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全民線上影視

    關於水簾洞的描寫如: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關於西行路上的景物:村落、樹林、彩霞、夕照、寺院、皇宮……個個精彩絕倫,引人入勝。引一首寫秋的詩如下:

    楓葉滿山紅,黃花耐晚風。

    老蟬吟漸懶,愁蟋思無窮。

    荷破青絝扇,橙香金彈叢。

    可憐數行雁,點點遠排空。

    閨心堅似石,蘭性喜如春。

    嬌臉紅霞襯,朱唇絳脂勻。

    蛾眉橫月小,蟬鬢迭雲新。

    若到花間立,遊蜂錯認真。

    又:

    比玉香尤勝,如花語更真。

    柳眉橫遠岫,檀口破櫻唇。

    釵頭翹翡翠,金蓮閃絳裙。

    卻似嫦娥臨下界,仙子落凡塵。

    “遊蜂錯認真”,花容何人不愛?沒想到接下來舉動更大方:

    褪放紐扣兒,解開羅帶結。

    酥胸白似銀,玉體渾如雪。

    肘膊賽凝胭,香肩疑粉捏。

    肚皮軟又綿,脊背光還潔。

    膝腕半圍團,金蓮三寸窄。

    中間一段情,露出風流穴。【第七十二回: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月明清露冷,八極迥無塵。

    深樹幽禽宿,源頭水流汾。

    飛螢光散影,過雁字排雲。

    正直三更候,應該訪道真。

  • 2 # 自貢海哥

    謙辭敬辭小梳理:

    家”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

    家父、家尊、家嚴、家 君:稱父親;

    家母、家慈:稱母親;

    家兄:稱兄長;

    家姐:稱姐姐;

    家叔:稱叔叔。

    “舍”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如:

    舍弟:稱弟弟;

    舍妹:稱妹妹;

    舍侄:稱侄子;

    舍親:稱親戚。

    “小”字一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

    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

    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

    小生(多見於早期白話):青年讀書人自稱;

    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謙稱自己;

    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 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

    老粗: 謙稱自己沒有文化;

    老朽: 老年人謙稱自己;

    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

    敢問:用於問對方問題;

    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

    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用於自稱的謙稱。如:

    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

    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

    “拙”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東西。如:

    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

    拙著、拙 作:謙稱自己的文章;

    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敝”字一族。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

    敝人:謙稱自己;

    敝姓:謙稱自己的姓;

    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

    敝校: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

    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

    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另外還有寒舍:謙稱自己的家;

    犬子:稱自己的兒子;

    笨鳥先飛: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 後,比別人先行一步;

    拋磚引玉:謙稱用自己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等等。

    謙敬辭口訣 家大舍小令外人, 高大尊貴又賢惠, 小寒拙鄙稱自身 光雅拜賜皆用對。

    西遊記裡面有很多這樣的敬辭謙辭哦!

  • 3 # 快樂短片

    這個很多,比如唐僧說的很多都是敬辭,老人家,令尊,叨擾,奉還,垂愛,高壽,玉體,芳名,笑納,久仰,駕臨,覲見,這些都是用恭敬的口氣和人說話,日常生活裡也可以用,

  • 4 # 昕爸說電影

    令尊,令堂,令郎,令愛!

      拜訪, 拜賀,拜望

      奉還,奉陪, 奉勸, 奉送

    惠贈

    恭賀, 恭候, 恭請, 恭迎, 恭喜

      貴庚,貴姓,貴恙,貴子,貴國,貴寺,貴館

    高見,高齡,高壽,高人,高手,高論

    大人

    敬候,敬請,敬佩

    請問,請坐,請進

    屈駕,屈居,屈尊

    光顧, 光臨

    老人家

    叨教,叨擾

    芳齡,芳名

    賢弟,賢侄

    鼎力,包涵, 留步,笑納, 府上,賜教,久仰等

  • 5 # 孟特影視

    喜不自勝 抖擻精神 榮歸故里

    光天化日 膽戰心驚 地動山搖

    搖身一變 三頭六臂 火眼金睛

    耳紅面赤 死心塌地 真情實意

    金蟬脫殼 深謀遠慮 腳踏實地

    戰戰兢兢 咬牙切齒 花言巧語

    半途而廢 如入無人無境 魂飛魄散

    大驚失色 海角天涯 凶多吉少

    神通廣大 作惡多端 不分勝負

    棋逢對手 目不轉睛 風調雨順

    馬不停蹄 劃地為牢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不可數計 拔刀相助 毛骨悚然

    巍然不動 進退兩難 假意虛情

    言而無信 未卜先知 魂不附體

    杳無人煙 狼蟲虎豹 運走高飛

    斬草除根 隱姓埋名 眉頭一皺,計上心頭

    裡應外合 千方百計

  • 6 # 大滕影視

    好詞:

