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巴山夜雨涮鍋

    張飛雖然只有二十多個人在當陽橋頭,但是勇猛無雙,曹操害怕有埋伏,所以放棄追殺。

    先看看《三國演義》中的原文描寫:

    卻說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 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後,便勒住馬,不敢近前…… 飛乃厲聲大喝……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 股慄。曹操……曰:“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 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又喝 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 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

    曹軍退去,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是張飛本人的勇猛。按照演義來說,確實曹營中無一人可以戰勝張飛。而在狹隘的橋上,圍攻也並不好使。加上先前顏良在白馬坡耀武揚威,擊敗徐晃,曹營眾將不敢上前,而關羽飛馬一刀斬了顏良。此舉部分原因是顏良以為關羽來投降,措手不及,但卻讓曹營眾人對關羽武藝的評價誇大(雖然關羽本身也很猛)。再加上關羽又對曹操說,張飛比我更猛,於是又讓眾將和曹操對張飛的武力有了更高評估。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敢先上去,曹操也擔心折損實力,產生退意。

    其二則是曹軍擔心有埋伏。畢竟諸葛亮出山後幾次用計,兩把火燒死曹軍十幾萬人馬,已經成了驚弓之鳥。現在張飛一個人在橋上,背後又有煙塵,萬一是諸葛亮的埋伏怎麼辦?越怕鬼越來鬼。

    另外,曹操身邊夏侯傑直接被張飛嚇死,導致曹操受驚,回馬而走,形成了奔牛現象,於是兵敗如山倒。

  • 2 # 歷史檔案館

    三國中人們對關羽這個人比較欽佩,主要原因就是關二爺一生戰績輝煌,而且為人俠義,深的人們喜愛。不過關羽的兄弟張飛也是一個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猛將,就連關羽曾經都誇過張飛有萬夫不當之勇,能得到關羽的認可自然不可輕視!

    張飛最經典的戰鬥是曾經在長坂坡之戰中一人就喝退了曹操的數萬大軍,在歷史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戰績。更著名的是張飛的一聲大叫直接嚇死了曹操身邊的一個士兵,這等威武更是令人震驚。

    那麼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張飛當時是孤身一人站在橋頭對面,曹操有著數萬大軍,而且手下將軍不在少數,為何沒有一人敢應戰呢?

    不知道張飛實力如何,不敢應戰

    張飛能夠攔截下曹操的數萬大軍,其實並不是曹操手下將士的無能,更多的原因還是曹操的將軍因為不知道張飛的底細,不敢輕易前往應戰。而且張飛本人長的凶神惡煞,一副不好惹的樣子,更是讓人不能輕視。

    再者就是張飛曾經和呂布交過手,傳聞中呂布都沒能打贏張飛,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傳聞也不能全不信,萬一是真的豈不毀了自己前程。所以在看到張飛叫戰的時候,曹操手下的一群大將只是觀望,不敢貿然進攻!

    前車之鑑,沒有命令不行動

    曹操的手下之所以不敢攻擊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有前車之鑑。當面的典韋就是因為這個梗死的,也可以說是曹操一手造成的。典韋曾經是曹操手下的一員大將,主要任務就是負責曹操的安全,俗稱貼身保鏢。只不過因為曹操的私心害死了典韋,這成了曹操心中的痛,而且也給曹操手下一個警醒。

    在沒有曹操命令的情況下曹操的將士是不會輕舉妄動的,而且曹操本人就比較惜才,怎麼可能讓自己的手下冒風險呢?所以看了大半天都沒有出兵,反而自己人被嚇死了一個。而趁著這個時間劉備趕緊修整繼續逃跑,儲存了有生力量,後來也成就了和曹操分庭對抗的局面!

    怕有伏擊

    曹操這個人的本性就是多疑,這是曹操一輩子的缺點。當他看到張飛一人站在橋頭叫囂的時候心裡就感覺不對勁,一個人怎麼敢和自己的數萬大軍抗衡,肯定有問題。但是曹操自己又不甘心自己的勞動果實就這樣從自己嘴邊溜走,所以一直現在那裡看對方究竟有什麼花樣。

    而且曹操本人根本不知道對方究竟有多少兵力,後面的樹林中濃煙滾滾,到底是敵人故意弄的還是真的有伏兵,這個曹操自己真的說不準,過橋吧害怕中了伏擊,不過有覺得心有不甘,而且對方就派了張飛一個人來應戰到底什麼意思自己也不清楚,生性多疑的曹操一直在猶豫不決,自己的手下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就這樣僵持了下去。

    如果歸根結底長坂坡之戰張飛一戰成名還是因為曹操,要不是曹操在趙雲七進七出的時候放水,又怎麼可能會有後面張飛的叫戰,自己的一時心軟間接性的成就了對方兩員大將,曹操要是知道這個結果估計能氣死。不過這裡也突出了張飛的勇猛,不管情況如何,敢一個人獨自應對曹操的數萬大軍,單單是這種勇氣就足以令人傾佩,不愧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將軍!

  • 3 # 萬事之始

    據水斷橋,喝退曹兵百萬是張飛一輩子最為得意的事。筆者始終存在疑問,即使張飛再勇,再萬人敵,在千軍萬馬面前也堅持不了太長時間。可史書如鐵,還真的是這麼回事!

