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修者

    中國專家當下名聲不太好,文學創作如創業可大可小,有天賦很重要,象古龍、張恨水等人天賦文采,僅憑一隻筆就能過上優渥的生活。無天賦就得後天努力,但不一定成功,有創作激情者後天努力回報會更大。專家說有一定的生活基礎後才可創作,但有生活基礎後又無創作激情咋辦?創業激情也是你走向成功的一個視窗,這才是文學愛好創作最佳時期。

  • 2 # 獨立寒秋191814165

    40多年前,我也是個愛好文學的青年,中師畢業後工作之餘瘋狂讀書寫日記和讀書筆記,不知不覺步入了大齡行列,同學們都陸續結婚成家,自己也不能不考慮個人問題。在處物件結婚生孩子這些事情的忙碌,對文學的追求只能擱置一邊。孩子將近兩週歲工作調到了城裡,生活總算安定下來,這個時候,我的文學夢又開始萌動。但是,文學這東西,創作就得思考,思考是批判的,與現實格格不入的。尤其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這樣意識形態多元化,搞自己的創作可能會被認為“不務正業”,影響自己的仕途,權衡利弊,終於放棄了對文學的追求。經過努力,1993年,被提拔為科級領導幹部,總算沒辜負自己的選擇。

    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有了大禮拜,開始是每隔週休兩天,就是一個月休六天,我想有了這麼多閒暇時間,何不寫點兒東西呢!當時孩子也上中學了。於是開始寫散文,當年就在本市報紙副刊發表了三篇,其中有一篇還在一次徵文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但是隨後又因為各種原因創作又停頓下來。直到2005年,偶爾在報紙上看到了本市霧凇冰雪節徵集詩歌,我把之前寫的一首古詩寄去,又獲得了三等獎。自此,參加了一個詩社,創作了一些散文和詩歌,在本市報紙和刊物陸續發表。2010年退休之後,又到一個培訓學校打工做了七年的管理工作,期間又忙著孩子結婚生孩子帶孫子,創作又停止了。到了2018年,算是正式開始文學創作,一年多來,有30多篇散文發表在本市和外地報刊上,並加入了市作家協會。

    文學不能養家,大腕難成。作為業餘愛好,可以先把事業幹出點兒成就來,再全身心投入創作也是很好的選擇!

  • 3 # 果林,豫北蟈蟈

    我不知道專家這樣的建議是從理論上考慮的,還是從實踐上考慮的。總之,我對這樣沒頭沒腦提建議的專家一頭霧水。至於問,你有了生活保障,還進行文學創作嗎?答:是的,但我已經不是年輕人。

    文學創作,可以區分為專業作家和業餘愛好者。前者為,經過一定稽核評定,達到一定的文學創作水平的作家。後者為,尚未達到專業文學創作水平的文學創作愛好者;還可區分為專職作家和自由撰稿作家。前者為有職級待遇的、有相應薪水收入的作家。後者為沒有職級待遇收入的,文學創作個體專業戶或兼職戶。我不知道專家建議的年輕人等有了生活保障後再進行文學創作的文學創作是指的哪一種?

    年輕人應不應當進行文學創作?毋庸置疑,當然應當。古今中外,很多文學家,都是在年輕時,文學創作就嶄露頭角的。他們的處女作,大多是青年時代的作品,有的甚至是少年時代的。如果不主張年輕人進行文學創作,不知要扼殺多少天賦的文學英才。至於專家所說的生活保障,又是指的什麼?是衣食無著?還是沒有獨立的生活能力?記得多年前,鴨綠江雜誌舉辦了一個文學創作函授班。在這個函授班裡,就有一個邊修鞋邊進行文學創作的殘疾年輕人。我不知道這樣的年輕人算不算生活有保障?他的文學創作應不應當受到鼓勵?

  • 4 # 自樂堂主
    文學是人學,是寫人的。因此,人的生活就成了文學創作的源泉。一個沒有生活經歷的人,是寫不出好的文學作品的。清代詩人趙翼有一句詩:“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便是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對於一個立志搞文學創作的人來說,一定的生活經歷是必不可少的。人生是什麼?人生就是:貧窮與富貴,失敗與成功;人生就是榮譽與屈辱,得意與失意;人生就是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所有這些,你經歷了,或者看到了,你才能真正理解人生,認識人生,知道什麼是人生。你也才能寫出真正有深度的文學作品。

    當然,我們也不必有意的去經受痛苦、挫折、失敗,但是,一旦經歷了,你也不必悲觀、失望。因為,這是你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是你進行文學創作的生活源泉。

    縱觀歷史,在文學創作上有大的成就的人,無不是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屈原放而賦《離騷》;司馬遷被割了膝蓋骨,才寫出《史記》;李煜由帝王變成階下囚,才用血淚寫出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蘇東坡屢遭貶謫,才有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絕唱;曹雪芹如果不經歷曹家的由盛而衰的人生大變故,他就不可能寫出偉大的《紅樓夢》。

    人生有失有得,有得有失。你不能魚和熊掌都想得,既不想受苦,又想能寫出好作品。對這一點,同樣是那個趙翼,寫詩說:“詩解窮人我未空,想因詩尚不曾工。熊魚自笑貪心甚,既要工詩又怕窮”。

    是啊,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呢?

