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剛分手不久,心裡想著她,可是理智告訴我不可以去找她,情緒異常低落
3
回覆列表
  • 1 # 倪振源

    一,情緒是一種本能

    不止是人類有情緒,根據研究,哺乳動物也有情緒。尤其對於社交類的哺乳動物,情緒更是重要的生存本能。

    在電視畫面上你也許看到過,一個領地被侵犯的獅子,透過憤怒,以及憤怒產生的力量,趕走侵犯者。

    哺乳動物和人一樣,也有四種基本情緒,恐懼、悲傷、快樂和憤怒。現在,更有研究表明,除了這四種情緒外,動物也同樣擁有嫉妒,尷尬,甚至是愛的情緒。

    HAUSER曾經觀察到,當一個雄性恆河猴剛交配完,心情舒暢離開的時候,突然掉進溝裡。它迅速的站起來,顯得有點尷尬,然後四周看了看,當發現沒有別的猴子注意到它出醜後,又大搖大擺的離開了,頭和尾巴都翹的高高的,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我曾經養過一隻小狗,“蛋蛋“,有一次,我發現它低著頭抬著眼,鬼鬼祟祟的心虛的看著我,我本能的感到它幹了壞事,結果發現它身邊放著一顆從廚房叼出來的雞蛋。

    情緒既然是哺乳動物的本能,我們就不用為自己的情緒而感到憂心忡忡了,情緒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比如:

    1、是情緒塑造了我們的存在感。透過快樂和痛苦等情緒,我們知道自己活著,所以有些人甚至會給自己製造一些痛苦,而找到存在感。

    2、體驗生命的快樂和喜悅。當一個人痛苦到要切斷自己的感受時,同時被切斷的,還有體驗快樂和喜悅的能力。因為我們透過同一套“裝置”來體驗的情緒。

    3、避免危險和威脅。身體往往透過情緒來告訴我們一些危險的訊號,比如恐懼,讓我們躲過危險。忽略情緒的人,也往往不能有效的保護自己。

    4、發現機會。在創業過程中,當我意識到一個新的機會時,我會全身興奮。

    5、吃喝玩樂。這個可能有人會意外了吧。比如晚飯你打算吃”榴蓮披薩”,吃榴蓮披薩這種想法,就足以帶你給一些快樂和期望了;或者當我焦慮時,我明顯覺得自己更想吃KFC。

    6、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李開復曾經說,傾聽內心的聲音。我猜這個聲音就是自己的情緒,當一份工作,感覺不到熱情和價值,更多的是無力感、無意義,這個時候就是考慮換工作的時候。跟隨著自己的熱情,更容易創造出成績和成果。

    7、理解別人,也更理解自己。

    透過自己的情緒反應,可以深入的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透過與別人相處,並覺察自己在相處中產生的情緒,也可以理解和共鳴別人。

    所以呢,情緒有這麼多的好處。

    那麼,我們接下來要好好研究一下怎麼“管理”好它們了。

    二,如何管理情緒

    我一直不喜歡“管理”情緒,或者“處理”情緒這樣的詞。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常常以為自己的理性具有強大的管理能力,卻不知道自己的理性,絕大部分時候都是被情緒驅動的。

    如果一寫作,我就痛苦,那麼你就不會看到這些文字。我寫作的過程是興奮的。因為這種興奮和對於成就感的期待,所以決定了我不是去大街上看美女,而是在小屋裡寫作。所以,這種理性仍然是以情緒作為基礎的。

    從心理學上來說,四種基本情緒是在幾億年的進化過程中,編碼在基因裡的。而理性的出現不過是才有的事情。另外還有一部分情緒反應,是嬰兒還沒有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之前,內化在身體裡的。

    所以,我們所說的理性,還不足以管理和處理到我們的情緒。但理性的確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選擇自己的行動。當強大的負面情緒來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不去做破壞的行為。

    管理情緒可能會引發一種錯覺,認為理性是“自己”,是管理者,情緒是自己的附屬品。這種錯覺會導致壓抑情緒,操縱情緒,或者轉移注意力避開情緒,情緒本身的力量並沒有被紓解或者被理解。

    這些沒有被尊重和接受的情緒,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它最終會爆發,或者以有害的方式表達自己,比如身體的疾病。

    因此,情緒作為一種本能,本身並沒有對錯,或者好壞。所以,要管理的不是情緒,要管理的對情緒的反應和行為。

    比如,當突然看到一條蛇,嚇了一大跳,結果仔細一看,是一段草繩。接下來你可以有以下反應:

    1、開始生氣,指責是誰把草繩放在這裡。

    2、笑了笑,然後該幹嘛幹嘛

    3、繼續害怕,雖然知道那不是真蛇,但是你仍然對它感到一絲恐懼。

    針對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情緒反應都不是一樣的。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但也許會很痛苦,因為你可能一直認為是別人的行為,讓你產生了情緒。比如有人插隊,也許你堅信他們就是素質低,你就是應該生氣。

