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顧紙找茬

    分封制沒有那麼脆弱。分封制和中央其實也是地方和中央的關係。當中央混亂癱瘓時,地方作亂不可避免,管你是分封制還是郡縣制。

    八王之亂,根本就是晉武帝任性導致的結果,他在繼承人上選擇了一個弱智。弱智的晉惠帝,還有一個惡毒的賈南風,中央沒有權威,也根本不能正常運轉。權利失衡,八王之亂髮生也不必驚訝。

  • 2 # 1前1

    但錯就錯在司馬炎在選接班人這一點上太過於失敗,僅僅因為怕老婆就把自己的傻兒子扶上了皇位。儘管司馬炎臨終前託孤楊駿和司馬亮兩位輔政大臣,但最終楊駿大權獨攬,後賈南風又成功誘使司馬家的人殺害了楊駿。賈南風殺楊駿後乘機也掌握了西晉的政權,但這最終也引起了司馬家族的不滿,各地藩王紛紛起兵,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八王之亂,最終賈南風被趙王司馬倫所殺。

    西晉的八王之亂對我國曆史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由於連年戰爭,北方大地民生凋敝,少數民族趁機崛起,造成了五胡亂華的嚴重局面,漢人幾近於亡國滅種,幸司馬睿南渡偏安在江南依靠一幫士家大族建立起東晉政權,儲存了漢人的一點血脈!

  • 3 # 江湖奈我何

    題主好。

    我覺得西晉的八王之亂與皇后賈南風有著直接關係的,也同時是一次分封制度弊端的體現。

    首先我們從西晉的時代背景來說一下,

    西晉的司馬氏政權是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援取得的,西晉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世家大族完全控制的統一王朝。西晉為保護士族的利益和鞏固自身專制統治而制定一系列的經濟措施,由於歷史因素,晉武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封同宗子弟為王,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利,正因為這過大的宗室勢力,才給後來八王之亂埋下隱患。這就是由於分封制度體現出來的弊端,在特定條件下,逐步壯大的諸王勢力,威脅了國家的安全,才釀成了諸王爭霸的局面。

    正是因為諸王的勢力太過強大,所以在晉武帝司馬炎死後不久,西晉統治內部為爭奪朝廷的控制權而進行了長達16年的內亂。這實質上是由爭奪皇位而引發的內亂,其直接導火索是皇后賈南風亂政。得權後的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權,在朝廷內部製造矛盾,使得朝廷內部諸王爭鬥最後導致八王造反奪權。

    所以從歷史的發展來講,八王之亂的直接原因是賈南風乾政造成的,是她製造矛盾,在朝廷內部攪起事端,最後才時局變化,諸王爭霸,這也是分封制度弊端的體現。

  • 4 # 香茗史館

    作為直接導致西晉亡國,間接造成“五胡亂華”局面的“八王之亂”,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說到這場動亂,可以說是司馬炎的分封藩王和賈南風的專權亂政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司馬炎分封宗室、削弱府州給“八王之亂”埋下了隱患,而賈南風的專權亂政則是導火索。

    分封宗室削弱府州,為“八王之亂”埋下隱患

    司馬炎作為西晉開國皇帝,他認為曹魏之所以滅亡主要源於對宗室削弱太過厲害,導致皇帝失去外援這才導致被司馬家篡位,而東漢滅亡則是由於地方勢力過強,進而引發了東漢末年以來的亂局,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這才決定重啟分封制。

    宗室在古代的確是皇帝極為重要的外援,但同時宗室勢力過大往往也會成為皇位的威脅,這也是歷朝歷代總會出現藩王和削藩的重要原因,同時外戚被重用常常也於此有關,畢竟外戚不但可以引為皇室外援,而且威脅也不會像藩王那麼大。

    曹丕繼位之後,曾嚴厲限制宗族權力,不僅時常變更藩王封地,而且削去了藩王的治權和兵權,並在各封國設立防輔,監國謁者,負責監視藩王,簡直行動圈禁。曹丕此舉可謂極大削弱了宗室權力,減少了他們對皇位的威脅,但同時也使得司馬家崛起之後,曹氏宗族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與之對抗。

    司馬炎在汲取了這個教訓之後,便重啟分封制度,先後分封了大大小小27個王,而且全部是掌握數量不等軍隊的實權諸侯,從而以這些宗室諸侯呼應朝廷,維護司馬家族的統治。對於諸侯王的軍隊,司馬炎規定“邑二萬戶為大國,兵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兵千五百人”。

    而在汲取了東漢以來混亂局面的教訓後,為了防止地方官員做大,司馬炎在大封宗室的同時,又不斷削弱地方勢力,他下令“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也就是說不僅裁撤了地方軍隊,而且就連武將數量也進行了大肆裁撤,大郡只保留一百人,小郡則只保留五十人。