    至於說生活有了保障之後,你還會不會再堅持文學創作。這是又一個層面上的問題,這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說白了,你生活有了保障,可以進行文學創作;你生活沒有保障,也可以進行文學創作。只是創作的條件不同而已。

    文學創作對於一個作者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個人的愛好,是一種精神的追求。不一定是謀生的手段。當然,有的人可能透過文學創作發了財。但這最多隻算是一種副產品吧。

    真正想寫出好作品的人,是不能抱著功利目的去進行創作。否則,只能是南轅北轍,緣木求魚。

  • 5 # 草軒客

    文學創作是否靠天賦真的不敢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文學創作一定靠興趣支撐,否則,很難在大多數狀況下撐過不了了之的狀況,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結局!

    不是所有作者的努力付出與他得到的報酬是相匹配的,有的作者窮盡一生有可能都無法在報刊與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在網路上也會最快地淹沒在網文海洋裡——這不是說他們寫的不好,而是他們寫的太好了,他們一直在堅持寫作初衷,並沒有同流合汙!

    我就認識這樣一位作者,他寫作已經二十多年了,寫了很多長篇小說,他甚至影響了他身邊的很多人,他的侄子他的朋友都受其影響都在寫作,而且被他影響的人的作品都能在報刊上發表,就是他的從來沒發表過!那些發表作品的作者時常來請教他,他祝賀他們,他們卻不好意思拿出作品給他看!

    ——其實大家都清楚,所有寫給人看的東西都在討好讀者,作者如果發表作品就要看市場風向,很多人都沒法堅持初心!

    一個作者很難透過自己的作品生存下去,如果堅持自己就要放棄短視,別向這個世界及其這種浮躁的價值觀妥協,但是你得自信你的作品是有終極價值的,那就堅持自己,發表了又怎樣,出版了又怎樣,為了市場,為了討好讀者而將自己的價值體系改變的面目全非的,其實就是對自己的背叛與全盤否認!

    我自己十分認同那個一文不名的作者的堅持,我由衷地佩服他,他是正確的!我讀過他的小說,他的小說充滿力量,十分敏感,說真的,在當今和諧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中,他的那些露骨地表達現實的作品會刺痛一部分人的神經!

    堅持是可貴的,並不是堅持每天寫作,堅持的更是自己寫作的初心,這太難了!按他的才華他寫不出博流量的套路網路作品嗎?他重視的是他的思想!他從事著最底下的工作,他反而樂呵呵地說他與他作品思想的現狀切近了,全當是體驗生活!他的所有小說都有著他自己的影子!

    從他身上看,如果專家真說過那些話,那也沒錯,真正寫作真正堅持自己價值體系的那些固執的人真無法透過寫作養活自己,除非討好讀者,寫一些大多數人愛看的文字,比如給女性讀者寫宮鬥小說,給學生們寫小時代那類,按套路博眼球寫的文字可以給自己帶來最多的流量,流量可以變現,那才可以!

    年紀大的人寫出來的小說才是人生,因為至少他們經歷過!年紀小的作者可以寫出激情,寫出勵志,寫出呼風喚雨的領袖氣,執生欲死的愛情!

    如果有興趣,有文學信仰,就自始至終堅持著,別為了博流量討好讀者而短視,如果為了儘快變現失去了自己的價值體系,到頭來才會感到得不償失!

    如果沒有信仰般的堅守,只當寫作是一份收入,還是奉勸各位寫作者,多看那些網路套路小說,學習那些精彩的跌宕起伏的吸引人眼球的寫法,儘快變現!那專家的建議也不是一無是處,還是找份工作寬裕地讓自己安定下來,再用寫作陶冶下情操,提高一下生命素質!

