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程農趣
-
2 # 小村小哥
一、白山藥的特徵特性
山藥在地溫達到15℃以上時,才能發芽出苗。以龍頭作種,栽後先生芽後生根;零餘子栽種,先生根後生芽。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山藥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嚴,喜溫暖,也耐寒。凡是向陽溫暖的山區或丘陵地區,均能生長良好。當地在海拔1500m山地栽種,仍能正常生長並獲得中等產量。由於山藥是一種深根性植物,要求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pH6.5~7.5的土壤均可種植。山藥吸肥力強,需鉀肥較多,一般不宜連作。
二、種植技術
1、種子的選擇與處理
良種是增產的內在因素,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基礎。根據目前我州現有長山藥、圓山藥兩個品種,採用零餘子(山藥豆)繁殖及蘆頭繁殖兩種方式進行直接定植。珠芽繁殖一般在10月下旬山藥莖葉蔞黃時時摘收珠芽,圓無損傷、無病蟲害的珠芽,放在屋內用幹砂儲藏,冬季防止凍害。蘆頭繁殖一般在冬季挖取山藥時,選頸短,芽頭飽滿,粗壯無病蟲害的山藥蘆頭,選長約12~18cm的掰下來,晾曬4~5天使傷口癒合,再用砂儲存好。播種前用一般用500益富源微生物營養液進行浸泡3~5分鐘,晾乾後即可播種。
2、精耕細作
施足底肥我州立體氣候較突出,應儘量選擇在海拔在1500m至2200m的向陽地塊、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鬆軟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塊,深耕30cm至50cm。栽種時用3500kg的雞糞、羊糞及松針經過加益富源生物菌肥腐熟劑徹底發酵後,拌均於後放施入田中。
3、實行科學輪作
山藥不宜連作,連作易造成土壤養分失調和病害加重,在新地種植山藥,塊莖色澤鮮豔,皮光無斑痕,重茬地種植,塊莖易爛,皮厚無光澤,產量下降,一般應隔3年以上輪作一次,如每年在種土豆翻耕前加入5-10公斤益富源土壤改良劑,可以連作5年以上。
4、適時播種
播種量。根據現有山藥的品種及土壤肥力狀況,一般山藥每播種量為100kg,土壤肥力差的每播種量為150kg;而圓形山藥每播種量為840個蘆頭,土壤肥力差的每播種量可達880個蘆頭。適時播種是奪取高產的關鍵。根據山藥的生物學特性,以及結合種植地區的實際,一般在每年的3至5月份氣溫上升至15℃左右時的雨後天晴播種,有利於種子的萌發生長。
5、田間管理
(1)合理密植。
山藥合理密植可充分有效利用光能、水分和礦質營養協調群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在群體最大發展的前提下,保證個體健壯地生長以育,達到莖部生長大而長,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目前全州各地山藥種植以每667m2(1畝)地栽1~1.2萬棵為宜,棵數太少產量不高,密了藤多會造成瘋長,產量也不會高。
(2)適時間苗、定苗。
為了使山藥幼苗個體分佈均勻,有合理的營養面積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養分,形成壯苗。當山藥苗生長至5cm左右時以留均、留齊、留良、去劣的原則及時間苗、定苗使每塘留10~15苗,以便達到增產、增收。
(3)搭架。
當山藥莖蔓長至30cm長時,要搭支架,架高2m至2.5m並且要固定以防被風吹倒。要及時將引蔓上架,以便於山藥向上生長,一般不摘除側枝,如主蔓基部側枝較多也可以適當摘除,以利通氣透光。但要及時摘除不作留種用的氣生莖,因為氣生莖數量過多會影響山藥塊莖的膨大。
