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常雜史
-
2 # 波波視屏
這很簡單,季漢需要一個時間穩定國內,那麼穩定的外交是必不可少。諸葛亮他是明白這一點的,當時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季漢若想存活只能和同樣弱於曹魏的東吳結盟。
東吳也是明白這點的。即使是劉備的離去將季漢傷到了骨子裡,他們也無法將季漢吞併。吞了,也只會傷到自己,便宜了曹丕。說白了,就是政治上的相互退後。
-
3 # 伴讀歷史
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張飛死,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白帝城託孤。是吳蜀成為死仇的原因。但是逝去的人已經去了,活著的人要想辦法活的更好的。那究竟是什麼促成二次聯盟呢?
1.首先當時形勢上看就魏蜀吳來說,魏國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大大強於蜀,吳兩國。蜀吳任何一國單獨出來都不是曹魏敵手,只有雙方合作起來,才可以抗衡曹魏,然而曹魏完全有實力一家打他們兩家。所以矛盾分主次,敵人也分主次,聯合不太厲害的敵人去打擊厲害的敵人是亂世生存與發展的道理,這一點蜀國吳國的領導們都是明白的。出於現實考慮,暫時擱置彼此恩怨,聯手尋求生存與發展是必然趨勢,形勢使然。
2.東吳的孫權也認識到與蜀漢合作的穩定度明顯優於曹魏,更符合彼此利益。東吳已經拿回荊州,而且劉備打東吳在夷陵之戰中失敗,曹丕去告訴孫權一起攻蜀,但是孫權心知肚明,知道蜀國被收拾完了下一個就該自己,所以決定聯蜀攻曹。蜀國派鄧芝出使東吳,東吳也派出了張溫入川獻禮。重歸於好!
3.蜀漢的宗旨是北伐,就算孫權只觀望也可讓蜀漢東方無憂,魏國則需分兵魏國一方面擔心孫權打合肥等地,又要防止諸葛亮北伐,就不會傾一國之力,滅掉蜀國或者吳國任意一個國家,騰出手再去收拾另外一個國家。其實吳蜀關係更像唇齒相依的關係,一方滅亡,另一方勢必就是案板上的肉,這種唇亡齒寒的關係。再者因為劉備在戰敗後已經和孫權講和了,他們倆本來就是多年的合作伙伴。當時有這麼一段話‘’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孫權當時很害怕,所以主動求和了,劉備都已經允許,那作為丞相的諸葛亮,沒必要抗命。
所以孫權和諸葛亮都能明白,要想活的更加長久,只有放下仇恨,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
4 # 螞蟻歷史觀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個道理從古至今恆古不變。面對強大的魏國,蜀國和吳國都沒有自信能夠獨立抵擋住魏國進攻,聯合是唯一可行的政策。只有保住了現在,才能再談將來,如果國都滅了,那一切都降成為過眼雲煙了。還是現實點的好。
-
5 # 濤哥聊趣史
個人觀點,其實從赤壁之戰開始吳蜀就開始結盟,並且吳蜀雙方都明白,結盟對雙方都有利,鬥則兩敗俱傷,曹魏得利,劉備打著復仇的口號,征伐東吳,個人感覺也是以武促談,想得到自己滿意的要求,夷陵之戰後,其實雙方還是有來往的。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遺使請和”。《江表傳》中也記載“近得玄德書,已深引咎,求復舊好”。反正對方都說是對方先請和的。
諸葛亮掌握大權後,只是雙方來往更加頻繁,還互排使者,這時候還是口頭結盟,也就是不戰也不說和的狀態。孫權稱帝后才有書面盟約,下面我們說說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和為什麼諸葛亮能促成吳蜀聯盟。
為什麼孫權稱帝后才有書面盟約,因為孫權當時是向曹魏稱臣的,吳國也是曹魏冊封的,而蜀漢是以正宗漢室自居,蜀漢不承認曹魏冊封吳國的地位,孫權也不承認已經滅亡了的漢室地位,雙方都不讓步,卡在哪兒了,等到孫權稱帝后,蜀漢大臣是希望和吳國斷絕來往的,維護蜀漢地位的,是諸葛亮力排眾議,從務實的角度,認可了吳國地位,因為諸葛亮知道不認可也阻止不了,也沒有能力和資本同時和孫吳,曹魏開戰,這是現實情況。
