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87不漏
-
2 # lyg影片君
第一,社會轉型帶來的新舊兩種體制的摩擦和衝突以及西部大開發導致的人們觀念的變化,是西北民族地區政治與社會不穩定的基本誘因。
第二,西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滯後性,是誘發該地區政治與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原因。
第三,西北民族地區的民族關係和宗教問題相互纏繞,是誘發該地區政治與社會不穩定的關鍵因素。
-
3 # 我愛看歷史
追著打他們?
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追不上
真打下來了?
草原沒法種糧食,那麼多兵馬人吃馬嚼的,那麼大的消耗誰的受的了,只能撤退
(漢武帝打贏了,差點把整個國家陪進去)
待不下去退走了?
他們又回來啦,繼續放牧
找到他們的聚集地,圍而殲之?
對不起,他們都不知道明天他們去哪裡,遊牧就是走到哪裡哪裡是家。
打下來了我們和他們一樣放牧?
種地不好嗎?除非發生大災難,不然吃喝不愁,放牧整天提心吊膽的,誰能受得了(野獸,天氣等等)
你以為遊牧民族日子過的好嗎?人家過的真的好,誰沒事秋天過來到你這裡來打秋風,過來搶劫也可能會死人的。要不是今天冬天活不下去了,誰會幹要命的活計。
總之,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不搶東西,我這個冬天就活不下去,我必須搶,他們就像是一群流寇。
怎麼辦,只能建立城池防禦他們……
平時還好,中原兵強馬壯,他們搶完就跑,追又追不上,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國家動亂的時候,邊塞兵馬少了,或者小冰河時期,他們是在活不下去了,只能南下求一條生路……
-
4 # 世語
1.西北地區環境資源貧瘠,缺水缺地,所以經常會為了資源而發生矛盾。
2.民族眾多,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眾多,因為民族宗教信仰,傳播宗教等也會出現矛盾。
-
5 # 孤山老叟
西北地區旱災比較多。
單說極端的旱災吧,在過去1000年存在3個極端災害偏多的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1000-1250年,持續大約250年。
第二個時期是1400-1650,持續時間也是250年左右。
第三個則是從1800年開始,持續至今。
在整個15世紀,有多達24年的極端乾旱年份,其中包括了4個年份的特別極端乾旱。
在15世紀下半葉的50年中,竟有16年為極端乾旱年份,其中包括了2次特別極端的乾旱年份。
與之相比較,另一個極端乾旱比較多的時期即17世紀上半葉的極端乾旱年份為8年,特別極端的年份則僅為1640年一年。
如此多的旱災就會造成糧食短缺,糧食就是民心,吃不飽各種亂相就出來了造反,土匪,流民等就成了不安定因素。
這還只是旱災還有澇災和蝗災,再加上沙塵暴。
所以,自然災害頻發是西北不穩定最重要的原因。
-
6 # 止水廬
中國歷史上不太穩定的西北,大體應包括如今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不屬於中華傳統核心的這部分割槽域。為什麼不把陝西算在裡面,因為陝西自從周代開始,就是華夏文明核心區域了。
從歷史上看,中國對西北實際有效的統治時期只有漢、隋、唐、元、清五個朝代。周朝,是華夏文明的形成和整合期,力量不僅不能有效投送到西北山區高原,而且還會受到那裡戎人的侵擾;秦朝國力強盛,攻滅西戎無數,但統一後存續時間短,並未進一步擴張;漢朝在漢武帝一生的努力下,將中華的力量投送到西域,以至中亞;漢亡後,隨之而來500餘年的亂世,整個中國成分裂狀態;在隋唐兩朝強盛,再現了漢帝國的輝煌,又一次統治了西北,但安史之亂後,國力衰微,吐蕃興起,又一次失去了西北,五代兩宋未能恢復;蒙古人崛起,橫掃歐亞大陸,在中國建立元朝,但新疆不在治下,甚至明朝推翻元朝也未能收復西域;在清朝前期,歷經康雍乾三朝,中國再次將包含新疆的整個西北以至青海西藏納入版圖,到近代,沙俄蠶食西北,並挑起叛亂,幸有左宗棠入疆平叛,並與俄國鬥爭,保住了西北大部分國土。可以說,兩千年來,中華與其他民族關於西北的爭奪始終未曾中斷。
歷史上西北容易出現變亂,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地形氣候。西北地區多高原、高山、荒漠、戈壁,稍好點的地方以草原、綠洲為主。高山高原氣候惡劣,空氣稀薄、覆蓋冰川,冬季高寒,夏季多泥石流;戈壁荒漠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大部分生物難以存活;草原綠洲面積相對較少,只是其中點綴,主要依靠冰川雪水融化形成的河流灌溉滋養。整體地形氣候,適宜放牧而不適宜農耕。而華夏民族以農耕為立身之本,所以長期以來,人口數量和傳統文化風俗在此區域並不佔優。