    這些因人而異的反應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據心理學的研究,這些反應方式的影響因素包括:

    養育方式

    成長環境

    生活中的特殊事件

    其中養育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素,根據心理學的研究,透過養育者的性格型別,可以在80%的機率上,來判斷孩子在成年後是否幸福和成功。

    幸運的是,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當下的反應,從而調整我們以前形成並固定的反應方式。

    常見的不當的情緒反應有以下幾種:

    隔離情緒

    壓抑

    沉浸其中

    這些情緒反應,一般也是在嬰兒期,或者遭遇重大事件時,為了生存的需要而建立的,包括我們所謂的“神經病”,“變態”等反應,很可能是這種生存適應的結果。

    一個人長大成人或者環境變化時,這種不當的情緒反應失去了必要性,但卻形成了慣性,無法停止,因此導致一些有害的情緒狀態,這些情緒狀態包括持續的不安全感,不可抑制的憤怒,冷漠抑鬱等等。

    這些情緒狀態本身是難以處理的,他們在身體上有存在的生理基礎,它們存在在神經系統裡,腦部的結構裡,身體的內分泌,以及肌肉裡。

    當你說“神經病”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上你是對的。

    歸根結底,最有效的是處理不當的情緒反應方式是,換一種更有效的反應方式。

    當反應方式變化時,對應情緒狀態也會自然的發生變化。

    根據神經科學的研究,有效的反應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向上反應。我們的前額葉皮層具有自我意識的功能,它能意識到我們情緒,想法,也能意識到“自我”,因此在這個層面上,可以產生更宏觀有效的行動。

    比如,當知道草繩不是蛇的時候,它就可以協調我們的身體放鬆下來。

    所以我們要體驗自己,感受自己,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啟用和提升前額葉皮層的功能。

    另一種是向下反應。我們情緒喚起的功能,是由”爬行動物腦”控制的,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呼吸,來影響爬行動物腦的自主神經系統,從而調整身體的反應和情緒。

    三 面對情緒

    上面我提到,情緒是生命的一部分。整個身體都記憶著情緒,也時刻在表達情緒。而理性更多的是左腦的一部分功能。

    無論從體積上來看,還是從發展歷史上來看,理性都沒有能力來控制和管理情緒。雖然理性習慣性要這樣做。

    我記得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因為一些意外事情,我心情低落,極其熱情的主人發現我不高興後很著急,揪著我問,你為什麼不開心,你別不開心啊。

    結果呢,越逼著我開心,我越開心不起來!

    還有一次,在”生命動力“的成長課上,自己在課程裡的某個環節很失落,但是當時大家都是喜悅和開心。當時的總教教練攔著我,對我說:轉換,轉換!

    提起轉換,我現在心裡仍有當時的憤怒,轉換,怎麼轉換?老子還沒有不高興的權利嗎?

    所謂的接納,不過是對真實的各種情緒的接納。接納了自己的各種負面情緒,也就接納了完整的自己。我們所期待別人的接納,深層次上,也是希望別人可以接納自己的任何的情緒。

    因為無法接納,大部分人會在發洩和壓抑之間徘徊。

    神經元的特點是FIRE TOGETHER,WIRE TOGETHER,也就是說,神經元是有慣性的。就像練習騎腳踏車,那些和騎腳踏車相關的神經元,連結越來越快,所以動作就越來越溜。所以到最後,掏手機,掃碼,然後不假思索就可以騎走了。

    這也是不能隨意發洩情緒的原因。脫離了當下體驗而發洩情緒,就會再次強化情緒。

    朋友X,脾氣很火暴,常年帶著治療頸椎疼的項圈,他說,頸椎疼會讓他更加的暴躁。我們在生活中也容易看到,有一些人,不由自主的,被某種情緒所鉗制,難以自拔。

    除了壓抑,發洩,我們還有第三條路徑,那就是體驗情緒,在前面我曾經提到過,體驗情緒和身體的感覺可以啟用我們的高階管理功能,前額葉皮層。

  • 2 # 電競狼姐

    百病皆生於氣,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中,生活中會遇到挫折,有煩惱,有消極的情緒,那麼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1.情緒轉移,暫時避開讓你生氣的環境,可以出去旅遊或者到室外走走,走到開闊的地方,深呼吸,強迫自己將不愉快的事情暫時放下,讓自己冷靜下來。 2.靜下心來思考反省自己。問自己到底為什麼生氣,值嗎,還有比生氣更好的解決辦法嗎?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不要輕易被外因牽動自己的情緒3.情緒發洩,找到一種自己的表達方式,可以大哭,哭是情緒最好的發洩方式,可以聽音樂,看喜劇等。 4.尋找一些有意義的事,做做料理,參加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5.找閨蜜和基友傾訴,把心裡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 總的來說,一個人在平時就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笑容要常在,遠離負面影響。

  • 3 # 美蜜女性課堂

    兄弟,你應該來聽聽我們的情緒管理控制的微課(免費的)v信:慧悅大學堂

    如果你被人詐騙,你會生氣

    但不至於崩潰……

    如果有人背叛,你就會感到失望

    但不至於再也不相信別人……

    如果你被人嘲笑,你會覺得羞愧

    但不至於停止冒險……

    如果有人不喜歡你,你會感到挫敗

    但不至於自我否定……

    活著意味著認識自我

    我們是隱藏壓抑掩蓋情緒

    還是感受面對和讓它消失?

