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簡單說

    黃皓,我們知道,是蜀漢的宦官,其實魏蜀吳三國,也只有蜀漢的宦官比較出名,而東吳與曹魏就比較少看到宦官出現,曹魏的曹操與曹丕明確定下婦人與宦官不得干政的規矩。

    而曹魏與東吳的朝政,要麼是皇帝當政,要麼是權臣當政,比如曹魏的曹爽,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懿,或者東吳的孫琳,諸葛恪等人,宦官基本沒有什麼露臉的機會,自然沒有參與朝政的權力。

    其實蜀漢的情況和東漢中後期的情況會比較想象,東漢的皇帝往往不能自處,只能靠著宦官與外戚對抗,原因是東漢皇帝年紀太小,另外文官們也基本是跟著外戚的,畢竟受儒家思想影響計程車人們,是看不起宦官的。

    黃皓的情況,有點像,又有點不像,劉禪繼位的時候只有十七歲,而且是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情況下,所以劉禪的話語權也沒有多少,而朝中的大臣,比如蔣琬,費禕,董允等人,是跟著諸葛亮,如出師表那樣,對劉禪是各種規勸。

    都說良藥苦口利於病,良言卻是逆耳,比如劉禪想要擴充自己的後宮,而董允卻以古代后妃不超過十二個,將劉禪的想法打消掉了。

    劉禪或許是聽進去的,或者是被迫的,但心裡終究是不大高興的,所以他就開始寵信了黃皓,黃皓也很會溜鬚拍馬,但是董允在呢,黃皓也不敢有所造次,所以董允在的時候,黃皓僅僅是個黃門丞而已。

    可是董允在公元246年就死了,而諸葛亮早在公元234年就病死了,接替董允擔任侍中的是陳祗,陳祗是許靖的外孫,陳祗這個人到是不排斥黃皓,他還與黃皓一起合作,掌控朝政。

    公元258年,陳祗死了,黃皓就控制了朝政。劉禪的弟弟劉永不喜歡黃皓,黃皓就在劉禪耳邊說劉永的壞話,劉禪就疏遠了劉永。

    很多大臣都依附黃皓,但是羅憲也不喜歡黃皓,被貶到巴東當太守。

    公元259年,諸葛瞻與尚書令樊建庇護黃皓。

    公元262年,姜維奏請劉禪說黃皓是個奸臣,要處死他,可是劉禪不以為然,讓黃皓向姜維道歉,姜維擔心黃皓加害自己,只能避於沓中種麥。

    公元263年,姜維聽說鍾會要攻打蜀漢,可是黃皓卻找人算命,跟劉禪說鍾會不會來,所以劉禪也沒啥準備,最後蜀漢劉禪只能向曹魏投降。

    鄧艾打算殺掉黃皓,可是黃皓買通鄧艾的身邊人,竟然沒被殺死,或許他也覺得劉禪能投降,黃皓也是有功勞的吧。

  • 2 # 小龍女5505

    黃皓蜀漢宦官奸臣,蜀漢滅亡肯定有難以推卸之責。禍君亂政、陷害忠良加速了蜀漢滅亡,大智若愚的蜀後主劉禪會寵信他,是因他會討劉禪歡心。

  • 3 # 老賈先聲

    不需要,蜀國這樣的政權,應該完蛋,居然還有43年的國祚,按照正常的情況,早該完蛋了。

    蜀國滅亡前幾年,吳國國君孫皓的弟弟出使蜀國,回來時報告蜀國國內的情況:“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就是說整個朝廷上沒有講真話的,政治上小人當道,混亂不堪;在民間,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經濟上都已經達到了崩潰的邊緣。你看看,這個反人類政權,豈是一個黃皓能搞出來的?

    當初劉皇叔從劉璋手上奪取益州,為了搜刮民財,發行當十大錢當百大錢等虛值貨幣,當時民間用的是五銖錢,每枚銅錢重量五銖,現在大耳兒一枚五銖錢當十枚甚至一百枚用,不接受者格殺勿論,很快就將幾十年未經戰火,富庶的益州掠奪的國弱民窮;等到諸葛村夫上臺時,發行"太平百錢"虛值貨幣,一枚重量一兩株的銅錢居然要當一百枚五銖錢用,掠奪何其慘烈!!

    蜀漢政權能撐那麼久,本身就是個奇蹟了。

  • 4 # 峰峰說史

    大家好,我是野史共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回答第一問:蜀漢的滅亡黃皓確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都知道白帝城託孤後,其實蜀漢大權在諸葛亮手裡,此時的後主劉禪想幹啥都得經過諸葛亮點頭!但是後來諸葛亮病死於北伐的路上,後來雖然董允,蔣琬等接管蜀中大權,但是他們都命不長,尤其在董允死了以後,劉禪便開始親信宦官黃皓,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大將軍姜維多次向劉禪進言除掉黃皓,因為姜維看出黃皓必定會誤國,但是劉禪都沒有理會!

    公元263年,姜維率先發現,曹魏軍馬出動,並且將這一軍事急報送於蜀中劉禪,不過劉禪面對如此大事,竟然沒有通知蜀中眾位大臣去商量對策,而是直接與宦官黃皓私下商量,還聽信了黃皓之言!“曹魏不可能翻山越嶺來攻蜀中!”如此小兒之語,劉禪居然相信了!當鄧艾偷渡陰平之時,劉禪覺得他的末日就來了,即使派遣了諸葛瞻救援,但仍然改變不了任何局面!最終選擇投降!所以說黃皓對蜀漢的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再回答第二問,大智如愚的劉禪如此寵信一個宦官,其實我認為原因很簡單,歸根到底還是諸葛亮在世之時對劉禪管理得太嚴格了,自己貴為一國之君,卻事事聽從他人,自己沒有一點實權,連朝中劉禪選取妃子,當然這事是董允負責,董允認為劉禪妃子已經有12人,已經完全夠了,當然了主要是因為諸葛亮對此事的看法也是一樣,因此劉禪始終不能繼續選妃,久而久之劉禪或許對諸葛亮也會產生些許意見!從諸葛亮死後,劉禪就立馬抄了諸葛亮的家,可以看出劉禪對諸葛亮是極為不滿的!只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劉禪不敢當面表達出來!