二是民族。遊牧民族習慣遷徙,所以中國的整個西部和北部,數千年來有很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這裡,所以造成民族眾多,成分複雜,文化習俗差異很大,各民族在此廣闊天地各領風騷,起落沉浮,又相互融合,但也造成矛盾衝突多發。
三是宗教。佛教、喇嘛教、伊斯蘭教在這一地區交替興起,到現在留下來無數宗教遺蹟。宗教問題是很多動亂衝突的根源,其影響直到現在。
四是經濟。從長安起,經過河西走廊,穿過新疆、中亞、西亞,直到歐洲,是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東西方最重要的貿易通道。這條通道暢通,造就漢唐、古羅馬、波斯、阿拉伯的繁榮。這條通道因西夏的阻隔,逼迫宋朝和阿拉伯發展海上貿易,阿拉伯對歐洲的阻隔,逼迫西歐開啟了大航海運動。在明清海禁下,中國開始落後於西方。
五是軍事。西北的草原是優質戰馬的產地。在冷兵器時代,中國得到這個地區,軍事實力就強大,便有能力進攻,丟掉這個地區,就只能被動防守。而且中國地形西高東低,其他民族佔領這個地區居高臨下,對中華核心區形成直接威脅,嚴重影響政權穩定。
以上幾點充分說明了西北地區對中國的重要性,也說明了一旦此處有變,便是直接威脅,必須以舉國之力,行雷霆手段立即處置,否則後果極其嚴重。但此處也因為受各方因素影響,造成漢族人口數量相對少,中華文化習俗滲透難,統治力量相對薄弱,所以在歷史上,每當中央政權不穩定時,此處就會出現變故,部分或者全部區域失控,甚至脫離版圖。
-
7 # 種花知興衰
其實我的觀點是:歷史上中國西北地區處於東西方文化接觸碰撞,眾多民族融合交流的特殊性導致西北地區不穩定。
在很長一段時間,西北邊疆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轉站,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自秦朝統一中國,由於中原地區環境適宜居住,而西南有高原大山阻擋,東面面朝茫茫大海,使得東方中原文化與西方交流不暢,而西北地區環境惡劣,卻是唯一東西方溝通的通道,歷史上無論是匈奴,還是蒙古等馬背上民族,都認為西北地區戰略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也就說通了為什麼漢唐明清等朝,要花費鉅額軍費,傾全國之力,也要在西北荒無之地驅逐對抗勢力,建立管轄機構,發揮影響力。
中原地區每逢更新換代,權力真空下的西北地區便會再起戰亂歷史上西漢漢武帝苦心經營西域幾十年,而後隨著王莽亂政,天下大亂,中原王朝自顧不暇,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再到東漢,班超出使西域,重新奪得了對西域的控制,建立了西域都護府,西域各國服從中原王朝的權威之下,秩序穩定,但是,經過東漢衰弱,三國亂鬥,西晉八王之亂,中原到了最虛弱的時候,西北地區各遊牧民族紛紛覬覦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權,進入中原,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局面,進入了"五胡亂華"時代。
西北各民族錯綜複雜,矛盾衝突不斷與中原王朝大部分只有漢人不同,西北地理位置很大程度屬於中亞位置,這裡是不同民族交匯的中心,也是各民族矛盾爆發的地方,馬其頓王國,波斯王朝,阿拉伯王朝,蒙古帝國都想控制這裡,而遊牧民族的生存與環境息息相關,要遷徙,必然也會爆發矛盾。所以,西北地區的不穩定也是必然的。
-
8 # 閱微草堂筆記
歷史上西北地區一直不穩定的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農耕不發達,政治逐漸邊緣化;二是農耕與遊牧民族混居。
我國的西北地區包括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六個省和自治區。先秦時期沒有更西邊的記錄,但是從那時起,就一直有遊牧民族居住於此,比如鬼方、戎等。
在秦漢時期,中華文明的農業中心還在北方,那時的西北地區已經是農耕勢力的邊緣地區,先天性的水源不足已經土地貧瘠使得之後的統一漢王朝並沒有向西向北發展,而是向東向南發展,特別是從唐時期,全國的經濟中心向南轉移,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土地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也進一步惡化,導致長期的農耕操作變得不現實,土地留人(特別是以農耕為生的漢族人)能力變差,人口減少、經濟薄弱導致中央對此地的控制力變弱。
