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廠區小夥
-
2 # 李一般般
東南亞的文明古國:
古代高棉:現柬埔寨,國家代表-吳哥窟
古占城:現越南
古暹羅:現泰國,大城古文化
緬甸,佛教國家
-
3 # 曹哥在西北
東南亞的文明古國有:古代的高棉國:就是現在的柬埔寨,吳哥窟古占城:現在的越南,古暹羅國,現在的泰國。
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稱哈拉帕文明,是遠古世界最偉大的人造建築奇蹟的所在地,它是各大陸最大的早期城市住宅區之一。位於現在的巴基斯坦。
歷史上的高棉國曾經是東南亞最強大的一個帝國,它的版圖從現在的柬埔寨一直延伸到寮國、泰國、越南、緬甸和馬來西亞。高棉王國最早可以上溯到公元802年。不同於石刻碑文,它沒留下任何文字記錄,因此我們對它的瞭解是透過考古學研究、廟宇牆壁上的浮雕和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的記錄結果一點點拼湊在一起的。高棉王國信仰的是印度教和佛教,修建了大量的結構複雜的廟宇、佛塔和其他建築物,其中包括用來供奉印度教主神毗溼奴的吳哥窟。
古印度是人類文明發展歷上古老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異常豐富、玄奧和神奇深深地吸引著世人,對亞洲諸國包括中國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古代印度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最顯著的特徵是其宗教性。
-
4 # 山東河山
東南亞的文明古國:
古代高棉:現柬埔寨,國家代表-吳哥窟
古占城:現越南
古暹羅:現泰國,大城古文化
緬甸,佛教國家
印度是南亞國家,古巴比倫在兩河流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
-
5 # 劉偉元的旅行
下面由我來給你講解東南亞有哪些古文明。
東籲王朝
緬甸歷史上最強盛的封建王朝。中國史籍稱其為洞吾、東胡、底兀剌。東籲同中國明朝關係密切。1635年遷都阿瓦後,又稱阿瓦。明朝於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在底兀剌即東籲設宣慰使司。1425年洪熙元年和1430年(宣德五年)東籲曾兩次遣使來中國訪問。1582(萬曆十年)~1583年莽應裡曾進犯雲南,被擊退。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南明永曆帝逃亡到緬甸,緬甸無力抵禦吳三桂的進攻,只得引渡永曆帝以換取清軍的撤兵。
泰國
素可泰王朝
當蘭甘杏國王在位時,素可泰王朝版圖曾遠至今日的馬來半島。他致力國政,促進外交,提倡藝術。曾二度親訪中國,禮聘元朝學者擔任顧問,指導農工建設,訂立法制,締造泰文。泰國現今沿用的文字便是由它演變而來的。所以,素可泰是泰國文化與藝術的搖籃。
泰國古代以阿瑜陀耶城(今曼谷北,意為不可戰勝之城)為首都建立的王朝。華僑習慣稱阿瑜陀耶城為大城,故又稱大城王朝。王朝最強盛時期,其統治勢力北達蘭那泰王國,南至馬來半島的六坤,東面一度擴張到寮國的琅勃拉邦,西部抵達丹那沙林。阿瑜陀耶王朝的創始者烏通王(拉瑪蒂菩提)原為羅斛國國王,1350年率眾遷都阿瑜陀耶,建立阿瑜陀耶王朝。1438年滅素可泰王朝。戴萊洛迦納統治時期進行了行政制度的改革:設文、武沙木罕分管全國的民政和軍務;實行按爵位等級授田的薩克迪納制,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從1538 年起泰緬之間進行了長期的戰爭 。 1569 年阿瑜陀耶城被緬軍攻陷,泰國淪為緬甸屬國達15年之久。1584年納黎宣宣佈擺脫緬甸的統治而獨立,並於1595年進佔緬甸的首都勃固。
柬埔寨
高棉帝國
高棉帝國是柬埔寨的一個古國。約公元400年,高棉人建立叫作真臘的國家,它在700年前後闍耶跋摩一世統治時期最為強盛。13世紀時,人們逐漸厭倦被迫為神王服勞役,高棉社會開始瓦解。1431年,入侵的暹羅軍隊強迫高棉人放棄吳哥,高棉帝國滅亡。
寮國
瀾滄王國
南掌王國,又稱瀾滄王國瀾滄二字是瀾滄江的前二字,是1353年建立的寮國王國,曾為清朝的附屬國,常年處於周圍國家戰爭中,15世紀前期,日本也曾對南掌提出了朝貢的要求。南掌於1694年分裂為佔巴塞、琅勃拉邦、川壙,永珍4個小國。
越南
佔婆