    1.臥魚將腳 2.飄揚翠袖 3.搖拽緗裙 4.玉筍纖纖 5.金蓮窄窄

    好句:

    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

    2.自古紅顏多薄命,懨懨無語對東風.

    3.閨心堅似石,蘭性喜如春。

    4.嬌臉紅霞襯,朱唇絳脂勻。

    5.蛾眉橫月小,蟬鬢迭雲新。

    6.若到花間立,遊蜂錯認真。

    好段:

    1.一氣無冬夏,三秋永注春。炎波如鼎沸,熱浪似湯新。分溜滋禾稼,停流蕩俗塵。涓涓珠淚泛,滾滾玉團津。潤 滑原非釀,清平還自溫。瑞祥本地秀,造化乃天

    2.褪放紐扣兒,解開羅帶結。酥胸白似銀,玉體渾如雪。肘膊賽冰鋪,香肩欺粉貼。肚皮軟又綿,脊背光還潔。膝 腕半圍團,金蓮三寸窄。中間一段情,露出風流穴。

    3.山野風光,自然,清新.是永遠的西天朝佛路上的深秋,那樣溫柔的節氣,山色萬物皆有神明.

    4.只聽得那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聲。但見:紫芝翳翳,白石蒼蒼。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蒼蒼半綠苔。數點小螢光灼 灼,一林野樹密排排。香蘭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澗,古柏倚深崖。地僻更無遊客到,門前惟有野花開"。

    5.石徑重漫苔蘚,柴門蓬路藤花。四面山光連線,一林鳥雀喧譁。密密松篁交翠,紛紛異卉奇葩。地僻雲深之處,竹籬 茅舍人家。"這些景緻與天上皇宮、神聖西天、冥界、海底龍王世界的景物截然不同,是人間山水田園風光的薈萃。 好詞:飄揚翠袖,搖拽緗裙:飄揚翠袖,低籠著玉筍纖纖;搖拽緗裙,半露出金蓮窄

  • 7 # 影視娛樂我看行

    貧尼: 尼姑的自謙之稱;

    貧道: 道士的自謙之稱。

    貴庚:問對方年齡

    惠存:請儲存。

    先生:對知識分子的敬稱。

    高足:對別人學生的敬稱。

    高見,對別人見解的敬稱。

    大人:長輩或地位高的敬稱

    大駕:對來訪者的敬稱。

    貴恙:問對方病。

    貴幹:敬辭,問對方事宜。

    貴賓、貴客:

    貴宅:問對方住處。

    先父(謙稱自己已逝的父親。

    先母謙稱自己已逝的母親。

    (稱自己的長輩或年長的平輩時,稱呼前加“家”,稱比自己輩份小或年齡小的家裡人,稱呼前加“舍”,有時也加“愚”,加“太”,表示長。

    家父:謙辭,對別人稱自己的父親,又稱家尊、家嚴、家君;

    家母:謙辭,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又稱家慈;

    家兄:稱兄長;

    家姐:稱姐姐;

    家叔:稱叔叔。

    老朽、老夫、老漢、老拙等,都用於老人自我謙稱;

    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

    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老衲: 老和尚自稱;

    老臣: 老官員自稱;

    老部下:相對於老領導老上級時的自稱

    惠贈:敬辭,指對方贈予(財物)

    惠允:敬辭,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家父:謙辭,對別人稱自己的父親

    家母:謙辭,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

    駕臨:敬辭,稱對方到來

    見教:客套話,指教(我),如“有何見教”

    還有很多,像這種古裝劇敬詞是很多的。

  • 8 # 小馬影視哦

    令”字族:用於對方的親屬或與對方有關係的人。如:令尊、令堂、令郎、令愛、

    令兄、令弟、令姊、令妹、令侄、令坦(尊稱別人女婿)、令親。

    2.“拜”字族:用於自己的行為動作涉及對方。如:拜望(探望對方),拜辭(告辭對方),拜訪(訪問對方),拜讀(閱讀對方的文章),拜託(託對方辦事),拜識(結識對方),拜賀(祝賀對方),拜服(佩服對方)。

