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護法天瓶
-
2 # 為一天百善孝為先,孝是百善之首,孝是德之根本。
先看一個關於孝的故事
孔子出行,聽到有人哭得十分悲傷。孔子說:“快趕車,快趕車,前面有賢德之人。”
走近一看是皋魚。他穿著粗布衣服,抱著鐮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車對皋魚說:“先生家是不是有喪事?為什麼哭得如此悲傷?”
皋魚說:“我這一生有三大過失:年少時出去求學,周遊列國,沒有照顧父母,等我回來,想要照顧父母時,他們卻已經過世了,這是第一個過世;自視清高,不願為君主效力,年歲已高,卻一事無成,這是第二個過失;曾經和朋友交情深厚,逐漸都斷絕了來往,這是第三個過失。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父母,可父母卻不在了。就讓我從此離開人世去陪伴我已逝去的父母吧。”說完他就死了。
孔子對弟子們說:“大家要引以為戒,這件事足以讓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 於是,有許多弟子辭行回家贍養雙親。
皋魚之失警示我們:盡孝應趁早,盡孝應在當下,不要寄希望於將來,因為沒有知曉明天會發生什麼,年邁的父母可能隨時都有可能離我們而去,屆時想要盡孝是不可能的了。
那麼,什麼是孝呢?
《論語·為政》: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意思是說,今天的盡孝就是有能力贍養父母。
孔子的學生子路就做的非常好,子路從小家境貧寒,經常吃豆葉度日,為了讓父母吃到好飯,無論嚴寒還是酷暑,他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去買米,然後再揹回來侍奉父母。後來父母去世了,子路周遊列國,在楚國做的大官,吃山珍海味,前呼後擁,但是子路卻還希望像以前一樣,去百里之外給父母背米,只是再也不可能了。
《孝經》: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意思是說我們要善於利用天時,分辨地利來耕耘收穫,要謹慎辦事,保重身體,不讓父母受到傷害,勤儉節約,節約開支來贍養父母。
在現實生活中,讓父母吃飽穿暖,這是子女盡孝應承擔的最基本的義務。但是這樣做還不夠,子女還應在精神上給父母以慰藉。
《論語·為政》:子曰: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犬馬都能被人養著,如果對父母沒有尊敬之心,和養犬馬有什麼區別呢?
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
孔子認為子女對父母盡孝,難就難在對父母的態度上。如果父母一句話沒說完,子女就不耐煩,平常總是給父母臉色看,不能和顏悅色的和父母溝通,父母就算吃得好,穿得暖,心情也不會愉悅,這也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的盡孝,是要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要對父母有尊敬之心。
《二十四孝》中記載:“鄭州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遊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如果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官被他的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竟病癒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後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餵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
《論語·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意思是做子女的應牢記父母的生日和年齡,一是為了因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是因為父母的衰老而擔憂。
父母都記得孩子的生日,在生日的那天慶祝,祝還在生日快樂,但是又有多少孩子記得父母的生日?有多少孩子記得祝福父母生日快樂呢?
