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龍魂的宿主
-
2 # 穿什麼好看
這個問題,題目本身就有問題的,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其實是後人杜撰的,更確切的是《明朝那一些事兒》提出了這個關點,但是這本書畢竟有小說成分在,難免就有自己的情感色彩,所以無法得到客觀公正的分析。我們先來看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大家都知道明朝管轄的範圍不過就是兩京一十三省,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建文帝,國都是在南京。從明成祖開始建都北京。那麼問題來了,明成祖為什麼會遷都,我們知道明成祖是從他侄子那裡奪得的皇帝,所以是很不光彩的,這本來就是明成祖的痛。在南京,本來就是建文帝的地盤,而這裡的許多老臣不聽話,老是找茬,再加上明成祖殺了很多南京的豪氏貴族,這些貴族很是煩他的。明成祖過的很鬧心,撇下太子,就獨自跑到北京去了。就算簽到北京,離自己國門還是很遠的,中間還隔著一個大寧衛。所以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只不過在南京抗不住,跑回了老家而已。
現在我們再來說說君子守社稷,建文帝鬥不過他的叔叔,跑了。明英宗朱祁鎮在韃子騎兵面前乖乖舉手投降了。弘光帝,南京破,被擒拿處死。永曆帝,逃進緬甸,被緬甸人殺光隨從,分了他的姬妾財物,送給吳三桂絞。明朝13帝就有4個皇帝這樣,說好的君子死社稷呢?或許我們對明朝有太多的相思,比如鄭和下西洋,萬國來朝。所以滿足自己思想,我們加了太多的東西在裡面,但這這只是自己的世界觀,而不是歷史觀。
-
3 # 方士的知識樂園
這屬於後人加的光環,天子守國門,是因為朱棣造反奪天下後,他的根據地在北平,而北方又是主要軍力的部署區,因此把原本的都城金陵換成了北京,這和守國門關係不大。君王死社稷呢,是末代皇帝崇禎想要遷都被文官阻止,想要逃離被阻攔大臣們想要把他賣個好價格。而李闖最恨朱家人,他所破之城,都是將朱家人折磨屠戮,崇禎投降也沒活路。
-
4 # 皇帝不稱朕
許多人推崇明朝,喜歡引用這句話:“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此語頗壯,顯得明朝君主十分有氣節。
崇禎帝在李自成大軍破城之時,選擇了上吊自盡,而不是“揖盜”而降,或棄城而逃,的確顯示了崇禎帝剛烈的一面。煤山上一根索子,已足矣!再說什麼他不遷都、不大膽與後金(清)議和、他想逃沒逃成之類的話,就太刻薄了。君主不念生、不乞憐,寧死不降,已經夠了。
雖然大明有崇禎,加速了它的滅亡;然而,明朝之有崇禎,也給它的亡國格外增添了一絲悲壯。
再來說說“天子守國門”。
明朝在末年陷入腹背受敵、左支右絀、狼狽不堪的境地,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定都北京,國家根本之地太前出,離邊外的強敵太近,而京畿地區(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又空虛貧弱、民風強悍,很容易發生動亂(比如正德五六年間的“河北之亂”),亂則北京為危城、孤城。如果明朝的都城在南京,背倚江南財賦之區,以迎北來之敵,或許亡國不如是之驟也。
許多人以為,“天子守國門”是明朝人的自主選擇,其實不然,“天子守國門”的形勢,是逐漸形成的,是明朝北部邊疆戰略大潰敗的結果;與之相伴的,是大片國土的放棄。
在洪武時期,在今天東北遼寧西部地區,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了大寧都司(相當於省一級的軍區),派第十七子寧王朱權鎮守。在當時的北邊,以大寧為樞紐,西到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東到遼東(今遼寧省東部)一線,分別分封了谷王、代王、遼王等多位藩王,構成對漠北防禦的第一道防線。這道防線的後方,是燕王鎮守的北平(即今北京)。
(明前期形勢圖,箭頭所指為大寧都司)
然而在燕王朱棣奪位的“靖難之役”後,廣袤的大寧逐漸喪失。
在明朝時,傳言最廣的“媚虜割地”說稱,朱棣挾持寧王及其部眾入關,使大寧成為一座空城。寧王部下銳卒,盡為朱棣所用,特別是驍悍的兀良哈三衛騎兵,成為朱棣打天下的重要精銳。朱棣與三衛達成秘約,許諾天下大定後,將大寧故地留給三衛牧放。朱棣即位後,遂遵約將大寧都司遷到今天河北保定一帶,而大寧故地從此盡捐於人。
然而此說不盡為事實。
永樂元年(1403)兀良哈三衛來朝,“仍設衛如故”。朱棣重新確認了三衛地位,並且強調三衛“世居本土,安其生業”。但由於大寧撤防,已為空地,三衛部眾逐漸南下,僅僅二十餘年,已抵近明朝邊疆。為此朱棣與宣宗,乃至正統中,都有北擊兀良哈之役。但隨著明朝國勢日衰,明朝最終無力驅逐。尤其是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後,三衛挾蒙古以為重,盡沒遼河東西、三岔河北故地,“薊遼多事自此始”(薊遼是薊州鎮與遼東鎮的統稱,分別設有總兵與巡撫,同時另設薊遼總督,統轄這兩座軍鎮)。
三衛南下者越來越多,所佔地方越來越廣,嘉靖中,其“分地”已至遼東邊外。
(明中後期形勢圖,箭頭所指為大寧故地,已陷為虜地。大寧之失,對明朝北邊軍事戰略佈局,造成了致命破壞和深遠的不利影響)
大寧都司內遷後,其所屬營州、興州諸衛也於永樂元年內移。這一大塊土地無兵鎮戍,使得遼東與宣大、開平一線出現一個大缺口,各鎮之間失去呼應,整個防線就崩斷了,被迫全面往內收縮。
由於失去了大寧的遮蔽,開平已很難防守。宣德五年,將一度裁撤又復設的開平衛,內遷至獨石口,從此關外險要盡失——“自是遼東折右臂,宣府折左臂,松亭關、潢水(今西拉木倫河)之險顧在虜矣!”開平之失,喪地三百里,完全是因為大寧不守之故。
大寧不守,則開平必失,開平一失,則北京失去屏障。這是一連串惡性的連鎖反應。
朱棣遷都時,北京本來還在內地,形勢比較安全,自大寧失,開平又失,北京乃成為北邊巨鎮,其最近邊塞處不過百餘里,從而形成“天子守邊”的形勢。
(除了燕山山脈的邊牆和關隘,北京城其實是無險可守的)
顯然這種形勢是被迫形成的,不是明朝天子要主動守邊(仁宗時曾計劃南遷,可惜因猝然駕崩,沒有成功)。由於離關塞太近,蒙古(和後來的後金、清)鐵騎經常突入京畿,直接威脅京師的安全。崇禎十七年北京驟破,天下遽然易主,與明朝的定都形勢是密切相關的。
-
5 # 朝文社
從感情上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見證了大明王朝從頭到尾,不屈不撓的風骨,也見證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寧折不彎的高貴氣度。但是如果刨根問底的話,這兩個事情,卻值得後人一聲嘆息:如果明朝可以稍微多一點智慧謀劃,如此悲壯的場面與悲情的結局,完全可以避免!
