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魏晉南北朝長時間沒有一套很好的選官制度是不是因為各個朝代時間都很短?
4
回覆列表
  • 1 # 若水3171

    這有歷史的必然,東漢是世家大族支援建立的政權,士族有巨大能量,壟斷了仕途,有錢有權又世襲,滾雪球式發展,隋唐科舉才消滅了它

  • 2 # 槻濹

    嗯,怎麼說呢,舉個例子~賈誼在政論散文《過秦論》中提到: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履至尊。也就是說經過一百多年才一統,可是它又是二世既亡?雖然原因千千萬,但是不可避免的一點就是新制度與舊制度沒有過磨合期,就隨著始皇一起崩殂了,隨後有漢!相對於九品中正制相它經過一系類的緩衝與在之前的制度,寒門是近乎絕對沒有機會入仕的,雖然世家制對他們也是不公平的,但至少他們有入仕的機會,而且中正對所評議人物也可隨時予以升品或降品,他們的勞力不一定是白費的。

    所以,比起寒士入仕待遇差,九品中正制更有著入仕方法的開放,和社會流動性的上升等優點。可以說,沒有九品中正,原本一直由宗族國戚把持的貴族制是無法漸漸過渡到士族制,再把入仕權力下放至民間(即科舉制)。任何制度都需要過渡發展更替,大約九品中正制也是要完成它的使命

  • 3 # 魯中居士

    它是一項政治制度,開闢了下層人士上升的通道,為政權吐故納新增添力量。實行之後為政治帶來新的氣相(不是"象")。任何一項政治措施的實施,總要經過發生、發展、完善、壯大、延續的歷史過程!

  • 4 # 超超9918

    晉以前你想當官怎麼辦 要知到科舉是隋朝才有的 只有兩個辦法

    由高階官員或是貴族推薦 或是他們的子女當官

    當然也有世襲的 比如司馬遷 太史公就是世襲他爸爸的

    另一種辦法也差不多 漢一代 每郡就是每個地級市可以推薦一名孝廉或是賢才 但施行沒多久都被大家族或是權貴襲斷了

    還有一種不是辦法的辦法 軍功或是平息地區動亂

    九品中正製出來後 就成為皇家制約大家族和權貴的手段了 想當官又多了一種方法 所以和以有的方法混合用

  • 5 # 趙先森sir

    這是貴族地主階級的統治,經過歷史大趨勢的走向,來到了士族地主階級的時期,東漢末年,劉姓的貴族已經沒有實際的影響力,東漢初年的時期這些世族已經開始抬頭,經過100多年的沉澱,這些世族已經形成想當大的影響力,我們看東漢末各個地方都是大的家族在對地方形成影響力。荀彧,崔琰,弘農楊家,我們看袁家,那麼大的號召力,都是地方和中央大世族,曹家想要穩定政權都需要這些人的支援,那麼九品中正制孕育而生,而後掌政的司馬家是典型計程車族,而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北方大批世族南遷,司馬家和琅琊王家共同建立東晉,包括後來的謝家,等等一些列,都是世族,是就是歷史潮流。

  • 6 # 東郭講古

    這個制度,其實核心骨子裡面還是漢代察舉制

    只不過把這個察舉制從隨意性大變成了分層級的制度化察舉制

    但是核心還是考察這個人的名聲和才智

    古代的中國人非常重視禮儀制度

    認為國家能夠穩定社會能夠安定主要是需要道德與禮儀的

    否則國家就會陷入動盪與不安

    所以古代人非常重視人的道德品質

    選官的時候首先重視的是一個人的社會評價和是否尊奉禮儀的日常行為!

    認為無德不孝之人哪怕再有才能只會給國家帶來禍害和災難

    與之對立的是科舉制度

    科舉首先看的是文章

    也就是才學這一塊

    兩種選官的辦法應該說各有利弊

    察舉制包括後續的九品中正制度重視道德和人品

    導致士人不重視才學和能力

    這會導致管理效能低下和專業度不夠

    也就是國家發展慢或者結構上出現各種不合理

    科舉制選拔的官員應該說是比較有才能

    因為科舉的題目在清朝之前還是側重於策論方面的

    其實就是根據一個事情寫議論文

    透過這個議論文可以看出來這個人的智慧和能力

    這種官員上任以後

    一般來說可以勝任自己的崗位職責

    但是也會出現大量道德品質不好的能人

    比如一堆字寫的很好文章寫得很漂亮的所謂漢奸佞臣

    所以

    我們可以認為

    古代中國主要是察舉制與科舉制兩種制度

    九品是一種規範化的額察舉制

    核心其實還是察舉制而已

  • 7 # 漢水孤影

    單從效率來講,九品中正制在當時來說是最高的,相比較秦漢時期單一的察舉制,略微更先進一點,適合當時政治發展的需要。還有就是從漢末三國.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朝大一統,這個時期社會政治一直處於動盪不安階段。選官制度一直沒有很好的昇華,當政者也沒有足夠的精力來兼顧這一方面。再一個,九品中正制在當時來說還是比較先進的,歷史允許它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 8 # 爛柯人君

