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辰易經

    現在一般的人都只知道儒家有兩聖人,分別為至聖孔子和亞聖孟子;但其實在先秦時期,儒家共有五位聖人,現在來看看儒家五位聖人都是誰吧:

    述聖:孔伋

    孔伋是孔子之孫、孔鯉之子;據說他曾師事曾參,孟子是其再傳弟子;《漢書·藝文志》著錄《子思》二十三篇,已佚。漢唐儒者如鄭玄、孔穎達等認為《小戴禮記》中之《中庸》即為孔伋子思所作,宋儒基本都肯定這一說法。程朱一派對《中庸》尤為尊崇,以為“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孔伋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並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北宋徽宗年間,子思被追封為“沂水侯”;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為“述聖公”,後人由此而尊他為“述聖”。

    宗聖:曾參

    曾參就是曾子了,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與其父曾點同師孔子,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孔子的高才弟子顏回病故,曾參就成了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曾子主張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

    孔子去世後,曾參聚徒講學,有不少弟子,相傳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創始人。曾參在孔門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門十哲”之列,直到顏淵配享孔子後才升為“十哲”之一。唐玄宗時追封為“ 伯”。北宋徽宗時加封為“武城侯”,南宋度宗時加封為“ 國公”,元至順元年加封為“宗聖公”,到明世宗時改稱為“宗聖”,地位僅次於“復聖”顏淵。

    復聖:顏回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極富學問。《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故孔子常稱讚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飢餓的理想社會。

    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孔子對他的早逝感到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後世尊其為“復聖”。

    亞聖:孟軻

    孟軻就是孟子了,孟子是戰國時期鄒華人;繼承了孔子的仁政學說,是位非常有抱負的政治家,在諸侯國合縱連橫,戰爭不斷時期,作為銳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識到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和趨勢,建構了自己的學說。與孔子一樣,他力圖將儒家的政治理論和治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國家治理主張,並推行於天下。

    孟子一生的經歷,也很象孔子,過著長期的私人講學的生活,中年以後懷著政治抱負,帶著學生周遊列國。隨從的學生最盛的時候,是“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他也是到處受到當權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國,都無所顧忌地批評國君,甚至責備得國君“顧左右而言他”,而他的政治主張卻不被接受。

    故而在儒家的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至聖:孔丘

    孔子的本名叫孔丘,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以上便是先秦儒家五聖了,在孔廟中,一般都是孔子立於中央,然後孟子、顏回、曾子和孔伋立於左右,所以後面四人通常又叫“四配”,在古代儒家的傳承中,一般都認為這四人對儒家的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其實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最初的儒家思想都是非常先進的,可惜在後來儒家的發展,卻是一個不斷退化的過程,讓人唏噓不已。

  • 2 # 對對迷

    依我看排第三位的就該倫到荀子了。

    因為荀子對儒學也有很深的造詣,也有一定的建樹,非別的儒家學者能比。

  • 3 # 子云易學堂

    現在一般的人都只知道儒家有兩位聖人,分別為至聖孔子和亞聖孟子;但其實在先秦時期,儒家還有另三位也被稱為聖人,現在來看看儒家的另三位聖人都是誰吧: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極富學問。《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去。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故孔子常稱讚顏回具有君子四德,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飢餓的理想社會。

    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孔子對他的早逝感到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後世尊其為“復聖”。

    曾參就是曾子了,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與其父曾點同師孔子,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孔子的高才弟子顏回病故,曾參就成了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曾子主張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

    孔子去世後,曾參聚徒講學,有不少弟子,相傳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創始人。曾參在孔門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門十哲”之列,直到顏淵配享孔子後才升為“十哲”之一。唐玄宗時追封為“ 伯”。北宋徽宗時加封為“武城侯”,南宋度宗時加封為“ 國公”,元至順元年加封為“宗聖公”,到明世宗時改稱為“宗聖”,地位僅次於“復聖”顏淵。

    孔伋是孔子之孫、孔鯉之子;據說他曾師事曾參,孟子是其再傳弟子;《漢書·藝文志》著錄《子思》二十三篇,已佚。漢唐儒者如鄭玄、孔穎達等認為《小戴禮記》中之《中庸》即為孔伋子思所作,宋儒基本都肯定這一說法。程朱一派對《中庸》尤為尊崇,以為“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孔伋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並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北宋徽宗年間,子思被追封為“沂水侯”;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為“述聖公”,後人由此而尊他為“述聖”。

