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石有道

    一、臨危不亂 講義氣(給晁蓋通風報信) 剪紙版吳用足智多謀(智取生辰綱) 愚忠(聞宋江死後自縊) 神機妙算 :

    1、 起義軍中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梁山起義軍的軍師、戰略家,基層人民智慧的化身。

    2 、結交廣泛,廣納賢才,知人善用。

    3、 具有政治家的遠見卓識,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4 、對梁山盡忠,對朋友重義。

    5 、足智多謀,能利用別人的優點,以達成自己的目標 性格特點:沉著冷靜,足智多謀 例子:智取生辰綱 智取大明府 智取文安縣 巧用雙掌連環計

    二、人物簡介:

    吳用,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梁山排名第三,上應天機星,山東菏澤市鄆城縣東溪村人。

    吳用滿腹經綸,通曉文韜武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在財主家任門館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鬚長,善使兩條銅鏈,與晁蓋自幼結交,與晁蓋等人智取了大名府梁中書給蔡京獻壽的十萬貫生辰綱,為避免官府追緝而上梁山, 為山寨掌管機密的軍師。

    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由他一手策劃,是梁山起義軍中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梁山起義軍的軍師,基層人民智慧的化身。受招安後,因宋江被害後託夢給他,與花榮一同自縊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宋江墓前,屍身葬於宋江墓左側。

  • 2 # 擷英西行

    吳用本來在晁蓋團隊的作用就不是太重,他轉投宋江團隊,馬上就躋身於核心成員佇列,明顯強於他的朱武卻被排到天罡星以外

  • 3 # 中山柴

    是這樣,所謂工農結合,勞逸結合,文武結合,這都是合理的事情,一個團隊,既有策劃者,又要有實施者,各種人才,合理搭配,方為正道。此等粗淺道理,是人都明白。遠的不說,只說我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他就曾被土匪掠去過,掠去幹什麼?請他當軍師!梁山團隊,雖同是野路子,於普通土匪相比,檔次還是要高許多的,因此,對人才的需求也就顯得更為迫切。

    在梁山的發展過程中,不惟有吳用這樣智囊級人物,亦有雞鳴狗盜之類異才,梁山都能將他們兼收幷蓄,人盡其材,可以說,《水滸》這部書,只所以有那麼大魅力,不在它的打打殺殺,也不全在它的恩仇必報,亦有對人才能夠得到合理使用的讚賞。

    至於說到吳用本人,他可是梁山班子的草創人物之一,問答之所以這樣問,可能是基於宋江謀害晁蓋這一說上的,認為吳用是晁蓋的人,宋江難免對他有懷疑,事實上相比晁蓋來說,宋江的行事風格與吳用更加相投,而宋江的政治遠見也是吳用非常認可的,同時,吳用雖是狗頭軍師,好主意不多,但在宣示立場上做到旗幟鮮明,還是不困難的。最直接的方法是他高調自封為當代諸葛亮,是諸葛亮當然要輔佐明主了,這個明主就是宋江,時間久了,自然被宋江倚為肱骨了。

  • 4 # XUJJ人生如戲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首先弄清楚巜水滸傳》中晁蓋、宋江、吳用三巨頭的性格特點和各自的才能。

    先說說吳用。在巜水滸傳》中,吳用是智慧的化身,他滿腹經綸,文韜武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人稱“智多星"。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由他一手策劃,是梁山起義軍中知識分子的代表。晁蓋,其實是個好人,仗義疏財,義薄雲天,無心機,但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他想的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秤分金銀,十足的江湖氣。可恰恰是這樣的人,卻不能做個"好寨主”,即使當了一把手,也不一定能長久。而宋江呢,為人虛偽,陰險狡詐,但他善於籠絡人,懂別人的心事,而且更有遠大的理想。接班晁蓋後,他不斷擴充梁山勢力,把晁蓋的“聚義廳”,改為他的“忠義堂”,講君臣之義,豎“替天行道”大旗。由此可知,跟晁蓋只能落草為寇,跟宋江光明正大,享受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稍有點頭腦的人,便會果斷在這二者作出選擇,何況吳用這樣的智者。

