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Dy我心永恆

    狄仁傑,字懷英,幷州人士(今山西太原人)。是唐朝、武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狄仁傑年少時期就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聰慧頭腦,而且十分喜歡讀書,關於年少時期的狄仁傑,有一個真實的歷史記載的故事,一次縣衙派人查案,找在場所有人前來問話,而唯獨狄仁傑對官吏置之不理,一心觀看手中的書籍,面對官吏的斥責,狄仁傑說道:“書卷之中聖人備在,我尚不能與之對問,怎麼有空理會你們這些俗吏”。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狄仁傑從小就有著遠大抱負、不畏懼強權的高尚品格,這也是成為他後來當官做人的一個特徵。

    狄仁傑憑藉著自己出色的政治能力與斷案才幹,當上了當朝宰相,但是在武則天接管大唐江山之後,對李唐宗室和有功之臣大肆屠殺,狄仁傑作為擁護李唐王朝的一員大臣被誣陷謀反,也被武則天打入大牢, 但是狄仁傑甚至武則天的為人,如果越是喊冤就離死亡越近,於是他先承認了這莫須有的罪名,後將其中事情寫明,武則天知曉其中實情之後,終於使得狄仁傑平冤昭雪。而後來的狄仁傑也在武週期間做出了很多功績,深得武則天的信任,成為武則天的心腹大臣。

  • 2 # 緣來是你修緣

    唐朝只所以能夠繁榮富強,武則天起了重要的作用。只是世人不能容忍女人做皇帝罷了。狄仁傑是唐朝的擁護者是不錯。但是為了大唐忍辱負重,終究盼到了迴歸的那一天。

  • 3 # 漢闕故人

    狄仁傑是一個非常聰明而有治國才能的傑出人物,他知道以他一己之力,要推翻武則天的周朝是不可能的。既推翻不了,不如幫武則天把國家治理好,使人民安居樂業,使國家興旺發達。武則天也非常器重狄仁傑,放手讓他施展才能,所以成就了狄仁傑治世能臣的美名。狄仁傑的確忠於李唐王朝的,但他也明白,武則的權利和勢力正如日中天,如果這時想著去推翻她,重建李唐王朝是不可能的。武則天女人一個,總有老的一天,按封建制度的規定,在決定接班人時是最關鍵的時候。如傳給她的兒子,就宣佈了武周的結束,李唐王朝自然恢復,如傳給武氏一脈,就可能引起李唐宗氏的政變,自然支援李唐王朝的人多,贏得政權的機會很大。總之,只要武則天一死,就還是李唐的天下。

  • 4 # 御前帶刀侍衛

    狄仁傑是一位對老百姓好,為老百姓辦實事,對李唐朝廷忠心的一位有智慧的人。可以說他判案如神,經常為老百姓洗刷冤屈,但是他這個人也經常直言不諱,經常指出武則天錯誤,就是因為這樣武則天知道他的性格,所以才會格外的優待他,再加上當時很多人都反對武則天這個女人成為皇帝,但是狄仁傑卻不認同,他中心的只有天下百姓,所以說對於誰成皇帝他並不在意,因為只要坐在皇位上的人真心的為天下百姓謀福利,那麼他一定會效忠於他,正是因為這樣,武則天才會重用他,寵愛他。

    其次,他是前朝老臣,並且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職期間屢屢破獲別人難破的多起奇案、大案,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神探”了。還有就是他桃李滿天下,據說滿朝文武其中不乏是狄仁傑的學生,並且因為狄仁傑的為人素來得到大家的認可,所以他的學生都對他十分的尊敬和愛戴。畢竟武皇想要掌握朝政必須得到自己手下的大臣的支援,如果重用他自然他的學生自然也就一心效力了,那麼朝政的局勢就會等到穩定。

    最後,就是狄仁傑也確實是一個厲害的“政治家”,畢竟“隊友”是十分重要的,單憑武則天一個人想要安內攘外坐穩龍椅還是不容易的,有了狄仁傑這個在政治上頗有造詣的能臣輔佐自然是如虎添翼了,無往不利了。這也是武則天離不開狄仁傑的重要原因了。

  • 5 # 沐霖東

    首先,狄仁傑具有剛正不阿、堅持原則、嚴於執法、敢於向皇帝犯顏直諫等美德,其立身處世必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而且心胸寬廣,不計較個人得失;

    其次,狄仁傑是武則天在政治上是志同道合者,而且在輔助武則天治理國家的過程中贏得了武則天很高的信任。“大周革命,萬物惟新”這既是武則天的心聲,也是狄仁傑的政見。國家需要能夠堅定而正確地推行政令的能臣,對這樣的能臣,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會不吝於高官厚祿,武則天也不例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狄仁傑所任官職共計18種,其中除了軍事重任和被貶之官職外,其餘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中央重職;