    劉備在荊州的地位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南征劉表,作為劉表僱傭軍的劉備被荊州世家大族們出賣了。

    劉表能夠掌握荊州,文靠蒯越,武靠蔡瑁,這也是劉備來荊州後屢受排擠的原因。其實,並不一定是劉表要排擠劉備,而是劉備的到來,使蒯越和蔡瑁,尤其是蔡瑁的重要性降低。

    你劉備不是能打嗎?那好,那你就到新野去吧,反正那裡是荊州和曹操之間的結合部,荊州內部沒人願意去。

    就這樣,劉備享受到了和張繡同樣的待遇,成為了荊州的僱傭軍。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了北方,七月,南下攻打劉表。沒想到,劉表卻死了。

    大戰在即,痛失主將,荊州上下一片混亂。按理說,這種大事荊州眾文武應該在第一時間通知劉備才是,可是因為蒯越和蔡瑁為了家族的利益不僅出賣了劉備,連帶著把劉琮也給出賣了。

    劉備此時雖然已經得到了曹操即將南下的訊息,正在整軍備戰,但卻不知劉表已死和劉琮已經投降曹操的訊息。

    好在劉琮還算是厚道人,在最危急時刻派人通知了劉備。不然,劉備在前線必定要被曹操捉住。

    筆者認為,瞞住劉備,把劉備留在第一線,待到曹軍南下,荊州再斷了劉備的退路,應該就是蒯越和蔡瑁獻給曹操的投名狀。在曹操心中,能夠稱得上是敵人的只有劉備了,這可是天賜良機!

    長坂之戰,造就張飛威名

    所以,在得知劉備南逃後,曹操立即派出部下最為強悍的虎豹騎追趕。據《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坂。

    由此看來,在長坂坡與劉備大戰的僅有5000騎兵,而且也是強弩之末。如果說,這5000騎兵列開陣勢與劉備手下展開正面對決的話,那劉備肯定是不堪一擊。可是,跟隨劉備南逃的十餘萬百姓絆住了鐵騎的馬蹄。

    而且,劉備手下也有幾千人馬,不可能站著等死,勢必要進行拼死抵抗,雖然戰敗,但也會對曹軍帶來很大的殺傷。況且,十餘萬百姓隨身都帶有財物,也成為了曹軍鐵騎擄掠的物件,這又要分散曹軍的數量。筆者估計,後來直接面對張飛的恐怕不會有太多的人。

    據《三國志》記載:

    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在這段記載中,張飛並沒有拆橋,而是據水斷橋,這個“斷”字是阻斷的意思,不是把橋拆了的意思。

    張飛的武勇之名早就聞名許都,因為張飛曾經跟隨著劉備在許都待過一段時間,還曾經被曹操表為中郎將。筆者認為,虎豹騎雖是曹軍中最善戰的一支部隊,但其中很多人都應該見識過張飛的武勇,見張飛在此,自然不敢隨便上前。況且,虎豹騎在追擊中不僅兵力分散,在地形上也不佔優勢,唯一的一座小橋還被張飛佔據,兵力根本施展不開,失去了排開陣勢和張飛一戰的地理條件。要想和張飛單挑?還是省省吧!

    劉備趁這個機會趕緊逃跑,但是已經失去了逃往江陵的機會,於是才斜趣漢津。

    據《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

    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

    總結

    結合上文內容,筆者認為,張飛勇則勇矣,但要憑一人之力擊退曹軍5000精銳,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張飛在當陽橋之所以能夠阻擋住曹軍,是取決於幾個先決條件:

    其一、曹軍遠來疲敝,又因擄掠分散了兵力。

    其二、地形所限,使曹軍鐵騎無法形成衝擊力。

    其三、張飛個人的武勇威懾住了曹軍。

    這是筆者的一家之言,大家怎麼看?

  • 4 # Zh上善若水W

    歷史上曹操南下,在他快要追趕上劉備的時候,劉備拋棄十幾萬的百姓,拋棄自己的妻兒,最後只帶上諸葛亮,趙雲,張飛等人一路逃跑,也許這令更多人不解,但是當時被形勢所逼,劉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劉備等人逃跑,終究還是勢單力薄,在即將被曹操大軍追趕上時,張飛自願請軍斷後,得到劉備准許,他只帶了二十幾個人去當陽橋邊,當然不是曹操大軍的對手。

    張飛只有二十幾人的情況下,當陽橋對面的操場大軍近在尺寸卻不敢上前追殺,這就讓人費解了,原來是劉備等軍早就佈置好了,在張飛背後的三溝之中弄出滿天灰塵就好比千萬大軍剛過,而且還發出刺耳的洪鐘聲,這一幕可把曹操的軍隊嚇壞了,但這只是現代人為了誇張事實所寫吧。

    據說是在張飛嚇退曹操大軍後,他把橋劈斷了,然後就轉身去追趕劉備等人了。三國當中很誇張的說張飛騎馬到橋中間,聲音猶如雷聲,就這樣嚇退了曹操的百萬大軍,最後轉身走的時候,還不忘把橋弄斷,但是這個舉動恰恰暴露了自己心虛。這一段剛好表現了張飛勇氣可嘉但是頭腦無謀啊,諸葛亮的點醒,恰好又表明了自己的才智。

    小編認為面對曹操百萬大軍張飛鎮定自若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露怯,說明大軍不敢上前還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背後環境的襯托,還有山澗哄雷聲的迴應是密不可分的,當然也有可能是現代夥伴為了使這個故事更加神秘,真實而自導的一些話,要是沒有這些自導,恐怕歷史上也沒有劉備等人迴旋的餘地吧。

    但不管怎樣,曹操還是足智多謀的狡猾頭,他的顧慮不是沒有依據啊,他帶領軍隊日夜顛倒追趕劉備等人,軍隊早已疲憊不堪,如果張飛等人當陽橋邊的等候是一個誘餌,那麼即使他人再多也難以對抗啊,而且接應劉備的關羽船隊也是有生力量,劉備可以逃走,也可以拼死一博取得主動權,恐怕曹操在傻也不會繼續做無用功了。