    至於寵信黃皓,劉禪完全把他當作是“另外一個自己”自己敢想而不敢做的事,全部都由黃皓完成!至於劉禪寵信黃皓的根本原因,或許就是諸葛亮當時太過於強勢,太過於霸道,他受夠了諸葛亮的擺佈,現在有一個對他阿諛奉承討好自己的人,從這些方面來看,劉禪親信黃皓也是正常的!黃皓讓劉禪找到了自己才是老大的感覺!

  • 5 # 公元前

    按常理來說,諸葛亮生前對劉禪說的:“親賢臣,遠小人”,劉禪應該能夠理解,但事情卻和我們想象的不一樣。董允去世之後,黃皓被劉禪提拔了上了,而黃皓卻瞧不慣姜維的所作所為,經常在背地裡給姜維使絆,而姜維也是無可奈何。並且黃皓還經常說劉永的不是,劉永是劉禪的弟弟,結果劉永被劉禪貶職。

    劉禪寵信黃皓,據歷史記載“便辟佞慧”。諸葛瞻在臨終前說出了真相:“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何敢言返?”。意思是:諸葛瞻和他父親諸葛亮相比沒有多少才華,也無法做到內外兼顧,在朝廷,他無法將佞臣黃皓斬殺;在戰略方面,他無法牽制姜維的行動。這也是為什麼諸葛瞻一定要出戰鄧艾,主要是因為他心中愧疚。

    很明顯,諸葛瞻已經說出了劉禪為什麼寵信黃皓。黃皓是一個宦官,而他的主人就是劉嬋,如果不是主人劉嬋的默許,宦官黃皓怎敢胡作非為。黃皓之所以敢放縱,與劉嬋有很大的關係。在劉禪看來,黃皓能夠牽制姜維的北伐,但是姜維與諸葛亮的關係非常好,所以劉禪明面上不敢動姜維,只能用宦官黃皓,這也使得黃皓的權力過大,讓蜀漢內部不得安寧。如果黃皓不專權,蜀國是不是就不會滅亡呢?

    諸葛瞻曾說“”“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說到底就是他沒能專權而已,沒能像他父親諸葛亮一樣,朝廷內外他一人說了算。但是,如果他把黃皓搞下去,並且他讓姜維規規矩矩聽他的話,那麼他也不能挽回蜀國的敗局。

    當初,姜維讓劉禪殺了黃皓。如果劉禪真的把黃皓給殺了,姜維也不可能打敗魏國。在《三國演義》裡,姜維正在節節勝利的時候,黃皓卻給劉禪說姜維有可能要篡權,讓劉禪把姜維立即調回來,以至於,姜維的北伐功虧一簣。這只是小說虛構的情節,宦官黃皓並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

    所以,黃皓肯定是一個奸臣,但是,蜀國的滅亡和他沒有直接的關係,他不是主謀。

  • 6 # 歷史哨聲

    黃皓不但不需要為蜀漢滅亡負責,相反他才是那個一心延續蜀漢的人

    那些說黃皓要為蜀漢滅亡負責的人,先來回答這個問題:

    都說黃皓亂政,黃皓做了什麼壞事?殺了幾個功臣?

    事實是黃皓沒有處死一個蜀漢文臣武將,也沒有做出有損蜀漢的事情。

    歷史對於黃皓過於誇大其詞

    1、黃皓最高官職就是中常侍、奉車校尉,而姜維是大將軍,黃皓地位遠遠不及姜維,如何能夠殺害姜維;

    2、都說黃皓將羅憲從太子舍人調為巴東太守是打擊報復,可羅憲在蜀漢滅後在東吳圍攻下堅守半年,不算是黃皓用人之明?

    3、甘陵王劉永10年見不到劉禪,究竟是黃皓阻止他來朝見,還是劉禪不想見到他呢?劉禪若想見他,黃皓能夠阻止?

    4、黃皓要用閻宇取代姜維做大將軍,不是黃皓一個人這樣想,諸葛瞻、董厥等也支援讓閻宇取代姜維,這算是黃皓的錯?何況黃皓還是依照劉禪的命令,向姜維賠禮道歉。

    事實上,262年蜀漢朝廷主流是罷免多年北伐無功的大將軍姜維。

    5、作為黃皓好友的陳祗、閻宇人品都不錯,黃皓人品也不會太差。陳祗是蜀漢尚書令,閻宇曾任庲降都督、右大將軍、永安都督,素有戰功,做事勤勉、精細,和馬忠名聲差不多。

    黃皓干政其實是黃皓意圖繼續陳祗治理蜀漢模式

    258年8月,陳祗死亡,劉禪任命董厥為尚書令、諸葛瞻為僕射,讓董厥治理蜀漢,諸葛瞻輔助;

    261年10月,劉禪樊建為尚書令,讓樊建治理蜀漢,董厥為輔國大將軍,脫離治理,諸葛瞻兼管尚書省,輔助治理。

    這足以說明,董厥、樊建、諸葛瞻三人治理蜀漢不力,完全失去了陳祗治理蜀漢時的“幹肅有章,和義利物,庶績允明”成績,這才有黃皓聯合其他不滿3人治理的蜀漢大臣進行干政:

    “士大夫多附之”

