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露露字乄昇

    中秋節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起源於我們種花家,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

    按照種花家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後,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小時候聽過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不過前幾天聽說了一個不一樣版本的嫦娥奔月,分享給題主。

    相傳在遠古時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併成為帝王,可是他愈來愈暴戾,多番施行惡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從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藥,只要吃了不死藥,就能長生不老。嫦娥知道後為拯救蒼生免受后羿永遠的統治,就把不死藥全部吞下,然後變成了仙女,往月宮飛去。百姓們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漸形成了中秋節拜月的風俗。

  • 2 # 婉若游龍

    中秋節就快要到啦!今年的中秋比較特殊,要和國慶一起過,加起來總共會放8天的假,這回終於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的更久一些,過一個更加愉快的節日了。但是大家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中秋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開始於唐朝,盛行與宋朝,到明清之際已經成為了和春節一樣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產生和中國古代的農業生產活動和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有關。

  • 3 # 歷史小說家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了,這個節日在中國象徵著團圓,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一般中秋節會放三天假,不過今年有些不同,那就是中秋節和國慶趕到了一塊,所以中秋節有七天的假。關於中秋節的由來,有很多說法,不過最靠譜的還是中秋節的由來跟農業有關。

    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 4 # 地攤貨源吧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5 # 阿依蓮185238305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產生,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很多,目前兩種說法比較令人信服,那就是中秋節的產生與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活動有關 這是其中一個說法,另外一種說法就是中秋節的產生與中國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有關,我個人認為可能這兩種情況都有吧,不管怎樣,中秋節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是中國人重要的傳統節日。

    在我們這裡,中秋節要吃月餅,螃蟹,紅糖烙的圓餅,還有各種本地小吃,還要祭祀,挺隆重的!每每這時,父輩們總是會拿出珍藏許久的洋河大麴,以示對中秋節的重視!

  • 6 # 天天英文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網路配圖

      周時已有秋分祀月之說,秦漢前後有中秋敬老的活動,還賜以餈粑餅。賞月、祭月、敬老習俗匯合起來,經過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增益,就成了後世的中秋習俗。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中秋節的傳說有很多,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一直流傳在民間。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絡起來,極富浪漫色彩。中秋節正當秋分,太陽直射月亮朝地球的一面,秋高氣爽,明月當空,固有賞月與祭月之習俗。

      月餅的由來

      月餅是中秋當日必備的一種美食,它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月餅有多種叫法,小餅、團圓餅、胡餅等,是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供品,從古到今,這種做法一直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據王龍教授介紹,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殷、周時期,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它是我國月餅的“始祖”。在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核,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就叫“胡餅”。從唐代起,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時,心潮澎湃,隨口說出了“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傳開。

    網路配圖

      月餅有促圓滿、促團圓的寓意,然而經後期發展,月餅便成了文化的消費品,經商家大力度的包裝後,市民購買月餅時更多注重的是包裝,反而忽略了月餅文化的味道。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後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

      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餵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玄宗漫遊月宮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網路配圖

      相傳月宮裡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網路配圖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讓我們共處一片月光之下,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 7 # right派

    有個女人被外星人綁架到了月球,他情人思念他決定把月球吃掉所以就有了月餅這一說,正好是秋天的中旬所以就叫中秋了。就像你的生日一樣,生的那天。

  • 8 # 陳相潮人

    中秋節的來歷,唐朝歐詹是這樣解釋,秋天在夏冬兩季之間,八月居秋季之中,十五又八月的月半,故而得名。民間俗稱八月節。早在漢代,我國就有了“秋節”了。不過不是在八月十五,而在立秋之日,到了宋朝,關於中秋節的記載就多起來了,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韋莊《送李秀才歸荊溪》詩:“八月仲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又稱月夕,《提要錄》載:“八月十五為月夕”。中秋的傳統習俗很多,自古有賞月、拜月和吃月餅等舊俗,但流傳至今最廣的就是賞月了。