《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古代交通不方便,不安頓好父母,是不出門的,如果非要出門,一定會告訴父母要去的方向。
但是,現如今,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大家都走南闖北的創天下,想要在世上做出一番事業,不出門是不可能的,但是出門還是一定要告訴父母自己打拼的地方。
1999年《常回家看看》這首歌紅遍全國,歌詞這樣唱: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在外打拼的我們,可能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回一次家,回家之後大部分都把時間花在看手機,玩遊戲,重新整理聞上,早上起來就開始刷手機,一起吃飯看手機,甚至頭都不怎麼抬,很少跟父母說說話,聊聊天,其實,父母需要的不是你回家給了他們多少錢,也不是你給他們買了多少禮物,而是能一起吃個團圓飯,一起說說話,聊聊天。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情感上的交流,精神上的慰藉,所以,回家了,多抬抬頭,多看看父母,多和他們互動。
《論語·里仁》: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過錯,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父母不願聽從,也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找機會再勸告他們,這樣雖然很操勞費心,但是也不能怨恨父母。
《弟子規》: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無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現實生活中,父母跟鄰里親朋如果有矛盾,要開導父母,勸告父母不要生氣,看開一些,不要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讓自己不開心。
《論語·開宗明義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意思是說人生在世,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說白了就是要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子女能把父母的生活起居照顧好,是小孝;把自己的事業做好,做出成績,讓父母受人尊敬,養父母之志,才是最大的孝。所謂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每次與父母通電話,電話那頭總是說:“在外照顧好自己,爸媽沒事兒。”
每次回家,父母天天滿臉微笑,短短几天,又要匆匆離開,帶走了他們臉上的微笑,卻帶不走那鬢角白髮。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看彼此背影漸行漸遠。作為子女,常回家看看,及時盡孝,莫留遺憾。
-
3 # 京博國學
一代大儒王陽明認為,孝養長輩有三個境界: 養身、養心、養志。
以前給朋友寫信,王陽明習慣自稱“守仁”或者“某”“僕”“區區”;為父親守孝期間,她寫信時的自稱變成了“孤”或者“孤子守仁”。五十一歲的孤兒,現在看起來好像可笑,但是也正反映了王陽明的孝純。《孟子》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一是養長輩的身,保證長輩的吃穿用度。這是最基本的,是人之常情,但是遠遠不夠。因為家裡養的豬、馬、牛、羊、狗,也會保證它們有吃有住。
第二層境界,養長輩的心。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女平平安安,能在跟前盡孝最好,不能的話也要經常給家裡寫信報平安,讓長輩放心;做出成績,光宗耀祖,讓長輩舒心,這是高一級的孝。
第三個層次,養長輩的志。父親退休後,王陽明擔心父親寂寞,寫信建議父親多和同鄉的退休官員謝謙、馮蘭等走動走動,散散心。退休後,謝謙建有銀杏山莊,馮蘭建有雪湖山莊,兩座山莊毗鄰,可供王華寄情山水。
-
4 # 範思朦頻道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是《學而》篇的第二句。這句話是孔子的學生說的,有子,就是有若,字子有,少孔子四十三歲。有子的學問很好,從這句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端倪。這一句,是借孔子的弟子的口,來說明孔子對“仁”的看法。論語通篇都講“仁”,但基本上沒有給“仁”下一個定義。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就連孔子也沒有辦法用一句話來告訴我們“仁”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儒家的“仁”,道家的“道”,釋家的“空”,都是沒有辦法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其實他們在本質上都是一個東西,都是捉摸不定,似是而非的。《金剛經》裡面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各位可以各自去揣摩。
那麼,是不是就沒有辦法認識“仁”或者不能達到“仁”的境界呢?其實也不是。《論語》中多次從不同角度闡釋了“仁”。那麼,有子這裡的“仁”,是一個怎麼樣的情形呢?
他給出的關鍵詞是“孝悌”。第一句中,先是說孝悌,後面又冒出來一句犯上作亂的事情。孝悌的範圍是僅僅在家族之間,犯上作亂則擴大到國家以及整個社會了。可見,在有子這裡,孝悌和犯上作亂是有一定的邏輯關係的。中國古代是一個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社會是由無數個家庭組成的。家庭裡面的各種關係一般來說都可以對映到社會層面。“孝悌”的意思是一個人對上以孝,對兄弟以悌,另外還可以引申一下,對朋友以恭。這樣,就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倫理體系,規定了每一個輩分,每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其中義務的含義還要多一點。從這個意義出發,就造就了一個非常有秩序的環境。按照物理學的說法,一個有序的空間和一個無序的空間相比,有序的空間包含的能量是大於無序的空間的。因此,一個有序的家庭也是富含力量的,這樣的力量是一種“正能量”,是能使人不走邪路,充滿正氣的,是促使一個家族欣欣向榮的。