    足以說明黃皓干政並非不得人心。

    蜀漢的滅亡,根本原因在於姜維率軍在外屯田,在得知曹魏大軍進攻訊息時,姜維非但不積極回防漢中,還繼續在沓中繼續屯田。

    雖然姜維要求劉禪調兵守漢中,但蜀漢精銳5萬大軍都和姜維在沓中。合計蜀漢全國10萬兵力,基本上可以調遣的兵力都在姜維手中,劉禪是無兵可調。鍾會攻打漢中時,漢中守險關的兵力只有1萬人,如何抵擋10萬鍾會大軍。

    若姜維馬上回防漢中,鍾會攻打漢中只能是以失敗告終——5萬大軍據守漢中對抗10萬鍾會軍,綽綽有餘。漢中不丟,給鄧艾一萬個膽,也不敢偷渡陰平奔襲成都。

  • 7 # 隱者康司馬

    章武三年(223年)五月,劉禪在成都繼位稱帝,時年十七歲。外有丞相諸葛亮統軍,總理一切軍事外交的大事;內有董允、費禕管理朝政內務的事情。一個還不成熟的孩子,只有天天上朝走走形式,也沒有啥事,天天在後宮和眾多美女膩歪在一起,時間長了也就夠了。有個宦官叫黃皓,善長察言觀色,投劉禪的喜好。沒事就陪劉禪鬥鬥蛐蛐兒,劉禪也是樂在其中。也就逐步的寵信黃皓這個玩伴,黃皓是個有心計的人,便阿諛逢迎,想處心機慮往上爬。可是朝廷的侍中董允看穿了黃皓的意圖,多次當面警告責罵黃皓。黃皓是十分的懼怕董允,始終不敢為非做歹。公元246年,侍中董允去逝。陳衹接替董允的職位。他不再排斥黃皓,使得黃皓開始有機會參與政事。

    公元258年,陳衹病死。黃皓從黃門令一躍成為中常侍、奉車都尉,總攬朝政。他操弄威權並排擠在北伐前線的大將軍姜維。

    蜀漢滅之後,鄧艾多次想殺黃皓,但是黃皓用重金賄賂了鄧艾身邊的人,得以免死。

    黃皓肯定是一個奸佞的勢力小人,蜀漢的滅亡與他也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在朝廷裡無所事事的劉禪,需要一個經常陪他玩的人,來消磨無所事事的時光,後來逐漸的成了他的精神寄託。

  • 8 # 心說歷史

    首先,黃皓何許人也?黃皓乃是蜀國的一個宦官。要知道,東漢就是以為宦官才亡國的,所謂三國其實就是東漢的三個碎片,三國所行的制度與東漢時期大體相似。東漢時期,宦官可以利用制度大權獨攬,三國時期也是一樣的。

    宦官黃皓最後做到了中常侍、奉車都尉。這兩個官職筆者稍作一定解釋,首先奉車都尉,這個事實管理皇帝的御用車馬,食奉是兩千石;再說中常侍是皇帝的寵臣,食奉是兩千石。當時兩千石的大官不在少數,但是中常侍能插手中書省的管理,當時誰插手中書省誰就能左右朝局。黃皓在這個職務上,極度排擠蜀漢名臣姜維,陳壽於是評論:他需要對蜀漢的滅亡負不可推卸的責任。

    然而筆者認為,蜀漢蜀漢就是不出黃皓,也一定會滅亡,那麼這需要黃皓負什麼責任呢?

    諸葛亮的隆中對說的很清楚:劉備集團如果佔據荊州、益州,只需要等待天下有變時,再去圖謀天下。對蜀漢來說,益州是用來自保的,荊州是用來進取天下的。然而自從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蜀漢政權只能龜縮自保,等待被統一的命運。

    反觀諸葛亮,有學者認為,諸葛亮為天下一統遭成了阻力。因為當時,蜀漢無征伐天下的實力,然而諸葛亮偏偏要勞民傷財,六出祁山。楚漢當時的形勢是:糧食極度不足,自保尚且存在問題,更何況六次北伐。

    這是個死局,實力決定,誰解也解不開,因此就算是蜀漢政權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阻止不了上述韓政權滅亡的命運。

    再來說一下黃皓:雖然排擠姜維,但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阻止姜維的繼續北伐,讓老百姓享受滅亡之前的美好史官不是很好嗎?

    以上只是筆者一家之見,不足之處還請指正。

  • 9 # 四為堂主人

    愚以為,應該為蜀漢滅亡負責的人還只能是劉禪。

    一則是,火燒連營的慘敗、諸葛亮的去世、元老英臣的相繼離世,都是敗相紛呈的表現,雖然姜維等努力伐魏,但已是強弩之末。歷史的發展,到劉禪時已經是氣數將近。

    二則是,蜀漢氣衰,魏晉卻反而氣盛,不僅司馬懿老謀深算,後輩才俊如鍾會鄧艾等都是沙場勁敵。此消彼長,回天乏術。

    三則,還得說,劉備沒有留下好後,雖有人說劉禪是大智若愚,但是畢竟愚鈍,實在不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之才。要不然怎麼會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嘆呢?他寵信黃皓豈非大錯?黃皓之於劉禪無非大糞之於蠅蛆,皆是自身感召,什麼君感召什麼臣而已,合該劉禪亡國。

    四則,假設天不滅蜀,則諸葛不會早喪,若諸葛再活二十年,恐怕魏後不復有晉矣!然歷史可以假設乎!嗚呼!天將滅蜀,必先折其大枝大幹矣!

    綜上,諸君之怨儘可息矣!