    潮州人還有用芋頭祭祖的習俗,建立元朝的蒙古人實行種族歧視政策南人被列為最低等級,任意屠殺。南宋景炎二年(1277),元兵攻潮州城,攻了一年,仍久攻不下,景炎三年,元兵收買南門巡檢黃虎子,私開南城門,元兵才得以入城,元將唆都下令屠城三日,血流成河,慘絕人寰,東門街旁一巷僅存三戶,後稱“三家巷”。因胡人欠下潮州人民一筆血債,潮州人對胡人痛恨入骨。因潮州方言“芋頭”與“胡頭”同音,且狀似人頭,所以潮州人祭祖時把芋頭當作胡人之頭,拿來祭拜自已的祖先。以此告訴子孫後代不要忘記胡人對潮州人民所欠下的血債,因而用芋頭祭祖便相沿成習俗。

    傍晚時分,孩們跑到曠野玩起“燒瓦窯”的遊戲。“燒瓦窯”據說是源於朱元璋舉義兵殺韃子的故事。元末民不聊生,饑荒四起,朱元璋在中秋夜燃起熊熊篝火,聚饑民起義,終於推翻了元朝。

    潮州人拜月、賞月在月升起進行,民間叫做拜月娘,家家戶戶在天井設香案,供品有月餅、朥餅、雲片糕俗稱書冊糕、老媽糕、綠豆糕、糖豆條、香蕉、香梨、大吉即柑、柚子、林檎、羊朵(楊桃)、柿子、菠蘿等各種水果,各種紙錢。焚香點燭,望月禱祝,祈求“阿孃”保佑全家平安。

    注:潮州朥餅不叫月餅,月餅不是朥餅,月餅直徑二、三十釐米不等,厚度一釐米。用食用紅色素寫上“花好月圓″、“閤家平安”、“閤家團圓″、“清風明月”等等。今被叫獸磚家所混淆誤導,使年輕人誤認為朥餅就是月餅,月餅就是朥餅。

  • 9 # 我要胖15公斤

    中秋節起源主要是嫦娥奔月,那麼漂亮的嫦娥姐姐獨自一人去月球生活哦,那麼地球上的男子是不是都要想念和掛念我們的共同情人?連天蓬元帥豬八戒都抵制不了嫦娥的美貌,更可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所以中秋就是我們思念嫦娥,思念心中的女神。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我們心中的女神已經是自己的母親,所以,現在中秋更加註重團圓,與自己的母親與家人團園。而嫦娥只是一個媒介

  • 10 # 阿呆的李子

    中秋節現在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賞月團圓吃月餅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節俗。但中秋節俗卻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融合了諸多文化元素,經過很長時間的歷史演變才形成的。

    名字由來

    “中秋”原是季節描述,按照“孟仲季”的劃分,農曆七八九月正好對應著孟秋、仲秋和季秋。而古時“仲”和“中”互通,八月十五是仲秋之中,所以也就是中秋。

    《禮記.月令》中已有“仲秋”一詞,不過只是講不同時節對應不同的禮儀需求,尚不曾有節日禮俗的描述。

    元素豐富

    後經時代演進,唐代出現了唐明皇夜遊廣寒宮的故事,隨著各種傳奇、戲劇和小說的層層加持,月亮的各種傳說元素(嫦娥,吳剛,月兔,桂樹等)開始進入中秋節中。

    唐代詩歌異常繁榮,出現了許多描寫中秋的詩歌。比如詩聖杜甫的《八月十五日夜二首》“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中秋之月明亮皎潔,容易讓人產生各種思緒。另有張若虛“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更是將月色之美與環境之美寫絕寫盡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勾起人們無盡遐思。

    上下融合

    我認為節俗的形成離不開國家機器的推廣和民間習俗的共同作用。由國家舉辦的各種祭祀慶典與民間的飲食慶祝活動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了現在的中秋節俗。

  • 11 # 二桃愛三士

    有一種傳說,月亮與地球本是“兄弟” !

    從太昊伏羲人皇到炎帝神農、黃帝軒轅再到顓頊、帝嚳、少昊金天、堯、舜的三皇五帝直至今天,人類都在牽掛、紀念著不遠處的另一個“家園”!