    有人說情緒需要控制

    有人說情緒需要感受

    記住,在任何情況下,

    最重要的不是你周圍的環境

    而是你的內心

    如果一個人總是對自己

    重複悲傷、痛苦、挫敗

    那麼,他將無法從危機和痛苦中逃脫

    如何瞭解情緒的「意義」

    如果控制情緒?

    如何與情緒共舞

    假如你做到了

    你會活出卓越

    你會活出幸福

    你會活出完整豐富的人生

    慧悅大學堂重磅公開課

    恐懼和嫉妒

    每週一節

    我們與你分享影響你生命的15種情緒

    喜悅、焦慮、痛苦、依戀、憤怒、

    恐懼、羞愧、抑鬱、挫敗感、

    罪惡感、悲傷、哭泣……

    你將收穫:

    尋找情緒根源

    如何感受情緒

    如何化解情緒

    如何運用情緒的力量

    成為情緒的主人

    成為高情商的人

    成為卓越富足的領袖

  • 4 # 娛樂資本論

    心理學家 Guy Winch 發現人類對身體的重視往往高出心靈許多,然而他認為心靈也和身體一樣需要同樣的照顧、治療與保健。

    因為人類碰到心靈創傷的機會很可能比身體創傷的機會還要高出許多,感到失敗、受挫與寂寞的經驗或許比牙痛、頭痛的情況還要常出現,可是人人都知道許多維持身體健康的方法,但對於如何維護心理健康卻可能一無所知。

    我們的心靈難免在生活中受到傷害,Guy Winch 提供七個方法,讓我們在遭遇挫折、失敗時能夠儘快搶救情緒,迅速從傷痛中復元:

    1.覺察情緒:發覺心靈受傷之後許久未見好轉就要儘快處理,別讓一時的忽視而落入惡性迴圈。

    2.改變舊有的思考模式:別再聚焦在自己的失敗上,強化自己的缺點,而是要開始思考你能做什麼、怎麼做才能成功,讓你重拾挑戰的鬥志和信心,並且朝成功邁進。

    3.善待自己:改變過去碰到挫折時的舊模式,不再責備自己、貶低自尊心,要善待自己,用你期待親友安慰你的方式安慰自己。

    4.暫時分心:發現自己一再反芻痛苦的情緒時,去做一件需要非常專心的事來讓自己分心,研究顯示只要能夠轉移兩分鐘的注意力,就能降低再次落入負面想法漩渦的機率。

    5.塞翁失馬,焉之非福:轉化失敗的意義,從中找出因禍得福的好處,並從失敗中學習,你會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

    6.避免被內疚淹沒:做錯事會內疚是人之常情,但是深陷其中會影響你的生活和工作。解除內疚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道歉」,不是一再解釋自己做錯事的原因,而是要同理對方的感受,讓他知道你能理解他的痛苦,獲得原諒的機會最大。

    7.找出自己的心靈良藥:瞭解自己從傷痛中復元的最佳模式與方法,紀錄下來,讓未來碰到相同挫折時能更快重新恢復。

  • 5 # 嘰嘰說

    人生在世,誰沒有些“小確喪”?

    清晨,你氣喘吁吁衝向公交站,車子卻剛好開走。你嘆了口氣,連連怪自己為什麼沒有早點出門,只能等下一班車。

    車來了,你在座位上心急火燎,下車的時候惡狠狠撞倒了一個路人。

    他破口大罵,你也毫不示弱。兩個人糾纏了半天,等你到了辦公室,半個上午都過去了。

    真喪氣。你氣哼哼坐到座位上開始工作,因為帶著情緒兇了客戶,丟了一筆生意。老闆把你叫到辦公室,痛批一頓。

    你氣得胸口疼,好不容易捱到下班,一回家看到孩子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老公卻好像沒有看到一樣,翹著二郎腿在沙發上打遊戲……

    你滿身疲憊,滿心怒火,把孩子抓過來打了兩下屁股,他哇哇大哭。你吼了老公一聲,他還莫名其妙。

    你又累又餓,坐在沙發上淚如雨下,覺得生活真沒意思。

    其實,誰不曾被生活虧待過?

