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北大地

    許穆夫人

    許穆夫人,姬姓(名不詳),衛公子碩和宣姜的女兒。於公元前690年出生在衛國都城朝歌定昌。長大後嫁給許國許穆公,故稱許穆夫人。她是中國見於記載的第一位愛國女詩人。

    春秋之際,諸侯林立,位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衛國,在當時是一箇中等諸侯國,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許穆夫人在少女時代就深為祖國的安危而擔憂,思索著如何為保家衛國作出自己應作的貢獻。當時,諸侯各國之間政治性通婚聯姻盛行,許穆夫人長得貌美多姿,許、齊兩諸侯國都派使者前來求婚。許國施以重禮,打動了她下,父母決定把她嫁給許國國君為妻。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衛,許穆夫人聞知祖國被亡的訊息,異常悲痛,決然馳驅至漕,歸唁衛侯,並要控於大邦,拯救衛危。半路上,被許國的大夫追上迫回後,夫人對此十分憤怒,賦《載馳》一詩,痛斥了許國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達了一個女子熱愛祖國、拯救祖國的堅定信念。當齊桓公得到這一訊息後,立即派公子無虧率兵救援衛國,使衛國避免了一場災禍。此後,衛國又得到復興。這首詩後來錄進了《詩經鄘風》裡。 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詩篇,單從時間上來講,比屈原的《離騷》還要早三百多年。

    許穆夫人的詩飽含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現在我們能讀到的是收集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竹竿》、《泉水》、《載馳》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詩中描寫了許穆夫人自己少女時代留戀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異國,卻時常懷念養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鄉之作。《泉水》寫夫人為拯救祖國奔走呼號的種種活動及寄託她的憂思。《載馳》抒發了夫人急切歸國,以及終於衝破阻力回到祖國以後的心情。詩中突出地寫出了她同阻撓她返回祖國抗擊狄兵侵略的君臣們的鬥爭,表達了她為拯救祖國不顧個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決心。在這些詩的字裡行間中,充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吟詠起來仍震撼心扉,愛不釋手。

    蔡文姬

    蔡文姬(約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詩人、文學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蔡文姬是漢代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有深厚的家學淵源。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

    蔡文姬的生活經歷正好與東漢末年朝代更迭、混亂不堪的時局驚人的相似。她父親死後,關中地區又發生李傕、郭汜的混戰,長安一帶百姓到處逃難。蔡文姬也跟著難民到處流亡。那時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擄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們搶走。匈奴兵見她年輕美貌,就把她獻給了匈奴的左賢王。打這以後,她就成了左賢王的夫人,左賢王很愛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雖然過慣了匈奴的生活,還是十分想念故國。

    她的《悲憤詩》用血淚書寫自己坎坷的經歷,同時也成了漢末那段歷史的真實寫照。“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在戰亂的年代生靈塗炭,最遭殃的當然是百姓。被亂兵所虜,輾轉流落南匈奴十二年的蔡文姬更是不幸中的不幸。幸好後來曹操思賢慕才,用金璧將她從匈奴贖回。她的遭遇折射出時代的悲哀,她更是時代女性的代言人。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中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謝道韞:

    謝道韞,魏晉時期才女,出生名門望族,為贏得“淝水之戰”的一代名將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謝道韞才學過人,甚是聰慧,且勇敢果斷,品味高雅,為東晉女詩人。《晉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

    詩人謝道韞在謝家眾多子嗣中,是最具有人文情懷和詩人氣質的一個,她的才情深得其叔父謝安的欣賞。有一次,謝安問謝道韞:“道韞,你覺得《毛詩》中哪首詩寫得最好?”謝道韞答:“周朝賢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國的尹吉甫寫的《民》一詩最好,其詩‘詞清句麗,穆如春風’。”謝安一聽,竟然和自己不謀而合。謝安稱道韞頗有“雅人的深度”。

    謝道韞在王家平淡地過了數十年,此時東晉王朝氣數已盡,著名的孫恩、盧循起義爆發了。當時任會稽內史的王凝之已迷戀上道教,面對強敵進犯,不是積極備戰,而是閉門祈禱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塗炭。後賊兵便長驅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殺。

    謝道韞長於詩文,所著詩、賦、誄、訟,傳於世。她的作品據《隋書·經籍志》載有詩集兩卷,已經亡佚。《藝文類聚》儲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詩,《全晉文》收其《論語贊》。中國古代名媛詩作,多以陰柔見長,以宛轉細膩見勝,而謝道韞的《泰山吟》,卻充滿陽剛之氣。女才子大筆揮灑,氣度非凡,不讓鬚眉。《晉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這首詩正可見其一斑。

    薛濤:

    薛濤(約768~808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後,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姿容美豔,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德宗貞元(785~804)中,韋皋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召令賦詩侑酒,遂入樂籍,後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韋皋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後世稱歌伎為“校書”就是從她開始的。 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建吟詩樓於碧雞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稱道:“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薛濤字無女子氣,筆力峻激。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學,亦衛夫人之流也。每喜寫己所作詩,語亦工,思致俊逸,法書警句,因而得名。

    薛濤的詩,不僅如世所傳誦的《送友人》、《題竹郎廟》等篇,以清詞麗句見長,還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關懷現實的作品。在封建時代婦女,特別是象她這一型別婦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過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詩,其第一首說:“聞說邊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對防守邊疆士兵的艱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有《錦江集》5卷,今佚。《全唐詩》錄存其詩1卷。近人張蓬舟有《薛濤詩箋》。事蹟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距杜甫浣花草堂不遠的成都近郊,至今還聳立一座薛濤“吟詩樓”,點綴著錦江玉壘的秀麗風光,那是薛濤晚年棲息吟詠之地。

