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諾媽家有男寶

    孩子的分離焦慮症。

    分離性焦慮是與依戀物件分離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

    孩子自小在奶奶身邊成長,我們實行的是“5+2”的養育模式,即工作日在奶奶家,週末帶回自己家。奶奶特別疼愛孩子,祖孫的感情非常深厚,大概兩三歲的時候,每每週末我們去接孩子,準備回家,孩子都會嚎啕大哭,掙扎著不肯離開奶奶家,甚至有幾次因為大哭而嘔吐,那光景讓我崩潰,彷彿我不是親媽,我是人販子。有一陣子反應特別強烈,不得不周末都在奶奶家度過。

    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以及家長的引導,孩子慢慢會懂得道理,進而調節自己心態。所以,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孩子長大,到底還是跟父母親的。

    這期間,作為父母,要多帶他出去走走玩玩,讓他感覺到跟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活動內容更精彩,他就會漸漸嚮往與父母一起的日子了。那個時候,如果孩子反應並不是很強烈,父母也儘可能地帶孩子回自己身邊,孩子需要與父母共處。後來每次接孩子,他還是會哭,但是一走出門,看不到奶奶了,一轉眼就開開心心了、

  • 2 # 沃克沃

    娃兒才八個月,一切不過才剛剛開始。我現在抓狂、崩潰,未來得有多痛苦?

    從一至三個月24小時不間斷地抱著,到現在七八個月他每天手腳不停,大人24小時全程監護,抓狂的瞬間有很多。光每天吃飯一件事,就會要人吐血。

    可是,這是我親生的,我不光要對他負責,我還要愛他。我可以在心裡抓狂,可還是要對他充滿愛心地陪玩。

    何況,等他長大,這所有的時光,都將是你最美最美的回憶啊。你會懷念卻求之不得,所以,還是珍惜吧,珍惜這些抓狂的瞬間。

  • 3 # 堅強不過是逞強罷了

    我家兩個孩子,大的四歲半,小的快3歲了,最崩潰的時候就是兩人打架的時候,以前二寶小,只有捱打的份,現在大點了,兩人互打。因為兩個孩子離的太近了,有二寶的時候大寶還小,她不懂為什麼會突然有個小弟弟來分享她 的東西,於是一路欺負他到現在。姐姐欺負弟弟的時候,又不敢打罵她,知道她心裡委屈只能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她。現在大點好多了,不怎麼打了就是喜歡撩他,弟弟在那玩的好好的,她上去打他一下或者推他一下,然後弟弟氣的哇哇叫。

  • 4 # 艾潔媽媽007

    慢吞吞,明知道上學要遲到了,跟我說,媽媽我還要吃片面包,麵包真給她了,她又興趣不大,吃得快吐掉了,她的小九九,應該是想看能不能晚點去幼兒園...

  • 5 # 無心快語80

    有了二胎後,為了照顧得到家裡,我從城市辭職回到老家。母親退休可以幫忙,但是年紀大了,有糖尿和高血壓,不能太辛苦。老婆是小學老師,由於教師隊伍緊缺,去年開始不得不當班主任,還兼著上兩個班的主課。我之前有點積蓄,所以權衡再三,還是感覺家人最重要,毅然辭職當奶爸。要說帶娃最崩潰的,就是孩子生病的時候。每年南方冬、春季,是流感爆發高峰,最怕的就是兩個寶同時發燒,我們夫妻倆在孩子生病期間基本沒有睡眠,白天老婆上班,我就帶著娃兒奔波於各診所、醫院,每次看到娃兒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的樣子,心疼得不行,巴不得把所有病菌都攬到自己身上,讓我來承受這些病痛。

  • 6 # 林星老師

    生病

    更令人崩潰的是,流感高峰時,一個輪過一個!全家老小都要輪過一輪才罷休,就像公交車每站都停一樣,有人上車,就有人下車,實在有夠令人膩煩的。

    不吃飯

    我的孩子對吃沒什麼多大興趣,你不喂他,他還真的一整天只給你吃個一餐,這時候長輩看到了,總是很有意見,一下說你準備的孩子不愛吃,一下說你喂的方式不對…… 孩子不愛吃飯已經夠惱了,長輩還旁邊跟著鬧實在很難讓人不斷理智!我後來對孩子吃飯這件事很放寬心了!甚至幫孩子偷吃飯,讓長輩放心些!