(4)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不僅可以松疏土壤,清除雜草、減少土壤水分蒸發而且可以減少病蟲滋生的場所,減輕山藥的病蟲害。特別是夏秋季山藥進行中耕除草側有效的促進山藥根莖形成,為豐收創造有利條件。
(5)打杈。
由於山藥爬滿架後,下部葉片生長較快造成下部生長旺盛,植珠下部採光通風困難,從而影響植珠生長,所以在山藥的生長期內,也要不定期將下部植珠與葉片滋生的風杈進行打壓,以便於山藥的正常生長。
(6)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白山藥增產、增收的基礎,認真掌握好白山藥各生長週期對肥料的需求量對白山藥的健康成長起到關鍵的促進作用。一般白山藥的施肥主要包括;基肥、追肥兩種,基肥一每施3500kg的雞糞、羊糞及松針經過益富源糞生物菌肥發酵劑攪拌均徹底腐熟發酵後用。施肥時可先將栽植溝底部填上原來翻上來的表土,厚度為15cm,再把基肥施於土層之上,最後再覆土15cm。山藥追肥主要在生長的中後期,前期需肥較少。
山藥出苗整齊後施1次20%的人糞尿肥,以後每隔20~30天施1次或用益富源生物衝施肥澆根一次。施肥可在離植株30cm處挖1條6~10cm深的施肥溝,667m2施人糞尿700~1000kg。地下塊莖進入旺盛生長盛期時,應重施1次追肥。667m2用復混肥20~30kg、餅肥40~60kg穴施或溝施,施肥後覆土,以保證塊莖伸長和膨大有充足的養分。以後視植株生長情況再確定是否追肥。
-
3 # 黃勇在新農村
一、選擇適宜品種選用抗病力強的棒藥、小白嘴等優良品種。
二、選擇地塊選地勢高,排水好,土層深厚的沙壤土。鬆土施肥,在田間挖南北向深溝,溝寬30釐米,深120釐米,一般隔行開溝,便於操作。挖時將上下土層分開,堆放在溝的兩側,翻晾幾天後,將土塊打碎,溝底耬平踩實,再分別填入下層土,上層土填土時隔層畝施農家肥5000公斤,三元複合肥50公斤,每填20釐米厚時就要踩實一次。
三、做畦定植當氣溫維持在12℃,地溫穩定在10℃以上時即可定植,我省中部地區每年播期大約在4月中旬。選無病塊根上端較硬的山藥尾子作種塊,種塊長為20釐米,播前7—10天蓋層溼沙,上覆塑膠薄膜,進行催芽。按80釐米距離開溝,寬行行距80釐米,窄行行距30釐米,栽植深度3—4.5釐米,株距一般為15—20釐米,麻山藥尾子按同一方向平鋪於溝內,覆土平畦面。
四、田間管理對萌芽較多的要選留壯芽1—2個,將其餘的全部及早去除。如側枝過多,可摘除基部側蔓,保留上部側蔓。7月後零餘子大量形成,影響地下塊莖生長,應摘掉一部分零餘子。麻山藥出苗後就要支架引蔓,架高一般1—1.5米。一般用2米長竹竿分別在同畦的兩行內插人字架,支架要牢固,防止後期被風吹倒塌架。生長前期應勤中耕除草,一般隔半月一次,直到蔓上半架為止。一般在上半架和滿架時各追肥1次,尿素15—20公斤,可適當追些鉀肥或葉面肥以提高抗逆性和提高產量。麻山藥為耐旱型作物,為了提高產量,在遇到久旱無雨的天氣條件下,應輕澆水1—2次,如遇到多雨天氣時,要及時排除畦內的積水,防止出現澇害。
五、適時採收麻山藥一般在莖葉全部枯萎時採收,過早採收,產量低且易折斷,影響品質。採收時間大約在10月下旬到立冬前為宜。一般收穫從畦的一端開始,先挖出60釐米見方的坑來,人坐於坑沿,然後用山藥鏟沿著山藥在地面下10釐米處的兩邊的側根,把根側的泥土剷出,一直鏟到麻山藥溝底見到塊莖的尖端。最後,用鏟輕試尖端已有鬆動時,一手提住麻山藥栽子的上端,一手沿塊莖向上剷斷其後的側根,直到剷斷麻山藥栽子貼地層的根系,這樣就可以把一個完整的麻山藥取出。稍微晾曬後入庫儲存。裝車運輸時要輕拿輕放,不要碰傷或折斷,否則會影響到商品價值。
-
4 # 三農的高度
種植麻山藥,出苗以後如何進行田間管理,可以促進豐產豐收? 麻山藥在華北這邊種植有不少,這邊比較肥沃的沙壤土特別適合麻山藥的生長髮育。但是,選擇的良田種植麻山藥,只是獲得豐產豐收的基礎條件之一,還需要種植戶田間精耕細作,加強田間管理,才能促進豐產豐收,獲得更好的種植效益。這邊村裡一直輪作進行種植麻山藥,田間管理從麻山藥幼苗期開始、甩條發棵期、整枝和中耕除草、莖塊膨大期管理、以及採挖收穫。每一個環節做到比較“完美”,可以說是十拿九穩的賺錢,不信請當誤你3三分鐘的時間看看吧!