    此消彼長之下,無疑嚴重影響到了地方勢力的平衡,一旦各諸侯起兵,面對動輒數千上萬的諸侯軍隊,各州郡由於兵力實在有限,根本無法阻止有效的抵抗、這便為“八王之亂”迅速席捲全國,而朝廷無力抵抗的局面埋下了巨大隱患。

    賈南風的專權亂政,則是引發動亂的導火索

    賈南風乃是西晉開國功臣賈充的女兒,賈充最初想將小女兒嫁給司馬衷,但因其年齡太小,這才決定由賈南風代替妹妹出嫁。賈南風不僅樣貌醜陋,而且生性善妒,因而自泰始八年(272年)被冊封為太子妃之後,時為太子的司馬衷對其極為畏懼,而這則為其日後專權提供了可能。

    永熙九年(290年),晉武帝司馬炎駕崩,太子司馬衷繼位,是為晉哀帝,賈南風則被立為皇后。賈南風因與太后楊芷有怨,再加上與太傅楊駿(楊芷之父)爭權,於是勾結殿中中郎孟觀、李肇和寺人監董猛等密謀,調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入京。司馬瑋入朝之後,賈南風等人便誣告楊駿謀反,派東安公司馬繇誅殺楊駿,廢黜並囚殺楊芷。

    誅殺楊氏集團後,賈南風以司馬亮為太宰,與太保衛瓘錄尚書事,一同輔政,又任命司馬瑋為衛將軍,司馬繇為尚書左僕射。賈南風則與族兄賈模、從舅郭彰、妹妹賈午之子賈謐、司馬瑋和司馬繇一同干預國事。後因賈南風太過暴戾,司馬繇意圖將其廢除,但反被司馬亮流放。之後,賈南風又見司馬瑋和司馬亮不和,便矯詔令司馬瑋誅殺司馬亮和衛瓘,司馬瑋殺死二人後卻又被賈南風所殺,至此賈南風開始擅權專政。

    賈南風大權在握之後,又將太子司馬遹視為了威脅。元康九年(299年),賈南風謊稱當年在晉武帝喪期期間已經懷孕生子,卻拿來姐夫韓壽之子韓慰祖充當親生兒子,並意圖廢掉司馬遹,改立韓慰祖作為太子,因而汙衊司馬遹謀反,最終將其廢掉,並將其與三個年幼的兒子囚禁於金墉城,又殺司馬遹生母謝玖和司馬虨生母蔣俊。

    賈南風廢黜太子之舉直接引發眾怒,右衛督司馬雅、常從督許超、殿中中郎士猗等更圖謀廢掉賈南風,並透過趙王司馬倫的親信孫秀通知了司馬倫。司馬倫則和孫秀採用反間計,以宮中有人圖謀廢掉賈南風而讓讓司馬遹復位為名引起賈南風驚懼,並促使其殺死司馬遹。

    賈南風殺死太子司馬遹之後,趙王司馬倫則以此為藉口入宮殺死賈謐,並派齊王司馬冏抓獲賈南風,將其廢為庶人後囚禁於金墉城。之後,司馬倫又將賈南風的黨羽和一些朝中重臣逮捕或殺死,開始專權,並於永康二年(301年)正月廢惠帝自立為帝,結果引發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三王起義”。至此,“八王之亂”的大幕正式拉開。

    如上所述,晉武帝司馬炎分封宗室、削弱府州的策略可以說為“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而賈南風的擅權亂政則是“八王之亂”的直接導火索。

  • 5 # 當代曹植

    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運轉,主要靠兩個因素:第一,中央集權制度,特別是皇帝與宰相、 地方長官、統兵大臣的關係。第二,擁有一個能夠認真實行這一制度的統治集團,尤其重要的是,擁有一個有威望、有才幹的皇帝。二者缺一不可。

    西晉初年,上述兩個因素基本具備。西晉剛剛統一全國,晉武帝本人有統治才幹,威望也比較高,所以能把至高無上的權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住政局的穩定。同時,當時地廣人稀,土地問題不嚴重;晉王朝頒佈了佔田法、戶調式,罷免了州郡兵,賦稅徭役也不十分沉重,所以整個社會生產是向前發展的。如果晉武帝死後繼位的皇帝不十分愚蠢,是個中人之才,或者接受顧命的輔政大臣具有相當的威望與才幹,能夠基本上控制政局,八王之亂就沒有可發生的合適環境。然而繼位皇帝和接受顧命的輔政大臣的情況遠非如此,終於釀成大禍。