    不愛睡覺

    孩子貪玩,不愛睡覺,夜裡總是要費很多心神哄孩子睡覺。最令人崩潰的是,孩子好不容易入睡了,窗外的大卡車疾駛而過,外加鳴響的喇叭聲,我想整棟樓的人都醒了吧……然後,我又繼續跟孩子進行第二輪的奮戰!

    這樣看來,都是一些生理上的事最令人崩潰!

    所以,我總是時時告誡自己,如果孩子未來沒有大成大就,也不必太煩心,至少他身體健康就好!身體好,精神佳,處事就不差池。

  • 7 # 叮麻育兒

    一個人帶娃,你覺得讓你最崩潰的事是什麼?

    兒子已經3週歲了,在他1週歲的時候我辭職帶娃,期間經歷多很多讓我崩潰的事兒,最嚴重的一段時間,甚至出現了產後抑鬱症,還好在家人的幫助下慢慢走了出來。

    對我來說,最崩潰的事兒莫過於孩子生病,真的是身心俱疲,體重暴瘦。

    兒子20個月以前經常生病,1個月1次,1次需要半個月才能痊癒,每次生病去醫院都要抽血抽血再抽血,整的很火大,後來普通的感冒都去小門診。最嚴重的1次是孩子14個月的時候,大年初四,外面的小門診還沒有上班,孩子感冒發燒嘴角生瘡,只好去醫院,被要求抽脖子上的血,當時我自己帶著孩子去抽血,2位醫生幫助我把著孩子,抽血的時候,聽著他撕心裂肺的哭聲,特別心疼,結果只是普通的病毒感冒,也是那次開始,兒子特別排斥這家醫院,即使是朋友生小寶寶,帶他來看小朋友也不願意,每次路過都會跟我說,媽媽,我不喜歡這家醫院。

    每次兒子感冒,我晚上都整夜睡不好覺,他不舒服哼唧哭的時候,需要媽媽抱著;他不舒服睡不著的時候,需要媽媽抱著;他睡著了而且睡得很穩當的時候,還需要媽媽定時測體溫,看看體溫有沒有再升高,需要媽媽隔三差五的給物理降溫...

    當寶寶抵抗力好,不再感冒以後,讓我崩潰的竟然是我家孩子是個話癆!20個月以後,兒子抵抗力變好,幾乎沒有感冒,本以為以後會順順利利,相處的非常愉快,可惜兒子不僅皮的要命,還是個話癆,我說1句他能給你來10句,自己頂的上5000只鴨子,每天都會烏拉烏拉的說個不停,腦袋疼的厲害,讓人非常崩潰。

    有時候我會告訴他,兒子,可以安靜一點嗎?媽媽腦袋疼。

    他會問我,媽媽,你為什麼腦袋疼?你生病了嗎?媽媽,我沒有吵啊,我很安靜的。媽媽你腦袋為什麼疼,是不是感冒了?媽媽,你別說話了,你老實待著就不疼了。媽媽,你看我是不是特別厲害,我是賽羅奧特曼。媽媽,這個是歐布奧特曼,是不是特別帥。媽媽,你腦袋還疼嗎?你那是睡多了,你太懶了,別睡了。媽媽...

    老天爺,讓我死上兩回吧...

    現在,相對於話癆來說,其它的都可以忍受,目前支援我的最佳動力就是,明年開春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再堅持一下吧,加油!

  • 8 # 若魚若愚

    每個做媽媽的都有一個崩潰的時刻吧,大多數是孩子生病、晚上不睡覺等,但我家寶寶從出生到現在三歲,其實一直挺讓大人省心的,幾乎沒怎麼有過糟心的日子,如果說有那就是坐月子時因為沒奶孩子餓的哇哇哭吧。

    因為當時我氣血不足,生完孩子後一直沒奶,用盡了各種辦法就是奶水不夠,月子裡各種的湯湯水水沒少喝,最後沒辦法喝了中藥這才有了奶水,雖然不多但是聊勝於無吧。

    嗯,我剖腹產的,原本生產前就有點貧血,生完孩子後手都發麻,身上的虛寒一直流個不停,整個人虛弱的都不行了,當時正好還是我家庭陷入財政危機,真的是沒有多餘的錢給自己買點補品什麼的,還好我公婆人比較好,也疼我自己拿錢給我過月子,買各種食材。

    沒有奶,孩子餓的哇哇哭,月子我幾乎每天24小時有14個小時是抱著孩子一個勁的餵奶的,孩子吃不飽,一放下就哭,必須要喊著奶頭睡覺,唉別提當時有多難過了。也不知道當時怎麼想的,即使這樣子也沒給孩子餵奶粉,讓孩子餓了整整一個月子,還好後來奶水總算稍稍多了,不過還是需要給孩子新增奶粉的。

    唉,由於月子裡抱孩子我到現在身體都不好,尤其是腰部明顯感覺疼、無力,所以奉勸各位要孩子的準媽媽如果月子裡發現自己貧血身體弱一定要及時的補充,生完孩子如果實在沒奶水那餵奶粉好了,千萬別孩子遭罪,自己還把身體折騰壞了!