  • 4 # 我是玉門關外人

    儒家學說是中國文化體系的主流或說是核心了,但是儒學的地位並不是從一開始就被認可被尊崇的,相反是跌巖起伏,逐步提升的過程。因此儒家的代表人物的地位也是隨之水漲船高的過程。孔夫子無疑是聖人之位,無可爭議。而其實孟夫子在到了隋唐時候才逐步被抬高推上聖人的位置的,尤其韓愈首創“道統論”說法:孔子~曾子~子思子~孟子…這麼個傳道授業過程,正式把孟子編入了聖人之列。因此形成了說法:聖人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五位聖人說法。荀子學說具體劃分派別上,略有爭議,一方面他本人沒有明確表明自己屬於儒學一家,同時他的“性惡論”,和主張儒者入秦等主張、行為都與過去孔孟之說之行有偏差,而且他的弟子比如韓非子、李斯都屬法家學說派,因此是否把荀子劃入儒家存有很大爭議,當然荀子在《非十二子》篇大加鞭撻諸多流派學說,唯獨尊崇孔子之說來看,我個人認為還當把他列入儒家。但是韓愈就直接乾脆把他開除出了“儒籍”,並且一頓批判了。所以只能說各有各的觀點吧。至於儒家第三位聖人,我個人意見也是待定狀態,候選人很多,除了剛才提到的還有董仲舒、朱熹、張載、王陽明等。限於水平,望高手指教,究竟誰當列第三位,緣由何在,我也想知道…!

  • 5 # 皖南李姨

    在儒家的歷史上,孔子和孟子地位分別排第一第二,他們被後世稱作至聖和亞聖,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合稱“孔孟”。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那麼孔孟之後,能排在第三位的大儒是誰呢,歷來有各種觀點,看法也不一,但是我認為能排第三的應是荀況荀子。荀況是戰國末期最後一位儒學大師,他是成就卓著的思想家、文學家。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範。他以孔子為聖人,認為自己才是繼承孔子思想的學者。荀子的思想以儒家為中心,並具有兼融百家的色彩。荀子繼承並發展早期儒學的“禮樂”思想,並吸納了法家的法治思想。主張禮法並重、王霸兼行。荀子發展了先秦時期的自然論,提出了具有樸素唯物色彩的天道觀。荀子提出人定勝天,重視人的作用,激發了人的進取心,對社會作出了一定的貢獻。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著作集為《荀子》,晚年的代表作有《勸學》,都是重要的儒家典籍。

    荀子

  • 6 # 人生就是兩個字

    孔子

    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城(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輯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孔孟之道”,人們已經習慣於這樣稱呼,將孟子和孔子併為一談。總體上,這是不錯的。孟子的思想體系中,很多東西來源於孔子並有所發展提高。但如果將他們視為一體,則是不嚴謹的。荀子作為距孟子不遠的大思想家,首先不同意這樣做,他對孟子的指責十分嚴厲。事實上,孔孟有所異同是正常的,否則是不正常的。

      首先,孔子是從“人”出發闡述問題的,孟子則是從“性善”出發闡述問題的。

      在孔孟最大的疊加點“仁政”上,兩人的立足點就很不一樣。孔子從未有“性善”“性惡”之說,他認為“性相近習相遠”,即人的天性差不多,後天環境的不同影響導致個體之間習性差異很大。他的“古之為政,愛人為大”“仁者愛人、“為政以德”,是他“好古”也就是總結歷史經驗得出的結論。孟子雖然也歷覽前代汲取經驗,但他的“仁政”,是從所謂人人都有的“不忍人之心”生髮出的“不忍人之政”。“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如此用“心”,濫觴“心學”,無怪乎荀子指斥他“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僻違無類”了。

      但是,孟子在宣揚“仁政”方面比孔子走得更遠,對歷史的影響也超越了孔子。“仁政”(或“德政”)在孔子那裡,僅有“節用愛人”“使民以時”等一般性的表述,在孟子這裡則是土地制度和鄉村經濟的具體設計。他的“正經界”“分田制祿”“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的設計,不比19世紀德國“真正的社會主義者”克利蓋等關於北美土地分配的嚷嚷更差勁;就是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誰敢斷言跟孟子的這一套沒有一點淵源關係呢?1948年,《蘇聯農業勞動組合標準章程》規定,宅旁園地的面積為四分之一公頃到半公頃,這當然比孟子的“五畝”大得多,可誰叫人家地多呢?美國1862年頒佈的“宅地法”更牛:每戶無代價地分配160英畝土地,只要交一點點稅,便可使用它五年。它和前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中出現的“共耕社”,都不見得比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的推薦模式高明多少。陶淵明等人的田園詩,就是孟子鄉村經濟模式的有韻腳的註釋,也曾經寄託了絕大多數華人的夢想。商鞅說過:“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孔子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人倫禮儀上,在“仁政”問題上不如孟子一針見血:所謂“仁政”,就是“正經界”,就是給民眾分配土地。