    西晉的八王之亂與皇后賈南風有著直接關係的,也同時是一次分封制度弊端的體現。

    西晉的司馬氏政權是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援取得的,西晉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世家大族完全控制的統一王朝。西晉為保護士族的利益和鞏固自身專制統治而制定一系列的經濟措施,由於歷史因素,晉武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封同宗子弟為王,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利,正因為這過大的宗室勢力,才給後來八王之亂埋下隱患。這就是由於分封制度體現出來的弊端,在特定條件下,逐步壯大的諸王勢力,威脅了國家的安全,才釀成了諸王爭霸的局面。

    正是因為諸王的勢力太過強大,所以在晉武帝司馬炎死後不久,西晉統治內部為爭奪朝廷的控制權而進行了長達16年的內亂。這實質上是由爭奪皇位而引發的內亂,其直接導火索是皇后賈南風亂政。得權後的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權,在朝廷內部製造矛盾,使得朝廷內部諸王爭鬥最後導致八王造反奪權。

    所以從歷史的發展來講,八王之亂的直接原因是賈南風乾政造成的,是她製造矛盾,在朝廷內部攪起事端,最後才時局變化,諸王爭霸,這也是分封制度弊端的體現。

    分封制其實沒有那麼脆弱。分封制和中央其實也是地方和中央的關係。當中央混亂癱瘓時,地方作亂不可避免,管你是分封制還是郡縣制。

    八王之亂,根本就是晉武帝任性導致的結果,他在繼承人上選擇了一個弱智。弱智的晉惠帝,還有一個惡毒的賈南風,中央沒有權威,也根本不能正常運轉。權利失衡,八王之亂髮生也不必驚訝。

  • 6 # 歷史老師88

    八王之亂的根源不是賈南風,但和賈南風有重要關係。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因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權所引發。這次動亂共歷時十六年,從291年到306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等八個王。307年,晉惠帝司馬衷突然死亡。有人說是被司馬越所毒死。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當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原北方進入十六國(五胡亂華)時期。

    八王之亂髮生的重要原因是晉武帝司馬炎在安排繼任者人選上的重大失誤。他的晉惠帝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老百姓沒飯吃,為什麼不吃肉?”千古名句,就是他說的。晉惠帝的皇后不僅長得醜,而且狠毒、專權。晉武帝死後,晉惠帝無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後來引起宗室、外戚爭權奪利,賈南風得以專權。而賈南風推行的女性專制主義統治政策則成為八王之亂的直接導火索。

    八王之亂爆發的根源還是晉武帝實行分封制破壞了中央集權。從西漢的七國之亂到西晉的八王之亂再到明朝的靖難之役,歷史反覆證明分封制是開歷史倒車,肯定會引發政治動亂。

  • 7 # 鄒國堅古詩文講讀

    司馬氏處心積慮搶來了天下,西晉二代便爆發了八王之亂,與賈南風后宮干政有關,是導火索,根本原因還在於封建制度,及魏晉風氣,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 8 # 旅行青年說

    賈南風背黑鍋了。事實上賈南風也挺不容易的。

    老公弱智,一群如狼似虎,手握重兵的小叔子虎視眈眈,又有外戚楊家把持朝政。

    在這種情況下,賈南風以雷霆手段,狠狠壓制住這些藩王,直到趙王司馬論殺賈南風之前,在十年的時間裡,西晉王朝還是很穩固的。

    賈南風根本不是罪人,反而是把八王之亂推遲了十年的功臣

  • 9 # 北辰飛雪

    西晉的八王之亂,賈南風只不過是導火索。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分封制度和罷州郡兵,次要的原因在於西晉統治者維護世家利益、天師道的侵染,而賈南風利用晉惠帝的無知,把這些矛盾一下子引爆了而已。

    分封制度和罷州郡兵

    分封制度自有其利弊,但也不能說完全不好,關鍵在於控制郡國的規模以及諸侯王的權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夾輔王室“。比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後,各個諸侯國再也不能同中央朝廷相抗衡,此後逐漸與富家翁無異。

    但西晉在建立後,不僅大肆分封司馬氏子弟,同時還罷州郡兵,使得諸侯王的實力遠超中央朝廷,這樣的制度設計就留下了很大的隱患。因此,當“八王之亂”爆發時,西晉再也不能像西漢那樣迅速平定叛亂了。

    在司馬炎登基之前,他就讓手下大臣裴秀議定“五等之制”(公、侯、伯、子、男五等或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等到司馬炎登基為帝,他認為曹魏被自己取代,便是因為曹氏沒有分封。於是,在晉武帝之初,便開始分封諸王。

    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封諸王,以郡為國。邑二萬戶為大國,置上中下三軍,兵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置上軍下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置一軍,兵千五百人。王不之國官於京師。