    第三,狄仁傑具有目光遠大、能夠洞悉他人的本質和比較準確地把握事情發展的趨勢的能力。在遇到關係國家命運和前途的大事上,能夠為武則天能夠作出正確決定提供寶貴的意見。武則天晚年時一直被是立自己李姓的兒子為太子還是立與自己同姓的侄子武承嗣等人為太子的問題而苦惱。狄仁傑認為武承嗣等人德、才都不足以勝任天子之位,而李姓子孫雖德才也教武則天為差,但相比而言,把江山社稷交給李姓子孫要比交給武承嗣、武三思這樣的人對國家和人民更有利,而且這樣做也能得到大多雖德才兼備但不願效力於武周的人才的支援。

  • 6 # 老餘侃大山

    因為武則天雖然以女性之姿竊取李唐神器,但是其稱帝之後,治國重用重視人才,其治國理政一點也不遜色與任何一位出色的帝王,狄仁傑有大才,當然重用。

  • 7 # 北辰飛雪

    這就看出狄仁傑的“狡猾”之處了,這也是狄仁傑善於權變。就連唐高宗本人,都感嘆狄仁傑“達權宜”。正是因為狄仁傑性格上的這種特質,再遇到惜才的武則天后,自然受到重用。

    武則天的野心

    武則天以女子之身而登九五至尊,乃曠古絕今的大事。這證明武則天自有其野心,也自有其能力。她深羨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更仰慕唐太宗的納諫之風。

    武則天深知,自己登上皇位之後,除了鎮壓反對派力量外,還需要做出像唐太宗那樣的功績,才能最終坐穩皇帝的寶座。因此,武則天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藉此穩固自己的統治。

    第一,武則天親自在大殿試貢生。第二,武則天開武舉,為習武之人大開方便之門。第三,武則天派人求訪天下賢才,不惜高官厚祿。

    太后(武則天)不惜爵位,以籠四方豪傑自為助,雖妄男子,言有所合,輒不次官之。至不稱職,尋亦廢誅不少縱。務取實才真賢。

    所以,”有權變,詭變不窮“的武則天,一方面不遺餘力地打擊李唐宗室和反對自己的大臣,一方面又大力籠絡其他不反對(至少明面不反對)的賢才,藉此穩固自己的統治。

    武則天有對權力的野心,也有對功業的渴望,她本人想建立像唐太宗那樣的功績。但武則天也明白,這份功績必須得到大量賢能之人的輔佐,才能成為現實。狄仁傑、張柬之、姚崇、宋璟等名臣,都在武則天時期走上歷史舞臺,便是武則天這種心態的折射。

    除此之外,還和狄仁傑採取了正確的策略有關。狄仁傑的才幹(武則天惜才)、狄仁傑的權變(明面上不反對武則天),狄仁傑符合武則天對人才選拔的標準,自然受到重用。

    狄仁傑的才幹

    狄仁傑從小就聰明卓異、才能突出,收穫了極好的名聲,使得狄仁傑聲名鵲起。

    君可謂滄海遺珠矣。(閻立本評價)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同僚鄭崇質奉命出使邊疆絕域,但他的母親年齡很大且有病在身。狄仁傑認為不應該讓鄭母擔憂,因此自願替代鄭崇質出使,狄仁傑此舉為他收穫極好的名聲)

    狄仁傑不僅才能卓異,而且敢犯顏直諫。唐高宗巡幸汾陽宮,當地官員為了討好唐高宗,徵發大量勞役修馳道。

    仁杰曰:”天子之行,風伯清塵,雨師撒道,何妬女避邪?“止其役。帝壯之,曰:”真丈夫哉!“

    越王李貞帶頭造反,武則天派宰相張光輔前去討伐。張光輔身為大元帥,卻不能很好地約束士兵,受到狄仁傑的嚴厲斥責。

    奈何縱邀賞之人殺降以為功,冤痛徹天?如得上方斬馬劍加君頸,雖死不恨!

    等到武則天登基,名聲在外的狄仁傑,被任命為戶部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得以參與國家大事。武則天對狄仁傑說:”你在汝南政績很好,但仍舊有人說你的壞話,你想知道有哪些人嗎?“

    ”陛下以為過,臣當改之;以為無過,臣之幸也。譖者乃不願知。“後(武則天)嘆其長者。

    狄仁傑有大才,且敢犯顏直諫,不能說他沒有膽氣。但面對武則天,狄仁傑並沒有直接反對,而是貢獻了自己的才能,因此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這是與狄仁傑認清了當時的形勢,沒有做無謂的犧牲,而是暗中繼續復唐的力量有關,這就是狄仁傑的權變之處。

    狄仁傑的權變

    狄仁傑沒有明確反對武則天稱帝,但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盡力營救了大量受到李唐宗室牽連的人。但因為狄仁傑推心置腹,從為武則天考慮的角度出發,因此得到了武則天的允許。