古國名,在今越南中南部。梵文名佔婆補羅,意為佔族所建之城。《新唐書•南蠻傳》始稱佔婆。約公元192年,佔族在此建國,《三國志》稱林邑(臨邑)。唐末改稱占城。十一世紀時國勢甚盛。十四世紀中,由於部族分裂轉衰。1471年,越南後黎王朝攻取佔婆大部分土地。1802年阮氏立國安南,略取佔婆全部土地,定都順化,佔婆亡。
公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越南叛亂,從中國分裂出去,建立了獨立的國家,但一直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名為大越國。1010年遷都升龍(今河內)建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其間間隔有中國統治的北屬時期。主要獨立朝代為李朝(1010年—1225年),陳朝(1225年—1400年)黎朝(1428年—1527年),西山朝(1778年—1802年),阮朝(1802年—1945年)。在此期間,越南人還多次面對外國的侵略者,19世紀後期,法國對越南進行殖民侵略,清朝派兵援助越南。1884年法國侵略軍最終擊敗清軍和越南軍,佔領越南全部領土。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
馬來西亞
馬六甲王朝
馬六甲王朝是於1402年由拜裡米蘇拉蘇丹所建立的王國,中國明代稱為滿剌加國,其王城即是如今的馬六甲市,全盛時期的國土範圍覆蓋泰國南部至蘇門答臘西南部。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對馬六甲王朝進行侵略,並在1528年殖民馬六甲。
印度尼西亞
室利佛逝
古國名。7 世紀中葉在蘇門答臘東南部興起的信奉大乘佛都的海上強國。梵文名Sri vijaya,意為光榮勝利。公元七世紀興起於蘇門答臘南部。中國唐代史籍一般稱它為室利佛逝,有時簡稱佛逝或佛齊。宋代以後,中國史籍改稱為三佛齊。臨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對。首都先在巨港,後北遷佔碑。該國前期的政治中心可能在今巨港附近。唐代其疆域“東西千里,南北四千裡遠”。地當東西海上交通要衝,轉口貿易興盛,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往來商船彙集於此。產黃金。佛教昌盛,為印度以外的另一佛教中心。唐僧義淨曾先後三次到此,與中國長期保持友好關係。十三世紀初為麻喏巴歇國所代替。中國宋代以後史書稱之為三佛齊。
室利佛逝是當時傳播大乘佛教的中心。印度的佛學大師夏基阿基爾蒂曾在此講學 ;671 年中國唐代高僧義淨取海道前往印度學習佛法,曾在此學習梵語和佛教理論,從印度取經回來後,繼續留此從事翻譯和著述多年。
滿者伯夷(1293~1478)
13 ~ 15世紀統治印度尼西亞大部地區的封建王國。首都建於布蘭達斯河附近的新闢村落麻喏巴歇。麻喏巴歇在爪哇語中意為“ 苦馬賈果” (木蘋果)。中國元、明史籍稱其為麻喏巴歇、麻喏八歇、滿者伯夷。
1293年,羅登•韋查耶聯合元兵推翻查耶卡旺後,卻背約襲擊元兵;元兵從爪哇撤走,韋查耶建立麻喏巴歇王國。其疆域東起伊裡安島,西至馬來半島吉打地區。與印度、中國、緬甸、暹羅、佔婆、真臘等國建立友好關係。1377年,麻喏巴歇乘勢征服巨港王國。
1389 年拉查沙納加拉去世後,國勢由盛轉衰。1401 ~1406年間王族內部爆發的一連串爭奪王位的內戰,大大削弱了王國的力量。14世紀初各屬國及其直接統治下的爪哇沿海各封建領主紛紛獨立。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為馬六甲王國所奪。1478年東爪哇封建領主擊潰麻喏巴歇軍隊。首都陷落,王國遂亡。
-
6 # 君好哇講文化
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東南亞位於哪裡,有哪些的國家等問題。
東南亞呢,它是位於亞洲東南部,這其中,包括了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我們的國家則不屬於,中國是位於東亞的。中國屬於東亞五國(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的其中國家。
東南亞呢,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總共面積大約457萬平方千米。
東南亞,它是世界上人口相對比較稠密的地區之一,並且這裡華人聚居較多。
而古文明,古代文明的時間是從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這段時期的。
那東南亞有哪些古文明呢?