以遊牧為主的民族因為逐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對土地要求沒有農耕文明那麼高,因此西北地區廣袤的草原成了他們的天堂。沒有固定居住地,更是令中原王朝無法做到有效驅離,而中原王朝受制於農耕體系,無法像遊牧民族一樣長期保留大量的高戰力計程車兵(從農民到合格計程車兵有訓練成本,而遊牧民族的特性,使得它可以保有大量的可戰士兵/騎兵)因此中原王朝就算強盛時所向睥睨,也只能在西北地區長期採取守勢。
一旦西北地區遊牧民族因天災人禍無糧可食, 就會向南索糧,造成衝突。因此西北地區一直不穩定。
-
9 # 經典守望者
西北是中國的邊疆地區,長期以來不穩定的情況也確實存在,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的特殊民族問題。西北地區的動盪基本上是從漢代就開始了,不同於後世西北地區的自然條件。兩漢時期的西北特別是甘肅地區不僅擁有大量的草場還有非常充沛的水資源。但是,在這裡卻存在著較多的民族聚居。為了搶奪草場和資源,這些民族就在西北地區進行著爭鬥。比如東漢時期的西北地區最大的問題就是羌亂,羌族的不同部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西北地區為禍。民族問題於是成為了當地最大的離心力量。
第二,中央的政治力量在關鍵的歷史時期沒有在這裡施加足夠的控制力。其實仔細查閱歷史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那就是凡是定都長安的時代,西北地區就會逐漸平穩。東漢遷都洛陽,最終釀成西北羌亂。西晉定都洛陽,西北成為了少數民族的地盤。宋代以後,統治中心南移,西北地區就淪為了外國勢力和地方民族糾纏的戰場。中國古代時期王朝的控制力有限,無法把全部的力量都關注到每一條末梢神經之中,所以在一些關鍵的時期放鬆了對於西北的控制力,自然就會出現動盪。
-
10 # 聖谷凡心
你的感覺很準確,但是原因就是一個字:窮
1.歷史上西北地區屬內陸資源匱乏地帶,比不上東南沿海產出豐富。產出有限,卻又多
高山峽谷交通困難。一直遠離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所以不但人窮,文化教育也難免落後。
2.正因為以上原因,所以歷朝歷代對西北地區的管理和重視也不夠,朝迋的能臣幹吏一般都在中樞或者富饒地方賣命以保障國家機器的正常發展。而只有犯了事的或不被重視的人才被派到這些“偏僻之地”任職。來的官員本來就水平不高,加上仕途上心灰意冷,再加上窮地方的人一般骨氣很硬,民風剽悍。就是想管也難以管好,所以官員一般都是混日子了事。
3.所謂:人窮則志短,地貧則飢寒。而恰恰西北地區又是少數民族眾多之地。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信仰又有很大差異,漢文化在該地區的融合力和進展情況不如東南富庶地區。所以這些被朝迋忽視的掙扎在生存線上的人們,一方面為了溫飽而拼命,另一方面又受敵對勢力的威逼利誘,最終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來表達一下心情,經常鬧騰一下,刷個存在感。請各位酒足飯飽的大佬們見諒。
-
11 # 明月海上生
中國西北地區不穩定,主要是民族問題,具體說就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在這一地區不斷爭奪控制權的原因。
在夏、商時期,農耕文明最早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山西、河南一代,也就是中原文明。中原文明發展壯大以後,必然向四周擴張,古時有西戎、東夷、南蠻,北狄之說。
周王朝中原文明向東擴張到了海邊,向東不能再擴充套件了。那時渡海技術尚不成熟,倭寇搗亂要到明朝以後。所以中國東部地區受外來侵擾少,近代以前比較安定。
到了秦末,中原文明向南擴張到了嶺南,再向南擴張成本太高,並且遠離政治中心,即使佔領也難以穩定控制,所以中原文明到此也基本止步了。中南半島上沒有強大的政權,所以中國南方也基本穩定。
犬戎,以狼為圖騰的遊牧民族,活躍在陝甘一帶。歷史上烽火戲諸侯的故事,講述了中原文明第一次被外族滅國,西周因此而亡,平王東遷洛陽。
平王東遷,實際上是遊牧民族擴張。諸侯聯合驅逐犬戎,秦國最後平定犬戎,其實就是農耕文明反攻。
戰國時期,為了抵禦來去如風遊牧民族的侵襲,西北各個列國一邊互毆,一邊修牆,到了秦始皇乾脆搞了個萬里長城來抵禦遊牧民族。
遊牧民族為什麼喜歡來侵擾?