  • 10 # 安定郡小書生

    黃皓是否要為蜀漢滅亡負責

    如果將蜀漢政權放到現代社會比較,那麼就如同一家家族企業,而企業的負責人就是劉禪。蜀漢政權的最終滅亡,猶如企業的破產,那麼要負責的也只能是後主劉禪而已。

    東漢是中國歷史上宦官最為猖獗的時期之一,其主要原因就是皇帝與外戚集團之前矛盾,最後催生出宦官專權,甚至宦官權利最終強大到不受皇權制約,直接決定天子的廢立。

    以大漢延續為使命的蜀漢政權,到後主劉禪手中依然延續了東漢王朝寵幸宦官的癖好,讓宦官黃皓參與政事,最終專秉朝政。雖然蜀漢的黃皓遠遠沒有發展到東漢宦官專權最厲害的地步,依然依賴與後主劉禪的寵幸,但是此時黃皓已經可以通過後主劉禪對官員進行打壓,培植自己的勢力。

    樊建、董厥、諸葛瞻統領朝政,面對黃皓玩弄權柄,諸葛瞻、董厥卻選擇了遷就庇護,只有樊建進行反對。同樣,姜維面對黃皓肆無忌憚的擅攝朝政,主張將其處死,但遭到劉禪反對,認為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最後姜維感到畏懼,只好請求沓中屯田,遠離成都避禍。

    因此,蜀漢的滅亡,真正要負責的是後主劉禪,宦官黃皓只不過順著皇帝的喜好為其服務罷了。

    劉禪為何會寵信黃皓

    劉禪寵幸黃皓完全是與蜀漢群臣博弈的結果。

    蜀漢政權從建國以來就存在三股利益集團,分別是本地的益州集團、劉焉(劉璋之父)入蜀帶來的東州集團、劉備入蜀帶來的荊州集團。三股勢力共同瓜分益州這份大蛋糕,始終存在分封不均的情況,於是三股勢力存在競爭關係。

    劉備時期,毫無疑問,荊州集團分著益州這塊大蛋糕。諸葛亮時期,繼續延續著劉備的政策;可等到諸葛亮去世,劉禪掌握了蜀漢大權,東周集團也就順勢再次強勢起來。而無論是劉焉、劉璋時期,還是劉備、劉禪時期,作為東道主的益州集團一直處在末尾,也就決定了益州集團對蜀漢政權是排斥的態度。

    無論益州、東州、荊州集團哪方面主持國家朝政,作為國家負責人的後主劉禪都不希望自己僅僅做一個名義上的皇帝。那麼,他選擇培植自己的代言人,那就是自己身邊的宦官黃皓。

    後主劉禪之所以選擇相信黃皓,其實從他與姜維之間的對話就可以看得出來。黃皓在後主劉禪的眼中,永遠只是一個小人物而已,永遠需要自己的支援。而相對應的姜維為代表的群臣,在劉禪眼中就成了可以限制自己權利的大人物了。

    小人物是沒有威脅的,大人物就不同了,所以,當姜維讓後主殺掉黃皓時,後主劉禪選擇了拒絕。意思很明顯,黃皓只不過是一個小人物而已,何必要與他一般見識,真正要在意的就是你姜維這些大人物啊。

  • 11 # 楊薈棟A

    誰都不會為歷史負責。一個再英雄的人物也不會阻擋歷史的程序。或許有些人能改變一個事件,一個朝代,但,歸根結底,歷史的車輪是勇往直前的。不為哪個歷史人物而懊悔,也不為哪段史實而憤怒。以史為鑑,讓人們更明白事物和歷史的發展規律。

  • 12 # 鷺鷺平安

    黃皓是一個宦官,宦官都是有主人的,而他的主人正是劉禪,如果主人不默許,宦官其敢胡作非為。黃皓之所以可以如此放縱,與他的作用有關。在劉禪看來,黃皓的存在是為了牽制姜維北伐,但是姜維與諸葛亮關係緊密,劉禪不得明面上說這件事情,只能重用一個宦官,這也使得黃皓權力過大,攪得蜀漢內部天翻地覆。

  • 13 # 靈魂的感觸

    自古宦官弄權而導致王朝走向覆滅的事例便不少,如秦之趙高,漢末十常侍亂政等等。說到蜀漢的滅亡,一方面是蜀國自身的先天不足,蜀國偏居西南,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都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蜀主劉禪非賢明之君,並無遠志,若有稱霸天下之志,效仿當年秦國東出,奇蹟也不是不可能發生。所以蜀國無明君,加之先天條件不足,故遠不及佔據經濟文化重心的曹魏,長此以往,只要魏國不出大的動亂,蜀國遲早為魏國所滅。至於說到黃皓的出現到底要不要為蜀漢的滅亡負責呢?這個多少還是有責任的,因為他的出現,加速了蜀漢的滅亡。那麼歷史上的黃皓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劉禪又為何會寵信於他呢?他又是如何加速蜀漢滅亡的呢?下面我們一一進行細說。

    黃皓其人

    黃皓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我是這樣認為的:“善隱忍,識時務,曉權謀”。黃皓跟隨劉禪的時間很早,自公元223年劉禪即位,黃皓便是劉禪的近侍,而黃皓真正“出人頭地”是什麼時候呢?是在公元258年,鎮軍將軍陳袛死後,黃皓才開始專秉朝政,整整經過了漫長的三十五年,黃皓才熬出了頭。那麼在這期間,黃皓是否遇到過危機呢?自然是有的,諸葛亮曾在《出師表》中勸誡劉禪: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後漢因何傾頹?固然有外戚之禍,然皇帝身邊的宦官專權,禍亂朝綱更是一大原因。