  • 9 # 育兒網

    每個媽媽都有心情不好的日子,但當這些糟糕的日子變得越來越長時,可能是時候暫停休息一下了。下面告訴你一些好方法:

    1.尋求幫助

    在你的沮喪變成憤怒之前尋求幫助,要知道當你處於這種狀態時,沒有人願意靠近你。控制你的語氣,並明確你的需求,因為人家不會讀心術。考慮一下你希望別人如何幫助你,然後怎麼做。建議列出所有的家庭成員的責任,讓每個人都在一起,填寫一週活動的日程表。然後,新增完成所需的時間。它能幫助家人理解你做了多少事情,並讓他們願意參與其中。

    2.放下罪惡感

    一旦你掌握了健康、有效的溝通方式,你就需要在家庭日曆中為自己留出時間。不要讓任何人讓你為照顧自己的需要而感到內疚或羞恥。花點時間想想什麼能讓你成為一個更快樂的人、父母和伴侶。你會意識到別人對你的期望不再重要。因為你對他們的想法無能為力,你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對你的家庭最有利的事情上。在睡覺前做一個簡單的運動:女性傾向於專注於不足之處,所以為了抵消這一點,記下你那天做得好的三件事。它能幫助將工作做得很好,並鼓勵你繼續管理投資自己。

    3.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你決定要花多少時間取決於你的生活方式。它可以是簡單的5分鐘或10分鐘的會議,或者一個晚上30分鐘。給自己倒杯牛奶,然後讀幾章那本一直放在床頭櫃上的書。你的孩子每晚都有例行故事要聽。為什麼你不能?

    4.保護你的個人時間

    即使你決定先清理水槽,你也要透過避免不必要的活動來節省你的時間,包括刷微博。有人說,人們如今已經把最好的2%的生命放在社交媒體上。因此,現在的人不可避免地會陷入“比較”,這是不健康的。根據美國心理協會2013年的一項研究,頻繁使用Facebook的使用者總是將他們的生活與網友的生活進行了負面的對比,他們陷入了抑鬱狀態。如果這些事情不能讓你快樂,就不要去做,你會擁有更少的壓力和更多的空間來安排事情。

  • 10 # 孕媽學堂

    家裡有神坑奶爸一枚:

    帶娃日常,給孩子扣個衣服,釦子把肉夾裡邊;

    跪坐著哆哆嗦嗦的給孩子蓋小被,嘴裡還唸叨別壓到她別壓倒她,果然膝蓋壓到寶寶腿上了

    孩子他爸給孩子洗澡,感覺就好像洗蘿蔔;

    把自己襪子套閨女頭上,還特別開心地說,你看我家閨女好搞笑!

    抱著寶寶就像抱地雷!

    有時候一說讓抱娃就是我要上廁所我剛抽過煙,各種奇葩理由就出去來了。

    “你去陪兒子玩會兒啊”“好嘞!”“嘟嘟嘟嘟嘟嘟嘟嘟……"舉著孩子機關槍掃射狀。

    幾乎每天晚上的睡覺時間,哄睡了孩子,感覺終於下班了可以乾點自己的事,緊接著書房就會傳來豬隊友打農藥的狀態聲……

    韓信!你怎麼偷我藍!(我靠,緊張的感覺看娃,沒醒,拍拍劇烈跳動的心臟,內心獨白:還好還好~)

    啊!莊周你怎麼不放大!……(緊張的感覺看娃,依然沒醒,拍拍劇烈跳動的心臟,內心獨白:真是媽媽的貼心小寶貝~)

    我勒個去後裔你往哪射呢……(緊張的感覺看娃,沒醒,拍拍劇烈跳動的心臟,內心獨白:再有聲音,我就去飆人~)

    水晶水晶!要跪!(緊張的感覺看娃,醒了,趕緊拍睡,內心獨白:一會讓尼瑪知道什麼叫跪了~)

    寶寶再次乖睡後,只想沉浸在這片刻的安靜中,不想去和豬隊友理論去了,緊接著豬隊友似乎覺得皮癢,再次大喊:超級兵!!!這我要還忍,就對不起豬隊友!!!果斷踹門進書房放大去!!!你再偷我的水晶試試!