沒辦法!
一是遊牧民族需要的很多東西自己不會生產,比如絲綢、茶葉、鹽巴、鐵器等等。他們的生產技術比中原落後很多,而中原的王朝時不時還要卡住邊關貿易,實行經濟制裁。
二是遊牧民族抗風險能力比農耕民族差,一鬧雪災寒流就過不下去,只能出去搶一把活命。
三是打來打去,雙方打成了世仇,就一代又一代打了下去。
西域,特別是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河西走廊又是重中之重的戰略要地,雙方都想控制。另外對中原王朝來說,祁連山水草豐沛,是培育養殖軍馬的理想之地,如此重要的戰略物資基地,自然是必爭必保。
漢朝時,中原民族和匈奴爭奪的主戰場,就是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唐王朝與吐蕃爭奪的勢力範圍,也是河西走廊和西域 。宋朝時,寧夏甘肅一帶被西夏控制。
清朝時,西域準格爾汗國威脅到了蒙古的穩定。康熙到乾隆三朝用兵西域,平定葛爾丹,奠定了中國現代版圖。
這就是歷史上西北麻煩不斷的原因吧。
-
12 # 水木冉
我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受到外來勢力侵擾,主要是從我國的北西北面地區開始侵入而無力抵抗。這也是我國曆代統治者最頭疼最無奈的事情。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怎麼樣能阻止也一直是面對統治階級的難題。
我們不是統治者,我們也沒必要去頭痛求解方法。我們可以瞭解一下他們侵我中華的思想觀念是怎麼產生出來的。
首先是我們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者的好大喜功,我們的帝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論自己的成績怎麼樣都會宣染盛世景象。這樣就給了大家一種中原王朝是富有的國家的印象,對於北方和西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來說就是一種誘惑,每逢這些地方的災害發生後,這些純真而粗壯的少數民族就會出現侵擾中國的行動,因為這些地區乾旱的氣候條件很容易導致糧食供應不足,也就很容易出現這種侵擾發生。
第二是這些民族的發展理念是族群生存,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在一個族群中產生不同型別的遊戲規則,就是封族社會,和我們的封建社會一樣,這一點從他們傳統的文化中就能得到答案,如他們的家庭女人,其父死後他的兒子可以繼承其母,這種以個人為目標的方式是我們今天的國人不能接受的。
第三點就是我們古人對北方和西北部設計為休開的八卦定位。這個休就是休戰,就是如果有北方地區的侵擾,不論利用什麼方法都不能讓他們行動,讓他們停止這樣的行為發生,這就出現了歷代的統治者都會有的故事。
這個開是什麼意思呢?開就是開導。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缺少中原文化的孔孟思想,要開導教化他們都有孔孟的仁義道德觀念,這樣就會成為安定社會的唯一方法。
-
13 # 開放庭院
民族問題確實是一個重大問題。
民族問題無小事。
但是在民族面前,在膚色面前,這些可能都是靠邊站的。
黑人看見黑人肯定就更親切,誰還跟你黃種人瞎叨叨?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這時候已經顧不得理念,夢想了。
所以邊疆的民族就對國家和社會的統一以及和諧提出了挑戰。
-
14 # 宸陽君觀世界
你的感覺很準確,問題是多方面的。
1.民族問題。在歷史上,東部沿海地區都是以漢民族為主體。而西北則有不同在中國的西北生活著,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藏族,漢民族等等。而各民族的信仰和生活習慣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古代鬆散的農業制社會之下很容易引發民族矛盾。
2.經濟問題。在古代歷史上,東部沿海地區一直是物產豐盈,人民生活幸福的地區。而西北地區由於乾旱缺水和常年的沙漠化問題,各民族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社會生活習慣。這與中國傳統的農耕社會有很大不同。他們的糧食供給缺少穩定性。所以古代一旦發生飢餓事件,西北地區勢必會引發戰爭。
3.地理問題。西北地區面積廣大。大家知道,僅僅新疆地區就相當於東南沿海臺灣省的數10倍。而該地區的人口則遠遠小於東南沿海各省份的人口。這就導致西北地區長期難以管理很難形成多級政治體制。在古代交通條件落後的情況下,西北地區的生活水平勢必存在滯後性。
