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窩窩家庭教育

    小學數學有些內容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讓孩子在生活實踐中去體驗,就能加深大腦中的印象從而達到學習的效果。

    比如元角、分,平時多讓孩子去買菜或者去超市購物結賬時讓孩子去付款,時間久了,元角分之間的關係不用說孩子也肯定知道。同樣的道理,克和千克的計量也要找相對應的東西讓孩子自己來感覺。比如一袋洗衣粉的重量是500克,兩袋洗衣粉的重量就是1000克,那一克就相當於把1袋500克的洗衣粉分成500份,家長讓孩子自己放在手裡掂量,然後再放在稱上讓孩子稱重感覺。比如說一袋10千克的大米,那就相當於20袋500克洗衣粉的重量。孩子只有親身體驗了,腦子裡才會把抽象的東西簡單化。

    單純的課本上講單位的換算比較枯燥,只是一種數字記憶,孩子很難理解也容易忘記,如果讓孩子自己去感覺體驗,就會是一種畫面記憶,會印象在腦海深處。

    所以,小學數學如能將所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孩子就能從學習中找到興趣,越學越有勁頭。

  • 2 # 網鏈課堂

    《克和千克》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低年級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都接觸過重量問題,但對重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且重量單位比較抽象,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雙手實踐的東西。學生手腦並用,在操作活動中認識了“克和千克”。由於日常生活中通常將“質量”稱為“重量”,因此“質量”這個詞對學生而言比較陌生。為避免理解上的困難,教材儘量用日常生活的語言“有多重”替代“質量”,即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引出“質量”的概念,為後續教學做好鋪墊。

    二、設計思路

    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重量觀念,我改變了傳統的班級授課模式,大膽嘗試使用分組實踐操作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以“動”促“思”,使學生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領悟到了知識的情趣。 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掂、估、秤這些操作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重量單位,建立明確的重量觀念。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透過讓學生從桌面上稱出約1千克的物品,發現重量相等而數量不等這一角度,進一步深化對重量單位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克與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

    三、教學目標

    1.透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等活動,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初步瞭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單位的秤,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的基礎上,會以此為標準估量物體的質量,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 體會學習質量單位的必要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掌握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2. 掌握克和千克的換算關係:1千克=1000克

    教學難點:

    建立克和千克的實際表象,並理解克和千克的關係。

    五、教學過程

    課前互動

    玩一個遊戲,名字叫做“我是大力士”,讓一個同學嘗試著分別背其他兩位同學,並詢問有什麼感想?

    透過剛才的遊戲,使學生髮現有些人的體重有輕重之分。

    設計意圖:透過小小的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初步感知物體是有重量的,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老師昨天去逛超市買了一些東西,瞧,螢幕上這些物品,你能把你覺得相對較輕的物品和重的物品分開嗎?

    設計意圖:透過對四個物品的分類,讓學生對輕重有一定的概念,便於引入新課。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認識秤

    以前我們知道物體有長短之分,可以用尺子測量。剛才,我們又知道了物體有輕重之分,也就是說每個物體有自己的重量,也叫做物體的質量。那麼測量物體有多重,又該用什麼工具呢?

    (課件播放生活中的各種秤)

    設計意圖: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常見的質量稱重工具,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

    2.初步感知克與千克

    (1)從生活中的物品提煉出質量單位克、千克。

    (2)分別歸納兩樣比較輕的物體、兩樣比較重的物品質量單位的特點。

    小結:計量比較輕的物品,通常用克來做單位。計量比較重的物體常用千克單位。

    除了克與千克,生活當中也經常使用斤和公斤計量物品的質量,而千克和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今天我們一起來重點學習克和千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生活常見的物體中提煉出克與千克,同時讓學生掌握克和千克的字母表示,初步瞭解輕的物體用克作單位,重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

    3.感悟1克

    (1)教學一個2分錢的硬幣約重1克。

    (2)掂一掂約重1克的硬幣,再閉上眼睛感受1克的重量。

    (3)估一估大約幾顆黃豆重1克?。

    (4)掂一掂約重1克黃豆。用天平驗證。

    (5)舉例: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約重1克的?