換句話說,兩個明朝慷慨壯烈的歷史景象,卻都是明朝統治者目光短淺挖的坑。
首先第一句話“天子守國門”,在明朝歷史上,陸續出現過好多次,土木堡後的北京保衛戰是一個,嘉靖年間的庚戍之變是一次,然後還有崇禎年間,不止一次被人打到北京城下,直到最終壯烈殉國。但如果看起因,這個場面,原本不用這麼悲壯。
因為“天子守國門”的根由,就是明成祖永樂皇帝,將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雖然很多人都盛讚明成祖的雄才大略,但要是仔細看看,這就是明成祖挖了坑以後的補救措施。為了搶奪皇位,明成祖發動靖難之役,把精兵強將全調來南下,結果北方防務大壞,尤其是他把大寧地區割讓給兀良哈蒙古,把遼王沈王谷王幾個擁兵塞外的親兄弟調到內地來,更導致遼東漠南再無明朝強兵,北京城直接面對蠻族騎兵侵擾,天子守國門的坑,就是這麼挖下。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明成祖沒有這樣激進,或者採取更穩妥的辦法,比如透過軍隊換防等方式,充實塞外屯墾邊備,明朝的北方戰略態勢,必然會好的多。靖難之役如果有什麼負面後果的話,就是這場荒唐調整,導致朱元璋生前苦心安排的北方邊防體系,徹底打亂!
換句話說,明朝中後期以後,幾次北京地區的邊防危機,都是拜這個調整所賜。
如果說天子守國門,還只是前人挖坑,那麼“君王死社稷”這條,看上去是崇禎皇帝壯烈殉國,其實就是他本人不作不死,在中國歷史上,遷都再戰並非只意味著恥辱,相反戰略性的放棄,反而意味著給王朝又一個重生的機會。放在崇禎在位時的晚期,在北方糜爛一片的局面下,退守江南地區,是最為穩妥的抉擇,甚至可以一邊造成李自成與清軍的攻殺,一邊整合江南的力量繼續備戰。類似的成功經驗有過很多次,但是絕望的崇禎皇帝,卻選擇了自盡殉國。他的自盡,也意味著南中國的明王朝,將是一盤散沙,被清軍各個擊破的局面,難以避免。
所以歷史面前,很多充滿情懷的場面,背後都有著讓人喟嘆的痛惜,透過情懷反思痛惜,才是讀歷史的真諦!
-
6 # 哆啦A猛
中國歷史上天子守國門的情況太多啦,西漢的長安在當時就可以算作國門,擋著匈奴人的兵鋒。東晉的建康,北宋的汴京,南宋的臨安,在當時都距離國境線不遠,唐朝的長安城更是被突厥、吐蕃輪番威脅。就連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在抗日戰爭時期也因為距離沿海地區太遠,早早的就淪陷了,難道蔣大總統也是在守國門?
-
7 # 哀公問宰我
後人這麼說,你便這麼信?歷史並不是後人能編排的。明朝定都北京應該說很偶然,朱棣原來封地在北京,而且即使靖難之變後,明朝首都還是南京,當時明朝面對北元壓力比較大,朱棣必須北伐,為了便宜行事,不得不把政府班子整體移到北京。朱棣死後,其子朱高熾曾想將權力中心移到南京,讓自己兒子朱瞻基於南京監國。由於朱高熾死的太早,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就死了。此時朱瞻基年紀不大,新主登基,而且此時政治班底大都是朱棣舊人,不願南下。於是在宣德皇帝即位後,正式把北京作為首都。至於“君王死社稷”這話很搞笑,古代朕即國家,皇帝被滅了,國家自然就亡了。
-
8 # 漫卷詩書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對明代的多個歷史事件的概括。但總體來說,這句話前半句,主要是指明成祖朱棣;後半句,主要是指崇禎帝朱由檢。
【天子守國門】: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但是,蒙元近百年的統治影響,還保留在老百姓腦海裡。而且,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沒有死,而是帶著大批蒙古貴族逃回了草原,並延續了元朝政權,史稱“北元”,時刻威脅著剛建立的明朝。朱元璋派徐達、藍玉等大將多次征討後,北方邊疆略得粗安,但得時刻防守。
後來,朱元璋大殺功臣,名將幾無倖免,無人帶兵。朱元璋就把幾個兒子分封在北方,並給予統兵之權,讓他們守衛北部。朱元璋駕崩以後,嫡長孫朱允文繼位,是為“明惠宗”建文帝。建文帝看諸位叔叔手握重兵,不聽排程,便在黃子澄等人的建議下,學漢景帝——削藩。當然,削藩的效果,與漢景帝遇到的情況一樣——諸侯王準備造反。結果,分封在北京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4年之後,靖難成功,朱棣以藩王身份取得帝位,史稱“明太宗”,後被嘉靖帝改為“成祖”。
朱棣當了皇帝后,鑑於自己取得天下的方式。朱棣繼續削藩,把西北諸王內遷,並且收回兵權。如此一來,在明初大將被殺的差不多的情況下,又經歷了幾年內戰,能真正跟蒙古殘存勢力對陣的,就更少了。
另一方面,北京是他的老根據地,算是“龍飛之地”;加之,攻入南京城後,為了使南方士族支援自己,在朱元璋殺了大批武將之後,朱棣又對文臣大殺一通,很不得民心。原來本無根基,現在又弄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朱棣沒辦法,只好留下太子朱高熾在南京處理政務,自己則繼續在北京辦公。如此,便形成了明朝的“二京”。
但是,北京距離所謂的“九邊”如山海關、薊門、大同都非常近,一旦邊關有漏洞,蒙古騎兵不用多長時間,就能兵臨北京城下。明成祖以北京為基地,大舉出擊,五次親征,基本上打垮了北元勢力。
後來的元朝勢力,雖然四分五裂,基本沒有統一過。但分成的蒙古諸部,並不是全都怕明帝國。其中一些,非但不怕,他們時而進貢稱臣,時而騷擾邊關搶物資和人口。明中期,也先率領瓦剌等部族搶東西,甚至俘虜了御駕親征的明英宗。可見,北京城仍是處在威脅之下。這使得後來的明朝皇帝,也不得不學明成祖朱棣,時刻注意著北京的西北一帶,這被稱之為“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有不少混蛋玩意,如明武宗朱厚照。但基本上又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就是“比較有節操”,即便是“土木堡之變”中被俘虜的明英宗,也沒有像北宋的徽欽二宗投降。最後,在於謙為首的重臣力保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繼位,是為“景泰帝”(後世非常著名的景泰藍,就是以其統治的七八年間的年號“景泰”命名的)。