    當然了,古代人和現代人思維方式不一樣了,可能現代人會說,當時張飛只有二十幾個人大可以放箭殺死,還怕他有什麼陰謀詭計對吧。

    但是小編認為,雖然曹操狡猾,心狠手辣,但也許是本身自己非常看重和愛惜張飛這樣的人才,想為我所用的緣故吧,單憑這一點,曹操就捨不得,就想更多人勸解他殺了劉備,但他一次又一次猶豫不決,很多次生擒關羽,還多次放過直言要去追隨劉備的關羽等人,可見他愛才不淺吶。不過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將帥之人兵不厭詐,他犯了將帥中的大忌。所以,當曹操看見張飛雖然只帶了二十幾個人擋在橋頭的時候,出於對張飛的愛惜,他連箭也不放幾支。

  • 5 # 左將軍

    張飛於當陽橋喝退百萬曹軍(注意是:不是喝酒的“喝”,就算張飛酒量再大也喝不退那麼多;是喝斥的“喝”,呵斥)。

    在演義小說中,這絕對是個Bug。

    想嘛!

    曹操率百萬大軍過去幹嘛?就是要致劉備於死地,難道他不知道劉備身邊有個萬人敵的張飛嗎?

    一看到張飛就慫了,那你還追過去幹嘛。

    又說張飛背後風塵滾滾,可能有伏兵!伏兵伏得這麼明顯嗎?很明顯的虛張聲勢嘛。

    演義小說到底只是文學作品,其中的描述更多的還是誇張手法以奪人眼球,然後還要迎合市場需求(觀眾喜歡看到什麼,就寫什麼!)

    再舉一個例子,說司馬懿中空城計是怕兔死狗烹,然而呢?諸葛亮死後,司馬懿也沒被朝廷清算吧,反而還升職加薪(升至太尉),照樣領兵作戰,最後甚至還成為了託孤大臣。空城計就是單純的讚揚諸葛亮超群的智謀和沉著冷靜的應變。

    張飛據水斷橋也是一樣,單純的就是為了突顯張飛的勇和猛。

    所以,我們不能用常規邏輯來分析演義小說。

    當然了,不管演義小說再怎麼改編杜撰,其中還是有歷史背景的。

    張飛據水斷橋一事確實有史料記載,我們先看一下課本。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先看曹軍這邊。

    “曹公卒至”,意思是曹操的兵到了,而不是曹操率軍到了。

    曹操當時派去的追兵有多少呢?

    只有五千輕騎,由曹純和文聘率領。

    《三國志.魏書.文聘傳》授聘兵,使與曹純追討劉備於長阪。

    《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純...從徵荊州,追劉備於長阪。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

    所以,在長阪一帶,魏軍方面只有曹純和文聘的五千追兵。

    再看劉軍方面。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

    劉備有多少兵不清楚,應該不多,隊伍裡的十餘萬人全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

    我們再現場景。

    曹操的五千追兵於長阪追上劉備隊伍的時候,他們看到了什麼?

    人山人海,黑壓壓的一片,全是人頭。

    這五千人又要作戰、又要抓俘、又要掩護、又要追擊,工作量十分之大。

    真正分配下來,能夠與趙雲交戰的兵力不會很多,頂多一兩隊人。同樣,在當陽橋與張飛對峙的魏兵也不會有多少,有幾百人就不錯了。

    再看張飛,他雖然只有二十騎,但他是先把橋拆掉之後,再與魏兵隔江對峙。

    魏兵都是輕裝騎兵,又沒有渡河裝備,也只能眼睜睜的望著張飛,不然還能怎樣?游過去?

    真要游過去的話,張飛只需站在岸邊,上來一個敲掉一個,上來兩個敲掉一雙(就好像打地鼠一樣)。

    所以,魏兵沒辦法也就撤走了!

  • 6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這是三國演義中描述張飛在長坂橋喝退百萬曹軍的詩句,但我們今天不講三國演義,只講真實的歷史,因為正史上,張飛據水斷橋的事是真實存在的,雖然三國演義有些誇大張飛個人的作用,但是,張飛確實阻止了曹軍繼續前進追擊劉備。

    以下就從正史角度來講一講張飛是如何喝退曹軍,公元208年7月,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率軍南下荊州,8月劉表病逝,他的兒子劉琮成為繼任者,隨後劉琮在荊州大臣的挾迫下投降了曹操,然後劉琮沒有把這一訊息告知在鎮守樊城的劉備,直到曹操大軍到達宛城時,劉備才知道曹操來了,與此同時,劉琮派了一個叫宋忠的人給劉備送信,說是投降了。

    張飛

    劉備大吃一驚,從當時的宛城到襄陽和樊城不過120公里,也就是一天半的路程,於是劉備急忙率領所有軍隊即刻南下,渡過漢水時,跟隨劉備一起南下的軍民達到十餘萬人,由於百姓眾多,拖家帶口的,劉備每天只能向南走十幾里路。

    曹操繼續南下襄陽接受了劉琮的投降,聽說劉備南下準備到江陵去,當時的江陵城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市,是南郡的重鎮,儲存了大量的物資、糧食、器械,於是曹操當機立斷,率領五千虎豹騎騎兵日夜兼程追趕劉備,阻止劉備到江陵接受那批物資。

    猛張飛

    曹操五千騎兵一天一夜走了一百多里路,終於在當陽的長坂追上了劉備,劉備手下只有數千步兵,根本無法抵抗曹操的五千虎豹騎,於是劉備大敗,軍隊潰散,數十萬百姓都被曹軍俘虜,同時劉備還有兩個女兒也被曹軍俘虜,三國演義中有趙雲大戰長坂坡的故事,但在正史上沒有任何記載,只記載了趙雲保護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和兒子劉禪安全離開,也許趙雲與曹軍有過交戰,也許只在亂軍中逃了出來沒有交戰,反正當時就是一片大亂。