    嚴格來講,古代史書裡並沒有明確記載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的制度。只是自陳群建議起,這就成為一種選官的標準。

    其具體是指在選官時,要先由中正官根據道德標準加你的才能以及門第對你做一個整體性的評價,認為你可以達到什麼品級,就評你為幾品。實際在授官的時候,所授予的官會比你被品評的官品低四品。一般情況下,都可以升到所品的品級。

    品評的官品一般不會超過二品,被評為一品的只有在當時家族權勢熏天的晉武帝司馬炎了。

    在此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裡,這個制度是保證當時士族權利最基本的制度,所以這一制度受到士族的大力維護。而且由於士族勢力的影響以及制度的執行,這一制度漸漸對於能力,品德得不好量化的東西不太重視,往往只關注門第。行程“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

  • 9 # 新玉說史

    九品中正製作為一種古代選拔官員的制度,對統治階級聯絡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能在魏晉南北朝存在四百多年,既有歷史的原因,也符合當時統治階級的需要。

    其一、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身統治,需要平衡利益,籠絡人才。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他最早出現是在公元220年,由吏部尚書陳群提出,並經過曹丕採納。其核心在於透過設定“中正官”,中正官透過“家世、道德、才華(品行)”等來向朝廷推薦人才。透過九品中正制度,朝廷有助於選拔到更多的人才為其所用,因此,他有存在的必要性。

    其二、九品中正制的制度設計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中央政府的統治。

    九品中正制相比於兩漢時候的蔡舉制度,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透過在地方和中央設定中正官推選的人員,推選的人員需要經過皇帝或中央集權批准。一方面剝奪了州郡長官近親繁殖,發展裙帶關係的權力,將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有利於加強中央的權利的統治;另一方面九品中正制度考察的“家世”等因數擴大了門閥士大夫階級的權利,在曹魏時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曹魏家族與當時門閥士大夫階級的一種相互妥協。

    其三、適合當時歷史環境發展需要。

    魏晉南北朝期間,朝代更替相對頻繁,當時上層社會為士大夫門閥階層佔主要,九品中正制能延續下去,是一種利益雙方的平衡和歷史的需要。

    1、門閥階層的強盛,促使他們需要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權利制度。“法律的制定掌握在權利所有者的手中”,九品中正制,強調了家世,血統,有利於官員世代延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九品中正制就是門閥階層確保自己家族世代富貴的一種制度,自然受到當權階級的歡迎。

    2、朝代更替頻繁,皇帝影響力不強,需要上層階級支援。魏晉南北朝是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代,前前後有三十多個朝代,平均每個朝代存在不到二十年。新皇登基,往往是多種鬥爭下的產物,為了得到更多門閥大家族支援,九品中正制是一種理想的選擇;另一方面,歷代皇帝因為在位時間短,也就沒有能力進行推陳出新,大多照搬前人的制度。

    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沒有那一項制度是千古不變的,或許也正是因為九品中正制度對門閥階層的保護,也導致了這個階層不思進取,到後期逐漸衰落。當然,也有戰亂和中央集權有的打壓等各種原因導致。於是到了隋朝時,楊堅為了進一步廢除門閥士族壟斷,加上這時門閥士族也相對沒落,實施了科舉制度,九品中正制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小結:九品中正制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為中國封建社會重要的三大人才選拔制度,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他的演變也反映了“沒有亙古不變的制度”,就如同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人力制度改革一樣,從人事到人力資源,從六大模組到BP、OD論,有發展就有變化。

  • 10 # 東方評史

    但凡讀《三國演義》的人,沒有不知道周瑜的,如果連周瑜都不知道的話還看得什麼《三國演義》?

    但是,如果說到另外一個人的話,那麼我相信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都說不知道這個人是誰!