    很多時候,所謂人生灰暗,起因不過是沒趕上一班公交。至於罵路人,兇客戶,打孩子,怨老公,雖然對方也有問題,但你的怨恨,委屈,憤怒,焦慮……負面的情緒不斷滋長,像藤蔓一般纏住你,吸噬你的正面能量。

    控制得住情緒的人,才能料理好問題不斷的人生。

  • 6 # 一顆糖倆種味

    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煩惱,就會有消極的情緒。

    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而是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要慢慢學會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慢性的壞情緒,往往是由生活中許多不如意的事情造成的。造成壞情緒的原因也許不能一下消除,但長期陷在壞情緒之中,並不能改變現狀,往往還會使情況變得更壞。如果我們能夠調整自己,使自己擺脫消極情緒的控制,就有力量來面對不如意的現實。

    當感到自己情緒消沉或者沮喪的時候,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改變它,比如出去散散步,聽聽音樂,打打球,或是逛逛商店;也可以向知心的朋友哭訴一下。心理學研究表明,哭泣有一種"治療"的功能,人在痛哭一場後,往往心情就變得好多了,因此你不必為哭泣而害羞。你也可以寫日記,或打個心理諮詢熱線,讓自己的壞情緒宣洩出來。

    除了宣洩以外,如果你能夠為改變自己的處境而去做些事情,或者以逆境為人生的動力去努力奮鬥,就會更好地幫你從消極的情緒中擺脫出來,因為一方面做事的過程需要集中注意力,讓你沒時間去自怨自艾;另一方面,在你的處境得到改善的過程中,你的眼界會變得更開闊,從而可能使你對生活產生新的看法。

  • 7 # 木子青學館

    看了這個理論,可以改變你的一生——費斯汀格法則

    沒有看到費斯汀格法則之前,我是有個比較自卑的人,只能不斷的提醒自己調整情緒,但往往帶來更多的是情緒的壓抑和最終的徹底崩潰,後來很認真的讀完它之後,我看待自己的事情有了另一個角度,我們先來看看費斯汀格法則到底是怎麼回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費斯汀格在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溼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疼愛手錶,就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然後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錶打溼。卡斯丁說他的手錶是防水的。

    於是二人猛烈地鬥嘴起來。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轉回家。

    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文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待拿到公文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捱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這個事例中,手錶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有很多文章都在源引這個故事後面的分析大概是這樣的:

    1、如果最初丈夫對於手錶偶然摔壞能夠控制情緒,不發火而安慰兒子,也理解妻子的用心,後面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一家和睦安然。

    2、用第二例子一位計程車司機在車上配備了各種飲料和報紙免費供客人使用,讓客人在乘車時有好的心情,從而帶來翻倍收入。

    結論是:

    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透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餘的90%。

    很多文章都讓人不要抱怨,不要發脾氣,我只想用我自己的感受來驗證這個原理:

    之前無論在工作中生活中我都是“勞模”,總覺得離了我肯定不行,工作中一天都不敢請假,一開崗位電話不斷,但其實都是小事,找不到這個東西啦,處理不了那個基礎事情了;生活中也是,我覺得自己要頂天立地了,所以給自己揹負了很多“責任”,一旦問題出現10%的無法預料:我就會非常自責,把自己陷在深深的責備中,只低頭罵自己,怎麼怎麼笨又做錯了,然後再抱怨,我都這麼累了,你們還不包容我一些。

    對於90%的應該怎麼處理,就置之不理或任由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之前很努力,反正我很負責,反正我很有責任心,拿著自己曾經的1%的祈求同情來解決99%事情無法解決。

    後來祈禱事情安然度過後,發現也沒那麼難啊,為什麼當時就不往前走一步呢?

    後來在不斷的反觀自己後,發現每個人每天都會有意外,職位越高其實遇到的意外和解決的意外越多。很簡單的內容是,不是所有對你的指責都是直指人性的,使我們太敏感了。

    舉個例子,之前每次吃完飯,我收拾桌子,再還沒有收拾完之前,老公總會說,桌子上還有這個沒拿下去,還有那個沒擦乾淨。我都很氣氛,每次都會因這個吵架,我想你就只長了嘴,說的同時就不能幫我拿過來。後面就是我每天多辛苦,又要幹這個又要幹那個,你看不到嗎?

    他就覺得每天都囉裡囉嗦的,一致後來兩個希望收拾完能夠早點散步,就以不愉快告終了。

    等我後來在堅持90%可以改變結果法則後,他再次說的時候,我換了個口氣:好的,老公,我下次注意,幫我一下,這樣我會很快收拾完,我們一起出去。

    結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公不但蹭蹭的幫我,還快速掃地、收起其他為我們能夠早點出去散步。

    收到奇效後,我又把它放在工作中,老闆再質疑我的答案後,我的第一反應不是反抗和解釋,告訴自己90%的內容是在你可控範圍的,所以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思考和解決,所以,在老闆說這個不行的時候,我就會先說,可能還有問題我沒想完整,再給我些時間調整一下,如果不行我們再放棄。

    總而言之,推廣費斯汀格法則,就像有一個人站在你身後一樣,當發生了一件不可預知的事時,身後這個人就會告訴你,慢慢來,彆著急,一定有解決辦法。

    不抱怨、調整情緒、適應環境都是壓抑自己的感覺,只有找到了90%的處理方法才能應對10%的不確定性。所以在我們身後放一個費斯汀格,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 8 # 俊穎jy