    3.“奉”字族:用法同上。常見的有:奉告(告訴),奉勸(勸告),奉還(歸還),奉陪(陪伴),奉送(贈送),奉託(拜託),奉達(告訴),奉復(回覆)。後二者多用於書信。

    5.“貴”字族: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貴幹(問人要做什麼),貴庚(問人年齡),貴姓(問人姓氏),貴恙(婉稱對方的病),貴子(稱對方薩迪兒子),貴國(對方國家),貴校(對方學校)。

    6.“高”字族:稱別人的事物。有:高見(高明的見解),高壽(問老人年齡),高堂(指父母),高足(別人的學生),高論(別人的議論),高齡(六十歲以上老人的年齡),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認較高的職位,也用以探問別人就職的單位)。

    7.“大”字族:尊稱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如:大伯、大爺、大娘、大媽、大哥、大姐、大人(書信中稱長輩)、大師傅(尊稱和尚)、大駕(稱對方)、大名、大作、大札(對方的書信)、大慶(老年人的壽辰)。

    8.“敬”字族:自己的行動涉及別人。例如:敬告(告訴),敬賀(祝賀),敬候(等候),敬請(請),敬禮(用於書信結尾),敬佩(敬重佩服),敬謝不敏(推辭做某事)。

    9.“請”字族:希望對方做某事。如:請問(請求對方回答問題),請進(請對方進來),請坐(請對方坐下)。

    10.“惠”字族:對方對自己的行為動作。有:惠存(請儲存。用於送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題的上款),惠顧(來臨。多用於商家對顧客),惠臨(指對方到自己這裡來)惠贈(對方贈送財物),惠允(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11.“垂”字族: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如:垂詢/垂問(別人對自己的詢問),垂愛(對方對自己的愛護),垂念(別人對自己的思念),垂青(別人對自己的重視)。

    13.“俯”字族:公文書信中用來稱對方對自己的行動。如:俯就(請對方同意擔任職務),俯念(稱對方或上級體念),俯察(稱對方或上級對自己理解),俯允(稱對方或上級允許)。

    15.“老”字族:用作敬辭時,“老”字可以尊稱別人,有時特指老年人。如:老爺爺、老大爺、老伯、老兄、老弟、老前輩(尊稱同行裡年紀較大、資格較老、經驗較豐富的人)、老總(與姓連用,尊稱軍隊某些高階領導人)。

    16.“華”字族:尊稱對方的有關事物。如:華誕(對方的生日),華堂(對方的房屋),華章(華美的詩文,多用於稱頌),華宗(稱與自己同姓的人,如言“本家”。《西遊記》

    第27回:唐僧吃了齋飯之後,才問:“老施主,高姓?”老者回答:“姓陳。”唐僧合掌

    說:“這是我貧僧華宗了。”),華翰(對方的書信),華胄(貴族的後裔)。

    17.“雅”字族:稱對方的情意或舉動。常用:雅正(把自己的詩文書畫等送給別人批評指正),雅教(稱對方對自己的指教),雅意(稱對方的情意或意見)。

    18.“芳”字族:稱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芳名(年輕女子的名字),芳齡(年輕女子的年齡),芳鄰(①稱對方的鄰居②好鄰居。王勃《滕王閣序》:“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19.“玉”字族:稱對方(多指女性)身體或行動。如:玉體(對方身體),玉照(對方的照片),玉音(對方的書信、言辭。常說“恭候玉音”),玉成(成全。常說“深望玉成此事”)。

    20.“賢”字族:用於平輩或晚輩。如:賢弟(稱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齡小的男性),賢侄(稱侄子),賢郎(對方的兒子。宋·范公偁《過庭錄》:“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賢婿(自己的女婿),賢內助(自己的妻子)。

    21.“寶”字族:用於用於稱對方的家眷、鋪子等。如:寶地(稱對方所在的地方),寶方(同“寶地”。唐僧有句口頭禪:“貧僧是東土大唐派往西天取經的和尚,路過寶方,天色已晚……”),寶眷(稱對方的家眷),寶號(①稱對方的店鋪②稱對方的名字),寶剎(稱僧尼所在的寺廟)。