這是也先萬萬沒想到的,本來想借明英宗要挾點財物,結果變成了“燙手山芋”——留著沒用,換不來東西;殺了的話,畢竟曾經是皇帝,可能跟明朝的關係就徹底崩了,以後再耍無賴要東西,恐怕就沒可能了。並且,長期的相處後,明英宗這個俘虜,竟然透過個人魅力,征服了一眾蒙古貴族,其中就有也先的弟弟。最後,在也先弟弟的力保下,朱祁鎮回到了大明國內。
當然,另一邊的朱祁鈺,雖然當了皇帝,可是遇到了當年宋真宗面對遼國入侵的情況,有大臣提議遷都,咱們還是回到南京吧!同樣,像當年寇準力排眾議一樣,朱祁鈺也有他自己的“寇準”——兵部尚書于謙。最後,朱祁鈺決定死守北京,等待“勤王”大軍的到來。於是,北京全城被武裝了起來,全國各地的駐軍也在陸續趕來“勤王”。蒙古部隊的幾次攻城,沒有討到便宜,最後撤軍。景泰帝也算是“天子守國門”,並且等著“死社稷”了。
當然,明朝真正稱得上“死社稷”的君王,是末代皇帝崇禎。這個,眾所周知,大略說一下。公元1644年,北京城逐漸被李自成的軍隊合圍,在基本無望的情況下。崇禎帝沒有選擇遷都(當然,有被迫的意思),他派人將太子諸王送出皇宮、希望他們扮成百姓模樣,逃過一劫。接著,敦促后妃自盡、親手斬殺幾位年幼公主,斬傷長平公主(就是武俠小說《鹿鼎記》裡的獨臂神尼九難師太)。接著,由心腹太監王承恩陪同,披頭散髮,走上煤山上吊自殺,王承恩也上吊自盡,被稱為“君王死社稷”。
雖然,有不少人認為,明朝的皇帝與這句話名實不符。但這句話,多少也反映了明朝末年,時人的一種心理。
同時,這也反映出了明朝定都北京的一些問題。誠如明朝遺民黃宗羲在其著作《明夷待訪錄》所說:“有明都燕不過二百年,而英宗狩於土木,武宗困於陽和;景泰初,京城受圍;嘉靖二十八年受圍,四十三年邊人闌入;崇禎間,京城歲歲戒嚴。上下精神,敝於寇至,日以失天下為事,而禮樂政教猶足觀乎?江南之民命竭於輸挽,大府之金錢靡於河道,皆郡燕之為害也。”
-
9 # 六甲番人
明朝是一個有氣節的朝代,終明一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在古代史,世界上所有超過了百年曆史的帝國之中,明朝創造了兩個唯一:1、唯一沒有與其他國家或勢力簽定任何不平等條約的王朝;2、唯一從不向任何勢力屈服的王朝。
至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主要是講兩個歷史大事件:
1、天子守國門,是指明王朝永樂帝遷都北京,鎮守國門。
明朝建立後,最大的邊患是北方的韃靼和瓦剌。而當時山海關是中原與東北關外的一道邊關重鎮。朱棣在南京登基稱帝后,北方時常受到北元少數民族勢力的南襲威脅,所以朱棣在1421年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京師。對於這次遷都,民間稱為“天子守國門”。
2、崇禎帝吊死煤山,以身殉國。
崇禎皇帝時,內憂外患,東北聚集了明朝的主要精銳軍隊防禦後金,而李自成農民起義後,勢力不斷髮展壯大,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京師,崇禎皇帝寧死不退,吊死煤山。對此,民間對此事件稱為“君王死社稷”。
關於明朝與清朝的對比,已經有太多的文章提到了,簡單說,就是清朝缺乏民族氣節,經常幹些讓華人蒙羞的恥事,而明朝儘管不如漢唐時強大,也不如宋時經濟發達,但其不屈的民族氣節,卻是留給我們後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
10 # 雲在青天麻子說茶
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正確理解應該從明朝開國時期的周邊局勢說起,
元朝為首的蒙古帝國,在明朝起兵抗北的同時,中國西域的帖木兒帝國也正在崛起,
朱元璋先造反成功,建立大明,而元朝殘部而逃亡漠北,史稱北元;
(1388年,帖木爾遣使明朝,要與朱元璋建立軍事同盟,共同打擊蒙古)實際上則安插了大量間諜在大明邊境,借朝貢名義,不斷刺探軍情!
而面對北元,帖木兒則謙稱自己也是成吉思汗後代;並不遺餘力的撮合著自己幾個孫子與北元首領女兒的婚事:“帖木兒的子孫豈能與成吉思汗的子孫相提並論?朕千秋萬歲之後,自當在成吉思汗的子孫中擇賢而立……”
由於北元在蒙古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帖木兒是極度拉攏,不惜以立黃金家族成員為大汗作為條件,進行拉攏;
1388年北元首都哈拉和林被明軍藍玉攻陷,黃金家族至高無上的地位不保,大部分蒙古部族脫離北元,而帖木兒則依然恭順的對待北元貴族。公元1400年,帖木兒的孫子伊斯坎達帶1000騎兵擅自,攻下了蒙古部族盤踞的于闐等地,推進到塔里木河,被帖木兒重重責罰,並立刻撤軍;
由於朱元璋和朱棣都根本不瞭解帖木兒帝國的真實情況,看到朝貢書信都是龍顏大悅,“帝得表,嘉其有文。明年命給事中傅安等齎璽書、幣帛報之。其貢馬,一歲再至,以千計,並賜賓鈔償之。”實際上,帖木兒主動稱臣納貢,年年派使者深入明朝南京,就是為了刺探明朝對經營西域的情報,並假裝生意人,在明朝邊境廣佈間諜:“蓋番人善賈,貪中華互市,既入境,則一切飲食、道途之資,皆取之有司。雖定五年一貢,迄不肯遵,天朝亦莫能難也。”
據西班牙駐撒馬爾罕大使克拉維約記錄,帖木兒最後一次派使團嚮明帝國納貢是在公元1396年,到南京已是1397年。同年11月,傅安代表的明朝使團也抵達了撒馬爾罕。帖木兒卻把他扣押起來:“安至其國被留,朝貢亦絕。尋令人導安遍歷諸國數萬裡,以誇其國廣大。”此時,傅安等人才明白人家實力到底有多強大。此時,他孫子皮爾·穆罕默德在印度河戰敗,於是帖木兒先攻入印度德里”,殺死了10萬人,於是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看他不順眼,於是帖木兒就回師於1400年,攻入敘利亞,焚燒大馬士革,接著與奧斯曼土耳其交火。
1402年,北元最後一任皇帝被殺,叛者自稱“韃靼”並嚮明朝進貢求和。而北元的太子“本雅失裡”1403年流亡到了帖木兒帝國,1404年皈依了伊斯蘭教,一直不屈的北元分崩離析了,那帖木兒就毫不客氣了,他最擔心的障礙沒有了,他停止了對土耳其和埃及的進攻,劃出了詳盡的進攻路線,以于闐為基地,先攻下哈密,再攻入長城,直搗北京。
然後他會護持北元流亡太子上臺,號召甘肅、陝西、寧夏、四川等地的穆斯林和蒙古人一起進行復國,而他的騎兵從北京到南京,僅需100天;基本上是計劃6個月拿下明朝首都;正好此時,朱棣謀朝篡位訊息傳到撒馬爾罕,帖木兒當眾把明朝使臣”傅安“叫到大庭廣眾前,怒斥:“汝之可汗叛父害侄,不配為君,只可稱豬!朕即行討伐!”