說到為什麼諸葛亮能在吳蜀成仇的情況下能促成聯盟,只能說是促進了結盟,前面已經說了,劉備還在的時候就有了緩和,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孫權,在當時的情況下無論內部還是外部,都是希望聯盟的。
劉備死後,蜀漢的內部利益集團,蠢蠢欲動,南中諸郡叛亂,既然蜀漢以漢室自居,曹魏就絕對是蜀漢攻擊的首選,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和孫權達成和解。
而東吳孫權也好不到哪裡去,從夷陵之戰後,曹魏本來想坐山觀虎鬥,不料卻錯失了一次大一統的機會,從孫權不聽招呼,不派兒子去當人質,就和東吳磕上了,所以東吳也需要一個穩定的西線邊境,如果處理不好和蜀漢的關係,蜀漢再來一次舉全國之力征伐東吳,恐怕做夢都笑醒的就是曹魏了。
無論蜀漢還是東吳都有各自的事情,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無論從那個方面看兩家合作都是最好的選擇。
-
6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用那句已經被用爛了但是卻依然是真理的名言就可以概括——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永遠的只有利益。
很多人覺得劉備打孫權是失策,其實未必。劉備在戰爭中所犯下的問題,更多的是戰術上的問題,而非戰略上的問題。
因此,劉備的問題在於他戰爭的發動或許過於貿然,而且架勢拉得太大,最終扯著淡了。但是作為一個軍事集團乃至一個國家,吃了這麼大的虧,你讓它完全不表態,那確實太不可能了。
那麼在夷陵之戰慘敗以後,諸葛亮為什麼要立刻和孫權修復關係呢?也很好解釋,還是利益問題。
蜀漢本身根基就不甚牢靠,在三年內連打兩場大敗仗、皇帝都死在了永安的條件下,其內外環境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出師表》裡那句“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不僅是在形容二十一年前的荊州之戰,用來體現猇亭之戰後的蜀漢局勢也未嘗不可。
在這個時候,如果諸葛亮再頭鐵著要和孫吳決一死戰,那就不僅僅是不識時務的問題,是根本沒有政治頭腦了。作為國家的執政,他能做的只有和孫權結好(和曹魏沒這個可能),好好休養生息。
那麼孫權為什麼就同意和蜀漢修好呢?原因也很簡單,儘管孫吳的實力已經超過蜀漢一截,但是在曹魏面前還是個鐵弟弟。而就在夷陵之戰結束後不久,曹丕就派出三路大軍進攻孫權。面對這樣的局面,孫權也不能託大,必須保證自己西部邊境的穩定。
因此,兩個三國時期最優秀的政治家就在劉備死後迅速達成一致,實現了吳蜀兩國之間四十年的和平局面。
-
7 # 韶華傾夢
利益,是吳蜀聯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破壞吳蜀聯盟的主要條件。
吳蜀聯盟的起因、破裂,以及複合起因:
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少勝多的打贏了袁紹後,逐漸成為北方最大的諸侯。而後,為了扼殺新野劉備的發展勢頭,先後派遣曹仁和夏侯惇等將領南下攻打劉備。但是,劉備勢力的軍事謀略運用得當,讓夏侯惇等人鎩羽而歸。
隨後,曹操勢力經過一系列的謀劃,決定扼殺劉備的同時,進一步的把荊州這塊兵家必爭之地拿下。於是,在公元208年的時候,號稱“百萬大軍”的曹軍在曹操的率領下,氣勢洶洶的往荊州而來。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劉備勢力在諸葛亮的建議下,不得不戰略性撤退,並且想透過和江東的孫權聯盟來抵抗曹操。
諸葛亮在江東舌戰群儒,對孫權分析了一陣利害關係之後,孫權決定和劉備結盟。其實,孫權肯和當時勢弱的劉備結盟,不僅僅是因為曹操的勢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江東勢力已經窺探荊州這塊地盤很久了。且不說荊州的前主人劉表和孫家結下了很深的仇恨,就拿荊州那繁榮的經濟,層出不窮的人才,以及大量的人口,這些就足以讓孫權心動不已。
破裂:
吳蜀聯盟的成功,給了南下的曹操吃盡了苦頭。赤壁之戰的一場大火,燒掉的不僅是新投靠曹操的荊州士卒,更是曹操想一次性吞掉荊州和江東的決心。在赤壁之戰勝利後,劉備勢力不顧之前聯盟的約定,趁混亂之際搶先攻下了荊南四郡。同時,劉備勢力還狠狠地“噁心了”一下週瑜大軍。
