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東六丫
-
2 # 老金看世界
老金認為,卡達做起了中東和事佬,卡達的身份和財力可以當這個和事佬角色;
老金揭秘:在中東這個亂局中,目前沙特美國以色列一幫,伊朗一幫,但兩幫並不是涇渭分明,既跟美國關係好,又跟伊朗關係好的國家有幾個,比如伊拉克,卡達,阿曼;
伊拉克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在巴格達國際機場暗算了伊朗的蘇萊曼尼將軍,在伊拉克的領土上暗算伊朗的將軍,而且還是伊拉克政府總理邁赫迪請來的客人,伊拉克政府當然臉面掛不住,議會通過了驅逐美軍的法案,目前伊拉克政府和美國政府基本上處於鬧翻狀態,基本不會在伊朗美國之間有什麼和事佬行為;
阿曼前幾天蘇丹(就是阿曼的國王)剛剛去世,新蘇丹(由於原蘇丹沒有子嗣,選他的堂弟,曾經的文化部長擔任新蘇丹)即位時間很短,其對外政策尚不明朗,再加上國內要辦老蘇丹的喪事,自然不會理會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煩心事。
剩下只能由卡達來擔任和事佬了,讓前幾天的緊張局勢和緩下來,海灣各國都會對卡達的外交刮目相看啊;據中東線上1月12日報道,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謝赫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當天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進行訪問。據訊息人士透露,此次訪問的原因是,卡達埃米爾將向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提供30億美元的資金,以用來對176名死難乘客的家屬進行補償。一出手就是30億美元!大家以前只是認為海灣的沙特,阿聯酋很闊綽,大家不知道的是,卡達才是真正的富豪!沙特很有錢,因為是世界第一石油儲量國,世界第二產油國,但石油價格波動很大,石油價格高的時候,沙特富得流油,石油價格低的時候,加上沙特需要供養5000多個王子公主,國民福利超高,財政就吃緊,甚至在去年沙特破天荒的發起國債來了!
卡達呢?卡達石油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的十幾位,不算太高,但卡達人口比沙特少的多,因此光這一項,卡達的人均GDP就老高!
卡達人均GDP達到13萬美元,高居世界第一!卡達人均GDP世界第一靠的不是石油出口,而是天然氣出口,卡達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大家肯定沒有注意,天然氣價格波動不大,甚至這幾年一直在上漲!卡達自然賺的盆滿缽滿,比沙特富的多.
大家一定好奇,卡達怎麼跟伊朗關係那麼好?老金認為,那是被逼的(同樣被逼的跟伊朗關係好的還有阿曼,就在伊朗對面),卡達是世界第一天然氣出口國,其天然氣產地主要在波斯灣,波斯灣很窄,卡達對岸就是伊朗,結果兩家天然氣田都交織在一起;
你說,以卡達的小國力衰,怎麼跟面積巨大,人口眾多的伊朗對抗呢?伊朗可是連美國都敢碰的國家哦,所以打不過的敵人就是朋友,因為要和伊朗為天然氣田的劃界打交道,你來我往,就好上了;
特別是最近幾年,遜尼派老大沙特看跟伊朗勾勾搭搭的卡達很不順眼,將卡達開除出海灣合作委員會,甚至花幾十億美元,把處於半島的卡達跟沙特之間的國境線上挖一條運河,讓卡達生生由半島國家,變成一個島國!沙特也夠狠,夠絕的,只能把卡達和伊朗的關係變得更好。
同時,卡達國內有美國在中東最大的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卡達在美國眼裡自然分量不輕,當然,卡達跟伊朗關係好的同時,也對美國表示友好,美國開口要擴建烏代德空軍基地,卡達心領神會,馬上奉送70億美元!有錢能使鬼推磨,美國自然也不會給卡達什麼小鞋穿。
從上面老金的講述,分析,大家知道了卡達這個國家:人均GDP13萬美元,高居世界第一;
和伊朗,美國關係都很好(跟沙特關係不好);
這樣,在伊朗誤擊了烏克蘭客機,被世界輿論特別是西方輿論圍攻的時候,卡達的國家元首出訪伊朗,給伊朗30億美元用來賠償死難者,一方面支援伊朗,另一方面賠償了主要是西方的死難者,等於替伊朗打了一個圓場,讓事態平息下來;
老金認為,卡達的出手,各方當然心領神會,未來不會再在客機墜毀事件中糾纏伊朗,中東會出現暫時的平靜。 -
3 # 東方翁k
路遙知馬力,利益出朋友。去年沙特為首多國向卡特爾發難,可卡特旁若無人地走自己的路,和美伊多個國家都有穩定關係。這又出頭了。
-
4 # 大國縱橫
近日美伊衝突急劇升溫,中東再次成為火藥桶,大有再次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面對異常緊張的中東局勢,近日中東多國政要頻繁訪問伊朗,僅在12日當天就有卡達、敘利亞和巴基斯坦等三國領導人集體到伊朗進行外交斡旋。
其中,卡達的埃米爾(國家元首)謝赫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的到訪尤為引人注目,據悉這是卡達國王首次正式訪問伊朗,這次訪問之所以引人注目,最主要的是卡達國王給伊朗送上了一個豪華大禮包。這個大禮包包含了30億美元,用來支付對烏克蘭客機的賠償。
對這個有什麼看法?