    要知道劉備從樊城南下時,步軍應該有五千人的,另外還有五千是水軍,由關羽率領沿著漢水南下,所以關羽沒有參與長坂之戰,但是劉備五千步兵還要保護十餘萬百姓,根本護不過來,曹軍雖然打敗了劉備,但還要分出一部分人看守十幾萬百姓,然後剩下的曹軍就繼續追擊劉備,畢竟劉備才是首領。

    於是劉備命令張飛帶著20多個騎兵負責斷後,於是就是有張飛據水斷橋的故事。

    張飛據水斷橋

    在《三國志 張飛傳》中是這樣記載的:

    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首先,張飛用於斷後的除了他自己之外,就只有20個騎兵。20個騎兵如何抵抗數千曹軍呢?於是張飛就守住河岸,拆毀河橋,怒目圓睜,並且手執長矛對著曹軍大聲叫道:

    我是張益德,誰敢前來與我決一死戰!

    這話在三國演義中也有,三國演義還說張飛喊了三次,還嚇死了曹操身邊的夏侯傑,這當然是虛構的,這裡需要注意了,真實的情況是張飛拆毀了河上的橋,在河對岸喊的,曹軍要追擊劉備,就必須渡過河水,現在河上已經沒有橋了,想要渡過河水只有兩個辦法,要麼乘船過去,要麼游泳過去,一般來說,有橋的河,河水會比較深一點,寬度也會比大。

    萬人敵張飛

    曹軍全部是輕騎兵,根本過不了河,這個無關張飛的武藝,要知道曹操追擊劉備的是虎豹騎,這是曹操百裡挑一的精銳軍隊,個個能征慣戰,雖然張飛在三國正史上有萬人敵的稱號,可也不見得虎豹騎計程車兵會怕張飛,如果有機會,他們還是會攻打張飛的,可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條河擋住了去路。

    翻開地圖,長坂橋在今天宜昌市下轄的當陽市,當陽市境內的河流大一點就是沮漳河,沮漳河是沮水和漳水的合稱,因為沮水和漳水在當陽市匯合,然後流向長江,當時劉備是向東邊逃走的,先是前往江津,然後坐上關羽的船到夏口投靠劉琦,江津就是今天荊州市下轄的鐘祥,鍾祥境內正好有漢水,關羽與劉備就是在這裡匯合的,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張飛據水斷橋時的河就是沮漳河。

    沮漳河地圖

    沮漳河全長322公里,最窄的地方寬度是十幾米,最寬的地方寬度是幾百米,流經當陽地區的沮漳河寬度也有20~50米不等,這是河的寬度,如果河上有橋的話,現在已經被張飛破壞了,曹軍和張飛其實是隔河相望的,有人說,曹軍怎麼不射箭呢?

    因為射箭沒有用,曹軍是輕騎兵,弓箭的射程最多是100米,有效果射程是50米左右,就算是曹軍對著張飛射箭,張飛只要後退個幾十米,曹軍就不可能射得中,張飛據水斷橋成功為劉備斷後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用了地形,利用了河水阻斷了曹軍,這跟張飛勇猛善戰沒有太大關係,再說虎豹騎不太可能會被嚇住。

    沮漳河

    曹軍過不來,為什麼不想辦法渡河或者架橋呢?因為曹操追擊劉備的目的是阻止劉備到江陵接受物資,因為劉備帶著十幾萬百姓如果到江陵接收了那批物資,對曹操將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曹操打敗劉備後,當務之急不是繼續追擊劉備,而是繼續南下江陵,控制南郡的重要城池--江陵城,因為控制了江陵就控制了長江中游以及荊南四郡的入口,這才是曹操最優先的任務,所以就放棄追擊劉備。

    這就是歷史上張飛率領20個騎兵據水斷橋,為何數千曹軍不敢上前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張飛勇猛。

  • 7 # 虹貓大俠

    張飛初次用計,在當陽橋用疑兵迷惑曹操。身為用兵大家的曹操豈能被這小小的疑兵之計所騙,他是故意放走劉備的。

    當年曹操和劉備在許都青梅煮酒論過英雄,相互評價都挺高。這次放走劉備絕不是因為惺惺相惜,而是故意把劉備往東邊趕。

    曹操是個戰略家,他不會把目光只放在眼前。荊州的劉琮不戰而降,剩下的能和曹操叫叫板的勢力只剩下益州的劉璋、江東的孫權。曹操的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這兩個。

    但攻打這兩處地方都有難度,益州山路難行,糧草轉運困難。江東有長江天險,需要有精良的水師。相比之下,曹操剛獲得荊州八萬水師,打江東似乎更容易一些。

    孤近承帝命,奉詞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幸勿觀望,速賜迴音。

    如果這封信能嚇住孫權,主動來降那是最好不過的。即使嚇不住孫權,也能讓東吳內部產生分歧。事實證明,曹操的這封信確實起了作用。東吳分成主戰和主降兩派爭論不休,孫權本人也猶豫不決。

    對付一個有分歧的東吳比對付一個鐵板一塊的東吳要容易得多。雖然東吳最後達成了統一意見一致抗曹,那也是因為周瑜力主,孫權自上而下的壓制。抗曹孫權還是留了後手,他只給了周瑜幾萬兵馬,這樣一旦赤壁戰敗,還有投降曹操的資本,這樣戰力上已經打了很大的折扣。如果赤壁之戰,曹操能夠聽進意見(正史是因為瘟疫退兵),東吳未必就能打敗曹操。