      第二點,孔子有很深的貴族情結,孟子則有明顯的精英情結。

      孔子是宋國公族的後裔,說起來宋國國君應該是孔子的近祖——如果他們不讓賢的話。儘管孔子本人家道衰落,年輕時“多能鄙事”,但他始終不忘自己是“殷人”,贊成“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主張“貴賤有等,衣服有別”,並以“從大夫之後”為榮,等級觀念很重。孟子在這點上跟孔子沒有可比性,從來沒人能考證出他有多麼顯赫的先人,倒是“孟母三遷”這類傳說透露出他少年時候貧寒的家境。因此,孟子的等級觀念遠比孔子淡薄,而比較得意於自己“善養吾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定位。如果說孔子還有一些依附傾向,孟子則是中國知識分子人格獨立的真正發端。孔子有“儒行”之說,但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用世態度,決定了他不可能有很強的“遺世獨立”的傾向;孟子則不然,他將孔子“鳥能擇樹、樹豈能擇鳥”的“狂簡”發展到極致:“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獨”的成分大大增加。與他同時代的商鞅吳起孫臏等人,都是當政紅人;孟子比較落寞,“所如者不合”,但“材據志大”,有一種“捨我其誰”的傲氣。

      第三點,孟子實際上拋棄了中庸之道,表現得銳利耿介、疾言好辯,這跟孔子一生“忠恕”溫良恭儉讓大異其趣。

      比如在對待“君”的問題上,孔子的基本態度是“忠”,無論這個“君”多麼差勁,也不能做“亂臣賊子”動手把他殺掉;孟子認為,殺掉商紂那樣的獨夫民賊完全符合“仁義”:“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他還直截了當地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種言論完全不符合中庸原則。同時這也是五代以前孟子不大受待見的原因——哪位帝王會喜歡這等激烈的言論呢?要不是孟昶念在本家的份上,把他撈上來,孟子可能還要沉底一段時間。

    而第三我認為是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王。王守仁的學說思想,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北韓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王守仁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他的父親王華喜愛紹興的山水,才舉家離開餘姚,移居紹興。幼年的王守仁,有著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透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陽明先生在江西與孫、許同時,則為江西三忠臣。先生又與胡端敏、孫忠烈同舉鄉薦,曾聞夜半時有巨人文場東西立,大言曰:“三人好作事!”已忽不見,則在浙江又為三大人矣。且夫古之立大功者亦誠多有,但未有旬日之間不待請兵請糧而即擒反者,此唯先生能之。然古今亦未有失一朝廷即時有一朝廷,若不見有朝廷為胡虜所留者。舉朝晏然,三邊晏然,大同城不得入,居庸城不得入,即至通州城下亦如無有,此則於少保之勳千載所不可誣也。若英宗北狩,楊善徒手片言單詞,歡喜也先,遂令也先即時遣人隨善護送上皇來歸。以餘觀之,古唯廝養卒,今僅有楊善耳。籲!以善視養卒,則養卒又不足言矣。此皆今古大功,未易指屈,則先生與於與楊又為千古三大功臣焉者也。嗚呼!天生先生豈易也耶!在江西為三大忠,在浙江為三大人,在今古為三大功,而況理學又足繼孔聖之統者哉?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 7 # 河南崛起

    當屬王明陽!孔孟以後理論上都是修修補補,荀子也很厲害但是吧不純粹吸收其他東西太多了,被主流儒家斥為異端學說,自己的弟子一個韓非子一個李斯基本上就無緣儒家大賢的地位了。朱熹把儒家帶進了死衚衕。張橫渠橫渠四句威震宇內但是畢竟只有四句啊。王明陽外王內聖,去弊革新,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是儒家理論的集大成者和儒家理論實踐的成功者!孔孟先聖在實踐這方面難以望其項背!