真豪。卡達不愧是中東首富。卡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人均GDP高達6.88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九位。為什麼卡達這麼富,主要是因為卡達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其中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三。目前,卡達的主要收入就是來自於天然氣銷售,目前,卡達已成為世界天然氣出口第一國。近年來由於天然氣價格穩定上升,讓卡達賺得盆滿缽滿。所以,區區30億美元,對卡達來說不叫事。
真愛。卡達和伊朗的關係一直很好,按理說,這兩個國家一個是遜尼派國家,一個是什葉派國家,本應該水火不容才對,但卡達和伊朗的關係偏偏很好。好到什麼程度,為了維持和伊朗的關係,2017年6月5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8個國家分別宣佈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其中要求卡達斷絕和伊朗的關係,是沙特設定的與卡達重新建交的一個重要條件。近兩年,卡達不但沒有和伊朗斷交,反而和伊朗關係進一步升溫。這次為了維護中東和平,卡達不惜斥巨資幫助伊朗這個窮哥們,這就是真愛。
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卡達對伊朗的支援當然有自身利益的考慮。卡達和伊朗保持良好關係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兩國有共同的經濟利益。卡達賴以生存的天然氣資源有賴於伊朗,該國最大的天然氣田就在波斯灣海域。而眾所周知,伊朗是波斯灣的一霸,要是和伊朗關係沒處理好,伊朗隨時可以讓卡達“斷氣”。
二是卡達人口雖然不是以什葉派為主,但是也擁有大量的什葉派人口,為了緩和國內衝突,和什葉派國家伊朗交好,是卡達的一個重要手段。
三是也是為了自身安全考慮。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中東戰爭爆發對整個中東沒有好處,惹怒了伊朗,伊朗一氣之下與以色列動手,可能整個中東都會被拖入戰爭。還有伊朗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對石油天然氣出口大國卡達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所以,花錢保平安,不啻為一個明智之舉。
-
5 # 老狼48440790
1月3日,美國在伊拉克境內獵殺了伊朗聖城旅軍事領導人蘇萊曼尼。1月8日,伊朗向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導彈報復美國,誤將從伊朗飛往烏克蘭的波音737客機擊毀,機上17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嚴重影響了中東地區的安全。伊朗境內爆發了大學生反對伊朗政府,要求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下臺的遊行示威。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文力挺遊行示威的伊朗大學生。此時卡特元首訪問伊朗,並出手援助伊朗鉅額的現金,真的是患難見真情!
伊朗軍方擊落了烏克蘭的客機,英國外交部扇風點火力挺遊行示威學生。國際上多國領導人密集訪問伊朗,除了表示對伊朗的慰問之外,多為調解美伊關係。這其中卡達贈款表現得尤為突出,與英國兩廂比照天淵之別。
卡達國家元首為何在伊朗最困難的時刻力挺伊朗?
卡達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的國家。在沙特阿聯酋為首阿盟國家與卡達的斷交潮中,一天內被七國“拉黑",土耳其丶伊朗堅定地支援卡達。
仗義莫過卡達!
2018年,土耳其因“牧師事件"與美國交惡,美國發起對土耳其的經濟制裁,土耳其的國家貨幣里拉嚴重地貶值。就在土耳其挺不過來的時候,卡達宣佈援助土耳其150億美元。這真是雪中送炭。
如今,伊朗遭遇信譽和經濟危機,卡達元首第一次訪問伊朗,就毫不猶豫的向伊朗總統贈送30億美元,用於解決客機遇難者的賠償問題。這對於朗來說是天降甘霖最大的支援。
卡達與伊朗在中東共有“北方油氣田",伊朗與卡達和睦相處共同開發,也是卡達主動回報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卡達與中東多國爆發外交斷交潮的時候,孤立無援的卡達多想美國發聲力挺自己,可是美國出入自己的利益考慮長久的保持持沉默,是土耳其丶伊朗堅決聲援卡達,土耳其甚至聲稱如有必要將出兵保衛卡達。伊朗也是態度堅決為卡達站臺。
投入必有回報。卡達作為美國的中東盟友,不顧得罪美國,堅決站在美國敵人的一邊,這樣的朋友值得交!