要知道,中南半島上的古代文明(除越南北部外),蘇門答臘與爪哇島上的古文明,大都是經歷了來自印度教和佛教的深深影響。
其最顯著的遺蹟如吳哥窟,這是印度教的。婆羅浮屠寺,這個則是佛教。
當然,這個地方的各方面文化並非是印度或中國的文化附屬物,而各自具有與眾不同的個性,在吳哥、中爪哇和佔婆古代就曾經誕生過許多的藝術及建築。
所以,與印度教等的藝術和建築相比,還是有顯著的區別。不過,也正是在印度及中國文化的滋養下,東南亞自身的文化才開始發展並且取得很好的成績。
在說說馬尼拉,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在各國古文明的基礎上,融入西班牙,美國西洋的文明,形成許多東西合璧的文化。
它是菲律賓的首都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位於菲最大的島嶼-呂宋島馬尼拉灣的東岸,也被稱位“小呂宋”。
總之,馬尼拉也是是東南亞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
當然除了我介紹的還有很多很多,其古文明,他們都是本地乃至世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哇。
-
7 # 入門學徒一俗人
東南亞的古文明古國具體的有:
一:古代高棉,就是現在的柬埔寨,全稱柬埔寨王國。
境內有湄公河和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洞裡薩湖(又稱金邊湖),首都金邊。
吳哥古蹟(Angkor)位於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里,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徵,被譽為東方四大奇蹟之一。
現存吳哥古蹟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
二:古占城,就是現在的越南,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越南旅遊資源豐富,5處風景名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三:古暹羅,就是現在的泰國,全稱泰王國。
泰國在世界上素有“佛教之國”、“大象之國”、“微笑之國”等稱譽
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主要旅遊點除曼谷、普吉、芭堤雅、清邁外,清萊、華欣、蘇梅島等
四:洪沙瓦底,就是現在的緬甸,全稱是緬甸聯邦共和國。
緬甸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而緬甸的“花園城市”就是仰光,而它在過去又被稱之為“大光”。
-
8 # 申城啊昌
沙皮狗課堂開課了!
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
這11個東南亞國家4個國家是有古文明的
古代高棉:現柬埔寨,國家代表-吳哥窟!
柬埔寨高棉帝國於中國古籍亦稱為吉蔑、閣蔑,曾經也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高棉軍隊擁有數百頭戰象,他們征服了周邊大多數地區,吳哥曾是高棉帝國的首都,周圍有上千座廟宇,這裡也彙集了最好的高棉經典建築物。吳哥窟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紀念碑。
古占城:現越南
古占城位於中南半島東南部,北起今越南河靜省的橫山關,南至平順省潘郎、潘裡地區,中國古籍稱其為象林邑,7世紀至10世紀之間是占城國勢最鼎盛的時期。當時中國正處於唐朝的鼎盛時
古暹羅:現泰國,大城古文化
暹羅是中國人對古代泰國的稱呼,自公元13世紀開國,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曼谷王朝四個時代,可以說的上是歷史悠久的國家了
緬甸,佛教國家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籲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
-
9 # 雲海曲藝社幕後工作者
