當補喂配合飼料。當前大部分農村養鵝不喂全價配合飼料,初生後即喂碎玉米或面、小米加蛋黃,3日齡後用各種青嫩草、菜葉(切細算)加碎玉米或面。生長鵝階段(25日齡後),如無放牧條件可飼畏青貯玉米楷(長度約1釐米)每隻鵝每天可喂300-400克(飼養群體小的可採集山野菜喂)和50克左右玉米麵。65-70日齡開始短期育肥,青綠飼料隨便吃,每天每隻鵝補喂全價肥合飼料約150克,參考配方(玉米麵55%(或有15%稻穀),麥麩19%,米糠10%,菜仔餅11%,魚粉3.7,骨粉1%,食鹽0.3%),有的地區育肥鵝就喂早稻穀(帶殼)。所以養鵝要儘量利用青綠飼料,不加任何影響肉質的新增成份。成本既低,生產的肉等產品又屬綠色食品。農民很好掌握配製鵝飼料
-
5 # 微生態大講堂
鵝的育肥多采用限制活動來減少體內養分的消耗,另外,在育肥期間,鵝所需的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故應同時喂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養於安靜且光線暗淡的環境中,使其長肉並促進脂肪沉積。碳水化合物包括糖類和澱粉。這些物質進人體內經消化吸收後,產生大量的能量,供鵝活動的需要,而過多的能量便轉化為脂肪,在體內貯存起來,使鵝膘肥厚。當然,在大量供應碳水化合物的同時,也要供應適量的蛋白質物質。蛋白質在體內充裕,可促使肌纖維分裂增殖,使鵝體內各方面的肌肉,特別是胸肌充盈豐滿起來,整個鵝變得肥大而結實。因此。對育肥的鵝,必須給予特殊的管理和飼料。
肉鵝育肥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放牧育肥法、欄飼育肥法、舍飼育肥法、上擁育肥法、填飼育肥法、直線育肥法等。
(1)放牧育肥法 放牧育肥成本低廉,一般結合農時進行,即在稻、麥收割前50~60天開始養雛鵝,當雛鵝養到50~60的日·齡時,適逢收稻或割麥,收割後的空閒地最宜牧鵝,可充分利用遺留下來的穀粒和麥粒來育肥鵝群。放牧時,應儘量減少鵝的運動,可搭建臨時鵝棚,鵝群放牧到哪裡,就在哪裡留宿,這樣既可減少路上往返的時間,增加其覓食時間,又可減少其能量消耗。良好的放牧育肥方法要有一定的路線,逐漸向城鎮或收購地靠攏,且放牧路線上應有水質清潔的河流。放牧中讓鵝吃飽後再放水,每次放遊 30 min,上岸休息30 min,再繼續放牧。鵝群歸牧前在舍外休息和補飼,每天每隻鵝用100g配合飼料加切細的青飼料拌勻後飼餵,青飼料佔配合飼料量的20%左右。這樣約經10--15天的放牧育肥後,恰好到達目的地就地收購。既減少了運輸中的麻煩,防止途中掉膘或傷亡,又減少了能量消耗,提高了放牧育肥的效果。
2)舍飼育肥法 把中鵝趕到光線很暗的育肥鵝舍,限制其運動,以減少能量消耗,但必須合理補飼。圈舍育肥要求飼料營養全面,尤其飼餵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並要適口性好。舍飼育肥採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糧,育肥前期的配方(%)採用:玉米35、麵粉 26.5、米糠30豆類5、貝殼粉2、骨粉1、食鹽0.5;育肥後期的配方 (%)採用:玉米35、麵粉30、米糠25、高粱6.5、貝殼粉2、骨粉1 食鹽0.5。將配合飼料加水拌溼,每天飼餵4次,夜間還要增喂1 次夜食,並供足飲水,白天喂飼後放鵝下水洗浴。