    回頭再說說為何說曹操早就識破了張飛的計策。

    劉備在新野時,曹操先後派夏侯惇、曹仁兩次攻打新野,雖然都敗了,但這兩次失敗都是中了諸葛亮的計策,他們在兵力上並沒有吃虧。襄陽的降將蔡瑁對劉備的情況以及江夏的情況是非常清楚的,他必然對曹操有一個詳細的彙報。

    也就是說劉備有多少兵力,曹操打探得非常清楚。這也是為什麼曹操敢派5000騎兵追擊(史書是派5000騎兵奇襲江陵)。如今曹操都已親帥大軍追上來了,兵力上必然處於絕對的優勢。

    即便是張飛真有伏兵,他能埋伏多少兵馬?直接硬拼,張飛再猛也不是對手。在徐州之戰和穰山之戰曹操曾經派將圍毆過張飛,張飛的結局都是落荒而走。

    其實曹操追擊劉備主要目的是佔據大城江陵,逼迫劉備東走去江夏。以江夏一郡之地的財力、人力無論如何是打不敗曹操的,曹操如果想滅劉備隨時都可以。

    如果曹操想在當陽滅了劉備,劉備肯定是沒跑的。但如果放他一馬,還可以榨取他的剩餘價值也即震懾江東。曹操計劃如果實現,先滅江東再圍劉備,劉備就徹底沒了去處,只有投降一途,這樣關羽、張飛、趙雲等良將就能收歸麾下,或用於攻打益州或放在北方震懾外敵都效果不錯。

    所以,曹操是故意裝傻藉機放劉備一馬,給他們一點時間讓他們趕緊跑路,這是走一步看兩步戰略家的做法。

  • 8 # 不沉的經遠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肯定對張飛在長板橋三聲怒喝嚇退曹軍的故事有印象。不過在歷史上,確實有張飛逼退曹軍追兵一事。

    曹操南征荊州時,恰逢劉表病死。他的繼承人劉琮自知不是曹操對手,於是投降了曹操。駐守樊城的劉備獨力難支,只能率軍和關羽兵分兩路南下前往江陵。曹操得知以後,擔心劉備佔領了江陵了以後不好對付,於是親率包括虎豹騎在內的五千精騎追趕。

    劉備因為軍中有百姓隨行,行走緩慢,結果在當陽被曹軍追上。劉備大敗,一度連妻小都被衝散。幸虧被趙雲救出。最後劉備只帶著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人敗走。張飛帶二十騎斷後,在長板橋據水斷橋,向曹軍挑戰。曹軍不敢進逼,劉備得以脫身。

    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

    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從正史上這段記載看,張飛雖然沒有像演義中那樣嚇死夏侯傑,曹軍倉皇敗走那麼誇張,但是以區區二十一人逼退具有絕對兵力優勢的追兵,而且這裡面還有曹軍中號稱百裡挑一的虎豹騎,顯然也是非常驚人的一件事情了。

    而曹軍被張飛逼退,最主要的原因是張飛智勇雙全。

    按照《三國志》記載,張飛是“據水斷橋”阻擋曹軍追兵。關於這個“斷”字歷來有爭議,有些人說這個“斷”是指張飛將橋拆了守在對岸,有些人則認為這只是據守橋頭的意思。

    但是不管哪種說法對,張飛肯定是在長板橋這個位置阻擋曹軍。這樣因為河水的阻礙,曹軍無法發揮兵力優勢,只能在一個比較狹小的正面和張飛硬碰硬。

    而張飛素有萬人敵的美名,勇名之盛僅次於關羽。曹軍雖然兵多,不過張飛這麼卡住過河的通道以後,大家只能分批而上,前面那些人顯然凶多吉少。

    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所以張飛選了一個好地方阻擊曹軍。

    而且張飛只帶了二十人卻敢橫槍躍馬公開挑戰,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曹軍自然也要擔心是否其中有詐。曹軍一日一夜追了三百多里,長途跋涉之下馬力損耗很大,萬一有變的話自己損失也會很大。打仗講究士氣,曹軍這麼躊躇不前,士氣又弱了三分。

    更何況此時只有張飛在這裡,劉備已經先走,即使和張飛拼完以後也很難追上劉備。曹軍權衡利弊得失以後,主動退走也就不奇怪了。

  • 9 # 信陵小司徒

    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上半年,曹操掃平烏桓勢力,當是時,整個天下北方大片地區由曹操佔領,涼州以及關西地區則是由韓遂、馬超並關中諸將控制,關中地區則由司隸校尉鍾繇鎮守。

    所以,曹操的主要目的,便是南方益州的劉璋與漢中的張魯,荊州的劉表以及揚州的孫權,此時,益州牧劉璋懼怕曹操的威勢,相繼派遣陰化、張松聯結曹操,而漢中張魯自守之人,無足掛齒,江東孫權,年少有為,且隔著長江天塹,因此,曹操將目標放在了依舊是自守之人的荊州牧劉表的身上。

    當時的劉表典領荊州二十年,帶甲十餘萬、戰船千餘艘,且荊州雲集了當時天下眾多才子士人,更有人口流向荊州,堪稱富足強大。

    但是劉表為人雖有賢名,卻不善於任用賢才,外寬而內忌,為人相對軟弱,這就使得荊州後期大權逐漸掌握在了蔡氏一族與蒯氏一族等大族的手裡,而劉表的繼承人問題也陷入了大族的操控,長子劉琦最終因為躲避禍患,避難江夏,次子劉琮則留在了劉表身邊。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率軍趁著荊襄雨季之時,從南陽郡出兵,聞訊的劉表積極備戰,但怎奈劉表此時已經重病纏身,又加之對曹操的恐懼,一個月後,劉表病逝。