    後來,狄仁傑本人更是受到酷吏來俊臣的汙衊,被關進了大獄之中,面臨著生命的威脅。沒有用刑,狄仁傑便直接承認了謀反的事實,但卻又透過自己兒子,借從家中換取衣服的時機,把申冤書送給武則天申冤。

    有周革命,我乃唐臣,反固實。後乃召見仁杰,謂曰:”臣何反耶?“對曰:”不臣反,死笞掠矣。“示其表,曰:”無之。“後知代署,因免死。

    狄仁傑面對酷吏,直接承認自己謀反,因為不承認的話,狄仁傑很可能被酷刑折磨致死。而且,來俊臣指使手下,已經捏造了狄仁傑承認犯罪的供詞。好在狄仁傑有權變,把申冤書讓兒子呈給武則天,因此避免了被來俊臣迫害。

    狄仁傑沒有選擇硬碰硬,也沒有束手待斃,而是透過積極求救,最終避免了被迫害的結局。狄仁傑走的是以柔克剛的路數,暗中卻是為光復李唐積累了力量。

    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人,都是狄仁傑推薦的,而這些人,後來在發動神龍政變,把唐中宗李顯推上皇位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狄仁傑更重要的一件事,則是用母子親情,成功勸說武則天把李顯立為太子,也使得神器終究迴歸李氏。

    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後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

    狄仁傑用母子親情和武則天死後祭祀的事情來說理,從而打動了武則天。廬陵王李顯被接回後,武則天把他藏在帳子後,然後召見狄仁傑商量接回李顯的事,狄仁傑感恩哭泣不能停止。

    後乃使王出,曰:”還爾太子!“

    狄仁傑更進一步勸說武則天,宜讓太子和百官、百姓見面,以安天下之心,武則天聽取了他的建議。

    由此可見,狄仁傑並未掩飾自己對李唐的忠心,但對武則天也是盡忠盡職,這是武則天能容忍狄仁傑的原因。再加上狄仁傑才能卓異,可以幫助武則天實現她建立功績的野心,自然受到了重用。

    但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有才、忠心的狄仁傑,還有權變,不做無謂的犧牲,面對複雜的局勢能做出最合理的取捨,避免了武則天對他的懷疑,進而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

    而且中宗李顯、睿宗李旦,都是武則天的親兒子,狄仁傑維護他們母子三人之間的關係,本身便大大降低了危險性。無論是武則天還是李顯、李旦,都會對他青眼有加,所謂”疏不間親“,便是這個道理了。

    中宗即位,追贈司空。睿宗又封梁國公。

    參考資料:《新唐書》。

  • 8 # 月夜luck

    狄仁傑是中國古代一位著名的宰相,以睿智、善於斷案著稱,他一生經歷了唐代三位著名的皇帝——唐太宗、唐高宗和女皇武則天。

    太宗貞觀年間狄仁傑考中明經入仕,高宗時官聲見於史書, 45歲前始終為“滄海遺珠”,其能力不為朝廷所重視,至武則天稱天后後開始受到重用,並逐漸得到武后的信任和提拔,歷任寧州刺史、冬官侍郎、充江南安撫使、地官侍郎、判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即宰相)、內史(即宰相)等職,成為武則天時期真正為武則天所倚重的大臣,武則天對他以“國老”相待,他去世後,武則天痛心疾首,稱“朝堂空矣”。狄仁傑為什麼會如此受到武則天的信任和重用呢?這得先從武則天說起。  武則天出身於庶族地主家庭,其父武士彠曾對唐高祖、唐太宗反隋建唐鼎立相助,並與二人的私交甚好,武則天十四歲時,以貌美被太宗詔入內宮,封為才人。她在太宗身邊一呆就是12年,雖未受到太宗的寵愛,但因長期在御書房侍奉文墨,接觸皇家公文,故而學到了太宗任人唯賢、虛懷納諫、勵精圖治的風範和治國安邦的政治權變,這為她後來參與朝政、稱帝執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太宗晚年時,她因機緣巧合得與高宗相愛,在高宗即位後被高宗立為昭儀,一年後又被立為皇后。高宗身體多病,且患有眼疾,武則天因此得到了幫助高宗處理政務的機會,其政治才華由此得以施展,並得到了包括高宗在內的朝中大臣和百姓的認可。高宗死後,武則天幾經波折終於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開創了武則天時代。  