由此,有子才說了“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這裡也要注意一下,他說的是“鮮矣”,並不是說沒有。這樣的情況大概是一些人偽裝得很深,表面上看起來忠孝兩全,但實際上是狼心狗肺。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裡不是就寫了這麼一個人嗎?他號稱“君子劍”,一身正氣,為維護武林正道而奔走,殊不知,他其實只是為了得到蓋世武功《辟邪劍譜》而已。像嶽不群這樣的偽君子不能說沒有,並且還有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有子也看到了這樣的一種現象,他才這樣說。有子強調的“孝悌”重點,還應該加上“誠”這個因素,誠,就是虔誠。我們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做做樣子,都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各位,各自思量思量吧。
然後就說到犯上作亂的情況。“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這句話就一直承襲這前面的“孝悌”而來。因此有子認為,君子的根本就是“孝悌”,這是做人的基礎,只有做好了這個事情,其他的任何事情才能從這裡萌發,才能成為一個君子。
可見,成為一個君子,或者成為一個仁者,甚至成為一個聖人,其實也不是什麼難的事情。重點是要抓住“孝悌”這麼一個簡單的“法門”,不斷修心修行,不斷體會其中的奧秘,自然就會悟道。這其實和我們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一樣的。少林寺中的“掃地僧”就重複簡單的打掃工作,可以成為一個絕頂厲害的高手。一個人如果潛心認真做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做好了,他也就成了“大師”。
何況,“孝悌”其實看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當今社會,不管一個人的年紀多大,學問多高,在這兩點上,其實都存在不足,更不好說如我輩後生。從這個認識出發,更需要我們每個人百倍努力,千錘百煉,萬般磨難,方能有些許收穫。
-
5 # 道鹹齋
孝:立身行道。
傳承祖宗事業並且發揚光大才是孝子本意。
關於孝,儒家有專門著作論述,《孝經》開宗明義: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先王要道:孝。
孝之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這裡,毀傷,不是簡單的受傷,而是犯法被刑罰,《水滸傳》裡那些犯法的要刺字的。這樣的毀傷就是讓父母蒙羞,肯定不孝。
立身行道,是需要建功立業,將祖宗事業發揚光大或者另外建立功業,建功立業就會帶領周圍人因你而幸福。
當一方領導,會保一方平安,做一個企業會讓員工就業而安居樂業。
至於在家裡的那些行為,但凡是人都應該讓父母安康,否則豈不是禽獸不如?
-
6 # 戰神150624565
《論語》是由孔子的後輩生整理的,且史書沒有明確記載魯孔丘先生日言必錄,絕無篡改,否則,自去九族這類的誓言;後朝徒者也沒有類似的誓言。可稱之為大議吧。
“孝”是“一胎二子”,一為入,一為出。《論語》記錄中沒有“孝道”之說,都是後人誇大而已,謀取何果不得而知了。
先簡單地談談“出孝”。它的核心是對友和事臣君,竭力維護上下等級和Regal。正所謂“長幼不可廢也”;不能犯上和作亂,只能順從。這種觀點否定了民權民意,發展只有君王雨露,君王功德,君王大智。“出孝”又與利,仁,德,善,惡等等密切相關,內容龐雜,非宏篇巨章不能闡釋。此外,“出孝”的作用非常重要,“施於有政”可見一斑。以下是我對“入孝”的看法,有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論語》提供了“內孝”的大綱,基本上囊括了方方面面,當代人可以憑此綱為標準,檢討自己的正與過。
1.孝行:父母在世。
事,指的是具體行動,就是作;侍則是具體行為的體現,是真心實意,是態度,絲毫無虛。沒有那些彎彎繞,表面文章,不是在給別人演示。用《論語》述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今時代有這種人,視父母為其玩偶,藉此表演以達其私。噁心!
疾與病。這兩個詞的含義有很大的區別:疾,是小恙;病,黃泉路上的重症了。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的“疾”,有點不舒就緊張得不得了,嘮叨不停,這裡摸摸,那裡摸摸,不弄個明白不罷休。父母能不急嗎?小生變大啊!這種愛去哪裡尋得?反過來,“內孝”十分強調這一點,把這種愛反哺父母,這不是恩,而是孝。
恩孝有異。恩,一般是指對等,或居高臨下對他人的施惠;孝,是毫無條件的,真心盡心,竭盡所能的付出。
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呢?“溫故而知新”。許多人把這句話視為學習方面,其實是一種誤解。故,指的是父母對你的所有付出,你要不斷地回味體會;知新,指的是知道如何做得更好,超過父母對你的付出。步驟和方法是什麼呢?“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末句就是反哺的核心,“察其所安。”
父母年。子要刻心父母的年齡,這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貪官更是會利用這一點。),祝願長壽且壽為喜,同時,也要知道人命有天限,隨時可以陪伴其身旁。喪人最需要的親情,迫不得已誰想去!