    有這樣一個故事,故事的內容是,在一個動物園觀光車上,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吵架,女人很生氣,一氣之下走出了觀光車,卻殊不知讓她死於非命。

    不就是吵架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頂多離婚,可我終究想不明白,為了什麼事,使這個女人執意尋死呢,是理智,是情緒,一個喪心病狂的理智,一個調控不好的情緒,都會給我們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那怎樣才能調控好自己的情緒呢,我就為大家介紹幾種辦法,理智調控法,在自己將要喪失理智時,要始終想起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自己還有兄弟姐妹,還要權衡一下事情發生的後果,自己是否擔當的起,自己為何會這樣生氣。

    二,換位思考法,當你想要發火時,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對方,經歷了一種事情,會不會發火,想一想他是否情有可原。這樣,自然而然,我們的怒火就消失了。

    還有一種至關重要的方法,就是合理宣洩情緒,自己可以在家裡大哭一場,發洩一下,還可以寫字,把自己的情緒都發卸掉,還可以跑一跑步,在跑步中忘掉煩惱。

    最後再為大家介紹一種,注意力轉移法,當你生氣時,想開心的事情,摒棄不高興的的事情,讓煩惱灰飛煙滅,當然,這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找個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當面說清。

    笑一笑,十年長,讓我們一起調控情緒吧。

  • 9 # 熊吖康波什

    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要了解情緒。

    一.何為情緒

    情緒是指人對外界事物是否滿足時的態度體驗。

    1.情緒產生於需要,

    2.態度是情緒的方向,如中了萬元彩票,有一些人就會覺得很激動,天上掉餡餅,但是像有一些知道有人因為中彩票然後荒廢了人生的例子,那這樣的人就會對中了彩票感到苦惱。

    3.情緒產生有明顯的心理生理特徵,如高興時手舞足蹈,害怕時會冒冷汗等。

    二.情緒的特點

    1.兩極性。情緒分為積極和消極兩種,如考試,考得好時人們就會很興奮快樂,考砸時就會失望沮喪。還有一種中間情緒,平靜滿足放鬆等等。

    2.偶發性。情緒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偶發的,不確定的。當你因為摔了一跤很沮喪的時候 ,到了班上同學跟你說你這次全班第一,陰霾頓時散開了,只剩下激動興奮。因此情緒隨情境發生,是瞬間偶然的。

    3.非理性。當人們處於恐懼憤怒的時候,我們體內的神經活動,內分泌激素水平分泌水平與之伴隨,就是人們常說的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無意識等。

    知道了情緒的基本概念及特徵,我們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三.情緒調節

    1.察覺自己的情緒是否處於異常狀態。

    3.有效的情緒調節與監控。

    四.調節之術

    1.警惕工作, 生活 ,人際交往中的情緒汙染。如舍友吵架時,我們可以選擇出去走走,聽音樂,轉移注意力,保持中立的態度,不要讓自己陷入他們的情緒之中,進行必要的物理和心理隔離。

    2.轉移注意力,調節眼光,建立心理防火牆。我們應該及時拋掉那些負面情緒,絕對不能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如一個人在某次考試中考砸了,我們應該做的時分析原因,從中汲取教訓,然後把這件事扔掉,不要讓悲傷的情緒蔓延,而不是在下一次考試的時候想起,“哦,我上一次沒考好,這次再考砸了怎麼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我們應該做的是建立心理防火牆,及時拋開。另外,在與父母發生爭吵時,我們應該轉移注意力,不要沉浸在與父母的隔閡中,可以選擇做瑜伽,讓自己平靜下來。

    3.進行有效的認知重評,觀點的調整,學會換位思考,換角度思考。當考砸時 我們不要一味否定自己,要學會認知重評,告誡自己失敗乃成功之母,讓自己接受現實,才能更好出發,更勤奮更積極地學習。

  • 10 # 了凡心療愈

    您好!情緒不是用來控制的,你只是想要控制你的念頭,控制想一個人的念頭,但是即便是念頭, 你也不可能控制住,念頭就好比是大海里的波浪,我們剛剛把一個念頭按捺下去,另外一個念頭又冒出來了,即便我們壓制住了所有的念頭,而那個時間段已經過去了,而在另外一個時間段裡,又會大批的念頭湧現出來,你越是壓制, 你就想的越厲害,相信你應該可以體會到的吧,你控制不了你的念頭,所以你也沒辦控制你的情緒,控制的東西遲早會爆發!