    武則天雖然有卓越的政治才華,但是在唐朝初期,想要在政治舞臺上施展手腳並不容易。當時世家大族的地位雖然較魏晉時期有所下降,但是整個社會對於個人的出身仍很看重,一般庶族地主想要在朝中立足尚且會遇到來自士族的巨大阻力,何況武則天不僅出身寒微,而且還是女子,想要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裡立足於政治舞臺,並位登九五,其所遇到的阻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為了能夠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她比一般的君主更需要能夠倚重的具有良好品德和傑出才能且忠誠於自己的大臣。在這種情況下,狄仁傑受到武則天的倚重是必然的。  首先,狄仁傑具有剛正不阿、堅持原則、嚴於執法、敢於向皇帝犯顏直諫等美德,其立身處世必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而且心胸寬廣,不計較個人得失,具備了一個賢臣良相所應有的最可寶貴的品德。  中國古代歷來有“天子有爭臣,雖無道,不失其天下”的說法。[1]在封建國家裡,對皇帝能犯顏直諫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是因為一旦觸怒了皇帝就有立即招來殺身之禍的可能。然而在認為皇帝所做的決定將會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狄仁傑會毫不考慮個人的安危,據理力爭反對皇帝的決定。這在高宗時就已經展現出來。  高宗儀鳳元年(674)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誤斫昭陵柏,按罪當給予除名,但是,高宗對二人的行為很憤怒,特命殺之,狄仁傑反對,認為二人罪不致死,且處置朝中大臣應當按國家法令執行,而不應以皇帝個人的喜怒為宗旨,高宗雖然很不情願,但仍為狄仁傑所說服,使權、範二人除名,流放於嶺南。狄仁傑敢於犯言直諫,引起了武則天的注意,在不久後,他被提拔為侍御史。  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太學生王循之上表,乞假還鄉,武則天親自準其假。狄仁傑認為不妥,他說“臣聞君人者惟殺生之柄不假人,自餘皆歸之有司。故左、右丞,徒以下不句;左、右相,流以上乃判,為其漸貴故也。彼學生求假,丞、薄事耳,若天子為之發敕,則天下之事幾敕可盡乎!必欲不違其願,請普為立制而已。”[2]得到武則天的認可。  聖歷三年(700)武則天“欲造大像,使天下僧尼日出一錢以助其功”,狄仁傑反對,認為造大像是一件白白浪費人力、物力的巨大工程,會加重人民的負擔,勸武則天說“比來水旱不節,當今邊境未寧,若費官財,又盡人力,一隅有難,將何以救之!”並特書《諫造大像疏》予以阻止,武則天雖然好佛,仍然接受了狄仁傑的意見,“遂罷其役”。[3]  在狄仁傑任大理丞和侍御史時,為維護國家法度狄仁傑對唐高宗犯顏直諫,在武則天統治時期狄仁傑仍保持著對皇帝面折廷爭的作風,反對一切他認為有損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宋朝司馬光在作《資治通鑑》時說“仁杰好面引廷爭”,《太平廣記》評價他時說他“箴規切諫,有古人之風……心神耿直,涅而不淄,膽氣堅剛,明而能斷”。由於遇到了對狄仁傑比較瞭解和信任的武則天執政,所以面折廷爭不但沒有給他帶來殺身之禍,反而加大了他對社會的影響,成就了他的赫赫政績。狄仁傑每次直諫必定是從維護國家法度和人民利益的角度出發,只要是對國家社稷有利的他都會堅持到底。  狄仁傑對危害國家和人民的佞臣雖然勇於打擊,決不手軟,但是對於那些在背後說他壞話的同僚卻一笑置之,不予追究。當官至地官侍郎、判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即宰相)這樣的高官後,武則天問狄仁傑“欲知譖卿者乎?” 