    這個人就是陳群,一個名氣遠不如周瑜,但是其在三國時代的地位中只在周瑜之上而不在周瑜之下。

    陳群在三國時期服務於北方的曹魏集團,他是一個很有才幹的人,因向魏主曹丕提出了自己開創性的九品中正制的人才提拔制度而得到曹丕的賞識。

    在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尚還沒有實行後來的科舉制度,這樣一來政府機構所需要的大量人才就無法得到及時的補充。

    在兩漢時期,人才的選拔制度一直都是察舉制,也就是由人推薦然後在實行考察,最後進入政府機構。

    但是這樣一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因為這樣很容易使世族門派任人唯親從而壯大自己的實力。

    與此同時各種腐敗現象也是層出不窮,其危害之大也是不言自喻。

    到曹操時代時,曹操曾經推出了“唯才是舉”的政令,雖說解決了大部的問題,但卻令世族派系非常的厭惡,反對之聲不斷。

    因此在如何既能穩定人心,又能從根本上解決新舊更替問題的方法上,頗使當時的魏主曹丕頭疼不已。

    也就在此時,身為朝中重臣的陳群向曹丕提出了自己開創性的建議——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人才提拔辦法大致如下:第一是“以官選官”,其實質內容跟以前的察舉制雖基本大體相仿,但是卻多了一些規則和標準。

    第二是透過背景出身、德行才幹來進行所謂定品定級,也就是根據被考核的人的背景和才幹來劃分官職和等級。

    陳群的建議很快就解決了魏主曹丕需要人才措施的燃眉之急,領魏主曹丕大為讚賞。

    在司馬氏的以晉代魏之後,晉朝繼續採用這種“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選拔措施,並最終成為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官職分佈,並貫穿於後來的整個的南北朝時代!

  • 11 # 不沉的經遠

    九品中正制有利於門閥世家,使得他們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所以他們自然擁護之至。

    所謂九品中正制,就是由朝廷在州郡任命中正官,然後中正官對地方上的人進行品評,其中包括當事人家世、品行才能,並確定品級。品評的結果上交司徒府稽核,最後送到吏部作為以後選拔官員的重要依據。

    在品評中,家世是最為重要的一條,必須嚴格考察當事人的家庭出身和背景,其中包括當事人祖輩父輩的出仕情況、爵位等級以及本人在族中的地位等等。而品行才能往往幾個字,比如“德能兼備”這麼四個字就結束了。

    而且在定品級時,也是以出身為最優先條件,寒門出身的,哪怕品行才能評語再高,也只能是下品,所以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說法。

    而這個評定對於當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以後出任官員必須與這個評定相適應,升遷速度也要依據評定結果而來。

    九品中正制的出現,使得在朝堂上掌權的豪門士族完全掌控了人才升遷的道路,得以迅速向門閥轉化。而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則日益衰落,所謂“公門有公,卿門有卿”,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實現了階級的固化。

    所以九品中正制是一種非常適合門閥世家的人才選拔制度,在門閥世家勢力強大的時候不可能消失,反而會被強化。直到隋代,門閥逐漸衰落,這一制度才被廢除,改以科舉制度代替。

  • 12 # 玄坤文史

    中國的官僚制度正式建立是到了秦朝以後,在這之前官僚基本上是由貴族所壟斷,雖然到了漢朝察舉制建立之後,很多被舉薦的官員都是世族子弟,但是也有極少數平民家的家的孩子有機會入仕,察舉孝廉之人這不是批次生產的問題,雖然對國家而言,是在選天下賢才任用,但是察舉的官員怕擔責,所以優先選擇世族子弟,也就可以避免了很多風險,隨著時間發展,這套選官制度落後的弊端就暴露了出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改革出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和察舉制相比較,其實變化並不算大,察舉制在東漢末重世家,然後是孝廉,我們也可以看成是第一考察家世,第二考核道德,九品中正制在這個的基礎上多增加了一個才能,其實對於當官,有道德和才能也就足夠了,但這是在古代,九品中正制強調世家,道德和才能並舉。之前察舉制是由地方官員推薦賢才,而九品中正制則設定了大中正,小中正兩個官職,從各州郡在職官員推薦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員擔任大中正,在推舉出小中正輔助大中正完成工作。

    那麼怎麼選拔提拔人才呢?由中正官每三年對本州郡的人士(適齡青年和官員),進行一個評價,然後寫下一些評語,這個青年怎麼樣,這個官怎麼樣,主要就包括上面說到的世家,品德和才能,然後綜合給出一個等級,也就是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其實說為九等更為合適。最後大小中正稽核完,呈遞上去給吏部,由吏部官員來決定,讓哪些青年入仕,讓哪些官員升遷或貶官。