之後,為了拿回應有的地盤,孫權派遣魯肅和劉備勢力交涉。但劉備方面的迴應,卻是等拿下益州後再歸還。可孫權沒有想到,劉備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悔,這讓孫權感覺劉備是在戲弄他。
因此,在公元219年的時候,孫權趁著關羽深入曹境之際,暗中與曹操聯合,並前後夾擊關羽。這一戰,江東不僅拿回了荊南四郡等地,還把蜀漢的重要人物關羽給斬殺了。隨後,更是在夷陵之戰中,吳國都督陸遜一把火把蜀軍給燒沒了,而且還間接的造成了劉備的死亡。
吳蜀聯盟也因此而破裂。
複合:
在公元222年的時候,孫權有感曹魏勢力過大,為了抑制曹魏的發展,孫權需要再次尋找盟友,而當時能夠選擇的也就只剩下蜀漢了。所以,在夷陵之戰後不久,孫權就派人來求和,想再次聯盟。
而蜀漢方面,雖然對江東暗恨不已,但奈何局勢不允許,而且當時的蜀漢丟失了荊南四郡,且蜀軍損失嚴重和中基層武將青黃不接。因此,諸葛亮也不得不考慮蜀漢以後的出路和發展,最後也只能同意吳國的求和和再次聯盟。
三足鼎立的局面,註定了一方過大會造成另外兩方的聯盟在魏蜀吳三個國家中,魏國的總體實力最強,接著是吳國,蜀漢最末。
在曹魏方面,雖然失去了魏國的奠基者曹操,但是繼任者曹丕卻是一個優秀的君主,魏國在他的帶領下,勢力不斷的攀升。再者,因為魏國的地盤大,士兵供應充足,人才儲備多,完全能夠適應大規模作戰。
而江東方面,雖然收服了山越,以及遠在南端的交州,但總體實力還是不足以抵抗曹魏的,可江東好在還有長江天險。至於蜀漢方面,經過了失荊州和夷陵之戰後,再加上南方的孟獲叛亂,讓蜀漢頭疼不已。
因此,儘管吳蜀兩國有了很深的仇恨,但優秀的政治家在某種程度上都會選擇最優的利益。所以,吳蜀兩國只能再次聯盟,才能夠不給曹魏可趁之機。否則,當吳蜀兩國再次開戰時,曹魏在曹丕的帶領下,完全會趁機出手,造成的局面將是難以挽回。
蜀漢需要一個平穩的環境,來慢慢的積累實力。而且,蜀漢的國策一直以北伐為重夷陵之戰的失敗,使得蜀漢的實力一減再減。在這樣本就混亂的情況下,南方的孟獲和世家開始反叛蜀漢。
南方的不安穩,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益州的安危,甚至是蜀漢的統治。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就必須要穩定蜀漢,讓蜀漢能夠安穩的渡過這個難關。而這時,孫權的求和,在一定程度上就符合諸葛亮的意圖。
另外,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就和劉備談了三分天下的策略,而且,在隆中對中,北伐就是主要的一環。後來,在劉備勢力取得益州之後,蜀漢發展重心從荊州轉移到了益州。而在蜀漢的另一個重要謀士法正的“漢中策”,也就是蜀漢後期的發展方向中,北伐亦然是蜀漢的重要一環。
“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
在這句話中,諸葛亮也明確的提出了,蜀漢如果要進行北伐,那與之毗鄰的東吳將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東吳若趁蜀漢伐魏之際,突然從後方發難。那麼,這樣的結局將是蜀漢無法承受的。
因此,不管蜀漢與東吳有多大的仇恨,為了蜀漢的後期發展,以及為了蜀漢能夠渡過難關,諸葛亮就必須再次與東吳聯盟。
-
8 # 00吆
曹操南征荊州,劉表的兒子劉琮在事先未告知劉備的情況下,不戰而降。曹操大兵已至南陽郡的宛城時,劉琮才派人告知劉備。劉備見大軍將至,便同諸葛亮和徐庶等人往南走(也可以說是“南逃”)曹操留下輜重,帶五千精銳騎兵南下追擊劉備,兩軍在當陽的長坂相遇,劉備軍敗。但當時前往江陵的道路已被曹操截斷,劉備只得東行與關羽、劉琦會合。但關羽和劉琦的部隊人馬兵士一共也只有兩萬,難敵曹操後來大軍。這時,魯肅準備在劉表剛剛去世的期間以“弔唁”的名義去荊州以探虛實,準備日後將荊州“據而有之”,但被曹操搶了先,劉備也已南走(南逃)。於是,得到訊息的魯肅,立即北上,與劉備相會於當陽長坂。
魯肅說服劉備與孫權聯合,但孫權“擁兵在柴桑,觀望成敗”持觀望態度,於是諸葛亮向劉備請命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聯盟抗曹。