    那麼問題來了。自吳用下定決心跟隨宋江之後,他是怎樣消除宋江對他的猜疑,逐步取得宋江的信任,從而擠進宋江的核心團隊?他開始想辦法接近宋江了。太直接太過功利不行,這樣會引起宋江的猜疑和反感,怎麼辦?於是他精心策劃了與宋江接觸的三大計謀。

    第一計,以間接的人不知鬼不覺的方式向宋江示好。因宋江在江州酒樓題寫反詩被打入死牢,梁山好漢必須前去搭救。在武力搶劫前,吳用策劃了偽造江州蔡九知府的父親蔡京的書信,讓江州把宋江解往京城,然後在路上搶劫以救宋江的計策。此計因書信落款有個小瑕疵,結果被蔡京助手發現而使解救失敗。但這計謀與用心,宋江顯然是收到了。

    第二計,光明正大向宋江示好。在三打祝家莊前夕,時遷為了討好楊雄、石秀,偷了祝家莊的報曉雞,以至於提前激化梁山與祝家莊的矛盾。為嚴明紀律,晁蓋要殺已經投奔梁山的楊雄與石秀。而站在梁山發展用人的角度,宋江不同意晁蓋殺人的主張,但他又只是個副天王,不能太與晁蓋意見相左。而此關鍵時刻,吳用說了一句話:“公明哥哥之言最好,豈可山寨自斬手足之人?",細細品之,這句話至少透露了三層意思:一、吳用第一次稱宋江為哥哥。二、明確支援宋江。三、殺投奔的英雄,梁山在江湖上名聲就臭了,等於斷了自己的路。因吳用的地位和智慧,晁蓋最終沒殺楊雄和石秀,使梁山避免了次不光彩的殺人記錄。而吳用與宋江有了第一次默契,吳用靠攏宋江的距離更近了。

    第三計,幫助宋江完成重大心願。宋江加入梁山後,吳用因為軍師的位置,要出謀劃策,自然與宋江有更多朝夕相處的機會,當吳用設計將盧俊義引入梁山,宋江才開始真正地信任吳用。因盧俊義武功卓絕,是一等一的高手,為宋江日後征戰,鞏固梁山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這一切,也必須歸功於吳用這個不可或缺的軍師。

    從此,宋江對吳用毫無猜疑,大膽任用。吳用也盡心盡力,死心踏地地幫助宋江完成了他的事業,直至梁山好漢們悉數解散,亡的亡,走的走,吳用最後也自縊身亡,追隨宋江的亡魂去了。

  • 5 # 老龔166916589

    水滸

    水滸中的軍師吳用,也是江湖中的滑頭,沒有堅定的意志,有奶即是娘。想當初投奔晁天王,算是找到了人生的倚托。但到梁山發展興旺繁榮見晁天王,已經失勢,已不能作為自己的靠山,他就變節了。

    。特別是晁天王中箭,他要死了他還記著一百都位兄弟的出路,遺言:‘’捉得史文恭者,為梁山之主‘’他知道能捉史文恭只有林沖,借林沖捉得史文恭,就是要罷拙宋江梁山之主一職。晁天王為了梁山後路確實煞費苦心。

    。這當然宋江也看在眼,在這個問題上吳用就出賣了晁天王,他萬不該獻計陷盧俊義上梁山,這一計手段之毒辣,算得上是個惡人,一是害苦了盧員外,拆散了他的美滿家庭,二是為宋江繼續當梁山之主鋪平了道踏,三是徹底叛變了晁天王主張的初衷,像吳用這種人,是智識人才中的敗類,助糾為虐,他與宋江一樣不失於‘’天殊地滅‘’

  • 6 # 回憶裡的影視

    水滸傳裡,描繪了梁山108條好漢,這108條梁山好漢裡,武藝高強的不少,但善於出謀劃策的卻很少。入雲龍公孫勝與吳用一樣, 同是梁山的軍師,但他卻很少為梁山的發展出謀劃策,除了鬥法破高廉,降混世魔王樊瑞三人等寥寥幾次出手外,幾乎難得見到公孫勝出手。這是因為公孫勝與吳用不同,公孫勝是親眼看著晁蓋與宋江如何爭權失敗而身亡的,所以他看透宋江為人,也預料到了梁山眾人的結局,所以他早早脫身了。而智多星吳用,同是智取生辰綱的元老,卻能在晁蓋死後,仍受宋江重用,坐次僅次於宋江盧俊義之下。其實,世人都認為吳用人如其名,很是無用。事實上,吳用是非常聰明的,能受晁蓋宋江等人重用,將宋江玩弄鼓掌之間,害死晁蓋還不被人發現,吳用的手段真是非同一般。那麼,這個吳用是怎樣做能受晁蓋宋江兩位梁山首領重用的呢?下面,我們來分析分析。