    魚玄機:

    魚玄機:字幼薇,又字蕙蘭,唐代詩人,長安人。《全唐詩》存其詩1卷。性聰慧,好讀書,有才思,尤工詩歌,與李郢、溫庭筠等有詩篇往來。初為補闕李億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於長安咸宜觀為女道士。自傷身世,有“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慨嘆,後來大開豔幟,咸宜觀車水馬龍,她本人從棄婦變成了蕩婦,過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後因殺人被處死。

    魚玄機詩作大膽,多情,她幾乎不掩飾強烈的感情和獨特的思想,歡喜、悲哀、憂鬱、柔情都會坦蕩蕩地躍然紙上。在她這裡,打動人心的是撲面而來的真摯情感,而詩的章法和技巧卻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如《贈鄰女》中“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我們儘可以去大膽追求宋玉這樣才高八斗、風流瀟灑的男子,又何必再為那薄情郎傷心呢?其思想之大膽開放在今天也覺得歎為觀止。

    曾和魚玄機交遊的文士有:李郢、溫庭筠、李近仁、李騭等。魚玄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歡來招待客人,看誰不順眼也可以一腳將其踢出門去。魚玄機的生動、鮮活、潑辣、才華,迷倒了整個長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聽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慾世界的女皇。誰都知道魚玄機是出了名的蕩婦。可是,她的道觀門前,還不是排成了長隊?無怪乎她縱聲大笑,要把天下無行的男人都視為腳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從自己的詩和文字裡,照見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愛慕者,她將無處可逃。外表依然美豔絕倫的魚玄機,內心卻開始生出黴斑,開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這點。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兒的下場一樣,魚玄機24歲的時候,人人都看出來,她人老珠黃了。因為和丫環綠翹爭寵,魚玄機把綠翹打死了。而審問她的,竟是舊日追求她而被掃出門去的裴澄。魚玄機被斬首了,終年24歲。

    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664~710年),唐女詩人。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婉兒是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麟德元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后所殺,家族籍沒。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庭。她十四歲的時候,出落得妖冶豔麗,秀美輕盈,一顰一笑,自成風度,加上天生聰秀,過目成誦,文采過人,下筆千言。儀鳳二年上官婉兒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當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珠圓玉潤,調葉聲和,尤其她的書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此後,武則天所下制誥,多出上官婉兒的手筆。 上官婉兒慫恿中宗設立修文館,大召天下詩文才子,邀請朝中善詩文的大臣入修文館,摛藻揚華。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連流竟夕,醉不思歸。上官婉兒每次都同時代替中宗、韋后和安樂公主,數首並做,詩句優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做之詩,中宗又令上官婉兒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無比。 自此,朝廷內外,吟詩做賦,靡然成風。韋后本不工詩,即由婉兒代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親筆,但當面只好認她自制,格外稱揚,韋后遂把婉兒寵上加寵。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最有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武則天甚至一度要把她立為女皇。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貞元時,呂溫曾做《上官昭容書樓歌》,尚可見其文學生活的片段。上官婉兒在唐代歷史中是個極有魅力的後宮女性,在《舊唐書》、《新唐書》的“后妃傳”中都有專篇記載。 儘管上官婉兒也曾一度享盡榮華與權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這個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後來,她仍未逃脫厄運,做了皇權爭鬥的犧牲品。

    李冶:

    李冶生於唐玄宗開元初年,浙江吳興人。她容貌俊美,天賦極高,從小就顯露詩才,頗有文才。六歲那年,她寫下一首詠薔薇的詩,其中有這麼兩句“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父親見詩大驚曰:“此女後必為失行婦人!”在李冶十一歲時,被送入剡中玉真觀中做女道士,後棲身開元寺為女冠。 出家為女道士後,她又與許多詩人鴻儒交遊,酬詠甚多。她神情瀟灑,專心翰墨,生性浪漫,愛作雅謔,又善彈琴,尤工格律。當時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陸羽(鴻漸)和釋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詩人劉長卿也與她有密切聯絡,她還與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詩歌《寄朱放》、〖送閻二十六赴剡縣〗等詩一掃從來女性作家的羞澀之態,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後千年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天寶年間,玄宗始聞知李冶詩才,特地召見她入京面聖。此時的李冶,已然是美人遲暮,沒有了青春時的絕代風華。玄宗見了風韻猶存的李冶道是“上方班姬(婕妤)則不足,下比韓英(蘭英)則有餘。不以遲暮,亦一俊嫗。”可見她曾經有過怎樣的傾城美貌。  在京城,李冶又結交朋友,贈送詩文。可她沒有想到,京城的政治鬥爭太複雜,她認為的一次很平常的贈詩,竟然惹下了殺身之禍。

    興元年間(784),朱漬起兵叛亂,以失敗而告終,遂被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在朱漬的府上,查出了李冶曾經寫給朱漬的詩,於是也被德宗以通匪罪處死。  可嘆李冶一生風華絕代、才情橫溢,最後香消玉殞不得善終。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漢族,濟南章丘人,婉約派代表詞人。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傳世。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夏日絕句》等。