1404年的冬天,所有外華人都被勒令離開撒馬爾罕,帖木兒親率20萬精兵東征,並沿路運送給養,囤積到于田,同時從中亞逐步撤兵,也向于田集結,作為第2梯隊。(他之前攻打德里(印度之戰)動用了80萬軍隊,俄羅斯之戰30萬,土耳其之戰50萬)
大戰在即,雙方可以先做下軍事力量對比:
攻防人數:
帖木兒為攻方,按歷史記錄第一批為20萬,其中騎兵大約10萬人,而後援部隊最多可能集結到于田的上限算30萬人;
朱棣為守方,哈密為衛,明朝規制是5千6百人;哈密附近一共7衛5所,分佈在山西甘肅新疆漫長的邊境線上,而總兵力大約5萬人;而即使正好朱棣率騎兵精銳駐紮北京的話,那大約有6萬騎兵;援軍則為全國各地抽調的步兵,按永樂兵制的38萬為上限,兵力分散在兩京十三省19個都司。邊防衛所制,“5600人為衛,1120人為千戶所,112人為百戶所”,援軍總數最高也可達25萬。
至於蒙古韃靼部落,那麼對朱棣而言,指望蒙古人幫忙似乎不太現實,所以暫不考慮;
從和田到長城的距離,與南京到長城的距離差不多,雙方的軍需糧草供應,應該朱棣略佔主場優勢!
攻防輜重
很明顯,一旦開打,則哈密衛首當其衝,5600年能抵抗多久,取決於雙方的攻防裝備
帖木兒有中亞聞名的回回炮(投石機),一百年前就已經威震襄陽,長城關隘很難抵抗巨型投石車的攻城!
帖木兒的軍隊善於攻城,他不僅繼承了蒙古式的攻城技巧,還精研了穆斯林傳統的攻城戰。專業的軍事工程兵,大量的先鋒輜重部隊,使得帖木兒攻城器械更加豐富:可以發射火彈的弩炮和大型投石機,撞錘車,希臘火,大型雲梯車等等而且投石車和巨炮結合使用攻城,已經成為帖木兒最擅長的攻堅戰術,因此他才能一舉拿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布林薩——這座由漢尼拔設計的千年古都
朱棣的哈密衛所和北京城防,可以假設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一樣堅固
有人說明朝有世界先進的火器,理由是華人發明了火藥,的確目前歷史上實際上第一個使用火器的中化的金國;蒙元學習以後,改造加工出了火炮,而明初的火器基本是仿蒙元,明朝用射程十米的銅火銃,
那麼明朝的火炮現在沒有文物可考證,很多粉絲貼圖找到的一般都是明末 從歐洲或者澳門進口的 艦載加農炮,也即是紅夷大炮;所以實在找不到朱棣時代的大炮可以上圖;
如果真有威力巨炮的相片或者殘骸,或者信史記錄,不妨上圖,順便告訴博物館,貼補一下明史裡的一個空白!
明朝當然可以繳獲蒙元的銅炮(為銅質鑄造,銃形為碗口銃,全 長34.7釐米。銃身豎刻兩行八思巴字銘文表明其製造於“大德二年”,即1298年。 據有關專家介紹,在以往發現的元代銅銃中,有明確紀年的最早的一件實物是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至順三年(1332年)碗口銃。此次新發現的這件銅口銃,比至順三年銃早了34年,成為現存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防禦上,除了以逸待勞,朱棣不佔優勢!
情報諜戰:
帖木兒非常重視間諜活動,除了學習蒙古人傳統的用 箭和鷹,信鴿組織情報網,帖木兒還利用其軍隊中的不同種族,培養間諜,並遣送到世界各地,他成立了專門的間諜機構,有的間諜化妝為阿訇,有的偽裝為天主教士,有的假扮猶太商人,看似無害的農婦,牧民,都可能是他的手下。
明朝也很重視情報,有東廠和錦衣衛,尤其是錦衣衛是朱棣特旨恢復的,但主要監視漢人,對於西域方面的軍事情報,似乎明朝沒有足夠投入相應資源,尤其明朝初年,回回滿天下,邊境還是回回和蒙古人居多,民心不穩啊;
帖木兒親率的20萬精銳行進到和田時,明朝皇帝朱棣才知道:“永樂三年春二月己卯,敕甘肅總兵官,左都督宋晟曰:回回,倒兀言:撒馬兒罕回回與別失八里,沙迷查干王,假道率兵東向,彼必未敢肆志如此,然邊備常不可怠。昔唐太宗兵力方盛,而突厥徑至渭橋,此可鑑也。宜練士馬,謹斥堠,計糧儲,預為之備。”
由此可見,朱棣和朱元璋一樣,都被帖木兒長期迷惑,根本沒有把這場即將發生的軍事衝突當作襄陽保衛戰,甚至沒有調兵增援的準備,更不用說發動全國動員
所以情報方面,朱棣似乎也沒有勝算!
單兵戰力
騎兵部隊任然是15世紀野戰爭鋒的主力;
就戰馬而言,蒙古矮腳馬和中亞的阿拉伯馬對比,衝刺力不足,中原對於中亞,戰馬數量也不足;
薩拉丁對抗歐洲最倚重的馬木留克重甲騎兵(唯一擊敗過蒙古騎兵的武裝),這樣的牛軍,都剛剛給帖木兒在埃及戰役中殲滅了!從這方面看,帖木兒明顯具有大比例優勢!
兵臨哈密
3個月進佔哈密,6個月攻下燕京的計劃正在實施“
帖木兒的前鋒右路軍,從塔什干出發,公元1405年翻越天山,1月6日推進至伊犁河。由皇孫哈里·蘇丹帶領一路進攻,肅清了沿途的蒙古部落武裝,於2月下旬推進至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位於吐魯番的東北方),離大明邊界重鎮哈密衛不到400公里。
而此時的朱棣,在南京城幹嘛呢?
1404年的南京有幾件大事,朱棣十月“籍長興侯耿炳文家,炳文自殺。”十一月,“下李景隆於獄”。朱允炆的舊臣降將正在人人自危。而安南(越南)發生政變,“八月丁酉,故安南國王陳日煃弟天平來奔。”朱棣怒,欲大徵安南。而奉命出海秘密搜捕朱允炆的太監鄭和,正率軍在東南造大船,看來朱棣的重心仍在忙於收拾篡位後的內政;
此時一旦哈密失手,朱棣的大本營北京難免很快會被攻下,燕雲十六州失守,則明朝的命運會不會和其他被帖木兒征服的國家一樣,歷史長河裡中加上一筆華夏文明被伊斯蘭文明吞併的記錄呢?!
歷史總是如此弔詭,當這隻40餘戰從未敗績的光榮之師,忍受了3個月艱苦的跋涉,帶著大量的馬匹,無數的糧草補給,成功奔襲數千裡的帖木兒兵團,15世紀公認的最強武力,當時世界已經沒有任何國家和武裝力量能夠阻止他們侵略了,除了上帝可以!
天佑華夏
帖木兒因為東歐金帳汗國派使者送來臣服賀表,非常高興,在進軍途中召開慶賀宴會;他飲酒過量,當場發燒。各國的所有醫生都無法為他退燒,2月18日,哈密城下的部隊沒有接到他進攻的命令,皇孫只收到了他死亡的資訊。而他離去的是如此突然,遺言只有一句話:“若我復活,世界將顫抖!”