    轉移念頭的方法

    在臨床心理學上斷絕念頭的方法一般有移情截斷跟運動,比如我們一個人在家感到很憂悶,可能是某一個念頭導致我們的這個情緒,是事業失敗或者是愛情不順,於是來到酒吧,酒吧五光十色眼花繚亂,這時候的意識全部被這些吸引住了,沒有心思想那些不快樂的事情,這叫移情,而有的人會選擇運動運動的時候全身的注意力會集中在肌肉上,人體腦海供氧不足,所以思維就會緩慢,意志力強的人會選擇截斷,青年時期的蔣介石也是血氣方剛,在街上漂亮的女士也有點把持不住,禁不住胡思亂想於是在當日的日記裡記下:見豔心動記大過一次,這就是儒家的一日三省吾身,能做到這點的人是不多的,這都是透過藉助外界來達到“止念”的目的。

    我們說喜瑪拉雅山是寧靜的,如果你住在那種寧靜裡面,慢慢地那種寧靜就開始穿透你與你合一,在那一剎你會沒有念頭。但那不是你的音樂;那是借來的。離開喜瑪拉雅山它就會消失,所以說這樣對你沒有任何幫助,念頭會牽引你的慾望於身體接觸產生情緒,情緒是二元對立的, 所以你現在的心情是起起落落跌宕起伏的,你感覺自己快要瘋了,你一直在積壓你的情緒,你感覺像是身處高壓鍋裡一樣,你快要爆發了,你遲早會爆發的!

    每個人潛意識裡都渴望被愛

    我們害怕孤單一人,我們想要人陪伴,以便不會感到如此的孤單跟分離,我們想要某個人在生活中能夠完整我們,使我們感到圓滿,於是人們墜入了愛河,在一段時間內我們覺得自己完整了,但是這種狀況並不會持久,然後隔天它消失了,而你稱它為愛,可是那不是愛,那只是一種情感而已,你曾經喜歡這個女人或男人。那只是一種喜歡,就像是你喜歡冰淇淋一樣,那是一種喜歡。喜歡來來去去,喜歡是短暫的,喜歡無法持久,因為它沒有持久的能耐。小我愛情的核心是慾望,它是具有時間屬性的,你根本無法再自身之外找到圓滿,你是不可能找到的,真愛不可能在我們之外被找到,我們頭腦層面的愛情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會以失敗而告終。

    愛情是出自於你潛意識的恐懼

    要明白在頭腦層面所做的幾乎所有的決定和選擇都是由恐懼所驅使的,你或許在尋找友誼,或許在尋找親密關係,但你的尋找都是出於恐懼,出於你想要忘掉自己,所以你讓自己沉溺在男女關係裡,而那並不是愛。而由此所做的決定,會讓我們更深入我們的頭腦幻想的世界,久而久之就會加重我們的小我意識,那麼帶來的痛苦感就會更加強烈,在兩性關係中我們表現出來的依賴感就會更加強烈!對於彼此帶來的傷害也就更大!

    愛不是彼此的依賴

    你無法愛一個你在任何方面依賴他的人,你將會恨他,因為他是你依賴的泉源,沒有他,你就不能夠快樂,他握有鑰匙,而那個握有你快樂鑰匙的人是你的獄吏,所以愛人會吵架,因為他們認為對方握有鑰匙,而能夠使他們快樂或不快樂。

    愛無法在倚賴之中流動,因為愛是一種自由的在,她需要空間,需要絕對的空間,別人不能侵犯這個空間,因為她非常的纖細脆弱。不要依戀任何一個人,如果你開始依戀、愛慕某一個人時,你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你只會感到不自在而已,你會開始感到極度的困擾、不自在。

    尊敬你的人在內在深處並不尊敬你,愛你的人也恨你,因為他們是分裂的,他們不是一個整體。如果我們愛某個人,我們也恨他。如果我們和某人交朋友,我們也把他看成敵人。如果我們讚美某個人,我們也從另一面準備好對他的不恭敬。我們就是這樣一直處於二分的頭腦之中。所以,不成熟的人陷入愛時會摧毀彼此的自由,為彼此製造包袱與囚禁;成熟的人在愛中幫助對方更自由,他們幫助彼此摧毀各式的包袱。當愛與自由一起流動時是美麗的,當愛與倚賴一起流動時是醜陋的

    這就是為什麼愛人們爭吵。爭吵的原因在於他們覺得被彼此監禁,如果沒有對方,他們就無法快樂…那種感覺傷人甚深…那是一種很大的受傷感:「我變得如此依賴!」那就像毒癮

    你要開始愛自己

    我們會一次又一次的陷入這種奇怪的愛情輪迴,直到有一天我們回過頭來審視自己,將意識從別人身上拉回到自己身上,直到我們處於身心合一狀態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了真愛,它就像是和煦的太陽高掛在天上,它的光輝灑遍萬物而無有分別,它溫暖柔和用自己的光沐浴著萬物,我們不需要別人來完整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就已經做到了,真正的戀愛關係是:我愛你,並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跟你在一起我是誰,而在此時此刻,我就是愛的本體,除非你愛你自己,除非你開始觀照自己,否則你無法跟任何人分享你的愛,你也就不可能去愛別人!如果你不能夠愛你自己,有誰將會來愛你?如果你不能夠成為你自己的朋友,有誰將會來成為你的朋友?