    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李清照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無不通曉,而以詞的成就為最高。她的詞委婉、清新,感情真摯。其創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變化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前期的詞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現了自然風光和別思離愁,如《如夢令》。後期的詩詞變清麗明快為淒涼悲痛。因為她的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國之痛,抒發了傷時念舊、懷鄉悼亡的情感,也寄託了強烈的亡國之思。

    人們談到李清照,更多的是憶起了她婉約的詞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李清照的詩比起她的詞來,有著完全不同的風貌。大家都知道她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可她的詩卻雄渾豪邁,內容涵蓋面很寬泛。李清照雖為封建禮教籠罩下的女性,卻有著清醒的政治頭腦和敏銳的政治眼光。李清照透過大量的社會現象清楚地看出,北宋末年的政治形式,酷似安史之亂前夕李隆基統治下的唐王朝。李清照對此甚為憂慮,也極其憤懣。在她的詩裡,她用安史之亂給唐王朝帶來的巨大災禍,警告當朝皇帝要注意汲取歷史教訓:“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李清照的詩詞創作可謂有膽有識,說她有膽,因為北宋王朝對言論控制極嚴;說她有識,是因為她的政治洞察力是非凡的。  當年,李清照背井離鄉,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後寂寞地死在江南。如今她的紀念館座落在泉城——山東濟南大明湖畔。

    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1年前後在世),宋代女詞人,一作淑貞,號幽棲居士。朱淑真籍貫身世歷來說法不一,《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相傳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於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優裕。幼穎慧,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

    其詩詞多抒寫個人愛情生活,早期筆調明快,文詞清婉,情致纏綿,後期則憂愁鬱悶,頗多幽怨之音,流於感傷,後世人稱之曰“紅豔詩人”。作品藝術上成就頗高,後世常與李清照相提並論。流傳頗廣的《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一闋,長期以來被認為歐陽修所作,其實是當時怕壞了女子的風氣,才將作者改為了歐陽修的。

    朱淑真書畫造詣也相當高,尤善描繪紅梅翠竹,其能力非尋常深閨女子可比。她的別號是“幽棲居士”,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與李清照齊名,有《斷腸集》存世。從“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愁懷》)來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洩露了婚外戀情,被一些學者剝奪著作權。她的作品存有大膽露骨的香豔鏡頭:“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纏綿於情愛連時間也不管了,“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猶如今人當街親吻一般大膽。

  • 2 # 墨舞情感語錄

    (以下圖片並不一一對正所介紹的人物 )

    受社會、思想文化、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的社會階段 人們的思想是明顯不同的,而女性所處的地位也是不同的,比如 在古代人們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且多數人認為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女性的地位較低,此時的社會思想也比較封閉,認為已婚婦女就該在家相夫教子,而待字閨中的女子也要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放到現如今的這個社會背景下便並不一定是對的,因為此時的這個社會的思想已經開放了不少,男女性的地位也比較平等,女性的束縛減少了,從而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也逐漸地在增加,與古代相對而言,現如今比較容易產生才女,但這個才女只是與現代的普通女性相比較而言的,若與古代的才女相比,或許仍會略遜一籌、相形見絀。

    雖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但中國仍有不少著名的女詩人。除了以上幾位回答的答案之外還有不少的著名女詩人,蘇蕙、班婕妤、左芬、鮑令暉、班昭、莊姜、卓文君等人也是比較著名的女詩人。

    1. 蘇蕙。

    蘇蕙,字若蘭,據《晉書·列女傳》記載,若蘭從小天資聰慧,三歲學字,五歲學詩,七歲學畫,九歲學繡,十二歲學織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豔的書香閨秀。

    蘇蕙十六歲那年,跟隨父親遊覽剎阿育王寺時,認識了少年竇滔,互生愛慕,後結為夫妻。竇滔文滔武略,入仕前秦後,政績顯著,屢建戰功,升任至秦州刺使。因被奸臣忌功嫉能,讒言陷害,被判罪發配流沙(今新疆白龍灘沙漠一帶)。蘇蕙與丈夫在阿育王寺北城門外揮淚告別。丈夫走後,蘇蕙日思夜想,她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寫成《迴文璇璣圖詩》,並織為錦書寄贈丈夫。

    《璇璣織錦詩》是一首迴文詩,相傳初時只有蘇蕙夫妻能夠讀懂,文學價值極高,武周朝女皇武則天曾為其寫序。

    蘇蕙是位多才多藝多產的女詩人,有文記她除《迴文璇璣圖詩》外,還有詩著五千多首,可惜都以散佚。  

    2. 班婕妤——漢代大史學家班固的祖姑。西漢女辭賦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婕妤並非她的名字,因其少年時被招入宮,封為婕妤,後人就一直沿用這個稱謂。

    班婕妤少有才學,善詩賦。成帝時被選入宮,初為少使,不久立為婕妤,很受成帝的寵幸。後因受趙飛燕的嫉妒,遭誣陷,受排擠而失寵,自請侍奉太后於長信宮。成帝死後,班婕妤又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終其生。伴著冢形碑影,班婕妤在孤獨與寂寞中生活了五年,便離開了人世,葬於園中。辭賦作家潘承祥評價道:“班婕妤堪稱古代婦德的楷模”。

    班婕妤是辭賦發展史上極少的女作家之一,也是較早的五言詩的創造者。以《自悼賦》真實可信且最為著名。

    班婕妤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其中《自悼賦》、《怨歌行》是最為著名的作品,抒發了她在宮中的苦悶與憂怨。