    說到這一些讀者估計已經看出問題來了,一個州人那麼多,能評得過來嗎,另外一個是如果我和大小中正關係很好,那麼品級只要家世問題不大,那麼混個一官半職就沒問題,事實上就本質而言,對寒門的改變是非常小的,對於這群普通人家的孩子評不評價可有可無,但是對於世族子弟而言,則產生了一些明顯的區別,其中一些的確有才能的人,也就從中脫穎而出。九品中正制也是具有侷限性的。通常擔任中正的都是世族子弟,九品最高品只會評到上中品,等級越高入仕時起點越高,但是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世族勢力根深蒂固,所以逐漸偏向了世族子弟,到西晉時期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

    這個制度也不能算一個臨時的制度,就魏晉時期而言,是比察舉制有一些優勢的,比較可以從世族子弟中,優選出一些真有本事的人,提拔一些有作為的官員,為什麼這個制度持續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呢?我們稍微看看這個時期比較出名的人物,嵇康,鍾會,賈充,祖逖,郭璞。幾乎有90%的人是世族子弟,在當時這些政權的經濟,政治,運轉,幾乎就離不開門閥制度,曹丕接受陳群提的九品中正制度,打算從下層挖掘人才,但是他依然明白曹魏離不開世族支援,所以品級三個條件,雖然說並舉,但是第一個提的還是世家。

    那麼為什麼隋朝之後就可以來科舉制度了呢?隋朝只是個過度,到了大唐時期,厲害點的世族基本上都在戰亂中消亡了,還剩下的一些世族自然還在享有貴族特權,比如獨孤氏,長孫氏。但是這個時候,讓社會階層產生流動的時機已經比較適合了,所以才變革出了科舉制度,透過考試在全國選拔官員,這樣相較於普通人家而言也相對更為公平,能發掘出來的人才也會更多。

  • 13 # 仙雲野鶴88

    九品中正制的起源

    先說九品中正制的起源,在三國以前,我國選官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士卿制,也就是爵位都是父子相傳的制度。能不能做官主要看後人和前面的官員的血緣關係遠近而定。還有一種是察舉制。漢代主要採取的是這種制度,所謂察覺就是考察後推舉的意思。由州和郡的長官在自己管轄範圍內推舉賢能的人,一般要求40歲以上,特別突出的人才不受限制。我們看漢武帝很多人才都是透過這種制度選上來的,這種制度要比士卿制好的多,起碼有才能的人還是有上升的可能,但這種制度在實行過程中一還要看這個州郡長官人品怎麼樣,他有沒有慧眼識珠的能力。二是過於注重品德,比如孝悌等等。再者就是走後門,賄選,有錢有權的人向長官行賄,以期向上推薦。

    但到了三國的時候,天下大亂,整個官僚體制運轉不靈了,人才到處流動,這樣察舉制度就不靈了。為什麼會產生在曹魏時代呢,這是因為曹操這個人不拘一格的人才觀,漢延康元年 (220) , 漢魏嬗代, 吏部尚書陳群主持制定新的選官任職制度。 具體辦法為州郡設立“中正”, 負責考察本地士人, 根據家世、 德行和才能定為九等 (即九品) , 寫出評語 (即行狀) , 上報朝廷作為任命官員的依據。

    九品中正制的作用

    九品中正制在初期也會照顧世家大族的利益,,但也在選舉人才時對品狀同時考察,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選賢任能的作用。

    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也在一定程度上把州郡長官在小圈子裡推薦官員的權力給剝奪了, 把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有利於皇權對整個人才的控制,這比較對皇帝的胃口。

    九品中正制導致門閥產生。

    但隨著這個制度實行長了以後,問題慢慢顯現,選拔官員當中,人的 品德、才能考察的越來越少, 門第出身漸漸成了人才選拔的主要方面。 九品中正製成了達官貴族操自我提拔的遮羞布。大量世族子弟順利進入朝廷,,曹丕籠絡世族的目的到時達到了, 但這也使得大量寒門子弟沒辦法進入上升通道, 最後到司馬家族掌握大權,滅魏代晉。

  • 14 # 大山裡的幼稚鬼

    九品中正制這種選官制度,實際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它能存續長達400年之久,當然有其道理。

    九品中正制誕生的背景

    本質上講,九品中正制是兩漢察舉制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可以說是察舉制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西漢時期的察舉制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仁慈啊並推薦給上級或者重要政府,經過考核試用後再任命官職。但這種制度到了東漢末年,已經為門閥士族所操縱和利用,士族門閥們左右當時鄉間輿論,一個人的民望,很多時候是可以透過砸錢的方式僱傭水軍炒作出來,現代人搞話題營銷,人設營銷的套路,早在兩漢時期的古人們已經能靈活運用了。