  • 8 # 汗青行者

    我認為排名第三的是曾子

    第一點,曾子著作的《大學》是“四書”之首(朱熹排序),而“四書”自朱熹後是儒家子弟必讀、科舉必考之書。

    第二點,孔子傳曾子,曾子傳子思子,子思子傳孟子。曾子在儒家學說的傳承中有著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三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曾子的核心思想是“孝”。西漢皇帝諡號中要加“孝子”,如漢孝文帝、漢孝武帝。隋唐時,法律明確規定:長輩犯法(謀反和同族迫害除外),不僅不能告發反而要“親親相隱”。明清時,皇帝為天下至尊,還要日日向自己母親請安問好。北京大學明確表示,不孝子女不予錄取。可以說,“孝”比“仁”、“義”、“禮”更為社會各個階層認可、重視

    第四點,孔廟四配: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後人對顏回的瞭解主要是源於《論語》中的隻言片語,顏回早於孔子去世,並無言論著作傳世,因為他的思想基本和孔子一致,所以尊為“復聖”。可以說,四配排名,“復聖”在“宗聖”之前,是出於對孔子的尊崇。曾子在儒家的地位從“宗聖”之“宗”字可見一斑。

  • 9 # 凌煙閣論史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說:兩千年來,中國實行的都是荀學。在他眼裡,荀子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孟子。

    事實上,要論儒家先師學說對中國歷史實際影響力的話,荀子的地位的確很高,與孟子不相上下。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荀子的學說接地氣,他綜合了儒家和法家的優點。

    一、荀子的主張就是“外儒內法”。

    中國古代的政治,一直強調是“外儒內法”,對外宣稱的是理想、道義、公平、正義,而實際做法呢,則依據人性,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利用法家所強調的法、術、勢進行政治控制和執行。

    儒和法一表一里,相得益彰(其實近現代英美治理天下采取的方法也可以稱為外儒內法,它們在全球到處唱高調,強調人權、自由等,實際它們的做法卻非常務實)。

    荀子基於對人性的深刻認識,把儒家的理想主義和法家的務實主義結合到了一起。秦始皇非常欣賞的韓非子和李斯,他倆都是荀子的學生。

    荀子能融合儒法兩家,與他的個人經歷分不開。我們知道戰國時齊國有個著名的稷下學宮,這裡容納當時中國各派頂尖的人才進行學習交流和研究,最著名的有孟子、淳于髡、鄒衍、田駢、慎到、申不害、魯仲連等人。稷下學宮是世界上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和中國最早的社會科學院、政府智庫。這樣一個智囊機構,荀子就曾經三次擔任過學宮的“祭酒”,即學宮之長。這讓荀子有機會接觸當時各家學派的頂尖人才,促使他形成了理想結合現實的學說。

    二、荀子學說強調了孔子說的“禮”,即用各種法規制度進行約束控制

    孟子到處宣講他所推崇的仁義,這是偏重於理想主義。孟子希望用道德力量來實現社會政治的有序。

    而荀子則琢磨人性,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認為人生來就有各種慾望,而善只能通過後天培養。偽,是人為,後天培養的意思。

    而怎麼培養呢?荀子此處提出瞭解決辦法,就是用“禮”。用政治制度和行為規範等對人進行約束和教育,這就是禮的功用。

    荀子認為,因為人具有後天學習的能力,透過學習可以使人達到自我完善的能力;因此透過“禮”對人進行規範、教育,最終使人達到“仁”的境界。

    禮,就是用來約束人的本性慾望、教育人向善的一整套制度和操作方法;其最終目的是讓人走向規範,逐步具有仁的品行。

    三、提出大一統的董仲舒,其繼承的也是荀子的學說

    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統的主張,這是董仲舒在荀子學說上的發展。

    漢武帝早期,社會思想不統一、政令難以暢達,中央權威還沒有達到應有的地位。董仲舒則在荀子學說的基礎上,進一步把陰陽家的學說糅合進來,提出了他的大一統思想。

    大一統思想不但強調了對用制度對社會進行約束,也強調了對帝王的約束,這就是天人感應。帝王行德政,就會受到老天的庇佑,否則就會遭到天譴。

    當然,董仲舒也強調了對社會的“教化”作用,透過教化,使百姓知書達禮。

    結束語:

    荀子的儒法結合、外儒內法,是中國兩千年封建專制社會所遵行的實際治國之道,因此,荀子排在儒家第三當實至名歸。

    但是,荀子強調的“禮”,在明清時期被統治者結合朱熹的思想,形成了封建禮教,這恐怕是荀子所沒有預料到的。封建禮教完全成了約束百姓的虛偽工具,這也是與荀子的務實思想相左的。