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菲律賓、汶萊和東帝汶,其中東帝汶是經全民公決後,於2002年5月20日從印尼獨立出來的,是東南亞最年輕的國家。 東南亞總面積44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3億,大部分為黃種人,包括有屬於漢藏語系、印地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的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有爪哇族、京族(越族)、泰族、緬族、老族、高棉族、蘇祿族等。華僑、華人約3000萬人,是世界華僑、華人最集中,人數也最多的地區之一。新加坡的華人比例佔70%以上,其次是馬來西亞,約佔30%。東南亞人口分佈不均,主要集中於沿海平原、大河兩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區和島嶼,雨林地帶則人口稀少。 東南亞國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尼,其面積約有19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2億,是東南亞名副其實的大國,人口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新加坡,一個國家就是一座城市,其面積僅600多平方公里,東西南北的寬度和長度都只有約三十公里,駕車一天可以跑遍全國。新加坡雖然面積是最小的,但人口卻有401萬,比擁有5767平方公里面積的汶萊要多得多。汶萊只有30多萬人,是東南亞人口最少的國家。
東南亞的著名風景區有:越南下龍灣;緬甸仰光大金塔(佛教文化);泰國曼谷有水上市場(人們在水上進行交易);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佛教文化);新加坡(花園城市)等;
新加坡旅遊景點推薦:魚尾獅公園、摩天觀景輪、牛車水、天福宮、聖淘沙、新加坡萬禮動物園;
泰國主要旅遊景點推薦:曼谷、普吉、清邁和帕塔亞,清萊、華欣、蘇梅島等
馬來西亞旅遊景點推薦:吉隆坡、雲頂、檳城、馬六甲、浮羅交怡島、刁曼島、熱浪島、邦咯;
菲律賓旅遊景點推薦:長灘、宿霧、馬尼拉、巴拉望等;
印尼旅遊景點推薦:巴厘島、婆羅浮屠佛塔、縮影公園、日惹皇官、多巴湖等;
東南亞旅遊景點推薦:魚尾獅公園、聖淘沙、曼谷、普吉、吉隆坡、長灘、宿霧、馬尼拉、巴厘島。
-
10 # 原非本原
東南亞是有許多比較輝煌的文明 扶南王國
早在公元前一二千年,湄公河下游、洞裡薩湖一帶就有居民生活。他們與從中國雲南地區遷徙而來的吉蔑人融合形成了今天柬埔寨的主體民族高棉人。1世紀,高棉人建立柬埔寨最早的國家——扶南王國。3世紀時,扶南成為統治中南半島南部的一個強盛國家,附近很多國家都臣服於扶南,扶南受婆羅門教的影響較大。
吳哥王朝 公元802年~1431年這個文明是大家比較熟悉的,8世紀末,柬埔寨遭到爪哇人的入侵,國王被殺。9世紀初重新獲得獨立。前王子闍耶跋摩二世在位時〔802—850〕,定都於近吳哥東北的考倫山上,開始了吳哥王朝的統治。9世紀後半期—11世紀是吳哥王朝的早期,吳哥城開始建成併成為國都。在這裡修建有寺廟和水利工程。11世紀初,出身於馬來亞王族的蘇耶跋摩一世奪取王位〔1002—1050〕,並擴充套件勢力到湄公河下游和寮國的琅勃拉耶,強令被征服地區的王公效忠,按期進獻珍寶。他繼續修建王宮的宮廷。12世紀—13世紀是吳哥王朝的極盛時期,蘇耶跋摩二世時代〔1113—1150〕國力強大,有戰象20萬頭,版圖“東到海,西按蒲甘,南抵加羅西"〔今馬來半島東岸〕,並與中國有密切往來。其間與李朝越南爭奪佔婆,1145年曾一度佔領佔婆首都佛誓城。這一時期修建了吳哥寺。闍耶跋摩七世時〔1181—1201〕成為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其疆域包括今泰國和馬來半島的大部分,北方與中國南詔接壤,東達佔婆和湄公河三角洲。另建新都吳哥通﹝“通”,城之意〕,崇信大乘佛教,廣建佛寺。由於大規模的營建和對外征服,汲盡了人民血汗,人民起義和被征服地區的反抗連綿不斷。13世紀中葉興起的泰族諸王國多次打敗吳哥王朝,並於1431年首次攻陷首都吳哥通。為避免泰人的威脅,1434年索里約波王時遷都百囊奔〔今譯金邊〕,柬埔寨逐漸走向衰落。越南文明理論上講越南並沒有真正獨立的文明,他的許多文化都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