    愛不要期待回報

    同時每當我們愛一個人,我們就期待他有所回報,愛總是變成一種交易,雖然有時候這種交易的性質不明顯,不管這種交易有沒有被明言或者被查覺,它是一種內在的交易,回報總是被期待著,外在的男人永遠無法吻合你內在的男人,外在的女人也絕對無法完全吻合你內在的女人,那就是為什麼愛也會帶來壓力與痛苦。愛不僅帶來快樂,也帶來不快樂,不快樂的部分遠比快樂的部分來得多。人們總是說:「別人都不愛我」從來沒有人告訴他「我並不愛別人」

    如果我就是一個愛的本體而存在,所以為什麼還需要透過你愛我來讓我完整?在這個過程中帶有一絲毫的分別心,讓我的愛厚此薄彼,那麼我就又落入了小我的圈套,我就會繼續將仇恨拉進了我的生命併成為愛的伴侶,小我的愛情模式便是:我那麼愛你,你為什麼不愛我?覺知模式的愛情模式便是:我愛你,不管你是不是愛我,因為我就是愛

    毫無保留的去愛

    所以,當你想要愛,要挑一個身心健康的人,然後全心全意地投入……不要有任何保留。你愛得越深,你就會越快解脫,你越熱情地進入,你就會越快走出來,這樣的愛才會讓你的生命趨於完整,永恆的美麗是此時此地,不在天堂裡。你說在天堂中愛是純粹和永恆的——愛在此時此地就會是純粹和永恆的,沒有必要去等待天堂。無論愛在哪裡,它都是永恆和純粹的,因為對愛來說,時間不存在。否則愛對於你來說是介於天堂和地獄之間的一把梯子,你能向上爬,也能往下走。你爬不到天堂,也不想下地獄,你只能停在人間,經歷紅塵滾滾。

  • 11 # 吃喝玩樂團旅行

    一個人的情緒很大的一方面影響著一個人的整體,你的情緒就是你的主人,你整個人都會受到你個人情緒的影響。

    要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建議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嘗試去做:

    1、每個人當自己的情緒感覺要爆發出來的時候,保持沉默,禍從口出,沉默是對自己最大的剋制。

    2、當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住的時候,問問自己,我有這種壞的情緒值得嗎?這種壞的情緒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3、運動健身,透過運動鍛鍊自己的意志力,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忍耐力。

    4、當感覺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數數字,從1數到100,數到100以後再做決定。

  • 12 # 秋風雨林

    情緒是自己的,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不能做情緒的奴隸。對於已經分手的女友,如果你還喜歡她的話,大可去找她。如果覺得沒有什麼意義了,那就痛痛快快的放手。剩下的事就是努力管理自己的情緒。

    美國情緒管理大師伯納德·金在《情商大師:如何快速成為一個淡定的人》這本書中就給出瞭解決辦法。

    伯納德·金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心理學教授,心理從業四十年,“憤怒失控症”概念發起人,芝加哥憤怒管理教育學校創始人。他在《情商大師》這本書中開篇就提到了:憤怒是一種高度緊張的情緒,常常讓人無法捉摸。消極憤怒,特別是導致暴力衝突的憤怒,對人際關係有極大的殺傷力。

    伯納德認為管理自己的情緒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認識憤怒,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二是運用正念和自我同情克服消極憤怒。

    一、憤怒:一種負面卻必不可少的情緒。

    並不是所有的憤怒都是不好的,關鍵是我們對待憤怒的態度。比如說,我們能夠對憤怒作出反應,而不是不知所措,這樣的憤怒就是健康的。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雖然憤怒了,但是還不至於失去理智,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如果我們憤怒到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憤怒,或者採用傷害他人,砸壞物品這樣極端的方式來宣洩憤怒,這種憤怒就是非健康的憤怒。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

    憤怒,就精神的配置序列而論,屬於野獸一般的激情。它能經常反覆,是一種殘忍而百折不撓的力量,從而成為兇殺的根源,不幸的盟友,傷害和恥辱的幫兇。

    可見關於憤怒,很早人們就意識到了它的頑固性。伯納德也看到了培養健康憤怒的難度,他認為憤怒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情緒。我們每個人都會憤怒,如果要想絕對避免憤怒,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積極培養健康憤怒。

    但是,培養健康憤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面臨的11個 挑戰:

    二、克服消極情緒的兩大法寶:正念與自我同情

    挑戰很多,但是伯納德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臨床實驗,總結出了克服這些困難的兩大法寶,即正念和自我同情。

    正念:

    正念,最早來自佛教《四念住經》,它在二千六百年前被佛陀第一次正式介紹,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禪法。有時正念也被稱為“觀禪”或“內觀禪”。伯納德認為正念,是培養健康憤怒的方式之一,需要增強好奇心地去觀察自己的想法、感覺及身體感受,同時也要觀察周圍發生的變化。它呼籲同情地、客觀地、溫和地對待自己。