    門閥士族操縱下的察舉制滋生了種種腐敗的現象,這與要求參與政治的中小地主及知識分子們產生了尖銳矛盾。早在曹操時期,當時評議人物和選拔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小夥伴不要以為家世不重要,在當時,窮人是讀不起書的,他們世世代代都只能被限制在土地上,連線觸書籍的機會都沒有,世家大族有錢有勢,自然世家子弟有比普通人更多的受教育機會,這個道理即便放在今天也是講得通的,畢竟有些知識和經驗,並不是對所有人開放的。

    事實上以品第之法選拔官吏始於曹操,且已經形成了制度,知識在當時曹操由於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加上他本人出身並不好,所以多次頒佈唯才是舉令,在三個標準中更注重才學,只是到了後期,世家大族不斷參與到曹魏政治中來,家世的側重越來越顯現出來。

    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上誕生的,它以州中正這個官職來考評一州之中人才的家世、行狀(品格審查)、然後進行定品來決定仕途的起點。

    在曹丕採納了陳群的建議後,曹魏政權開始逐漸推廣這種選人制度,但察舉制並沒有被廢除。九品中正制的出現,一方面解決了當時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使得一時間吏治得以澄清、同時另一方面也緩解了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

    九品中正制能夠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運作下去的原因

    曹魏時期的九品中正制還能做到首重行狀,即品格考察和才學考量,家世作為補充參考,畢竟魏國本身是不怎麼待見門閥士族的,儘管不待見,但是又不能不讓他們參與政治,這些門閥在地方上影響力巨大,抱起團來對魏國的團結統一大業也是極大的隱患。

    而司馬氏的晉卻不同,司馬氏能夠代魏立晉,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拉攏門閥士族的基礎上的,門閥是晉朝立國的基礎,所以沒道理這種偏向門閥的九品中正制不用吧。

    而到了東晉,九品中正制就成為了主要的選拔官吏制度了,原因其實很簡單,當年司馬睿在王導的協助下,衣冠南渡在建康建立東晉,曾言“王與馬共天下”,整個東晉以其說是司馬氏的天下,還不如是王、謝、桓、庾四大家族的天下,他們不斷完善九品中正制,使其逐漸發展成首重家世,其次行狀的人才選拔制度,以至於形成了當時“上品武漢們,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而之後的南朝四朝,實際上是東晉僑姓士族(從北遷來的世族)與江東士族之間互相鬥爭的結果,整個南朝時期,門閥士族左右政治,在人才選拔上依然奉行九品中正制更加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北方的局面,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亂成一麻的五胡十六國,給北方帶來的是不斷的戰爭和困難,胡人軍事貴族不斷崛起,長期壓制漢人世家大族,到了前秦統一北方,苻堅南征失敗後,鮮卑軍事貴族趁機崛起,透過不斷的戰爭建立了北魏。

    然而北魏政權想要解決國內社會矛盾,加強中央集權,又不得不順應時勢,推行漢化改革,長期被壓制的世家大族這時候的作用凸顯出來,他們成為了北魏元皇室制衡鮮卑軍事貴族的存在,隨著北魏六鎮的建立,許多世家門閥子弟被不斷安置到六鎮,鮮卑軍事貴族與世家大族相結合的新式門閥就此出現。

    但北方政權從來就沒有消停過,對於偏向文官選拔的九品中正制,北朝更注重軍功,六鎮之亂後,北魏政權維持不下去,最終被高歡和宇文泰兩個人所扶持的東西魏所取代,之後他們的兒子又相繼建立了北齊和北周。這兩個政權,北齊皇室荒唐而殘暴,存在了27年就被北周滅亡,而北周政權長期為宇文護專權,之後的北周皇室又因為疏遠自己的核心班底關隴集團,而導致最後被楊堅以隋代替。

    整個北朝,相對南朝而言,幾乎都是不穩定的,在人才制度上,首重軍事貴族,九品中正制在這裡並不是主要的選拔制度。

  • 15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九品中正制”的出現也是一種歷史趨勢,首先漢朝的選官制度出現問題,其次士族勢力勃然升起,他們需要一種制度為自己服務。