    3. 左芬。

    左芬又作左棻,字蘭芝,西晉女文學家、詩人,是著名文學家左思的妹妹。

    左芬少好學,善作文,晉武帝司馬炎聞聽左芬才情過人便將其納入後宮,拜為修儀,後為貴嬪,世稱左嬪妃,又稱九嬪。《晉書·后妃傳》有他的傳記。左芬因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讚賞,使後宮佳麗見妒。儘管讒言不斷,但愛好虛榮的司馬炎還是將她封為貴妃。 左芬性情孤傲、淡薄自律,不像其他嬪妃那樣喜歡花枝招展,爭風吃醋,《晉書》中稱她“姿陋體羸,常居薄室”。

    左芬的作品大部分為應詔之作,文辭甚為研麗。《雜感詩》是其代表作之一,該詩構思新穎,感情充沛,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優秀作品。

    4. 鮑令暉——南朝著名詩人鮑照之妹,是個女詩人。

    梁代詩歌理論批評家鍾嶸認為,南北朝宋齊兩代能詩文的女子,只有鮑令暉、韓蘭英兩人。鍾嶸這樣評價鮑令暉:“令暉歌詩,往往嶄絕清巧。《擬古》尤勝,唯《百願》淫矣”。

    鮑令暉曾有《香茗賦集》刊行於世,今已散佚,僅存詩六題七首。

    由於鮑令暉生活的環境不同,視野有限,她的詩作除寫離思別恨之外,沒有多少深厚的社會內容。可是她的詩作,擬古而創新,構思巧妙而又純厚的手法,還是值的後人借鑑的。

    5. 班昭——東漢女辭賦家,中國第一個女歷史學家,博古通今、學識過人。班固是班彪之女,班固的妹妹。

    班昭家學淵源,尤擅文采。她的父親班彪是當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宮,教授皇后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宮中尊之為師。班昭十四歲嫁給同郡曹世叔為妻,所以人們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家通姑)。

    班昭繼承了父親班彪和兄長班固的未竟事業,整理並最後完成了《漢書》這部重要史籍。

    班固的父兄死後,漢和帝知道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學識過人的巾幗奇才,即召她和馬續到皇家的東觀藏書閣續修《漢書》。 經過班固在藏書閣經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閱讀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遺留下來的散亂篇章,並在原稿基礎上補寫了八表:《異姓諸侯王表》、《諸侯王表》、《高惠高後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澤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和《天文志》。至此,這部完整的《漢書》,歷經40年的編撰工作,終告完成。

    《漢書》是一部續《史記》的歷史鉅著,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一百篇,共120卷。除整理、續寫《漢書》外,班昭在傳播和普及《漢書》方面,也頗有貢獻。

    班昭的代表作品有《漢書》《東征賦》、《女誡》。

    6. 莊姜——春秋時齊國公主,衛莊公的夫人。

    姜是齊國皇族的姓,因為嫁給了衛國國君衛莊公,人稱莊姜。最早出現在《詩經》裡的一位美人,出身貴族,侯門之女,且美麗非凡。《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莊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莊姜因為出身高貴,嫁的也是國君,所以她出嫁時很是風光,但由於婚後無子,遭到冷落,生活並不快樂。衛莊公後來娶了陳國之女厲媯,再娶了厲姒的妹妹戴媯。衛莊公脾氣暴戾,對莊姜非常冷漠。美麗的莊姜在每一個漫漫的長夜裡,孤燈長伴,寒冷深宮,無人相陪。

    莊姜的代表作品有《燕燕》、《柏舟》、《綠衣》、《日月》、《終風》。

    其中《詩經》裡的名垂千古的《燕燕》最廣為時人所知。

    燕燕(莊姜)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7. 卓文君(原名文後)——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為四川臨卭鉅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代表作品主要有《白頭呤》。

     

     

  • 3 # 檸檬不再萌

    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蹟並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

    2.蘇蕙

    蘇蕙,字若蘭,魏晉三大才女之一,迴文詩之集大成者,傳世之作僅一幅用不同顏色的絲線繡制織錦《璇璣圖》。據《晉書·列女傳》記載, 蘇蕙是始平(今陝西楊凌大寨鎮)人,善屬文。武功蘇坊有一少女,名蕙字若蘭,是陳留縣令蘇道質的三姑娘。若蘭從小天資聰慧,三歲學字。五歲學詩,七歲學畫,九歲學繡,十二歲學織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豔的書香閨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但所言皆屬庸碌之輩,無一被蘇蕙看上。後嫁於秦州刺史竇滔。

    3.謝道韞

    謝道韞(生卒年不詳),字令姜,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蹟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人稱許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詞語,這段事蹟亦為《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所提及。在孫恩之亂時,丈夫王凝之為會稽內史,但守備不力,逃出被抓被殺,謝道韞聽聞敵至,舉措自若,拿刀出門殺敵數人才被抓。孫恩因感其節義,故赦免道韞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後,謝道韞在會稽獨居,終生未改嫁。

    4.班婕妤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詳,漢成帝劉驁妃子,西漢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善詩賦,有美德。初為少使,立為婕妤。《漢書·外戚傳》中有她的傳記。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現存作品僅三篇,即《自傷賦》、《搗素賦》和一首五言詩《怨歌行》(亦稱《團扇歌》)。

    5.左棻

    左棻(?—300年),出土墓誌作左棻,字蘭芝,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詩人。少好學,善屬文。為晉武帝貴人。今存詩、賦、頌、贊、誄等20餘篇,大都為應詔而作,《離思賦》最著名。原有集,已失傳。