    22.“臺”字族:稱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動作。如:兄臺(對朋輩的敬稱。兄在臺上,我在臺下,恭維對方在臺上),臺端(舊時稱對方。多用於機關、團體等給個人的函件),臺甫(舊時用於問人的表字),臺駕(舊稱對方,多說“敬候臺駕光臨”),臺鑒(舊時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後,表示請對方看信)。

    23.其他具有敬辭意味的詞(成)語。有:名諱(舊時指尊長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陛下(對國王或皇帝的敬稱),當軸(dāngzhóu,舊時指政府領導者。《宋史·蘇軾傳》:“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恨。”——要員,後喻官居要職),麾下(將帥的部下,也作敬辭,稱將帥),閣下(稱對方,多用於外交場合),足下(稱對方。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意為“您”), 父執(父親的朋友),崑玉(對別人弟兄的敬稱),海涵/包涵(請人原諒),卓奪(高明的決斷),斧正(請人改文章),笑納(請接納收下禮物),賞臉(用於請對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贈品),賜教(請人指教),府上(稱對方房屋),璧還(歸還物品),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辭),託福(客套話,依賴別人的富氣使自己幸運),勞步(用於感謝別人來訪),駕臨(稱對方到來),擋駕(謝絕來客訪問),候光(等候光臨),候教(等候指教),垂問(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詢問),鼎力相助(恭維別人有扛鼎之力),高抬貴手(舊時懇求人原諒或饒恕的話,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過去了),不吝賜教(請人指教的客氣話,意思是不要吝惜自己的意見,希望給予指導),洗耳恭聽(洗乾淨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高朋滿座(高貴的朋友坐滿了席位),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於小處。既可比喻人才使用不當,不能盡其才,也可以用作敬辭,表示讓某人做某事,委屈了他的才華),虛左以待(空著尊位恭候別人),率先垂範(長輩給晚輩、上級給下級帶頭做好表率)。

  • 9 # 使用者197530197165875

    唐僧:Only you

    八戒:猴哥,等等我

    沙僧:大師兄,不好了,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 10 # 火炬手影視

    1、事無三不成。

    2、人將禮樂為先。

    3、妖怪,哪裡逃。

    4、起頭容易結梢難。

    5、呔!俺老孫來也!

    6、留得在,落得怪。

    7、大王叫我來巡山。

    8、千里姻緣使線牽。

    9、一日官事十日打。

    10、養兒不用阿金溺銀。

    11、父在,子不得自專。

    12、山不礙路,路自通山。

    13、只有錯拿,沒有錯放。

    14、風從地起,雲自山出。

    15、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16、天無二日,人無二理。

    17、齋僧不飽,不如活埋。

    18、言而無信,不知其可。

    19、手插魚籃,避不得醒。

    20、嫁雞逐雞,嫁犬逐犬。

    21、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22、皮肉粗糙,骨格堅強。

    23、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24、癩母豬專趕金毛獅子。

    25、皇帝身上還有三隻御蝨。

    26、蒼蠅包網兒,好大面皮!

    27、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

    28、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29、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0、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31、馬行千里,無人不能自往。

    32、十日灘頭坐,一日行九灘。

    33、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

    34、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35、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

    36、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功夫。

    37、不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38、我若走了誰替你降妖除魔。

    39、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40、心行慈善,何需努力看經。

    41、好吃沒錢酒,偏打老年人。

    42、求神問卜,不如自己做主。

    43、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44、物有幾等物,人有幾等人。

    45、時來逢好友,運去遇佳人。

    46、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47、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48、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49、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移。

    50、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這片天空。

    51、吃了飯兒不挺屍,肚裡沒板脂。

    52、你這猴頭!快去救你的師傅吧。

    53、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54、只要你心成志堅,回首處即是靈山。

    55、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莊。

    56、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57、別有世間未曾見,一行一步一花新。

    58、不染紅塵些子穢,喜伴神僧上玉山。

    59、教訓不嚴師之惰,學問無成子之罪。

    60、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61、鞦韆鎖冷空留影,羌笛聲殘靜四方。

    62、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在讀書。

    63、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64、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65、貨有高低三等價,客無遠近一般看。

    66、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67、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68、禪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萬里天。

    69、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70、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