    1.吳用的處世之道。有人說,吳用是梁山為數不多的智慧型人才,所以吳用才能受晁蓋宋江兩位梁山首領的重用。其實不然,君不見,同是智慧型人才的神機軍師朱武,最後連天罡星都沒能排進去,僅作為地煞星,不僅如此,在梁山的職務僅是一名軍師參贊,可見朱武的位置之低。吳用難道比朱武更聰明嗎?朱武懂排兵佈陣,識得各種陣法,這點上吳用都比不上。但吳用卻有著朱武所沒有的處世之道。

    吳用早期也是擁護晁蓋的,但隨著宋江上山後,梁山開始有了微妙變化,吳用看到晁蓋只是想著過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逍遙日子,這不符合吳用的抱負,但他卻無法明說。當發現宋江後,吳用就知道了他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在宋江在家江州提反詩被捕後,他故意留下了一個破綻,即偽造的公文上的印章破綻。結果,不出所料,黃文炳發現了此破綻。逼得晁蓋率領梁山眾人大鬧江州城。斷了宋江想做個安分守己的百姓之想。吳用看似無用,其實他的每一步都有著深意。這就是吳用聰明的處事之道。

    2.吳用的聰明才智。也有人說,吳用其實是非常無用,蠢笨無知。其實,作為天罡36星裡的天機星,吳用的聰明才智不是浪得虛名的。晁蓋吳用等人上梁山後,自知王倫不是個明主。所以他們就想取而代之,但吳用知道這事不能由他們去做。所以,吳用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讓林沖火併了王倫,成功推晁蓋做了第二任梁山首領。在外人看來,也只是林沖不滿王倫的嫉賢妒能,一怒之下殺了王倫,也不會說晁蓋背信棄義,殺害收留他的王倫了。這件事後,吳用更得晁蓋重用,成了梁山軍師。

    宋江上山後,吳用看中了宋江與自己相同的抱負,所以他暗地裡幫了宋江不少忙。打祝家莊,破曾頭市,攻大名府,都是吳用在宋江背後出謀劃策。否則,憑宋江一人,文不成武不就,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上位。但吳用不傻,他了解宋江為人,所以在宋江做了梁山之主後,他處處以宋江的意思為先,吳用經常說:宋公明兄長斷然不肯,我如何敢自作主張。可見吳用對宋江的性格把握之深。正因如此,吳用才能受宋江重用,而不受宋江猜忌打壓。

    世人都認為宋江是害死晁蓋的真正凶手,史文恭是頂罪的。其實,害死晁蓋的不僅僅是宋江一人,還有吳用。但吳用卻很巧妙的讓眾人人也他只是一個單純的文人而已,這就是吳用的厲害的地方了。他不自己動手,在暗地裡幫助宋江,為宋江出謀劃策,扶他上位。最後,宋江害死了晁蓋,吳用地位絲毫沒有受影響。相反,他更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了。

    可以說,吳用才是幕後黑手。但可惜的是,吳用沒能帶梁山眾人走向好的結局,為皇帝四處征討,梁山好漢浴血奮戰,在最後征討方臘之時,梁山好漢更是死傷慘重。但最後,宋江也被毒死。吳用才徹底明白過來,自己是有多麼愚蠢,心灰意冷的吳用,就這樣在宋江墓前自縊而亡,了斷了人生,可悲可嘆亦可恨。

  • 7 # 獨行者yyl

    智多星吳用為什麼要轉向宋江的原因:

    晁蓋本來想就指著七星聚義那幾個加白勝加梁山幾個元老最多再加個宋江,就這麼一幫人聚嘯山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一輩子這麼過了。但宋江不這麼想,他還想光宗耀祖名留青史,這麼憋在小山頭當個山大王可不是他的理想,他想的是朝廷的官位。至於吳用,作為讀書人,一直就被教育: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當山賊只是權宜之計,真沒想一輩子當山賊,特別是有了詔安這麼個出路的時候,就更加加深了他靠近宋江的想法。

  • 8 # 楊老大快樂生活板塊

    《水滸傳》主要講的就是一百零八將好漢。而他們之間也是各有各的特點,其中排在第三位的就是智多星吳用。小編看完《水滸傳》之後,覺得吳用之所以被稱為是智多星,是因為自己本身的神機妙算與足智多謀,也正是因為吳用的足智多謀,才可以讓他們很多計劃都得以完成併成功。

    而今天要說的就是吳用與宋江之間的關係。在當時的社會看來,吳用本社足智多謀,遇到事情也是沉著冷靜,在當時也算得上是難得的人才,對於宋江來說,是他的左右手,也深得宋江本身的信賴。在小編看來,吳用不僅是及時雨宋江的軍事,更是宋江的至交好友。而吳用與宋江的第一次見面在去往江州的路上,在此之前,吳用本身也是很敬佩宋江的,由於在很多地方都有共同的見解,所以最後變成了摯交好友。

    宋江的掌控能力是很強的,梁山好漢中幾乎每一個英雄好漢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小編覺得吳用也不是宋江的對手,但是他們之間就好像是有一種平衡,這樣的平衡才可以讓他們之間進行下去。在宋江上山以後,形勢就發生了變化,梁山的每次對外征戰,都是宋江帶領的,這就說明宋江是掌握著兵權的,對於宋江和晁蓋,其實大家心裡都已經做出了選擇,只有跟定了宋江,自己才能立功受到賞賜,才能有前途,才不會落單。

    梁山上的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吳用需要做出選擇,他也必須為了自己的前途去考慮這件事情,他也不是不願意選擇宋江,而是因為吳用本身就鬥不過宋江。晁蓋對於吳用是容易掌控的,但是宋江這個人的奸猾程度和吳用相比是不分上下的,他們之間是彼此瞭解的,自己心裡都明白事理,只是他們之間各有所圖,所以他們之間才可以達成一致。

    宋江和吳用的差別就是,宋江以“忠孝仁義”為準,而吳用是隻看個人得失的。看完《水滸傳》大家都知道,宋江是一位絕對的孝子,同時也是一位忠臣,“忠孝”是宋江的基本信條,是一個不會因為自己得失而有所懷疑自己的人生信念。而吳用,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擁有智慧的人,知道如果不能使官軍嚐到梁山的利害,朝廷不會對梁山進行招安,吳用不可能有一個堅定的人生信條,更談不上堅持“盡忠報國”這一理念。

    小編看完《水滸傳》之後,覺得宋江與吳用之間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結局,對於我們現在來說,宋江給我們世人留下的是一個忠名,但是吳用對於世人來講,大部分都是陌生的,並且留下的還是狹隘的名聲。宋江是因為賜毒酒的方式死去,可能在宋江的心裡,這是一種人格尊嚴得到保留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比較完美的結局。宋江心裡知道,就算自己有一些戰績,也是無法抵消自己當時的謀反之罪過,這其實也說明了宋江到死也是忠於朝廷的。

    吳用死在了宋江的墓前,因為吳用自己知道,就算自己不死,也是會遭人暗算的,倒不如死在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宋江墓前,以死相報。在小編看來,宋江是忠義的,因為他忠於朝廷,吳用也是忠義的,因為他忠於宋江和梁山。宋江是死算得上是梁山的悲劇,而吳用的死,是宋江的去世延續。他們的去世,其實都是因為所謂的“忠義”,對於朝廷,宋江面對朝廷的忠義大於兄弟之間,而吳用正是恰恰相反。

  • 9 # 文武看歷史

    《水滸傳》中吳用是用了濃墨重彩刻畫的一個人物。從智取生辰綱開始一直到為宋江陪葬,貫穿了整部書。吳用從生辰綱的時候是在晁蓋晁天王的手下,為晁蓋取得梁山泊的控制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宋江入主樑山泊後,吳用依舊是山寨裡的首席軍事,前頭領的心腹之臣,是怎樣進入後來的權利中心。這裡必須要考慮兩點。