    6.鮑令暉

    鮑令暉,南朝女文學家,東海(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人,是著名文學家鮑照之妹,出身貧寒,但能詩文。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學家。曾有《香茗賦集》傳世,今已散佚。另有留傳下來:《擬青青河畔草》、《客從遠方來》、《古意贈今人》、《代葛沙門妻郭小玉詩》等。

    7.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脫樂籍後終身未嫁。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薛濤與劉採春,魚玄機,李冶,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

    8.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9.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海寧(今屬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生於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終因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是劫後餘篇。

    10.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秋瑾,原名秋閨瑾,字璿卿,又字競雄;號旦吾,又號鑑湖女俠。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出生於福建廈門。 秋瑾性豪俠,**文練武,喜男裝。她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在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時刻,她雖然已為人母,但還是毅然衝破封建家庭的束縛,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先入日語講**所,繼入青山實踐女校。 秋瑾在日期間,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與陳擷芬發起共愛會。光緒三十一年歸國。春夏間,經徐錫麟介紹加入光復會。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翌年歸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不久,任教於潯溪女校。同年秋冬間,為籌措創辦《中國女報》經費,回到荷葉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筆經費,並和家人訣別,宣告脫離家庭關係。 光緒三十三年正月,秋瑾接任大通學堂督辦。不久與徐錫麟分頭準備在浙江、安徽兩省同時舉事。聯絡浙江、上海軍隊和會黨,組織光復軍,推徐錫麟為首領。7月15日從容就義於浙江紹興軒亭口。代表作:《感憤》莽莽神州嘆陸沉,救時無計愧偷生。摶沙有願興亡楚,博浪無椎擊暴秦。國破方知人種賤,義高不礙客囊貧。經營恨未酬同志,把劍悲歌涕淚橫。

    代表作:

    《感憤》

    莽莽神州嘆陸沉,救時無計愧偷生。摶沙有願興亡楚,博浪無椎擊暴秦。國破方知人種賤,義高不礙客囊貧。經營恨未酬同志,把劍悲歌涕淚橫。

  • 4 # 山中月2

    中國古代的女性詩人雖然不及男性詩人“星漢燦爛”,但她們在詩歌文學史上仍是熠熠生輝。這些女性詩人如撫琴於高山流水之前,時而有錚錚琴聲貫耳,時而有潺潺流水洗心。卓文君是我心目中的首位女才人。翻開她的檔案可知:卓文君,西漢時四川邛崍人。父親卓王孫是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文君精通詩文,喜好彈琴。人聰慧美麗,十六歲出嫁,十七歲便孤身一人回孃家守寡。後來在縣令的巧安排下,在一次家宴上結識了辭賦家司馬相如。雙方一見相互傾慕,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這是後話。

    就在那次晏席上,有人提議請司馬相如彈奏一曲,一來是欣賞他的高超琴技,二來又給大家助興。相如本是巴不得撫琴傳音表意。於是他藉助酒興,口占、吟唱又彈奏,三管齊下。一首《鳳求凰》把滿座賓客醺陶得如痴如醉。

    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

    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由交接為鴛鴦!

    這琴聲歌聲穿過廳堂,飛到]了樓閣上的卓文君耳裡。不料樓閣上也彈奏起應和的琴聲。相如稍停片刻又高聲續唱道:

    鳳兮鳳兮從凰棲,得托子尾永為妃。

    曲已終,音繞樑。席已散,心未收。司馬相如透過卓文君的丫頭接上關糸,是夜這對鳳凰在夜幕的護送下回到了成都,相如的老家。相如家徒四壁,文君勇敢面對,敢決策就敢擔當。夫妻二人決定返回邛崍賣酒營生。文君獨當壚,相如來跑堂。夫妻倆生活不算富足,日子過得卻很踏實。“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輩豈是蓬蒿人“。賣酒營生的時日不久,司馬相如即被漢武帝拜為郎官。專為帝王們寫詩作賦,在此之前相如的辭賦就名聲顯赫,朝廷早已有聞。不久相如又升為中郎將。卓文君更是一賀二喜祝夫君步步高昇,也不枉此生真的選對了人。

    有時好事成雙,也有陰溝翻船的事情。司馬相如憑自身才華出眾,名利雙收。後來漸入“拈花惹草“的怪圈。在長安他想納妾,便寫信試探妻子卓文君。信的內容只有十三個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卓文君讀罷來信,傷心欲絕。她已經讀出了丈夫的心腸有變。為啥獨缺“億“字呢?因為“億“、“憶“同音。既然排除了“億“,也就意為著不再提及以前夫妻倆的情意。不需要昔日的美好回憶。文君也非懦弱之女,等閒之輩。她憤筆疾書回信一封,就是這首有名的《怨郎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道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曲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糸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紅,偏遭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還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子我做男。

    當司馬相如接到這封家信閱畢,他瞠目結舌。驚歎文君的才華出眾,犀利如劍。刺得這位赫赫有名的辭賦家無顏以對,無地自容。他立刻打消了娶妾的念頭,立馬回信言歸於好。這首《怨郎詩》也稱作“數字詩“。這就是女詩人卓文君捍衛愛情婚姻的故事。