-
6 # 行拍中國
中國有句話:患難見真情!
還有一個成語:雪中送炭!
卡達的壯舉,3O億美元,真金白銀,是對患難中的伊朗,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支援,更重要的是道義上的!
夠哥兒們!
是中國傳統美德在海外弘揚的典範!
卡達:令世人尊敬!
-
7 # 軍武最前哨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既然伊朗已經承認了烏克蘭客機是被自己擊落的,那麼德黑蘭就必須要承擔起善後和賠償事宜;但是,空難賠償往往不是一筆小數目,這對於常年飽受制裁、經濟窘困的伊朗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但常言道,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近日就有訊息稱,富得流油的卡達決定向伊朗提供三十億美元,用於賠償176名空難家屬。不過,伊朗政府很快就出面否認了這一訊息。
至於卡達援助伊朗三十億美金的訊息到底是真是假?還是那句話:凡是涉及國家利益層面的訊息,可信度絕對不會是百分之百。比如前幾天伊朗發射導彈襲擊了駐伊美軍基地,德黑蘭事後稱炸死了八十多人、炸傷兩百餘人;但特朗普卻表示美軍無一人傷亡。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無魚水不深;之所以會傳出卡達援助伊朗這樣的訊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卡伊關係不一般。
在發現油氣資源之前,卡達的經濟一度瀕臨崩潰的邊緣,再加之又該國又處於沙特和伊朗兩個地區敵對大國之間,同屬遜尼派的卡達不得不唯沙特是從。但是,隨著本國經濟的不斷飆升(21十世紀第一個十年間,卡達的人均GDP一度高達10萬美金),卡達的底氣也越來越足;雖然國土面積有限,但卻擁有一顆外交雄心。
比如在推翻卡扎菲的軍事行動中,卡達是第一個派遣飛機參戰的阿拉伯國家。除此以外,卡達還高調支援穆兄會、允許哈馬斯、塔利班等組織在多哈設立辦事處等。當然也包括反其道而行的為伊朗說話。
2017年,多個阿拉伯國家針對卡達發起的多米諾式斷交風波恰恰就是因為卡達埃米爾在影片中替伊朗鳴不平的結果。而且在外界看來,本就分屬不同教派的卡達和伊朗能建立密切的聯絡,確實讓人匪夷所思。
但實際上,卡達之所以冒著成為眾矢之的的風險與伊朗交往,完全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首先,根據國際協議的相關規定,位於波斯灣上的南帕爾斯天然氣田由卡達和伊朗共享;因此,卡達若想在這塊主要天然氣產區上謀取經濟利益最大化,就必須要和伊朗保持和睦。
其次就是地緣考慮。卡達是海合會應對伊朗威脅的最前沿,如果一旦沙特和伊朗爆發軍事衝突,卡達將不可避免的淪為德黑蘭首選的打擊目標。所以,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卡達也有必要維護和伊朗的關係。
綜上所述,不排除卡達埃米爾想要透過經濟援助的方式趁機強化與德黑蘭的關係,但或許是伊朗考慮到自己地區大國的定位以及可能來自沙特等國對卡伊雙邊關係施壓,不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
8 # 國平軍史
近來,伊朗確實有點背時,軍方負責情報工作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國外作戰的蘇萊曼尼少將被美軍定點清除在伊拉克境內,著實給了伊朗朝野一記悶棍,點燃了國內的熊熊烈焰。伊朗的報復終於如期而至,對美國駐伊拉克境內的兩大軍事基地實施了猛烈的彈道導彈打擊,經過美軍政要員的評估,懾於伊朗導彈精確的打擊能力,美軍決定“擁抱和平”,美伊大戰未能爆發,中東的這隻火藥桶也未被點燃。由於對駐伊拉克的美軍基地進行彈道導彈打擊以後,為了防止美軍有可能的軍事打擊報復,伊朗全軍處於高度戒備的戰爭狀態,當時美軍的戰機在伊朗附近的活動增加,當烏克蘭的那架波音737民航機靠近敏感的軍事區域時,其外形和飛行高度,便被伊朗軍方人員錯誤地當作敵對目標而擊落,釀成了176名乘客和機組成員死亡的災難,人為製造了一起航空史上的巨大災難事故。
伊朗相關方面先是語焉不詳,然後對外宣稱是飛機發動機的故障導致了墜機事故,但卻被加拿大總理率先捅破了窗戶紙,說有充分的情報顯示客機是被導彈所擊落,從而在網際網路上炸了窩一般,似乎所有矛盾都很明顯地指向了伊朗。
在此背景下,伊朗政府才承認了烏克蘭的航班是由軍方誤擊所致,並由魯哈尼總統出面對烏克蘭客機錯誤地被擊落表示了遺憾,聲稱這是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要將繼續對此事展開調查並追責,會將相關責任人繩之以法,要予以賠償並給遇難者家屬交代。現在,伊朗國內局勢顯得混亂不堪,強烈部門剛平息了包括德黑蘭阿米爾卡比爾理工大學等伊朗高校學生在內,且有英國駐德黑蘭大使馬卡伊雷等人參與的為烏克蘭航班乘客和機組人員遇難守夜祈禱集會,所演繹成的一場較大規模的國內抗議示威活動。
