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影子

    朱載垕本來是嘉靖皇帝的皇帝的三子,本來沒有什麼機會做皇帝。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冊封自己的次子朱載壡為太子,三子朱載垕為裕王,四子朱載圳為景王。

    但是朱載壡當十年太子之後,死了。按理來說,太子之位應該落到裕王頭上才對,但是嘉靖因為先太子之死,一直沒有再次冊封太子。裕王雖得不到嘉靖的寵愛,但於情於理,裕王繼承大統是毫無疑問的,這一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嚴嵩於嘉靖二十一年入閣,此時已經是63歲的高齡。嚴嵩自然不是傻子,相反,嚴嵩精明的很,善於揣度嘉靖的心意,因而能專寵二十餘年。

    大明朝的官場最重要的便是立場,也就是你是誰的人,站在誰那一邊。嚴嵩和呂芳一樣,都是嘉靖用了幾十年的人,也都是非常聰明的人。呂芳知道給自己留退路,嚴嵩當然也知道這個道理。只不過嚴嵩沒有後路可以留罷了。

    為什麼呂芳有後路可留?最為重要的原因便是嘉靖沒有讓他幹髒活,而且他平時也非常會為人處世。雖然呂芳也是嘉靖的人,也跟嚴嵩合作過,但是他和裕王沒有深仇大恨。他在宮裡面也沒有像陳洪那樣四處樹敵。無論以裕王為首的清流、司禮監、還是嚴黨,都對呂芳尊敬有加的。後來,呂芳認準的時機,及時的向裕王靠攏,加上嘉靖的顧及主僕情誼,呂芳得以善終。

    嚴嵩則不一樣。嚴黨一個重要的作用便是平衡以裕王為首的清流。嚴嵩即使想投靠,嘉靖能允許嗎?一個王朝最有權勢的大臣和將來要繼位的太子團結在一起,老皇帝晚上又怎麼能夠睡得著?嚴黨和裕王身邊的清流爭鬥了多年,雙方之間積怨太深了。比如周雲逸之死、比如沈煉。裕王即使能夠容忍嚴黨,裕王手底下的徐階高拱張居正又怎麼能夠允許嚴黨繼續存在?他們和嚴黨鬥了那麼多年,目的便是取代嚴黨,得到嚴黨的權勢。

    嚴嵩也不是沒有試過給自己留後路。當初他就試探過徐階,以自己讓出內閣首輔的位子拉攏徐階。嚴嵩希望徐階當上首輔以後,能夠和自己合作,讓自己能夠安享晚年。只是徐階是必定要倒嚴。後來,嚴嵩還跟胡宗憲確認過這件事情。只不過胡宗憲會做媳婦兩頭瞞,沒有告訴嚴嵩實情。

    嚴嵩和裕王的爭鬥都是嘉靖的安排。如果嚴世蕃像嚴嵩一樣,嚴嵩父子最好的結局便是從位子上面退下來,然後一起歸隱還鄉,這樣父子二人還能安度晚年。只可惜嚴世蕃做事情做得太過分了,嘉靖曾經多次敲打與他,只是他還是執迷不悟。所以,最後嚴世蕃被殺,而嚴嵩還能夠倖存。

  • 2 # 風情漸漸依舊

    裕王朱載坖,嘉靖皇帝第三子,本來沒有機會當皇帝,但是太子朱載壡之死,太子之位理所應當的落在了裕王頭上。裕王雖得不到嘉靖的寵愛,但於情於理,裕王繼承大統是毫無疑問的,這一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作為首輔的嚴嵩自然也清楚。大明的官場最重要的便是立場,也就是你是誰的人,站在誰那一邊。

    嚴嵩作為大明首輔,能專寵二十餘年之久,自然不是庸人,能做到首輔的嚴嵩自然很精明,更善於揣度嘉靖的心意,這樣的人跟裕王做對肯定是不得已,甚至只是嘉靖帝對朝局的一種平衡,作為嘉靖帝的棋子,嚴嵩自然明白嘉靖帝的意思。

    嘉靖帝其帝王之術可謂是爐火純青,正如其所言忠賢並無恆勢,無忠賢之分,而且多疑喜歡猜忌,所以對臣子不信任這個很好理解,就算對他的兒子們,他也多有猜忌。嚴嵩就是一個非常瞭解嘉靖的人,他對帝王之心的揣摩可謂出神入化,嚴黨的出現重要的作用便是平衡以裕王為首的清流。如果嚴嵩也去投靠裕王,作為帝王的嘉靖皇帝怎麼允許,肯定不能容忍,甚至找個理由就把嚴嵩處決掉,首輔權臣和將來要繼位的太子走的太近,只能讓多疑猜忌的嘉靖帝更不安,嚴黨和裕王身邊的清流爭鬥了多年,雙方之間積怨太深了,嚴嵩和裕王的爭鬥這一切都恰恰也是嘉靖安排的,這也是歷朝歷代也是帝王穩定朝局必要因素。