(3)欄飼育肥 為經濟起見,舍飼育肥可採取圍欄平養的方式,用竹料或木料做圍欄和鵬架。按鵝的大小、強弱分群,將鵝圍欄飼養,欄高60-70cm,以減少鵝的運動,每平方米可飼養4~6 只。飼槽和飲水器放在欄外,圍欄留縫隙讓鵝頭能伸出欄外採食飲水。飼料要求多樣化,精、青配合,精料(%)可採用:玉米40、稻穀15麥麩、米糠10、菜枯11、魚粉3 .3、骨粉1、食鹽0.3,最好再加人硫酸錳0.019硫酸鋅0.017,硫酸亞鐵0.012,硫酸銅 0.002 ,碘化鉀0.0001,氯化鈷0.0001混勻喂服。飼料要粉碎,最好製成顆粒料,並供足飲水。每天喂5~6次,喂量可不限,任鵝自由採食、飲水,充分吃飽喝足。同時保證鵝體清潔,圈舍幹操,每週全舍清掃1次。在圈欄飼養中特別要求鵝舍安靜,不放牧,限制活動,但隔日可讓鵝水浴l次,每次10min,以清潔鵝體。出欄時實行全進全出制,徹底清洗消毒圈舍後再育肥下一批肉鵝。
(4)上鵬育肥 在儘量減少育肥鵝與糞便中微生物接觸,提高成活率的情況下,舍飼育肥還可以採取網上平養法。網可用竹料或木料搭成框架,架底高60~70cm網眼大小為1.5cmt至3cmx3cm之間,以便於清糞而不致卡傷鵝腳。為了限制鵝的活動,架上用竹木枝條編成柵欄,分別隔成若干個小欄,每小欄以10討為宜,每平方米養育肥鵝3~5只。柵欄竹木條之間距離以鵝頭能伸出覓食和飲水為宜,柵欄外掛有食槽和水楷,鵝在兩竹木條間伸出頭來覓食、飲水。飼料配方(%)採用:玉米35、小麥20、米糠20、油枯10麥麩10貝殼粉4。日喂3次,每次喂量以供吃飽為止,最後l次在晚間10時喂飼,每次餵食後再喂些青飼料,並整天供給清潔飲水。
(5)填飼育肥法此法為人工強制育肥法,填飼期以3周為宜,也有填飼4周的,其飼料利用率高,育肥效果較好,育肥期能增重50%一80%。填飼的適宜溫度為10~25℃,溫度超過25℃的炎熱季節不宜填飼。填飼的飼料含能量要求比平時高,一般是用碎米、山芋乾粉、粉碎後的玉米、豆餅粉和糖麩類等按比例混合。填飼育肥的飼料配方(%)可採用:玉米50~55、米糠20~24.豆餅 5~7、麩皮10~15、魚粉3.5~4.5、食鹽0.5、細沙0.3、多種維生家0.1;或者玉米50、米糠24、豆餅粉5、麥縱15、骨粉2、魚粉3.2、食鹽0.5、細砂0.3,並補充微量元索、維生素和新增防抗病藥物。填喂煮熟料以不燙手為宜,第1周填飼時米粒要帶點硬,最後 1周米粒要有點軟。填飼時將食料用水拌勻搓成直徑1 .5~2cm 長5~6cm的條狀物,填喂於鵝的食道中。鵝育肥填喂方法有人工填喂法和機器填喂法2種。人工填食時操作者兩膝夾住鵝身,左手握住鵝頭,使頭朝上,鵝嘴張開,右手幸飼料條故一下水,用食指將飼料慢慢插人食道。每填l條,都用手順鵝頸輕輕推動,助其吞下。或者用喂料管填飼。將鵝按上述法保定後,左手將鵝嘴分開,右手把喂料管慢慢插入鵝食道至膨大部壓人,邊填邊往外退,取出喂料管後將其嘴閉合,並順手沿頸往下輕輕抹動數次。每次填入的飼料應低於咽喉1~2cm,以免誤入氣管。開始每天填喂4 次,每次3~4條,以後逐漸增加喂量,每天5次,每次5~6條。大群鵝填飼育肥可採用電動螺旋推進器填食機城飼,填料數量視鵝體重和消化能力而定,同時還應定時定童。填喂量要求填到比喉頭低兩指為止:一般46日齡填喂250g,49日齡填喂300g51日齡填喂350g53日齡填喂400~450g,,54~56日齡500~550g 57~70日齡600~650g。填食前1h,如食道膨大部位出現凹溝,需要增料;晚於填食前1h出現凹溝,則需要減料,或推遲填食時間。填食機中無料時,若把空氣壓進食道,應立即用手順食道往上抹,將其排出,防止造成鵝的傷亡。填飼育肥不要將飼.料填人氣管,填飼後,要供給充足的飲水和青飼料。