    諸葛亮的進言雖說沒直接點出黃皓,但毫無疑問這阻礙了黃皓自身的發展,不過黃皓這人倒是很識趣,諸葛亮在世期間還算規矩。

    諸葛亮死後,到董允擔任丞相一職時,黃皓仗著有劉禪的寵信,逐漸開始有接觸權利的苗頭,不過很快便被董允打壓了下去。《三國志》記載:

    “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

    董允曾多番訓斥黃皓,對此黃皓還是很識時務,並沒有和董允對著幹,故在董允死前,黃皓的職位不過黃門丞,只統管宦官,不敢參與朝政。直到公元246年董允亡故,黃皓終於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折點。時黃皓乃劉禪近臣,深得劉禪寵信,但要真正走上仕途,他還需借力,而當時的尚書令陳袛與他有同樣的需求,故兩人一拍即合。陳袛藉助黃皓逐漸深得劉禪信任,而有了陳袛的照顧,黃皓也逐漸開始參與朝政。

    禍亂朝綱

    公元258年,陳袛病逝,時黃皓在朝中已經培植了不少親信,內政名義上由樊建、董厥、諸葛瞻三人主持,但實際上卻是黃皓隻手遮天,連大將軍姜維對他也無可奈何。黃皓專權期間,大肆排除異己,不少忠臣良將被他擠出朝堂之外,連大將軍姜維亦未能倖免。姜維與黃皓素來對立,時黃皓因受劉禪寵信而朝中諂媚之臣皆依附於他,黃皓一面聯合眾臣打壓姜維,一面提拔將軍閻宇,欲取而代之,使得姜維無法立足於朝廷,無奈出朝屯田,遠離是非。

    在黃皓專權政期間,蜀漢朝政一片混亂,終在公元263年走向了盡頭。話說蜀主劉禪為何會寵信如此一個奸佞小人,並縱容他肆意妄為呢?一方面自然是帝王權術之道,宦官沒有背景,一般帝王是不會覺得宦官會對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脅的,而利用宦官又可以有效制約朝臣,從而達到皇位穩固的目的;另一方面當然也融合了個人情感,宦官是皇帝的近臣,長期相處自然容易產生信任,只可惜劉禪對黃皓過於信任,終究沒把握好一個度啊!

  • 14 # 在下葵小胖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宦官黃皓是一定要為蜀漢的滅亡的負責的,首先他“蠱惑”,劉禪親小人,遠賢臣,其次,他專政,亂政,使的蜀漢朝綱一片混亂,最後,他迫害大將軍姜維,致使姜維為求自保,出走劍閣,使的成都防守空虛,被魏將鄧艾鑽了空子,偷襲成都,導致蜀漢滅國。因此,黃皓是要對蜀國滅亡負責任的。

    至於說大智若愚的劉禪為什麼會寵信黃皓,我覺的大智若愚,這個詞用的極其不恰當。大智若愚的意思是真正有才智的人表面上像愚笨的。形容有大智慧的人因超出常人不被理解,其言語行為被人看作是愚鈍的。而且詞性是褒義詞。而後主劉禪有哪一點是能顯示出來自己是個有才智的人,觀後主劉禪的一生,除了他為求自保,開城向鄧艾投降時,顯的有點腦子以外,其它的時候,就是一個昏君。

    至於他為什麼會寵信黃皓,就兩點,第一點,黃皓投其所好,帶著劉禪以玩為生。第二點,黃皓可以代劉禪處理朝政。因此,黃皓身上的兩大能力使的劉禪對他恩寵有加。

    筆者現在就透過還原歷史來闡述分析提問者的問題。

    劉禪和宦官黃皓第一,黃皓的亂政是東漢宦官勢力的延續。

    東漢末年,宦官專政群魔亂舞,官吏從上級到下級都在貪汙腐敗,地方官對老百姓橫徵暴斂,使的民聲怨起。而蜀漢的先主劉備,就生在此時,因此他對於宦官勢力,極其的厭惡痛恨。等到他建功立業,建立蜀漢江山後,劉備堅決抵制宦官專權,不重用宦官,所以在劉備主政時期,從來就沒有給過宦官出頭的機會。但是等到劉備病逝,外加諸葛亮經常北伐,沒有時間教導劉禪,給了宦官黃皓鑽了空子的機會,他就是趁這個時機,討好了後主劉禪,得到了寵信。

    其次,黃皓是個很聰明的人,他和東漢末年那些有名的宦官張讓,趙忠等人不同,這幾個宦官在他們的時期處處示強,鋒芒必露,最後這幾個都身死人手,而黃皓因為有這幾個人的前車之鑑,所以處處示弱,收斂的自己的行為。所以他才能夠在諸葛亮,蔣琬,還有董承主政的時期,能夠順利過關。

    等到這些賢臣一一去世,沒有人能夠在壓制黃皓了,黃皓開始了他一個人的“表演”。

    他也如同東漢末年的“十常侍”那樣,大舉干涉蜀漢的人事任用,那些和他關係好的,給他送錢送物的,他就向劉禪大力推薦,最後得到任用,對於那些和他不是一路的,他就各種打擊報復,最後致使蜀國朝綱混亂。

    因此看來,宦官黃皓也是東漢宦官勢力的延續。他比東漢的宦官更加狡猾,他知道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而不是一味的逞強。

    董承在位的時候,宦官黃皓誠惶誠恐(上圖),董承一死,黃皓原形畢露(下圖)第二,黃皓的專政,使的闇弱的劉禪更加闇弱。

    劉禪本來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先主劉備在的時候,劉禪就是個不學無術,沒有上進心的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劉備託孤的時候會把他託付於諸葛亮和李嚴兩個人,這樣一個主內,一個主外,方便教育後主劉禪,但是好景不長,計劃趕不上變化,李嚴不是一個甘於在諸葛亮之下的一個人,所以他向諸葛亮發起挑戰,結果可想而知,李嚴直接出局,這個結果一出,諸葛亮得在外北伐,沒有在內輔導劉禪,而蔣琬和董承之輩,搞國家建設可以,教育劉禪,基本就是白費。等到諸葛亮,蔣琬,董承故去,蜀漢政權權利真空,黃皓在這個時候“橫空出世”,對於他來說恰到好處。