    嚴嵩作為嘉靖帝的棋子,寓意很重。

    大明朝只有一個天,只有一個人可以呼風喚雨,這個人就是嘉靖,嚴嵩唯一可以效忠的主子就是當今聖上,作為嘉靖的棋子,苦活累活都由嚴嵩去做,嘉靖自己操縱朝局,坐收漁翁之利,嚴嵩也深知嘉靖可以用他,更可以換他。

  • 3 # 豫北老崔

    明朝在我們的印象之中一直有皇權被文官集團所制約,感覺好像明朝皇帝無法十足的掌控文武百官,其實這樣的認知是有一定的誤區的,除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可以牢牢的掌控手下百官外,嘉靖皇帝同樣有這樣的手段。

    嘉靖皇帝擁有當時最全面的情報網路,當時的權臣嚴嵩在嘉靖皇帝眼裡就如同棋子一般,嘉靖皇帝可以說擁有絕對的權利,只不過為了平衡朝中勢力才獨寵嚴嵩這位權臣,說白了嚴嵩就是嘉靖皇帝的棋子。

    可是讓人很是疑惑不解,當時裕王朱載垕是嘉靖皇帝唯一的繼承人,為什麼嚴嵩父子還要與之為敵?

    首先我們要知道朱載垕只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子,與嘉靖皇帝在一些政務上又有著分歧,以至於嘉靖皇帝反感這位皇子。可是後來嘉靖皇帝接連失去兩位太子,太子之位才落到了朱載垕身上。

    當時嘉靖皇帝雖然獨寵嚴嵩,可嚴嵩在嘉靖皇帝眼裡並沒有那麼重要,只是嘉靖皇帝利用嚴嵩父子斂財和制約那些忠義之臣。一個王朝不管清官也好還是汙吏也罷只要一方得到絕對的優勢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嘉靖皇帝深知此道,所以嘉靖皇帝用嚴嵩父子制衡那批忠義之臣。

    當時以徐階為代表的忠義之臣與裕王朱載垕成為一個陣營,嚴嵩父子與當時的太子屬於一個陣營,嘉靖皇帝為了權衡各方勢力採用親近嚴嵩一派,畢竟當時嚴嵩黨派對嘉靖皇帝用處要比徐階一派要大。

    雖然嘉靖皇帝相繼失去兩位太子之下,明面上依然寵愛嚴嵩,可是嘉靖皇帝對於自己的兒子還是比較親近的,也就是說對於朱載垕的親情要大於嚴嵩的君臣之情。可是朱載垕後來被封為太子,徐階等人可以說有了壓制嚴嵩一派的實力,所以嘉靖皇帝親近嚴嵩一派來壓制徐階等人。

    嚴嵩既然能被嘉靖皇帝寵信這麼多年自然知道嘉靖皇帝的用意,在朱載垕成為太子之後依然選擇與其對立,不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身家性命,如果嚴嵩不與之對立,那麼嚴嵩離垮臺也就不遠了。

    另外在明朝時期,首輔有著擁立皇位的權利,我們可以從一些歷史事件中也可以得知,嘉靖皇帝駕崩之後,嚴嵩可以說擁有了擁立藩王為帝的權利,當時嚴嵩可以聯合其他藩王可與朱載垕一爭高下,所以嚴嵩為了自保選擇與裕王朱載垕對立到底。

    透過以上我們完全可以看出,嚴嵩明知道皇帝之位必定屬於朱載垕,前期為了在嘉靖皇帝面前自保才與其對立,後來同樣為了自保與朱載垕對立。

    只能說嚴嵩從開始到最後都只不過是帝王之術的一枚棋子,包括徐階等人也是,嚴嵩自然也是深知此道,無奈自己已經深陷其中,身不由已而已。

  • 4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嘉靖皇帝的聰明,可能是自古君王當中非常少有的,至少能排進前三。可是很奇怪的是,他一直重用大奸臣嚴嵩,但是也不乏任用賢臣諸如徐階、高拱和張居正之類的大臣。

    這裡面嚴嵩是最可怕的一個,他63歲透過寫青詞得到嘉靖皇帝重用,成為首輔大臣,執政大明王朝20年之久。這麼一位老江湖,明知道裕王朱載垕是嘉靖皇帝的唯一繼承人,為何他還要公然跟裕王作對呢?我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

    01裕王朱載垕不會接納嚴嵩這種貪贓枉法之徒。

    其實我們看後世有非常相似的類似,乾隆皇帝身體不錯的時候,和珅壓根就不買接班人嘉慶皇帝的面子,可是乾隆皇帝老了以後,大貪官和珅,漸漸覺得自己應該要尋找新的靠山,於是乎就找上了嘉慶皇帝。

    可人家這個時候會理睬你嗎?不要說你是個貪官汙吏,就算你沒有做這些事情,之前得罪他的事情就可以這麼算了?