諸葛亮見到孫權後,孫權的態度猶豫,問:“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豫州,劉豫州,也就是劉備,此句翻譯為:劉備剛剛戰敗,能抗擊得住這次災難嗎?【能抗擊得住曹操嗎?】)諸葛亮便又向孫權陳述了曹劉雙方的情況以及戰勝曹操、曹操失敗的必然因素:曹軍為北方士兵,不習水戰;劉琮降曹士兵非心悅誠服。無論是曹操帶來的北方士兵,還是隨劉琮迫降的荊州軍隊,戰鬥力都必然不強,況且劉備還並非全軍覆沒(尚有剩餘部隊加上關羽的水軍共一萬,劉琦也還率有一萬士兵),戰勝曹操也有很大的可能。
聽了諸葛亮的這一番話,孫權十分高興,與臣下共同商議這件事情。但長史張昭等人卻都主張降曹。魯肅私下裡表示了不同的意見,建議孫權調回了在外地同為主戰派的周瑜。有了周瑜和魯肅二人的支援,孫權終於最終下定決心聯盟劉備與曹操作戰。
孫劉聯盟的形成,是諸葛亮最初說服孫權,而後又有魯肅的旁敲側擊、周瑜的推波助瀾,使孫權又更加堅定了聯合劉備抗擊曹操的信心。孫劉聯盟的形成,也是諸葛亮外交的輝煌成果與功績。
-
9 # 小人物F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從古到今,這句話被不斷的重複著,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張儀劇照
秦國張儀玩的“合縱連橫”,其本質就是利益的交換和平衡,是國與國之間,為了利益放棄爭端的最好案例,經過大漢四百年的歷史積澱,這種方法已經沁入到東漢末年所有人的骨子裡面,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計程車人,四書五經給他建立了國家的框架,先秦的典故讓他明白,所有的利益團體都是為自己利益而戰鬥,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只有沒有足夠的利益罷了!
吳蜀兩國之間的矛盾,從赤壁之戰開始,兩國因為赤壁之戰後的分賬不均,導致東吳和蜀國利益矛盾開始加劇,尤其是周瑜在其中添油加醋,讓兩國之間的矛盾不斷的升級,東吳一直想從荊州拿回屬於自己的利益,但是忌憚劉備集團的勢力,在地形和外圍部隊上東吳不佔優勢,因此導致這個問題在不斷的演化,東吳先後讓魯肅三次索要荊州,還採用周瑜的辦法,用孫權的妹妹來騙劉備結婚,以此來要挾劉備集團歸還荊州,但是都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
孫權和東吳的矛盾爆發點出現在樊城之戰,東吳大都督呂蒙稱病,麻痺關羽,陸遜玩了一手白衣渡江,趁關羽後方空虛之際,拿下關羽的大後方,同時與曹操聯盟,斬殺關羽!此時孫權和劉備之間貌合神離的關係徹底撕裂,沒有了緩和的餘地。
為了斬殺關羽,曹操放棄了赤壁之戰中慘敗的痛苦經歷,選擇和東吳聯盟,這充分說明了,兩個武裝集團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夷陵之戰後,劉備大敗,損兵折將,退守蜀國,自此東吳和蜀國從對立,開始進入了和平時期,諸葛亮徵南蠻之前,派使者和東吳談判,出讓利益,達成了和平發展備忘協議,兩國從此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
兩國達成同盟關係,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仇恨關係發生了轉變,這是諸葛亮能夠和東吳達成和平共處原則的基礎。縱觀東吳和蜀國的矛盾衝突點主要是:東吳殺了劉備的兄弟關羽!夷陵之戰後,劉備白帝城駕鶴西去,向東吳報仇的主體劉備消失了,給關羽報仇的人,沒有了,後主劉禪、諸葛亮對於關羽的感情,並沒有像劉備那樣兄弟情深,因此關羽被殺這件事,在他們兩個看來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主要矛盾變成了次要矛盾,因此也有了周旋的餘地。
二是蜀國的實力不濟,這是諸葛亮能夠和東吳達成和平共處原則的根本原因。夷陵之戰後,蜀國的兵力損耗殆盡,基本上到了諸葛亮說的:“益州疲備”的階段,蜀國所處的境遇是北方有曹操、東方有東吳,整個蜀國處於一個死戰之地,已經沒有多少機動兵力用於作戰,即使諸葛亮向打東吳,也是沒有條件的!此時諸葛亮選擇利用道德條件(不追究荊州地盤和關羽被殺兩件事)和東吳達成和平條件,是有資本的!東吳此時也是隻能見好就收,樂的一個快意!