2.孝心:父母在世。
養、敬、不違,不怨。這是孝心的終極體現。或許藉口是生活壓力重,勞工強度大,能做到以上四點的人已經不是太多了。親情是有,只是有點變味了,利益呼喚情更濃。待其離去,大哭大擺又有什麼意思呢,唉!
匯給替代了幫勞,此養與養豬雞鴨有何區別?《論語》解答:不敬。子女對父母沒有了敬畏之養,這與飼養雞鴨同屬。養,不是簡單地讓父母活著,還有通心通語交目,更有牽手。孩童之舉早已忘得一乾二淨了,“溫故而知新”千真萬確啊!
不違,指的是不要違背父母的意願,強其所難,而不是指遵循父母指令。天壤之別!古人非常注重眾口之說的,你的父母不在你身邊,要麼已經仙去,要麼你真的是不孝子孫。沒人看得起你,食祿為官也不會錄你。古時,父母一般都會跟隨子行,少有不去的。如果有這種事情發生,父母堅持不隨,你就遵循其意願吧,他們的身體已經不行了。那麼,這是不是害了你呢?《論語》答:無怨!
這是何等的大孝啊!
3.孝禮:父母離去。
孝也是一種禮節,孝中有禮,如端茶送水之類。安葬親人是孝禮的第一步,如同《論語》答:“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送行與銘記切不可漠也。這一孝禮一直儲存著,許多人還是能夠堅持的。只是祭禮有些倉促簡單罷了,不強求。祭,不是簡單地打掃衛生,燒香燭,擺祭品,更要把“溫故而知新”的優秀傳統傳承下一代——你的兒女們。世代永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
7 # 對玥言詩一、孔子“孝”道的歷史淵源
就人類漫長的發展史而言,從猿到人的生物進化過程中,人類不僅僅得到了身體上的變化,思維、意識形態領域不斷地由低階向高階進化,大腦的機能也得到了顯著的增強。
眾所周知,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是動物的本能,是自然的感性活動。但人之為“人”卻不單單是自然的、孤立的、抽象的。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到:“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圖:自然界中尚有羊羔跪乳)
將自然界的這一現象與人類的“孝”文化相聯絡可不僅僅是簡單的自然現象,而更多的體現在人類的社會領域、情感領域。人類的“孝”文化所源於的情感不單單是生髮於自然本能的情感,更是人之為“人”而不單純等同於動物的表徵,即從動物的單純的自然本能向人類的雙重性(自然本能與社會本能)過度之中。
“孝”字的原義與人類早期的宗教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殷周時期,對祖先、宗族、宗教的重視是一個普遍現象,祖先崇拜構成這個時期文化現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孝”字的正式產生就是這種文化背景下孕育的結果。而“孝”最初也不是“事人”更不是“事親”,而是“敬天”、“事鬼”。
(圖:白族民間的祖先崇拜活動)
但宗教意義上的“孝”與倫理意義上的“孝”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對生命的賜予者和庇護者的知恩、感恩和報恩之情。“孝”這一字的韻味也單純地由對祖先、宗族的崇敬慢慢地申發出對父親、對兄長的侍奉之意,也就是由單純的“事死”演化出了“事生”的韻味。
先秦聖賢孔子也是在此基礎之上,將遠古的“孝”文化融於自己的“仁學”之中,從而使“儒學”起到了鞏固統治,和諧社會,教化人心的作用。
二、孔子“孝”道的核心與內涵孔子是周朝“禮樂”制度的繼承者、倡導者和傳播者,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核心是“仁學”思想。《論語》是儒家重要的原始經典之一,它為後世研究和了解他的學說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資料。
詳讀論語我們不難發現,孔子對於“孝”的論述都可見諸於論語的各個篇章,在此筆者不做過多重複。但細細思之,孔子的“孝”道核心與內涵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大致分為四個層次即“能養”、“敬親”、“承志”與“泛愛眾”。
第一個層次,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這裡翻譯的版本有兩種,筆者取第一種翻譯是說作為子女要擔心父母的身體是否健康,也可以理解成滿足父母的基本生活水平。這是“孝”的第一層含義,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是謂“能養”。
第二個層次,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說,現在所謂的孝道,是能夠養活父母就行了。至於犬馬,老了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對父母缺乏敬愛之心,拿什麼去區別對待人與牲畜的不同呢!