狄仁傑說“陛下以臣為過,臣當改之;陛下明臣無過,臣之幸也。臣不知譖者,併為善友,臣請不知。”[4]既不願查得罪他的人,更不願利用官職挾私報復,體現了他寬闊的胸襟。  正是這些美好的品質,使得武則天對於狄仁傑的人品非常認可,能夠相信狄仁傑在處理政事時是真正地從國家大局出發,為百姓的利益著想,而不是考慮個人的私利,這一點對於武則天能夠真正信任狄仁傑非常重要,這是以後狄仁傑在與武則天產生衝突時,武則天總能夠從信任的角度出發,認可和重視狄仁傑的意見的根本。  其次,狄仁傑是武則天在政治上是志同道合者,而且在輔助武則天治理國家的過程中贏得了武則天很高的信任。“大周革命,萬物惟新”[5]這既是武則天的心聲,也是狄仁傑的政見。國家需要能夠堅定而正確地推行政令的能臣,對這樣的能臣,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會不吝於高官厚祿,武則天也不例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狄仁傑所任官職共計18種,其中除了軍事重任和被貶之官職外,其餘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中央重職。  如武則天垂拱二年至三年(686-687,即武則天稱帝第二年和第三年)狄仁傑被任命為冬官侍郎(即工部侍郎),工部是中國封建國家三省六部中的重要一部。此職因掌工程而涉及到對全國的民力使用和國家的工程開支。秦朝、隋朝兩個朝代之所以民不聊生、起義四起,終至迅速滅亡,大興土木便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見,狄仁傑所任官職的重要。  天授二年(691)狄仁傑為地官侍郎、判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地官侍郎掌管土地和人民,判尚書為兼職尚書,鳳閣鸞臺即門下省,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就是實際上的宰相。  聖歷三年(700)狄仁傑為內史,也就是宰相。在封建國家裡宰相既是皇帝最重要的助手,也是國家施政方針的重要執行者和監督者。狄仁傑實際擔任宰相多年,不擔任宰相期間又在地方上擔任重要的軍事官員。由此可見,武則天是深信狄仁傑是能夠堅決執行她的政治措施的。關於這一點,在狄仁傑犯言直諫的文章中也有所體現。在《全唐書》中,一共儲存了六篇狄仁傑的進諫疏,它們分別是《奏從越王舉兵詿誤免死表》、《請罷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鎮疏》、《請曲赦河北諸州疏》、《諫造大像疏》、《諫殺誤斫昭陵柏者疏》、《乞免民租疏》。這六篇進諫疏主要是從考慮人民疾苦出發請求減免或降低統治者對百姓的壓迫與剝削,而無一篇是反對統治者大的施政方針。狄仁傑的這些諫疏起到了完善統治措施,維護統治者形象的作用,從愛惜民力的根本上保護了統治者的統治。從這些諫疏的題目和內容來看,我們還可以認為狄仁傑是支援武則天統治的措施的,因為狄仁傑是一個敢於犯言直諫的直臣,一旦他認為統治者的所作所為不對,必會據理直諫。但從這些諫疏來看,狄仁傑只是要求減輕百姓的負擔,替那些隨從反叛而不起什麼重要作用的隨從者說幾句公道話,要求待人從寬等方面進諫,於關係國家大事的舉措上並無什麼微詞,可見狄仁傑是支援而且願意落實武則天的施政方針的。對於狄仁傑為國家所做的貢獻,武則天也以極大的恩寵和信任進行回報。  久視元年(700)武則天任狄仁傑為內史,在《授狄仁傑內史制》文中寫到“鸞臺:奸謀房帷,秉鈞之任為重;典綜絲綸,揮翰之提屬。銀青光祿大夫納言上柱國汝陽縣開國男狄仁傑,第華簪組,材標棟幹。城府凝深,宮牆峻邈。有八龍之藝術,兼三冬之文史。雅達政方,早膺朝寄。出移節傳,播良守之風;入踐臺閣,得名臣之體。豈惟懷道佐明,早朝於管樂;故以竭誠匡主,思致於堯舜。九重肅侍,則深陳可否;百辟在庭,則顯言得失。雖從容顧問,禮被於皇闈;而斟酌輕重,事隆於紫話。宜遷掌閫之秩,式懋專車之寵。可守內散官,勸封如故。主者施行!”