3世紀以前,越南境內尚未出現嚴格意義上的國家。自秦始皇平定嶺南之後直至宋朝初年,中國封建中央政權在越南的北部和中部設立郡縣達1000多年,越南處於中國封建王朝中央的直接管轄之下,這一時期被稱為越南歷史上的“郡縣時代”。公元192年,越南中部的佔族人區連殺死漢朝日南郡象林縣令,建立林邑國,又稱佔婆國,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其國土相當於今天的廣平、廣治以及中部地區。公元968年,丁部領統一了越南的北部地區,建立了獨立的國家即大瞿越國,這是越南建立獨立自主國家後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丁朝之後,越南又先後經歷了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後黎朝、西山朝、阮朝等封建王朝。泰國文明在泰國有許多王國
(1)蘭那泰王國:8世紀興起於泰國北部邊陲的夜柿河地區,時稱景線王國。13世紀中期以後其版圖不斷擴大,逐漸稱雄泰國北部地區。1296年定都清邁城,泰名蘭那泰,意思是“百萬稻田國”。中國史稱“八百媳婦國”。
(2)素可泰王朝:13世紀之前,湄南河流域的泰族人長期處於真臘王國的統治之下。1238年,吳哥國王的女婿坤·邦克郎刀擺脫柬埔寨吳哥王國的統治,建立了獨立的中央集權的素可泰王國,是泰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
(3)阿瑜陀耶王朝:14世紀中葉,素可泰統治下的湄南河下游的素攀、阿瑜陀耶一帶,逐漸崛起了一個新的政權並日益強大,最終佔領整個湄南河流域,包括北部的素可泰王朝。該政權定都於湄南河和巴塞河匯合處的阿瑜陀耶城(華人稱之為大城,故亦稱大城王朝)。
(4)吞武裡王朝: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被緬甸人消滅。在泰人的復國戰爭中,華人後裔鄭信脫穎而出,被擁戴為王。他遷都吞武裡,建立新都城,故鄭信建立的王朝被稱為“吞武裡王朝”。吞武裡王朝歷時15年,統一了四分五裂的泰國,恢復了阿瑜陀耶時代的疆域。雖然最終因內部鬥爭短命而亡,但是它在泰國曆史上卻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為泰國的重新統一併建立綿延至今的曼谷王朝奠定了基礎。所以,東南亞是有許多文明的,只是相對中華文明來說太過渺小。
-
11 # 青史君須記
東山文化:東南亞青銅時代晚期至早期鐵器時代文化。因最早發現于越南清化省東山村而得名。主要分佈在越南北部永富、河西、和平、 北江、北寧諸省。一般認為年代在公元前 3世紀~公元1世紀。20世紀20年代以後,法國和越南的考古學家先後進行了發掘和研究。
從大約公元前1000年開始,東山文化成為東南亞最早進入銅器時代的古代文明,在東山文化的古代墓葬中曾發現了銅鼓等物品。東山銅鼓使用失蠟法鑄造,其高度最高可達1米,重量最重可達100千克。東山銅鼓被作為宗教儀式用品和音樂器具,通常刻有幾何圖形、日常生活、戰爭、動物、鳥類以及船隻的形象。
其中的船隻形象表明了貿易在東山文化中的重要性,而銅鼓本身也被作為貿易物品和家傳寶物。在當地原始文化中,擁有這些銅鼓即意味著擁有掌控萬物運轉的力量,也表明了富有的家庭有能力支付那些大型銅鼓的製造。在作戰時銅鼓被用力擊打,產生的巨大聲音可以嚇退敵人。東山銅鼓分佈十分廣泛,它們在今中國南部、越南、以至印度尼西亞東部都有發現。
-
12 # 小豬遊天下
東南亞的文明古國:
古代高棉:現柬埔寨,國家代表-吳哥窟
古占城:現越南
古暹羅:現泰國,大城古文化
緬甸,佛教國家
印度是南亞國家,古巴比倫在兩河流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
-
13 # 中國看美景
東南亞歷史上出現過一些強大的政權,不過其影響為地區性的:
1、越南李朝。李朝時代,越南的空前強盛,使得其出現了自認為和宋朝是南北朝關係的心態。李朝統治者名義上接受宋朝的冊封,“交趾郡王”、“安南國王”等,但實際則以“大越皇帝”自居。在南宋被蒙古所滅後,李朝的繼任者越南陳朝更是在詔書、檄文中公然自稱“中國”。
李朝大力提倡佛教,使之成為國教,大建廟宇,並讓僧侶參政,因此佛教在李朝得到長足的發展。
李朝政府實施的文教政策,亦受中國學風影響。1070年(神武二年),李聖宗修建文廟及立下規定祭祀孔子、周公等,此舉具有劃時代意義,史家陳重金(即陳仲金)稱越南“有奉祀孔子及諸先賢的文廟,始於此時”。
繼崇儒政策推出後,李朝政府進一步實行中國式科舉制度,取士任官。
2、貢榜王朝 Konbaung Dynasty(1752~1885)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譯雍籍牙王朝、阿瑙帕雅王朝或瑞帽王朝、瑞波王朝。這個王朝初期被引入一個擴張主義時代,一度稱霸中南半島,並四度擊退中國軍隊。
雍籍牙在位時為緬甸的復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法治,下令編著各種緬文法典,興修水利,發展農業。
現今東南亞各國都經歷過多個王朝,有著近兩千年文明史。
-
14 # 飛翔在蒼茫大地
您提的問題是“東南亞有哪些古文明?"