    當然,寶爸中也不乏育兒高手,甚至比寶媽還細心,這樣的好幫手給我來一打!

    初次做爸媽,都有做得不到的地方。爸媽之間不要互相埋怨,而要多多鼓勵。換位思考,如果寶寶磕碰,我們作為帶養人已經自責,再受到譴責,當然也會有怨言。媽媽要相信爸爸,誇獎爸爸,他會成為你帶娃的好幫手的!

  • 11 # 繪本講師妖媽

    一個人帶娃,你覺得最崩潰的事是什麼?我覺得最崩潰的事有三件。

    一、自己生病

    我有美尼爾綜合症。勞累、焦慮和生氣都能誘發發病,特徵是:天旋地轉、噁心嘔吐、耳鳴、心跳加速、發冷、怕光。

    獨自帶娃的勞累熬一熬到也能撐過去,但經濟極度拮据(有一整年時間是靠借錢度日),特別焦慮,感到每時每刻都是煎熬。

    對當下無能為力,對未來恐慌迷茫,對孩子的吃穿用度都是精打細算,對自己節儉到幾近苛刻,狠不得一分錢掰成2半用。

    把孩子送到託班,我找了份工作,中午趕回家給老公做飯,伺候大小便,下午一下班,趕緊跑去接孩子,週六週日帶著孩子去兼職……

    再苦再累我也不怕,但我害怕美尼爾綜合症復發,一發病,一大一小兩個人我都照顧不了,只能保持一個姿勢蜷縮著,不停的嘔吐。

    孩子不知道我發生了什麼,害怕的直哭,不停的喊“媽媽,抱抱”,我能清晰的感受到身體的變化,也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和身體一起,一點一點下沉,然後“轟”的一聲全線崩潰:

    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生孩子?為什麼這麼無能?為什麼把日子過得如此憋屈………

    所有的堅強、堅韌,勇氣,以及對對生活的憧憬和計劃,在病情面前,無一例外潰不成軍。

    二、孩子生病

    做母親的,都害怕孩子生病。當一個人帶孩子時,對生活只有一個奢求——別讓我的孩子生病。

    孩子一生病,我平時的冷靜理智,能瞬間消失,看著孩子痛苦,恨不得那些病,都生在我身上。

    每次去看醫院看病時,都要背個大大的包,裝上孩子的水杯、書、玩具、輔食、尿不溼、奶粉、溼巾……

    抱著孩子在醫院排隊掛號、檢查、拿藥,樓上樓下跑來跑去,孩子能哭出來還好,說明沒那麼嚴重,就害怕孩子蔫了,那是徹底被病擊倒了。

    抽血時孩子撕心裂肺的哭,我也跟著哭,深深的內疚,責罵自己為什麼沒照看好孩子……

    孩子三歲前,我唯一一次到外面跟朋友吃飯,孩子從椅子上摔到地上,頭著地,出血,孩子大哭不止。

    我嚇的全身出汗,抱起孩子,往醫院狂奔,冬日嚴寒,圍巾帽子羽絨服都顧不上穿戴,攔不上計程車,心急如焚。

    再次帶孩子出去和朋友吃飯,是兩年後。至今為止,帶孩子在外面吃飯,心都是緊張的。

    3、親人的自責

    一個人帶娃,所付出的體力和精力,是那些多人帶娃的人難以理解的,尤其是那些缺位的爸爸。

    有一次,老公指責我說“你又不上班,就帶個孩子,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多舒服你還不知足……”