(6)直線育肥法 肉用仔鵝的直線育肥法分2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育雛(1~25日齡),採取火炕保溫育雛,l日齡注射小鵝瘟高免血清或和小鵝瘟疫苗,詞料配方(%)採用:玉米60、豆粕25、魚粉8.5、酵母粉3、石粉l、磷酸氫鈣1 .2、新增劑1、食鹽0.3,自由採食精料和青菜葉。第二階段為育肥階段(26~60日齡),地面舍飼平養,每天上、下午放到舍外各運動lh,30日齡注射禽霍亂疫苗,飼料配方(%)採用:玉米67、豆粕18 .5、魚粉7、酵母粉2、石粉 1.5、磷酸氫鈣O.7、新增劑1、食鹽0.3 沸石3。整個飼養期採用全舍飼日喂量由少漸多,日喂精料100~200g,青菜葉、粉碎玉米枯粉等粗飼料20~40g.
-
6 # 雲鄉小代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中鵝養至主翼羽毛長出以後,如不留作種用,則轉入育肥期育肥。常用的育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放牧育肥 在農村,一般根據農作物收割季節安排育雛時間,要求在稻、麥收割前的50~60天捉養雛鵝;到收割季節,將鵝群趕到稻田或麥田中採食遺穗、遺粒與草籽。在良好的牧地放牧,中午應在樹蔭下休息,傍晚回舍後適當補料,夜間再喂1~2次精料,並注意給足清潔的飲水。經過10~15天放牧育肥後,體重可達到出售標準。
(2)上棚育肥 南方一些地區多采用竹棚架飼養育肥鵝。棚架離地60~70釐米,以便於清糞,棚架四周圍以竹條,飼料槽和飲水器掛於欄外;每欄約10~20平方米,每平方米飼養4~6只,喂以谷、甘薯或玉米、米糟等,每日喂3~4次,其中一次在晚上10點左右喂飼,整天供給清潔飲水。
(3)圈養育肥 北方農村多采用高粱秸或木條圍成小欄,每欄飼養1~3只;欄的大小不超過鵝體的兩倍,欄高60釐米,鵝在欄內能站立,但不能讓其昂頭鳴叫。飼槽和飲水器放在欄外,鵝可以伸出頭來吃食飲水。白天飼餵3次,晚上喂一次,喂以玉米、糠麩等飼料,經15~20天育肥,體重增加30%~40%即可出售。日糧配合比例為:玉米70%、豆餅15%、葉粉10%、小麥麩5%,另加食鹽0.3%~0.5%。
(4)強制育肥 用甘薯、碎米、米糠、豆餅以及適量食鹽混合後用水拌成粗約1~1.5釐米、長6釐米的條狀物,置於通風乾燥的地方陰乾後供給鵝人工填喂。填喂時,飼養員坐在矮凳上,左手抓住鵝頭,用膝夾著鵝身,讓鵝站立,然後左手用兩指把鵝嘴撐開,右手拿條狀飼料沾一下水,用食指將飼料填入食道,每填塞一條,用手順著食道輕輕推動助其吞下;每次填食3~4個,以後逐漸增至5~6個,經15~20天育肥即可出售。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7 # 老周說三農
鵝的育肥方法有哪些?