4.外族問題。西北地區面積廣袤。在中國長期的發展歷史當中,同樣存在被外族侵略的問題。在古代的沙皇俄國,印度帖木兒王國都曾經參與過西北地區的軍事衝突。
-
15 # 衛為有
西北地區在秦朝以後就不會穩定了,關中平原,塞上江南,唐以前古代皇城代代龍興之地,漢朝以後這是古代絲綢之路連線西域貿易,自古民風彪悍,兵源穩定。最主要是馬,戰馬是冷兵器時期最重要的輜重,重騎兵是冷兵器時代的坦克,輕騎兵是最厲害的游擊隊,五代以後兩宋經濟再強也幹不過北方政權,一個是石敬瑭兒皇帝獻了燕雲十六州,但是西夏李元昊反叛獨立建立西夏之後就再也沒有兩宋北上的資格了,沒馬宋神宗澶淵之盟都是做牛車去的。
-
16 # 日暈三更雨
此問,我來答
西北動亂的原因,我認為可以從西北和中原兩部分來講。
西北地區民族眾多,爭搶資源
西北地區在古代以遊牧民族居多,而遊牧民族又有很強的部落觀念,恰好西北內陸乾旱,水草豐腴的地方不多,這就導致了各民族和部落之間的爭搶。而這種情況有經常發生在河西走廊一帶,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地區,一旦草原人爆發衝突,這裡都是攻佔的物件。
文化交流
西北地區,從西漢開始就是中西方文化交匯的地方文化的不同會導致有不同的信仰,這就會導致衝突的發生。今天的南亞和西亞地區至今都有民族歧視和民族鬥爭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西北地區生態不穩定
一遇到災荒年,草原人和西北的部落就會發動對中原王朝的戰爭,爭奪糧食的布匹,這也是西北動盪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原王朝權力真空
中國古代的中原王朝一直奉行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而在權力的交替的時候,國家對邊疆的管控力度就會減小,此時權力就會出現真空,而這個時候,西北地區的部落往往會趁火打劫。
管控力度不夠
畢竟不是所有的朝代都如漢唐一般強盛,而類似於宋等,沒有能力管控西北的朝代,混亂就成立西北的流行元素。
-
17 # 麒麟閣論史
引言
中國各個朝代所指的西北地區是不一樣的,但大致包括今天的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中亞一帶。站在中原王朝的角度看,每一個統治者都要面臨的西北的威脅,為什麼西北一直不穩定,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威脅呢?題主的問題我覺得可以分解成兩個問題,西北為什麼總是威脅中原王朝,西北為什麼一直能夠威脅中原王朝,前者是一個必要性問題,後者是一個可能性問題。
中原王朝的富庶引起了西北各族的覬覦。由於北方草原和南部的青藏高原經濟落後,西北各族對這兩個地方興趣缺乏。中原王朝佔據的是自然條件非常優越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這裡人口眾多,氣候溼潤多雨,適宜發展農業、歷代統治由非常重視農業,人民辛勤勞動,因此中原的農業非常發達,比如隋朝儲存的糧食可供天下人食用五六十年,乃至隋朝滅亡了,唐朝又過了20多年才吃完隋朝的糧食。農業的發展又推動了手工業的發展,比如棉紡織業、絲織業、煮鹽業,冶鐵業、制瓷業都得到了大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的繁榮,城市文化生活豐富,說書、歌舞表演,大運河一帶的城市帶富甲天下。因此中原王朝統治的地區經濟富庶、社會生活豐富,有著可以滿足天下人食用的糧食、絲帛、瓷器、茶葉,有供人們精神享受的瓦肆、勾欄,人們的生活水平遠比西北高。
西北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經濟也比較落後,尤其是在災荒年月,牛羊大都凍死、餓死的情況下,為了生存只能劫掠周邊地區。西北各族的東面是貧瘠的蒙古草原,西北各族的南面是高海拔的青藏高原,這些地方都是人口稀少,經濟型別單一,非常貧瘠。
因此,在西北各族眼裡,中原王朝就是花花世界,就像蜜蜂看到蜜一樣,吸引著西北各族去掠奪中原的財富。這裡有兩個典型的史實。
《周書·突厥傳》記載突厥可汗佗缽可汗曾大言道:“但使我在南兩個兒(指北周、北齊)孝順,何懼無物邪”
因為突厥經常騷擾中原的北齊、北周,掠奪財務,因此北齊、北周經常向突厥進攻財物。
北宋時期,元昊建立西夏,立刻發動戰爭,接連打敗北宋,目的就是掠奪北宋的財富,北宋答應每年給西夏銀、絹、茶葉後,雙方實現了議和。
在這我們回答了第一個問題,西北為什麼一直持續不斷威脅中原王朝,是因為自身生產能力比較低下,為了生存、為了財富、為了有更高的生活享受,因而西北各族持續不斷的襲擾中原。
剛才我們分析了西北各族為什麼要持續不斷的襲擾中原王朝。那麼西北各族有實力威脅中原王朝嗎?