    中國古代的女詩人還有很多,如東漢末年的蔡文姬,詩作有著名的《悲憤詩》、《胡笳十八拍》。“花蕊夫人”,徐氏。她是後蜀主孟昶的貴妃。才貌雙全,著有《花蕊夫人宮詞》一百多篇。宋代的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作品有《漱玉詞》等。今天重點介紹的是卓文君,其它女才人以後有機會再作介紹。

  • 5 # 高山流水

    謝邀:古代女詩人很多,蔡文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詩人文學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左芬,字蘭芝,作品有啄木詩,離思賦等作品,李冶,才情橫溢的女詩人,生於開元初年,六歲就寫下一首詠薔薇的詩,李清照,南宋女詞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如夢令,聲聲慢,等…還有好多,看過她們的作品,有的想不起來了,謝射。

  • 6 # 菜園子90

    最喜歡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她的詩詞朗朗上口,寓意深刻,讓人很容易被感染。還有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等等才女有許多,這兩個是我最喜歡的,為她們點贊!

  • 7 # 故鄉當歸時

    印象中有杜秋娘的《金縷衣》,是一首規勸人們珍惜時光的說理詩。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女詩人在述說道理時,並沒有用抽象的乾癟語句,而是以形象傳神的筆法去打動讀者,效果頗佳。

    首先她運用了對比手法,把“金縷衣”和“少年時”對應。

    金縷衣珍貴之極,然而與“少年時”相比較,她卻認為前者輕後者重。

    女詩人的觀點很明確:抓緊青蔥歲月,刻苦學習方為正道。莫要浪費時間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她接著採取暗喻的手法,繼續深入闡述自己的見解,以盛開的鮮花比喻人的青蔥之花,誰能及時摘取誰就能結出豐碩的成果。而誰不抓緊這個階段的學習,就將一事無成。

    女詩人把對待“少年時”的不同做法帶來的不同後果 擺在了讀者面前,任人們自己選擇,你究竟要碩果還是空枝?

    如此形象化的議論,確實頗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女詩人在本詩所用字詞獨具匠心,前兩句疊加“勸君”二字和“惜”字,後兩句則疊加“花”和“折”字,形成了語音上的迴圈往返,從而,整體的詠唱效果更顯得迭宕起伏,熠熠生輝,實乃神來之筆。

    女詩人嫻熟的文字駕馭能力,充滿正能量的勸誡,則

    是這首詩廣為流傳的最重要原因。

    誰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柔弱之身亦可濟世醒人!

  • 8 # 陳建華1206

    我按朝代收集了32位女詩人的代表作。(我把詩詞歌賦都歸到“詩”裡面)

    有些篇幅較長,或一時閱讀有些吃力的作品,我就只收錄了個標題。

    許穆夫人

    流傳下來的作品有:《載馳》,《竹竿》,《泉水》。

    莊姜

    燕燕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於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據朱熹考證,《詩經》中有五首詩出自莊姜之手:《燕燕》、《終風》、《柏舟》、《綠衣》和《日月》。)

    班婕妤

    團扇歌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意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班昭(班固之妹,史學家,文學家。)

    姑且取《東征賦》來做其“詩”的代表作。

    蔡文姬

    代表作:《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

    左棻(左思之妹)

    答兄感離詩

    自我離膝下,倏忽逾週期。

    迢迢浸彌遠,拜奉將何時?

    披省所賜告,尋玩悼離詞。

    彷彿想儀容,欷歔不自持。

    何時當奉面,娛目於書詩。

    何以訴厥若,告情於文辭。

    謝道韞

    泰山吟

    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

    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蘇惠

    代表作:《迴文璇璣圖》

    上官婉兒

    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江採萍(唐玄宗的“梅妃”,楊貴妃的強勁對手)

    謝賜珍珠

    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汙紅綃。

    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李冶

    明月夜留別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感興

    朝雲暮雨鎮相隨,去雁來人有返期。

    玉枕只知長下淚,銀燈空照不眠時。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

    卻憶初聞鳳樓曲,教人寂寞復相思。

    劉採春

    囉嗊曲六首(其一、其三、其四)

    其一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其三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其四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薛濤

    春望詞四首

    其一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其二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其三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其四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牡丹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溼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蓆,夜深閒共說相思。

    關盼盼

    燕子樓新詠三首

    其一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其二

    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

    自理劍履歌塵絕,紅袖香消一十年。

    其三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

    瑤琴玉簫無愁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和白公詩

    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去隨。

    魚玄機

    江陵愁望寄子安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賦得江邊柳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葛鴉兒

    懷良人

    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

    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底不歸?

    陳玉蘭

    寄夫

    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花蕊夫人(歷史上有好幾位花蕊夫人,此指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

    遊丈人觀謁先帝御容

    共謁御容儀,還同在禁闈。

    笙歌喧寶殿,彩仗耀金徽。

    清淚沾羅袂,紅霞拂繡衣。

    九疑山水遠,無路繼湘妃。

    魏玩

    點絳唇

    波上清風,畫船明月人歸後。漸消殘酒,獨自憑欄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煙疏柳,隱隱蕪城漏。

    菩薩蠻

    溪山掩映斜陽裡,樓臺影動鴛鴦起。隔岸兩三家,出牆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李清照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唐琬

    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朱淑真

    黃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爭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蝶戀花·送春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孫道絢