鵝的生長速度很快,特別是早期的生長速度。當小鵝飼養三個月,主翼羽長齊全後,除了留作種用外,其餘的全部轉為育肥,在農村養殖的鵝在上市前要進行為期2—4個星期的出肥,疫病育肥的方法有三種,放牧育肥、圈養育肥和強制育肥。
一、鵝的放牧育肥
小鵝階段是迅速長骨骼、長肌肉、長羽毛的時期,鵝的食量非常大、營養要求高。進行放牧飼養,以草換肉,是養鵝最經濟有效、成本最低的養殖方法。
小鵝放牧時,在晴天溫暖情況下可以在野外宿營,可以進行遠距離沿途放牧。選擇青草和水源好的地方,搭一個簡陋的鵝棚,棚的前面可以圍一個竹製圍欄,棚內地上鋪稻草,天涼下雨時可以在棚內休息,禦寒防雨。熱天可以讓鵝群在外面露天宿夜。
小鵝放牧,鵝群一般80—100只為一群,放牧時儘量不要走回頭路,逐片草地吃完,吃飽後任鵝群在草地上休息,氣候溫和可以終日放牧。炎熱季節要早出晚歸,一般每天放牧大約9個小時。分母時要注意“放水”,每天要不少於2—3次,每次放水大約半個小時。等鵝吃飽青草後趕下水,到上岸休息再繼續放牧。放牧驅趕鵝群時動作要緩慢。
小鵝以終日放牧飼養為主,還要適當補飼,一般補喂米糠、麥麩、秕穀、羽毛、紅薯等,以降低飼養成本。補料在晚上回圈時補喂,飼料中要加入0.3—0.5%的食鹽、骨粉或者貝殼粉。也可以將補料放在活動場中任鵝自由採食。
二、圈養育肥
利用簡陋的鵝棚搭好鵝床,床距離地面60—80釐米高,床的四周用木條或者竹條釘上,飼槽、水槽設定在木條(竹條)外,便於鵝頭頸伸出採食和飲水,並且限制放牧和活動,第一個星期加50%切碎的青草和精飼料混合飼養,以後兩個星期全部喂混合精飼料,每天喂三次。每個鵝圈設定許多個欄,每個欄大約15—20平方米,每平方米養小鵝3—4只,整個育肥期三個星期左右。
三、強制育肥,也就是人工填鵝,把飼料混合好以後,用手搓成1.5—2釐米粗,4—5釐米長的條,稍微晾乾即填喂,,每天填三次,每次3—4條,以後逐漸增加填料量,每天填4—5次,每次5—6條。填完後把鵝關在鵝圈內自由飲水,減少活動,填肥期大約三個星期左右。
填料的配方:玉米30%、大麥30%、粗糠29.5%、麥麩或者細糠10%、食鹽0.5%。
養鵝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
8 # 閒又敘
鵝的育肥方法其實很簡單,鵝雖然吃算,但也會吃些精料,用米糠35%,玉米粉25%,麥麩15%,豆粕20%,2%鹽,過磷酸鈣3%。加入30%的水2%的酒糟,密封發酵3天,持續餵養20天以上,可以把鵝增肥,而鵝的肉質香,鮮,口感非常的好吃!
-
9 # 卡片愛鄉村
中鵝養至主翼羽毛長出以後,如不留作種用,則轉入育肥期育肥。常用的育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放牧育肥 在農村,一般根據農作物收割季節安排育雛時間,要求在稻、麥收割前的50~60天捉養雛鵝;到收割季節,將鵝群趕到稻田或麥田中採食遺穗、遺粒與草籽。在良好的牧地放牧,中午應在樹蔭下休息,傍晚回舍後適當補料,夜間再喂1~2次精料,並注意給足清潔的飲水。經過10~15天放牧育肥後,體重可達到出售標準。
(2)上棚育肥 南方一些地區多采用竹棚架飼養育肥鵝。棚架離地60~70釐米,以便於清糞,棚架四周圍以竹條,飼料槽和飲水器掛於欄外;每欄約10~20平方米,每平方米飼養4~6只,喂以谷、甘薯或玉米、米糟等,每日喂3~4次,其中一次在晚上10點左右喂飼,整天供給清潔飲水。
(3)圈養育肥 北方農村多采用高粱秸或木條圍成小欄,每欄飼養1~3只;欄的大小不超過鵝體的兩倍,欄高60釐米,鵝在欄內能站立,但不能讓其昂頭鳴叫。飼槽和飲水器放在欄外,鵝可以伸出頭來吃食飲水。白天飼餵3次,晚上喂一次,喂以玉米、糠麩等飼料,經15~20天育肥,體重增加30%~40%即可出售。日糧配合比例為:玉米70%、豆餅15%、葉粉10%、小麥麩5%,另加食鹽0.3%~0.5%。