    穆宗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諱載垕,世宗第三子也。母杜康妃。嘉靖十八年二月封裕王,與莊敬太子、景恭王同日受冊。已而莊敬薨,世宗以王長且賢,繼序已定,而中外危疑,屢有言者,乃令景王之國。---《明史》

    嘉慶皇帝對和珅一直都充滿了各種憤恨,所以他自然不會輕饒和珅,這也是和珅的絕路。同樣的道理,你嚴嵩貪贓枉法這麼多年,靠著諂媚嘉靖皇帝得以把持朝政,裕王朱載垕難道就不生氣?

    他快氣瘋了,因為嚴嵩把持朝政,裕王的師傅們一個個都要靠邊站,就連強大的徐階都要一直等在嚴嵩的後面,做一個副手。

    嚴嵩很清楚一件事,就算這個時候他投靠了裕王,人家裕王也不會領情,反倒是會讓裕王更加瞧不起嚴嵩。

    與其如此,嚴嵩還不如就果斷跟裕王集團一道連段,只忠心於皇帝陛下,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情況,反正投靠裕王這條路是被封死了。

    02嚴嵩知道嘉靖希望有力量平衡裕王集團。

    其實嘉靖皇帝是一點都不糊塗,他只是極度自私罷了。他希望天下的財富都歸他來使用,希望天下的權力都高度集中在他一個人手裡。

    所以當朝中只有一股忠臣清流的話,會造成什麼情況呢?嘉靖想修個閣樓,一排人站出來反對,嘉靖想多找幾個老婆,也一定會有一幫正直的大臣站出來。

    四十三年三月,嚴嵩削籍,沒其家,其子世蕃及羅龍文俱棄市。初,林潤聞命,馳至九江。郭諫臣白監司,盡散其工匠四千人。龍文走匿世蕃家,捕得之。潤因諭袁州府,詳具嚴氏諸暴橫狀,得之。---《明史紀事本末》

    總之嘉靖皇帝一定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嘉靖皇帝的思想比較開放,他不想成為唐太宗那樣的人,雖然贏得了後人的稱讚,可是自己的一輩子卻永遠活在壓抑當中。

    所以嘉靖皇帝必須要扶植起一個奸臣來,用這個奸臣去跟那幫正直的忠臣鬥。只要奸臣沒有篡位之心,那嘉靖皇帝的目的就算是達到了。

    嚴嵩正是看到了嘉靖的心思,他知道嘉靖絕對不會讓裕王一個人在朝中一家獨大的。當時裕王身邊已經有一幫追隨者,如果嘉靖沒有一個追隨者的話,那結果很可能就是嘉靖喪失權力。

    這不是嘉靖想看到的,在這種情況下,嚴嵩果斷出擊,向裕王發起了挑戰。管你是不是唯一的繼承人,現在的皇帝還是嘉靖皇帝,他身體還好著呢!所以說當然是依靠現在的大靠山,才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所以跟裕王作對,可以說是嘉靖授意的。就算君臣之間,沒有過類似的對話,可是他們都會明白彼此心裡所想的道理。

    嚴嵩和和珅一樣,都是非常懂得如何曲意逢迎皇帝的大臣。所以在這種巨大利益的誘惑下,嚴嵩甘願做那個得罪裕王的人。

    03皇帝還活著呢,變數一切皆有可能。

    嘉靖皇帝本來還是有幾個兒子的,可是這些兒子命都不長,嘉靖活著的時候,就剩下一個老三朱載垕了。

    所以按照道理裕王朱載垕,那就是嘉靖皇帝唯一的繼承人。可是我們會發現,除了朱載垕,其實嘉靖皇帝還有一個兒子,活到了嘉靖去世前的一年,也就是嘉靖44年,那就是景王朱載圳。而嚴嵩是在嘉靖43年的時候被鬥倒的。

    四十三年冬十月,復逮嚴世蕃下獄。先是,御史林潤既劾鄢懋卿罷去,知讎在必報。會袁州推官郭諫臣以公事過嵩裡,工匠千餘,方治園亭,其僕為督。諫臣至,箕踞不起。役人戲以瓦礫擲諫臣,亦不禁。---《明史紀事本末》

    所以說,我們不能說嚴嵩在位的時候,裕王朱載垕就是嘉靖唯一的繼承人。一切都有迴旋的餘地,嚴嵩心裡比誰都清楚這檔子事情。

    朱載圳這個人簡直跟嚴嵩是一個德行,都喜歡貪墨錢財,他所侵佔的民田就有上萬畝之多,而且也有奪嫡的心思,嘉靖皇帝曾經言明過此事。

    所以說,對嚴嵩來說,未必就只有裕王朱載垕這一個選擇。嚴嵩認為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把裕王給鬥倒了,回頭把這個朱載圳給接過來做皇帝。

    這兩個人之間有沒有什麼陰謀,我們現在是看不到了,只能說嚴嵩當時並沒有把繼承人的選擇放在裕王身上。他對未來之所以還能夠充滿信心,我認為這跟朱載圳還活著是有一定關係的。

    嘉靖皇帝高深莫測,誰知道他將來會不會認為朱載垕比較懦弱,轉而就選了朱載圳作為繼承人呢?