    71、遇方便時行方便,得繞人處且饒人。

    72、粗柳簸箕細柳抖,世上誰見男兒醜。

    73、尿泡雖大無斤兩,秤砣雖小壓千斤。

    74、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

    75、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

    76、靈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77、天地本不全,經卷殘缺也應不全之理。

    78、告人死罪得死罪,須是理順,方可為之。

    79、世間事常難遂人願,且看明月又有幾回圓。

    80、只要你心誠志堅,念念回首處,既是靈山。

    81、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熬煎,反成禍。

    82、你去乾坤四海問一問,我是古往今來第一妖。

    83、公子登筵,不醉即飽;壯士臨陣,不死帶傷。

    84、走是空,不走還是空,萬物皆空,永遠也皆空。

    85、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86、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87、珍饈百味,一飽便休。只有私房錢,那有私房肚!

    88、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89、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90、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91、菩薩、妖精,總是一念。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92、天無陰陽,日月不明;地無陰陽,草木不生;人無陰陽,不分男女。

    93、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94、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

    95、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菩薩,妖魔,皆屬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96、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

    97、豬八戒狼吞虎嚥,沙僧告誡他要斯文時,八戒叫起來:“斯文、斯文!肚裡空空!”沙僧笑道:“天下多少斯文,若論起肚子裡來,正替你我一般哩。

    98、你看他忍氣別了師父,縱筋斗雲,徑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獨自個悽悽慘慘,忽聞得水聲聒耳,大聖在那半空看時,原來是東洋大海潮發的聲響,一見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停雲止步,良久方去。

  • 11 # 愛影小狂克

    敬辭是社會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謙卑的一種禮儀和文明表現!

    《西遊記》裡面有很多例如:

    以“家”,如家父、家母、家叔、家兄.家奴;對別人稱比自己小的家人時則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稱別人家中的人,則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愛等。

    還有以“賢”賢弟,賢妹

    除“家”“舍”“令”外,謙詞還有“小”(小女,稱自己的女兒)、“拙”(如拙見,稱自己的見解)、“鄙”(鄙見,稱自己的意見,鄙人,稱自己)、“寒(寒舍,稱自己的家)等等。

    常見的敬詞還有“貴”(貴庚,稱別人年齡)、“勞駕”(稱麻煩請求別人)、“高”(高見,稱對方的見解)、“拜”(拜託,託人辦事)等等。

    求人幫忙說“勞駕” 麻煩別人說“打擾” 求給方便說“借光”

    看望別人說“拜訪” 請人勿送說“留步” 未及遠迎說“失迎” 等候客人說“恭候”

    無暇陪客說“失陪” 陪伴朋友說“奉陪” 問人幹嗎說“貴幹” 問人姓氏說“貴姓等等

  • 12 # 刀刀愛生活

    《西遊記》裡的敬辭有很多,如果你看的是原版名著,一開始閱讀會覺得有些遣詞造句比較晦澀難懂,那就是因為裡面運用了古人的說話風格和敬辭。

    吳承恩在《西遊記》開篇寫到“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簡單的說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諦,那就必須看西遊記”。西遊記有這麼深的用意,但是很多讀者和觀眾其實都沒有真正看明白。

    在《西遊記》裡有不少敬辭謙辭,這些敬辭也好、古文也好,如果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或許就能看到《西遊記》裡的“大千世界”。

    《西遊記》第十七回裡:“侍生熊羆頓首拜,啟上大闡金池老上人丹房。”是對道人的敬辭。比如,丹房,是對道人的敬辭。丹法在這裡被解釋為服氣小法,與前面的金丹大道相呼應。