  • 6 # 作家鬼譚

    我是從一個文學愛好者,逐步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然後成為一個職業作家的。鑑於我自己的經歷,對於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我是八十年代初二十歲出頭就開始學習寫作的,那時候最高的理想就是當一名作家。在那個年代,整個社會對作家和文學看得比較神聖和崇高,文學愛好者一旦發表了作品,就會得到社會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就會有比較好的出路。我當時還在農村,就是在發表了幾篇小說之後,每年都會受邀參加省作家協會和市文聯的文學創作會議,參加文學期刊的各種筆會,一直到後來進入到文聯工作,開始專業創作。在當年那個環境中,愛好文學在青年人中普遍流行,很多人都有作家夢,但是也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寫出一篇好的作品來,甚至有的人一生都不能夠發表一篇作品,所以許多愛好文學的青年一心撲到創作中,人到中年依然沒有什麼成就,窮困潦倒,吃飯養家都成問題,所以,當年就有很多文學界的前輩就會善意地勸誡一些年輕人,要先找一份工作,有一份生活的保障,能養家餬口之後,邊生活邊創作。一直到今天,你說的這個問題依然存在,既然你提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生活裡一定還存在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理解一下這些文學前輩這個建議的真實意思。

    一般一個文學前輩對一個年輕的文學愛好者說這種話的時候,有兩層意思,一層是明面上的意思,那就是對文學青年的真誠關心。他們的確需要先有生活保障,才能去進行文學創作,而且文學創作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需要時間,十年磨一劍,在文學界是常有的事。而十年間你不可能讓父母,讓別人養活你十年。所以要先有生活保障,才能讓創作繼續下去。另外,文學創作需要生活閱歷。那時候沒有網路小,網路小說可以胡編亂造,天上地下,神仙魔界的,但嚴肅文學不可以的。所以寫作的人需要一定的生活閱歷。有一從工作,就可以增加生活閱歷,有了生活積累,才可以厚積而薄發。這是明的意思。還有一層暗的意思,前輩們不便明說。那就是文學前輩必定是看過後輩的稿子,發現他的文學天賦不高,才華不足以讓他靠文學創作來吃飯。如果有一份生活保障,慢慢磨鍊,也許可寫出成功的作品,但不會是很快就成功。還有的是前輩們一眼就看出這個人先天不足,文字功底差,根本不是吃這碗飯的料,不便明說,便會用“先有要生活保障”這樣的話來勸誡。不管怎麼說,文學前輩們說這樣的話都是善意,切不可對他們心存疑慮。對一些特別有才華的作者,前輩們也是會這樣勸誡的,因為靠寫作吃飯的確是很難的。

    今天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路的發展,自媒體的發達,都給青年一代寫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現在很多年輕人,完全可以把寫作當職業,創作網路小說,當自媒體寫手,只要勤奮,並且有一定的寫作才華,就完全可以靠寫作養活自己。已經不需要“先有一份生活保障,然後再去寫作”這樣的勸誡了。當然,我理解你這裡說的,專家們勸誡年輕人先有生活保障,再去進行文學創作,是指那些真正的文學創作者,就是他們所謂的“嚴肅文學”,即使在今天,如果想要當一名好的嚴肅作家,創作出成功的嚴肅文學作品,那還是需要聽專家們的建議,先有一份生活保障,然後在生活中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增加生活積累,然後才有可能創作出成功的文學作品。

    當然,你說的如果有了一份生活保障之後,你還願意進行文學創作嗎,這的確也是一個許多寫作的人面臨的問題。很多人在生活安定以後,樂於享受生活的安逸,失去了最初對文學的熱愛,不再想辛苦地進行文學創作了,這都情有可原,對這樣的人,我們沒有必要進行這樣的討論。我們討論的是真正熱愛文學,把寫作當職業,當生命來看待的文學青年,這樣的人即使有了非常安逸和富足的生活保障之後,依然會把寫作當作自己的終身愛好和事業。歷史上有許多文學大家,都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但他們依然把寫作當作自己的終身事業,比如魯迅、林語堂、胡適等人,他們都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活保障,但他們最終都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所以,專家們的建議是對的,應該先有一份生活保障,再進行文學創作。但有了生活保障之後,只有真正把文學當終身事業的人,才能繼續進行文學創作,也才能有可能取得成功。

  • 7 # 大悔憶智周

    有了生活保障還有那麼豐富的情感和敏銳的感覺嗎?

    要是有了生活保障再創作,那就沒有杜甫和曹雪芹那些人類文化珍寶!