1月12日,卡達國家元首謝赫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進行訪問,此次訪問的原因是,卡達埃米爾將向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提供30億美元的資金,以用來對176名死難乘客的家屬進行補償。卡達,是美國的盟友,與同樣是美國盟友的沙特、阿聯酋等國關係卻非常緊張,但和伊朗關係卻非常熱絡,在伊朗政府焦頭爛額之際,卡達埃米爾的來訪,給了伊朗極大的鼓勵,伸出了援手提供給伊朗30億美元,可謂雪中送炭。魯哈尼再次當選伊朗總統時,卡達埃米爾與其通話,表示希望與伊朗建立超越以往的密切合作關係,對此,魯哈尼給予了積極迴應,但卻令沙特、阿聯酋等其他中東國家感到非常不爽。以沙特為首遜尼派干涉卡達內政,卡達不甘心依附沙特,開始獨特的外交,與伊朗加強聯絡,既能削弱中東遜尼派的優勢,同時可以提高什葉派的地位。在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六國對卡達施壓並斷交時,魯哈尼曾經公開聲援卡達,反對沙特等國對卡達施壓,伊朗和卡達復交,兩國關係越走越近。在伊朗政府非常困難的處境下,卡達埃米爾實打實真金白銀的援助,給了伊朗以強烈的支撐,助力伊朗渡過擊落烏克蘭民航機的重重難關,卡達非常夠朋友和義氣,伊朗有這樣的朋友足矣。 -
9 # 大將軍威武K
卡達作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人均13萬美元),和伊朗之間一直保持著十分友好的關係,雖然卡達的烏代德空軍基地一直是美國重兵屯紮的一個地方,但是伊朗人對其他有美國駐軍的國家都放過狠話,唯獨善待了卡達。
而卡達在敘利亞戰爭中,也積極站在伊朗一邊,不惜花費重金幫助伊朗贏得勝利。2015年上半年,巴沙爾政權困守大馬士革孤城,岌岌可危。此時伊朗站出來,幫助巴沙爾政權化解危機。伊朗提出了一個與反對派政權進行四城互換、藉以拔除反對派安插在大馬士革周邊據點的辦法。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卡達出面扮演“中間人”的角色,同時和伊朗唱雙簧,專門安排9個王室成員借遊玩的名義然後被伊朗人扣留(執行這一任務的正是蘇萊曼尼)。然後卡達找敘利亞反對派背後的幾個金主,比如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這些國家四處打點,從伊朗人手裡“撈人”。前前後後,卡達花掉了大約10億美元,最終使得伊朗主導的“四城互換”得以順利實施。
從此以後,伊朗和卡達關係越來越近,2017年5月,卡達元首卡達·埃米爾公開宣佈“伊朗是不容忽視的伊斯蘭強國”,“對伊朗懷有敵意是不智的”等言論。因為親伊朗,多數阿拉伯國家於當年6月開始與卡達斷交!
不過卡達卻始終沒有和伊朗鬧掰,當然也和美國維持著良好關係。因為卡達雖說是一個富裕國家,卻不是發達國家,之所以富裕完全是因為擁有位居全球第三的天然氣儲量,而所有的天然氣僅僅集中在個叫北方—南帕斯氣田內,總面積約9700平方公里。其中3700公里位於波斯灣伊朗的水域內。從這個意義上說,伊朗等於是和卡達共用一塊氣田。
▲北方—南帕斯氣田
往壞的想,卡達面對體量比自己大的多得多的伊朗,免不了有一種“懷璧其罪”的心理,這就促使它不得不和伊朗搞好關係。同時緊跟美國,獲得軍事和外交上的安全感。於是,當2017年5月卡達元首發表完上述那個力挺伊朗的言論後,馬上又用120億美元的鉅款向美國採購了30架F—15戰鬥機,雖說卡達那點領空根本用不著這麼多飛機。
眼下在美國伊朗衝突驟然升級的時刻,“懷璧其罪”的卡達用30億美元討好伊朗,主動為烏克蘭客機墜毀事件埋單的做法,也就很好理解了。
-
10 # 銘蘇先生
近期美國對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實施斬首行動,伊朗對美軍在伊拉克的兩個軍事基地實施導彈打擊報復行動。在此之後,伊朗由於高度的緊張,人為失誤擊落了烏克蘭的客機,導致機上176人全部遇難。伊朗承認是自己的失誤所致,向國際社會進行道歉,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同時對遇難者進行賠償。
但是,伊朗遭受美國的經濟制裁,石油無法大量出口,國內經濟出現危機,政府財政吃緊,而正需要資金的時候,伊朗的好兄弟卡達承諾向伊朗提供30億美元的資金,用來補償176名被擊落客機的遇難者,這真是雪中送炭,患難見真情。
那麼卡達為何如此大手筆支援伊朗渡過難關呢?