    還有,《西遊記》第三六回裡:“三藏道:‘弟子乃東土大唐駕下差來,上西天拜活佛求經的。經過寶方,天晚,求借一宿。’”是稱對方鄉土的敬辭等等。

    學習《西遊記》可能有些敬辭看了不容易理解,這裡,我把一些常用的敬辭整理出來,可以簡單明瞭的學習。

    1、“令”字一詞。最常用的敬稱對方的詞。

    比如令尊:是尊稱對方的父親;令堂:是尊稱對方的母親;令郎:是尊稱對方的兒子。 2、“拜”字一詞。多用於詢問、拜訪。

    比如拜訪:指看望對方;拜賀:指祝賀對方;拜識:指認識對方;拜託:指託付對方辦事情;拜望:指探望對方。

    3、“惠”字一詞。用於對方對待自己的行為動作。

    比如惠存,多用於送人書信、紀念品時所題的上款;惠臨:指對方到自己這裡來;惠顧,多用於商店對顧客。

    4、“恭”字一詞。表示恭敬地對待對方。

    5、“貴”字一詞。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

    如貴幹:問人要做什麼;貴庚:問人年齡;貴姓:問人姓;貴恙:稱對方的病;貴子:稱對方的兒子(含祝福之意);貴國:稱對方國家;貴校:趁對方學校。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讀同一段文字,會有不一樣的體會。比如《西遊記》,同一個人在幾歲時讀和二十幾歲讀,他的體會是完全不同的!再過二十年再讀,體會又會不同!

  • 13 # 微信時代

    一.謙辭

    1.“家”字族: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有:家父(家嚴、家君、家尊)家母(家慈)家叔、家兄、家姐。

    2.“舍” 字族: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屬。(有人歸納為“家大舍小令外人”。“令” 字族放在“敬辭”專項中講述)有:舍弟、舍妹、舍侄、舍親(謙稱自己的親戚)、舍間/舍下(謙稱自己的家)。

    3.“小”字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謙稱自己),小兒(自己兒子),小女(自己女兒),小人、小可(地位低的人謙稱自己),小生(青年讀書人自稱),小店(自己的商店),小老兒(老年人自稱)。

    4.“老”字族:用於老年人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主要有:老朽(老年男子謙稱自己),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老衲(老和尚謙稱自己,如言“老叫花子”“老要飯的”),老尼(老年尼姑謙稱自己),老臉(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

    5.“愚”字族:用於自己的謙辭。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見(稱自己的見解)。

    6.“拙”字族:拙作、拙著(謙稱自己的文章、著作),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書畫),拙見(同“愚見”),拙荊(謙稱自己的妻子)。

    7.“鄙/敝”字族: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鄙人/敝人(謙稱自己),鄙意、鄙見(謙稱自己的意見、見解),敝姓(謙稱自己的姓),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校(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

    8.“敢”字族: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敢問(問對方問題),敢煩(麻煩對方做某事),敢請(請求對方做某事)。

    9.其他有謙辭意味的詞(成)語:

    寒舍(謙稱自己的家)

    犬子(自己的兒子)

    內人(對別人稱自己的妻子)

    斗膽(形容大膽,多用作謙詞)

    謹悉(恭敬地知道)謹啟(恭敬地陳述)

    過譽(謙辭,過分稱讚)

    進言(向人提意見,有尊敬或客氣的意味,常說“向您進一言”“大膽進言”)

    後學(後進的學者或讀書人,多用作謙辭)

    卑職(①舊制州縣以下的官對上司的自稱②低微的職位謙稱)

    笨鳥先飛 蓬蓽生輝 拋磚引玉 敝帚自珍

    無功受祿 貽笑大方 才疏學淺 忝列門牆

    雕蟲小技 區區此心 東塗西抹 綆短汲深

    班門弄斧 避讓賢路 姑妄言之 德薄才疏

    掛一漏萬 望塵莫及 不情之請 聊表寸心

    一孔之見 一得之愚 尸位素餐 不足掛齒

    信筆塗鴉 一枝之棲

    二.敬辭

    1.“令”字族:用於對方的親屬或與對方有關係的人。如:令尊、令堂、令郎、令愛、令兄、令弟、令姊、令妹、令侄、令坦(尊稱別人女婿)、令親。

    2.“拜”字族:用於自己的行為動作涉及對方。如:拜望(探望對方),拜辭(告辭對方),拜訪(訪問對方),拜讀(閱讀對方的文章),拜託(託對方辦事),拜識(結識對方),拜賀(祝賀對方),拜服(佩服對方)。

    3.“奉”字族:用法同上。常見的有:奉告(告訴),奉勸(勸告),奉還(歸還),奉陪(陪伴),奉送(贈送),奉託(拜託),奉達(告訴),奉復(回覆)。後二者多用於書信。

    5.“貴”字族: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貴幹(問人要做什麼),貴庚(問人年齡),貴姓(問人姓氏),貴恙(婉稱對方的病),貴子(稱對方薩迪兒子),貴國(對方國家),貴校(對方學校)。