    原本諸侯王是不到封國,只居留在京師。但後來在大臣的勸說下,晉武帝又把諸侯王派遣到各自的封國中去。但更加要命的是,在大力分封諸侯王的同時,西晉又開始罷州郡兵。

    咸寧中,吳既平,上(司馬炎)將為桃林、華山之事,息役弭兵,示天下以大安。於是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已經平定東吳後,晉武帝司馬炎認為天下無事,可以享受太平了,大量的州郡兵被裁減。因為晉武帝認為自己手中是有武備力量的,這些武備力量就是各諸侯王國中的兵力。即使手下大臣勸諫這樣非常危險,可司馬炎根本聽不進去。

    州郡只剩下少量武吏,維持治安自然無事,但用於戰爭卻是不能了。八王之亂爆發,諸王憑藉的就是他們手中的兵力。皇帝控制的州郡沒有武備,無法迅速平定叛亂,以至於局面變得無法收拾。因此,分封諸王、罷州郡兵是八王之亂的主要原因。

    西晉奢侈之風和天師道的侵染

    在兩漢察舉制度下,以仁孝禮讓著稱於鄉里,則可以成為入仕的途徑。於是乎,名教成為儒門必須奉行的圭臬。經過長時間發展,有些儒門又發展為豪族,進而成為門第。

    司馬氏自秦末漢初嶄露頭角之後,到了東漢末年,已經成為河內溫縣服膺儒教的世家大族。而西晉之所以能取代曹魏,也是在當時各大世家支援下實現的。等到西晉成立,為了酬謝這些世家的支援,自然對他們大加優容。

    九品中正制在西晉仍舊實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使得世家把持了高官顯職,”公門有公,卿門有卿“。這些世家豪門坐享各種封建特權,不思進取,窮奢極欲。從晉武帝到下面的眾多大臣,都追求奢侈的生活,爭相鬥富享樂。

    這些人因為家世位居高官,卻往往缺乏實際才幹。他們恥於談論、處理政事,卻孜孜不倦於談論虛無縹緲的玄學,熱忱於”談玄論道“。他們對於日益逼近的國家危機沒有敏感性,政務日漸廢弛。至此,八王之亂的禍根便埋下了。

    此外,天師道(五斗米道)此時逐漸往北侵染,也是一個原因。許多豪門大族,都開始尊奉天師道,比如琅玡王氏,陳郡謝氏等。而作為八王之亂的中心人物,趙王司馬倫也和天師道牽扯甚深。司馬倫的心腹孫秀、張林都是天師道中人。

    倫、秀並惑巫鬼,聽妖邪之說。秀使牙門趙奉詐為宣帝(司馬懿)神語,命倫早入西宮。又言宣帝於北芒為趙王佐助。於是別立宣帝廟於芒山,謂謀逆可成。

    天師道的張魯佔漢中割據,李特在四川起義,孫恩(司馬倫心腹孫秀的同族)在東晉時於浙江趁勢起義。由這些例子可知,當時的天師道對封建政權有嚴重的威脅。趙王司馬倫卻被蠱惑,認為自己有當皇帝的命。而賈南風的專權,則給了司馬倫機會。

    賈南風只是導火索

    司馬炎死後,傻兒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皇太后父親楊駿以太傅的身份輔政,這自然招來一直想專權的賈南風的不滿。

    賈南風在公元291年,與楚王司馬瑋合謀,殺死楊駿並夷三族。後來,賈南風又以司馬瑋擅殺大臣為名,殺掉了司馬瑋,從此賈南風大權獨握。但西晉宗室互相殘殺的八王之亂,也從此時開始。

    趙王司馬倫在公元296年進入京師,他表面上巴結賈南風,因此深受信任,得以執掌禁軍。賈南風在廢掉太子司馬遹(非賈南風所生,長大後性情殘暴,賈南風擔心他即位後會對自己不利),稍後又殺死了他。

    賈南風這樣的行為,引起了禁軍將士對她不滿的情緒。這股情緒被司馬倫利用,於是司馬倫殺掉賈南風和她的親信大臣。公元301年正月,司馬倫廢掉晉惠帝,自己開始稱帝。司馬倫這樣的行為,又引起了其他宗室諸王的不滿,於是這些人起兵反抗司馬倫。

    一直到公元305年,歷時16年、激戰7年的”八王之亂“才最終宣告結束。而晉惠帝則在這個過程中,淪為傀儡,後來更是被毒死。

    在這個過程中,死傷數十萬人,極大地削弱了西晉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從根本上動搖了西晉的統治基礎。使得少數民族武裝趁機壯大,並開始窺伺中原皇位,從而引發了歷史上的至暗時刻。