一、麻山藥幼苗期管理要得當。這邊在麻山藥出苗以後,通常在幼苗蔓長8㎝的時候,進行間苗。一條栽子上面只留下一條健壯的蔓,其餘全部去除,不要浪費栽子的營養。當蔓生長至30㎝的時候,我們要及時搭架,通常架子高2.2米左右。這邊通常採用大人小手指粗細的竹子,做麻山藥架子的材料,而且便於插入土裡面25㎝的深度,便於麻山藥的蔓莖通風采光,而且防風吹到,經久耐用;目前也有種植戶用尼龍網搭架,投入成本比較低,減輕搭架,一次性使用。基肥通常用的都比較足,苗期不需要追肥,主要根據天氣情況,保持土壤不要缺墒情,利於出苗長蔓。
二、山藥發棵期管理重點。這邊春天種植麻山藥,由於品種不同,所以麻山藥通常在6月份左右,是甩條發棵期。此時重點防治葉蔓不要被病害侵害,促進莖蔓多生分枝,使得山藥藤蔓快速生長髮育,早日爬滿麻山藥架,使得葉片儘快、最大化的進行光合作用,能量轉化供應藤蔓生長髮育。但是,此階段的後期,要防止藤蔓徒長,影響地下莖塊生長。
進入甩條發棵期,如果藤蔓長勢不旺,需要追肥提苗。每畝追肥速效氮肥15㎏。進入7月份,可以根據藤蔓長勢,可選用1%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均勻噴灑葉面,促進茁壯生長。10天一次,根據藤蔓長勢,連續噴灑3次左右。如果土壤肥沃,山藥藤蔓長勢過於茂盛,可選用15%多效挫1500倍液,加腐殖酸液肥500倍液噴施,進行控制。每10天用藥一次,根據用藥情況,連續用藥2次左右。此時,根據當地病蟲害的情況,及時發現,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這邊根據氣候特點,通常選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加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9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每10天防治一次,防治一些季節性病害。同時要注意防治根結線蟲、紅蜘蛛和夜蛾等蟲害。
三、整枝留蔓和中耕除草。麻山藥甩條發棵以後,植株長勢旺盛、側芽發生多的時候,對於萌芽較多的植株,要抹除基部過多的側芽,也可留下一個狀芽,儘量減少地面莖蔓的營養消耗,增加田間通透性,使得其採光更好,不易生病蟲害。如果零餘子發生太多的時候,要抹除一部分,減少營養損耗,利於後期地下莖塊營養吸收。
山藥的生長期,要進行2~3次除草。在4~5月份幼苗出土以後,可以淺淺除草一遍,防止土壤板結,注意不要傷根部組織;發芽期遇到雨水,及時鬆土,促進出苗。在6月下旬的時候,需要結合中耕除草,給麻山藥根系培土,使得架內形成高畦,可以有效預防雨季到來的排水問題,防止塌溝。莖蔓上架以後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最好用人工拔出,不要傷根。通常封土起壟以後,地上莖蔓已經爬滿支架,不再進行除草培土了。
四、塊莖膨大期管理很重要。如果遇到乾旱,土壤過於乾燥,需要澆水抗旱,力求豐產。選擇清晨澆水,比較好。此時,麻山藥需求土壤養分很大,因此,在莖蔓佈滿半架的時候追肥。根據植株長勢,每畝追肥尿素10~15㎏。如果在莖蔓爬滿麻山藥架子的時候,植株有瘦弱脫肥現象,可以選擇每畝再次追速效氮肥15㎏一次。
在山藥的膨大期,這邊在7~9月份,剛好屬於雨季,前後期要防乾旱,8月份主要防塌溝注意田間排水順暢。其實防麻山藥塌溝,並不單單因為是雨水或者灌溉的事,根據我們的種植經驗,在做麻山藥種植溝的時候,不要使得種植溝土壤太鬆軟,如果太鬆軟,支撐不了外界雨水浸泡,即便不下雨,澆水就會塌溝。塌溝之後的麻山藥莖塊由於生長環境受到擠壓改變,會使得嚴重減產,長不成優質的商品山藥,往往會賠錢。所以,種植麻山藥的時候,要根據土質、以及鬆軟度來做軟硬適中的種植溝。在雨季,保持田間排水暢通,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塌溝的問題。 進入9月下旬,麻山藥植株的葉片開始逐漸枯黃,地下莖塊開始充實,管理要點是防治地面藤蔓早衰和旺長。此時,如果地上莖蔓有早衰現象,可以選用腐殖酸液肥500倍液,葉面噴施,延長地面藤蔓衰弱態勢,儘可能讓地下莖塊更充實,提高產量;如果藤蔓長勢過於茂盛,控旺選擇噴施15%多效唑1200倍液一次。如果不想要山藥豆,要早早抹除生成的山藥豆,減少植株養分的流失,儘可能促進地下莖塊的膨大充實。