這段話也同時印證了第一個層次的“能養”即滿足基本的生存要求對人和對動物是沒有區別的,僅僅做到了第一個層次的“孝”還沒能顯現出人之為“人”的情感與傳統“孝”文化的融合之處。而“人”與“孝”文化的融合之處就體現在對第二個層次的“敬”字能否實現的程度上。也就是說僅僅讓父母吃飽穿暖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孝”,對父母尊敬、恭敬才能算得上是人類之“孝”。
孔子的“孝”道,還不單純地體現在“能養”和“敬親”的方面,還在“承父志”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道,可謂孝矣。”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兩句話都說明為人子者對於承父之志的重要性。這一要求不僅僅是氏族、宗教的傳統,更是融於情感的生活經驗、實用理性為保證家族不斷繁衍的必然選擇。
就“孝”的本層含義,筆者還想補充一個問題,問題大概是關於孔子有言“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一句理解,繼而引申出來的父母不仁,子當何為的問題。
在此,筆者想談一些關於此問的個人看法。
其一,我們不應該將孔子這句話的著重點放在“不從而不怨”這裡,而應該放在“又敬不違”這一點,這是孔子對於“孝”文化中“敬親”的具體闡釋,是“道在倫常日用中”的切實表現。
其二,儒家所倡導的“孝”文化絕不是“二十四孝”中提倡的“愚孝”而是以“父慈子孝”為前提的“仁孝”,所以父母與子女之意願違背也非原則問題,我們後人的理解範圍想來也不在孔子的“孝”道之中了。
(圖:孔子於樹下傳道授業解惑)
孔子“孝”的最高要求是“泛愛眾”,也就是前面所講的“仁”“孝”合一情感體悟的外在顯現,是一種由家而國,先家後國的“家國情懷”。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也就是說,孔子要求年輕人在家裡孝順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謹慎、信實,博愛群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就如孔子所說,如果連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都不能關懷又何況外人呢?只有先親近自己的親人而後才能包容、理解外人。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當個人可以真正明白“孝”的內涵,從而做到“能養”“敬親”“承志”“泛愛眾”便能“親仁”,由“仁”而“聖”。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內聖外王”之道,即個人要先“修身”“齊家”然後方可“治國”“平天下”的內涵所在。
三、《論語》中“孝”文化的實踐意義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當中談到“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而一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孔子也同樣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孔子所談論的“孝”道並不是鏡花水月,亦非紙上談兵,而是真真切切的落於實際之談。
正如李澤厚先生在《論語今讀》一書中所言“孔門儒學確認“真理”總是具體和多元的,即在此各種各樣的具體人物、事件、物件的活動中、應用中,即道在倫常日用中”。這也就是孔子學說的實用理性所在,亦即在“一個世界”的前提下提倡“孝”應如何去做而非何謂之“孝”的實踐意義所在。
面對當今社會的時代難題,我們依然可以從“孝”道之中找尋問題的源頭和解決的方法。正如在當今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兩難困境之中,如何弘揚和發展傳統儒家文化之中的“孝”文化也是避無可避的問題之一。
自由和民主等西方價值觀念對個人價值的肯定和重理性、輕情感的理念必然會對傳統中華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造成巨大的衝擊。是否能夠從經典的儒家著作之中尋找到解決途徑不僅僅是學術人的責任,也是我們每一個立志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華人的責任。
-
8 # 心齋主人
儒家認為,孝是修身治國的木根。在《論語·學而》篇中有一段關於孝的論述: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是把孝和尊重上司,國家安定聯絡起來了。