    再說,還有嚴嵩這位內閣首輔在朝中為朱載圳周旋,這種結果不是沒有可能。所以說嚴嵩也不是沒有為自己的未來做過打算。

    總結:嚴嵩父子如果能夠持續把持朝政,這繼位人是誰還真說不準。

    裕王的地位看似穩固,其實一點保證都沒有。他老媽不是皇后,就算裕王被確立成為繼承人,他母親也沒有被扶正。

    可見裕王朱載垕在朱載圳活著的時候,地位一直都不夠穩固。換句話說,朱載垕作為儲君,或許是徐階、張居正等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再說了嘉靖皇帝的皇位是怎麼來的?因為明武宗朱厚照玩脫了,把自己玩死了,又沒有孩子。所以嘉靖皇帝才以堂弟的身份繼承了皇位。

    也就是說即使嘉靖皇帝死了,嚴嵩如果把持朝政的話,完全可以把嘉靖皇帝的這棵獨苗給弄死,換一個旁系的朱家子孫來做皇帝就好了。

    這一切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只是要看嚴嵩到底有沒有這個機會去做罷了。任何行為都是有目的性的,嚴嵩不是傻瓜,他明白朱載垕在嘉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適當抨擊一下朱載垕的力量,反而能夠加深嘉靖對嚴嵩的好感。

    參考資料:

    《明史》

    《明史紀事本末》

  • 5 # 這個歷史很正

    嚴嵩父子與裕王不對付都是嘉靖皇帝一手編排的,也是嘉靖皇帝準備倒嚴的準備手段之一。

    裕王當時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子,在太子死後,他幾乎就是妥妥的帝國繼承人了,那麼明眼人都知道這時候應該巴結裕王才對,要知道嚴嵩能夠入閣,成為當時明帝國有數的幾個人之一手段肯定是非常厲害的。那麼他為什麼會與裕王,與帝國的繼承人作對呢?我認為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嘉靖皇帝在推動,也只有這樣才解釋的通,那麼看我下面慢慢分析。

    首先,打壓裕王,穩固自己的權力。

    嘉靖皇帝是一個權力裕王非常強烈的皇帝,而且也是一個非常有手段的皇帝,牢牢控制了朝堂幾十年,即使是在修仙之時候也不忘記掌控朝堂。

    嘉靖皇帝為什麼修仙,不就是為了可以長生不死,永遠執掌大權。這一點從太子死後,嘉靖皇帝遲遲不肯再立太子也可以看出他想長生萬萬年的野心。

    立太子就意味著他的權力要分散,而且朝廷大臣也會逐漸聚集在太子身邊,畢竟一個擁立之功足以保證後半生的融化富貴,所以基於這樣一個目的出發,嘉靖皇帝就是透過嚴嵩父子的手來敲打敲打裕王,畢竟古代皇太子逼宮的事屢見不鮮。

    其次,謀劃為倒“嚴”做準備。

    我們知道,嘉靖皇帝在位期間任用嚴嵩作為首輔,嚴嵩把持朝政,排除異己,殺害忠良,忽視邊事,經過多年的發展,再朝中形成了“嚴黨”派系,威脅了嘉靖皇帝自己的權勢,而且嘉靖皇帝也未嘗沒有打壓的意思,為繼任者上位做準備。所以透過手段把嚴嵩弄到未來皇帝的對立面上,那麼嚴嵩事不倒也要倒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未來的皇帝肯定會有自己的班底,嚴嵩如果不倒,這對於將來的皇帝的權威是一個巨大的阻礙,所以嘉靖皇帝不得不這麼做。

    甚至我猜測,嚴嵩就是嘉靖皇帝的黑手套,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都是嚴嵩去做,然後為嘉靖皇帝背鍋。等到不需要的時候,嚴嵩就可以站到一邊了。之後嚴嵩的結局也是非常之悽慘的,其子,以通倭被殺,而他自己也被下令乞食而歸鄉。

    嘉靖皇帝作為明朝少有的幾個權術大師,即便是痴迷修仙二時年不上朝也能牢牢地掌控全域性,即便是不想死,也做好為後代繼承人一個穩定的朝廷。所以嚴嵩父子與裕王為敵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畢竟未來皇帝不需要一個擁有限制皇權的存在。

  • 6 # A無顏祖

    嚴嵩集團只是權謀高手朱厚熜壓制裕王集團的工具,互相制衡,才能平衡朝野的權利分配,讓大家知道主子只有一個,那就是嘉靖皇帝

  • 7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放到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裡面來闡述。