    漢代從下到上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制”,即舉孝廉,所謂的孝廉就是孝子廉吏,按人口比例決定推薦人數。漢朝統治者認為只要是孝子,那對國家朝廷一定會忠誠;只要是廉吏,就一定是好官。“察舉制”在執行到東漢末年的時候出現很大偏差,要被舉為孝廉,當事者需要的是名聲而不是實際能力。這就導致很多人為了做官,拼命的裝。古代中國人在父母逝世後要守孝三年,在守孝期間裝樣成了當時很多人的一種手段,在父母墳前結廬守孝,每天哭得昏天暗地,實際上大小老婆都在身邊,晚上夜夜笙歌豔舞。重要的是這樣選官,標準只是個孝子,至於有沒有行政能力,則不在考慮範圍。錢穆在他所著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就對“九品中正制”持積極態度,比較“察舉制”還是有很大進步。

    東漢末年,原本是外戚、宦官、士大夫三足鼎立,此時外戚和宦官自相殘殺,都已退出歷史舞臺。士大夫階級一家獨大,這對最頂層的統治者來說不是什麼好事。無論是曹操、孫權還是諸葛亮對士族都持警惕態度,既要利用,防範之心很重。曹操提出“唯才是舉”,把用人的標準從孝順,改成要舉薦有才能之士,。只不過在紙張還沒普及的時代,家中能接觸到經史子集的,接受教育的都是世家子弟,真正寒門子弟沒有幾個。蜀漢政權劉備和諸葛亮用人政策是一致的,重用荊襄人士,東洲士人為援,打壓益州士族勢力,諸葛亮按個人長處,不拘一格使用,總體對當地士族採取打壓。至於東吳,只要看看作為東吳四大家族成員的陸遜,是怎麼被孫權連續斥責,悲憤而死。三國的開創者都知道權力來之不易,只有壓制士族勢力,才能真正成為王者。

    曹操對世家大族的態度,是他成為皇帝的最大障礙之一,各個士族都標榜自己忠君愛國,要匡扶漢室反對曹操稱帝。士族勢力只有在東漢政權的環境中生活的最為滋潤,他們對東漢政權十分不捨。曹丕為了順利稱帝,準備對士族採取妥協,而他的兩個重要謀士陳群、司馬懿適時的向曹丕提出了“九品中正制”。作為士族勢力在曹魏的兩大代表,陳群他們提出的制度,當然有利於士族階級。說白了就是“以官選官”,官員的推薦權交由士族,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制度,曹丕自然得到士族的支援。比較察舉制,九品中正制使得當時的官吏選拔有了一個客觀的標準,選拔官員接受地方百姓的輿論和公共意見的監督,對整頓當時的吏治是大有好處的。

    “九品中正制”使曹魏與後來的西晉受到各地士族的歡迎,魏兵進攻蜀漢政權,當地的益州士族立馬把蜀漢給賣了,益州士族的譙周就慫恿劉禪投降,三個月亡國。東吳的抵抗力量也不怎麼積極了,除了吳主孫皓昏庸無道,江東士族不再支援東吳也是很大原因,開戰四十多天就攻到南京,路上大批將領倒戈。西晉的司馬家族本身就屬於士族,司馬懿也是推動“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力量,奪權時又受到了士族勢力的大力支援。建國以後自然要和士族勢力保持良好關係,對“九品中正制”一定是大力支援推廣。

  • 16 # 世界史圖鑑

    九品中正制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選拔人員和人才的制度,是統治階級籠絡地方實力派的主要手段,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存在了400多年。期間有著很深刻的歷史原因,甚至這一原因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便經歷了數百年的社會變革時期。在這一變革時期,新興的封建主和原有的奴隸主貴族之間的鬥爭推進了歷史的發展程序,最後秦國統一天下,使得天下貴族都處在同一個政權之下,然而秦王朝的滅亡,使得各地貴族再次取並舉兵。

    項羽分封天下,各有封地。各地貴族建立自己的政權。我們要知道六國復辟並非是這六個國家的復辟,實際上是這六個國家失勢的貴族的復辟。即便在漢朝先分封異姓諸侯王在分封同姓諸侯王。地方貴族對於中央權力的影響一直存在。只是由於經歷了一些戰亂,中央集權制正式確立在國家沒有動亂的年代,我們更多的忽略了貴族階級對於整個社會和政治的影響。中央與地方的較量也從來沒有停止。在人才的選拔方面西漢一直致力於防止貴族對官場的壟斷,一方面希望選拔出貴族階層當中的人才,察舉制就是這樣誕生的,不斷更新著整個官僚和行政體系當中人才的分配與勢力的均衡。

    這其實也會造成貴族集團對官場的壟斷,曹操在亂世之中也看到了這一點,因此對於才選拔方面提出唯才是舉的策略,使得曹操在漢末戰亂當中脫穎而出,成為地方實力派。而曹操的兒子曹丕急於稱帝。很多時候不得不依靠這些貴族集團快速培養起來自己的隊伍。因此,曹丕便將整個國家的政權與貴族共同分享。由陳群提出九品中正制,按照道德才華向朝廷舉薦人才,而舉薦人才的人大多都是貴族集團中的一員。曹丕一方面透過這種制度,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了中央政府的統治。