    6.“高”字族:稱別人的事物。有:高見(高明的見解),高壽(問老人年齡),高堂(指父母),高足(別人的學生),高論(別人的議論),高齡(六十歲以上老人的年齡),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認較高的職位,也用以探問別人就職的單位)。

    7.“大”字族:尊稱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如:大伯、大爺、大娘、大媽、大哥、大姐、大人(書信中稱長輩)、大師傅(尊稱和尚)、大駕(稱對方)、大名、大作、大札(對方的書信)、大慶(老年人的壽辰)。

    8.“敬”字族:自己的行動涉及別人。例如:敬告(告訴),敬賀(祝賀),敬候(等候),敬請(請),敬禮(用於書信結尾),敬佩(敬重佩服),敬謝不敏(推辭做某事)。

    9.“請”字族:希望對方做某事。如:請問(請求對方回答問題),請進(請對方進來),請坐(請對方坐下)。

    10.“惠”字族:對方對自己的行為動作。有:惠存(請儲存。用於送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題的上款),惠顧(來臨。多用於商家對顧客),惠臨(指對方到自己這裡來)惠贈(對方贈送財物),惠允(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11.“垂”字族: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如:垂詢/垂問(別人對自己的詢問),垂愛(對方對自己的愛護),垂念(別人對自己的思念),垂青(別人對自己的重視)。

    13.“俯”字族:公文書信中用來稱對方對自己的行動。如:俯就(請對方同意擔任職務),俯念(稱對方或上級體念),俯察(稱對方或上級對自己理解),俯允(稱對方或上級允許)。

    15.“老”字族:用作敬辭時,“老”字可以尊稱別人,有時特指老年人。如:老爺爺、老大爺、老伯、老兄、老弟、老前輩(尊稱同行裡年紀較大、資格較老、經驗較豐富的人)、老總(與姓連用,尊稱軍隊某些高階領導人)。

    16.“華”字族:尊稱對方的有關事物。如:華誕(對方的生日),華堂(對方的房屋),華章(華美的詩文,多用於稱頌),華宗(稱與自己同姓的人,如言“本家”。《西遊記》第27回:唐僧吃了齋飯之後,才問:“老施主,高姓?”老者回答:“姓陳。”唐僧合掌說:“這是我貧僧華宗了。”),華翰(對方的書信),華胄(貴族的後裔)。

    17.“雅”字族:稱對方的情意或舉動。常用:雅正(把自己的詩文書畫等送給別人批評指正),雅教(稱對方對自己的指教),雅意(稱對方的情意或意見)。

    18.“芳”字族:稱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芳名(年輕女子的名字),芳齡(年輕女子的年齡),芳鄰(①稱對方的鄰居②好鄰居。王勃《滕王閣序》:“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19.“玉”字族:稱對方(多指女性)身體或行動。如:玉體(對方身體),玉照(對方的照片),玉音(對方的書信、言辭。常說“恭候玉音”),玉成(成全。常說“深望玉成此事”)。

    20.“賢”字族:用於平輩或晚輩。如:賢弟(稱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齡小的男性),賢侄(稱侄子),賢郎(對方的兒子。宋·范公偁《過庭錄》:“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賢婿(自己的女婿),賢內助(自己的妻子)。

    21.“寶”字族:用於用於稱對方的家眷、鋪子等。如:寶地(稱對方所在的地方),寶方(同“寶地”。唐僧有句口頭禪:“貧僧是東土大唐派往西天取經的和尚,路過寶方,天色已晚……”),寶眷(稱對方的家眷),寶號(①稱對方的店鋪②稱對方的名字),寶剎(稱僧尼所在的寺廟)。

    22.“臺”字族:稱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動作。如:兄臺(對朋輩的敬稱。兄在臺上,我在臺下,恭維對方在臺上),臺端(舊時稱對方。多用於機關、團體等給個人的函件),臺甫(舊時用於問人的表字),臺駕(舊稱對方,多說“敬候臺駕光臨”),臺鑒(舊時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後,表示請對方看信)。

    23.其他具有敬辭意味的詞(成)語:

    名諱(舊時指尊長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陛下(對國王或皇帝的敬稱)

    當軸(舊時指政府領導者。《宋史·蘇軾傳》:“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恨。”——要員,後喻官居要職)

    麾下(將帥的部下,也作敬辭,稱將帥)

    閣下(稱對方,多用於外交場合)

    足下(稱對方。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意為“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側睡真的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