    [6]除了在國家大事上每每把狄仁傑派往最重要的地方,授以重任之外,在生活上也非常關心,狄仁傑“嘗從太后遊幸,遇風吹仁杰巾墜,而馬驚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執其鞚而系之。仁杰屢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許。入見,常止其拜,曰:‘每見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至狄仁傑去世,武則天很難過地說“朝堂空矣!”“天奪吾國老何太早耶?”[7]  第三,狄仁傑具有目光遠大、能夠洞悉他人的本質和比較準確地把握事情發展的趨勢的能力。在遇到關係國家命運和前途的大事上,能夠為武則天能夠作出正確決定提供寶貴的意見。武則天晚年時一直被是立自己李姓的兒子為太子還是立與自己同姓的侄子武承嗣等人為太子的問題而苦惱。狄仁傑認為武承嗣等人德、才都不足以勝任天子之位,而李姓子孫雖德才也教武則天為差,但相比而言,把江山社稷交給李姓子孫要比交給武承嗣、武三思這樣的人對國家和人民更有利,而且這樣做也能得到大多雖德才兼備但不願效力於武周的人才的支援。所以,在立嗣的問題上一直傾向於讓武則天在身後還政於李唐的做法。這不僅是考慮對國家和人民有利,也是從維護武則天的利益的角度出發。中國一直以來對祖宗祭祀和身後讞饗的事都很重視,直到今天每逢清明節大多數人家仍要祭祀祖先,在唐朝這種思想當然更為人民所重視,狄仁傑認為自古“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勸武則天從考慮兒子與侄子孰親和身後受祭饗的角度出發,立武則天的兒子廬陵王李顯為太子,這樣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武則天本人都是利大於弊。經過幾次勸諫,終於使武則天打消了立武承嗣等人為太子的念頭,使李顯當上了太子,為以後武則天還政李唐做了準備。  第四,狄仁傑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狄仁傑一生中,曾兩次任抵禦少數族入犯的命官。一是在武則天神功元年(697),契丹寇陷冀州,河北震動。狄仁傑被徵為魏州刺史,在河北、河南、山東部分地區佈置防務。當時前任刺史獨孤思莊害怕契丹人來侵,命令所有的百姓盡數入城,繕修守城工具。狄仁傑到任後,將被迫入城的百姓全都放回家務農,他認為“賊猶在遠,何必如是,萬一賊來,吾自當之,必不關百姓也。”結果,契丹人為狄仁傑胸有成竹的做法所震懾,“聞之自退”。[8]二是在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因突厥進犯河北,狄仁傑任河北道行軍副元帥、知元帥事,征討突厥,後又任河北道安撫大使處理善後事宜。  在兩次征討入侵和安撫當地百姓的過程中,狄仁傑對如何靖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並在《請罷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鎮疏》、《請曲赦河北諸州疏》中予以表達。他認為要安定邊境,中原地區首先要穩定,百姓的利益要得到保障,指出“人猶水也,壅之則為泉,疏之則為川。通塞隨流,豈有常性”認為邊陲之地“得其地不足以耕種,得其人不足以賦稅”,應當採取以夷治夷的做法,使中原無遠戍之勞。另外,應對邊界加強守備,養精蓄銳以待敵,“警守備,遠斥候,聚軍實,蓄威武” “以逸待勞”、“以主御客”如此數年,則強敵可不攻自服。  狄仁傑的軍事政策是民本思想在軍事上的一種反映,這是封建國家用來安定社會,維護統治的根本,它符合當時國家政治、經濟的實際情況,對保衛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有著現實意義。  第五,狄仁傑是真心擁護武則天的統治的。對於武則天來說,人才雖然難得,但如果不能衷心擁護她的統治,則寧可殺掉也不能放在身邊任其發展成對自己的威脅。所以,在她統治時期,有許多雖然是德才兼備的人,但因為反對武則天改唐立周,而被武則天清除掉了。狄仁傑雖然好面折廷爭,但因為是真心擁護武則天的統治,所以不僅沒有被武則天清除掉,反而受到武則天的信任和大力重用。狄仁傑願意擁護武則天的統治是他對當時所有有資格成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的人進行慎重的比較後得出的結論。狄仁傑出身於官宦人家,歷經太宗、高宗、武則天三朝,年輕時在太宗朝任職,中年在高宗朝任職,至45歲以後為武則天所用,後歷任高官重任,直至71歲去世。這樣的經歷使他能夠將太宗、高宗、武則天甚至中宗、睿宗等人的政治才能加以比較。武則天早年曾深受一代明君太宗皇帝的薰陶,並且在政治上大有太宗皇帝的遺風,比起高宗、中宗、睿宗等人在政治上顯然要成熟的多。在高宗統治後期,由於身體的原因,高宗大部分時間都仰仗武后為他處理政事,其處理政事的方法與能力雖然在史書上沒有詳細的記載,但有一點我們是知道的:高宗上元元年(674)八月高宗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併為“二聖”,這種皇帝健在而與皇后並稱“二聖”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武則天的政治才能在當時不僅為高宗所倚重而且也應該為百姓和大臣所敬佩,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狄仁傑在內。至高宗弘道元年(683),高宗“崩於貞觀殿,遺詔太子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高宗此舉顯然是對將國家交與太子並不放心,認為需要武則天的扶持才有可能治理好國家。此舉在當時並沒有受到大臣的反對,說明朝中大臣對這樣的安排顯然是認可的,對武則天的政治才能是放心的,這些大臣當然也包括狄仁傑。考慮到國家的昌盛需要在有為的皇帝統治下才有可能實現,所以,狄仁傑堅定地站到了擁護武則天統治的一邊,當然也正因此,他才能真正地獲得武則天的信任和重用,成為武則天所倚重的大臣。  最後,狄仁傑是太原人,武則天是文水人(今山西文水),當時文水為太原屬縣,二人是同鄉。同鄉是不是拉近他們距離的紐帶,不能確定,但或許是他們走近的一個原因。如武則天經常和狄仁傑在一起玩雙陸游戲,雙陸是當時太原人愛玩的一種遊戲。當然,如果沒有前五點的原因,只憑是武則天的同鄉就想獲得其信賴和重用是不可能的,畢竟,武則天是一個非常傑出的統治者,在用人的問題上一向是用人唯賢,而不是用人唯親,但狄仁傑在具備了一個賢臣所應具備的所有品質和能力之後,與武則天的同鄉之誼和在思想上與武則天的相近之處也應該能夠起到拉近兩人距離的作用。  總之,武則天身為皇帝需要品德優良且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大臣,從統治國家的角度考慮,需要有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人才,從國家和自身的長遠利益考慮,需要有能夠洞明世事、善於謀斷的人才,而狄仁傑自身所具有的優點恰恰完全符合武則天治國的需要,二人在政治追求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志同道合者,武則天需要靠狄仁傑這樣的大臣來實現對國家的有效統治,而狄仁傑也需要象武則天這樣的明君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完成其利國利民的政治主張,二人一拍即合,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幾組最完美的君臣搭檔之一,成就了一代名相狄仁傑的美名,實現了由“貞觀之治”向“開元盛世”的成功過渡。