    正念,簡單來講就是一種自我放鬆、自我觀察的狀態。把對外觀察的眼睛放回到自身,仔細品味觀察自己。它有兩種訓練方式:

    1. 正念冥想。這個有點類似於佛教的打坐。內觀自己,修身養性。 2. 正念式呼吸。就是在正念冥想的基礎上,如果思緒會遊離的話,就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隨著一呼一吸,放鬆緊張的身心。幫助我們接受自己內心的感受,並且意識到生活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

    正念這看似簡單的訓練,可以幫助我們在容易誘發憤怒的場合,做到僅僅是觀察,而不採取行動。如果,我們能夠在容易憤怒的場合,注意觀察自己的情緒,這樣可以幫我麼有效地控制情緒,不至於不管不顧地發飆。

    第三任美國總統,美國獨立戰爭主要領導人之一傑弗遜處理憤怒情緒的辦法是:“生氣的時候,開口前先數到十,如果非常憤怒,先數到一百。”這種辦法雖然和伯納德的說法不一樣,但是原理是相同。正念,其實是在訓練我們“三思而後行”的能力。

    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是心理學研究中出現的一個新領域。美國作家聶夫還為此專門寫了一本書《自我同情,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他認為,我們應該停止自我評判,以對自己的同情得到真正的幸福,用慈愛、人性感和完整接納改變自己的人生!

    葛預設為,培養自我同情不僅可以改善與自我的關係,還能夠強化與他人的關係。透過向內表達同情,使自己成為更善解人意的人,這也有助於與他人建立關係。自我同情幫你減輕完美主義的強迫症。

    伯納德則認為,自我同情就是對遭遇的體驗,需要將觀察自己遭遇時的感受隔離出來。也就是說讓那個善於觀察的你先退居幕後,讓感覺與那個覺得痛苦的你產生共鳴。

    對於如何培養自我同情,伯納德在《情商大師》這本書中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

    1、 感受和提升自我同情。回憶或者想象一次對別人或者是自己產生同情的經歷。透過經歷的在腦海中的回放,當你產生同情感的時候,全方位感受自己當時的感覺,並花一點時間和這種感覺共處,體會同情帶來的溫暖、關懷、善良和客觀。

    2、 從老年時期自己的角度看現在的自己。這種方法類似於“用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生活”的方式。想象自己現在已經90歲了,有九十年的智慧和閱歷,透過這樣的想象,你會發現,你的觀點會有一個180度的大轉彎,什麼想不明白的、看不開的都能釋然了。

    透過自我同情,我們會很坦然的面對生活中的不美好,不會對自己過於的苛責,這樣我們便能很友好的和自己對話。

    陳繼儒《小窗幽記》曾經提到過這樣一副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種淡泊自然的境界是人們所向往的,就像楊絳先生一般無論什麼時候都那般沉靜自然。學會了管理自己的情緒,就好像給心靈裝上了鋼盔鐵甲,你也能百毒不侵!

  • 13 # 鵜鶘心理陳小康

    我們很多人長大後,發現自己有很多的情緒障礙,比如沒法感受別人的情緒,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有的人甚至經常被自己的情緒帶跑偏。情緒的控制是從小學習的,如果我們的父母沒有教給我們合理表達情緒的方式,我們長大後就會出現情緒理解和表達障礙。比如我們小時候怕黑,不敢獨自睡覺,央求父母陪我們,卻被他們認為是膽小鬼,粗暴的拒絕了。這時候我們學到的是壓抑,自己把恐懼和委屈的情緒壓抑在心理。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私下告訴老師,卻被老師和同學認為是打小報告,於是我們學會了否定,否定自己的憤怒和悲傷。我們的負面情緒被父母、老師和周圍的環境壓抑、扭曲了,於是我們學會的是不合理的情緒控制方式。那長大後如何學會控制情緒呢?

    情緒是一種能量,我們不能控制他的到來,就像我們無法控制自己悲傷、憤怒一樣。但這種能量會來,也會離開,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將這些能量緩慢而有序的宣洩掉,這就是情緒的控制。

    首先,你要能夠接受自己的情緒。很多人迷信晚上所謂的意志力,認為成熟的人可以沒有情緒,於是對自己出現的情緒排斥、羞愧。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情緒,這是上帝給予人類的禮物。只有感受到情緒,才會有能力去感受藝術、去感受世界。所以,接受自己的憤怒、悲傷,這是正常的,不是膽小鬼的表現。

    其次,學會溝通。有情緒表達障礙的朋友大多很內向,不太善於跟別溝通,所以心理的情緒能量沒有辦法有效的宣洩,只能越積越多,直到崩潰。所以,強迫自己克服社交焦慮,敢於跟別人溝通,表達自己的情緒。

    最後,積極的生活態度。積極的生活看起來跟情緒的控制沒有關係,事實上,積極向上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獲得積極的情緒,從而抵消負面的情緒,有助於幫助自己控制情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經》裡最優美的詩句有哪些?哪一句直抵你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