    文學不是學問,它需要生活積累。

    餓肚子也是一種積累。

    並且,文學創作其實很簡單,一支筆的事情。現在則連筆也可以不要。

    真正的作家,對仕途經濟、謀生賺錢一竅不通。

    窮得餓死病死兒子的杜甫、曹雪芹不用說,巴爾扎克寫作為了還債,富翁列夫.托爾斯泰對自己的富有感到羞愧,非要參加勞動才心理平衡。

    文學不是裝,文學是靈魂發出的聲音。

    一個渺小的靈魂,發出的聲音不可能是偉大的作品。

    《詩經》被埃茲拉.龐德先生認為“真正意義上的詩歌”,其作者很多是胼手砥足的勞動者,連字都不認識,他們有什麼生活保障?

    你一邊打工或者一邊餓肚子一邊還要寫作,文學就出來了。

    文學最怕無病呻吟。

    埃茲拉.龐德先生又說,“中國人的道德是基於審美的道德”,審美是不需要酒足飯飽的。

    川端康成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富貴了吧?但他含煤氣管自殺了!

    路遙大學畢業,文學雜誌編輯,全國第一屆短篇小說獎他就得了獎,謀生應該沒問題,可是他繼續寫小說把自己寫死了。

    文學藝術是世界上最不務實的事情。

    從城市到農村,現在沒聽說誰還在餓肚子,如果你還在餓肚子,又在搞文學,恭喜你,你夠獨特。文學就是獨特,文學不能重複。

  • 8 # 老梅尋夢

    文學是養活不了人的,對於熱愛文學的人來說,在生活尚未得到保障的時候,最好不要以文學為主業。以商養文,以工養文,以農養文,等等。即以其它職業形式來養文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黃梅戲演員韓再芬飾演的李清照)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文學創作行為變現能力差。

    人們說到文學創作時,多是指從事小說、詩歌和散文的創作行為,而這三種題材的創作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即你的小說、散文或詩歌要得到社會認可,才有可能產生效益。而這一社會認可過程是及其漫長和及其艱難的。很多作家的作品在他身前都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曹雪芹的《紅樓夢》。

    (有夢想的年輕人)

    二、深入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文學創作的前提。

    文學作品雖然是虛構的,卻並非是憑空捏造和憑空臆想,有一個生活的真實上升到藝術真實的過程。曹雪芹如果不經歷人生的大起大落,即沒有經歷從富貴到潦倒的生活體驗和感知,他是寫不出《紅樓夢》的。

    對於有文學夢的年輕人來說,從事商業,從事農業勞動......不僅是在積累生活的物質財富,而且也是在積累人生的感悟,是在提前體驗生活,這種生活體驗是必須的。

    (李清照)

    三、神童現象不是文學創作的主流。

    有人會說,你看“唐初四傑”駱賓王7歲就能寫出《詠鵝》詩。怎麼能說神通不是文學主流呢?

    咱們看一下《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只是對鵝作神態和靜態的描述,並沒有更深的含義。而這神態和靜態的描述,也是7歲的駱賓王觀察事物後的心得之作。在這裡,駱賓王的慧根很重要,而小駱賓王在池塘邊觀摩鵝的生活習性更重要。

    (李清照)

    所以說,無論是從文學創作變現能力差,還是從文學創作需要深厚的生活積累上考量,都在要求愛好文學的年輕人,從事文學創作最好是兼職,最好在具備一定的物質財富和積累一定生活閱歷後,再去不忘初心搞文學創作。

  • 9 # 喂大的剩閒

    有時並不是以文學做謀生手段,而是需要以文學為手段來宣洩內心的思考與情緒。

    卡夫卡曾在日記中寫道 “我內心有個龐大的世界,不透過文學途徑把它引發出來,我就要撕裂了!”

    卡夫卡視文學為一種生存方式,一種燃燒生命的過程。

    所以,從古至今文學從來都不需要我,只是我需要文學。

  • 10 # 李老根2017

    《為修為文,十儒九丐》

    我倒認為專家的建議不無道理:年輕人等有了生活保障再去從事文學創作可謂金玉良言,信不信並不強迫,僅作參考。但是,不為空洞的理想毀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和牽累家人,我還是要寫一篇小文,對專家的善意之言作幾段淺薄的論證,供年輕人參考。

    一,恩格斯說,人類只有在物質生活資料有所滿足後,才能從事其它社會話動。

    縱觀世界文學史,凡是能夠在著書立說上寫出百世經典文學作品的作家,無非兩類人,一類是祖上曾有仕宦背景的書香門第之人,一類是先貧後達的成功者。離開這兩種人,我還沒有見到過什麼草根系的人,寫出過什麼可稱傳世經典的文學作品。

    還是先舉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遊記,紅樓夢四大古典名著的著述者施耐庵羅貫中吳承恩曹雪芹為例吧。看看這些文學巨匠寫書前是些怎樣的人。他們有過什麼樣的家庭財產背景和生活經歷與社會閱歷。才知道著書立說,也就是文學創作,不是那個人,寫不出那部書。

    先談施耐庵,羅貫中。人們讀水滸傳,讀三國演義,沒有人不會記不住梁山一百單八將和曹操劉備孫權種種人物的出身和命運吧?可有幾人能讀過寫出水滸三國人物的作家施耐庵,羅貫中是幹什麼的?他們從事文學創作以前是些什麼人?在沒有官職便沒有俸祿,也沒有出書寫作稿費的古代,這兩個大作家是靠什麼經濟來源支撐他們的創作活動的?

