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443
-
2 # 庚申癸亥
不是,這句話來自於民間戲說,儒家經典觀點君臣關係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儒家經典的觀點是“君待臣之以禮,臣侍君以忠。”“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到今天老闆與員工的關係也不過如此。
-
3 # 參叔1
這只是單方面的情況,另一方面儒家對君主也有要求——君使臣以禮!該你犧牲那在任何時代都一樣,但哪個掌握權力的人只要頭腦清醒都不可能隨便殺人。極端化解讀這句話的人自己心理就有殘暴變態的種子!
-
4 # 錦翼
不是。
這種話是明清以來小說裡常見的,似乎是儒家的東西,但完全不是。
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要是君,臣才是臣,父要有個父親的樣子,孩子才要有個孩子樣。
你不能君主放飛自我,卻要求臣子跟你一起陪綁。
這種情況孔子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我們不站在快要倒掉的牆壁下。
你君主要死,你自己死吧,老子換個地方上班。
孔子還說了“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就是說我用我的原則我的學術來這裡侍奉你,不聽就算了。
孟子說得更好“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你皇帝把我不當人,我就把你當仇人。
所以孟子還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老百姓才是國家最重要的,然後是國家,君主是最不重要的。
孟子見了梁惠王就說他“望之不似人君”看起來不像個君王。
這才是真正的儒家。
真正的儒家知識分子不迂腐,不盲從,有原則,有目標。
什麼君叫臣死,臣為什麼就非得死?
我要掀翻桌子,給你幹。
去你媽的暴君。
但是很可惜,儒家在後世帝王手裡不斷被改造,他們打造自己喜歡的儒家,把儒家變成犬儒,讓知識分子成為御用文人。
朱元璋這樣的帝王看見《孟子》就氣得把孟子趕出文廟,因為他是暴君,他看到了孟子的可怕。
孟子的思想如果真要散播,不利於他愚民。
所以他散播的《孟子》是節選本的。
從來獨裁者都是如此。
-
5 # 漁耕樵讀
儒家從來沒有提倡過這觀點,反而是那些什麼鬼的教,讓你侍奉這個神,那個主的。魯定公問孔子,君臣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呢?孔子回答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那如果君不使臣以禮,做臣子就沒辦法了嗎?當然不可能。孟子告訴齊宣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仇寇。也就是義務和權利是相對應的,你對我以禮相待,我當然忠心對你,但是你把我當成草芥一樣草菅人命,我當然要視你為仇寇了。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則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就是說你要是以德報怨,那用什麼來報德呢?孔子提倡的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就是別人如何對你,你也就如何對別人。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胡乎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而為諸侯,得乎諸侯而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意思就是說,得到民心的人可以成為天子,得到天子之心的人可以成為諸侯,得到諸侯之心的人可以成為大夫。如果諸侯危害到了社稷,那就要換了諸侯。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的觀點都和所謂的“三綱五常”相矛盾,這根本不是孔子孔子的本意。
齊景公曾文政於孔子,孔子說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後面沒了,並沒有所謂的夫夫,婦婦之類的東西。孔子的意思也和三綱五常完全不同,孔子是說做君主的就應該有做君主的樣子,做臣子要有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有做父親樣子,做兒子要有做兒子的樣子。換句話說,做君主的沒有做君主的樣子,如何能要求做臣子有做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沒有做父親的樣子,如何要求做兒子的有做兒子的樣子?