    這個時候蜀漢的權利核心的是姜維,但是姜維的能力遠遜於諸葛亮,在忙於對外的戰事,朝中的內政事務,全都讓黃皓拿住了。從用人到選撥人才,都是黃皓說了算。

    黃皓也從黃門令成為中常侍,權傾朝野,劉禪的親弟弟劉永憎惡宦官黃皓,時常與黃皓髮生言語衝突,因此黃皓在劉禪耳邊讒言離間劉永,劉禪漸漸疏遠劉永,以致劉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見劉禪。就這樣,闇弱的劉禪聽不到善諫,天天聽到的都是黃皓的口蜜腹劍。變的越來越闇弱。

    《三國志·卷三十四·蜀書四·二主妃子傳第四》:初,永憎宦人黃皓,皓既信任用事,譖構永於後主,後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見者十餘年。

    所以說,黃皓的專政,使的闇弱的劉禪變的更加闇弱。就如同一個木偶被黃皓操控著。

    劉禪的弟弟劉永,因為黃皓的挑撥,無法見到後主劉禪第三,黃皓對於姜維的打擊報復,造成了成都防守空虛,最終蜀國被鄧艾所滅。

    大將軍姜維看到黃皓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壯大,就向後主劉禪上諫請求將黃皓處死,並且陳述了東漢為什麼會亡國的原因,但劉禪不同意,說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劉禪便命黃皓向姜維謝罪,黃皓沒有辦法,只好專模作樣的向姜維賠了不是,但心裡其實恨透了姜維。開始謀劃除掉姜維。

    《華陽國志》:維惡黃皓恣擅,啟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後主敕皓詣維陳謝。維說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內逼耳

    黃皓為了報復姜維,培植和自己有關聯的將軍閻宇。並在朝中繼續擴充自己的勢力,以至於逼得姜維為求自保不敢呆在朝廷,到劍閣屯兵,不敢在回到成都,害怕有殺身之禍。

    黃皓這樣一弄,雖然繼續把持了朝政,但是卻自毀長城,姜維出走,成都防務空虛,鄧艾一看機會來了,率軍另闢蹊徑,直取成都,劉禪手下無大將,只好出城投降,至此,蜀漢政權結束。

    所以說,黃皓對於姜維的打擊報復,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使的蜀國城破國亡。

    劉禪也成了亡國之君。

    黃皓對於姜維的打擊報復(上圖),造成了後主劉禪向鄧艾投降,蜀國城破國亡的結局。

    綜上所述,宦官黃皓是一定要為蜀漢的滅亡的負責的,首先他“蠱惑”,劉禪親小人,遠賢臣,其次,他專政,亂政,使的蜀漢朝綱一片混亂,最後,他迫害大將軍姜維,致使姜維為求自保,出走劍閣,使的成都防守空虛,被魏將鄧艾鑽了空子,偷襲成都,導致蜀漢滅國。因此,黃皓是要對蜀國滅亡負責任的。

    為什麼劉禪會寵信黃皓?

    劉禪寵信黃皓有兩點原因:

    ——黃皓投其所好,帶著劉禪以玩為生:劉禪是一個胸無大志,只想苟且偷安的君主。而黃皓正因為看透了劉禪這點,所以天天待在劉禪身邊,日夜陪伴劉禪吃喝玩樂,讓劉禪感到很快樂,使的劉禪對於黃皓越來越依賴。這也是為什麼姜維上諫劉禪,請求除掉黃皓,但是劉禪卻不同意的主要原因,因為劉禪的生活已經離開不黃皓了。——黃皓可以代劉禪處理朝政:劉禪透過與劉禪的接觸,發現黃皓對於權利是極度渴望,但是劉禪卻沒有警覺,反而把國家政務和選撥人才的事務交給黃皓處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這樣使的劉禪聽不到朝堂別的聲音,聽到的全是鼓吹黃皓的聲音。使的劉禪把更多的權利給了黃皓,使的黃皓結黨營私,間接逼走了姜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所以說,劉禪寵信黃皓是因為第一點,黃皓投其所好,帶著劉禪以玩為生。第二點,黃皓可以代劉禪處理朝政。

    黃皓在帶著劉禪玩樂(上圖)和劉禪和黃皓在商量朝政(下圖)

  • 15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東漢之所以會滅亡,就是因為宦官干政,同時宦官為了打擊政敵,做了很多禍患朝綱的事,比如黨錮之禍,宦官人為地把一些世族名士定性為黨人,排除他們參與政治的權力,直到東漢末年, 宦官又殺了當朝大將軍何進,導致外戚、士族與宦官發生大火拼,最終讓東漢朝廷名存實亡成為傀儡,繼而滅亡。

    當三國建立後,魏、蜀、吳三國都吸取了東漢滅亡的經驗教訓,嚴格防止宦官干政,比如魏國就立法禁止宦官干政,吳國同樣是直到滅亡也沒有出現過宦官禍亂朝政的事,而作為三國唯一不吸取東漢末年的蜀漢末代皇帝劉禪,不過在東漢滅亡短短四十幾年中,又犯了和東漢一樣的錯誤,只能說劉禪這個皇帝昏庸無能了。