    綜上所述,西晉的八王之亂和賈南風是脫不了關係的,是她引發了八王之亂,使得原本積壓的矛盾一下子爆發出來。

    但根本的原因卻在於分封制度和罷州郡兵,使得中央朝廷實力不足以壓服各路同姓諸侯王,這是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便是西晉代表了世家豪門的根本利益,從上到下都貪圖享樂,對於國家危機視而不見或者無能無力。而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能看到,天師道對政局影影綽綽的影響,使得受到蠱惑的趙王司馬倫,廢掉晉惠帝而自稱皇帝。

    賈南風是背鍋也好,是導火索也好,但”八王之亂“是和她脫不了干係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分封制度,尤其是完全意義上的分封,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八王之亂“不過是再次印證罷了。只是西晉地方武備無力,更進一步放大了分封制的弊端。

  • 10 # 亭安讀書

    西晉“八王之亂”當然與賈南風脫不了關係。而就分封制度弊端的影響來看,導致西晉末期國力喪盡的“八王之亂”,其實更應該是包括“大封宗室”在內,那些讓司馬氏諸王勢力壯大的措施所導致的。

    先說賈南風與“八王之亂”的關係

    1、賈南風與楊駿權勢之爭,是八王之亂的開端

    西晉的八王之亂其實是分成前後兩個階段的,最開始的階段當中,皇后賈南風與外戚楊駿的權勢之爭,是八王之亂的開端。

    晉武帝司馬炎死後,外戚楊駿專權,而這導致了賈南風的不滿。當時晉惠帝司馬衷繼位,而賈南風作為皇后,本來囂張跋扈的性格早就控制住了“痴傻”皇帝司馬衷。

    司馬衷繼位,這本是賈南風得以擴大自身權勢的好機會,但楊駿藉助外戚身份,在司馬炎臨終之前掌控了朝政大權,得以在司馬炎死後出任輔政大權。

    楊駿的專權讓賈南風失去把持朝政的機會,因此賈南風便利用司馬氏封王對楊駿的不滿,聯合楚王司馬瑋、汝南王司馬亮等人,誅殺楊駿。而這正是八王之亂最開始的階段。

    2、利用司馬氏封王,逐步清除朝中對手

    楊駿被誅殺之後,賈南風並沒有如願以償地掌控朝政大權,汝南王司馬亮和太保衛瓘在楊駿之出任輔政之職,朝中權柄又到了司馬亮和衛瓘手中。

    賈南風依舊是利用了楚王司馬瑋,誅殺了司馬亮和衛瓘之後,又以司馬瑋假傳詔書為由,殺掉司馬瑋。由此,賈南風終於清除了朝中的對手,自己以皇后身份臨朝專權。

    可以說,八王之亂初期的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的參與,以及兩個封王的慘死結局,都是賈南風為了自己掌權而推動的。

    3、賈南風廢殺愍懷太子,給了諸王起兵的理由

    賈南風掌權後,雖然提拔賈氏之人,培養心腹黨羽,但卻任用了張華、裴頠等能臣,讓西晉局勢有了數年的穩定。不過,賈南風對於權勢的熱衷,讓她對於司馬氏的繼承人,當時的愍懷太子動了殺心。

    最後,賈南風不顧張華等人的勸告,廢黜了愍懷太子司馬遹。這對於西晉王朝的皇權傳承來說,已經是有篡逆之嫌了,這便給了當時司馬氏封王們入京奪權的理由。

    趙王司馬倫最終以賈南風廢殺愍懷太子的理由,將賈南風的勢力推翻,賈南風也被毒酒賜死。

    4、賈南風在八王之亂中的作用

    賈南風在八王之亂中,最初是主動利用司馬氏封王司馬瑋和司馬亮,來實現自己掌權的目的。

    等到自己掌權後,執政太過跋扈,以及對於權勢的熱衷,讓她錯誤地將愍懷太子廢殺。賈南風亂政的數年間,早就讓司馬氏的封王們不滿,但賈南風為皇后之身,諸王缺乏起兵對抗賈南風的理由。

    等到賈南風廢殺愍懷太子,這正好給了諸王一個討伐她的理由,或者說,早就對洛陽城中的朝政大權虎視眈眈的司馬氏封王們,並非真正想要為愍懷太子報仇,或者並不僅僅是為了維護司馬氏江山的傳承。而是這些早就在地方擁有極大勢力的封王們,正好藉著賈南風廢殺太子司馬遹的由頭,起兵爭奪朝政大權。