    1 吳用與宋江的關係

    吳用與宋江第一次見面是在宋江私自放了晁天王的時候,晁蓋為宋江介紹了吳用和劉唐,這是二天第一次見面,匆匆而別,沒有任何私人交流。宋江發配到江州的時候,兩人開始不斷有了交集。二人有許多相同的理念,於是成了至交好友。這為吳用進入宋江的核心圈子提供了基礎。

    2 吳用對於宋江的作用

    吳用想要進入梁山泊第二代領導人的核心圈子,那麼必然得有不可或缺性。那麼吳用有嗎?有的,一個有所作為的組織,必然是文武二者並重,梁山上大部分是能征善戰的人,武將基礎有了,文臣就相對薄弱些,因此對於智囊型別的人才十分渴求,吳用被人稱為智多星,心思縝密,足智多謀。謀取生辰綱,智取大名府等等事情都可以看出吳用對於梁山集團的戰力提供了巨大的提升。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個文臣謀士還是與領導人志趣相同,會揣摩上級心意,明白領導需要的一個人。那麼,他進入領導的核心圈子也是必然的。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希望大家喜歡。

  • 10 # B站大混子

    在《水滸》這部書裡,智多星吳用是個精彩的人物。他本是個不得意的落第秀才,做著一份鄉村小學教師的卑微工作。可他胸懷謀略,不甘平庸,極其嚮往黑社會組織,終於踏上梁山,成長為天下皆知的一代儒匪。

      吳用的第一次亮相,是在晁蓋團伙搶劫生辰綱中。在這起刑事案件中,吳用起了主謀的作用,而且謀得相當高明。吳用的第二次顯山露水,是在林沖怒殺王倫的那場大戲裡。林沖何許人也?曾經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大宋朝高階公務員,也不算是個沒腦子的人。可在吳用的逗弄下,他愣是一步步踏上了謀殺老大的不歸路。

      正是由於林沖的火併,吳用、晁蓋等一夥人才得以立足梁山。從此之後,吳用就成了梁山泊盜賊集團的首腦人物。除了短暫地擔任過二把手之外,在之後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他都牢牢地佔據著三把手的位置。

      可以說,吳用的一生,就是三把手的一生。他用一生的時間告訴我們,一個合格的三把手是如何煉成的。

      那麼,吳用究竟是如何當好三把手的呢?我覺著主要靠以下幾點。

      第一,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吳用是個參謀型人才,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所以,他永遠當不了老大。這就是說,一把手是與他無緣的。那麼,二把手呢?他依然當不好。為何?因為二把手是一把手的後備軍、接班人,是未來的一把手。要想當好二把手,必須具有一把手的潛質。吳用對自己的認識很深刻,所以定位也很清晰。他不越雷池半步,把自己牢牢地定在了三把手的位子上。

      第二,選好老大,死命跟隨。吳用慧眼如炬,自打宋江上山後,他就打定主意,跟定了宋江這個精明的老大。每次宋江出征,他都貼身跟隨。可是晁蓋唯一的一次下山攻打曾頭市,跟隨出征的是林沖、呼延灼、徐寧、穆弘、張橫、楊雄、石秀、孫立、黃信、燕順、鄧飛、歐鵬、劉唐、阮小五、阮小二、阮小七、白勝、杜遷、宋萬等二十位頭領,中間並沒有吳用的身影,可見吳用的堅定立場。

      第三,在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夾縫中,智慧生存。雖然選定了自己的老大,可是,二把手也是自己名義上的領導,所以,既要對老大言聽計從,又要不得罪二把手,這是極其需要技術的。做到這個,吳用憑藉的是兩點,一是不能恃寵而驕,二是低調做人,對二把手畢恭畢敬。

      當然,這一切是在一把手和二把手精誠團結、一心一意的時候,一旦一把手和二把手要鬧翻,那就必須堅定地站在老大這一邊,與二把手作鬥爭。比如,二把手如果叛逃,要敢於當機立斷