    此時,荊州地區由三股勢力組成,一股是駐紮與樊城、新野一帶的擁兵兩萬餘的劉備,是為荊州防禦曹操的第一線,並且劉備接到曹操南下的訊息後,從新野撤退到了樊城,準備以劉表為依託,進行堅守。

    第二股勢力便是繼任荊州牧的劉琮,控制著襄陽、江陵這荊州的一等一的兩大重鎮,帶甲士卒至少八九萬人,兵精糧足。

    第三股勢力是此時擔任江夏太守的劉表長子劉琦,擁兵一萬餘人,頗有實力。

    同年九月,繼任荊州牧的劉琮在荊州文武的勸說下,膽怯投降,並且派遣大儒宋忠前去通知劉備,此時劉備大吃一驚,因為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劉琮會投降,這樣一來自己便是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

    關鍵時刻,劉備所部出現了兩種論調,其一是迅速南下襄陽,攻擊並拿下劉琮,然後佔據荊州,統率大軍,抵抗曹操。

    第二種是立刻沿著水陸兩路南下重鎮江陵,江陵控制長江,是荊州的物資集散中心,異常重要,只要佔據了這裡,亦可以收攏資材人馬,憑藉著堅城與曹操、劉琮周旋。

    權衡利弊之後,劉備選擇了第二種方案,此時,赤壁之戰,已經開展了,由於劉備深得人心,襄樊一帶的百姓十餘萬口自願追隨劉備,導致劉備所部不得不分兵護送百姓,情急之下,關羽率領水軍一萬餘人從水路南下,劉備、諸葛亮、張飛、趙雲率領步兵從陸路撤退。

    此時,得知訊息的曹操為了避免劉備搶佔江陵,緊急率領曹純等精銳虎豹騎五千人連夜追擊劉備,一日一夜三百餘里,終於,在當陽長坂坡一帶追上了劉備。

    這時候劉備所部部署分散,面對曹操的五千精銳虎豹騎,幾乎一觸即潰,根本無法阻止太過於像樣的抵抗,又由於戰場十餘萬百姓紛亂逃跑,導致場面一度大亂,劉備聚集不起來所部,曹軍所部也是同樣分散。

    而此時,劉備趁機率領著諸葛亮、張飛等數十人向南逃跑,而張翼德據水斷橋,便是在此刻上演,張飛手下的兵力,只有二十多個騎兵,在當陽橋邊,張飛面對追擊而來的曹軍,三聲雷霆之吼,當時嚇得曹軍不敢前進,隨後撤退,這是《三國志 蜀書 張飛傳》中明確提到的,張翼德的熊虎之名由此更加顯現於天下。

    那麼,張飛為什麼會嚇退曹軍呢?

    首先,前文提到過,此刻的曹軍部屬最多兵力只有五千人,且過分分散,能夠追擊劉備所部的,不會很多,因此,他們也一定會忌憚張飛所部,是否存在伏兵,故而才不敢貿然進軍。

    其次,張飛身為熊虎之將,在此之前,已然名滿天下,遇到這樣的存在,說實話,一般人的確是沒有膽量進行較量的。

    所以,曹軍才會選擇撤退,也就不難理解了。

  • 10 # 庭州行者

    後呂布時代,誰當得起天下第一名將的稱號?唯有張翼德!《三國演義》中,呂布在成為一方諸侯之後,因為軍務政務纏身,加之沉溺於酒色之中,身體日漸北掏空,戰鬥力較之巔峰時期有了較大程度的下滑。下邳城下一戰中,開啟狂怒暴揍模式的呂布居然拿不下輕鬆應敵的張飛,可以說自此時起天下第一之名已經易主,歸於張飛。關羽在曹營時也曾對曹操說過,“某何足道哉,吾三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曹操聞言大驚,立即將張翼德之名號記在袍底。關羽此言固然有自謙的成分,但很大程度上是可信。同樣面對袁術帳下的大將紀靈,關羽三十回合拿不下,但張飛則在十幾個回合內便送紀靈去見了閻王。這麼一看,關張二人的差距的確不算小。

    張飛一生之中的經典之作,除了四戰呂布之外,便是長坂橋前一聲吼,喝退曹操百萬雄兵。卻說曹操揮師南伐,荊州幼主劉琮望風歸降,劉備與曹操乃是死敵,自然不可能和劉琮一樣投降,見曹操大軍勢不可擋他只能逃竄。但劉備攜帶十萬百姓,自然不如曹操行軍速度快,於是很快被追上,甚至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在亂軍之中丟失。幸而有一身都是膽的猛將常山趙子龍,七進七出曹營百萬大軍的鐵桶陣如入無人之境,救出了劉備唯一的兒子阿斗。然趙雲突圍後,曹軍依舊猛追不捨,頃刻即來到長坂橋邊,張飛正立在橋頭,趙雲見狀大喊一聲“翼德援我!”張飛讓趙雲先去後方,之後便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只見張飛單槍匹馬站在橋頭,豹眼圓瞪,宛如煞神。這般精神面貌在氣勢上已經取得先手,曹軍無人敢於出戰。張飛沒有就此作罷,氣沉丹田,發出一聲威震天的獅吼:“燕人張翼德在此! 誰敢來決死戰?”曹操手下軍士見到張飛如此氣概,連連後退;張飛趁熱打鐵,繼續大吼:“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從結果估計,第二聲的威力要大於第一聲,因為第二聲吼聲尚未絕,曹操身邊的青年將領夏侯傑便被震得“肝膽俱裂”,墜馬身亡,曹營兵丁也承受不住這種精神上的折磨,紛紛向後逃竄,曹操無奈,也只能下令停止前進。