    可是,當我一 一研究了他們的生平後,我服氣了。原來,施耐庵,羅貫中,並非我們想象中生逢元末亂世,隱居在錢塘江畔,蘆花蕩裡兩個兩個只會給說書人寫歷史故事唱本換飯吃的尋常人。那麼他們是怎樣的兩個人呢?原來羅貫中,施耐庵,都是元末明初大軍閥張士城麾下的慕僚,軍中策士。其身份和地位,相當於劉備身邊諸葛亮,龐統那樣的角色!

    施耐庵厲害到什麼程度?他是孔子七十二代孫施之常的後人,原籍蘇卅,後遷淮安,十九歲考中秀才,二十九歲考中狀元,三十五歲與劉伯溫考中同科進士,曾在錢唐做官二年。武林中功夫了得。他棄官後曾惹怒地方惡霸,一條棍打翻過十幾個潑皮無賴,還讓一個不服他的惡人用繩子把他捆了四面拉扯,卻始終扯不死他,最後他一招劈開了一棵樹,惡霸才不敢再招惹他了。後來就憑這點經歷,他把他的故事寫成魯智大鬧相國寺和武松醉打蔣門神的小說章節。

    而羅貫中,這個山西太原府的俊才,父親則是綢緞商人。因元朝末年隨父到江南做絲綢生意的營生,便拜在施耐庵堂下做門子,先以僕人身份侍候施耐庵,後來成為師生關係。元末農民大起羲開始以後,受蘇卅軍閥張士誠登門聘請,施耐庵,羅貫中師徒進入張士誠軍中做慕僚。而在他們進入慕府之前,張士誠曾經投降過元朝,等到元朝快被農民起義軍打垮了,張士誠才又反元獨立出來,想與朱元璋,陳友諒爭奪天下。

    在幫張士誠運籌帷幄期間,施耐庵,羅貫中曾屢勸張士誠一一 深挖洞,高築牆,緩稱王,可張士誠不聽。既要稱王,也要享樂。看到朱元璋已經擊敗陳友諒,就要收拾張士誠時,無論施耐庵,羅貫中怎麼為其獻計,都阻擋不了鹽商出身的庸才走向敗亡時,施耐庵,羅貫中這兩師徒,才決計離開張士誠的慕府。辭掉官職退隱江湖。然後不久朱元璋便把張士誠打敗並俘虜了。

    朱元璋奪取天下後,軍師劉伯溫曾向朱元璋舉薦施耐庵,說這是個大人才。朱元璋問劉伯溫說施耐庵這個人才能怎樣?劉伯溫說,他的才能十倍於我。於是朱元璋令劉伯溫去請施耐庵出山到朝庭做官。誰知施耐庵競以稱病為由拒

    絕了朱明皇帝的聘請。

    由於他和羅貫中在張士誠慕府中,都出過計謀要打敗朱元璋,深知不收斂名氣鋒芒,不會有好果子吃。於是師徒為了躲避明朝政府的徵召以避禍,他們決定遠走天涯,浪跡四方。要找個偏僻的地方隱居著書,於是他們給還在明朝為官的一個朋友寫了一封信,附上一首詩一一

    這個朋友叫顧逖,是江蘇興化人,顧逖曾任松江同知和嘉興官員。施耐庵打聽到那裡地方偏僻,四方環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陽好避兵之說,施耐庵便在信中說:年荒亂世走天涯,尋得山陽好住家。願闢草菜多種樹,莫教李子結如瓜。

    顧逖倒也豪氣,見信後馬上回信,歡迎他們師徒到興化避難,也附上詩一首:君自江南來問津,相送一笑舊同寅。此間不是桃源地,何處桃源可避秦?施耐庵接信後,便留下一個大弟在蘇卅原籍,只帶了續妻申氏,二弟和門人羅貫中,冒著烽煙渡江北上,先在朋友顧逖府中暫住,由顧逖幫助他們在興化以東人煙稀少的海浜白駒場購置了田畝房產。然後逐漸結識農夫和鹽民,用他們作生活素材,開始創作水滸傳和三國演義。