    這就是趙王司馬倫在殺掉賈南風之後,得以在朝中掌權沒多久,就遭到了其他諸王的討伐。八王之亂之後的過程,無一不是諸王之間的互相不滿,起兵對抗爭奪朝中權勢的過程。

    簡而言之可以說,賈南風是揭開了諸王作亂的“封印”,為西晉八王之亂打開了帷幕。

    關於西晉分封制度的考慮:晉末喪亂的原因,其實並非分封制本身的問題,而是西晉對宗室的縱容。

    很多人把八王之亂甚至是西晉滅亡的原因,完全歸結於西晉實行的分封制度上,其實並非如此。

    1、司馬氏宗室獲得分封之後的情況

    泰始元年,晉武帝司馬炎雖然將二十七個司馬氏宗室分封到天下,但結合西晉當時的情況來看,當時獲得分封的司馬氏諸王,並沒有馬上到封國去,而是大部分都留在了洛陽城。

    當初,司馬炎害怕齊王司馬攸繼承皇位,逼迫司馬攸去自己的封國,正是說明了當時司馬氏封王未到封國的情況。而八王之亂中,汝南王司馬亮當時在洛陽,直到司馬炎死後,楊駿專權,司馬亮害怕楊駿謀害自己,才不得已逃到自己的封地。

    由此來看,當時司馬氏宗室雖然獲得分封,但是僅僅是擁有封王稱號,很多都沒有到自己的封國建立勢力。如同漢初七國之亂時那般,以封國為基礎發展自己勢力的情況,並未在西晉出現,至少八王之亂時,還沒形成影響中樞的封國勢力。

    2、關於分封諸王所能夠享受的特權,以及實際發展

    司馬炎將封國分為大國、次國和小國,分別給予特權可以設定不同數量的軍隊,大國設定上、中、下三軍,兵力五千人;次國設定上、下兩軍,兵力三千人;小國可以設定兵力一千五百人。

    可見,即便是大國也才五千兵力,如果是僅靠分封制當中,司馬氏封王獲得的兵力,在八王之亂當中完全不會掀起什麼風浪的。由此來看,西晉分封制本身並不是導致司馬氏諸王起兵作亂的條件。

    而且,因為諸王都留在洛陽,沒有到自己的封國去,分封制所規定的封國軍隊並沒有組建起來。於是,司馬炎便規定,封王沒有到自己封國去,只能“大國置守土百人,次國八十人,下國六十人”,可見這百餘人的守土兵力,更不是八王之亂中諸王的憑藉。

    由此更能印證西晉分封制度本身,並非引起弊端而導致的八王之亂。

    3、分封制所體現出來的,對於司馬氏宗室的縱容,才是八王之亂最終喪亂晉室的重要因素。

    從西晉分封制度的情況來看,其作為有利於宗室勢大的制度本身所表現出來的弊端,並非導致八王之亂的原因。

    結合西晉後期的歷史軌跡來看,導致八王之亂中諸王起兵奪權的根源,是西晉分封制所表現出來的對於西晉宗室的縱容,讓西晉宗室崛起,進而成為西晉王朝穩定的威脅,這才是西晉分封制度對於八王之亂產生的影響。

    可以簡單理解為,西晉的分封制度,體現出了西晉司馬氏宗親勢力能夠享受到的特權。進而司馬氏宗室藉助特權,逐漸積蓄勢力,最終形成了足以顛覆晉室穩固的力量。

    當然了,並非某一原因導致了最終的結果。八王之亂的產生,與西晉王朝所實行的“去州郡兵”等制度,以及賈南風與楊駿的專權等多方面的原因,都有著很大的關係。

    結論

    八王之亂的產生,與賈南風有著很大關係,為了爭奪權勢,賈南風利用宗室封王的力量,最終掌控朝政大權。而賈南風廢殺愍懷太子司馬遹,給了司馬氏宗室封王起兵奪權的藉口,進而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紛爭。

    而西晉王朝所實行的分封制度本身的弊端,並非八王之亂爆發的直接原因。在分封制度本身的特權下,其實司馬氏諸王並沒有得到太多特權。只是分封制所體現出來的司馬氏封王所受到的優待,讓司馬氏封王勢力逐漸膨脹,最終導致了喪亂晉室的八王之亂。

  • 11 # 無敵通史

    西晉初年,晉武帝司馬炎為保司馬氏江山分封宗室。他去時候不久,賈南風擾亂朝政司馬氏宗親起兵奪權,西晉不過甲子而亡。

    西晉全圖

    司馬氏累三世之力,弒君奪位建立西晉。然而短短數十年就天下大亂,究其原因在於分封制度與賈南風亂政!

    分封宗室

    西晉初年,司馬炎分封宗親數十人,鎮守天下。西晉初年司馬炎有感於司馬氏奪取曹魏政權的經歷,為了保證司馬氏的萬世江山,他陸陸續續分封二十多名宗室為王。

    他分封的王侯權利十分巨大,不同於之前的分封。首先諸王在自己的封地中,可以置軍守衛,其次可以自行選拔封地內的官員,最後可以在封地內自行收築錢糧。可以說這三點將封地完全打造成了一個小王國。

    最後司馬炎又又制定了王國置軍的制度,將封國分為大、次、小三等,不同級別可置不同數目的軍,用來保衛皇權。可惜他沒有想到自己死後這反而成為司馬氏的催命符!