所以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根本不是儒家的意思,而是後來明清一些戲曲裡面新增上去的,完全和儒家思想不沾邊。當然儒家思想越來越扭曲也是後世統治者刻意為之。
-
6 # 二陽山人
四書五經裡有這句話嗎?禮記孝經裡有這句話嗎?沒有的話當然不是儒家倡導的了。反而孟子裡說的很清楚,君王,也就是領導,要對下屬好,下屬才要盡眾。君臣關係,就是現在的領導和下屬的關係
-
7 # 河東來
這是法家的觀點。
它的後面還有一段話,叫“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而道家及其徒弟儒家的倫理關係是“君不正,臣投外國;父不正,子奔他鄉;夫不正,妻可改嫁。”
是鼓勵合理叛變的。
道家史官司馬遷為了這個理論問題,是堅持為李陵據理力爭的,認為他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俘,而漢武帝作為儒家帝王學自法家,屠殺了李陵全家,導致李陵投降異國,漢武帝行為“不正”,有錯應當改正,結果漢武帝不僅不改正,反而宣佈李陵為“叛逆”,同時對司馬遷實行了宮刑,使其淪為“太監”。
-
8 # 50414176534
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儒家的問題,這是獨裁皇上的問題,跟儒家思想毫無關係。儒家思想是教導皇帝為天下人民服務,可皇帝違揹人類規律,最後自取滅亡。
-
9 # 空空空42973354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法家思想提倡的,韓非子說:“臣聞: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為人臣不忠,當死;言而不當,亦當死。”此話便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源頭。
後來董仲舒的三綱五常,抄襲的是法家三順思想,也是儒家法家化的結果。但是即便是吸收法家思想的董仲舒,骨子裡依然有儒家的民本意識,反抗意識,革命意識。所以董仲舒講:“固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固其德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民權,始終是儒家的最高追求和價值。
而法家思想則是完全為君服務的。他的中心思想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尊上而不侵”。
儒家講的君臣父子關係,是一個主次關係和對等關係。而且首先強調的是君和父的責任。其次再強調的是,臣和子的義務。《禮記·大學》:“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在這首先強調的是君要仁,其次民才有義務從之。《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即便是幼兒啟蒙讀物《三字經》裡,這種對等關係也講的很清楚:“”君則敬,臣則忠。”
所以儒家的等級和尊卑,看起來是不平等,但是透過“首先”明確“上一級”的責任,恰恰實現了上下級的對等。而法家的等級尊卑,不講上一級的責任,只是單方面的強調下一級的義務,這才叫不平等。人人自由平等只是烏托邦式夢囈,等級尊卑才是無法逃避的現實,正確與錯誤得看是否對等,千萬不要把儒家的等級尊卑,簡單的理解為不平等和奴化。這種偏見極其幼稚。
儒家不僅要求君臣對等,而且做臣子的,還要明白如果道和君發生矛盾應該聽誰的?這個“道”可以理解為儒家思想行為準則:仁義禮智信。儒家既不講絕對服從,甚至於講:從道不從君。恰恰證明儒家是諸子百家和全世界思想史中,最講人格獨立的。
所以我們看,那些一張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一張嘴仁義道德吃人,以此批判儒家奴化人,培養奴才云云的……基本上可以歸類為不讀儒家典籍,憑感覺胡噴的腦殘。其中多數是被法家著名噴子(某脊樑)成功洗腦的腦殘。
那麼儒家思想在宋朝達到頂峰之後,在明清時期則開始不斷淡化並且深入法家化,那麼從多見於明清小說裡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見一斑。而孔子的“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說法,也受到明朝人的批判。當過錦衣衛的沈煉辯稱:“父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不義,婦不可以不貞;朋友不孚,吾不可以不誠。而曰‘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此儒者之誤也。”
那麼用明清對照宋朝,就是不斷深化的殘暴和禁錮,從而導致的文明倒退。這明明是法家使然,最後統統成為儒家的鍋。所以近代中國為什麼衰弱呢?儒表裡法,一直用來掩護法家的儒家,自然就成了責任人。
-
10 # 陳哲升
儒學早就被當權者切割得碎片式了,利於統治者的就拿出來深加工,然後釋出,不利的就切割掉,掩埋了。
所以,要透過表上去理解。
-
11 # 風波水文
不是……
儒家認為,君不可能無緣無故讓臣死……
無緣無故讓臣死的不配做君……
所謂的,君視臣如手足……
-
12 # 有感而發的人
當今古裝清劇歪曲了儒家思想,古裝劇讓大家以為儒家思想就是古裝電視劇那樣,其實是歪曲了的儒學思想!大家別讓電視劇騙了!
-
13 # 北京得明
儒家講的是“有序”二字,上下之序,大小之序,高低之序,君臣之序 父子之序,夫妻之序,兄弟,長幼之序,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其二,君為上,臣為下,下者依上,低者依高,妻者依夫,弟者依兄,方為守序。故: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則,大逆不道。這其實就是儒家文化的流弊所在。
-
14 # 以道會友1
儒家思想是什麼?
儒家思想是孔子在周禮的基礎上,提出以仁學為本、禮學為用的為人為學為政之道的集大成學說,孔子開創仁學,讓為人為學為政之道脫離了巫學的羈絆,確立了以人為本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孟子進一步發展了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提出捨生取義以養天地浩然之氣的思想。提出內聖外王的仁政思想。反對君主專制和霸權。提出人性性善論,注重個人修養提高。
荀子進一步發展了儒家思想的仁禮結合、義利結合思想,讓儒家思想更加面對現實政治和社會。提出人性性惡論,注重利益導向和禮法管制。
韓非子繼承荀子的人性惡論,特別注重禮法治國,重權、勢、術,重賞罰。形成法家學派。提出有利於封建統治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隨著封建專制和封建禮教的深入發展,儒家思想異化或畸形發展,甚至達到了“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等愚孝愚忠的封建禮教程度。
儒家思想重禮儀、輕工藝,重禮法、輕平等,有民本思想、缺民主思想,缺少民主集中制和民主共和政治思想。
現代“五四”學生運動以後,日趨腐朽的儒家封建禮教思想被打倒,科學、民主精神日趨深入民心。儘管如此,孔子開創的儒家傳統文化中的仁愛道義等優秀傳統文化,還是值得發揚廣大的。
-
15 # 華夏伊祁
儒家觀點:
1、孔子的觀點
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不君,則臣不臣”;
孔子他老人家強調君臣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君臣各有義務,得相互尊重,君臣關係才可以維持下去,君若不尊重臣,則臣可不必效忠於君;“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君主雖然尊貴,但也必須接受“道”的約束,如果君主違背了“道”,臣也可以不用忠於君。
2、孟子的觀點
孟子曰: 異姓之卿,“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貴戚之卿,“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如果君有過錯,則臣可提出批評;如果君不聽,則異姓之卿可以立馬走人,不再忠於君,貴戚之卿可以直接廢掉君主,另立新君。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如果君主無道,臣民可以起來造反。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出處:
1、明朝《西遊記》:八戒道:“師父,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材抬在自家家裡哭。不要煩惱!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
2、明朝許仲琳《封神演義》:文王聽而不悅曰:“天子乃萬國之元首,縱有過,臣且不敢言,倘敢正君之過;父有失,子亦不敢語,況敢正父之失。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為人臣子者,先以忠孝為首,而敢以直忤君父哉?”