    史料載,水滸傳完成不久,施耐庵便於一三七一年故世,他的作品,是由學生羅貫中修訂付印出版的。而兩個人共同構思創作的《三國演義》,則由羅貫中在老師逝世後獨立寫成。

    二,關於修文著書,十儒九丐的說法

    說完了施耐庵,羅貫中,我們再來看西遊記的作者呉承恩和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吳承恩原藉是安徽縱陽高甸人,後為江蘇淮安。他生於1500年,死於1582年。雖然高壽,也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僚淪落為商人的家庭。但吳承恩沒有施耐庵,羅貫中那樣顯赫的身世與不平常的經歷。

    由於吳承恩的父親性情樂觀,為人放達,奉行常樂哲學,便為他起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所以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吳承恩從小聰慧好學,相傳讀書能一目十行。凡稗官野史,志怪小說,古輩傳記,無不遍閱遍覽,自小就頗得官府,社會名流和鄉紳賢士的賞識。

    由於他勤奮好學,愛好填詞度曲,又擅長書法精於繪畫並收藏名人書畫法貼,從青少年時代起他就因不凡的出眾文才而在家鄉出名,被人賞識,認為他科舉及第會如拾一芥。可誰知他科考卻極為不利。也許是文學的才名總與做官的學問總是不能尿到一起吧,儘管有人認為吳承恩是可讀天下之書的材料,以家室藏書的一半贈送給他,使他在敏而好學的名聲下博覽群書,為文下筆立成。卻直到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出任長興縣丞,做了個小官。

    如前所述,呉承恩由於好學,在江蘇淮安府就讀,得到創辦龍溪書院知府葛木的賞識,有個富人朱應登認為他可盡讀天下書,而“以家藏圖書分其半與之”。使他學問上更閱歷廣泛,可是直到四十歲才補得一個貢生,然後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卻又因不善拉官場關係而未被朝庭選上。幾年後,由於母老家貧在浙江長興縣丞的任上做了一段小官,遭人誣告,才拂袖而歸退出官場,從此流寓南京,一邊斷斷續續寫他的神怪小說西遊記,一面在秦淮河畔賣文為生度過暮年時光。晚景極其淒涼。

    要不是魯迅先生和胡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為呉承恩正名,幾百年來後人幾乎連他創作西遊記的暑名權,都要給抹殺了。那又是怎麼回事呢?在魯迅先生與胡適的西遊記創作暑名權未形成定論前幾百年,西遊記小說是連作家的名字也沒有的。因為有人說西遊記作者根本不是吳承恩,而是明朝嘉靖年間的“青詞宰相”李春芳。

    你看,做個作家有多難。自己三十歲創作,五十歲續寫,七十歲用了七年時間,才斷斷續續寫完的書,由於晚景貧困淒涼,憑些個手抄本在社會上流傳,轉來轉去,是不是他的作品都飽受後世爭議了。要不是魯迅,胡適這等重量級的文化大師為其仗義執言。我們又哪裡知道呉承恩這個連歐美國家都定義為神怪偉大作家的人命運會這麼慘?

    所以中國封建時代,十儒九丐,一點兒不假。

    最後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關於曹雪芹身世這裡就不用囉嗦了。儘管他後來繩床瓦灶,賒酒為食,寫作石頭記剛到八十回就貧病交加而死去了,但畢競出身在鐘鳴鼎食之家,賈寶玉的青少年時代,賈家的氣勢有多了不起,曹雪芹家的氣勢就有多了不起。不管怎麼說,曹雪芹創作石頭記(紅樓夢)時,雖然沒有吃飯的錢但他有生活素材積累和豐富的社會閱歷。這對一個作家而言,已經是很幸運的了。

    不怕沒有錢吃飯,就怕寧願餓死也要寫點什麼傳之後世的小說家而言,假使寫著寫著不知寫什麼,沒什麼材料可寫了,那才是可怕的。於是以後我們就看到,魯迅,胡適,茅盾,郭沫若,巴金,林語堂,朱自清,林徽英,等等這些民國的大作家,沒有哪一位不是腰包鼓鼓囊襄的。一面做著掙錢養家的事,一邊上拎出一塊現大洋就可買幾鬥米的事業來兼及自己的寫作愛好。於是由於報紙,出版物的商業化,作家們才知道了什麼是稿費。靠寫作也能掙口飯吃的時代才真正到來,不過也就近現代百年間的新鮮事。