一、卡達非常有錢,是中東的土豪。卡達人口只有278萬人,相當於我們的一個城市,但是2018年GDP卻達到1920億美元,人均GDP更是高達6.9萬美元,這在中東算是土豪中的土豪,比美華人還富有。
卡達如此富有,並不是因為石油,其實卡達的石油非常少,所以卡達乾脆就退出了歐佩克。卡達雖然沒有很多石油,但是卻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卡達2017年的天然氣產量為1757.1億立方米,但國內需求相對較小,僅為473.9億立方米,出口量為1283.2億立方米,在全球排名第二,佔全球海運液化天然氣貿易的26.50%。
二、卡達與伊朗是鐵哥們,兩國互相幫助。第一、兩國共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北方-南帕斯油氣田。
卡達與伊朗共同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北方-南帕斯油氣田,該氣田的總儲存量為51萬億立方米,此外還有約500億桶凝聚油,全部儲量摺合大約3600億桶石油。該氣田佔世界可開採天然氣的19%,氣田總面積大約是9700平方公里,其中北部3700平方公里位於伊朗水域內,被稱為南帕斯氣田;其餘南部6000平方公里位於卡達水域內,被稱為北方氣田。
第二、卡達與海合會關係不和,伊朗主動出手相助。
卡達與海合會的沙特、阿聯酋、巴林等國關係不和,被開除出海合會。沙特為了孤立卡達,在卡達與沙特之間開挖了一條運河,直接將卡達由半島國家變成了島國。由於鄰國對卡達實行封鎖,伊朗直接向卡達供應大量的食品(蔬菜、水果等)、飲料等,幫助卡達渡過困難。當初卡達有困難,伊朗出手相助,現在伊朗有困難,卡達不會坐視不管,這就是兄弟情義,相互幫助。
第三、兩國積極發展貿易等合作關係。
卡達與伊朗保持友好關係,兩國加強在貿易方面的合作,兩國還於去年簽署了邊境合作協議,加強邊境共同巡邏。魯哈尼還稱,伊朗的空中、陸上和海上空間對於兄弟國家和鄰國卡達永遠是開放的。
-
11 # 張139558534
現在這件事,又是撲朔迷離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看起來是有些深度原因了,否則不至於落實起來這麼困難。畢竟雙方關係有良好基礎,不可能誤判對方,給自己設定障礙。
事出有因,無風不起浪。30億美元賠付款,卡達向伊朗提供,不會是空穴來風。但應該是有條件的。而伊朗沒有答應,所以最終泡湯了!不清楚具體情況。但看起來,是美國方面參與進來後的結果吧。很可能是,美國把伊朗凍結財產一部分提出,交給卡達,讓他們轉交伊朗政府作為賠償金。同時對外宣佈,這是卡達政府向伊朗提供的幫助。顯然,不是伊朗能夠接受的。卡達也是和美國保持緊密聯絡的國家,肯定也會帶來美國要求伊朗下步任何做的要求。比如無任何先決條件下的美伊談判等。伊朗拒絕了好朋友卡達傳達的資訊,因為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條件。因為錢本來就是自己的,反過來美國拿來作人情,還要按它們意見辦,整個顛倒了嘛!
嗟來之食當然不可食,何況這本來是自己的“食”,被美國搶去了。現在又喂自己,最後反而要求自己作什麼。應該說,這些是我們分析。希望不是事實,儘快能夠恢復常態吧。
-
12 # 老鱷魚觀天下
卡達國(قطر)是亞洲西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在地理位置上,卡達國是在波斯灣的西南岸,位於卡達半島之上,有豐富的能源,天然氣儲存量世界第三!卡達雖然是中東地區的富裕國家,但是在中東地區,卡達基本上沒有什麼話語權,卡達就是一個弱小的國家!