    我立刻原地爆發,心灰意冷啊。當媽後,我第1次離家出走,原計劃出走一週,讓老公好好享受帶孩子的“舒服”。

    到朋友家住了一天,心神不寧,孩子吃不到母乳怎麼辦?他爸會不會做輔食?娃爸睡覺豬沉,會不會壓著孩子?孩子夜裡要上廁所、還要喝水,娃爸會弄嗎……

    第二天一大早就回家了,孩子撲倒我懷裡,緊緊抱著我的脖子不肯松來,從客廳到臥室,從地板到床上全是屎尿……

    當全職媽媽時,每次問老公要錢,他或用眼神或用語言嫌我花錢多,心裡又氣又屈辱。

    孩子生病時,就要受指責“你怎麼又把孩子帶病了?”,帶娃孤立無援,付出不被認可,辛勞沒被看見,心裡滿滿的絕望。

    獨自帶娃,一路走來,透過忙中偷閒的讀書、學習,從六神無主到有方向,從初中學歷到西北五省首位國家認證中級繪本講師,和孩子一起成長,內心也慢慢豐盈有采。

    總之,一個人帶孩子,生活困頓我不怕,因為我知道方法總比困難多;日子拮据沒錢我不怕,沒錢就掙,掙不來就省著花。

    但我害怕自己生病,因為沒有健康的身體,連努力的資本都沒有,還談什麼希望與改變?

    我更怕孩子生病,我生下她,把她帶到這個世界,從不奢望她出人頭地,富貴加身,只希望她能快樂健康,哪怕平庸一生。

  • 12 # 雲小呆vlog

    前段時間,在一趟回武漢的航班上,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一對年輕人因為小嬰兒哭鬧,很窩火的喊話孩子媽媽:為什麼你們的小孩這麼吵,請管好你的孩子!

    本來就急得焦頭爛額的孩子媽媽,一聽這話更加煩躁不堪,怒懟:有本事你們一輩子別生孩子!

    雙方唇槍舌戰僵持不下,被拍下傳到網上,引發網友熱議。

    有相同經歷的群體表示理解:不到一歲的小嬰兒坐飛機耳朵難受哭鬧很正常,沒必要因為自己沒有帶小孩出來,或者自己打算不生小孩,就去指責已經很崩潰的媽媽。

    不能理解的群體則認為: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是基本的禮貌,如果做不到控制孩子的情緒就不要帶出門乘坐交通工具,又要打擾別人還希望別人包容你,好事都讓你佔盡了?

    影片裡的媽媽並沒有放任孩子哭,她盡力安撫過了,但哄不好孩子本來就是家常便飯,何況在陌生嘈雜的環境裡。

    其實這本來是件小事,但這位媽媽被激怒後生氣的回懟引起了大家的不滿。如果態度緩和點希望大家多包容,相信對方也不會不依不饒,畢竟大多數人應該都能理解。

    坦白地說,我曾經非常討厭小孩,路過幼兒園都會走快點,我覺得小孩就是一種吵鬧、不講理、會尖叫的怪物,如果出行路上有小孩同行,我每個毛孔都會很難受。

    那時我也沒少在心裡指責、翻白眼。

    成為母親後,我依然不喜歡吵鬧的孩子,但我再也不會表現的很不耐煩,或者跳出來指責對方,我甚至會問問她需不需要我幫忙,如果不需要,我就不再給予她過多的關注。

    因為我瞭解,公共場所哄不好孩子的媽媽們的心理活動是什麼。那種“身體極度疲勞+耐心消耗殆盡+外界持續施加的精神壓力”足以讓一個獨自帶娃出行的媽媽崩潰痛哭。

    “你為什麼還要哭?”

    “我求求你,你能不能閉嘴不要哭了?”

    “我現在真的很想立馬去死!”

    “我到底做了什麼孽要有這種體驗?”

    最不想聽到孩子哭鬧的一定是媽媽,如果這世上有種藥劑,吃了能讓小孩休眠且完全不對身心健康造成任何影響的話,就算再貴,媽媽們吃土也要買。

    兩歲以上的寶寶,尚有辦法控制一下情緒;但一個襁褓裡的小嬰兒因為生理出現不適,想讓他閉嘴安靜,並不是只要媽媽抱起來哄就可以解決的。

    在無娃的人的認知裡,娃有萌萌的臉、讓人融化的笑容和香甜的睡眠,事實是,這是娃的表象給他人造成的錯覺。

    從泰國旅遊回來的航班上我遇到一個小嬰兒,飛機還沒滑行就開始哭,從嚎啕大哭到啞著嗓子小聲哭,哭了整整一個小時,空姐也不允許站起來哄,媽媽急得滿頭大汗,雖然大家明顯很煩躁,但沒人說她什麼,因為看到她已經很努力地在哄了。

    大部分的娃都是如此,偶爾才能遇到天使寶寶。從上海出差回來的時候,前排有個一歲左右的小胖娃,我隔音耳塞都拿出來了,但他全程都沒哭,睡了起來吃,吃了再看會兒動畫片就下飛機了,完全超出預料。