  • 9 # 聊點古今事

    狄仁傑是唐朝名相,武則天喊他為“國老” ,可見他在武則天眼中分量很重的。

    狄仁傑心思縝密,做事穩重,思維清晰,有主見,是李唐王朝的一代忠臣 ,也是為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也想有番作為做個好皇帝 ,來穩定她的統治,他之所以被武則天看中,狄仁傑對武則天作為女性當權沒有過多的歧視,再加上他的能力 ,能力超群,不畏強權 ,狄仁傑心繫民生,救民於饑饉之中。狄仁傑關心民生,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政績卓著,名聲極好。武則天在當時的環境約束下,需要培養自己的政治力量,用現在的話來說武則天希望靠狄仁傑來漲粉。據說他們還是老鄉,用起來也親切些。

    狄仁傑是李唐的忠實擁護者,他不反對武則天是因為武則天給了他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他看到武則天也是為民辦事的皇帝,換一個皇帝說不定不如武則天,如果換個皇帝說不定又會搞得朝野動盪,民不聊生。從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利益考慮,也就算了吧。

    但狄仁傑卻不動聲色地為李唐天下的興復播下了種子,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力保李顯為太子,推薦了李唐的忠實擁護者張諫之為宰相,後來的張諫之乘武則天病重興起復唐意願,逼迫武則天退。狄仁傑以政治家的深謀遠慮,狄仁傑還先後舉薦了桓彥範、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十位忠貞廉潔、精明幹練的官員,以後他們都成為唐代中興名臣,歷史學家稱狄仁傑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義之士。這是他用另外一種方式恢復李唐天下,用了曲線興唐的策略。

    總之狄仁傑是一位深謀遠慮的政治家,心繫民,公正,剛直,不愧為唐朝名相。

  • 10 # 阿香香

    用的來說是欲擒故縱吧

    一:其實武則天並不喜歡狄仁傑,之所以還會重用他,其實看重狄仁傑的才能。狄仁傑在當政時期被稱為“救火隊長”,當朝政不穩定,有棘手難以解決問題的時候,武則天手裡能用之人,很少能夠像狄仁傑一樣,既擁有高超的智慧,同時也能夠直言時弊的。

    二:主管刑任上,狄仁傑始終秉持自身的原則,不與任何人結為私黨,即使在武則天當政前,狄仁傑的名聲和威望已經盛極一時了,他不但敢於得罪朝廷大臣,而且經常直言勸諫皇帝,這讓狄仁傑在高宗時期就獲得了很高的賞識。 三:狄仁傑直諫的內容非常多,但是她分的清楚事情要害,比如武則天晚年做出一些風流之事,但是這些不屬於政治,只是武則天的個人生活,與朝政無關。即使朝臣一再慫恿他去上書,但是狄仁傑還是分得清楚事情的主次。比如武則天寵幸張易之、張昌宗兩個兄弟,汙言蜚語滿天飛,但是武則天畢竟是皇帝,這個話題誰提起來,都是讓她非常難堪的,所以對於此事,狄仁傑隻字不提。

    四:武則天當政時期,狄仁傑差一點就被冤枉而死,他利用自己多年刑偵過程中鍛煉出來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多年的政治經驗,成功規避了風險。雖然武則天時期,朝局險惡,但是朝政開明,依靠法制,比較公平的時期。

    五:狄仁傑最終的政治抱負是恢復李唐的江山,他雖然臣服於武則天,但是他反對武則天傳位給武氏。為此他不僅甘冒風險,竭盡全力去爭取,而且深謀遠慮進行人事的佈局,實現了最終的夙願。

  • 11 # 明哲話西遊

    【導讀】瞭解這段歷史,要知道兩件事。第一件,武則天實際也是李唐王朝的擁護者,所以擁護李唐和被重用這兩件事根本不衝突;第二件事,狄仁傑本來就不是徹頭徹尾的李唐粉,而且一直都是武則天的人。

    一、武則天——一個堅定的李唐王朝擁護者

    作為一個女皇帝,由於當時的男權社會,註定武周王朝只能使曇花一現。我們仔細想一下就知道,武則天雖然在位時權力滔天,一旦駕崩之後呢,她的繼位人還能是誰,和她最親的還不是他的親生兒子嗎?他的親生兒子還不是姓李嗎?