    設計意圖:透過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引導學生初步認識1克,並在生活中尋找1克的物品,使學生對1克的認識更豐滿、更盈潤。

    4.感悟幾克

    (1)感受10克

    想一想,1個2分硬幣約重1克,那10個呢?老師給每組準備了10個2分硬幣,小組裡輪流掂一掂。

    (2)感受50克

    記住10克給你的感覺了嗎?繼續想,50個這樣的硬幣多重呢?(50克)可是老師沒有50個2分硬幣,但是老師也給每組準備了一個這樣約重50克的果凍,小組內輪流掂一掂。

    5.認識千克,探究克和千克的關係

    (1)感受1小袋重500克的大米。

    (2)兩小袋大米是1000克,感受1000克。

    (3)教師用彈簧秤稱2小袋大米,顯示1千克,得出結論:1千克=1000克。

    (4)感受1千克。

    (5)稱約重1千克的蘋果,再次感受1千克。

    (6)把12袋(每袋約重1千克)蘋果裝回箱子裡,藉助一箱蘋果感知12千克,12千克比1千克重得多。

    (7)說一說生活中什麼東西重量比1千克重,什麼物品重量比1千克輕?

    6.介紹傳奇人物——張秉貴

    設計意圖:計算是數學生活的一部分,適當的計算,能讓數學學習更理性、深刻,透過引導學生計算500g+500g=1000g,而1000g=1kg,初步感受1千克有多重,並細心指導學生學會規範、科學地使用稱這個計量工具,用生活中的。物品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最後透過一個小問題檢驗學生是否已經理解克與千克,讓學生找出重的物品,促進學生應用意識的發展,神奇的稱重故事為學習增加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鞏固練習,逐步提升

    今天同學們都學得很認真,現在老師這裡有重量分別是10g、20g、40g的三顆寶石,不同重量的寶石對應不同難關,收集所有的寶石可以跟老師換禮物。你們有信心收齊所有的寶石嗎?

    10g寶石:說說下面的物品有多重?

    20g寶石:莊老師的一天。

    今天莊老師去超市,還買了很多東西。在零食區域買了一些每塊約重3( )的水果糖,在水果區挑了一個重約6( )的西瓜。正當老師要離開的時候,發現雞蛋有打折,老師拿起一個雞蛋在手裡掂一掂,大約50( ),趕緊買了一些。離開超市後,老師經過藥店稱了一下體重,約重50( ),身高約是160( )。最後,老師搭了一輛約重1500( )的計程車回家了。

    40g寶石:是真是假?

    一千克的鐵比一千克的棉花重一些?

    設計意圖:收集寶石換禮物貼合低年級學生好奇心重的特點,不同的克數代表著不同的題目,克數越多題目越難,層次分明,由難到易。

    分享有趣的小知識(課件出示)

    世界上最小的鳥是蜂鳥,約有2克重。

    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約重100千克。

    它的一個蛋就約重1500克。

    一隻成年貓咪約3千克。

    (四)總結反思,回顧課堂

    同學們,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我們這節課都學到了什麼?(課件展示,填空總結)利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老師給同學們佈置一個小任務:回家後陪爸爸媽媽購物一次,把今天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行嗎!

    六、板書設計

    1 資料收集整理2 表內除法(一)平均分除法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整理和複習3 圖形的運動(一)對稱平移旋轉解決問題4 表內除法(二)用7、8、9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整理和複習5 混合運算混合運算解決問題整理和複習6 有餘數的除法有餘數除法豎式計算解決問題小小設計師7 萬以內數的認識1000以內數的認識10000以內數的認識整百、整千數加減法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100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近似數解決問題8 克和千克克和千克解決問題9 數學廣角──推理10 總複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遊區種植什麼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