《中庸》裡還有一段更有邏輯的話:“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
這段話的邏輯非常清晰:如果你不孝順親人的話,朋友就不會信任你;如果朋友不信任你,上司又憑什麼信任你呢?如果上司不信任你那麼你的人生理想就沒有辦法實現。把孝關乎到的人生價值的實現上頭。不可不慎重。從這段話上頭我們也可以看出儒家對孝的認識也是非常理性的。
這段話放到我們現在也同樣實用。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又怎麼會對朋友好呢?對父母都不尊重又怎麼會尊重別人呢?這也是我平時交朋友的一個依據。到目前還沒有看走眼過
-
9 # 新世觀
《論語》中,“孝”字共出現了19次,其中有12則是孔子本人談論“孝”,涉及“孝”字16處,有2則是孔子的弟子談論“孝”,涉及“孝”字3處,此外,還有很多隱性的關於“孝”的論述,即未提及孝字,但是表述的是孝的概念。這些對於“孝”的論述,十分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孝敬、對家庭的責任。
通讀《論語》關於“孝”的論述,大概,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待父母要做到“養且敬”。
《論語•為政》篇: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本篇另一則討論:“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兩則論述,都以反問結尾,更強調了“孝”、“敬”的內涵。在孔子看來,“孝養”父母除了要“能養”,即所謂“弟子服其勞”和“有酒食,先生饌”之外,還要有更高層次的要求,即是內心裡的“敬”和外在的敬——“色難”的統一。也就是說,孝子除了應該在物質基礎上贍養好父母雙親之外,更要在精神上敬老人、愛老人。
《論語•里仁》篇:“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如果自己的意見不被接納,仍然保持恭敬、順承的和悅態度,不去違背父母,替他們操勞而不埋怨。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這可以解釋為“孝順”,即以順為先,凡事應該遵循父親長輩的意志。從以上可以看出,人子既要體察父母之心意,又要順承父母之意,做到“養且敬”。
(二)對待父母要做到“時刻放在心上”。
《論語•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則透過看似瑣碎的生活細節強調子女對父母的深刻關切之情,在日常生活中,牢記父母的年齡,一方面為父母的高壽而歡喜,一方面又要為父母的年事漸高而擔憂其身體狀況,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做子女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父母的身體狀況,要特別為父母的疾病擔憂,在照顧父母時候對症下藥,有所側重,能夠更好盡孝。並且在《論語•里仁》篇中強調:“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如果家中父母年邁體弱,子女應該儘量留在家裡不要遠行;遇到特殊情況必須遠行的時候,也必須向父母確定自己的去向,這樣不僅讓父母放心,並且在父母有事情的情況下,可以迅速找到子女。歸根結底,主要闡明的意思就是子女不論處在何時何地,都要每時每刻為父母著想,全方位安頓好父母,做到兒女應盡的責任,確保老人物質上和精神上無憂無慮,使他們安享晚年。
(三)孝是做人的根本。
“仁”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其中,孝與仁之間具有無法割斷的聯絡,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是仁的根本,如果一個人在家能夠做到事事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那麼這種人在社會上很少會冒犯長輩,製造叛亂那更是不可能會出現的情況。由此可知,“孝”對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當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擁有一顆孝順的心、做出一個孝順的動作時,則家庭就可以更加和睦,人民生活會更加幸福,進而國家才會安定和諧,經濟才能更加快速、健康、持續地發展。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家裡,對自己家人孝順、恭敬的人,在社會上,對他人尊敬有愛的人,才可以進一步進行“仁”的修煉。即是說,孔子將“孝悌”作為衡量一個青年人在家庭、在社會行為處事的首要原則。可見,孝,是一個人道德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