(4)強制育肥 用甘薯、碎米、米糠、豆餅以及適量食鹽混合後用水拌成粗約1~1.5釐米、長6釐米的條狀物,置於通風乾燥的地方陰乾後供給鵝人工填喂。填喂時,飼養員坐在矮凳上,左手抓住鵝頭,用膝夾著鵝身,讓鵝站立,然後左手用兩指把鵝嘴撐開,右手拿條狀飼料沾一下水,用食指將飼料填入食道,每填塞一條,用手順著食道輕輕推動助其吞下;每次填食3~4個,以後逐漸增至5~6個,經15~20天育肥即可出售。
-
10 # 謨煒
僅供參考:
中鵝養至主翼羽毛長出以後,如不留作種用,則轉入育肥期育肥。常用的育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放牧育肥 在農村,一般根據農作物收割季節安排育雛時間,要求在稻、麥收割前的50~60天捉養雛鵝;到收割季節,將鵝群趕到稻田或麥田中採食遺穗、遺粒與草籽。在良好的牧地放牧,中午應在樹蔭下休息,傍晚回舍後適當補料,夜間再喂1~2次精料,並注意給足清潔的飲水。經過10~15天放牧育肥後,體重可達到出售標準。
(2)上棚育肥 南方一些地區多采用竹棚架飼養育肥鵝。棚架離地60~70釐米,以便於清糞,棚架四周圍以竹條,飼料槽和飲水器掛於欄外;每欄約10~20平方米,每平方米飼養4~6只,喂以谷、甘薯或玉米、米糟等,每日喂3~4次,其中一次在晚上10點左右喂飼,整天供給清潔飲水。
(3)圈養育肥 北方農村多采用高粱秸或木條圍成小欄,每欄飼養1~3只;欄的大小不超過鵝體的兩倍,欄高60釐米,鵝在欄內能站立,但不能讓其昂頭鳴叫。飼槽和飲水器放在欄外,鵝可以伸出頭來吃食飲水。白天飼餵3次,晚上喂一次,喂以玉米、糠麩等飼料,經15~20天育肥,體重增加30%~40%即可出售。日糧配合比例為:玉米70%、豆餅15%、葉粉10%、小麥麩5%,另加食鹽0.3%~0.5%。
(4)強制育肥 用甘薯、碎米、米糠、豆餅以及適量食鹽混合後用水拌成粗約1~1.5釐米、長6釐米的條狀物,置於通風乾燥的地方陰乾後供給鵝人工填喂。填喂時,飼養員坐在矮凳上,左手抓住鵝頭,用膝夾著鵝身,讓鵝站立,然後左手用兩指把鵝嘴撐開,右手拿條狀飼料沾一下水,用食指將飼料填入食道,每填塞一條,用手順著食道輕輕推動助其吞下;每次填食3~4個,以後逐漸增至5~6個,經15~20天育肥即可出售。
-
11 # 偶豫麗華
答:鵝常用的育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放牧育肥 在農村,一般根據農作物收割季節安排育雛時間,要求在稻、麥收割前的50~60天捉養雛鵝;到收割季節,將鵝群趕到稻田或麥田中採食遺穗、遺粒與草籽。在良好的牧地放牧,中午應在樹蔭下休息,傍晚回舍後適當補料,夜間再喂1~2次精料,並注意給足清潔的飲水。經過10~15天放牧育肥後,體重可達到出售標準。
(2)上棚育肥 南方一些地區多采用竹棚架飼養育肥鵝。棚架離地60~70釐米,以便於清糞,棚架四周圍以竹條,飼料槽和飲水器掛於欄外;每欄約10~20平方米,每平方米飼養4~6只,喂以谷、甘薯或玉米、米糟等,每日喂3~4次,其中一次在晚上10點左右喂飼,整天供給清潔飲水。
(3)圈養育肥 北方農村多采用高粱秸或木條圍成小欄,每欄飼養1~3只;欄的大小不超過鵝體的兩倍,欄高60釐米,鵝在欄內能站立,但不能讓其昂頭鳴叫。飼槽和飲水器放在欄外,鵝可以伸出頭來吃食飲水。白天飼餵3次,晚上喂一次,喂以玉米、糠麩等飼料,經15~20天育肥,體重增加30%~40%即可出售。日糧配合比例為:玉米70%、豆餅15%、葉粉10%、小麥麩5%,另加食鹽0.3%~0.5%。