由於沒有指定繼承人,他的2個侄兒和兒子,馬上為了汗位發生了劇烈爭執,乾脆各自拉起隊伍相互開打;一打就是好幾年,帖木兒的一個孫子爭不過他們就自己拉隊伍跑去佔領了印度,建立莫臥兒王朝;
而東征行動就此告終,為了爭取明朝的支援,幾年後,撒馬爾罕的當權者把明朝使者傅安釋放,並派人護送回南京。
明史是這麼記載的:
據《明史·西域火州傳》記載:“永樂四年五月,命鴻臚丞劉帖木兒護別失八里使者歸,使臣言,回回(即中亞人)行賈京師者,甘(肅)、涼(州)軍士多私送出境,洩漏邊務。”
永樂五年六月,安等還。初,安至其國被留,朝貢亦絕。尋令人導安遍歷諸國數萬裡,以誇其國廣大。至是帖木兒死,其孫哈里嗣,乃遣使臣虎歹達等送安還,貢方物。帝厚賚其使,遣指揮白阿兒忻臺等往祭故王,而賜新王及部落銀幣!
永樂5年,回到中國的使臣傅安,遊歷過帖木兒帝國,將其實力和東征的意圖告訴朱棣,真不知道朱棣當時是否嚇出一身冷汗;
從永樂7年,朱棣鐵了心遷都北京,營造天津衛,並將大量人民遷居華北來看,這件事對朱棣的心理陰影中有不小的面積!分崩離析的北元,韃靼,尚且不好搞定,何況如此強大的帖木兒?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明朝一直將邊防大軍集結在京城附近,名曰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
11 # 歷史知事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兩件事。
天子守國門是朱元璋的藩王守國門的策略在朱允炆那裡失敗後的必然選擇。朱元璋信任兒子守國門,兒子卻奪了孫子皇位。後面的皇帝會信任誰來幫他守國門,今天為你守國門,明天就想給你守社稷!親戚兄弟不可信,外臣更不行!
退一步說,天子守國門並不是明朝在做的事。歷史上那些強盛的朝代都是天子守國門。
漢朝威脅主要來自西北的匈奴,國都就在西北的西安,開疆拓土後西陲變成中央,東漢外患徹底解除後居天下之中沒問題。
唐朝定都西安,針對突厥,吐谷渾,高昌吐蕃的戰爭有很多便利,向西打到很遠。可是同時,西安城多次被外族打破,福禍相依啊!
北宋的河北貧瘠且沒有長城保護,只好把都城放在河南平原上的開封。可是黃河只能把戰爭規定在冬天,敵人一旦過河,開封這個平原上的都城很容易被人一鍋端,北宋的靖康之變比甲申之變更讓人惋惜。
天子守國門不是明朝專利,這是其一。
崇禎的君王死社稷表現出崇禎堅貞不屈的特點,給明朝掙得一個“烈”字!
可是做一個貞潔烈女真的好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真的好嗎?未必吧!
劉邦被冒頓圍困白登時沒有想君王死社稷,才有了大漢帝國。李世民與突厥訂立城下之盟時沒有君王死社稷,才有了大唐帝國。趙構泥馬渡江七次海遁沒有君王死社稷,才有了南宋一百年的繁榮。
袁世凱晚年被日本逼迫簽訂《二十一條》,巧妙周旋,最終只是籤一個民四條,卻設立國恥日喚醒了民眾,為後來的巴黎和會華盛頓和會爭取的機會。
咸豐面對英法兵峰不想死社稷,逃到承德,才有了後來的同光中興。慈禧和萬國開展,也許想過君王死社稷,可是很快反應過來逃跑了。
所以,明朝的君王死社稷不應該讚美崇禎為江山社稷而死的獻身精神,反而應該批判他死了卻順帶滅亡了大明江山社稷的罪行!
敵人來了,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談和,談和不成就逃跑。這是任何人都能想到的策略。崇禎不是sb,肯定想到了!可是,崇禎的性格和明朝廟堂上的氛圍決定了他不可能那樣做!
崇禎最悲催的不是自掛東南枝,而是沒有一個像魏忠賢和秦檜那樣既能辦事管人又能背黑鍋的奸臣。
奸臣,不忠於江山社稷和人民百姓,只終於皇帝個人,可是保住皇帝,才有可能重奪江山,不是嗎?
崇禎不是君王死社稷,而是社稷死君王!大明未曾辜負崇禎,崇禎卻以一死徹底埋葬大明!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丹水秋風!
-
12 # 六月天空Q
我認為要明智的去看待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不是把所有的明朝皇帝都當成是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我想明朝天子守國門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指明成祖朱棣個人建都北京抵禦外族,而不是指繼明成祖朱棣之後的所有明朝皇帝都和他一樣想留在北京守衛國門。畢竟北京這地方離蒙古部落和女真部落這麼近而且還容易被打劫, (注,嘉靖29年被外族打到北京城下差點亡國,詳情自己去百度。) 難保繼明成祖朱棣之後的明朝歷代皇帝中會不會有不想待在北京的。自明成祖遷都之後的明朝歷代皇帝都是待在北京的,如果有皇帝想再度遷都必會遭到群臣的反對,外加明朝皇帝也比較好面子,所以群臣一反對皇帝只能作罷。
說個題外話,也許會有人問明朝皇帝不是都很殘暴嗎?只要反對殺掉就行了,怎麼會在乎群臣的意見?而我的回答則是,個別暴君也許會殺掉反對他的人,但一個反對你的人你可以殺掉,千個萬個反對你的人你如何殺掉?全殺掉了又誰來替你幹活?現在的人其實大部份對明朝都有偏見,總認為明朝的皇帝不是暴君就是昏君,(注,極端明粉、明吹除外。) 其實明朝皇帝並非人們想象中的那樣,明朝歷代皇帝中有暴君、明君、昏君、庸君,而且明朝有時候也並非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糟糕。現在總有人喜歡拿明朝和清朝比,但我要告訴你們在我眼中明朝和清朝都是半斤對八兩,差不多一個德性。在對外上明朝比清朝強硬,哪怕是在明朝末年。而在領土方面清朝又比明朝大,而且在被列強割地後還能留下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給民國繼承。所以在我看來明清兩朝都是半斤對八兩,現在的明粉、清粉根本沒必要拿這兩個朝代來爭個高低的。
說回正題,我想正因如此現在的人才會誤解為明朝歷代天子都在守國門、都很有骨氣的。而我想告訴你們的是,真正有骨氣和守國門的只有朱棣,和他的後代子孫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下面再來說說君王死社稷,我想君王死社稷指的是朱允文,而不是崇禎,因為朱允文死了但明朝的江山社稷還在,只不過是換了朱棣當皇帝而已,而崇禎是被李自成打到北京成下才在煤山上吊的。崇禎連朝代都被李自成給推翻了,崇禎自己都被李自成給逼到上吊了,崇禎當時哪還有什麼所謂的江山社稷啊?江山都已經是李自成的江山了。所以我個人認為現在說的君王死社稷指的是朱允文,不是崇禎,只是被現在的人誤會成了崇禎。
-
13 # 澹奕
看似充滿骨氣與霸氣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實際上更多的是無奈與笑話。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封四皇子朱棣為燕王鎮守北平,抵禦蒙古,之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位遷都北京。
一來畢竟是自己奪取皇位,北平自己經營多年勢力要比南京好很多;二來,蒙古人始終是個非常大的威脅,成祖遷都也是為了遠征蒙古做準備。“天子守國門”,然而當初北京並非國門,國門之外盡是明朝的江山,守的是什麼門?的確,成祖發動靖難之役,調動大量原本守衛北方的軍隊,衛所內遷造成了北方國界線大幅度後退,讓北京成為了國門。說的多麼正義凌然,“天子守國門”,江山越守越小,京師城外,遙遙相望竟然都是蒙古人牧馬的場景。所以,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實在沒必要進行過度渲染,實在有些寒磣。