五、收穫麻山藥。這邊通常在霜降以後,山藥地上莖蔓枯黃脫落,就開始採集山藥豆,也可以收穫地下莖塊前一個月採收山藥豆也可。 地下莖塊採收,在開春之前採挖都行。通常在上凍之前,需要採用機械加人工,或者純人工採挖。採收從溝的一端開始,按照山藥品種大致的長度挖深溝,當全部山藥漏出以後,手握住上部,用山藥剷剷斷其餘的細根,用手小心提出。這需要熟練的工人操作,以免把山藥挖斷了、損傷了,不便於貯存,商品性降低。
這邊很多常年種植麻山藥的村裡人,都在自家建造有小冷庫,可以把優質的山藥貯存到新山藥下來前。在這段時間裡,尋一個好價格出售,可以有效增加種植效益。有些種植戶挖下來就出售了,主要出售給收購商、麻山藥飲料企業和相關藥廠等等。
麻山藥種植,避免病蟲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輪作,田間保持其通透性。雨水豐沛的地區,一定要注意田間的減排工作。由於麻山藥喜旱不喜歡澇,太潮溼的環境易發生病害。當然了,種植麻山藥需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氣候,種植的品種,來進行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精耕細作,才能獲得更好的種植效益。
-
5 # 五弟小馬
山藥的種植其實是非常麻煩的,但是價格也非常可觀的。我家幾年也是種植了幾畝菜山藥和幾畝鐵棍山藥。山藥的田間管理:中耕除草,勤施肥,多次少量灌溉。苗期注意提苗,保證每個塊莖只保留一個旺盛的葉苗。注意!拔除多餘的苗莖後,需要灌根消毒,以免山藥母塊莖爛掉!莖葉滿架後就需要開始打藥了,往後的每週都需要噴藥一次。中間需施肥數次,看莖葉的茂盛成都而定。雨水旺季需要特別注意!防塔溝,雨季來臨前需提前做好準備。總之一句話:中耕,除草,勤施肥,多打藥,防塔溝!山藥重在田間管理哦!
-
6 # 愛笑的龍龍
山藥在春天種在這裡。由於品種不同,山藥通常在6月左右種植,這是切割和生長的時期。此時,關鍵是防止葉片和卷鬚被病害損壞,促進莖和卷鬚有更多的枝條,使山藥藤蔓快速生長髮育,儘快被麻薯骨架覆蓋,使葉片儘快進行光合作用,最大化,為藤蔓的生長髮育提供能量轉換。然而,在這個階段的後期,應該防止藤蔓過度生長,這會影響地下莖的生長。
進入剝芽期,如果藤蔓生長不好,需要追肥育苗。追肥速效氮肥每畝15公斤。7月份,根據藤蔓生長情況,根外追肥可選用1%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均勻,促進健康生長。每10天噴灑一次,根據藤蔓生長情況連續噴灑3次。如果土壤肥沃,山藥藤生長過於茂盛,可選用15%多效1500倍液,並可新增500倍腐植酸液肥進行噴施和防治。每10天服一次藥。根據用藥情況,連續服藥約2次。
這時,根據當地病蟲害情況,及時發現,及時採取防治措施。根據氣候特點,這裡通常選擇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加900倍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進行葉面噴施,每10天一次,以防治一些季節性病害。同時,應重視根結線蟲、紅蜘蛛、蛾等害蟲的防治。
修剪,留下卷鬚和中耕除草。
當植株生長旺盛,山藥旋轉發芽後側芽出現較多時,對於芽苗較多的植株,基部側芽應抹去太多,也可留一個定型芽,以儘可能減少地莖蔓的養分消耗,增加田間通透性,使光照更好,防止病蟲害發生。如果瑞好發生了太多事情,應該清除一部分,以減少養分流失,促進後期地下莖的養分吸收。
山藥生長期應除草2-3次。幼苗從4月到5月出土後,可以輕除草以防止土壤變硬,並應注意不要損壞根系組織。發芽過程中遇雨時,及時鬆土,促進出苗。6月底,需將中耕除草與山藥根系起壟相結合,在機架內形成高溝,有效防止雨季排水問題,防止溝崩。莖和卷鬚放在架子上後,地裡的雜草應該及時清除。最好在不損傷根部的情況下手動拔出它們。通常,封土起壟後,地面上的莖和卷鬚用支撐物覆蓋,不再除草起壟。四、塊莖膨大期的管理非常重要。
如果有乾旱,土壤太乾燥,就需要水來抗旱和爭取高產。早上喝水更好。此時,山藥需要大量的土壤養分,所以當莖和卷鬚充滿半幀時,應進行追肥。根據植物生長情況,每畝施用尿素10~15。如果植株瘦弱,莖蔓被麻薯架覆蓋時肥料流失,可選擇每畝施用速效氮肥15。