(4)強制育肥 用甘薯、碎米、米糠、豆餅以及適量食鹽混合後用水拌成粗約1~1.5釐米、長6釐米的條狀物,置於通風乾燥的地方陰乾後供給鵝人工填喂。填喂時,飼養員坐在矮凳上,左手抓住鵝頭,用膝夾著鵝身,讓鵝站立,然後左手用兩指把鵝嘴撐開,右手拿條狀飼料沾一下水,用食指將飼料填入食道,每填塞一條,用手順著食道輕輕推動助其吞下;每次填食3~4個,以後逐漸增至5~6個,經15~20天育肥即可出售。
-
12 # 加大飼料湛江辦事處
放牧育肥,適用於小規模鵝的飼養,一般選在農時進行,在稻、麥收割前的2個月左右飼養雛鵝,當雛鵝達到50~60日齡時,恰好是稻、麥收割的時候,收割後的空地也適宜放牧,因為可以充分利用收割糧食遺留的穀粒、麥粒和草籽來給鵝育肥,這種方法最經濟實惠。在牧鵝時,儘量減少鵝的活動強度,以避免能量的消耗,這時可搭建臨時的鵝棚,以便隨時留宿,節約了時間,增加了覓食的時間,減少了能量的消耗,促進育肥,應注意,放牧的地點應有水質清潔的水域。經放牧10~20d後就可育肥出欄。
圈養育肥,適用於大型肉鵝養殖場的淘汰種鵝、蛋鵝及肉鵝中後期的飼養。由於鵝具有攻擊性,會高聲嗚叫,追趕啄人,鵝如果經常嗚叫不利於育肥,因此育肥時選擇圈養的方法可限制其自由,減少嗚叫。欄的大小以不超過鵝的2倍為最佳,欄高不低於60cm,使鵝可以站立但不能昂頭嗚叫,以每平方米養4只鵝為標準。料槽和水槽放在圍欄的側面,鵝可以伸出頭來進行採食和飲水。圈養要求鵝舍內的環境安靜,飼料要做到多樣化,育肥期以稻穀、玉米、碎米等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類飼料為主,可適當的新增青綠飼料,促進消化,加快長膘。每日飼餵3~4次,吃飽為止,晚上10時再加喂1次。
大棚網架育肥,用竹竿或木料搭建一個離地面60~70cm的網架,以方便清糞和通風。棚架上用竹條分成若干小欄,可限制鵝的活動,每欄飼養6~10只鵝。料槽和水槽掛在欄外,鵝可以在兩個竹條之間伸頭採食及飲水,每天飼餵3~4次,晚上9時加喂1次。為了限制鵝的活動,棚頂和四周可以加上黑色塑膠膜遮陽。飼料以顆粒料為主,育肥料的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可以選擇玉米、稻穀、碎米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飼餵的過程中要適當的喂一些青綠飼料,可以促進腸道微生物的增值,使鵝肝臟的轉氮機能加快,以達到使鵝體脂增多、胸肌豐滿、肉質鮮嫩的目的。
強制育肥,是將顆粒料條強制的塞進鵝的口腔及食道內,使飼料快速消化,此法又為“填鵝法”。所用飼料常為養殖場自己配製,在用此法時,要限制鵝的活動,因為安靜黑暗的環境下鵝的育肥速度快,胸肌豐滿,肉質鮮嫩。飼料多以豆餅、玉米、米糠及易消化的飼料混合粉碎後製成條狀。當鵝進入育肥期時即可使用此法,每日3次,每次3~4條,約150g的混合飼料,1周後每日5~6次,每次5條,約250g混合飼料,經過3周可達到育肥的效果。
-
13 # 黃中孛
鵝的育肥多采用限制活動來減少體內養分的消耗,另外,在育肥期間,鵝所需的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故應同時喂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養於安靜且光線暗淡的環境中,使其長肉並促進脂肪沉積。碳水化合物包括糖類和澱粉。這些物質進人體內經消化吸收後,產生大量的能量,供鵝活動的需要,而過多的能量便轉化為脂肪,在體內貯存起來,使鵝膘肥厚。當然,在大量供應碳水化合物的同時,也要供應適量的蛋白質物質。蛋白質在體內充裕,可促使肌纖維分裂增殖,使鵝體內各方面的肌肉,特別是胸肌充盈豐滿起來,整個鵝變得肥大而結實。因此。對育肥的鵝,必須給予特殊的管理和飼料。