    娃就是這樣不可預測的生物,可能這次飛是個惡魔,下次飛就變得天使了,並不是所有的小嬰兒都“熊”,會不會哭鬧全憑運氣。

  • 13 # 王成孔355

    最焦人的是孩子生了病,有些時候不知道該去找那個醫生,正規點的醫院呢人山人海,排一兩天隊第一次看了還不一定見效,醫療點的醫生好象臨床經驗又不夠。

    每當小孩生了病,就不斷在手機上搜索辦法,病毒感冒好幾天,細菌感染症狀要很明顯。

    真希望國家在每個小區,都建立一個正規醫療點,醫生分批從大醫院抽調,三年以上的醫生自願下派的方式,每年還回到各醫院臨床實習一段時間,以保證醫生的醫療水平。這個辦法為啥沒人想到。大大緩解醫院人滿為患的局面。

    採取一個醫院下轄幾十個小區的管理方式,院校畢業生錄用到醫院,源源不斷的實習人才。

  • 14 # 金豆媽媽小胖

    有一次我們在看電視吃飯,他坐在餐椅上,我一口一口的喂他吃飯,本來一切進行的都很順利,看著飯就見底了,我起身去廚房添飯,來回,總共兩分鐘也不到吧,等我再看到他時已是整個人到處都是臭臭,再看椅子周圍,孩子臉上,手上到處都是,孩子看到我還一臉無辜的伸手要抱,那一刻真的是無從下手,不知所措,整個人都懵了。

  • 15 # 微小甜的vlog

    我覺得孩子不會說話時候,最讓我頭疼了,因為不會說話所以不知道他需求是什麼。另外會說了。就碰到執拗期了。也傷腦殼[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 16 # 二胎寶媽在蘇州的日常

    作為兩個娃的媽媽,我想說帶娃崩潰的事情太多了。但是最崩潰的莫過於娃生病。

    老大小時候經常生病不過還好,都是些頭疼腦熱的小毛病,但是第一次做媽媽,小孩子一生病就束手無策,經常下午玩的好好的,晚上發燒,小孩子不喜歡貼退燒貼,整宿都無法安心睡覺,用冷毛巾敷,床邊放盆水,隔段時間就換毛巾。老二就更折騰,6個多月的時候肺炎,蘇州的兒童醫院,人特別多,醫生建議住院,但是沒有空的床位。大冬天我每天早上天沒亮就騎著電動車去醫院排隊掛號,拿到號回家吃飯把老二伺候好,然後坐公交去醫院,正好醫生上班開藥繳費掛水,特別是掛水,我一手抱著娃一手舉著吊瓶,小孩小,吊水非常慢,中間我不敢上廁所,不敢吃飯。折騰了八九天,醫生建議停藥。我以為終於結束了,結果當天晚上回家,我跟老大喝了點冷牛奶上吐下瀉,老公也因為吃了外賣拉肚子,一家人除了抱懷裡的老二都病倒了,真的是連煮粥的人都沒有。這還不算崩潰,最崩潰的是一週後老二肺炎復發,當老二再次咳嗽,我真的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抱著老二再家裡嚎啕大哭。也就老二生病那段時間奶水突然就沒有了,怎麼喝湯都沒有奶水,老二餓的哇哇大哭,幸好補了幾天身體才慢慢恢復過來

  • 17 # 家有豆豆

    讓我最崩潰的事,如: 你問他吃飯要吃什麼,他說吃麵,等你做好給他吧他說要吃飯飯,或者說要吃粥。那個時候我的那個心呀[發怒]

  • 18 # 使用者2547693111688笑

    我每天帶兩個小孩,每天比較吵啊,會頭疼啊,這幾年帶孩子,心情不好啊,脾氣不好啊,我也不知道啊,[流淚][流淚]

  • 19 # 清新又傾心

    孩子生病的時候:

    “天天就看個孩子,還能看成這樣,怎麼看的!”

    “病了就上醫院,告訴我幹嗎?!我又不是醫生!”

    “一個不掙錢,一個光花錢,一個感冒又是好幾百!”

  • 20 # 西北妞在北京

    我們家孩子快四個月了,溼疹還是沒有好,每天晚上睡覺都要哭一會才睡,小手老是在臉上抓,每次都會劃破臉,我就一直盯著他的小手儘量避免抓破,這就是讓我最崩潰的事,希望他的溼疹趕快好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博山有哪些特色名吃(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