  • 10 # 皓捷

    董仲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力實施者,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採“黃老”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建立起一個具有神學傾向的新的儒學思想體系。探討“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天人宇宙論圖式,利用和改造道家和陰陽家的思想資料,極力建構一個可以作為儒家政治倫理學說根據的系統而完整的宇宙發生論。竭力把人事政治與天道執行附會並強有力地組合在一起,把陰陽五行(天)與王道政治(人)互相一致而又彼此影響的“天人感應”學說作為他的理論核心,從而完成了對先秦儒學的改造。他還對“天”進行了神秘主義論述,提出“君權神授”,神化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認為皇帝的權力是神給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間行使權力、管理百姓,為加強漢朝統一、適應國家大一統需要搖旗吶喊。提出了“三綱”(君對臣、父對子、夫對妻)、“五常”(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規範作為人們的行為規範,對先秦儒家倫理思想進行了改造。

  • 11 # 中文系的留級生

    個人認為是董仲舒。漢元光元年漢武帝召集各地賢良方正文學之士到長安,親自策問。

    董仲舒在對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現在師異道,人異論,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統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數變,百家無所適從。

    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董仲舒指出的適應政治上大一統的思想統治政策,很受武帝賞識。儒術完全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而道家等諸子學說則在政治上遭到貶黜。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西漢武帝實行的封建思想統治政策,也是儒學在中國文化中居於統治地位的標誌。

    還是那句話,所謂百家爭鳴法家贏了面子,儒家贏了裡子,真正幫儒家扳回一局並徹底確定儒家在中國社會地位從董仲舒開始。

  • 12 # 聞道知行

    歷史上在儒家,繼孔子和孟子之後,在學說和思想上能排第三位的人是誰呢?答案是很明確的,不過我暫時並不表明,而將要娓娓道來。

    在百家爭鳴時期,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創立儒家學說,孔子的思想主張主要是“仁”和“禮”,提倡仁者愛人、克己復禮,但在諸侯爭霸,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孔子的思想學說卻處處碰壁,周遊列國累累如喪家之犬。反而法家的思想學說能迅速富國強兵,得到了各諸侯的青睞,直到漢武帝時,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的封建政治制度正式成型,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文人士大夫中確立了以孔子為宗的思想,而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首的顏回的地位也得到提高,最初“亞聖”的稱謂是授予顏回的,但後來隨著孟子的影響力的擴大才取代了顏回,最尊稱為儒家“亞聖”。

    孟子被尊稱為“亞聖”實至名歸,孔子提出的“仁”只是個空洞的概念,而孟子從人性上論證了“仁”的思想的來源,並發展出了“仁、義、禮、智”四端學說。完善了儒家的性善論的思想體系。另外孟子還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以至於明朝的朱元璋看到後大為震怒,竟然要將孟子的雕像移出孔廟,但因為孟子的影響力太大,最後沒有成功。

    而顏回在學說和思想上沒有什麼建樹,一是因為他英年早逝,二是因為他亦步亦趨地追隨老師的道,不可能有什麼突破,不過顏回是孔子“仁”和“禮”思想理論的忠實實踐者,他的“三月不違仁”、“不遷怒,不貳過”、“克己復禮”、“樂處”的品德都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使他被尊為“復聖”,和“至聖”孔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合稱五聖。

    在孟子之前選擇儒家第三人是不合適的,最好從孟子之後的儒學大師中去選擇,我們可以列一個名單:荀子、董仲舒、周敦頤、張載、二程、朱熹、王陽明,那他們之中誰在學說和思想上的成就最高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說荀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一位大師,但按照韓愈的道統說,荀子的‘性惡論’等思想已經偏離了儒家的正統;而漢代的董仲舒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糅雜了陰陽五行學說,建立‘神權、君權、父權、夫權’的帝神思想體系,已經變成了讖緯之學;周敦頤是理學的開山鼻祖;張載是理學創始人之一併建立了‘氣本論’思想,二程使理學成型,是理學的實際開創者,但周敦頤、張載和二程不過是朱熹的浦路人,朱熹是理學之集大成者,繼孔孟之後理學以另一種形式將儒家思想和學說得到發展。