3、清朝錢彩《說岳全傳》:嶽爺道:“賢弟休如此說!自古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你我已經食過君祿,況為人在世,須要烈烈轟轟做一番事業,顯祖揚名。”
4、清朝《薛丁山徵西》:薛丁山說:“今朝廷不來捉拿,是為幸也。今來欽召,國恩難報,君要臣死,不死不忠。”
可以看出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主要出現在明清小說中,小說作者提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時,前面往往還冠以“常言道”“古語云”“自古道”之類的字首,說明它可能是明清時期流行於民間的一句民間俗語,這句話的流行,應該跟明清兩代君主專制制度達到封建社會的巔峰,造成愚忠思想的流行有關。
-
16 # 馨蓮666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是古代帝王與朝綱法度遺留下來封建文化統治口語。中華民族發展至今徹底改變了這種現象。它體現在國家法治與人的教化程序中,不象過去舊中國的帝王統治曆法。社會主義國家法制:對的就對,錯的就是錯的,有嚴格法律定義。這在當今社會與人民的生活中,充分體現證明了這一點。
-
17 # 梅江水上人
儒家,主要是後來的儒學開發者,永三綱五常把“君殺臣”,這個政治實踐中有利於鞏固君王權威的規則附加了“道德聖神”的裝飾。近代一些革命主張那批孔作為思想啟蒙,是為了在事實求是,結合當時中國社會實際,為了激發大多數人支援革命,而撕掉就制度、舊的社會秩序的道德外衣需要。至於三綱五常的歷史作用,作為歷史研究完全沒有必要先加標籤。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事實求是便是;我們面對現實問題需要辯證思維,不能僵化!動不動就翻出一些細節要以一概全,從社會整體的文化建設來講沒有任何益處!本質時就是有些人搞不清,革命時期和和平建設時期的辯證關係,革命時期主要目標是摧毀、顛覆,“否定一切”是一種鬥爭需要,戰場上只要發現敵人陣地,能打得著的武器就是好武器,還要早一群問題做一點理論思想分析,是用機槍好呢還是用大炮?這還打什麼仗,都打不中敵人怎麼革命!現在是和平重建,重在利用、有用,能有助於新建築做的更好,過去好的經驗、智慧、方法,就要努力借鑑,看不清的不要急著砸掉,認真研究分析,還可以耐心實驗,是需要定力.、耐心,透過集思廣益,精雕細琢;那麼著急幹什麼?
-
18 # 仙佛神光
封建皇朝本來就是如此的,沒有儒家也是如此的。假設沒有儒家,難道皇帝之君-聖駕之令臣死,臣還敢抗拒不從之膽,抗拒又有何用?
-
19 # 靜心觀永珍
論語裡面孔子反覆談到了孝道,在家尊重父母,兄長,在外敬重老師。“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觀點不代表孔子原意,或許代表某一階層利益……
-
20 # 玉山話語
愚忠思想,和儒家沒有一毛錢關係。
孔子提倡君臣間是合作關係: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魯定公無法合作,孔子於是出走,周遊列國。
孟子認為,君權的合法性來自人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君主背棄人民,那麼人民反對暴君的革命天然合理。
儒家不僅沒有愚忠思想,相反,高度肯定湯武革命。
人民最大,人道主義,就是儒家政治倫理的出發點。
只是歷來尊儒都是戲法,玩的叫外儒內法,口頭上喊仁政,骨子裡搞專制。
不要把髒水潑給儒家
回覆列表
稍有歷史知識的人 都知道這不是儒家思想 孔子也從沒說過這類話 孔子說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這也能解讀出上面的意思,這不是文化碰瓷 那還什麼是 遺憾的是現在這好象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