三是東吳的處境尷尬,需要蜀國這個幫手,這是諸葛亮能夠和東吳達成和平共處原則的重要原因。赤壁之戰前,諸葛亮說服孫權出兵,一起對抗曹操,是由於東吳的勢力比較弱小,根本不足以抵抗曹操,選擇和劉備合作,才對抗住了曹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得赤壁大勝,雖然經過數年的發展,勢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單獨對抗曹操,條件還是不具備的,東吳的志士仁人,這一點都有清醒的認識,剛剛經過夷陵之戰,地盤有了新的增加,地盤擴大了,但都屬於新依附勢力,人心不穩定,統治還順暢,正是東吳穩定國內局勢的關鍵時期,此時諸葛亮提出蜀國和東吳聯盟,正符合東吳的戰略意圖,因此東吳就順利地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
綜上所述:諸葛亮能夠順利說服東吳兩國聯盟,是諸葛亮準確把握時機的結果:東吳需要蜀國這個盟友對抗曹操,同時東吳需要時間來整頓新獲得的荊州地區,這個有利的戰機,才一舉達成了兩國聯盟。兩國的現實情況決定了他們必須聯盟,兩國的利益均衡點達到了一致,取得關鍵性的合作是必然的!既是大勢所趨,又是現實需要!因此,國家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朋友!無論多麼重的仇殺,都架不住利益。 -
10 # 夏季天空任鳥飛
某事在人,成事在天,在看孔明口才!
話說,諸葛亮為了阻止曹操的大軍進攻,就出使江東去聯合孫權共同阻擋曹操。在拜見孫權之前的時候,諸葛亮被安排在大堂裡,跟江東的一眾文武百官先見個面。其中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江東的這些人很多是不願意聽諸葛亮的,從內心裡是不願意跟曹操作對,並且他們還有投降曹操的意思,現在知道曹操的意圖,故意挑起事端,想要讓諸葛亮知難而退。
不曾想,諸葛亮何許人也,在大堂內竟然鎮定從容,把二十多人的文武官員團隊用論辯的方式打的他們落花流水。尤其是反駁的張昭更是沒說一句話,駁的眾人有的默然無語,也有滿面羞愧的,還有不能對的,也有語塞的,還有低頭不語的,讓這些主張投降曹操的理屈詞窮,諸葛亮是出盡了風頭呀。
這段影視作品很精彩,不少人都看了好幾遍,但是從史書裡卻並沒有這一段的記錄,更有甚者說是虛構的這一部分,那對於這一部分的描述,有沒有來由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諸葛亮當時出使去東吳的原因很明確,就是因為劉備勢單力薄,在當陽失敗了,眼看著無家可歸了,所以諸葛亮就到了東吳搬救援來了。諸葛亮剛到東吳,因為孫權也是一個心有雄才大略的人,孫權很著急想了解一些曹操的戰事情況,然後就直接接見諸葛亮,也就沒有諸葛亮先是在大堂見文武百官的說法了。
諸葛亮開始先是勸說孫權放棄吧,還說曹操大軍壓境,如果不能與曹操抗衡,還說盡早投降吧。假如你孫權投降的話,向曹操俯首稱臣,以後也不會有什麼禍患了,自己守著江東這一畝三分地,也能過個瀟灑的小日子,也就是咱們民間說的老婆孩子熱炕頭。孫權這大丈夫聽了諸葛亮的這話,豈能善罷甘休,不料卻中了諸葛亮的激將法。
然後孫權決定,下決心舉全吳之地,率十萬精兵與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據《資治通鑑》記載,當時江東的情況也很複雜,有想戰的,也有想和的,像張昭這樣的重臣他們認為是無法與曹軍抗衡的,主張投降曹操。由於諸葛亮的大局觀,分析了曹孫劉三家的形勢,加上對戰爭前景的預測,也是鼓舞了孫權的,然後又在青年才俊的周瑜,魯肅等人的勸說下,孫權才堅定了共同抗曹的決心。
-
11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個人認為:
諸葛亮能在蜀吳兩國成死仇的情況下還能促成兩國同盟,個人認為是在東吳眼裡蜀漢已經不具備和自己爭雄的能力了。
蜀漢和東吳都不想集結大軍互相防禦蜀漢自夷陵之戰失敗後,軍事能力跌至谷底,所剩兵力已經無力再出兵攻伐曹魏或東吳任何一方。無論蜀漢還是東吳,他們的戰略方向是一致的,都是想先削弱曹魏或者覆滅曹魏再爭奪天下。
東吳的兵力分散,主要兵力佈防在曹魏這邊,部分兵力部署在和蜀漢隔江相望的地方。而蜀漢雖然國力衰弱但一心想要攻伐東吳,東吳也要集結大軍抵擋,若是曹魏趁機過江東吳的處境也會變得危險。
同盟是時勢所迫劉備去世後,劉禪登基蜀漢的政權相對不那麼穩定,這時的蜀漢對東吳而言沒有任何威脅。而答應諸葛亮修復蜀吳聯盟,對東吳和蜀漢都有很大的好處。
總結:蜀吳結盟是時勢的需要,互相的反叛也是各自的利益使然。諸葛亮深知這一點,所以什麼時候聯盟、什麼時候堤防諸葛亮運用的爐火純青。
-
12 # 江湖小曉生