而“君王死社稷”卻是真的,畢竟國難當頭,明朝皇帝的確沒有退縮之輩,土木堡之變,英宗朱祁鎮被俘虜,瓦剌大軍兵臨城下,明朝也沒有南遷逃亡,而是拼死抵抗,同時拒絕了用大量財物贖回英宗的要求,反而是另立新君景泰帝朱祁鈺。
不過,與當年靖康之變宋朝南渡相比,崇禎帝煤山殉國的確可歌可泣,然而崇禎帝一死了之之後,原本實力強悍的南明朝廷內訌不斷,不想著抵抗滿清反而互相殘殺,最終功虧一簣。
-
14 # 江東去
從秦皇到宣統,二千餘年,你見到有幾個天子守國門了?平曰裡,他們貪腐成性驕奢淫逸,戰亂時,或危機來臨時,奴才文人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來忽悠腦殘的人。他們放殺,一是因為在位時野蠻殘暴大耍流氓,成現女人聽音樂不理政事,二是因為權力的極端自私,獸性勃發。
-
15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如何看待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兩句被傳言為朱元璋、朱棣祖訓的話,確實有點胡扯。同時被眾多“明粉”奉為明朝之魂,也有點言過其實,但這兩件事卻是不折不扣的事實。
說實話,明朝這個朝代真是華人心中一個複雜的存在,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政權,明朝沒有漢唐豪勁奔放、沒有宋朝富庶繁華、也沒有先秦諸子的百花齊放。
但僅因為是漢族最後一個封建政權,便似乎可以忽略它僵直的政體、酷烈的黨爭、孱弱的軍事(朱元璋父子時期除外)、沉滯的經濟。
在眾多明粉口中,“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幾乎成了他們對明朝的全部印象,並將其稱為“鋼明”。甚至,凡是有人以一個相對公允的視角解析明朝的缺點,都被冠以“滿遺”的帽子。
與明粉相對的則是另一群“明黑”,這些明黑們將明朝的缺點無限度的放大,在他們口中錦衣衛、東西場、劉瑾、魏忠賢似乎成了隱形君王。但說實話,劉瑾、魏忠賢之流比之唐朝李輔國、田令孜動輒廢立皇帝,可謂不如前輩多矣。
魏忠賢號稱九千歲,至少還比皇帝少一千歲,田令孜可是直接給唐僖宗當了“爹”!而且,估計借他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像李輔國那樣,在皇帝面前說出:“大家(皇帝的代稱)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的話來,怎麼沒見有人那這個出來黑唐朝呀?!
所以,明粉倒不見得一定是有多酷愛明朝,不過是大漢族主義爆棚,心裡討厭元、清而已。至於明黑,則更像是為了證明牛頓經典力學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等”的理論而出現的。
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如何看待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自從朱棣遷都北京,並保留南京作為陪都後,明朝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天子守國門”的態勢。雖然從明朝的版圖上看,整個東北都在明朝的疆域內,但這不過是心裡安慰罷了。
公元1424年,朱棣去世,1449年便爆發了土木堡之變。蒙古瓦剌(漠西蒙古)部首領也先俘虜了明英宗朱祁鎮圍攻北京城。之後蒙古崛起的大汗,達延汗、俺達汗、林丹汗,那個不是領明朝皇帝頭疼不已?
1550年,俺達汗破邊而入,再度圍攻北京城,史稱“庚戌之變”。後金崛起後, 1629年(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皇太極率軍兵臨北京城下,與回京勤王的袁崇煥激戰於德勝門、廣渠門下。這些戰例都足以說明,北京城在明朝本就是前線,說“天子守國門”並不為過。
再說“君王死社稷”,末代君王逃無可逃,被迫禪讓國柞或跪地乞降的例子並不少見。真是混到國破家亡的時候,有勇氣以身殉國的君主還真不太多,崇禎算其中一個。不過,崇禎是滿懷怨念而去的,作為一個帝王自己一咬牙殉了國家,卻沒有安排好繼承人的問題,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有血勇之氣,稱不上一個好君主。但不論如何,崇禎以身殉國是個事實,這一點上至少不容置疑。
所以終明一朝,天子卻曾鎮守國門,君王也確殉死社稷,雖然它不應該被抬到信仰的高度,但至少明朝皇帝們踐行了這句話。
各位爺,您要是看著覺得還中,要不嘗試點個“贊”?
我用人格擔保,點了絕對不會懷孕!哈哈哈!
-
16 # 靜夜史
這是一句如雷貫耳,聲震寰宇的豪言,全句是這樣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句話被很多人認為是明朝的組訓,即朱元璋為後代的皇帝們制定的章程。
關於是不是朱元璋制定的組訓,我們暫且不論。我們先看下“天子守國門”和“君王死社稷”兩句話。
這兩句話對應著明朝的幾位皇帝。明朝朱元璋到崇禎共經歷16帝,歷276年。其中“天子守國門”指的是明朝第三位帝王朱棣之後的共13位皇帝;
而君王死社稷指的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
1、不得不守,是為“天子守國門”!
1421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遷都北京,標誌著北京成為大明帝國新的都城。
此時的明朝建立時間不長,在長城以北,雖然北元政權被打殘,但是蒙古各部落並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在明朝週期性退兵後,他們重新聚攏,恢復實力,重新成為明朝的巨大威脅。
在《明史》中,對朱棣進行了如下評價:“六師屢出,漠北塵清。”事實上,因為當時深入漠北作戰需要消耗大量的國力,因此在朱棣五徵漠北之後,明朝內部已經開始出現危機,所以此後明朝再也沒有大規模向漠北地區進軍的記錄。
那麼,面對重新強大起來的蒙古,明朝應該怎麼辦?答案是修長城!
明朝時期,是繼漢朝之後又一個大規模修築長城的朝代。明朝長城的長度超過6000公里,是明朝抵禦蒙古以及後來的後金最重要的屏障。
朱元璋時代,將元朝勢力趕回蒙古高原後,朱元璋在長城以北的地區設定了大量的衛所。衛所制度是南北朝時期府兵制的一個變種,是兵農合一的制度,衛所的設定,將明朝的勢力維持在蒙古高原的邊緣,對大漠深處的蒙古勢力形成了擠壓的態勢。
但是1398年,“靖難之役”爆發, 最為北方的守衛者,朱棣的南下直接導致了北方兵力空虛。不僅如此,朱棣起兵的時候,還綁架了同在北方的寧王朱權,將朱權的朵顏三衛據為己有。
朱權是自己弟弟,好打發,但是朵顏三衛是投降的蒙古人組成的僱傭兵,不給好處是不會給你賣命的。朱棣開出的條件是:事成之後,將蒙古高原東部地區賜予朵顏三衛。
朱棣登基後,履行了他的諾言。將蒙古高原東部賜予朵顏三衛,皆大歡喜。但是朵顏三衛提出,明朝的開平衛深入了朵顏三衛的地盤,讓朵顏三衛內部首尾不能相顧,希望明朝將其撤銷。
這一提議在宣德年間成為現實,1428年,明宣宗下令內遷開平衛。
開平衛雖然只是一個衛所,管轄的土地不過300裡,但是產生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因為開平衛的丟失,明朝的北部防線出現巨大缺口,東部的遼西地區,西部的東勝衛、大寧衛等孤立無援,不得不相繼放棄,從此明朝北部疆域全面退守長城一線!