    史書記載:司馬氏諸王轄下民戶數 封國等級 置軍人數 2萬戶 大國 上、中、下三軍5000人 ,1萬戶 次國 上、下二軍3000人 ,5000戶以下 小國 1500人。

    西晉分封全圖

    如果說司馬炎分封宗親是給西晉王朝埋下了一顆炸藥桶的話,那麼賈南風亂政就是點燃這顆炸彈的導火線!

    賈南風亂政

    晉武帝去世,太子司馬衷繼位是為晉惠帝,皇后賈南風亂政。司馬炎去世後,晉惠帝痴傻不能處理政務。顧命大臣陽駿把持朝政,司馬氏諸人敢怒不敢言。皇后賈南風也與楊駿不和。

    於是賈南風聯合楚王司馬瑋,兩人裡應外合將楊駿殺死,最後夷滅楊駿三族!如果說在這裡還是皇室與權臣之間的鬥爭,那麼賈南風殺死太子司馬遹就正式點燃了八王之亂的星火。

    因為惠帝痴傻,皇后賈南風久無所出。太子司馬遹並非賈南風親生,又素來與賈南風不和。賈南風因此矯詔廢除太子,而後又讓人毒死司馬遹。這下司馬氏諸王坐不住了,皇后本是外姓人,現在開始弄我們司馬氏宗親了。於是各路藩王先後起兵,爭權奪利,也正式拉開了八王之亂的幕布!

    八王之亂

    皇后賈南風殺死太子之後,司馬氏諸王帶兵殺入宮中殺死賈南風,誅滅賈氏一族。然而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囧、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瑀、東海王越此八人你來我往,你爭我奪,好不熱鬧。最後,東海王司馬越打敗所有人,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歷經十六年的八王之亂終於落下帷幕!

    八王之亂

    由上可知,八王之亂的根源在於司馬炎分封宗親。賈南風亂政則成為八王之亂的導火索。但是這場皇族之間的內鬥,最終卻演變成為中原人民的災難!

    參考書籍:《晉書》

  • 12 # 歷史逸事

    與賈南風有直接關係,她就是引起八王之亂的導火索。

    短命的西晉王朝很有特色,出現一個白痴皇帝,又出現一個奇葩皇后,她矮,胖,醜,黑,還狠毒善妒,淫亂無度,所有的黑暗集於一身,也是沒誰可以出其右了。那就是西晉出名的醜後賈南風。

    而且這兩人還是夫妻,絕配啊!

    這個白痴皇帝就是西晉的第二代皇帝司馬衷,正是他的弱智,才有了皇后賈南風亂政,八王之亂,把整個西晉搞得狼煙四起,戰爭不斷,百姓流離失所。

    歷史記載的皇后,要麼賢德出名,要麼美豔著稱,可賈南風卻是另類,不僅矮黑醜,還喜歡干政,有那個弱智的皇帝夫君,換成誰都可能有這想法。關鍵是賈南風乾政只是滿足自己私慾,那國家就遭殃了。

    八王之亂的根源在於分封制

    晉武帝司馬炎吸取曹魏政權教訓,曹魏政權防範宗室,導致皇帝孤立無援,被他司馬家奪了江山。司馬炎擔心重蹈復撤,他大肆分封同宗的叔侄弟兄,而且他們權力都很大。這為“八王之亂”埋下隱患,況且司馬衷又是白痴。

    導火索就是賈南風

    賈南風,也就是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兒媳婦。權力慾望非常強,想獨攬朝政,司馬皇族的幾個人物成了她眼中釘,她先騙殺太子司馬遹(yu),放心,肯定不是她兒子。引起司馬氏諸王的警覺,他們開始蠢蠢欲動。

    八王之亂裡的八王指哪八位呢?

    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止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

    賈南風善於權術,設計以謀反罪殺死手握大權的楊駿,廢掉皇太后,然後把她活活餓死。

    下面就是賈南風作妖過程,看她怎麼攪動起八王之亂的?