在軍事、地形和地理位置方面,西北地區有天然的優勢,中原王朝處於不利地位。西北地區與中原相比,在經濟、文化方面比較落後,但是在軍事方面佔有優勢。西北地區是草原,河西走廊是中國兩大牧場之一(另一個是蒙古草原),有著優良的馬匹,漢代有大宛汗血寶馬,後來西北又引進了阿拉伯馬,在冷兵器時代,戰馬是最重要的軍事資源,誰能掌握戰馬,誰在戰爭中就佔有優勢。反觀中原,由於漢族是農耕民族,組建騎兵隊伍比較困難,中原王朝大部分時期以步兵為主,因此西北各族騎兵對中原王朝的步兵有著天然的優勢。西北各族憑藉著優良的馬匹和強大的騎兵隊伍能夠對中原王朝發動襲擾。
中國的地形也有利於西北各族進犯中原王朝。中國地形西高東低,西北各族在高處,中原王朝在低處,這樣就能使西北各族的騎兵一瀉而下。西北各族要進攻青藏高原就得爬坡,因此歷史上很少有西北各族進犯青藏高原的例子。
西北地區地理位置優越。西北地區處於陸上絲綢之路的咽喉地帶,西北能夠接收到來自西方文明(比如伊斯蘭文明、歐洲文明)的支援。與之對比的是北方草原曾經一度是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脅,但是到後期因為地形的封閉,很難接受到外來文明的援助,到了清朝,北方草原就不是威脅了。而西北能得到外界文明的援助,能吸收外來文明的優點,所以西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威脅。
上述我們分析了西北憑藉著軍事、地形和地理上的優勢,能對中原王朝發動進攻。那中原王朝能不能對西北各族採取有效措施一勞永逸解決西北問題呢?
中原王朝不能一勞永逸解決西北的威脅。中原漢王朝對西北的政策有兩個不同的時期。漢唐對西域採取進攻的策略;宋明對西北採取防禦策略。
漢唐時期對西北採取積極的進攻策略,漢朝大規模反擊匈奴,在西域設定來西域都護府,移民到西北進行屯田,唐朝在西北設定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理西北,最終因為耗費太大而從西北撤出,比如漢武帝的積極開拓就花光了“文景之治”的積蓄。
宋明兩朝吸取漢唐的教訓,國策由漢唐的積極開拓最終轉向收縮防禦。北宋還實行了守內虛外的政策,加強中央而削弱,導致對外戰爭屢屢失敗,西夏成為宋朝的一大威脅。明朝建立長城防禦遊牧民族,西北長城一直延伸到嘉峪關,對西北嚴防死守,但是西北的蒙古族、吐魯番一直是明朝西北的威脅。
漢唐開拓西北失敗的原因是西北的漢人太少,中原王朝駐紮在西北的軍事機構得不到當地漢人的支援(因為漢人很少,漢人在這無法生存,生存下來的漢人都變成了胡人),得不到當地賦稅和糧食的補充,所有一切開支和戰鬥人員的補充都需要內地轉運,而西北距離中原非常遙遠,調兵、運糧花費巨大,耗盡了國庫。宋、明正是看到漢唐開拓西北政策的弊端而採取了收縮防禦措施,這又進一步加劇了西北對中原王朝的威脅。
中原漢王朝不能應對西北各族的襲擾,那麼由遊牧民族建立的元、清能有效應對西北的襲擾嗎?