山藥膨大期,這邊是7月到9月,正好是雨季。乾旱應該在早期和晚期預防。8月,應保護主要防塌溝,以確保現場排水暢通。事實上,不僅僅是雨水或灌溉可以防止山藥坍塌。根據我們的種植經驗,在製作山藥種植溝時,不要使種植溝裡的土壤太軟。如果太軟,它不能承受外面的雨水浸泡。即使不下雨,澆水也會使溝渠塌陷。由於萎陷的山藥莖的生長環境受到擠壓和改變,產量會嚴重降低,優質山藥往往會賠錢。因此,種植山藥時,應根據土壤的質地和柔軟度選擇硬度適中的溝渠。雨季期間,保持現場排水暢通,不會出現溝崩問題。
9月下旬,懷山藥植株的葉片開始逐漸枯萎變黃,地下莖開始充實。管理的關鍵是防止地面葡萄過早衰老和旺盛生長。此時,如果地上莖蔓過早老化,可選擇腐植酸液肥500次噴灑在葉面,以延長地上莖蔓的衰弱情況,儘可能豐富地下莖稈,提高產量。如果藤蔓長得太茂盛,對照旺選擇噴1200倍的15%多效唑一次。如果你不想要山藥豆,你應該儘早清除產生的山藥豆,減少植物營養的損失,並促進地下莖的擴大和富集。
(5)收穫山藥。
當地上山藥的莖和卷鬚呈黃色並在第一次霜凍後脫落時,這一側通常開始收集山藥豆。山藥豆也可以在地下莖收穫前一個月收集。地下莖應該在春天之前收集和挖掘。通常,在凍結前,有必要採用機械和人工或純人工開挖。收割從溝的一端開始,根據山藥品種的大致長度挖一條深溝。當所有的山藥都漏出來了,用你的手抓住上面的部分,用山藥鏟把剩下的細根剷掉,然後用你的手小心地把它舉起來。這需要熟練工人操作,以免切斷和損壞山藥,這不便於儲存,降低了山藥的商業價值。
這裡許多全年種植山藥的村民已經在家裡建了小冰箱來儲存高質量的山藥,直到新山藥下架。在這段時間裡,找到一個好的銷售價格可以有效地提高種植效率。一些種植者把它挖出來並出售,主要賣給購買者、山藥飲料公司和相關製藥公司。
-
7 # 木雨聽風
謝謝邀請,麻山藥是山藥的一種,由於營養豐富,常用來作為一種食材,含有的糖分很少,在中國,山藥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麻山藥的適應性比較廣,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適合中國大部分地區栽培。要想麻山藥在生長中獲得理想的產量,在栽培出苗之後,還需要注意以下的管理技術措施。
1,搭架,進行人工在大田裡種植麻山藥,在山藥種植完成,到出苗之後,沒有太大的勞動量,主要就是進行搭架管理,麻山藥,出苗之後,生長的藤蔓,要進行在架上生長,起到通風透光,便於以後噴灑農藥,等農事操作管理,減少藤蔓的病蟲害發生,同時,在遇到過於乾旱的天氣,方便進行澆灌,減少藤蔓對水的阻力。一般,使用的架材可就地取材,比如可用上一年的棉花秸稈,在冬閒的時候,除去枝葉,留下光桿的支柱。也可選用小竹竿等進行搭架,棉花柴不如小竹竿,耐用的時間長。棉花柴一般一年一換,小竹竿可以連續使用好幾年,使用過的小竹竿,在使用之前,最上面的附著物,進行清理乾淨,採用石灰水浸泡消毒,或者是採用可殺得1000倍液進行消毒。將架材按照對角的方式進行插入地下,上面或三根或4根,綁在一起,形成一個固定架,防止遇到大風吹倒。
2,澆水,山藥喜歡透氣性好,土壤潮溼,但不能澇,一般在“芒種”至“夏至”這段時間,天氣乾旱得多,應視乾旱的情況進行對山藥澆水,保證山藥有潮溼的生長環境,在澆水的同時,順水衝施磷酸二氫鉀每畝地2~3公斤,尿素2公斤,多種元素氨基酸水溶肥5公斤左右,澆水應注意,水分不可抹過定植壟,倒灌進種植溝內,影響以後採挖山藥。
3,防治病蟲害,山藥出苗之後以及整個生長期,盲蝽象都喜歡吸食山藥的汁液,尤其以綠盲蝽危害較重,由於盲蝽蟓主要是刺吸式害蟲,遭到綠盲蝽危害的幼嫩部位,增長明顯受到抑制,嚴重影響藤蔓的正常生長,可進行勤觀察,發現有綠盲蝽蟲卵,就可進行噴灑防治,可採用1000倍液吡蟲啉,或者是2000倍液噻蟲嗪等進行防治,同時這些藥物還可以防治蚜蟲等害蟲。根結線蟲病在重茬種植的山藥地容易發生,除了在整地時每畝地使用克線靈顆粒劑三公斤左右,進行混土之外,還可以對防治不理想的山藥地,每株進行使用150毫升左右,稀釋好的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的溶液,進行灌根。
4,控制旺長,肥水充足適宜,山藥地上部生長迅速,當山藥蔓藤生長至搭架的頂端之後,就可適當進行使用植物生長調節抑制劑,進行控旺,第1遍可採用1000倍液助壯素進行噴灑,整棵藤蔓,間隔5~7天,採用1000倍液烯效唑,進行第2遍噴灑,然後,間隔10天左右再重複進行噴灑,也可採用多效唑等生長抑制劑皆有較好的控旺效果。使用植物生長抑制劑可在下午四至五點之間進行噴灑,中午高溫不進行噴灑。