    (1)賈南風先是利用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除掉掌權外戚楊駿,然後利用司馬瑋與汝南王司馬亮之間的矛盾,矯詔讓司馬瑋討殺司馬亮,而後又找理由殺死司馬瑋。八王已被賈南風乾掉兩個。接著六個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爭權奪位。

    (2)公元300年,趙王司馬倫以賈南風殺了太子為由,聯合齊王司馬囧抓獲賈南風,賈廢為庶人後,被司馬倫矯詔遣尚書劉泓以金屑酒賜死。

    賈氏雖死,但她引發的“八王之亂”方興未艾。

    司馬倫也是一個大腦簡單之人,逼惠帝禪位,自己作起了皇帝,給了諸王討伐的口實。齊王司馬囧、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聯合起兵聲討司馬倫,司馬倫戰敗被殺,四個兒子被處死,黨羽大都被夷族三代。這一血戰,兵士死者10萬,可以說是血流成河。

    (3)隨後,惠帝復位,司馬囧當權,他也是胸無大志的人,終日沉湎酒色。當然其他幾個王不服啊,不服就繼續打。於是長沙王司馬乂與河間王司馬顒聯合攻打司馬囧,最後,司馬囧被擒殺,同黨同樣被夷三族。

    (4)司馬顒原本是想借助司馬囧力量殺死司馬乂,沒從想司馬囧不經打。司馬顒不甘心哪,於是又聯合成都王司馬穎去幹掉司馬乂。這一戰延續了幾個月,兵民戰死數萬人,後來司馬乂被活活燒死。想想,血腥暴力啊!

    (5)八王還剩三個,最高位置只有一個,那就繼續戰爭分勝負。東海王司馬越加入,開始與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征戰不休,後來司馬穎請來匈奴左賢王劉淵助陣,戰爭形勢升級,局勢更加混亂。最後,司馬穎兵敗被別人殺死,朝政落到了司馬顒手中,司馬越反對司馬顒,殺掉司馬顒。

    (6)公元311年,司馬越掌權,他毒殺了晉惠帝,立司馬熾為帝,是為晉懷帝。

    八王之亂的影響很惡劣:

    八王之亂持續了16年,諸王互相殘殺,爆發了數次大規模戰爭,百姓慘遭蹂躪,兵士死亡無數,洛陽、長安兩都成為廢墟。王室衰微,國內暴動不斷,周邊各族趁亂紛紛起兵建國,攻入中原。公元316年,西晉滅亡。

    不得不說,如果沒有賈南風作妖,西晉不會那麼短命。不知司馬懿在天之靈,看到他這些不成器的子孫互相殘殺,會不會大聲感慨:“老子我隱忍大半輩子,苦心經營一輩子,為你們打下的江山,你們就這樣給我毀了啊,你們到地下,我也要教育教育你們。”

    但不知,他會怎麼教訓他的兒媳婦呢?

  • 13 # 成語帝

    首先八王之亂,與賈南風肯定有關係的,是她引起的這場禍亂,但是她只是一個引子而已,這裡面還有深層次的原因,下現我詳細說一下。

    晉武帝司馬炎在奪得政權後,為了保住司馬氏的天下,曾經將自己的侄子兄弟封侯為王,當時分封的王有二十七個之多。這種分封制,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另外一點就是晉武帝逼迫死了本來應該繼承皇位的弟弟司馬悠,而是選擇讓自己的白痴兒子來繼位。這更是為以後的八王之亂雪上加霜。

    晉惠帝司馬衷是個白痴,不會管理國家大事,外戚楊俊用陰謀手段、排擠了汝南王司馬亮,取得了單獨輔政的地位,這使一些諸侯王心生不滿。 皇后賈南風性情潑辣,渴望獨攬大權,她當然不甘心讓楊家的掌權。公元 291 年,她命令司馬瑋帶兵入朝,殺了楊俊。

    楊俊死後,賈皇后請汝南王司馬亮來輔政。司馬亮不願意做賈皇后的傀儡,於是賈皇后讓晉惠帝派司馬瑋去殺司馬亮。殺了司馬亮以後,賈皇后又叫惠帝否認下過命令,反而說司馬瑋假傳聖旨,把司馬瑋也殺了。

    這樣賈皇后把八個王除掉了兩個,自己奪得了全部大權。賈皇后怕大權落榜,就假裝懷孕,暗地裡把妹妹的兒子抱來,當作自己生的兒子。後來又派人把太子毒死,把抱來的兒子立了太子。這個訊息傳出去以後,西晉宗室群情激奮,都說賈皇后想篡奪司馬氏的天下,於是紛紛起來反對她。趙王司馬倫藉口賈皇后廢殺太子,帶兵入朝,殺死賈皇后。接著,他又廢掉晉惠帝,自己做了皇帝。

    聽說趙王倫做了皇帝,各地的諸侯王都不甘心,都想奪皇帝這個寶座。這樣,剩下的六個王之間又展開了一場有一場的廝殺。最後,由東海王司馬越殺死了成都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毒死了晉惠帝,擁立司馬熾做了皇帝,即是晉懷帝,這一場混戰才宣告結束。

    八王之亂使西晉王朝內部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歷史名城洛陽、長安夷為廢墟,生產凋敝,生靈塗炭。激化了階級矛盾和貴族矛盾,直接導致了270餘年南北分裂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一天科學複雜到一個人必須用一生的時間才能接近前沿理論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