元、清由遊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政權囊括了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應該能解決了西北的威脅了吧?答案是否定的,元、清在西北又遇到了新的威脅。
囊括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元、清遇到了來自伊斯蘭文明和歐洲文明的威脅,這是以前中原王朝很少遇到的威脅
元朝是宋元明清這些朝代中最熱衷於征服的。成吉思汗死後,蒙古的四大汗國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元朝的注意力集中於中原,不在尋求擴張。由於忽必烈取得蒙古汗位不正且實行“漢法”,引起了西北地區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反叛。
清代的準噶爾部叛亂持續70多年,清朝歷經康雍乾祖孫三代才剿滅;新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後來還有張格爾叛亂、甘青寧回民大起義,還有阿古柏侵佔新疆。
我們看到,由遊牧民族建立的元、清也不能一勞永逸解決西北對中央的威脅,西北一直是威脅。
元、清雖然囊括了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但是還是以農耕文明為主,元、清的統治集團都漢化了,這就必然引起西北遊牧民族的反彈,在伊斯蘭文明和沙俄勢力的支援下,不斷挑戰元和清。現在國際社會伊斯蘭和俄國依然是舉足輕重的勢力,因此它們支援的西北在元、清時期一直成為威脅。
無論是漢族建立的漢唐、宋明、,還是遊牧民族元清都沒有一勞永逸解決西北問題。為什麼呢?
我們先把目光轉向東北的朝鮮、南方的東南亞國家,這些地方可能有時候會襲擾中原王朝,但是後來慢慢的都偃旗息鼓,服從中原王朝。這是為什麼呢?我想這是由於漢族文化征服了朝鮮和東南亞國家;漢族的農耕經濟和朝鮮、東南亞的經濟是一體的。
漢族的文明沒有徵服西北
中原王朝的漢文化能征服朝鮮和東南亞,征服不了西北。西北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西北地區東面是蒙古草原的遊牧民族,南面是高原文化和印度文明,西面是中亞文明、伊斯蘭教文明、沙俄勢力。因此西北地區處於一種犬牙交錯的地帶。各種文明競相匯聚,而這些文明與中原漢王朝的文明不遑多讓,因此中原漢王朝的文明在西北不佔優勢,中原漢族文明不能把這一地區同化,因此在各種文明的支援下,會滋生出挑戰中原漢族文明的勢力,
如漢代,蒙古草原匈奴族支援下的休屠王騷擾河西走廊,唐代,伊斯蘭教文明侵入西北,與唐王朝發生怛羅斯之戰元朝,西北諸王反叛忽必烈,西北諸王背後有伊斯蘭教的勢力清代新疆回部貴族的叛亂、格爾叛亂、甘青寧回民大起義,還有阿古柏侵佔新疆就是伊斯蘭教文明支援的。清代準噶爾部的叛亂有沙俄歐洲文明的支援。假如中原王朝的農耕文明、儒家文明能在西北佔主流,那麼西北地區也會慢慢的像朝鮮、東南亞國家一樣變得安分下來。為什麼中原的文明在西北不佔主導地位呢?根源是經濟。
中原的農耕經濟和西北的遊牧經濟是對立,中原農耕經濟無法在西北紮根。中原文明不能在西北地區占主導地位,根源在於西北是遊牧經濟,中原是農耕經濟。
漢唐時期也曾經移民到新疆屯田,但是不久之後,隨著中原王朝國力的衰敗,移民到邊疆的漢族人要不回到內地,要不胡化。原因就是中原的農耕文明不能在西北草原上存在下來,中原漢人自然在西北也存在不下來,所以到宋明,乾脆放棄了西北。元、清由遊牧民族建立,但是進入中原後都已經漢化,在經濟上漢化的特徵就是農耕,漢化的元、清政權與伊斯蘭和沙俄支援的西北遊牧政權還是對立的。因此整個古代史,西北一直成為中原王朝的威脅。
結語古代中國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東面是大海、西面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南面是熱帶叢林,北部是草原、戈壁、高寒地區,因此中原王朝長期處在一個比較安全的區域,對於漢王朝來說,北面的遊牧民族是最大威脅,但是因為草原大部分時期都是統一的,因此給人感覺是比較穩定,同時北方草原後來到了清王朝時期已經偃旗息鼓,不再威脅中央,西面地區是青藏高原,長期人跡罕至,只有在唐朝時期一度崛起,對唐王朝構成威脅,後來青藏高原的人民大都信佛,因此人民都比較有佛性,與人為善,因此給人感覺這個地區也是比較穩定的,南部靠近中國的越南、緬甸長期隸屬於中原王朝,深受儒學影響,因此大部分時期都對中原王朝朝貢,相對中原王朝的北方、西部,南部對中原王朝威脅最小。這樣一對比,西北地區就顯得比較混亂,不穩定,一直威脅中原王朝。
歸結起來,西北憑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憑藉著地形和軍事上的優勢,一直成為中原王朝的威脅,經濟上的貧困又使得西北持續不斷襲擾中原網王朝。
-
18 # 新起點童話
幾個原因造成動亂:
(1)資源匱乏!