我的回答是這樣的:首先,我們要知道東南亞在哪,包括那些國家?
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東埔寨、泰國、緬甸、寮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
在這11個國家中產生過影響很大的古代文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地區。
古代高棉:也就是現在的柬埔寨。其最具代表的就是吳哥窟。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被稱為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1992年吳哥窟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古占城:指現在的越南。
古暹羅:指現在的泰國。大城古文化,主要代表是大城王朝遺蹟。泰國古文明的發源地大城為公元1350年一1767年,共417年的古都,卻於1767年被外敵入侵後,其全城的宮殿和寺廟被焚燬。目前遺留下來的都是當時被炸燬的佛像及廢墟奇景。大城的面積很大,古蹟散步很廣。雖說看見的盡是斑駁的佛塔、宮殿的殘柱、殘牆、兀立的浮屠。但是古城透出的曾經宏大,悲壯總是吸引著遊客駐留。
緬甸:佛教是緬甸的國教,僧侶受歷代緬王的庇護,並擁有土地、司法、教高等特權,代表一種社會和政治力量,受到宮廷和全國人民的尊重。
我個人認為,以上幾個國家的古代文明能代表著它們所在地區一東南亞古代文明。
-
15 # 基因看歷史
進入文明時代,中國和東南亞的往來是從西漢的“海上絲綢之路”興起的。當然二者之前就有很多接觸了,但出現文字之前的接觸是很難準確記錄的,只有一個模糊的大概。有了文字後,接觸是能準確記錄的,包括準確的時間,對方來自哪裡,國名是什麼,國王姓名叫什麼,進貢了什麼物品等。
在漢朝時候,東南亞都開始形成國家意義的政體了。東南亞可以分為三大體系,一是緬甸體系。緬甸形成驃國,驃國居民和藏緬先民高度一致,單倍群以O2a下游的M117為主。二是越南、泰國體系,他們接近中國的侗臺先民,壯語的一些南部支系至今和泰語相似,見壯族是否百越後裔?壯族為何分南北兩支?(下)。當時泰國出現一個墮羅缽底國,他是由幾個分散的小國組成的,後被柬埔寨的吳哥王朝滅掉。越南南部出現了一個林邑國,林邑在南北朝時曾經侵擾中國,被南朝宋的劉裕胖揍一頓。
還有一個體系就是典型的南島體系,包括印尼、馬來西亞等。印尼在東漢時期出現了一個叫葉調的國名,永建六年(公元131年)他們曾派使者到東漢朝廷進貢,建立友好關係,這個葉調國可能在蘇門答臘附近。到了約南北朝時期,蘇門答臘出現了一個叫室利佛逝的國家,室利佛逝就是著名的三佛齊王國,是一個信奉佛教的海上強國。馬來西亞出現一個叫狼牙修的國家,他是印度化的,但在南北朝時期經常向中國朝貢。
西漢的“海上絲綢之路”
中世紀時期的東南亞情況。中世紀是西方概念,大概是指公元5世紀後期到公元15世紀中期,前期就是5世紀到7世紀這樣,當然這些劃分會有一些爭議,並沒有標準的界限。5世紀相當於中國的五胡十六國時期,這時中國和東南亞的官方交往就更加頻繁了。
相當於中國的五胡十六國時期
越南南部在4世紀就形成了佔婆國,又名占城,明朝鄭和的七次下西洋,第一次就來到了這裡。柬埔寨在唐朝時期形成高棉(吳哥)國,高棉帝國一度打遍中南半島無敵手,比之前的扶南強多了,高棉逐步征服了周邊國家和地區,又大肆建立吳哥窟等佛教建築,後被泰國的暹羅所滅。緬甸於7-8世紀形成蒲甘王朝,完成了全緬甸的第一次統一。
印尼的權力中心經歷了從三佛齊到滿者伯夷王朝的變遷,滿者伯夷王朝的首都在爪哇島。明朝洪武時期,滿者伯夷滅亡三佛齊,隨後鄭和下西洋到訪滿者伯夷,建立關係。往來貿易的阿拉伯人為東南亞海島帶來了伊斯蘭教,統治今大馬部分地區的馬六甲王朝在1445年率先實行伊斯蘭化。接著,嘉靖年間信奉伊斯蘭的東爪哇國,滅亡了滿者伯夷。不久後,菲律賓地區的呂宋也完成伊斯蘭化。
汶萊、新加坡兩個小國的古代史,他們先後附屬於三佛齊等強國,在古代的戲份偏少。
回覆列表
總體來說東南亞的早期古文明是由公元1世紀左右來到這一地區的印度人所創立的,所以我們看到了很多印度文明的影子,諸如婆羅門教與大乘佛教信仰、梵文的銘文和曼荼羅政體。所謂曼荼羅體系是源自婆羅門教思想的的一種以大型城市為中心,介於城邦聯盟和西歐封建制度之間的政治體制,宗主國對其屬地的權威較大,屬國必須為宗主國提供賦稅和軍隊,但同時也保持一定的自主權。在東南亞歷史上的印度化國家大部分都採用曼荼羅政體,因此中央集權較弱,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近代印度化結束。