偷襲荊州殺關羽,火燒夷陵滅劉備,孫權在這一段時間裡,可謂是得罪透了自己的這位盟友。他不僅奪取了劉備集團的荊州重地,而且將關羽的腦袋割了送給了曹操,將劉備大軍殺了個片甲不留,導致劉備鬱鬱而終。
在這種情況下,孫劉聯盟還有可能重新建立起來嗎?如果是兩家人之間如此爭鬥,那是絕對不可能重新聯合的,但是孫劉兩家是兩大集團,是兩個諸侯國,考慮層面就完全不同了。
01孫權有重新結盟的迫切希望。孫權做了這麼多對不起盟友的事情,他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其實很簡單,先把肉吃到嘴邊,到時候該道歉道歉,該捱揍捱揍,至於肉嘛,想讓我吐出來,那是不可能的了。
他也曾經擔心劉備會舉國親征,到時候孫權還真的沒辦法對抗。所以孫權為此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首先,孫權將關羽的腦袋送給了曹操。他的意思很明確,這腦袋是曹操讓我砍的,我孫權不過是曹操手下的一個打手,希望以此轉移禍水,導致曹劉兩家鬥爭,他坐收漁翁之利。其次,孫權將都城遷移到武昌地區。從建康到武昌,這是把自己和整個東吳朝廷的身家性命,全都放到了前線。意思很明白,如果打起仗來,荊州沒了那東吳也就亡國了,這是為了激勵大家計程車氣。再者,孫權不斷寫信給劉備,一邊打算歸還荊州,一邊打算把妹妹重新送回去。目的很簡單,不是真心這麼做,而是為了讓劉備的身邊人覺得事情可以緩和,繼而勸告劉備不要東征,以此分散劉備軍心。軍心不齊的軍隊,是不可能打勝仗的。這麼一系列操作以後,孫權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與劉備廝殺了,結果我們都知道,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慘敗而歸。
此後的孫權再次擔驚受怕了起來,因為曹丕大軍反其道而行之,不打衰敗的蜀漢,反而朝著東吳殺了過來。
夏四月,權群臣勸即尊號,權不許。劉備薨於白帝。五月,曲阿言甘露降。先是戲口守將晉宗殺將王直,以眾叛如魏,魏以為蘄春太守,數犯邊境。六月,權令將軍賀齊督糜芳、劉邵等襲蘄春,邵等生虜宗。冬十一月,蜀使中郎將鄧芝來聘。---《三國志》
30萬大軍分為四路殺向剛剛夷陵獲勝的東吳,即使這一仗孫權答應了,可是他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沒有曹魏強大。唯有與劉禪結盟,才可能化解這種危機。
所以孫權是發自肺腑想要重新結盟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孫權不願意,諸葛亮就算是說破天,也不可能達成結盟。
02諸葛亮深知蜀漢實力衰敗,為求存活只能選擇結盟。劉備集團在荊州丟失之前,達到了巔峰狀態,劉備坐擁荊州、益州、上三郡、漢中等地。可巔峰之後,迅速滑坡,至少出現了三大損失。
第一,關羽把荊州給弄丟了。關羽在荊州蟄伏了6年半的時間,迫切希望建功立業。所以不顧眾人的反對,堅持北伐,結果被孫權從後面偷襲,從而丟了性命,又丟了荊州。第二,劉備夷陵之戰,損失慘重。關羽被殺,緊接著張飛被殺。劉備再也無法忍耐,必須要找東吳算賬。所以他不顧趙雲等人的勸告,直奔荊州而去,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損失慘重。第三,劉備的義子劉封丟了上三郡。在打下漢中的同時,劉封和孟達還奪取了上三郡。可惜關羽被殺,孟達投降曹丕,劉封支撐不住,把上三郡給丟了,回來就被劉備宰了。這麼一來我們就會發現,劉備集團這一段時間,相繼丟了荊州、上三郡的土地,以及大量將士們的性命。損失慘重之下,蜀漢內部又爆發了大量的起義,尤其是南方少數民族,根本不服氣劉禪和諸葛亮的統治。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想要保住蜀漢集團,就必須要做出讓步和妥協。與曹魏交好是不可能的,因為曹魏篡漢,是原則上的敵人。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三國志》
而與孫權交好,倒是有可能的,畢竟孫劉聯盟曾經也是國策。雖然與孫權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諸葛亮和劉禪選擇了忍耐,為了存活下去,這也是無奈之舉。
03諸葛亮承認二帝並存,緩和了不可緩和的矛盾。劉禪繼承皇位,成為了蜀漢帝國的第二任皇帝。但是實權在諸葛亮手裡。不得不說,諸葛亮的氣魄是很少有人能夠比肩的。
孫權是搶了你的地盤,殺了你的將領,順道還害死了你的皇帝。可是諸葛亮依舊選擇一再忍讓,最終再次促成了孫劉聯盟的關係。
但是不久以後,新的情況再次出現了。孫權這個人一直在挑戰諸葛亮的底線,絕對是不懷好意的,他公然稱帝的訊息傳入了蜀漢。