    當一輪明月高掛於天際,人們除了欣賞與讚美又有多少人想過它為什麼存在喃?“天”之一字:上橫為天,中橫為地,而人穿梭於其間,這就是“天地人三才之象”!如若此人通曉天地之理、自然之機、宇宙之奧,則“人”出了“天”頭,成為“夫”也!“夫”者,就是儒家聖人說的大學問者(夫子);道家說的修道者;釋家講的比丘僧眾。“天”之一字有三種含義:一指浩瀚宇宙;二指地球的大氣層;三就是指月亮。而這個皎皎之月,它就是地球的兄弟,而不是衛星!

    我們現在這個地球文明至少是屬於第四代文明,在太昊神農軒轅的三皇時期是第三次文明與第四次文明的交替時期,那時候人們所說的“天”就是單指的月亮!三皇時期是當時人類高科技極度發達的時期,處於中央之地的黃帝打敗了炎帝神農(哥哥)、蚩尤;其手下的將領祝融也打敗了炎帝的將領共工!當時期的月球距離地球很近很近,其中心點位置大致就在今天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附近。那時候支撐月球的就是四周的古崑崙山,當時的月球就是人們說的“天”,古崑崙山脈就是連線天地的“天梯”,而炎帝神農氏一族就居住在天上的月球裡!在那個時代的確有“龍”的存在,不過它是當時高科技時期的一種“機器人”,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上古神獸”!與它類似的機器人神獸還有“神荼”、“朱雀”、“玄武”、“青龍”、“白虎”、諸懷,奢比(屍比),巴蛇,句芒,禺京,禺疆(禺強),鳳凰,麒麟,朱厭,竣鳥,腹蛇,鹿蜀,旋龜,九尾狐,地狼,胃土稚,蠱鵰,虎蛟,肥遺,兕,數斯,舉父,比翼鳥(鶼鶼),英招,陸吾,畢方,九嬰……上百種《山海經有記》!這樣上古機器神獸有的能吐火,有的吐水,有的吐霧,有的可以發射鐳射、大炮導彈甚至核武器!在炎黃二帝時期,黃帝與炎帝發生了幾次真正驚天動地的戰鬥,最後還爆發了核戰爭。炎帝之臣共工大怒之下用核武器炸燬了“不周山”(古崑崙山一峰),連整個古崑崙山也被遺為平地!於是天地徹底分離,“天”這個月球“逃離”到現今的位置……

    嫦娥本是炎帝神農的侄女,后羿本是黃帝軒轅的外侄。“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自此,夫妻分離,天各一方。每當后羿看見一輪皎月高掛天邊,他便大喝呼喚:“女娃,快點回來,你媽喊你吃飯了!”。。。

  • 12 # 張頡Insist

    馬上就要中秋節了,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的八月十五。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根據我國古代曆法,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由來

    一、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關於他的起源有種說法是,八月十五這天正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二、後裔與嫦娥的傳說。遠古時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賞賜仙藥。八月十五后羿帶眾人打獵,其弟子蓬蒙前去其家盜藥,后羿妻子嫦娥為保護仙藥,遂將其吞下。吃下仙藥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飛上天去,遲來的后羿只見到將要消失的嫦娥。後認為紀念善良的嫦娥,遂將這一天定為中秋節,意為:全家團圓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後羿與嫦娥可以團圓。

    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習俗

    吃月餅,寓意家人團聚的意味。

    祭月,中秋節祭月,是我國現代重要祭禮之一,在我國是一種非常陳舊的風俗。

    飲桂花酒,中秋之夜,仰視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甘美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用。

    觀潮,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敘。

    燃燈,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習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

    走月,中秋之夜必需做的一個習俗活動。以寓月圓人亦圓之意,直至深夜方散。

    玩花燈,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遊玩的活動。​

  • 13 # 粵粵社

    中秋節是中華文化圈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約在公曆的9月至10月初。按照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 十五夜,是漢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也是朝鮮、日本(琉球)、越南的傳統節日。