    這當然是建立在朝廷與貴族集團合作。在整個貴族集團當中,加強在中央為官的貴族權利,進而鞏固對全國的統治。對於其他的一些地方,郡縣長官則予以了限制,將選官權力收歸中央。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基本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在這片華夏大地上,整個魏晉南北朝的400多年間,都是門閥氏族之間的政治鬥爭。在這種歷史環境之下,處在統治階層的門閥階層必然對政權進行完全壟斷。九品中正制就這樣被保留下來。

    而這一時期的皇帝,除了零星幾個有作為之外,大部分的皇帝都必須依附於門閥氏族,才能維護自己的統治,甚至是門閥氏族貴族集團的傀儡。直到寒門氏族開始崛起。擁有經濟基礎的土地,封建主開始打破這一現象。在隋唐時期形成一個勢力強大的政治集團,與門閥氏族相對。科舉制就是在這一斗爭的環境之下推出的,一種雙方暫時接受的選拔人才的方式。但雙方之間的鬥爭一直持續到宋朝才告一段落。

  • 17 # 南方鵬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始於曹操,定於曹丕,大成於西晉,幾乎沿用了整個魏晉南北朝,直到隋唐的科舉出現才有了取代的制度。漢末天下大亂,皇帝被挾持不能自主,不時播遷在外,中央與地方脫節嚴重,黃巾亂後各地割據不休,群雄混戰,漸有成氣候的群雄出來做實事,其時察舉與徵辟制度已不合時宜,因號令不一和失去支援而漸漸沒落。曹操在大力推行唯才是舉的同時,讓陳群等人摸索新的選人用人制度,實行以品第選官。

    曹丕登上魏王位後,便以陳群為尚書,開始創設“九品中正”制。這項制度大致意思就是,由各州郡分別公推大中正一人,此人必須在中央政府任職德名俱高者,令其為大中正。再各級分置,大中正下分小中正。然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此項表格中,把人才分成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各大小中正把各地流亡人士分別記入登記表。不論其人已經做官或從未入仕,皆可入登記表。表內詳載其年籍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這種制度選才的標準是士人的行狀和家世,中正官負責品評人物,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

    九品中正制的出臺並施行,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緩解了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但它更多的是一種救時弊的臨時措施,施行日久,缺點逐漸展現出來,首先是人才都想要獲得大中正品題提拔,於是大量人才集中到大中正所在地的中央。造成地方無才,行政效率降低,地方風俗文化也停滯不前。而其中的中正評語,把當官未當官的都列入考評,吏部憑此進行升黜;這樣官吏的升職或降職,權力在中正官而不在上司或其他,於是做官的只能藉機襲取社會名譽,以期得到高評語,對自己本官職務與實際工作漸至荒廢。

    更重要一點,九品中正的選官制度後來偏向門第為先,逐漸被世家士族所操控,寒門子弟難以上進,失去選才初衷,高門士族子弟往往弱冠便由吏部直接從家裡銓選入仕,而不必經過察舉,形成了新的門閥。權貴利益盤根錯雜,加上南北朝多事戰亂之秋,這項制度一經改動,勢必與世家門閥反目,為了拉攏和團結起見,一沿用就是幾個朝代,直到科舉的出現,再經隋唐多位皇帝的打擊壓制沖淡世家門閥,才改變了這種選才制度。

  • 18 # 鐵馬冰河wu

    史載,魏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為了取得世家大族對自己篡漢的支援,採納尚書陳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作為選拔官員的標準依據,這種選官制度主要根據地方官員的評定與推薦來遴選人才。

    地方官員評定並舉薦的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家世、形狀(指能力、人品、相貌)、定品。這種甄選官員制度將人才從上上到下下劃分為九個等級,並相應依次授予官職。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舉”,不論你出身貴胄抑或是寒門,一切全憑才能說話。而曹丕實行的“九品中正制”和曹操“不問出處,量才使用”的做法已經南轅北轍、背道而馳了。

    這種選拔人才的標準,人為將人劃分為三、六、九等,再根據出身、學識、品德從高到低授予相應職位,本是曹丕為爭取門閥巨族對他篡漢稱帝鼎力支援的一種籠絡之策,是魏國選官的臨時制度,也算權宜之計吧。