從北京到居庸關、八達嶺有多遠,北京距離前線就有多遠!
正是因為明朝主動放棄長城以北的衛所,導致明朝不得不以長城為國境線,形成了“天子守國門”的局面!
這種局面對於明宣宗之後的皇帝來說絕對不是好事,比如明英宗朱祁鎮,明世宗朱厚熜,明思宗朱由檢!
北京成為第一線,一旦前線戰事失利,北京就會成為下一個目標,這樣的局面讓給明朝背上了巨大包袱。
但是明朝卻不能遷都。一來都城近在眼前還放棄了大片土地,一旦都城南遷,整個華北都恐不保;二來明朝計程車大夫們也不允許遷都。
所以明朝皇帝就只能在這裡槓著,槓到山窮水盡為止!這是明朝皇帝的悲哀,更是明朝的悲哀!
所以,“天子守國門”,是不得不守!
2、不得不死,是為“君王死社稷”!
說起崇禎自縊這件事,無數人在惋惜的同時,也在為崇禎的偉大舉動所感動。因為一代帝王,以死明志,還留下了“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的遺書。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偉大的行為,不是嗎?
是的,確實很偉大,但是是誰逼著崇禎走到如此壯烈的地步的?
是崇禎自己!
1627年,天啟皇帝崩,崇禎繼位,是為明思宗。
此時的明朝,早就已經烏煙瘴氣,閹黨作為當時最龐大的勢力,控制了大部分的國家機器,而自詡正人君子的東林黨則完全被壓制。
崇禎繼位後,東林黨的救星來了。因為崇禎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在繼位僅僅兩個月時間,就讓魏忠賢死無葬生之地,並將閹黨連根拔起。
作為立威的第一把火,燒得還行,反正是舉國歡騰,崇禎皇帝的威信是確立起來了。
但是緊隨其後的就是國家機器的亂套,因為崇禎堅持除惡務盡的原則,所以很多無辜的人受到牽連,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最可怕的是,被崇禎救活的東林黨取代了閹黨,成為朝廷的實際掌權者!
和沒文化的太監不同,這些飽讀詩書的文人是地地道道的政治流氓,很快,崇禎朝的形勢就急轉直下。
來自關外的女真崛起,陝甘地區的農民起義也風起雲湧!
因為大臣不幹事,所以崇禎自己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外行的他越忙越亂,越勤政死得越快!
崇禎一朝,清軍不斷入關搶劫。農民起義軍也不斷來敲打,明朝疲於奔命,接連敗績!
作為領導,崇禎的反省態度是很真誠的,下罪己詔,到太廟祈禱,搞得有聲有色。但是轉身他就要殺掉一個大臣當替罪羊。失敗了幾次,就是幾隻替罪羊!
崇禎執政17年,內閣首輔換了至少50個,創造了記錄!
正是因為崇禎的折騰,所以導致君臣離心,因為誰也不想被擔責任!加上崇禎剛愎自用,不信任武將,喜歡插手一線指揮,導致武將對這位皇帝也寒了心!
為了對付民軍,崇禎想和清朝議和。但當朝廷口水飛來時,崇禎及時把提議者陳新甲幹掉了。
李自成打來前夕,崇禎想遷都,大臣不說話,因為誰說了,誰就有可能是下一個陳新甲。著急的崇禎拂袖而去,不願意擔責任的他始終沒有敢說出遷都的事!
這導致崇禎失去了最後生還的希望!
李自成打來的前夜,崇禎和太監攜帶三眼火銃挨家挨戶找大臣求避難,大臣閉門不納,絕望的崇禎走上煤山,書寫了悲壯的一幕!
崇禎知道,落到一幫民軍手裡,崇禎死得會更難看!
除了死,沒有別的辦法!
最後說一句:因為朱棣遷都和崇禎自縊都發生在朱元璋死後,所以這句豪言不可能是明朝的組訓!更多的是後人的穿鑿附會!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7 # 霹靂龍捲風
大明殤
不稱臣,不納貢。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朝臣跪滿帝,百姓順天意。
官民齊剃髮,大清定天下。
-
18 # 豫北老崔
明朝三百載“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明朝皇帝作為君王的原則,同時這句話悠然點燃了我的愛國之心。
這句話出自哪裡關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的出處有多種說法,
出自明成祖朱棣,在其御駕親征蒙古,班師回朝於北京所說,“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這句話對於明朝皇帝相當於成了國策,演變為“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制。”來自《禮記·曲禮下》,是兩千年前的春秋時期。意思為一國之君為死於江山社稷,於國共存亡,官員和民共存亡,兵士餘國之號令共存亡。
“天子守國門”這句話的出自閻崇年2004年編寫的《正說清朝十二帝》,這是閻崇年批評咸豐皇帝的一句話,當年咸豐皇帝面對英法聯軍沒有召兵勤王直接選擇了逃跑,
對比明成祖朱棣的遷都北京,實在是無法比擬。
明朝如何恪守“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成祖朱棣開始在南京登基,北方一直受韃靼、瓦剌、北元蒙古侵擾,朱棣遷都於北平,北平為天子居所,靠近重要防線山海關,遷都北京,以天子守國門之勢震懾北韃靼、瓦剌,加上北元蒙古。
明朝崇禎皇帝面對內憂外患,沒有選擇南遷,也沒有選擇逃出北京,以一身之軀守護江山社稷。在李闖王攻破明朝首都之後,崇禎皇帝選擇煤山自縊,留下莫傷百姓一人的請求履行了君王死社稷的諾言。
明朝皇帝整體氣節是讓人敬佩的,明朝皇帝的作為真正恪守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原則。
如何評價“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他們治理朝政怎麼樣我們不再評論,在面對不管多麼危機的情況不會用女人和財Bora換取和平,絕不割地求和。那怕面對暴軍暴亂,面對敵軍馬上要攻克首都也絕不認輸,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種氣節應該值得我們學習,識時務者為俊傑之類的話就是一些無恥之人為了榮華富貴給自己的無恥找個心理安慰而已。
對於這句話我們不說明朝,不說作為帝王,只說作為普通人。如果面對敵人入侵你願意用女人來換取和平?面對敵人佔領你的家園你願意用逃跑的方式去保全自身性命?你不幸被敵人抓獲你願意用搖尾乞憐換取自身安全?