東南亞地區氣候溼潤,森林廣佈,適宜人類活動的區域並不多,南中半島主要農業區分佈於湄公河平原、湄南河平原、下緬甸地區,以及長山山脈東部沿海地區的狹長平原;南方馬來群島地區群島密佈,主要農業生產區位於爪哇島的北部,爪哇島以東的摩鹿加群島是熱帶香料的主要產區,西方的馬來半島是橡膠的重要產區。這些農業地區雖然地理位置狹小,但卻是極為理想的水稻種植地,自古這些地區農業十分發達,從而養育了東南亞大量的人口,形成了東南亞地區的早期文明。但大面積的原始森林、山脈與海峽分割了各地居民們,在早期文明時代,成產力尚不發達,這些地理壁障阻斷了各地文明的交流。雖然金屬冶煉和水稻種植在公元前就普及於上述各農業發達地區的原始文明當中,但缺乏文明彼此交流讓這裡一直很難形成一個系統的國家文明。
但1世紀以來,從印度而來的商人和貴族帶來了新的文化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印度的曼荼羅政體。雖然曼荼羅政體弱化了中央集權,但也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成本,把分離在各個孤立的文明孤島上的人民聯絡在一起,從而讓東南亞地區能夠有強大的霸權國家的出現。雖然東南亞地區文明長期受到外來文明的影響,但本土人民的風俗也得到了大量的保留,比如種姓制度對於社會微弱的影響,以及女性擁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翻看東南亞的歷史你會發現,女王和女攝政屢見不鮮,外甥、女婿也經常被視為正統繼承人,這實際上是東南亞本土地區母系是社會文化的遺存,甚至到了近現代這種影響依然持續著,這也成為了東南亞歷史上一個獨特的風景。
相比印度地區文明的直接影響,北方華夏文明的影響具有隱秘性。除了曾長期北中國統治的越南以外,華夏文明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影響並沒有顯現出來。這是因為北方中國地域廣闊,自然條件優良,人們沒有必要向條件相對惡劣的東南亞地區移民,所以華夏文明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始終有限。但北方強大的世俗主義華夏帝國也讓東南亞地區的文明一直徘徊於世俗社會與宗教社會之間,使東南亞聞名形成了與印度截然不同的風貌。
當然在恆河平原,也是自然條件優越的農業生產地,當地居民也沒有必要大量遷居海外,但自古以來不斷有來自西北的異族入侵成為了古印度文明極為不安定的因素,這可能是印度貴族們遷居海外的動力。但同時我們也看到,與印度次大陸陸路相連的上緬甸地區文明的發展反而緩慢,而東南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主要是爪哇島、馬來半島北部和湄公河三角洲,呈現以沿海向內陸推進的趨勢,因此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印度移民應當是從海上遷徙到東南亞。因此雅利安印度古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恆河平原似乎並不是東南亞文明的源頭,對於這些印度移民的出處大致有兩個位置是比較可能的,一個是印度次大陸東岸的奧里薩邦,也就是歷史上被阿育王征討的著名的羯陵伽國;另一個則是位於印度次大陸最南端的泰米爾納德邦,也就是泰米爾人古國潘地亞、哲羅和朱羅的位置。
關於這兩個地點在地理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他們都是背靠山脈面朝大海的狹窄平原地帶,人們的生活空間狹小,因此人們更傾向於向海外移民。羯陵伽自古就受到恆河平原的雅利安印度人和西方德干高原的強大帝國威脅,因此他們出海移民有絕對充分的動機;但泰米爾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海洋民族,他們一直活躍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貿易中,因此如果是他們向東南亞大量移民也是既自然又合理的。那麼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相呢?關於這一點最具發言權的必然是印度的學者們,可惜這件事似乎成了關乎於泰米爾人與奧里薩人兩個民族尊嚴的問題,讓這個問題的研究往往受限於民族主義和地方主義的束縛。