-
10 # 邂逅一位有趣的靈魂
在說《論語》孝文化前,請先容我說下一段評論“你們不瞭解他,我來說給你們聽:你們知道他十分喜愛女性嗎?他與她們朝夕相處,迷戀其中,但這僅僅是他的外部表現,一旦剖析他,就會發現他內心具有極強的剋制力。你們知道,很多人都為美麗、富貴、榮譽驚歎不已,可他卻輕視它們,蔑視它們。對他來說,人類毫無意義,他畢生嘲笑、挖苦他們。但是,當我剖析他、看到他內心所蘊藏的堅強意志時,我才在他身上發現了神聖而又熠熠閃光的美麗之處,他令人魂銷魄蕩,以致我時時刻刻都樂意服從他的命令。”此中的他正是蘇格拉底。可能朋友們會不解,說孝文化與蘇格拉底有什麼關係。其實,我想說,作為西方的智者蘇格拉底不但睿智,而且風趣豁達。而作為東方的智者,孔子與蘇格拉底相比,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極富於生活氣息。
先看下《論語》中的一段: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孔子真是風趣得很,情緒調動高手,讓你歡喜讓你憂。
所以說,孔子言語絕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非常接地氣的。所以《論語》中孝文化也是很切實生動的。
關於孝,我們看下《論語》中的描述: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兒行千里母擔憂,臨行密密縫,唯恐遲遲歸,子女不適,父母擔心憂慮,古人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照顧好自己,好好吃飯,適度鍛鍊,不熬夜,這些不也是對父母的行孝嗎?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只有從內心真正愛護父母,才能在日常所行中真情流露出孝。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對父母提建議,要把握度,可以和而不同,不強求父母一定認可。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這句我最是喜歡,喜懼參半。
所以說,《論語》中的孝文化,飽含著對父母的深厚親情,經過歲月的沉澱,愈發甘冽,歷久彌淳。
以上僅是我個人一些見解,如有不當,敬請諒解。
-
11 # 閒看秋風999
《論語》中孔子的“孝”和兩千多年以後現代人所理解的“孝”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孔子說的“孝”,是為了“仁“服務的;而所謂“仁”,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禮”,不犯上作亂而已。
孝悌為仁之本。有子曰:“其為人也孝 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 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 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有子是誰?漢朝人劉向等認為就是孔子。這一段話, 不僅以孝悌為仁之本,而且以孝悌為忠之 本。沒有孝做基礎也就不會有仁與忠了。
所以孔子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 。”樊遲問仁,孔子答道:“愛人 。” 這“愛人”是說愛親人(有血緣)之後 的愛他人,即《中庸》說的“仁者人也, 親(孝)親為大”,和孟子說的“事孰為 大?事親為大”。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 愛物”。
此外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明:王充 說,顏淵死,其父顏路請以孔子之車為顏 淵之槨,孔子儘管哭到極哀痛,而請車卻 不肯給予;
孔子的理由是什麼呢?其理由就是自己的兒子孔鯉死,尚 且有棺而沒有槨,何況對非親生的顏淵麼 ?
“鯉,子也。顏淵,他姓也。子死且不禮,況其禮他姓之人乎?”孔子愛自己的 兒子是首要的,愛第一高足是次要的。孔 子愛第一高足顏淵尚且要薄些,何況愛其 他的人麼?孟子的話,真是不錯!
現在人的“孝”,已經和孔子那時候完全兩樣了;現在的“孝文化”多注重的是“養”——你的生命是我給的,你不養我,就是最大的不孝。
因此,現在的“孝文化”不過是藉助孔子的影響力而已;如果將“生養”捆綁在一起,那麼,沒有子女的人怎麼辦?子女因故身亡怎麼辦?不願意結婚的人怎麼辦?不願意生育的人又怎麼辦?