    電視劇裡,嘉靖皇帝是一個非常善於運用平衡術的統治者,一場又一場權謀大戲的上演都逃脫不了這位皇帝對於朝政的掌控。

    嚴嵩,作為60歲才開始步入權利舞臺,慢慢地權傾朝野,形成了嘉靖一朝權赫一時的嚴氏一黨。然而縱然這樣,這位內閣首輔在嘉靖皇帝面前也是唯唯諾諾,唯恐棋錯一路而滿盤皆輸。

    我們就以這樣的人物形象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嚴嵩在明知裕王為繼承人的情況下還要與之作對。

    嘉靖皇帝這邊,他作為高高在上的最高統治者,對於朝局中的形勢一目瞭然,在太子早早死去的情況下,裕王作為嘉靖皇帝僅有的兩個兒子中的長子,全天下包括他自己都知道裕王就是下一任的皇位繼承人,當然豫王自己也清楚,在這種一眼就能看穿的形勢下,如何遏制豫王勢力的快速膨脹成為嘉靖皇帝心中思考的重大問題。畢竟老子還健在,我不會允許你培植自己的未來力量到最後架空自己。

    於是,這位善於平衡術的皇帝就利用嚴嵩以及嚴嵩一黨來給裕王制造麻煩,一來可以維持朝政中力量的平衡,二來可以擺出這樣一盤亂局好好考驗一下裕王的治政能力。

    說完嘉靖,我們再來說說嚴嵩,嚴嵩擔任內閣首輔二十年為什麼能屹立不倒,靠的是他過人的才幹?靠的是他處處小心的辦事風格?這些都不是,最重要靠的是他對嘉靖皇帝心思的洞察力。他知道這位皇帝身在修道而心繫朝局,他知道他對裕王的傾心栽培的同時也對裕王有戒備之心。同樣,他也瞭解嘉靖皇帝對於自己的有的放矢是為了對裕王能更好的培養和控制。

    正是完全瞭解了嘉靖皇帝的這番心思,也使他看透局勢,知道自己的騎虎難下,卻又不得不循跡而走,面對一個視權謀如玩物的帝王和一個立志要樹立威信的未來帝王,自己夾在中間來做一個犧牲品,真正是自己不得已的選擇。

  • 8 # 長空69

    嚴嵩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與未來皇帝為敵的下場!但他要是和裕王交好,估計首輔絕對當不了二十多年,人麼,還是活在當下吧

  • 9 # 漫步史書

    嚴嵩倒是很想選裕王朱載坖,奈何他不是裕王黨啊。其實說起來,嚴嵩作為內閣首輔,不是太子黨很顯然也是嘉靖皇帝刻意安排的,不然朝臣全部都站在太子那邊,豈不等於說孤立了皇帝。明代繼承大統的習慣,都要按照《皇明祖訓》的規定:立嫡立長,兄終弟及。嘉靖皇帝本身就是這樣登基的,因此他也絕對不能違背皇明祖訓。所謂嫡子,是皇后所生的皇子,嘉靖皇帝一生有3個皇后(不帶裕王的母親杜皇后),然而這三個皇后都沒有生下皇子。因此按照立嫡立長的原則,所有的兒子都擁有合法的繼承權。朱厚熜有八個兒子,長子朱載基出生僅兩個月就病逝,二子朱載壡,嘉靖二十八年病逝,年僅14歲。這樣排列下來,也輪到第三子裕王朱載坖。然而嘉靖皇帝不喜歡裕王的生母杜貴妃,因而對朱載坖也看不上,反而由於寵幸景王朱載訓,使得很多人都認為嘉靖皇帝這是準備立景王,畢竟兩個人的年紀只差一歲。由於有了皇帝這層意思,因此朝廷大臣中間也都分為兩派,一派以嚴嵩為首,一派是以徐階為首。徐階這一派之所以極力擁護裕王,主要是因為這一派幾乎都當過裕王府的屬官。比如徐階本人就曾為裕王的講師,除此以外,高拱(後來的內閣首輔)、李春芳、張居正也是裕王講官。這一派人數之所以眾多,是因為佔了大義的名分,嘉靖皇帝論年紀不可能再生出嫡子,而長子中唯一的裕王就是當之無愧的繼承人。另外這一波人也存了私心,那就是等到裕王一繼位,就能收到重用。然而對於嘉靖本身而言,他善於利用朝臣的心思擺弄,這基本上已經不是秘密。在這些人中,只有嚴嵩和裕王沒有關係,因而早期嚴嵩作為內閣首輔呼風喚雨,嘉靖不管不問,除了本身痴迷道教,也同樣有牽制裕王一方勢力的想法。同樣在嚴嵩本人的心裡也有一個想法,他自己本身不是裕王的人,想要在未來朝局中穩定自己的地位,就只能站在裕王的對立面,偏巧嘉靖皇帝十分寵幸景王,所以嚴嵩自然理所應當的選擇了景王。這也是皇帝本身刻意安排的結果,如果說嚴嵩也出身於裕王府的話,那麼嘉靖皇帝就會扶持另外一個人作為他的對立面。這樣說來,實際上朝堂上分為兩個派,都是嘉靖皇帝刻意安排的結果。然而嚴嵩沒有撐過去,徐階光明正大的擊敗了他,這時已經是嘉靖四十一年,而三年後,景王病卒,裕王作為太子的地位才徹底穩定下來。明史之中記載,景王死後,嘉靖皇帝和徐階說:“此子素謀奪嫡,今死矣。”可見嘉靖心性之涼薄。親兒子也不過就是他平衡朝局的犧牲品而已。