東南亞地區的印度化文明持續到了中世紀中期,隨著大量波斯化突厥人對印度的佔領,東南亞地區逐漸失去了文化輸出地,東南亞的社會風貌也開始發生轉變。在北方南中半島,上部座佛教夾帶著大量僧伽羅文化廣泛傳播,在馬來群島由於阿拉伯商人的活躍,伊斯蘭教逐漸成為了這一地區的主導,原本興盛的曼荼羅政體開始瓦解,而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人類逐漸能夠打破原本的地理壁障,形成了一系列專制主義集權化國家。專制主義時代本應是東南亞地區的黃金時代,但很可惜西方殖民者的到來打斷了東南亞文明的發展。
—————————————————————————————————————————————————
文明曙光(公元1世紀——550年)
東南亞的早期文明出現的很早,大約距今5000到4500年左右就進入了石器時代早期文明,但文明程序卻始終緩慢,大約到公元1世紀開始,大量有印度貴族和商人移居東南亞,他們在這裡陸續建立了一些印度化國家,而這其中以扶南國最為代表,它也是東南亞早期文明的源頭。
扶南的建立
東南亞最早有明確記載的國家是扶南國,大約於公元1世紀建立於今天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後逐漸發展壯大,統治今天柬埔寨、越南南部,其勢力範圍延伸到泰國中南部以及緬甸南部的勃固省,成為當時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扶南國的主體民族一般認為是今天柬埔寨人與緬甸孟族人共同的祖先吉蔑人(根據古中國的稱呼)。東南亞地區在公元后100年裡開始大量出現文明的曙光,一般認為這是印度貴族大量東遷的原因。在這一時期,印度北方強大的貴霜帝國大舉入侵,對印度貴族的統治造成了巨大威脅,因而開始有大量上層貴族出逃東南亞地區,他們在東南亞與當地的土著居民相結合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而扶南國所在的湄公河平原南部是東南亞面積最大的農業產地,因此也成為了建立國家的首選位置。
根據《晉書》等中國史書的記載,約在公元1世紀,來自海外的混填(或作混潰,一般認為其應為來自印度地區的婆羅門貴族)來到了扶南,並與由柳葉女王統帥的當地人發生了戰鬥。混填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並迎娶了柳葉女王為妻,自己則成為了扶南君主,建立了混氏王朝。根據史書的說法,混填之前的君主為女性,可能是當時扶南人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應當肯定的是當時的東南亞土著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的文明基礎,因此這些印度貴族們也不得不與當地的上層社會相結合來建立自己的統治,混填迎娶柳葉女王正是外來統治者和當地本土勢力聯姻的代表。
由於東南亞早期國家的統治階級的印度身份,這一地區在文化風貌上整體趨向於印度化,普遍信仰婆羅門教,使用梵文。但為了能夠穩定這些異族的統治,這些外來統治者經常不得不與當地的貴族或氏族部落的女子聯姻,甚是不少君主本身就是印度化的東南亞土著,因此他們勢必在血統上不夠純正。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東南亞地區早期國王都來自印度,也的確有實行過種姓制度,但實際上種姓制度留下的社會影響卻微乎其微。雖然扶南國的國教是婆羅門教,但民間佛教也大量興盛,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很多僧人也成為了中國與扶南文化交流的紐帶,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史料。除此之外東南亞土著的泛靈信仰依然遍及於民間,婆羅門教長期以來難以傳入下層社會,而成為了統治階級信仰的特有宗教,這也為後來婆羅門教在東南亞地區絕跡埋下了伏筆。
關於扶南國的社會情況我們瞭解得不是很多,一般學者認為扶南政治制度或許是東南亞特有的曼荼羅政體的開端。在經濟方面我們能夠知道的事扶南國的貿易很活躍,在今天湄公河三角洲的喔㕭港口遺址中,不但發現了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商品,也發現了來自羅馬的貨物,這說明此時扶南就已經成為了東南亞的一個貿易中心。扶南人在喔㕭港修建了一條運河直接通往他們的首都,以保證商業貨物的流通,同時也應該有農業灌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