    這種臨時制度發展到晉代,竟成朝廷選拔人才的定製,定品就成了完全依賴家世,也就是說你能不能做官,做多大的官,全憑高貴出身,最終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家”的弔詭局面,魏文帝曹丕做夢也沒想到,他制定並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已徹底淪為西晉世家巨族壟斷一切政治資源的手段,為國攫拔人才的本意早已淪喪,其初心早就被司馬氏集團以及晉朝所有高門大姓棄如敝履。

    在這種士族把持一切的政治制度下,社會板結,階層固化,假如你處於中下階層,無論你多麼努力,多麼才華橫溢,都很難改變自身的社會地位,更遑論政治地位了,而出身豪門的世家子弟即便不學無術,文不能草軍書,武不能擊狂胡,依然可以擔任地方官甚至朝廷重臣。

    這些憑藉家世上位的世家子弟,其才能可想而知。據記載,有任洗馬(專門負責管理、飼養馬匹的官職)計程車族官員竟然不認識馬,還以為是虎。人才凋零到如此地步,晉朝的不堪可想而知。 魏晉時的民謠嘲諷曰:“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在這種情形下,就連被視為至高無上的皇權也被門閥士族操控與壓制,特別是割據半壁江山的東晉,好幾位皇帝都是由王、謝、虞等幾大士族聯合擁立的。

    在門閥士族贏者通吃一切的情形下,中、下層的小地主、儒士、最底層的草根(寒門)除特殊情況外基本沒有上升渠道,透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的說辭基本是痴人說夢,因此在整個魏晉南朝時代,社會政治異常僵化,階層流動停滯,這段時期也是中國泱泱數千年曆史中人才較為匱乏、政治較為黑暗的時代。

    【插圖源自網路】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 19 # 漩渦鳴人yy

    很簡單,九品中正制度符合那些氏族大家的利益,而在這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中央王朝都是由那些氏族大家把控,所以這些人覺得原先九品中正制度就很好,很符合我們的利益,為什麼要換呢?所以這種臨時的制度一下子就成為了一種主流。

    曹操這一輩子都想把權力從氏族大家的手上搶過來,到自己的手裡,可是曹丕為了使自己的權力位置穩固,選擇將這種選拔人才的權力交到的氏族大家的手裡面,算是一種妥協吧,他希望透過這種手段來讓這些士卒大家支援自己,但沒想到的是,曹魏政權滅亡的時候,這些氏族大家一個個冷眼旁觀。

    有人說這麼做很好啊,把人都定下心,然後由德高望重的人過來給他施加評語,這樣的話,以後選取人才可以直接選取了,問題就在這個選人的人是否包藏禍心,這是一個很肥的差事,因為這些負責給別人評定品級的人都是朝中最炙手可熱的人,一句話是定了別人的生死,決定了人家的榮華富貴,那其它那些做人的人,豈不是趕緊過來巴結這些人嗎?

    所以氏族大家不會放過這一塊肥肉,他們最希望的就是透過這些人把權利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面,而且由於是這些氏族大家的人一開始定了品級,所以在這之後能夠擁有這個職位的人,也是接下來擁有良好的評語的那些氏族大家,全力就一下子被壟斷在了這些人的手裡面,而且你手底下的人為了能夠獲得好的評語,而不選擇去好好做事情,選擇巴結這些檢察官,一下子整個國家政局就亂套了。

    所以從道理上來講,九品中正制度是有自己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就是因為這個九品中正制度太符合氏族大家的利益,所以氏族大家對於這些小的瑕疵視而不見,這些瑕疵為什麼要改呢?改了我們撈什麼油水去,因此,九品中正制度做為一個臨時的中央選取人才的方式,就一直保留了很長時間。

    如此給中原政權帶來的災難,那是毀滅性的,那事之後,五胡亂華為和當時的中央政權幾乎沒有一絲反抗之力,還不是因為這九品中正制給鬧的!兩晉時期多多少少的社會問題,都可以從九品中正制上面找到源頭。

    人才選舉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可能會存在差異性,但是我們需要從普遍性出發,設立一套合格公平的人才選曲制度,這才能夠讓整個國家機構平穩執行,萬一這個東西真出了毛病,那這個國家是真的沒救了!

  • 20 # 使用者105603945364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為了拉攏士族而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 (220年)由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它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這種選官制度,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到了東漢末年,已為門閥士族所操縱和利用,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閭輿論,使察舉滋生了種種腐敗的現象,與要求參與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在如何選官的問題上鬥爭激烈。曹操死後,曹丕在採納陳群的創議後,於是九品中正製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但當時察舉尚未完全廢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這種背景形勢下產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寶媽可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