    憶秦娥

    秋寂寞,秋風夜雨傷離索。傷離索,老懷無奈,淚珠零落。

    故人一去無期約,尺書忽寄西飛鶴。西飛鶴。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南鄉子·春閨

    曉日壓重簷,斗帳春寒起來忺。天氣困人梳洗懶,眉尖,淡畫春山不喜添。

    閒把繡絲撏,認得金針又倒拈。陌上游人歸也未?懨懨,滿院楊花不捲簾。

    戴復古妻

    祝英臺近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後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

    蔣興祖女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朝雲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嚴蕊

    卜算子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吳淑姬

    長相思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小重山

    謝了荼蘼春事休。無多花片子,綴枝頭。庭槐影碎被風揉。鶯雖老,聲尚帶嬌羞。

    獨自倚妝樓。一川菸草浪,襯雲浮。不如歸去下簾鉤。心兒小,難著許多愁。

    張淑芳

    更漏子·秋

    墨痕香,燈下淚,點點愁人幽思。桐葉落,蓼花殘,雁聲天外寒。

    五雲嶺,九溪塢,每到秋來更苦。風淅淅,水淙淙,不教蓬逕通。

    滿路花·冬

    羅襟未乾,又是淒涼雪。欲睡難成寐,音書絕。窗前竹葉,凜凜狂風折。寒衣弱不勝,有甚遙腸,望到春來時節。

    孤燈獨照,字字吟成血。僅梅花知苦,香來接。離愁萬種,提起心頭切。比霜風更烈。瘦似枯枝,待何人與分說。

    浣溪沙

    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闌綠水繞吟廊,花飛驚墜繡衣裳。

    或定或搖江上柳,為鸞為鳳月中篁,為誰掩抑鎖雲窗。

    張玉娘

    紫香囊

    珍重天孫剪紫霞,沉香羞認舊繁華。

    紉蘭獨抱靈均操,不帶春風兒女花。

    雙燕離

    白楊花發春正美,黃鵠簾低垂。

    燕子雙去復雙來,將雛成舊壘。

    秋風忽夜起,相呼渡江水。

    風高江浪危,拆散東西飛。

    紅徑紫陌芳情斷,朱戶瓊窗侶夢違。

    憔悴衛佳人,年年愁獨歸。

    徐君寶妻

    滿庭芳

    漢上繁花,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入,歌臺舞榭,風捲落花愁!

    清平三百載,典章人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鑑徐郎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後,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

    黃娥(楊慎之妻)

    寄外

    雁飛曾不到衡陽,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詔風煙君斷腸。

    曰歸曰歸愁歲暮,其雨其雨怨朝陽。

    相聞空有刀環約,何日金雞下夜郎?

    羅江怨

    空庭月影斜,東方亮也。金雞驚散枕邊蝶。長亭十里,陽關三疊。相思相見何年月?淚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結。鴛鴦被冷雕鞍熱。

    青山隱隱遮,行人去也。羊腸小道幾回折。雁聲不到,馬蹄不惱。惱人正是寒冬節。長空孤雁滅,平蕪遠樹接。倚樓人冷欄干熱。

    關山轉望賒,程途倦也。愁人莫與愁人說。離鄉背井,瞻天望闕。丹青難把衷腸寫。炎方風景別,京華音信絕。世情休問涼和熱。

    柳如是

    雨中游斷橋

    野橋丹閣總通煙,春氣虛無花影前。

    北浦問誰芳草後,西泠應有恨情邊。

    看桃子夜論鸚鵡,折柳孤亭憶杜鵑。

    神女生涯倘是夢,何妨風雨照嬋娟。

  • 9 # 葳蕤且饕餮

    今日一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火熱的播出,趙麗穎和馮紹峰還因戲結緣,結為連理,為廣大觀眾撒了一把大大的狗糧。這部劇寫的是宋朝的故事,而劇的名字,也源於宋代著名的女詩人,易安居士李清照的一首小令,原詞如下。

    如夢令

    宋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留下了許多的傳世名作,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所為人熟知的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

    李易安年少時即有才名,是出名的才女,其丈夫趙明誠也是個才子,只可惜天不假年,導致李清照晚年過得孤獨而淒涼,加之宋室南渡,為避戰禍而顛沛流離。所以晚年作品風格轉變,也寫出了一些鐵馬金戈的作品,如這首夏日絕句。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煌煌中華五千年,文人墨客璨若繁星,不可勝數,女詩人也很多,自漢唐以降,蔡文姬、魚玄機等等數不勝數。只可惜到了南宋後期朱熹的理學大昌,禁錮住了女性“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理念大行與天下,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將女性束縛住在閨房裡。雖然大戶人家的女孩一樣的讀書識字,但是以失去了創作的土壤,惜哉惜哉!

  • 10 # 天趣齋

    詩詞一家。縱觀整個中國文學史,從最早被收入《詩經》的女詩人許穆夫人、莊姜開始,一路下來,直到清朝的趙慈,由於時代的原因,相比男性詩人,可以說是寥若星辰,屈指可數。而在思想性、藝術性上均臻完美,能和男性詩人相抗衡的,非李清照和蔡琰莫屬。

    蔡琰(生卒年不詳),字文姬,東漢陳留圉(今河南開封杞縣)人,她是東漢著名學者、書法家蔡邕的女兒。初嫁衛仲道,丈夫死後旋歸於家,後因董卓之亂,匈奴趁機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了匈奴人,並育有二子。直到12年後,曹操統一了北方,由於曹操與蔡琰的父親私交甚好,曹操嘆其無後,遂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把她嫁給了自己麾下的屯田都尉董祀。