  • 11 #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在嘯聚山林的這幫好漢中,武將是一抓一大把的,只有軍師才是稀缺人才,宋江是一個有遠大抱負(招安)的人,所以他對吳用是要盡力的拉攏的,而不是猜忌他。

    當宋江被髮配江州,路過樑山上的時候,宋江與吳用就已經“惺惺相惜”了。

    宋江因為殺了閻婆惜,被髮配到江州的時候,宋江和兩個公人路過樑山,當時的晁蓋和眾位弟兄都是想要把宋江留下來的,但是宋江遵從他父親的囑咐,堅決不上梁山入夥。

    梁山上的好漢們,大多都是直性子,脾氣比較急,先是要殺了兩個公人,後來又要開啟宋江的枷鎖,都被宋江嚴詞拒絕了。

    吳學究笑道:“我知兄長的意了。這個容易,只不留兄長在山寨便了。晁頭領多時不曾得與仁兄相會,今次也正要和兄長說幾句心腹的話。略請到山寨少敘片時,便送登程。”宋江聽了道:“只有先生便知道宋江的意。”

    且不說宋江是否是因為要遵從宋太公的意思,才決定的不上梁山,最起碼關於這枷鎖的事兒,就是宋江在做樣子給別人看。

    你看宋江等到離開梁山以後,就早早地除掉了枷鎖,以至於在潯陽江上的張橫,都看出了宋江的不倫不類:“他(宋江)說道,迭配江州來的,卻又項上不帶行枷。”

    在梁山上時,宋江口口聲聲說的“國家法度”呢?

    所以說,宋江在路過樑山的時候,就發現了吳用的過人之處,只有吳用才能夠明白自己的真正意圖。所以此時的宋江,應該就已經有了要拉攏吳用的想法了。

    宋江在獲得了天書以後,就是和吳用一起研究的,把當時的大頭領晁蓋都排除在外了。這就是宋江對吳用的信任與拉攏。不過宋江也知道,反正什麼事兒都瞞不過吳用。

    在梁山的歷次征戰中,宋江到哪兒打仗是都要帶著吳用的,兩人在戰鬥中結下了友誼,吳用也逐漸脫離了晁蓋,轉投到宋江的陣營。

    晁蓋要攻打曾頭市,宋江一言不發,只有吳用來勸上晁蓋幾句,還算他有些當年七星聚義的義氣,但是在晁蓋點兵的時候,當年的七個人裡,除了公孫勝當時不在山上以外,晁蓋找了另外的四個人:劉唐和阮氏三兄弟,唯獨沒有吳用。

    這也說明了,此時的吳用,已經是宋江的心腹之人了,被晁蓋排除在外了。

  • 12 # 北冥黃花魚

    要統帥梁山108好漢,需要有一個傑出的統帥。晁蓋雖然先入為主作梁山的大王,但和宋江比起來卻還是差不少。

    晁蓋為人豪爽仗義、精明能幹,但他出身農民,和官場出身、能力非凡、工於心計的宋江相比,在格局、能力、魄力、統帥團隊、駕馭群雄方面還是差很多。

    晁蓋其實更像一個真正的草莽英雄,佔據一個小山寨為王尚可,但梁山發展成為對抗朝廷的大團隊,這就不是光靠江湖義氣能夠服眾的了,因此需要有宋江這樣有大格局、有魄力的人來領導,需要有各種制度方面的規劃,需有處理各種實際事務的能力。

    因此當在選擇站隊的時候,雖然吳用和晁蓋關係更好,但吳用早已發現宋江在各方面的能力都遠超晁蓋,他自己能夠操縱晁蓋,但無法操縱宋江。因此他對宋江的能力是信服的,對宋江是支援的。

    雖然在很多次行動中,他可以打壓宋江,限制其在梁山的發展,但他很早就意識到宋江的潛力。因此明裡暗裡都幫著他,幫他樹立軍功和威信,如果沒有無用的支援和幫助,宋江不可能那麼快去的梁山領導權的。

    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天命所歸。

  • 13 # 作者老袁

    這個問題得這麼看,水滸傳一開始就提到了,108將,包含36天罡星,72地煞星,這是他們這些人命裡自帶的,且不用說相處過程中,趣味相投,志同道合,形成了牢不可破的結拜關係,就是走大街上擦肩而過,互相目光接觸一下,也能有所感應,稍微一接觸就惺惺相惜起來。