肉鵝育肥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放牧育肥法、欄飼育肥法、舍飼育肥法、上擁育肥法、填飼育肥法、直線育肥法等。
-
14 # 小農莊
關於鵝的育肥方式,不外乎三種方式,即放牧育肥、舍飼育肥和填飼育肥。
因填飼育肥一般特定用於生產鵝肥肝,也比較麻煩,所以對於農戶來講最常見的育肥方式只有放牧育肥和舍飼育肥兩種方式。
一、鵝的放牧育肥。這是一種最傳統而又古老的育肥方式,僅用於農戶小規模的養鵝。這種方式多見於南方收過稻子的稻田裡,利用這種方式育肥必須要合理的安排養鵝的時間和茬口,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後,提前了需要增加鵝的飼養時間,推遲了就趕不上稻子收割的茬口。利用這種方式育肥,要求地方大,因為鵝在架子期後,需要10天的育肥時間,才能達到上市的標準,如果地方過小,與鵝的數量不匹配的話,同樣光靠放牧也達不到育肥的效果。一般情況下,一畝稻田灑落地面的稻穀夠一隻育肥鵝吃10天時間的,也就是說1畝稻田可供1只大鵝放牧育肥。所以這種方式,也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城市務工化,越來越少。
二、鵝的舍飼育肥。這種育肥方式的效率高,比較適合規模化、集約化的肉鵝生產,是目前大部分肉鵝養殖戶選擇的方式。現在專門生產鵝育肥料的場家也比較多,比自配育肥料省事了許多。不過也有不少養殖戶採取自配育肥料的方式,可以節省一些資金,一般情況下自配料可以參考以下的配方:玉米61.7%,麩皮15%,米糠10%,豆粕10%,骨粉1%,食鹽0.3%,植物油2%。需要說明一下,各地因為糧食作物的品種不一樣,可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自配飼料,其配製的原則就是高能量,低蛋白。
除了育肥的方法外,還需要進行必要的配套管理,即要有一個合適的密度,一般情況下根據鵝的體型的大小4~6只/平方米,讓其自由採食、飲水不間斷。
另外,如果設施條件好的話,最好是關棚上架育肥,每天淋浴清洗羽毛,棚內的光線暗一線,保持鵝群的安靜。
回覆列表
1、放牧肥育法。放牧肥育法是最經濟的一種育肥方法,在農村採用較為廣泛。主要利用收割後茬地殘留的殘稻株落谷進行肥育。放牧肥育必須充分掌握當地農作物的收穫季節,預先育雛,制訂好放牧育肥的計劃。茬地放牧結束,必須用大量精料才能保持肥度,否則鵝群就會掉膘。
2、舍飼肥育法。舍飼肥育法比較適合於專業戶進行短期肥育。在光線暗淡的肥育舍內進行,限制鵝的運動,餵給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谷實或塊根飼料,每天喂3~4次,使體內脂肪迅速沉積,同時供給充足的飲水,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經過半個月左右即可宰殺。
3、填飼肥育法。填鵝方法和填鴨差不多,此法能縮短肥育期,肥育效果好,但比較麻煩。將粉料(最好是玉米粉)拌溼製成條狀食團,然後稍蒸一下,使之產生一定的硬度,用強制的方法將食團塞入鵝的食道,每天填3~4次,填後放在安靜的舍內休息,約經10天填飼,體內脂肪增多,肉嫩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