    中秋,最早出現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動,但並無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唐朝以後,中秋節成為君王賞賜群臣的節日。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閤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中秋節也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於慶祝秋季豐收,同時也會拜祭拜土地神,是一個感謝神恩的節日,因此屬於豐收節[2]。此外,關於中秋節由來的傳說還有東亞各地皆有的月兔傳說、中國地區的嫦娥奔月、越南的阿貴傳說等等。中國裴寂在八月十五日徵討隋兵的傳說,皆是近代才盛行者。

    具體的起源年代已不可考。

  • 14 # 獨予幽寂

    中秋起源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裡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梁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開啟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也是孝敬父母的日子!別忘了多關心爸爸媽媽一點!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 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 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 15 # 自由行走的你

    八月十五為什麼叫中秋節呢?根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多有祭月的活動,日期定於農曆的八月十五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所以被命名為“中秋節”。其實中秋節還有很多其他名字,比如:端正節、八月節、八月半、團圓節等。但一般正式的說法中,都稱為“中秋節”。

    “中秋 ”二字最早起源於《周禮》,《禮記》上記載了“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由此可見,在周朝的時候便已經有了天子在中秋之日的夜晚去拜月的祭祀活動。“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至明、清時,已經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一般有以下一些:祭月、賞月、拜月、觀潮、燃燈、猜謎、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玩花燈等……還有一些因民族不同、地方文化差異而引發的多種特色活動。

  • 16 # 進士及第

    中秋節的由來是什麼?

    答: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據史料記載,中秋節始源於唐朝(唐朝詩人王建曾作詩《中秋月·中秋月》),到了宋朝時極為盛行,著名的中秋詞像蘇軾的《水調歌頭·丙辰中秋》裡面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流傳後世。

    中秋節在明清時期已經與清明節、春節、元宵節等一同成為傳統節日,即使是皇室也在民間大力推廣、與民同樂。

    中秋節有很多別名,像女兒節、團圓節、八月節、追月節等。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有的地方把中秋節定在農曆八月十六。

    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第一大習俗就是賞月、吃月餅。中秋節傳承千百年來唯有吃月餅的習俗沒有改變,你第一次離開家長在外邊過中秋節時你父母朋友是不是叮囑你要吃一塊月餅呢?

    在古代,人們往往在中秋節的這一天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喝桂花酒等。現在流傳下來關於中秋節的詩詞中,很多詩人都是與朋友家人在一起賞月有感而發或者因思念親友才作詩詞的。

    中秋節這一天月亮是圓的,象徵團圓之意。而且中秋節是從古人祭月中演變來的,所以人們對月亮大多懷著敬畏、神秘的情感。

    古人在中秋節還會燃燈來助月色,有的還會猜燈謎,各種活動讓人們在這一天可以高高興興的賞月。而且孩童在這一天往往不會被長輩管束的厲害,所以古代很多小孩子都盼望過中秋節。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當中,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中秋節的發展

    中秋節在大陸、香港、澳門、臺灣等都是法定節假日。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國家中,中秋節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像在韓國,中秋節是放假三天。

    中秋節神話傳說

    因為古人不知月亮為何物,而且有時會將月亮上的假山看作月宮,於是編造了很多神話故事。像著名的嫦娥奔月、吳剛折桂、月餅起義等。

  • 17 # 毅力語文老師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中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了固定的節日。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又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18 # 東青58770502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1][2]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19 # I野狐狸

    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1-2]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起源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發展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裡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梁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假期2008年開始中國大陸將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期,如當天與週六週日重合,則在下週一補休一天。“中秋節”心智圖 在臺灣,中秋節當天放假一天,若與週六、日重疊則不另外補假,但若與週休假期僅相隔一工作日者,該工作日則調為假期,並擇另一星期六補班補課。香港的中秋節公眾假期定在農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翌日)。如果碰上星期日,則在星期一補一天假;如果碰上星期六則沒有補假。南韓把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期,放假3天。

  • 20 # 胖魚頭知足常樂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有賞月、吃月餅的風俗。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春節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 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晚上,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裡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梁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中秋,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但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受不了長輩的哪些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