蜀漢一直以自己為正統,過去臣子們接受東吳這個盟友,那是因為東吳好歹沒有像曹魏那樣公然篡漢。
可是現在不同了,孫權本人也篡漢自立了,這一突發狀況,諸葛亮到底是怎麼處理的呢?我們必須要膜拜一下。
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吳王太子登為皇太子。將吏皆進爵加賞。初,興平中,吳中童謠曰“黃金車,班蘭耳,闓昌門,出天子”五月,使校尉張剛、管篤之遼東。六月,蜀遣衛尉陳震慶權踐位。權乃參分天下,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三國志》
諸葛亮不僅沒有表示反對,而且派人前去送禮表示祝賀。諸葛亮的意思是,承認二帝並存的情況,並且打算與孫權中分天下。
很多蜀漢大臣表示不能接受,因為他們之所以如此團結,就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正統,可是現在這個正統不僅成了最弱小的,而且還要公然認可其他人的篡逆行為。
不過諸葛亮採取高壓政策,強行表達了這一態度,久而久之,蜀漢臣民也就承認了這一事實。孫權感佩諸葛亮的胸襟,與蜀漢再也沒有矛盾糾紛。
總結:挽狂瀾於既倒,說的可能就是諸葛亮吧。劉備敗亡以後,劉禪的實際控制範圍有多大呢?其實很小很小,除了沒什麼人的漢中郡,只有成都城周圍的一點地盤。南方大部分地區都相繼獨立了。
諸葛亮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委曲求全,那麼劉備這麼多年的努力,可就付之東流了。所以蜀漢的重建,完全是諸葛亮一手促成的。
他一方面平定內部起義,一方面處理外交事務,與東吳交好。這才使得蜀漢有了喘息之機。後世那些專家說諸葛亮類比曹操這樣的權臣簡直沒有良心可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參考資料:《三國志》
-
13 # 葡運算元
以當時的三國關係 蜀國只能與東吳聯盟 因為魏國整體實力比蜀國與東吳大,這也是東吳的想法!大家都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
14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形勢比人強。
夷陵之戰後,劉備是不可能滅掉東吳了,孫權卻考慮過要不要乘勝追擊,但是一看形勢,他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載: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曹丕的反應雖然慢了點,在夷陵之戰時接受孫權的稱臣,給了孫權跟劉備掐架的機會,而不是趁機下手,但他也不傻,反應過來後就要出手教訓東吳。
魏蜀吳說是三分天下,可曹魏的體量完全可以一挑二,而蜀漢和東吳單挑曹魏都夠嗆,更別提加上另外一家。
曹丕的這次南征沒能對東吳造成多大的傷害,但也足以給孫權敲響警鐘,兩弱相爭,得利的只會是強者,這種教訓,體會一次就夠了。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載: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載: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載:先是,吳王孫權請和,先主累遣宋瑋、費禕等與相報答。根據記載,孫權首先伸出橄欖枝,在公元222年末派人求和,劉備同意了,雙方開始恢復外交往來。不過此時劉備已經處於生命的最後時光,跟孫權講和已經是他的極限,跟孫權再度聯盟?他沒那功夫也沒那心思。
223年四月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成了蜀漢的實權人物,要不要跟東吳聯盟這種國家大事,被擺上了他的案桌。
從隆中對起,諸葛亮的外交主張一直都是“聯吳抗曹”,尤其是此時,蜀漢最主要的目標是北伐,絕不能把有限的國力投入到攻打東吳這種鷸蚌相爭的事情上面。
為此,諸葛亮派鄧芝出使東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而鄧芝在和孫權的會面中,明確解釋了吳蜀聯盟的特性。
《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載: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無論是孫權還是諸葛亮,對吳蜀聯盟的本質都是心知肚明的,畢竟孫權已經背過一次盟了,再度聯合只是形勢所逼,這種聯盟只是權宜之計,要是北伐成功,雙方勢必要開打!