在人口數量上,卡達只有240萬人左右,而且80%的人都是外來人。在軍事上,卡達更弱,海陸空三軍總人數加起來只有1.1萬人左右。在經濟上,2018年,卡達的GDP總量1920.09億美元。由於卡達人少,唯一值得卡達驕傲的就是經濟就是人均GDP。2018年,卡達的人均GDP為6.9萬美元,超過美國的6.2萬美元,世界第七!
經濟強不是強,經濟強,軍事不強,就是強國、大國案板上的肉,美元安全感!正因為卡達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國家,在中東地區,又夾在沙特和伊朗之間,卡達一直奉行“走鋼絲”的平衡外交,在沙特和伊朗之間進行博弈,不想得罪沙特,也不想得罪伊朗!
1月8日,在伊朗軍方空襲伊拉克美軍的時候,伊朗軍方看花了眼,錯誤地把烏克蘭的民航客機當作美國的巡航導彈擊落。伊朗官方道歉之前,伊朗官方承諾賠償遇難者的家屬之後,卡達宣佈,給伊朗提供3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烏克蘭民航客機的賠償!
卡達給伊朗提供30億美元的資金,並讓伊朗將其用於對烏克蘭空難的賠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伊朗很窮。確實,伊朗很窮,但是不會窮到差30億美元,沒有窮到需要別人的可憐和施捨,因此,卡特爾給伊朗提供30億美元的資金,不是伊朗向卡達乞討的,而且卡達主動送上門的,卡達是雪中送炭,是正能量。值得鼓勵和支援!
卡達給伊朗提供30億美元的資金,其實就是討好伊朗,和伊朗建立更加友好的外交關係,不想和伊朗發生戰爭,不想被伊朗的導彈轟炸。卡達如此害怕,有三個原因,第一,在卡達國,有美國的空軍基地,美伊關係如此緊張,如果不給伊朗好處,不和伊朗搞好關係,美伊局勢一旦升級,卡達一定會生靈塗炭。
第二,剛剛已經說了,卡達是弱小的國家,只有經濟才是卡達唯一的驕傲,卡達讓美國在其境內駐軍,就是為了保護卡達。卡達給伊朗掏錢,提供30億美元的資金,也是為了獲得伊朗的軍事報復!
第三,卡達希望得到伊朗的軍事爆發,是因為2017年卡達發生了一件大事,讓卡達吸取了教訓!2017年6月,約旦雜湊姆王國宣佈降低和卡達國的外交級別,撤回約旦雜湊姆王國駐卡達大使館,撤銷卡達半島電視臺在約旦的運營許可證。
約旦和卡達的外交降級之後,巴林王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امارات عربية متحدة)、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葉門共和國等國家紛紛宣佈和卡達斷交,還指責支援恐怖主義活動並破壞地區安全域性勢,還威脅卡達,要對卡達動武,這次事件被承認“卡達斷交危機”!
巴林王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拉伯埃及共和國、葉門共和國等國家欺負卡達的時候,幫卡達的國家不是美國,美國支援沙特、阿聯酋等國家,幫卡達的國家是伊朗。卡達有難,伊朗幫卡達,伊朗有難卡達自然要幫伊朗。另外,經歷“斷交危機”之後,卡達不再奉行“走鋼絲”的平衡外交,而是公開和伊朗建交,並提議入境免簽證,提議在多哈建立“卡達伊朗自貿區”,卡達做的這些,就是要給了伊朗經濟福利,討好伊朗,讓伊朗在卡達被沙特等國進行軍事威脅的時候提供軍事援助,保卡達平安!