    然而,靠寫文章,出版書籍作品換飯吃,又豈是常人可以隨便達成的願望!蕭軍,蕭紅,聶耳,洗星海,包括郁達夫,這些至今仍可數得出來的革命作家,由於生長在民國,思想激進不肯與當時被他們批判為反動的政府合作,結果作品往往不是被政府封殺壓制,就是文稿無錢無關係無背景發表不了出版不了,一輩子慘兮兮的窮如乞丐,衣食毫無保障是非常普遍的事。

    所以後來我們知道的新中國成立以後成名成才的作家,如丁玲,周立波,揚沫,曲波,浩然老舍等等一些解放牌作家,無不是早先投身革命,以職業革命家的身份,親自參與了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革命鬥爭的偉大實踐,然後革命事業取得徹底的勝利後,自己有了穩定的生活和物質生活資料的保障,才將自己所親身經歷的生話寫進小說。他們成功了。可是這些作家的成功很容易嗎?不容易啊!一生的奮鬥就只總結為一部作品,代價何其大?

    三,多餘的話

  • 11 # 作家唐運泉

    這位專家的真誠建議,是對文學愛好者的愛護和忠告。

    一、活得下去,才能從事文學創作

    文學愛好者有興趣或有志於文學創作,這是好事。但是,文學創作不能不吃飯,換句話說,就是要能活下去,才能搞文學創作。所以,有了生活保障再去文學創作,這是經驗之言,肺腑之言。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迅先生、林語堂先生都是文壇大家,他們寫作獲得的稿費、版稅收入都不少,也不能沒有教授職業和工薪收入作為生活保障;魯迅先生還是在林語堂先生推薦下到廈門大學任教授,以獲得一份工薪作生活保障。蕭軍、蕭紅、葉紫,都是很有文才的文學青年,若沒有魯迅的救濟和幫助,也不能在飢寒交迫中完成和出版文學作品。

    新中國成立後,孫犁先生是文壇大家、名家,也得以報社編輯工作為職業以工資為生活保障;還有數以萬計卓有成就的作家,都是在有生活保障的條件下進行專業創作或業餘創作。全國唯一沒領國家工資、全靠自己的稿費、版稅生活的作家,僅有巴金先生一人。

    文學創作少年成名的例子不是沒有,但成功的機率可以說不到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就是少年成名,也不能說就有了生活保障,就可以一勞永逸、衣食無憂地從事文學創作。

    被稱為神童作家的劉紹棠,13歲就開始發表作品,14歲那一年內就寫出20多篇小說,15歲被借調到河北省文聯《河北文藝》編輯部當見習編輯。20歲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是當年最年輕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但是,神童作家也得靠編輯那一份工作和工資作生活保障,才能從事文學創作。

    王蒙也是早年成名,19歲創作《青春萬歲》,22歲發表《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是當時最年輕有為的文壇新星,但還是得靠那一份在共青團區委工作的工資作為生活保障。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成年人不能自食其力,生活沒有保障,靠啃老,或者寄人籬下,能安心搞文學創作嗎?一天不吃飯可以,兩天不吃飯還能堅持,但三天沒飯吃就會餓得頭昏眼花、有氣無力,還能寫作嗎?無數的亊實證明,有了生活保障再去文學創作,才是明智之舉、踏實之路。

    二、文學創作無法一蹴而就,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才能成功

    文學創作是十分艱苦的事業,特別考驗人的毅力和恆心,切莫以為輕而易舉就能功成名就。

    曾經有無數的文學愛好者在文學創作這條路上半途而廢,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毅力和恆心,沒有勇氣面對挫折。很多文學愛好者,在剛開始文學創作時也有雄心壯志,但在多次退稿的失敗打擊下都改弘更張了,只有比例很少的人能百折不撓,堅持到最後成功。在國內國際文壇上,都有很多成名作家的作品被多次退稿的例子。

    《肖申克的救贖》作者斯蒂芬.金,就曾經被退稿800次;也曾經為了生計不得不去洗衣房打工。中國作家麥家的《解密》,11年間曾被退稿17次。他們兩個作家若沒有毅力和恆心,沒有百折不撓的意志,能經受住那麼多退稿的打擊,堅持到最後嗎?麥家從部隊轉業後,中間還曾歷任新聞幹事、宣傳處長、電視臺編劇,後來才在杭州市文聯當專業作家,這些工作和工資就是生活保障。所以,從事文學創作除了要有生活保障的物質條件,還得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經得起挫折的考驗,才能取得成功。

    三、你有了保障後還願意文學創作嗎?