如此脆弱的聯盟,甚至在北伐全無進展之時就險些破裂,那就是孫權的稱帝之舉。
蜀漢的立國輿論是曹丕篡了漢朝,自己繼承漢統,剿滅漢賊為蜀漢第一要務,可現在孫權也稱帝了,也成了漢賊,漢怎能與賊相結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諸葛亮也是廢了不少力氣,寫出一篇《絕盟好議》,分析厲害,告訴蜀漢君臣:形勢比人強,為了抗魏,漢也只得暫時與賊結盟。
《漢晉春秋》載:“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權僣之罪,未宜明也。”乃遣衛尉陳震慶權正號。諸葛亮從國家利益出發,指出吳蜀聯盟存在的必要性,就算東吳不出力,可只要他們存在,曹魏就得分兵駐守東部,蜀漢也可以全力北伐,於是這場爭議最終以漢為賊祝賀而告終,吳蜀聯盟也一直延續到了蜀漢滅亡,因為蜀漢一直沒能北伐成功。
-
15 # 楓葉0829
死仇又如何,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吳蜀兩國不聯合起來,短時間內就會被曹魏吞併,要知道曹魏的國力本就要高於吳蜀兩國,劉備不顧一切的征伐孫吳之後,兩國的國力都有很大的損耗。在這種情況下,兩國其實都不想再打下去了,想再次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曹魏。
再說了,劉備三兄弟都不在了,當時朝廷上做主的是諸葛亮,為了保證蜀國的安危,諸葛亮也是沒有辦法的選擇,知道這個時候蜀國和東吳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是為了蜀國能夠長遠的發展下去,不得不這樣選擇。他不得不說服大臣們,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必須要和吳國再次結盟,只有這樣魏國才不會來攻打我們。要不大家就只能一起玩完了。
同時呢,夷陵之戰孫權是打贏了,但是孫吳的實力也有折損,要知道孫權本來人家當時就沒打算爭霸中原,魯肅給孫權的謀劃是,“進可橫掃中原,退可雄霸一方”,也就是我們先保證根據地的完整與穩定,再說逐鹿中原的事。所以孫權當時也需要這麼一個盟友來幫其分擔曹魏的壓力。
說到底,還是兩家各取所需,為了國家的利益,仇恨之類的只能先放下了。畢竟國家只有利益。所以當諸葛亮釋放善意主動派人出使孫吳之時,孫權就答應了再次聯盟。
回覆列表
因為這兩國雖然撕逼撕的粉碎,成為死仇,但兩者都還沒有死,而且都還有活下去的意願。沒有被仇恨泯滅判斷,兩者都清楚的意識到,除了他倆之外還有一個更可怕,可以輕易把他倆當中任意一個輕鬆碾壓至死的曹魏存在,如果說不能放下仇恨,彼此合作。那麼最壞的結果,可連命都會丟,到了那個時候一定後悔,因為那時連仇恨的機會都沒了。
諸葛亮孫權都是精明的政治家,他們會為自己的利益互掐,軟的硬的。但不是熱血小青年,動不動就要拼命打架,然後去躺醫院。因為那時沒人照顧他們,只會被人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