-
8 # 寒吐
麻山藥是纏繞草質藤本植物。它的塊莖可入藥,口感好,營養豐富,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強筋骨、延年益壽等功效。
麻山藥出苗後的田間管理:
一、麻山藥出苗後,要及時間苗,去除弱苗,保留健壯的幼苗。
二、生長前期要中耕除草,並結合澆適量的水。
三、當苗長至10釐米左右時,要搭建支架引蔓,去除一些側枝或基部側蔓,保留上部側蔓,防止養分過度消耗。
四、麻山藥幼苗長至一個月後,每畝施尿素15千克。植株現蕾時,每畝施複合肥25千克。收穫前40天時,每畝施尿素7千克,硫酸鉀1千克。
五、葉片伸展擴張時,可葉面噴施藥材根大靈,使營養物質向根系輸送,可促進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得到提高。
六、及時防治病蟲害。
-
9 # 基層博主
麻山藥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山藥,我特別喜歡用它來與豬腿、雞鴨肉一起燉湯,特別的美味,它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等,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我家裡每年都會在菜園種幾十株,麻山藥的經濟效益高,在我們村就有很多農戶培植麻山藥。
培植重點:要達到豐產豐收,就要從山藥的生長週期進行養護管理,也就是發芽期、甩蔓發棵期、塊莖膨大期和休眠期,只要注意這四個階段的生長管理,結合土壤環境條件,合理的施肥澆水,達到豐產指日可待。下面具體分析一下如何才能提高產量:一、麻山藥的生長環境環境對麻山藥的生長特別的重要,比如光照、溫度、水肥、土壤環境等等,當生長環境與麻山藥的生長屬性相違背的時候,就會影響到山藥的生長情況,因此先了解它的生長屬性和生長環境要求,就特別重要:
【一】光照影響澱粉形成:
【1】光照影響:山藥特別喜歡光照,光照不足會導致枝蔓生長緩慢,塊莖澱粉量不足等等,當山藥出苗後,增加光照可以促進葉片的呼吸作用,有助於塊莖的形成和增加塊莖澱粉量。
【2】增加光照:可以透過搭架引蔓的方式促進光照,一般到了4月份以後,就要開始定植,較密集的地方,可適當修剪達到增加光照面積,促進碳化合物與水溶液的交換,加速枝蔓的生長。
【3】清除雜草:田間過多的雜草會搶佔光照,我們在春季、夏季要進行清除田間的雜草,把藤蔓附近的細草全部除掉,至少保證每天光照在7小時以上。
【二】溫度影響幼苗生長:溫度對山藥的生長影響較大,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當地的氣溫,二是地表溫度,當溫度過低會幼苗就會生長很快,當營養不足的時候,幼苗就會變得很脆弱,對塊莖的膨大和藤蔓的生長不利。
【1】發芽溫度:一般種薯發芽時間10天左右即可開始出芽,適合發芽的溫度是在20-26攝氏度環境,溫度低於10攝氏度就會抑制新芽的萌發,對出苗有影響;
【2】塊莖生長溫度:萌發新芽之後,根莖就好慢慢形成塊莖,塊莖適宜生長的溫度是在20-25攝氏度,溫度低於16攝氏度的時候,塊莖生長就很慢,影響到收成。
【3】藤蔓溫度要求:藤蔓生長最佳的溫度是在24-28攝氏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抑制其藤蔓的生長,原因是溫度過低和過高,就會處於半休眠狀態,細胞活躍度低,細胞分生能力弱,所以生長就很慢。
【三】土壤影響蔓藤生長:
【1】土壤影響:山藥喜歡生長在疏鬆、肥沃、土壤深厚富含礦物質元素豐富的環境,在我們家鄉喜歡把它培植在沙質土壤裡,效果特別好,當土壤的黏性大、透水性差、容易積水旱澇的時候,就會導致塊莖鬚根多、表皮顏色暗淡,而且還會出現分叉和偏頭。
【2】處理措施:儘量保持土壤的酸鹼度PH值在5-10範圍內生長。選擇沙質土壤進行栽培,若土壤的黏性過大,可透過翻土及排水來減少黏性程度。有條件的可以在8-12月份,除草焚燒製作草木灰,把這些草木灰撒在土壤裡面,可以達到疏鬆土壤的效果。
【3】深翻挖溝:山藥的塊莖會生長至很深的土壤,根據不同的品種,進行挖溝排水和深翻,一般以行距50釐米左右深、40釐米寬為佳,壟寬為35釐米左右,畦寬1.2米左右,做好排水通道,避免出積水及土壤垮塌等等。