    這是檢驗一個人真假熱愛文學創作的試金石。真正熱愛文學創作的人,有了保障後也定會一如既往筆耕不輟。因為寫作已經成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已經“成癮”,是無法放棄的。

    不可否認的是,也有許多人在有了保障後就完全不同了。有些人,在業餘創作時真的拼命寫作,也曾寫出過不少好作品,但取得成功後——成為專業創作人員或專業作家了,反倒寫不出好作品了。這樣的例子不少。尤其是近二三十年,許多原來有不錯創作成績的人,已在燈紅酒綠中迷失方向,“不再搞那勞什子了”。這就是“樂能醫假病”。

    我就是在參加工作以後有了生活保障才開始學習文藝創作的,至今已堅持業餘創作四十九年,就是退休之後,也還繼續自己喜歡的文學創作。

    我認為,有了生活保障再去文學創作有兩個有利條件:

    1、自己有一份職業,有一定經濟收入,雖然不能發大財,但起碼能吃上粗茶淡飯,生活有保障,不用為自己和家人的三餐一宿奔波勞碌,沒有後顧之憂才可以潛心創作。

    2、社會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創作不能脫離生活。文學創作要寫自己熟悉的生活,有一份職業不但有生活保障,而且相當於有一個生活根據地,可以深入體驗生活,也相當於自己有一口礦井,可以深入開掘礦藏,對文學創作會有很大的好處。

    宋代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曰:“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此詩後兩句本來是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要認真讀書,不斷補充新知識。這首詩,也可以比喻文學創作與生活的關係。就是說,從事文學創作要有生活,要熟悉生活,要“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獲得新的創作素材,文學創作才不會江郎才盡,才能不斷出新,達到新的境界。

  • 12 # 陌上書香

    專家的話有一定道理,尤其在今天這個經濟空前繁榮的時代,沒有生活保障,創作是幾乎不可能的。

    我認識一個夢想成為文學家的老青年,如今快50歲了,還沒有找到物件,也不出去掙錢,就整天坐家裡寫作,這麼多年過去了,也沒有寫出啥。

    父母恨死兒子了,自己呢,也寫出了精神病。成了一個問題人。

    所以首先要有經濟保障,才能談及詩和遠方。

    我現在生活有保障了,還是一樣熱愛寫作,畢竟這是自己畢生的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哪怕不為錢不為名,也是開心的!值得做下去!

  • 13 # 我說你聽你說我聽

    我以為寫作有兩個目的,一個是一吐為快,一個是賺點錢。

    沒錢的時候是人的文學嗅覺最靈敏的時候。

    如果有了很多錢,敏感性就會降低,為錢的目的沒有了,寫作的動力也會消失。

    想一想,寫一部小說只能賺那點破錢,還不如你乾點別的賺的多。

    還寫個啥呀。

    每當此時,我又很傳統,很愚蠢地想,能留下點文字,是多少錢都沒發比的。

    於是,我把我的錢都給了別人,又開始了我的小說創作。

    無怨無悔地傻樂其中。

  • 14 # 仙湖居士666

    沒有生活保障前,想創作也是有心無力。畢竟創業、養家餬口才是最現實的問題,我就是其中之一。幾年前,事業穩定後,我又重拾創作詩歌的愛好。只為舒發情懷,以詩歌的形式,記錄自己的過往。以吐為快,別無他求。今晚,賦詩一首:

    喜歡有月亮的夜晚,

    它能給我寄託,

    給我無限的遐思。

    窗外柔柔的月光射進來,

    心中滿滿的溫暖。

    喜歡有月亮的夜晚,

    小學時,道路低窪崎嶇不平,

    瓦礫遍地。雨天 ,

    泥濘路滑,光腳挽著褲腿。

    淌著月光,眼前銀輝一片。

    喜歡有月亮的夜晚,

    七十年代,白天刨地瓜,

    晚上擦瓜幹,

    一片片的擺曬,不能壓摞,

    月光悄悄的陪伴著我,

    給我打著手電。

    喜歡有月亮的夜晚,

    八三年的冬天,

    與未婚妻攜手並肩,

    視察分叉茂密,

    長勢喜人的綠油油麥田。

    白晝般的月光,

    把我倆的影子,

    一會拉長,一會又拉短。

    幾顆狡黠的星星,

    始終躲在身後窺探。

    喜歡有月亮的夜晚,

    八四年的臘月初六,

    月牙瑟瑟的

    來到東屋山頭,站崗值班。

    院內燈火通明,徹夜不眠。

    車動鈴響時,新娘子已到漆黑

    大門前。緊要關頭,月亮失色,

    電燈慌亂。只聽咕咚一聲,

    我給送親的隊伍,

    極不情願的拜了個早安。

    ——《喜歡有月亮的夜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的哥撿到女乘客蘋果手機送回,卻索要100元酬金,應該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