  • 10 # 惜緣小歷史

    裕王成親何其難

    嘉靖二十三年的乾清宮,唇槍舌劍是好不熱鬧。討論事情的是關於裕王、景王的婚禮,到底在哪兒辦才合乎禮儀。按照一般漢族百姓的規矩,兒子成親後要分家單過。都知道大明是中國最後一個,由漢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鑑於蒙古人的元朝,將漢民族的習俗摔的精光,是故朱元璋開國後百廢待興,他做的頭號工程,就是敕命劉基、李善長等大儒重建禮儀。因此嘉靖時期的皇子成親後,與百姓一樣得搬出宮置王府!

    ——善於溜鬚拍馬的嚴嵩

    議論的口乾舌燥之後,大臣與嘉靖的主張是,在東長安街為二王修建府衙。就在工部尚書跪地領命時,嚴嵩手捋著鬍鬚道:“這兩年東南倭寇蹂躪,大地是餓殍遍野。由此我建議在皇宮內辦,省下來的錢用在災民頭上如何?”飽受嚴嵩惡氣的大臣們,紛紛把頭搖得像撥浪鼓!臉色略微變白的嚴嵩呵斥:“你們這群酸儒,平時滿口仁義有愛,現在卻為了一己私利,視災民如草芥!”

    ——差點被宮女勒死的嘉靖帝

    沉默半晌的嘉靖嗓子一陣清咳,批評嚴嵩:“到底你是君還是我是君,他們與你同殿為臣,你有什麼資格指責他們!”嚇得嚴嵩是六神無主,匍匐在地祈求饒命!有讀者可能會問,嚴嵩怎敢逆龍鱗拒絕為二王修建府衙!

    有詔二王就婚邸第,嵩力請留內。帝不悅,嵩亦不能力持。——《明史》

    說來也不算什麼秘密,根據《明史》的記載,皇帝的兒子皆為親王。成親後得出宮單獨居住。年俸是稻米萬石,有長史、國相等官署伺候。更厲害的是有私人護衛,人數多者一萬少者三千。不僅如此,還有風聞言事的特權。這一點尤為嚴嵩投鼠忌器,此時他已經惹怒了嘉靖,之前的兩個月其黨羽趙文華,已被嘉靖貶謫出京。

    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明史》

    由此我們可以分析得出,嚴嵩是一個嗜權如命的奸臣,得勢之後邊插黨羽在機要之地,不知不覺中觸犯了嘉靖的底線。此時裕王趁虛而入,那嚴嵩的日子就難過咯!

    老嚴家欲做天子

    嘉靖三十四年,一具案子審結書遞交到嘉靖手上。本來和顏悅色的他,是越看心裡越惱火!那麼犯案的是誰?又犯了哪些罪?不用著急,讓我娓娓道來!

    這封案子審結書,是集林潤、黃光升、徐階合力完成的。其中有些罪名是隱藏的相當深,例如嚴世蕃曾包庇西廠太監汪直的親家龍文,又在南昌私建宮殿樓閣,暗地蓄養死士數百人。不僅如此,當時嚴世蕃有票擬大權,多次剋扣裕王的歲用,最終入不敷出的裕王老婆,省吃儉用賄賂嚴世蕃才算度日!

    為手削其草,獨按龍文與汪直姻舊,為交通賄世蕃乞官。世蕃用彭孔言,以南昌倉地有王氣,取以治第,制擬王者。又結宗人典楧陰伺非常,多聚亡命。龍文又招直餘黨五百人,謀為世蕃外投日本,先所發遣世蕃班頭牛信,亦自山海衛棄伍北走,誘致外兵,共相響應。即日令光升等疾書奏之。世蕃聞,詫曰:“死矣。”遂斬於市。籍其家,黃金可三萬餘兩,白金二百萬餘兩,他珍寶服玩所直又數百萬。——《明史》

    都說權力使人痴迷與發狂,當時嘉靖春秋已高,裕王富有遠見卓識。嚴世蕃為繼續翻手浮雲,竟然做起了謀害裕王的勾當,還養死士與蓋宮殿,實為大逆不道,最終被凌遲處死,抄家得金三萬餘兩,銀二百萬餘兩。這些他搜刮的民脂民膏,最終為裕王的隆平開關鋪平了道路!