【四】水肥影響塊莖膨大:山藥對水肥的要求很大,若水肥過重就會影響到塊莖的形成,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藤蔓枯萎,具體要求如下:
【1】水分要求:麻山藥的根系含水率為60%-75%,葉片為70%左右,塊莖為70%-80%,而田間土壤的水分要求儘量保持在70%-80%之間,千萬不能在塊莖生長期失水過多,會影響到塊莖的生長,嚴重失水就會出現塊莖枯細。
【2】施肥要求:山藥最主要是營養是氮磷鉀三種元素,出苗後要施足基肥,可以按照每畝使用腐熟糞便2000-3500千克、尿素25千克、過磷酸鈣10-15千克、硫酸鉀20-35千克進行混合,待混合發酵3天左右之後,即可開始撒肥育苗,在生長期可以施腐熟的農家肥、氧化鉀、五氧化二磷及純氮,可以促進根莖的生長和藤蔓的生長,有利於提升光合作用和塊莖膨大,提升產量。
【3】種植育苗:根據不同區域的溫度條件,寒冷地區一般選擇在4月份,而暖和地區可在3月份即可播種,為了發苗效果,最好是當氣溫處於12攝氏度以上時,即可開始種植,按照以上翻入挖溝,以每畝種薯50-75千克為佳。
二、麻山藥的出苗管理當麻山藥出苗後,根據以上光照、溫度、水肥、土壤環境等要求,我們就可以根據苗期生長和塊莖的生長來進行管理,避免出現積水及水肥嚴重,影響到產量。
【1】苗期引蔓:當出苗之後,就要開始搭建支架,讓這些幼蔓能夠伸展開來,增加受光面積,一般支架高度為70-140釐米左右,支架不宜過高,支架過高時藤蔓容易被大風吹斷,支架搭建形狀以“人”字形捆綁在一起,不但能夠避免大風吹倒,還能增加藤蔓延伸的廣度。
【2】苗期排水:一般當幼苗莖葉生長至1.2米左右的時候,就要開始對田間進行排水,一般在5-9天檢查一次排水效果,避免過量的根部積水,影響到塊莖的生長。
【3】苗期施肥:施肥時間不宜太晚,只要不出現燒根現象,即可實時施肥,根據植株生長,可以按照每畝尿素45千克、磷酸二胺18千克、硫酸鉀35千克混合,可以與腐熟的糞便一起使用,施肥主要為三個階段:
第一次是藤蔓生長至支架的時候,以氮肥為主,有條件的就有人尿糞施用,第二階段以薯蕷果形成期,按照每畝施氮磷鉀複合肥45千克左右,第三次是薯蕷果開始脫落的時候,以每畝硫酸鉀18千克為佳施肥。
三、病害預防增加豐收根據市場需求,山藥的豐收季節一般是在8月份到11月份上旬,當山藥的藤蔓發黃枯焦之後,即可開始採收,採收之前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和藥果子,挖土採收過程中,避免折斷和損傷山藥。而要達到豐收僅僅只是管理還不夠,還需要日常的病害預防:
【1】病害預防增加山藥產量:常見的細菌性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炭疽病、枯萎病等等,這些病害會破壞葉組織,導致植株枯萎、根部腐爛,影響豐收,所以就需要在養護過程中及時預防。預防方法:
在播種前先使用50%多菌靈可溼性微粒劑600倍液浸種,也可以使用山藥栽子蘸生石灰水滅菌,當山藥出苗後,噴灑波爾多液預防,以每12天1次,連噴2~3次左右。後期出現細菌性病害,就使用25%雷多米爾可溼性粉劑800~1 000倍液,嚴重時可以使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 500倍液,交換使用達到滅菌的效果。【2】蟲害預防提升山藥質量:山藥常見的害蟲主要有小地老虎、蠐螬、斜紋夜蛾、溝金針蟲等。這些害蟲不但會啃噬藤蔓葉尖,還會啃食塊莖,影響到山藥的產量和質量。主要預防方式:
除了基本的田間除草管理,嚴重時還需要輔助藥劑進行預防,可以按照藥劑說明進行噴灑,當藥劑出現抗性的時候,可以選擇多種藥劑噴灑使用,比如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0%速滅殺丁乳油、5.7%百樹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等,這些效果都是不錯的。綜上所述,根據你描述的問題:種植麻山藥,出苗以後如何進行田間管理,可以促進豐產豐收?建議你按照以上三大點,從山藥的生長屬性結合當地的土壤環境進行栽培,栽培出苗之後,多注意以上描述的情況,進行合理的管理,從光照、排水、施肥來管理山藥;特別是山藥塊莖形成期,就需要大量的水肥,及時補充營養讓塊莖膨大,可以大大提升產量。
-
10 # 鄉野老農