毫無疑問,相比沙特等國的外交舉措,卡達選擇親伊朗是正確的,沙特等國投靠美國是錯誤的,投靠美國就是引狼入室,就是請一個大爺來供著,不但要美軍負責吃喝拉撒,還會被打、被罵,過得很憋屈,和奴隸沒啥區別! -
13 # 歷來現實
近日,因為美國對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實施了斬首行動,伊朗方面則對美軍在伊拉克的兩個軍事基地實施了象徵性的導彈打擊報復行動。
儘管如此,伊朗方面在報復美國後,心裡還是高度的緊張,因此導致了伊朗軍方的草木皆兵,出現了失誤,錯把客機當戰機,擊落了烏克蘭的客機,導致機上176人全部遇難。
伊朗開始一口咬定是技術故障,在被美國、加拿大"證偽"之後,不得不在鐵證下承認事實。並且向有關方面道歉,表態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同時對遇難者家屬進行賠償。
儘管伊朗表示要賠償,但外界對伊朗的賠償能力表示擔憂,因為伊朗已經長期受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眼看著油井裡那麼多石油無法大量出口,國內經濟形勢持續惡化,停滯不前出現危機,政府財政赤字猛增、捉襟見肘;而176名乘客的賠償不是一個小數目,伊朗當下有沒有這個能力叫人懷疑。
就在這時候,卡達領導人出來說話了,他對伊朗說,兄弟別愁,我們幫你,這筆錢我替你出。
卡達按照人口和國土面積來說,絕對是個小不點,只有278萬人,北京人口比它多了將近十倍,但卡達是中東土豪,2018年GDP達到1920億美元,人均GDP更是高達6.9萬美元;不但在中東國家中財富首屈一指,而且在世界富國排行榜中也名列前茅。
卡達富得流油卻和沙特不同,不是富得流"油",而是富得冒"氣"。
因為卡特爾的石油儲量不多,它現在連歐佩克成員都不是。卡達雖然沒油,但人家有氣,卡達2017年的天然氣產量為1757.1億立方米,這麼多的氣本國用不了多少,就出口換錢。2017年它的出口量為1283.2億立方米,在全球排名第二,佔全球海運液化天然氣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還多。
卡達雖然很有錢,但是人家也不是傻帽,滿世界撒錢,當冤大頭。
俗話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卡達跟伊朗的關係非同一般,兩國的關係情深似海,可以說是久經考驗的鐵哥們。
這不僅因為兩國都是穆斯林國家,還因為兩國共享一個世界上最大天然氣田,北方-南帕斯油氣田。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卡達跟伊朗兩國的政治立場相同,一個鼻孔裡出氣。
卡達是美國親密的盟友,跟沙特關係走得很近,在葉門爆發內戰後,卡達跟沙特的立場一致,主張支援葉門政府,還積極派兵參加沙特領頭的"多國部隊"打擊胡塞武裝。
但好景不長,沒有多久,卡達就開始指責沙特獨斷專行,搞地區霸權。
沙特也毫不客氣,拉攏自己的小兄弟巴林和阿聯酋等國孤立卡達,對其發動外交戰。
2017年6月,沙特、阿聯酋、巴林等部分阿拉伯國家以"支援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與卡達斷交併對其實施制裁和封鎖。卡達對此並不屈服,跟其針鋒相對。沙特惱羞成怒,將其從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中除名。
沙特為了孤立卡達,還揚言要在卡達與沙特之間開挖一條運河,直接將卡達由半島國家變成島國。
卡達對於沙特的威脅根本就不予理睬,因為它自己有經濟實力,沒必要對誰服軟。
沙特越是威脅,卡達就越是硬氣,跟它對著幹。
看到卡達跟沙特關係惡化,伊朗高興得跟過年一樣,因為伊朗被美國打壓非常孤立,看到卡達被沙特孤立和封鎖,伊朗是同病相憐,毫不遲疑對卡達出手相助,背後予以極大支援。
卡達在孤立無助的情況下,就跟伊朗熱乎起來,卡達不顧美國反對,積極加強兩國的貿易合作,兩國還於去年簽署了邊境合作協議,開始了邊境共同巡邏。
伊朗還自己勒緊褲帶,向卡達提供了大量的食品、飲料等,攜手卡達共同渡過難關。
當初卡達過不去的時候,伊朗出手相助,現在伊朗有困難,卡達怎麼能袖手旁觀,這叫投桃報李,禮尚往來。
但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敵人。卡達跟伊朗關係走近主要是因為沙特的孤立,而採取的權宜之計,並非自己的心願。
因為伊朗在中東是巨無霸,伊朗跟沙特一樣沒有區別,都想當伊斯蘭世界的老大,而且伊朗一直奉行對外輸出革命。
伊朗對卡達客氣是因為受到了美國製裁和孤立,如果不是這樣,卡達的日子會更不好過。而且兩國共有一個油氣田,好的時候可以如膠似漆,互相陪伴,共同發財,萬一以後鬧個小誤會,橫生齷齪,保不齊就是雙方日後發生衝突的根源。
目前卡達的基本國策就是既抱緊美國的大腿,又與伊朗交好,透過這種方式來抵禦沙特的威脅。所以美卡兩國的"安全和防務夥伴關係"不斷加強,卡達還打算投資18億美元,擴大位於卡達多哈郊區的烏代德空軍基地。
別忘記,現如今美國跟伊朗可是勢不兩立的敵人,美國打擊敘利亞飛機也是從該基地起飛的。所以說,卡達跟伊朗的關係是雖有利益關係,但是跟美國才是長久的類似戰略伙伴關係。
-
14 # 資訊所長
目前這個訊息還沒證實,不過可以按照真的來分析一下。乍一看,很多人都覺得卡達這是有錢沒處花嘛?伊朗擊落烏克蘭客機,卡達竟然主動出錢賠償,難道卡達和烏克蘭客機被擊落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嘛?