    而她姓李的兒子會承繼他的武周王朝還是恢復李唐天下呢?實際武則天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兒子肯定會選擇後者。所以不管現在這個朝代叫什麼武周,武則天百年之後,這個朝代一定還是會叫李唐,這就是女皇帝的悲慘命運,她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也許你會問,之前武則天不是有要讓位給自己侄子的傳言嗎?實際上這個肯定不可能是武則天的真實想法,我們從兩件事可以說明。

    第一件是就是武則天和他哥哥的關係,你要知道,武則天上位之後是殺了他兩個哥哥的,後面招哥哥的兒子武三思和武承嗣入朝也只是為了政治平衡。至於繼承人的事情,誰會選擇與自己有殺父之仇的人做繼承人呢?

    第二件事也很明白,這個就和狄仁傑有關了。據說有一次,武則天試探問狄仁傑:想傳位給武三思。狄仁傑只回了一句說:我只聽說過兒子會把母親供奉在太廟裡,沒聽說過侄子會把姑姑供奉在太廟裡的。從這個維度來思考,皇位更不會傳給武家人。

    所以武則天之前對繼承人的搖擺,從來都不是在李家和武家之間搖擺,而一直都是在立哪個兒子之間搖擺的,還是那句話,她只有這條路可以走。

    二、狄仁傑——我們為什麼經常把狄仁傑和李唐神器的“死忠粉”聯絡在一起?

    經過關於各種電視劇的洗禮,我們經常會把“狄仁傑”和“李唐神器”牽連在一起,但狄仁傑真是李唐神器的“死忠粉”嗎?

    那我們首先要看下誰是李唐神器的“死忠粉”,這個我們就要從神龍政變說起。

    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鳳閣侍郎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聯絡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興宗等,力圖擁立李顯為君,率領禁軍誅殺張易之、張昌宗,隨即包圍長生殿,逼迫武則天退位。

    次日,武則天命太子李顯為監國。第三天,禪讓。第四天,李顯正式復位。二月初四,復國號為唐。至此李唐神器得以重新恢復。後張柬之等人都被封為王,史上也稱其為“五王政變”

    由於其中的重要成員、宰相張柬之是狄仁傑多次向武則天推薦的,所以歷史上經常會有人說,實際上這場政變,是狄仁傑在推薦張柬之的時候早就籌劃好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恢復李唐神器。

    但是經過我們對武則天的剖析之後,發現武則天本來也就只有恢復李唐王朝這一條路可以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恢復李唐神器的時間只是要看武則天早死一天晚死一天而已,根本不需要發動什麼政變。

    神龍政變實際上和明朝的奪門之變是非常類似的,表面上都是滿口仁義道德,實際上都是相關方為了自己的富貴榮華,和擁護李唐王朝有什麼關係?

    那這場政變和狄仁傑是否有關係呢,說實話如果狄仁傑要是所謂李唐王朝的“死忠粉”,單憑他桃李滿天下的人脈,想政變早就政變了,何必非要安排人在自己死後五年再發動神龍政變,所以歷史上這種說法實在太牽強了。

    附言:單看“擁護李唐”這四個字是不是很高尚呢?

    那就要從唐朝是什麼樣一個朝代說起,他真的應該值得我們自豪嗎?

    從大唐成立初年的幾代皇帝來看,幾乎沒有一次登基是父死子繼這麼順暢的,先是李世民玄武門政變,李淵做了太上皇,後面有武則天登基,再後有神龍政變李顯復位,再後還有韋后亂政、唐隆政變等……

    每次皇位交替中,沒有一次都是順利的,幾乎都是滿滿的陰謀。我們都以為天天喊著“大唐”很自豪,實際那個時代實在是太陰暗了,李唐王朝真的值得擁護嗎?

  • 12 # 都市狙鯽手

    為了江山社稷,絲毫不怕得罪皇帝,敢於直言進諫,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唐代的狄仁傑就是如此。關於狄仁傑的影視劇很多,無論在哪一部作品中,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斷案如神的他,再難破的案子在他手中都是小菜一碟。

    眾所眾知,女皇武則天手腕犀利,為了坐上皇位無所不用其極,長孫無忌等重臣先後被幹掉,為何她對屢次犯言直諫的狄仁傑如此器重呢?

    有人說武則天年輕的時候和狄仁傑有過一段愛情的經歷,其實這純粹是無中生有。

    武則天坐上皇位以後,狄仁傑不像其它的大臣一樣對工作持消極態度,而是積極的輔佐武則天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狄仁傑在擔任宰相的時候做出了豐功偉績,可以說武則天的開元盛世狄仁傑有一半的功勞,可能正因為是狄仁傑的剛正不阿、心懷天下的情懷感動了武則天,武則天在關鍵的時候才會認真傾聽狄仁傑的意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能用「長安城死了個戲子」開頭寫一個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