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看正史對於“玄武門之變”的記載:
《舊唐書·高祖本紀》武德九年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同謀害己,率兵誅之。詔立秦王為皇太子,繼統萬機,大赦天下。八月癸亥,詔傳位於皇太子。尊帝為太上皇,徙居弘義宮,改名太安宮。
《舊唐書·太宗本紀》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甲子,立為皇太子,庶政皆斷決。
《舊唐書》中這兩段短短的話,是“玄武門之變”的官方歷史定論。無論政變後面的歷史真相如何,但政變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過程是沒有歧義的,最後的結果也成了改變不了的事實——李世民贏了,做了大唐帝國的第二任最高統治者。
那麼,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呢?
李淵起事後,沒有能力馬上稱帝,而是先自封為大將軍,建成和世民分列左右。而後立傀儡代王楊侑為天子,自己則為大丞相,進封唐王,以隴西公建成為唐國世子;李世民改封秦公。就是說太子建成的繼承人地位一是來自其嫡長子的出身,二是有加蓋前朝皇帝公章的命令確定的唐王繼承人。李世民功勞再大,始終居其右,這是禮教和法統決定的。在建成沒有大錯之前,無法也不能透過正常渠道改易他的第一繼承人地位,於禮不合、師出無名。
但是李世民不是池中物。他在大唐建國和掃平天下的過程中立下豐功偉績。李世民的功績這裡不贅述,大抵李建成也不會差太遠,但歷史只讓我們記住了李世民。到李淵受禪後,三個宰相,李世民是大宰相,裴寂、劉文靜分居左右,立建成為太子。從這時候開始,建成就等著繼位,李世民則總攬朝政和軍事。到武德四年甚至為世民專置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上,作為人臣已無以復加。
總體來說,在玄武門之變之前的歷史背景就是:李建成作為太子,法定繼承人,不但沒有大錯,而且也頗有功績。但他忌憚李世民,在他而言,李世民已經坐大,成了尾大不掉的覬覦者。李世民作為立國的首功之臣,作為人臣的地位已經無以復加且已經威脅到李建成的繼承權。李淵則在和稀泥,他是肯定不願意為了其中一個兒子去殺死另一個兒子,除非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和性命,他在靜靜地等待一個他無法預知的結果。
直接的導火索是武德九年,突厥犯邊,李淵詔元吉率師拒之。這時候開始倚重李元吉,但李元吉和李建成來了個釜底抽薪,向李淵申請了李世民麾下的一些骨幹將領。這直接導致李世民感受到危機,同時也讓李世民集團人人自危,一場流血鬥爭一觸即發。
這時候的李世民是否有猶豫和遲疑?我認為有,一方面沒有必勝的把握,另一方面就是如果成功,李淵的態度會是什麼?這個很重要,也許他也不想落到弒君弒父的地步吧。還有一個就是還需要理由,儘管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這涉及善後和成功之後的人心向背。
這個時候一股力量起了關鍵作用,那就是依附於李世民的秦王集團。這些人是與李世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如果不動手,只會任人宰割,動手還有勝的可能,一旦成功,將是加官進爵。所以,一如後來趙大的黃袍加身,既有自己的蠢蠢欲動,也有手下人為求自保的裹脅吧。
結語:“玄武門之變”是遲早要發生的。當皇位法定繼承人實力不如繼承權覬覦者時,作為繼承人會想盡辦法消除隱患,覬覦者則會以實力爭奪,流血就不可避免了。此時發生,只是宮門喋血,如果要遲一些,建成先動手,我想李世民絕對不會坐以待斃,估計帶兵造反,生靈塗炭都有可能。
圖網侵刪。
我們先來看看正史對於“玄武門之變”的記載:
《舊唐書·高祖本紀》武德九年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同謀害己,率兵誅之。詔立秦王為皇太子,繼統萬機,大赦天下。八月癸亥,詔傳位於皇太子。尊帝為太上皇,徙居弘義宮,改名太安宮。
《舊唐書·太宗本紀》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甲子,立為皇太子,庶政皆斷決。
《舊唐書》中這兩段短短的話,是“玄武門之變”的官方歷史定論。無論政變後面的歷史真相如何,但政變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過程是沒有歧義的,最後的結果也成了改變不了的事實——李世民贏了,做了大唐帝國的第二任最高統治者。
那麼,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呢?
首先,“玄武門之變”的發生有其背後的歷史背景。李淵起事後,沒有能力馬上稱帝,而是先自封為大將軍,建成和世民分列左右。而後立傀儡代王楊侑為天子,自己則為大丞相,進封唐王,以隴西公建成為唐國世子;李世民改封秦公。就是說太子建成的繼承人地位一是來自其嫡長子的出身,二是有加蓋前朝皇帝公章的命令確定的唐王繼承人。李世民功勞再大,始終居其右,這是禮教和法統決定的。在建成沒有大錯之前,無法也不能透過正常渠道改易他的第一繼承人地位,於禮不合、師出無名。
但是李世民不是池中物。他在大唐建國和掃平天下的過程中立下豐功偉績。李世民的功績這裡不贅述,大抵李建成也不會差太遠,但歷史只讓我們記住了李世民。到李淵受禪後,三個宰相,李世民是大宰相,裴寂、劉文靜分居左右,立建成為太子。從這時候開始,建成就等著繼位,李世民則總攬朝政和軍事。到武德四年甚至為世民專置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上,作為人臣已無以復加。
總體來說,在玄武門之變之前的歷史背景就是:李建成作為太子,法定繼承人,不但沒有大錯,而且也頗有功績。但他忌憚李世民,在他而言,李世民已經坐大,成了尾大不掉的覬覦者。李世民作為立國的首功之臣,作為人臣的地位已經無以復加且已經威脅到李建成的繼承權。李淵則在和稀泥,他是肯定不願意為了其中一個兒子去殺死另一個兒子,除非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和性命,他在靜靜地等待一個他無法預知的結果。
然後,一些導火索在武德九年被點著,直接導致政變發生。直接的導火索是武德九年,突厥犯邊,李淵詔元吉率師拒之。這時候開始倚重李元吉,但李元吉和李建成來了個釜底抽薪,向李淵申請了李世民麾下的一些骨幹將領。這直接導致李世民感受到危機,同時也讓李世民集團人人自危,一場流血鬥爭一觸即發。
這時候的李世民是否有猶豫和遲疑?我認為有,一方面沒有必勝的把握,另一方面就是如果成功,李淵的態度會是什麼?這個很重要,也許他也不想落到弒君弒父的地步吧。還有一個就是還需要理由,儘管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這涉及善後和成功之後的人心向背。
這個時候一股力量起了關鍵作用,那就是依附於李世民的秦王集團。這些人是與李世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如果不動手,只會任人宰割,動手還有勝的可能,一旦成功,將是加官進爵。所以,一如後來趙大的黃袍加身,既有自己的蠢蠢欲動,也有手下人為求自保的裹脅吧。
結語:“玄武門之變”是遲早要發生的。當皇位法定繼承人實力不如繼承權覬覦者時,作為繼承人會想盡辦法消除隱患,覬覦者則會以實力爭奪,流血就不可避免了。此時發生,只是宮門喋血,如果要遲一些,建成先動手,我想李世民絕對不會坐以待斃,估計帶兵造反,生靈塗炭都有可能。
圖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