    諸葛亮與劉禪

    從歷史來看,黃皓應該是與劉禪幾乎同年齡的宦官,因為早在董允擔任侍中及虎賁中郎將時期,就經常責備黃皓,而那個時候的黃皓也是一幅唯唯是諾的樣子,絲毫不敢有任何的反抗與牴觸,而這個時候,正是諸葛亮北伐的時期,黃皓應該是劉備特意選來陪伴劉禪的小太監,劉禪在公元221年他15歲的時候被劉備封為皇太子,在劉備去世後,17歲的劉禪成為蜀漢的第二任皇帝,同時也是最後一任皇帝。

    在諸葛亮執政期間,對劉禪管教相當嚴厲,雖然以臣管君不符合封建禮制,但這也是為了讓劉禪走上正道,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看看幾乎是同一時期的魏明帝曹睿,22歲開始執政,但已經是政由已出了,軍國大事都是曹睿做主,而且還能把整個魏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反觀22歲的劉禪,卻在諸葛亮的嚴厲管教下,幾乎沒有長進。

    劉禪執政

    這就是能力的差距,也是人與人的之間差距,很好地說明劉禪與曹睿相比,能力差了很遠,即使諸葛亮去世還政於劉禪之後,劉禪仍然不及曹睿能力的十分之一,所以劉禪不是什麼大智若愚的君主,他就是昏庸無能的君主。

    如果用一件事來證明劉禪的昏庸無能,那就是劉禪重用宦官黃皓這事,黃皓有能力嗎?沒能力。為人正直嗎?不正直。他就是阿諛獻媚的宦官而已,憑藉與劉禪多年相伴的感情,而走了弄權的道路,更為離譜的是:當大將軍姜維把魏國邊境異動的情報送到朝廷時,黃皓居然要靠占卜來決定如何處理情報,這都三國了,還在靠幾千年前的占卜來決定,黃皓這是活在幾千年前嗎?

    一個國家處理重要情報的方式居然要靠占卜和巫術,可見這個國家腐敗復有多麼嚴重,有多麼無能,有多麼可笑?這個國家能不滅亡嗎?

    劉禪樂不思蜀

    姜維身為蜀漢大將軍,雖然是全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但是仍然沒有權力不經朝廷批准而私自調動軍隊,這在古代是大諱忌的,姜維只能按照程式把魏國邊境的情報上報給朝廷和皇帝,然後由朝廷和皇帝商議如何處理這個情報,當時姜維得知鄧艾在邊境練兵,同時魏國有大規模的軍隊調動現象,於是推測魏國會對蜀漢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姜維的這個判斷沒有錯,錯的是黃皓掌權的朝廷處理這事的方式,所以蜀漢的滅亡,黃皓是第一責任人

    因為他沒有正確處理前方情報,也沒有重視魏國可能對蜀漢的進攻,更是欺騙君主和百官,黃皓憑藉占卜和巫術告訴皇帝劉禪,敵人不會來的,而劉禪居然相信了,劉禪對黃皓的信任顯然不是一天天兩天形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劉禪既沒有追究情報的來源、是否正確,也沒有調查黃皓是如何處理的,就這麼相信了,那麼劉禪就是蜀漢滅亡的第二責任人

    劉禪與黃皓

    劉禪最大的錯誤就是任用了像黃皓這樣的無能小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劉禪的用人就能看出劉禪的水平,諸葛亮當年曾經明確告知劉禪要親君子遠小人,但劉禪做的恰恰是親小人遠君子,蜀漢不滅亡才怪了。

    那麼劉禪為何會信任宦官黃皓呢?

    因為黃皓是陪伴劉禪從少年時期,一直到晚年身邊最親近的人。劉禪當皇帝,黃皓當宦官,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執政時期,都會對劉禪有所管教,都會教導劉禪像正確的治國方式去靠近,比如劉禪想多納幾個妃子,董允就據理力諫,劉禪也是知難而退,比如劉禪想出宮遊玩,諸葛亮也是明令不允許,於是,劉禪在深宮中就很鬱悶。

    蜀漢四相

    劉禪當皇帝那會是個年輕人,年輕人如果不對權力感興趣,那就一定會對其他東西感興趣,顯然劉禪的興趣不在國家大事上,再加上被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壓制,劉禪天然上就親近了自己身邊的小宦官黃皓,黃皓當時也經常被執政四相所責備,所以同病相憐之下,兩人越走越近。

    再加上黃皓是個宦官,天生就是阿諛奉承、溜鬚拍馬的性格,不斷地對劉禪說些好聽的話,刻章捧著劉禪,對劉禪來說,執政四相是天生一副冷冰的樣子,只有身邊這個小宦官黃皓是對他好的人,長此以往,劉禪就對黃皓非常信任了,到後來甚至朝政大事都要由黃皓來處理了。

    劉禪無能

    原本朝廷政事,宦官是不能插手的,但是黃皓可以插手政事,沒有皇帝劉禪的同意,是不可能實行的,另外,當大將軍姜維上奏請求劉禪處死黃皓時,劉禪拒絕了,身為大將軍的姜維都害怕了,都要逃到沓中屯田以躲避政治迫害,可見黃皓的權勢大到何種狀態,這都是皇帝劉禪在背後寵信所導致的,黃皓走到最後一步,全是劉禪造成的,事實上黃皓所做的一切錯事,劉禪都是有責任的,所以蜀漢滅亡的兩個重大責任人就是:黃皓與劉禪。

  • 16 # 微史春秋

    蜀漢滅亡,黃皓有責任,但第一責任人肯定是後主劉禪。

    一、黃皓專權程度遠不如漢代、唐代、明代宦官專權的影響。

    《三國志》記載:“(陳)祗死後,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威柄,終至覆國。”

    要看這段記載,黃皓好像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事實上這是高看了黃皓,當然更是一種甩鍋行為。