    ——隆慶開關的主持者明穆宗「登基前為裕王」

    綜合各種資料看,嚴嵩父子謀害裕王原因有三:一是嘉靖玩的平衡術,二是嚴嵩大權獨攬;三是嚴世蕃為嘉靖死後做的考量!

    ——END——

  • 11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糾正提問者的一個常識性錯誤,明穆宗朱載坖潛邸時期的爵號是裕王而不是豫王!說到這裡想必又有人要說了,明穆宗不是叫朱載垕嗎?怎麼冒出來一個朱載坖?誠然,清朝編纂的《欽定明史》之中將明穆宗的姓名記為了朱載垕。但實際上,明穆宗並不叫朱載垕,隆慶年間明王朝有一位郡王——齊東安和王就叫朱載垕!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避帝諱是必須的,古往今來不用避帝諱者僅清朝的怡賢親王胤祥一人。那麼問題就來了,齊東安和王叫敢朱載垕,說明同時期的皇帝明穆宗肯定不叫朱載垕!那麼,明穆宗到底叫什麼呢?留存下來的明嘉靖、隆慶、萬曆年間的文字記錄記載一般為朱載坖。因此,明穆宗並不叫朱載垕而是朱載坖,同時期的人將皇儲、皇帝和皇帝他爹的名字記錯,除非他不想活了,不是嗎?錯的只能是張廷玉!

    再就是提問者所謂裕王是唯一的皇位繼承人這個問題。明穆宗非嫡、非長,正常情況下他根本就不應該是皇位繼承人!而且直到嘉靖四十四年、明世宗朱厚熜去世的前一年,明穆宗也並不是唯一的皇位繼承人選,他還有一個活著的弟弟——景恭王朱載圳。所謂唯一繼承人只是嘉靖四十五年的事情,這一年明穆宗的確沒有競爭對手了,但明世宗也掛了……

    為何庶出老三成了皇儲卻不是皇太子

    明穆宗朱載坖是明世宗朱厚熜庶出第三子,非嫡、非長,上面有兩位庶出的哥哥、下面有兩位庶出的弟弟。這是一種非常尷尬的存在,一般情況下,明穆宗根本沒有什麼機會繼承皇位,可老天爺卻幫了明穆宗的大忙!大哥、小弟夭折,二哥朱載壡無嘉靖十八年被冊立為了皇太子,可十年之後老天爺卻把他給收了!年僅十三歲的皇太子朱載壡早殤,天上掉餡兒餅、正好被砸中,明穆宗就這樣成了事實庶長子。

    因為次子朱載壡的早殤,迷信的明世宗認為皇太子之位對兒子不利,因而久久都沒有冊立皇太子,直到明世宗去世,明穆宗一直只是裕王而不是皇太子!而這,這也給了朱載圳瞎想空間,兄弟之間的儲位之爭就此拉開。經過多年拉鋸,直到嘉靖三十九年,景恭王朱載圳才被明世宗下令之國就藩。自此,儲位塵埃落定,留在京師的裕王朱載坖成了“無冕皇太子”,這一干就幹了六年!直到嘉靖四十五年明世宗去世,裕王依然還是裕王……

    嚴嵩為何與裕王“為敵”

    嘉靖三十九年,景恭王朱載圳之國就藩,僅僅兩年之後,嚴嵩父子被拿下!嚴世蕃被殺、嚴嵩被罷官……兩件事幾乎是前後腳,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說白了,這個時候,嚴嵩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言歸正傳,說一說嚴嵩為何與裕王“為敵”的問題。因為明世宗遲遲不立皇太子,景恭王朱載圳與明穆宗爭儲,以徐階為首的所謂“裕王黨”要求明世宗按照祖制冊立彼時明世宗的事實庶長子裕王朱載坖為皇太子。對於嚴嵩而言,這個時候加入所謂“裕王黨”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充其量也就是吃徐階等人剩下的“殘羹冷炙”!加之皇子如果勢力過大,勢必會損害皇權,為皇帝所不容。這個時候,如果嚴嵩也倒向所謂“裕王黨”,不用說,“裕王黨”必定會成為明世宗忌憚的物件,那麼離死期也就不遠了。再者,明世宗根本沒有冊立皇太子的打算,在權衡利弊之後,嚴嵩選擇了支援朱載圳。這就是嚴嵩與裕王“為敵”的根源,因為他選擇了朱載圳!

    嚴嵩之所以選擇與裕王“為敵”,其實多少也有些不得已。前面說到了,如果嚴嵩也倒向所謂“裕王黨”,那麼“裕王黨”的死期也就不遠了……為了自保,嚴嵩只能放棄明穆宗,與明世宗保持一致。可如此一來,將來明世宗一旦駕崩,嚴嵩也就玩完了,他必須給自己和兒子的未來找一個依靠。這時候,野心勃勃爭儲的朱載圳是最佳投注物件。支援朱載圳,既使得朝中兩股勢力形成對峙之勢,出現了微妙平衡,而這正是明世宗想要的。同時,一旦將朱載圳推上了儲位,嚴嵩更是“擁戴有功”,將來是非常有利可圖的。所以說,嚴嵩沒有任何辦法,他只能選擇朱載圳、選擇與裕王“為敵”。他要是與裕王合流,第一個完蛋的就是他!