    老奸巨猾,身經百戰的曹操,果真因為懼怕張飛便停止了追擊嗎?當然不是。曹操下令暫時退兵,固然有張飛勇猛的原因,但更深層次是戰術層面的擔憂。

    俗話說得好,“張飛繡花,粗中有細”。張飛在《三國演義》中的面相雖然五大三粗,是個虯髯大漢,但於用兵打仗頗有心得。他敢於獨自面對曹軍,必然是已經留有退路。曹軍到來之前,張飛實際上已經做過佈置:

    卻說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 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後,便勒住馬,不敢近前。

    由文聘統領的曹軍先鋒部隊抵達長坂橋時,雖然只見到張飛一人,但在橋對岸的樹林中揚塵大起。一般在戰場上出現揚塵,多是有重兵在行動。但其實這不過是張飛所佈置的疑兵而已。文聘作為馳騁沙場多年的老將自然對此十分謹慎,不敢輕易冒進。雙方陷入了對峙。不一會兒,曹操的主力部隊也悉數到齊,曹操本人也親自前來一探虛實。張飛很聰明,憑藉和曹操交手多年的經驗,他知道曹操十分多疑,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就應該先發制人,於是才有了兩聲大吼。曹操本來就怕有埋伏,此時見到張飛區區一人一馬便有如此急切的求戰心理,自然是更加相信有埋伏,“見飛怒目橫矛,立馬於橋上,又恐是諸葛孔 明之計,都不敢近前。”

    對曹操而言,劉備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不可能再有機會脫身,當下的戰略目標是以最小的代價幹掉劉備,他並不想在最後的勝利之前承擔一次大的損失,因此對於埋伏,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保守起見,靜觀其變是最佳的選擇。另,正如前面說過的,張飛在氣勢上已經佔了先機,曹軍將士感受到了張飛帶來的壓迫感,士氣開始衰落。古代的軍隊作戰意志普遍不高,有統計結果稱,近代以前的軍隊只要在戰鬥中減員百分之十左右即會全面崩潰。曹軍在氣勢不佔優的情況下,自然是要先緩一緩。

    所以面對張飛大的挑釁,曹操並未貿然前進,這是相當正確的選擇。曹軍撤退後,張飛立即命人砍斷長坂橋,曹操得到訊息後一下子回過神來,立即下令追擊。但諸葛亮早已安排了關羽和劉琦前來接應,在曹操大軍抵達的前一刻,劉備等人順利逃離。

  • 11 # 使用者吉祥如意392

    (一)張飛

    豹頭環眼膽氣高,

    桃園結義逞英豪。

    怒鞭督郵震朝野,

    勇戰溫侯取虎牢。

    長坂橋上喝阿瞞,

    葭萌關前鬥馬超。

    兄仇未報身先死,

    令人不禁淚滔滔。

    (二)張飛

    豪氣萬丈出涿城,

    桃園結義留美名。

    烏騅馳騁乾坤暗,

    蛇矛揮舞鬼神驚。

    脾氣暴躁惹是非,

    性格魯莽招禍兇。

    嗜酒鞭士釀隱患,

    兄仇未報身先薨。

  • 12 # 葉飄刀

    強弩之末

    這裡的分析來自於小說《三國演義》,長坂坡是三國中著名的章節,長坂橋上張翼德喝退曹操十萬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麼曹操為何退兵呢?

    我們先看看長坂之戰前的情況,劉備攜民渡江行動緩慢,曹操平定荊州之後,為了防止劉備逃脫,放虎歸山,於是帶領五千鐵騎追來。

    操教各部下精選五千鐵騎,星夜前進,限一日一夜,趕上劉備。大軍陸續隨後而進。

    從這裡可以看出,曹操雖然選出了五千精銳的鐵騎,但這些軍隊是星夜兼程的追趕劉備,對於部隊的體力精力消耗極大。

    在三國演義中說,曹操追上劉備的時候是四更時分,劉備措不及防之下帶領二千兵馬迎戰不敵,被張飛救出。

    劉備雖然被救出,但當時的戰爭發生在深夜,兩軍交鋒之中又混雜著眾多的百姓,可謂軍隊陣勢不成,算是黑夜之中一通亂戰,各自為戰了。這其中的代表就是趙雲。趙雲廝殺了一夜,又在亂軍之中屢次進出尋找劉備的家小。這也就是趙雲所謂的七進七出救阿斗的故事。

    當然這裡要說的不是趙雲的勇武,而是說當時曹操軍隊伍的散亂,也因為曹操軍隊形的散亂,趙雲才有那麼多的空當衝突往返。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曹操的精兵五千,日夜兼程一晝夜,肯定已經是人困馬乏了,然後還奮起餘威擊敗了劉備的攔截部隊,再和被打散的劉備部隊殘餘激戰了一夜。此時的曹操軍隊的精力與體力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其實也可以想象。

    而這個時候,又因為曹操想要生擒趙雲而不成,讓趙雲殺出重圍,這無疑更是對曹操軍隊士氣的一次打擊。

    曹操的軍隊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了張飛鎮守的長坂橋邊。

    張飛雖然只有二十來人,但張飛卻事先佈置了疑兵之計。

    飛生一計:教所從二十餘騎,都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內往來馳騁,衝起塵土,以為疑兵。

    要知道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劉備當時是有大概三千多軍隊的,而曹操追來的軍隊也只有五千,曹操軍隊雖然佔優,但並不是說有絕對的壓倒性優勢。而且曹操的軍隊兼程一日夜,可謂人困馬乏。雖然仍然擊敗了劉備,因為是夜戰,到底對於劉備軍隊造成了多大的損失,曹操其實自己也很難統計。