在我們河北以蠡縣、安國種植麻山藥最為出名。
麻山藥種植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因為麻山藥生長在地下的,長得比較好的可深達一米還多,種植麻山藥土壤必須離地表以下1.5米之內沒有粘土才適合種植。
麻山藥更不能重茬連續種植。所以種植戶每年都會到比較遠的鄰縣地區選擇承包新的土地。因為我為他們幹過活,對麻山藥出苗後如何進行管理是非常清楚的,下面我把我們幹活的管理經驗分享大家。
麻山藥種植後,第一項要務就是為麻山藥及時澆水,為麻山藥出好苗打好基礎。頭一水非常的重要,這是因為麻山藥的母種營養供給發芽已經基本完成,側須小根開始生長,春季又比較乾旱,麻山藥急需水份做補充。另一方面,就是麻山藥種植的深溝用水灌溉後可以洇平實,防止以後灌溉和因雨水塌陷,影響麻山藥正常生長。
為麻山藥打架
麻山藥出芽以後生長非常快,在麻山藥抽蔓長高二十公分之前要為麻山藥打好生長的支架,可用鐵絲和竹竿做為支架材料。由於麻山藥種植戶種植面積比較大,多的有幾百畝的土地種植,因所用竹竿材料太多,既麻煩又費事,為減省種植成本,現在普遍改用尼龍網格材料做為麻山藥的攀爬支架,只使用很少的竹竿,牽上鐵絲做支撐,苫上尼龍網就算完成了。
麻山藥生長期的管理
麻山藥入夏前以除草為主。麻山藥田間的雜草,前期很容易除治,除了使用人工鋤劃,還可以用除草劑噴霧防治。麻山藥生長進入到夏季,由於麻山藥蔓遮陰一般不會長草,即便是有點草可以不用管了,對麻山藥生長基本沒有影響。
預防病蟲害
病害的預防和防治,在麻山藥爬蔓半架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施麻山藥葉面,預防麻山藥黑斑病和炭疽病等病害,我記得打過兩次預防病害的農藥。
對危害麻山藥蟲害的防治,如干旱易發生的紅蜘蛛和葉蛾類等害蟲,可用吡蟲啉加高效氯氰菊脂進行噴霧防治。
噴施葉面肥
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對麻山藥種植非常重要。入夏以後根莖進入快速膨大期後,我們的老闆讓我們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二次,每間隔五天噴施一次。老闆說噴施磷酸二氫鉀對麻山藥長粗長大大有好處。
澆水和施肥
為麻山藥澆水,我們老闆採用的是比較先進的滴灌技術,因為種植麻山藥使用的底肥比較充足,麻山藥種植前我們用了很多的有機肥和微肥。還有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做底肥,在麻山藥膨大期,注意為麻山藥澆水,一般不需要追肥。麻山藥膨大期,有的只追施很少量的氮肥做為補充。
收穫麻山藥
收穫麻山藥是最忙的季節了,由於種植的麻山藥比較多,從霜降開始開挖收穫,大概需要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有的顧用開溝機械,有的是人力用鐵鍁挖刨,都是按米數制定工人工資。
刨挖麻山藥是個技術活,挖土時一定要挖到麻山藥底端,露出整根的麻山藥,然後輕輕提起來,不能斷節有傷有殘。有專門分檢麻山藥的工人,會把麻山藥分好等級,然後裝上運輸車,運到麻山藥貯存室。
天氣變冷零度以下時,要有防凍措施。運輸車上要蓋好防寒的被子,防止麻山藥受凍,影響麻山藥品質。
回覆列表
留芽在麻山藥的萌芽期,對它萌芽較多的要選留壯芽1-2個,將其餘的全部儘早去除。引蔓麻山藥出苗以後要及時支架和引蔓,架高一般1.5米為宜。一般用2米左右的長竹竿分別在同壟的兩行內側插成“人”字形架,支架一定要牢固,否則容易被大風吹倒,造成塌架損傷幼苗。修枝待麻山藥長出側枝時,如果側枝太多,可將基部的側蔓摘除,只保留上部的側蔓。在7月份之後零餘子會大量的形成,過多的零餘子會對地下塊莖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應該及時摘除一部分零餘子。除草麻山藥的生長前期應該勤除草,一般半月一次即可,直到枝蔓上到半架時為止。追肥麻山藥一般在枝蔓上到半架和滿架時各追一次肥,用尿素15-20千克,可適當追些鉀肥或葉面肥以提髙抗逆性和提高產量。澆水麻山藥為耐旱型作物,所以對水分的要求不是很高。在遇到久旱不下雨的天氣時,應輕澆水。但是在多雨的天氣裡,要及時排除溝內的積水,防止出現澇害,影響麻山藥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