    景恭王出局後,為何嚴嵩不改換門庭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想明白,在朱載圳出局之後,明穆宗成了事情皇儲。這個時候,如果嚴嵩立即改觀門庭,明世宗會怎麼想?再者說,一旦嚴嵩倒向了明穆宗,所謂“裕王黨”又回到了前面所說的情況,會威脅到明世宗的皇權,明世宗很難容忍!因此,嚴嵩只能是一條道走到黑。更何況,長期的積怨已經形成,嚴嵩改換門庭又談何容易?明穆宗會接受嗎?徐階、張居正這些人又是否願意嚴嵩來“分一杯羹”?嚴嵩想要改換門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已經徹底放棄了朱載圳,這個時候明世宗的身體也已經每況愈下,他不得不為將來的事情作出適當安排。在朱載圳徹底出局之後,嚴嵩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所謂“裕王黨”也看到了這個機會,徐階順勢又點了一把火,將山東道士藍道行推薦給了篤通道教的明世宗,藍道行扶乩時說道:“今日有奸臣奏事”,結果嚴嵩恰巧路過。這世上哪有這麼巧的事?很明顯,這就是徐階借藍道行的嘴在提醒明世宗,既然選擇了裕王為儲,那麼就不該繼續留下權勢熏天的嚴嵩,給裕王將來順利即位製造麻煩!權衡利弊之後,失去了利用價值的嚴嵩被明世宗果斷拋棄,明世宗抓住嚴嵩之子嚴世蕃的小辮子不放,殺掉了嚴世蕃,繼而將嚴嵩罷官。自此,明穆宗繼承皇位已成定局。三年之後,朱載圳辭世,諡“恭”,景恭王成了史籍中的一個符號……明穆宗再無任何競爭對手。

    綜上所述,並不是嚴嵩想要與裕王為敵,而是在彼時的形勢下、他這樣的地位,只能選擇與裕王為敵!如果他倒向了裕王朱載坖,那麼第一個完蛋的就是他……因為裕王本身已經有自己的一派勢力,嚴嵩加入除了給明世宗製造目標、對手之外,毫無意義!嚴嵩只能倒向明世宗,可一旦明穆宗成了未來的皇帝,嚴嵩的境遇將非常不妙,所以他只能選擇朱載圳進行投資,這是既不觸犯明世宗的利益又相對最為有利的選擇,嚴嵩只能如此,別無選擇。

  • 12 # 以史正衣冠

    豫王是明朝皇帝嘉靖的唯一一個獨苗苗,也就是說,當嘉靖退位的時候,豫王就是唯一一個合法的皇位繼承人了,按理來說,這個時候,那些大臣都應該是拼了命的去巴結這個未來的皇上。但是,嚴嵩父子卻是個例外,對於他們來說,向豫王示好也就是向嘉靖表忠心,但是嚴嵩父子卻沒有一點要向豫王靠攏得意思,這是為什麼呢?

    一、嘉靖有意的疏遠

    看到自己的唯一繼承人,嘉靖的眼中從來都不會流露出疼愛,更多的反而是疏遠,一年下來也見不了幾次面。即便是豫王為嘉靖增添了一個皇孫,也絲毫沒有改變目前的這種現狀,嘉靖去豫王住的地方看望自己的所以,一年下來也只是去了兩次而已,屈指可數。面對這樣的情況,嘉靖也只能無奈的表示自己和父皇見面都沒有大臣見得次數多。可能是因為看到嘉靖的疏離,所以嚴嵩父子也不會距離豫王太近。

    二、嚴嵩的角色定位

    在大明王朝的時候,皇帝是一個可以呼風喚雨的人,而嚴嵩就是那個能夠為皇帝擋風遮雨的人。可能是因為一直為嘉靖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所以時間長了,難免會累,就會對自己的職位開始產生倦怠,對於嘉靖來說,嚴嵩就像是一顆棋子,有用的時候為己所用,沒用的時候就隨手丟棄,意識到了帝王家的冷漠無情,於是嚴嵩沒有靠攏豫王。

    三、豫王本身的剛正不阿

    豫王為人比較正直,見不到朝堂之上的勾心鬥角,也見不到帝王家的腥風血雨,因為嚴嵩做了太多見不得人的事,所以豫王自然不會去接納他,即便對方曾經為父皇做了那麼多事,實力不俗。不過,作為嘉靖來說,他本身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大臣和自己的皇子勾搭在一起,這是對自己皇權的挑釁,所以,嘉靖是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因此,嚴嵩也有意的遠離豫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諸葛亮能在吳蜀兩國成死仇的情況下還能促成兩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