    在這個時候整頓軍馬的曹操來到了長坂橋前,見到了張飛與其的疑兵之計,那麼曹操自然心裡會有盤算,劉備的損失到底有多大,對面會不會有埋伏等等,都是曹操需要考慮的問題。

    可以說當曹操的軍隊到達長坂橋之前的時候,就是其狀態最差的時候,經過一晝夜的追擊,然後奮起餘勇擊潰了劉備的攔截,這個時候的曹操軍隊已經榨光了精力,然後再被趙雲的一通攪合,精氣神都已經跌落到了最低谷。

    而偏偏在這個時候遇見了張飛,張飛雖然有威名,但當時曹操身邊的大將都在,為何沒有一人出戰,甚至此前對趙雲的時候,都沒有大將出戰,無外乎是狀態已經到了最低點。這個時候出戰恐怕能不能發揮平時一半的實力都很成問題。

    曹操的軍隊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狀態,這才是曹操聽到張飛大吼才心生退意的原因。

    對方是否有埋伏不明,初期戰果已經取得了,而自己一邊人困馬乏,再戰就有可能被扭轉。更重要的是,曹操派出五千精銳追擊的同時,還有後續的大軍跟進,所以曹操並不急於此時一決勝負,故而選擇了暫時的退兵,休養士兵,等待後續部隊。

  • 13 # 新語說古今

    三國張飛是位有勇有謀的名將,他和關羽並列為萬人敵。曹操不敢強行過橋,是因為中了張飛的疑兵之計,因為張飛知道曹操有識人之能,且不會將自己置身於險地。

    都說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張飛同樣也是膽大心細之人。

    此戰若不是張飛當機立斷,恐怕劉備等人就要被曹操活捉並殺掉了。

    1.張飛營造的形象

    猛將張飛,粗狂豪邁,不拘一格,常常被人當做只會衝鋒陷陣的莽夫。

    其實不然。仔細數數三國裡面的將領會發現,張飛是獨自出計策最多的名將之一。

    他在三國打造的個人ip就是好喝酒,好打人,好鬥,不怕死,且胸無點墨,拜把子的時候也只會在關羽滔滔不絕之後,順口來一句:俺也一樣。

    曹操知道張飛這個莽漢,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不會輕易讓他涉險,張飛獨自一人守在當陽橋前,必然有詐。

    2.諸葛亮足智多謀

    曹操自然是不怕莽漢的,甚至那猛將呂布呂溫侯,曹操都在戰略上藐視他,認為呂布有勇無謀不足為慮。

    煮酒論英雄,曹操對劉備說,綜論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他知道,劉備是一個不甘於屈居人下的主。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公孫瓚,袁紹,呂布,曹操,劉表等人,都依附過,但他沒有認過主。

    劉備手下有謀士諸葛亮,法正等人,有武將關張趙馬黃等,這讓曹操忌憚。在追到當陽橋的時候,曹操已經認識到了諸葛亮的厲害,諸葛亮用計策打敗了曹操手下的名將,而且乾淨利落。

    曹操知道,劉備手裡有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不可能讓手中萬人敵白白死去,肯定手裡有後手。這時候曹操親自帶兵,人困馬乏,而在當陽橋後的樹林,有旌旗,有馬蹄聲,還有若隱若現的呼喊聲。

    曹操作為主公,不能讓手下人,再重蹈覆轍,中了諸葛亮的奸計。

    3.張飛計謀得當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張飛知道曹操多疑,且身邊有很多謀士。張飛也知道,自己方陣,有諸葛亮這樣傑出的軍師。張飛知道曹操會認為諸葛亮會擺下陣勢,請君入甕。

    於是,張飛讓手下人全都撤走,在後面便於伏擊的地方,故意佈下疑陣,多設旌旗,在馬後面綁上樹葉子,不斷的跑,以弄點塵土。

    這幾乎就是一個空城計,曹操果然中計了。

  • 14 # 寧白首

    答案:被諸葛亮那兩把火燒怕了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得諸葛亮出山,沒過多久,曹操就派夏侯惇帶兵十萬殺到新野來了,諸葛亮用兵如神,讓趙雲詐敗,引誘夏侯惇到博望坡,夏侯惇只顧追趕,進入雜草叢生之地,然後諸葛亮放起火來,夏侯惇帥敗軍而走,又碰到關羽和張飛的伏擊,(原文)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曹操見夏侯惇敗回,就親自殺來,並派遣曹仁曹洪為前隊。兩人殺奔到新野而來,晚上引軍進新野城休整,結果裡面是個空城。曹洪以為劉備是窮途末路了,所以帶著百姓一起跑了。

    到了半夜整座新野城都燒起來了,曹仁聽說東門沒有火,於是從東門跑路,結果這邊諸葛亮連續設下了四處伏兵,殺得曹仁的軍隊只顧逃命,不敢反抗,曹仁又是大敗。

    這兩把火估計夏侯惇跟曹仁這輩子都不會忘掉。他們也終於領略了什麼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長坂坡時,曹操看到張飛只有一個人在橋頭,以曹操多疑的性格,一下就肯定後面有伏兵,再說橋可能不寬,一下子也過不去那麼多人,而人去少了,可能一下就被諸葛亮的伏兵消滅。

    曹操退走後,張飛把橋給弄斷了,劉備就說:(原文)“若不斷橋,彼恐有伏兵,不敢進兵,今拆斷了橋,彼料我無軍而怯,必來追趕,彼有百萬之眾,雖涉江漢,可填而過,豈懼一橋之斷耶?”果然曹操知道張飛斷橋後,立馬回頭繼續追殺。

    前面兩次大火後的伏兵,讓曹操的軍馬吃了不小苦頭,所以下次曹操就不敢貿然進攻。

    所以曹操放棄追殺是因為怕有伏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女性適合做什麼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