    相傳蔡文姬的作品有五言和騷體《悲憤詩》各一首,《胡笳十八拍》一首,其中《胡笳十八拍》已被證實為偽作,只有五言《悲憤詩》一首較為可信。“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詩中描寫了她在北地的生活,雖寥寥數語,非有切身體會難以寫出。尤其是在與兩個年幼的兒子分別時,“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讀來肝腸寸斷,令人為之潸然。蔡琰回到故里後,早已是物是人非,“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不但家中的親人沒有一個,甚至連舅表姑表也都沒有了。我們不知道是因為戰亂的原因,還是因為她家的親戚本來就少,竟敗落到這步悲慘的境地。作為一個經歷過九死一生的弱女子,千載之下,我們仍可想見她內心的悲痛。

    相比蔡琰,李清照的生活要略好一些,但也難免遭受家破國亡、顛沛流離的不幸。李清照(1084—1155年?),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市)人。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詩人,婉約詞派的傑出代表。

    李清照出生書香門第,父親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著有《洛陽名園記》一書。 家庭的薰陶,使她早早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蒐集整理工作,夫妻志同道合,夫唱婦隨,曾度過一段幸福愉快的美好時光。金兵入據中原時,其夫已亡,她帶著蒐集來的文物流寓南方。由於生活所迫,李清照曾嫁張汝舟。後因性格不合,以致詞訟得分。所作詞,南渡之前多寫悠閒生活,南渡之後,詞義大變,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見有人來,襪剗金鉤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我們彷彿看到一個剛剛蕩罷鞦韆的少女,由於擔心被人撞見,倉促中含羞走開。待跨過門檻時,又不忘了回過頭來,嗅一下門邊盛開的青梅。少女特有的神態,被她傳神地描摹了出來,非文章高手自難為之。

    李清照的詞以白描見長,語義清麗,格調高雅。論詞強調協律,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讀她的詞,你會感到音韻和諧,意境優美,詞義又不隔。“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她的《夏日絕句》,短小精煉,言簡意賅,借項羽以表達對宋王朝妥協投降和苟安江左的不滿。這其中,最為後人稱道的,莫過於長詞《聲聲慢》了。尤其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疊字的大膽運用,別開生面,極富音樂美感。整闋詞,冷雨滴愁,秋風穿心,一字一淚,抒發心中無法排遣的孤寂和落寞。及至篇尾,“怎一個愁字了得”,更是將她推到了一個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 11 # 小婉思語

    李清照,謝道韞這些女詩人大家可能比較熟悉,講一個唐朝時期比較有名,大家相對陌生的女詩人吧。她叫做魚玄機,在唐朝她與李冶、薛濤、劉採春並稱為唐朝四大女詩人。

    魚玄機曾寫過的詩句有“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愛情的追求和渴望,後世非常有名。

    魚玄機初名魚幼微,字蕙蘭,是長安人,在正史中關於她的記載少之又少。據說當年溫庭筠還是她的老師,兩人可是忘年之交。魚玄機曾是長安的妾室,但他的妻子容不下,無奈之下,他只好把她休了。

    之後她出家成為一名道士。雖說名義上是道姑,實際上她在道觀裡偷偷的開了一個妓院,與社會上的許多豪傑名士都有來往。這裡面還有一個很離奇的故事,被記載在《三水小牘》之中。

    魚玄機有一名侍女叫做綠翹,長得明眸皓齒,姿色動人。有一回,魚玄機準備出門,就告訴她的侍女,如果她的老情人陳韙來了,就跟他說自己出去了,讓他稍等一會兒。

    綠翹答應了,誰知道等魚玄機回來以後,陳韙卻就走了。魚玄機覺得奇怪,因為平日裡陳韙都會留下等她,怎麼今日反常了。魚玄機便問綠翹,你到底是怎麼回覆的。綠翹就回答說,我就照您這麼說的,可是那陳韙一聽就策馬疾馳而去了。

    魚玄機將信將疑,她看著綠翹那張春意盎然,兩頰緋紅的臉,覺得此中必有貓膩。

    到了夜裡,她呼喚綠翹,來到她的寢室,令其跪下,褪去她的衣服,斥責她,是否與陳韙有苟且之事。綠翹失口否認,稱自己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魚玄機心生怒火,便忍不住鞭打了她。綠翹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譏,數落起魚玄機的諸多風流韻事。這下徹底激怒了魚玄機,她一把抓住綠翹的頭,將其往地上摔去,竟然將她摔死了。

    這下闖了大禍,你選機稍加平復情緒後,便鎮定下來,將其埋葬在後院的紫藤花下,以為這樣就沒有人知道。

    後來有兩位朋友來觀中做客,忍不住想上茅廁,便進入後院,來到紫藤花下。發現這個地方老是有蠅子飛來飛去,怎麼趕也趕不走。便覺得奇怪,仔細一看,竟然有血色。

    兩位朋友當面不敢說,回去便告訴了自己的侍女。侍女又告訴了她的哥哥。她的哥哥正巧在府衙裡辦公,聽聞此事覺得很蹊蹺,就讓縣官來到魚玄機的後院,把土挖開,果然發現了綠翹的屍體。

    至此,魚玄機被打入牢獄中,後來對簿公堂時,她沒有想到,審問她的竟然是當年追求過自己,卻遭到她拒絕的裴澄。她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便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殺人經過,後被處問斬。27歲便匆匆了結了自己的生命,令人不覺可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上火車後補票的人,他們是怎麼透過檢票口上火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