很多問題需要深入分析才可以得到答案,首先卡達確實有錢,地處波斯灣,靠著出口石油能夠賺取大量的美元,而卡達又國小國民少,相對來說很富裕。
而伊朗雖然也是波斯灣沿岸國家,但是由於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聯合制裁,國家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最主要的出口產品石油出口不出去,一些國家不敢進口伊朗的石油,否則就要面臨美國的制裁。所以伊朗確實沒錢賠償那些遇難者家屬。
而卡達願意替伊朗出錢賠償遇難者家屬的原因總結起來很簡單:花錢買和平!
由於卡達地處波斯灣,靠近伊朗,難免會受到美國的重視,所以美國把卡達看的很重要,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軍事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就在卡達。
這次美伊危機,如果美國和伊朗爆發戰爭,卡達難免要受到伊朗的打擊,至少會因為那個烏代德空軍基地的存在。不過卡達並沒有完全站在美國這邊,和伊朗的關係也還不錯,伊朗也理解卡達在美國的威脅下,有時候不得不聽從安排。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阿拉伯世界多個國家和卡達的斷交事件的影響,卡達的周邊幾乎所有國家,都和它斷了外交關係,孤立了卡達。舉個簡單的例子,既然斷交,卡達航空公司的飛機就很難飛出波斯灣,只能從伊朗領空經過。
而伊朗卻保持了和卡達的關係,甚至進行了加強。這次美伊危機期間,卡達國王訪問伊朗也是一個證明。
-
15 # 軍武視界
卡達必須和伊朗搞好關係,這裡面主要的原因就是北方南帕斯天然氣田。北方南帕斯氣田位於卡達和伊朗中間。這是世界上儲量最豐富的天然氣田之一,卡達之所以能有著人均13萬美元的GDP,就是因為擁有北方南帕斯氣田。
卡達和伊朗都在開採這一氣田,卡達為了自己的經濟命脈,不得不盡量討好伊朗人。由於沙特等國對卡達的行為極為不滿,所以沙特帶頭對卡達施加了巨大的外交壓力,但是卡達不為所動堅持和伊朗保持密切的互動關係。為了討好伊朗,這一次卡達出資30億美元幫助伊朗善後飛機事故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卡達是一箇中東小國,伊朗的軍事力量和人口規模對卡達有著壓倒性的優勢,而卡達又這麼富裕,如果伊朗不高興的話,卡達將永無寧日。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卡達積極從歐美購買先進武備,但是在外交上,對伊朗人十分親熱。
卡達這十幾年經濟實力迅速增強,卡達埃米爾也表現出了積極參與中東外交的雄心,像穆斯林兄弟會和哈馬斯都得到了卡達的援助。同時,卡達和伊朗也有著密切的互動,對於沙特等國壓制卡達的外交行為,卡達埃米爾不為所動,十分的強硬,表現出一股影響中東局勢的訊號,由於卡達充足的美元,中東各個利益派別不得不對卡達保持尊重和關注。
伊朗也樂於和卡達保持良好關係,這一次卡達提供30億美元可以說是幫了伊朗大忙,可以緩解伊朗的外部壓力,在敘利亞問題上,卡達也站在伊朗一邊,據悉,卡達暗中向巴沙爾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援助。這令沙特等國非常憤怒,沙特一度揚言要封鎖卡達,兩國關係十分緊張。
卡達畢竟是一個弱小國家,卡達只擁有1.1萬人的武裝力量,雖然裝備精良,可要是惹怒了伊朗的話,卡達瞬間就會成為一片廢墟,出於對自己國家命運的焦慮,卡達埃米爾肯定會揮舞著美元儘可能地討好伊朗人。卡達的國防是如此的脆弱,花30億美元獲得伊朗的歡心,卡達這筆賬算的精明。由於卡達長期在伊朗和沙特之間走鋼絲,卡達十分明白自己的國家安全必須得到伊朗的支援才能維繫,所以,卡達會在未來向伊朗提供更多美元。
回覆列表
卡達給伊朗三十億美元幫助,賠償烏克蘭客機受害者,解決伊朗暫時的困難,度過難關,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榜樣,一人有難萬人幫,一方有苦八方支援,說明卡達是正義的,伊朗有困難也有人提供支援,說明伊朗有很多有好的國家,為什麼美國就不幫伊朗和烏克蘭受害者提供幫助,也是值得人們深思和考慮的問題,願好心人一生平安,害別人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