    朱熹理學的哲學體系是以二程的‘理本論’為基礎,並吸收周敦頤的‘太極說’,張載的‘氣本論’以及佛道兩教的思想而形成,彌補了儒家學說在形而上的缺失,朱熹理學的核心範疇是“理”,一是指超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二是指事物的規律;三是指倫理道德的準則;四是指人的人性。朱熹的哲學思想被尊奉為官學。除此之外,朱熹將《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註》、《孟子集註》合刊為《四書》,並將《四書》定為封建士子修身的準則,也被元明清三朝統治者作為治國之本,也作為人們思想行為的規範,更為主要的是作為封建科舉考試的標準的教科書和考試內容。所以朱熹是繼孟子之後在學說和思想上成就最大的儒家學者,是名副其實的儒家第三人,後來的王陽明雖然創立了“心學”,其主要思想體系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但在影響力上也難以與朱熹相比,而且朱熹也是繼孔孟之後的最成功的教育家。

  • 13 # 我在八卦中窺探真相

    應該是荀子,百家爭鳴始於墨子終於荀子。荀子在孔子的“仁”孟子的“義”基礎上,辯證的提出了“性”“偽”這一矛盾對立體,豐富了儒家的思想體系,使百家爭鳴的結果更趨向於現實主義。至於“性本惡”是他的弟子韓非子的論點,也由於他眾多的法家弟子而受到儒家的攻擊,拉低了在儒家應有的地位。

  • 14 # 時間闡史

    儒家,道家,佛家是對中國思想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三個意識形態。其中儒家思想一直佔據中國主流思想體系的地位。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顏子、朱子等。

    儒家思想作為至今流傳的思想流派,影響力包涵了亞洲的大範圍國家。除發源地中國外,對日本、南韓等東南亞國家也影響頗深。儒家思想是從周朝的禮樂傳統發展而來,以“孝”為核心,注重個人的道德品質修行,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

    儒家學派的興盛開始於漢朝,漢朝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開始走向政治主流思想的位置。同時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他的地位也逐漸提高。(孔子)

    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他第一人的位置無人動搖。他的著作和思想都是後世儒家學派發展的根基柱石。相傳孔子有三千弟子,在這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人極為賢德,被稱為七十二賢。如:顏回、閔損、仲由。這些人為儒家思想的傳播貢獻極大。(亞聖孟子)

    孟子作為儒家思想的傳承者,他在孔子學說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同時結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其思想相對孔子更加激進。孟子提出了兩個新的儒家思想。一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二是:“人性本善”思想。因為對儒家思想的發揚和傳播作出的貢獻,孟子也被後世稱之為亞聖。在儒家的地位僅次於孔子。

    對於儒家思想的第三人,我認為是荀子。荀子對於各家的思想都有所批判,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並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荀子)

    但歷史上對於荀子是不是儒家思想傳承人的爭議還是很大的。其中最為後人所議論的便是荀子吸收了其他學派的思想與儒家思想結合後提出的:“性惡論”與“制天命而用之”與孟子的理論有相悖之處。二是荀子的徒弟韓非、李斯都是後來法家代表。這也導致了後世認為荀子儒家成分不純。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

    性惡論的提出與孟子的性善論相悖,性善論認為人天生為善,只需徐徐善誘,便可成為謙謙君子。而荀子則認為世間的惡是因為人的各種慾望引起的,而每個人天生都有各自的慾望。貪慾起則爭亂,色慾起則淫亂。但是隻要有明確的法度來約束,就會減少和消除。就像彎曲的木頭用繩子可以把它調直過來,金屬越磨礪便會越鋒利。如果說孟子的思想是教與人為善的方法,那麼荀子的思想是使人與人為善的措施。

    後世的儒家代表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則是“性善論”的升級,對荀子的“性惡論”口誅筆伐。但到了明朝的王陽明,在經過了龍場悟道後他發現,靠存天理,滅人慾是行不通的,實際的操作是要承認人性中的惡而去改進他。進而做到“知行合一”。(王守仁)

    荀子的性惡論相對於性善論更具有實際性和可操作性。荀子的性惡論更像是繼承了孔子所說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後半句,孟子的性善論繼承了前半句的意思。孔子也曾說過“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荀子的“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與之呼應。

    由孟子首先提出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種民貴君輕理論與荀子提出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有相似之處。可以看出荀子帶有批判性的吸收了孟子的思想並加以完善。而荀子這種內儒外法的思想更加的適合政權的統治。

    荀子當過稷下學社的祭酒,稷下學社本身就是諸子百家爭鳴之地,各種學派思想在此處匯聚融合。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思想為主體,有法家思想的影子,也有道家思想等諸多思想的影響與融合。可以看出荀子是一位集百家思想為一體的儒家集大成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歲小男孩,玩心太大寫作業不積極,但是愛畫畫,我應該怎麼教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