    景耀元年(258年),鎮軍將軍陳祗病死,宦官黃皓開始專秉朝政,到蜀漢滅亡(263年),黃皓專權不過五年的時間,他雖然干預朝政,不過是誤國。

    若說滅國,那是後主和一些投降派的責任。

    但這滅國的鍋,不可能讓後主和那些大臣來背,黃皓正合適。

    二、說後主劉禪大智如愚那是抬舉他了,他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延熙九年,冬十一月,大司馬蔣琬卒。 “琬卒,禪乃自攝國事。”

    自此劉禪完完全全成為蜀漢的第一號人物,一切軍國大事決斷於他。

    他若有大智慧的話,此時不再需要韜光養晦,不需要藏著掖著,該顯示出來了吧,可事實呢,蜀漢在他手裡滅亡了。

    他自身根本那般智慧。

    “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闇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劉禪就是一張白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賢相是個守成循規蹈矩的君主,用了小人就是昏庸之主。

    你說,這樣的人是大智如愚嗎?

    他本來就有些愚。

    古語說“扶不起的阿斗”,已然是看出了門道。

  • 17 # 良人執戟2

    說到具體責任,黃皓肯定要負首要責任!我認為諸葛亮去世後的蜀國,繼任者蔣琬和費瑋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戰爭,而是採取與民休養的政策,蜀國社會經濟漸有起色,當費瑋遇刺身亡後,資歷,能力都稍遜一籌的姜維,己經鎮不住題主所謂“大‬智若愚”的後‬主了‬‬。‬‬“靜‬極思動”的‬後‬主‬於是沉‬迷享‬樂‬,‬宦‬官‬黃‬皓‬投‬其‬所‬好‬,‬聲‬色‬犬‬馬‬加‬上‬玄‬學‬迷‬信‬的‬迷‬惑‬,‬排‬斥‬打‬擊‬手‬握‬重兵的‬姜‬維‬,‬導致司‬馬‬氏‬抓住這個機會,‬當然取得了勝利。‬

    ‬鍾會伐蜀 鄧艾奇兵

    (姜維大戰七十歲的鄧艾)

    三國迷最不喜歡談論的就是這個當時的重大事件,因為它導致了蜀漢政權的滅亡,而司馬氏集團重走的是當年秦國制定的統一華夏計劃:先攻佔蜀國,搶佔長江上游的優勢,順江而下,吞噬另外一個東吳政權。這是秦惠王公元前316年發生的事情。

    因為鍾會在嵇康之死的問題上有落井下石的嫌疑,在三國迷的心目中有“小人”之稱,但是,他在伐蜀的問題上,據理力爭,大有張良之風,他是有功勞的。

    而蜀國方面,姜維出於多方面考慮,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他進行了總計十一次的北伐戰爭,遠遠超過諸葛亮。戰績如何呢?大‬勝‬兩‬次‬,‬小‬勝‬三‬次‬,‬平‬局‬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勝負情況故且不論,這十一次北伐戰爭,導致的後果就是人才後繼乏力,財政捉襟見肘,兵力大大消耗,蜀中百姓苦不堪言。

    蜀國老大,被題主譽為“大‬智若愚”的‬劉‬禪‬,‬卻‬失去繼承‬“匡‬護‬漢‬室‬”的鬥志,‬昏‬庸‬無能,‬寵‬信‬宦官黃‬皓‬,‬朝‬廷‬己‬無‬規‬矩‬而‬言‬,‬言‬官‬譙‬周‬等‬人‬已經‬作‬好‬投‬降‬奏‬章‬的‬腹‬稿‬,‬而‬姜‬維‬逗‬留‬盤‬桓‬川‬北‬,‬不‬敢‬貿然回‬成都,‬也‬不‬想‬回‬成都,‬劉‬禪‬已經‬被‬黃‬皓‬的玄‬妙‬秘‬信‬所‬迷惑,‬也‬懶得過‬問‬。‬

    所以精明幹練的鐘會和老當益壯的鄧艾,偏師出奇兵,主力戰姜維。

    ‬黃皓罪責難逃

    (後主劉禪)

    蜀景耀六年(公元263)姜維八百里加急快遞報告飛馬竄進皇宮(今成都人民南路廣場),快遞奏道:“鍾會出兵關中,對我蜀國欲圖不軌,請立即派遣張翼、廖化監督部隊分別保護陽安關口(即現在的陽平關)、陰平橋頭(甘肅文縣),防備於未然。

    應該說,姜維的判斷是正確的,亡羊補牢 猶未遲也!

    “大智若愚”的劉後主寵辱不驚,沉吟片刻,黃皓謁見對後主說:“不要聽那個姜伯約的鬼話,我己經請端公道士化了符,唸了咒語,北兵(曹魏)不可能來的!即使來了,大師們可以點豆成兵,草泥馬巡城!主上勿憂!”

    沉湎於溫柔鄉的劉禪,當然不希望戰火燒起來,自然相信黃皓的鬼話,而黃皓也把八百里加急快遞扣壓,不予理睬,所有大臣都矇在鼓裡,可以這樣說,蜀國的滅亡雖然是不可阻擋的,但是,黃‬皓‬肯定是罪‬魁禍首!‬這個罪名他‬永遠洗‬刷‬不了!‬

    (劉禪投降圖)

    結束語

    從戰術上來說,由於鄧艾的奇兵出陰平直趨涪縣(綿陽市遊仙區),大敗諸葛贍於綿竹後,兵鋒直指成都北門外。劉禪在譙周專家的意見下,終於投降鄧艾!就蜀中大局來看,主要是因為宦官專權,劉禪昏庸,國無政令,窮兵黷武,人民勞苦,不修守備。所以黃皓應該是導致蜀滅的罪魁禍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星馳《大話西遊》中你最喜歡的臺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