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您所說的關於老子的成語,是指關於老子所著的《老子》或者說是《道德經》裡的成語吧!
中國古代哲學經典《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期哲學家老子所著,全書根據版本的不同,字數有很大出入,總的說來在5000字上下。
雖然只有5000字,但該書字字珠璣,句句哲理。有些句子後來形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統計,大約我們常用的成語出自道德經的有100多個。包括:功成身退、暴風驟雨、虛懷若谷、受寵若驚、紫氣東來、自知之明、知足常樂等等。
下面,我就以“功成身退”為例來解釋一下這個成語的來歷。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叫做“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可以解釋為大功告成之後,自行隱退,這是順應上天的道理,自然的規律。這句話後來就演變成了“功成身退”的成語。
功成身退,後來被世人看作是功成名就的人,明哲保身的人生處事哲學。這也是老子所說的“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自然規律在人世間的體現。
古往今來,遵守功成身退,多能頤養天年。不能功成身退,常遭滅頂之災。這樣正反兩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其中,能夠功成身退最著名的人物就是范蠡。
范蠡輔佐勾踐消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他三次經商成鉅富,曾感嘆道:“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三散家財,後定居於陶丘,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能夠抵制高官厚祿功成身退的人如鳳毛麟角。而不能做到功成身退,最後身首異處的名人則如過江之鯽。
韓信便是其一。他身為西漢開國功臣,由於功高蓋主,而又不能功成身退,留戀名利,最後被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成語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是漢語詞彙系統中的精華。而關於《老子》的語句中,形成的成語更是內涵深刻,富有哲理。學會運用這些成語,能夠提高我們的文學修養,正確領會這些成語中蘊含的深刻哲學思想,能指導我們的人生實踐,指引我們從平凡走向成功,從成功走向成熟。
我想您所說的關於老子的成語,是指關於老子所著的《老子》或者說是《道德經》裡的成語吧!
中國古代哲學經典《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期哲學家老子所著,全書根據版本的不同,字數有很大出入,總的說來在5000字上下。
《老子》中共包含成語100多個。雖然只有5000字,但該書字字珠璣,句句哲理。有些句子後來形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統計,大約我們常用的成語出自道德經的有100多個。包括:功成身退、暴風驟雨、虛懷若谷、受寵若驚、紫氣東來、自知之明、知足常樂等等。
《老子》中成語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下面,我就以“功成身退”為例來解釋一下這個成語的來歷。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叫做“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可以解釋為大功告成之後,自行隱退,這是順應上天的道理,自然的規律。這句話後來就演變成了“功成身退”的成語。
功成身退,後來被世人看作是功成名就的人,明哲保身的人生處事哲學。這也是老子所說的“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自然規律在人世間的體現。
《老子》中的成語道出了深刻的人生處世準則。古往今來,遵守功成身退,多能頤養天年。不能功成身退,常遭滅頂之災。這樣正反兩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其中,能夠功成身退最著名的人物就是范蠡。
范蠡輔佐勾踐消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他三次經商成鉅富,曾感嘆道:“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三散家財,後定居於陶丘,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能夠抵制高官厚祿功成身退的人如鳳毛麟角。而不能做到功成身退,最後身首異處的名人則如過江之鯽。
韓信便是其一。他身為西漢開國功臣,由於功高蓋主,而又不能功成身退,留戀名利,最後被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總結:成語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是漢語詞彙系統中的精華。而關於《老子》的語句中,形成的成語更是內涵深刻,富有哲理。學會運用這些成語,能夠提高我們的文學修養,正確領會這些成語中蘊含的深刻哲學思想,能指導我們的人生實踐,指引我們從平凡走向成功,從成功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