那怕普通人也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氣節來做民,何怕敵人,對於敵人的妥協只會加速自己的消亡,百姓無一槍一彈但在氣勢上戰勝敵人,贏得敵人的尊敬才是保護自己的良策,莫要認為軟弱、示好就可以高枕無憂。
-
19 # 朱八戒CC
大明王朝統一全國之後,山海關以外的戰亂仍然不斷。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基之後,考慮到北平的地理位置靠近邊防重鎮山海關,決定遷都北平,固守邊防。遷都之後,永樂帝曾五次御駕親征,消滅蒙古軍隊,而南京的體制仍然不變,民間對此稱之為“天子守國門”。
崇禎皇帝即位時的大明王朝,走向了沒落,留給他的是一個亂攤子。從政17年,也有過雄心壯志,也曾想勵精圖治,但力不從心,難以力挽狂瀾。內有李自成農民起義,外有清兵的入關攻擊,加之朝廷的人心渙散,令他疲憊不堪。李自成攻下北平後,崇禎皇帝最後一個早朝空無一人,眼看大明王朝的大勢已去,國難在即,留下了遺書:“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無傷百姓一人”。在這之後,走向煤山,上吊自縊,以身殉國,在民間被稱之為“君王死社稷”。
崇禎這一壯舉,引無數人捶胸頓足,為崇禎偉大的民族氣節所震撼。他以死明志,視死如歸,壯懷激烈,浩氣長存。他不分割土地李闖王,也不與清兵和親,也不逃往南京。他不當亡國奴,不認賊作父,不苟且偷生,為了不傷百姓,選擇忠於社稷,“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他的鐵骨錚錚,死的偉大,死得其所。
“殺身成二,捨身取義”,這是儒家學派的基本道德原則。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成就自己的仁德。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自己的正義。兩千年來,多少的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獨立和國家與人民的利益,保持自己祟高的氣節,甘願為著正義的事業,奮不顧身,獻出生命。
祟禎之死有著多種說法,大明王朝是農民起義而推翻,他是被自己的臣民而逼死。祟禎上吊之前,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李闖王攻下北京城,他是絕望恐懼而死,並不是忠於社稷為民而死。他是對自己誤國誤民的一個交待,死有餘辜。
任何歷史人物都有正反兩面的評價和說法,既有英雄所見略同,也有各抒己見,眾說紛呈。究竟誰對誰錯,自有歷史的見證,自有人民的評說。
-
20 # 錢品聚
這句話有時候總被人拿來給大明朝的皇帝臉上貼金,但壓根兒不是那麼回事兒,就像也有很多人一提到這句話,都會想到崇禎皇帝,順帶想到煤山上那棵老歪脖子樹,最後再感嘆一遍,覺得崇禎皇帝,死的那叫一個悲壯,大敵當前,寧死不屈,果然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其實我覺得這句話應該改改,改成“天子守社稷,君王死國門”,或許更符合當時的崇禎。
作為老朱家的後代,這江山社稷,他該守,這是他的責任,但凡開國之君後頭的皇帝,就都是守成之君,既然輪到他了,不想守也得守。
至於“君王死國門”,闖王大軍兵臨北京城下,到最後崇禎被逼的沒法子,只好在煤山上吊自殺了,倒也的確算是死在“國門”前了。
所以道理是這麼個道理,這樣就把之前的悲壯全部給扭轉過來了,變得十分稀疏平常,變成了當皇帝理所應當該乾的事兒,你是天子,就該守社稷,是君王,就該死國門,死到國門外頭,那就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了。
如此一來,就變得很正常,自家的基業不自家守,臨終的時候不死在國門裡頭,還想怎麼著?
但原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是一句極其噁心人的話。
明末整個朝廷從根兒上都爛完了,導致今天這裡民不聊生,明天那裡老百姓又都啃樹皮,臨了本該皇帝保護的“社稷”,反過頭來開始造大明皇帝的反。
因為這“社稷”裡頭的人,餓死的餓死,凍死的凍死,所以到最後忍無可忍,“社稷”就覺醒了,開始造反了,同時北邊的強敵也來了。
皇帝想從“社稷”裡頭找兵,結果卻發現根本找不到兵,為啥呢?
因為就明末的生存環境,農民要地沒地,要糧沒糧,啥好處都讓朝廷撈走了,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憑啥賣命幫你守你老朱家的國門?
臨到最後,還得因為崇禎不投降,而是選擇上吊自殺,再給他安個“天子守國門”的天大美譽,這又憑什麼?
憑讓老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
憑讓遼東邊軍收不到軍餉吃不到軍糧?
憑讓老婆孩子在最後時刻陪著你一塊兒“慷慨訣別”?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兒?
整個政權從根兒上爛的一乾二淨,讓老百姓吃不好穿不暖,回過頭來老百姓被逼的沒法了,造反了,原本該守的“社稷”反過頭來想要打跑他,把造成這一切慘痛的罪魁禍首給幹垮,結果到最後他上吊了,自殺了,再給他安個“天子守國門”的千古讚譽。
還是那句話,憑啥呢?
這一切不都是大明皇帝咎由自取嗎?
再然後是“君王死社稷”,又得重複一遍,老百姓全都快餓死了,這本身就是皇帝治理社稷不力的結果,而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讚美那些皇帝為了社稷日夜操勞,鞠躬盡瘁,可是事實呢?
君王不是死“給”了社稷,而是被“社稷”給逼死了。
光說著感覺確實挺悲壯的,就是死的時候姿勢太難看了。。。
很多人就覺得,哪怕大明皇帝犯的錯再多,但只要這兩句話一說出來,立馬就有一種“與有榮焉”的自豪感,“江山社稷”等高階詞彙表達出的悲壯感。
於是得知老朱家的子孫,竟然為了國家而英勇的上吊就義了,再一說這兩句話,大明百姓就該集體高潮了,對大明皇帝又是感恩戴德,又是痛哭流涕,口口聲聲的喊著悲壯,真乃我華夏之榮光也!
然而事實真相,卻讓人無語,天子根本就守不住國門,連城門都守不住,照樣被闖王直搗黃龍了,就別說守國門了。
至於死社稷,如果不是不把老百姓照顧好,“社稷”能反過頭來搞死皇帝?
所以啊,整句話,其實說白了,美化大明皇帝的過錯,把一個個的都描述成英勇就義,愛民如子之輩,實際上呢,老百姓都快餓死了,農民吃不飽飯造反了,打到家門口了,沒了法子,只好窩囊的選擇上吊了。
回覆列表
類似有氣節的事情在中國其實不少……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審配向北跪而死,岳飛寧死抗金嶽,文天祥國亡不降,于謙京都守衛戰,等等。如果只是氣節,在中國真沒什麼,但是為什麼許多人喜歡討論這個梗;因為,“君主守國門”的高度不一樣,前面那些人物最多是位極人臣,而明朝卻是君主寧死不降。別以為只是“人臣”和“君主”換兩個字,差距大了去了……如果晉朝有氣節,就不會五胡亂華那麼崩盤;趙構有氣節,金國早滅了;如果有清朝氣節,鼓勵林則徐等人反傾銷,就不會那麼弱雞——而這些都是可以驚天動地改變歷史的,“君主守國門”可以說是明朝的最大榮耀,沒任何朝代可以比。這個梗還有影射的妙用,用者自知,自然就成愛華人士的居家旅行的必備口頭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