-
12 # 校外老師
我想用《孝經》中的話來理解儒家的孝。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孝是道德的根本所有教化都是由孝產生出來的。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人首先要自己愛護自己是孝的開始。然後自己能立功利德,使自己贏得很好的名譽。這樣,因為自己的名譽使父母也有很好的名譽,這是終極的孝。
從孝經中的話我們可以明白。什麼是孝呢?就是我們心中時時刻刻都裝著父母,自己做事不要讓父母為自己擔心,自己要努力為父母掙得好名譽。
《論語》中從不同的角度談孝。人贍養父母是孝。但是如果能夠長期和顏悅色很難。
人贍養父母很重要,但是尊敬父母更重要。如果只是贍養,不尊敬父母就跟養犬馬沒什麼區別。
做為孩子怎樣是孝呢?如果孩子能做到只讓父母為自己的生病操心,就是孝。但,做到這一點很難。
-
13 # Yu-Sir
中國曆朝歷代皆號稱以孝治天下。論語作為聖人孔子言論之集大成之作,儒家經典學說,自然而然在孝道之上會有很多闡述。
什麼是孝,簡單理解就是侍奉雙親,養老送終之意。引申出來還有忠於君主之意,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在封建時代,當官者在父母死後都得回家丁憂三年,以示孝道。在一個王朝顛覆之際,殉國殉君者歷來為世人所稱頌。整個社會的上層人士以身作則,向整個社會傳遞要遵循孝道的思想道德標準。在法律和制度相對不完善的封建王朝,以孝治天下,很好的維繫了社會的穩定,王朝的統治。把孝變成一種文化,一種道德來規範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形成一種看不見卻強有力的支撐!萬事皆會消亡,唯文化生生不息!
拋除聖人之言,統治者之提倡之外,孝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本能。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天生都有牴犢之情,天生就會去保護及餵養自己的後代。而人作為最高階的哺乳動物,有思維能力,在享受雙親的撫養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報恩的思想,就是所謂的孝道!孝存在於我們的基因裡面,存在於人的本能,所以它不光是文化,亦更非無聖人言就不知孝。
所以孝是一種人類本能,是人之所以為人之基!而聖人之言更多在於一種歸納總結,將其昇華成一種文化,其作用更多在於更好的讓世人去歌頌,更便於統治者來標榜自身統治的道德性。
-
14 # 崑崙139100429
“萬事孝為先”,此孝是孔子後世其弟子追憶、添補、整理成語錄體的《論語》及其倫理思想的基礎、重心和出發點。由此擴充套件為忠信仁義禮,至再後歸結為儒學倫理核心的“三綱”“五常”,即封建舊時代上下、左右、男女、尊卑人際關係的固定、規範的標準。“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孔子反覆強調“孝”實則是從周禮而來。周初分封,武王姬發弟兄(文王之子)有說七十二、有說一百多,加其子侄便是一個龎然的大家族,將其各自分封立國,家國一體必須有一個統領的辦法。此時周公(旦)便制訂了以孝為本的禮法、禮儀、禮樂制度一一週禮。中心之國即是君王、又是父(兄)、祖,所以以孝事祖又同時是忠君、各諸侯國之間及其內部也主要是親情家國一體的關係……。孔子就是追慕並基於這個前提而傳述的。不過時代不同,時事已生大變,子曰“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的舊孝道於今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法和民主、文化變遷、發展自然是不相適應的…。
-
15 # 方逸堂紫砂製品
孝道被先秦儒家視為“諸德之首”,是先秦儒 家人文倫理的基石。在儒家學說中,孝道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道德規 範體系。 “孝”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個人、家庭、國家,貫穿仁、禮、忠、信等人倫、教育、政治各社會領域,涵蓋民俗禮儀、國家法規進而上升到制度體系。所以,傳承並實踐孝道對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今解釋為,有子說:“一個人為人孝悌卻又喜歡犯上,這是很少見的。不喜歡犯上卻喜歡造反的,從來沒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道也就由此而生了。孝悌這也是仁的根本吧?”這段話提出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以“孝”為根本的,而“孝”的具體實踐與“禮”是密不可分的。
回覆列表
孝是天道的要求。基督教摩西十誡這要求的是人要孝順父母。所以人道就必須孝順,如果不孝順的人無法投人。
當然,非要從理論上來論述,孝產生於仁。因仁而孝。所以以前經常說慈孝,慈孝,就是這個原因。孝也是產生福報非常大的一個德行。
五德行忠孝廉恥謙,忠來自於義,孝順來自於仁,廉潔來自於義,謙虛來自於禮。所以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謙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