西北部是沙漠或者草原,高山等地形,自然資源不多,人民能靠自然條件獲得的收入少。都是遊牧為主。
(2)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大
自古以來,商業發展發達的地區都在富裕的南方,除了絲綢之路能帶動西北部分地區發展外,基本沒有什麼經濟活動。
自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市場經濟全面推行,政府有給予民族地區一些優惠和照顧政策難以實行,加上西北地區長期以來商品經濟不發達,市場觀念淡薄,從而造成經濟損失。
(3)宗教問題和民族問題
西北地區大部分都有信仰宗教,在不同的宗教文化中,也會造成社會的動盪!隨著東西部民族交往增多,少數民族與漢族因為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引發的矛盾增多,容易造成民族地區社會和政治的不穩定!
一直以來有個疑問:中國歷史上無論哪個朝代,西北方總是個麻煩事,一時半會搞不定,就算一時平定,沒過多久又開始騷擾更甚至像元朝一樣佔領中原。究竟是什麼原因?
回覆列表
在中國歷史上清朝所擁有的疆域面積僅次於元朝,但是遼闊的疆域同時也給統治者帶來了一個“治理難”的問題,清朝的西北地區的叛亂頻發便是如此,如準格爾與大小和卓叛亂以及中亞浩罕國對新疆的入侵。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西北地區這樣的一種不穩定狀況呢?
來自世俗遊牧部落政權的挑戰,清朝時期的西北地區的動盪多以新疆地區為中心所展開。清朝之初的新疆還沒有設省,導致中央政府對地區的管理顯得鞭長莫及。而就在此時,當地蒙古部落的一支準格爾部趁勢崛起,其一面假意對清廷表示像以往一樣的效忠(仍尊奉其為諸蒙古部族的盟主),但另一面卻以武力吞併周圍部落,並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這一舉措立即引起了康熙皇帝為代表的清領導上層的警惕。因為準格爾的叛亂不僅僅在蠶食仍接受清廷管轄的地區,更是在以不斷的武力擴張來製造多米諾骨牌式的效應以危及清朝的核心地帶。而此地區對於清廷的重要性也正如左宗棠在後來陳述收復新疆(新疆當時正被中亞一酋長國所佔領)理由時所敘述的——保衛不了新疆就不能保護蒙古,保護不了蒙古就保護不了京師。
西北地區不僅有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的武力擴張所引發的動盪,具有濃厚教權色彩的回部叛亂同時也牽動著清朝中央政府的神經。清朝中期時的西北地區少數民族中,有很大一部分以伊斯蘭教作為自己的信仰,而這一信仰的迅速傳播,更增強了地區內的宗教上層的勢力。
由於他們同時又佔有著地方大量的土地等財富,所以對於中央政府企圖在這一地區加強管理以削弱其勢力一直抱有著警惕的態度。如在清軍平定準格爾叛亂後,清政府釋放了原先被囚禁的當地回教領袖大小和卓。
但是令清政府沒有想到的是,大小和卓很快趁著清軍將注意力投向清剿準格爾餘部時會積極慫恿“信徒”進行暴動,雖然當時在位的乾隆命軍加以清剿並取得了成功,但此事也給乾隆一深刻的教訓。那就是當地回部宗教勢力與之前的準格爾的武力擴張相比同樣不容小覷。
這也使得其在事後當即設立了伊犁將軍與總理回疆事務大臣對世俗與宗教進行雙管齊下的管理,而這一舉措也在短時間內保證了這一地區相對穩定的發展。
乾隆時期對新疆大小和卓所領導的回部叛亂所進行的堅決打擊亂象背後的“域外推手”
清朝後期的西北地區叛亂問題隨著沙俄與英國殖民勢力的滲透而變得更加的複雜。沙皇俄國自建國以來便極其熱衷於對外的領土擴張,在19世紀中葉,其西進勢頭被英法所阻止後,其立即轉向了對中亞等地區的干預(包括中國的東北地區,但此不在敘述範圍而暫略),而新疆便再一次被擺在了大國博弈的火山口上。
俄國趁著清朝政府忙於鎮壓內部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與捻軍等)無暇顧及西北地區形勢,而積極串通在印度地區的英國殖民勢力共同支援中亞一酋長國發動對新疆的侵略(除趁火打劫外,英俄也希望藉此使新疆成為俄屬中亞與英屬南亞次大陸之間的緩衝地帶),俄還趁亂佔領了新疆伊犁地區。使清政府在日後為收復這些地方費盡周折。因此在分析清朝時期西北地區叛亂不斷的問題中,外國滲透勢力在此地區的存在同樣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