    所以縱觀水滸全域性,108將不管是在大口吃酒肉,大秤分金銀的全盛時期,還是在折兵損將流離失所的征討時期,108將同盟,無一將反水。 儘管後期關於歸順和不歸順有大家有分歧,也都在兄弟大義之下,共同行事,當然這裡邊肯定也有宋江領袖的個人魅力起作用。

    再來說吳學究其人,他上梁山之前是一個教書先生,出場就是一個足智多謀,滿腹經綸的書生。 所以能擠進梁山的核心管理團隊,也是充分發揮了自己善於謀略的特長,這一類性格的人物在軍師這個位置上已經是登峰造極了。

    他與處於天罡星第一位天魁星的宋江有根本上的不同,宋江的仗義疏財是可以傾盡所有的,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跟隨他的原因之一,想必吳用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全心全意輔佐宋江是他人生的終極目標了,從吳用最後的結果也驗證了這一點,宋江死了以後,託了一個夢給他,他就帶著花榮自縊於宋江墓前,追隨哥哥去了。

    說到這裡,再回到題目上,吳用這樣一個人,再加上日久見人心,宋江怎麼會對他生疑呢?

  • 14 # 祁門小謝

    最近忽然滿腦子都是全員惡人,陰謀論什麼的,正好可以寫一寫這個問題。

    論吳用是如何投向宋江的懷抱!

    一開始,吳用跟晁蓋是一夥的,他倆是自幼結交,東溪村七人組裡,吳用是妥妥的晁天王副手,這種情況直到宋江上山,突然就變了,吳用悄無聲息地棄晁天王而去,投入了宋江的懷抱。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是潤物細無聲的,且聽我從頭到來:

    一、那一瞥的風情

    智取生辰綱一案爆發後,宋江曾到晁蓋處報信,就在晁蓋的後園中,吳用第一次見到了宋江。這個會面很短暫,因為時間緊急,宋江略講一禮,回身便走。這驚鴻一瞥,給吳用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一開始,吳用只知道這是來報信的,吳用將宋江定性為“大恩人”。但當得知此人是宋江時,吳用說出這麼一句話:

    “只聞宋押司大名,小生卻不曾得會。雖是住居咫尺,無緣難得見面。”

    吳用對宋江早已心嚮往之,他非常渴望與這位傳說中的及時雨見一面。水滸裡常愛說這麼一句話: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吳用一個鄉村教師,平時為什麼會對宋江這種人物心嚮往之?他在渴望一種什麼樣的人生?

    論仗義疏財,論義薄雲天,晁天王哪點比不上宋江?自幼就見識了晁天王這樣的人物,吳用還會被相似型別的人物震撼嗎?

    而且宋江這樣的人物,那是來者不拒,吳用要是真心想去見他一面,那肯定也不是難事,但為什麼他偏偏說“無緣”?

    怎麼沒緣?一個押司,一個鄉村教師,他們怎麼才能湊到一起?這裡面有一條可能的線,那就是仕途。如果吳用走向仕途,他可以進入官府工作,那他自然可以和押司打交道。但吳用明顯沒有走上這條道路,他和官場無緣,也和宋江無緣。

    那麼他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江湖。只要吳用不再當什麼狗屁山村老師,搖身一變成為好漢,他是不是就可以和宋江勾肩搭背了?他能夠和押司勾肩搭背,總有一天也能有足夠的地位和官府直接對話。

    宋江吳用這驚鴻一面,宋江也許並沒有留下什麼深刻印象,但吳用的心事已在此處驚鴻一現。

    二、詞中有誓兩心知

    宋江吳用的第二次會面,其實奠定了兩人永結同心的基礎。宋江被刺配江州,那晚從梁山泊附近路過,然後劉唐帶著一群人竄出來,要將宋江劫回山寨。

    這個時候花榮和吳用一起出現在宋江面前。花榮和宋江很熟,所以花榮衝上來就要給宋江開枷。但宋江馬上說了至關重要的一句話:

    “此是國家法度,如何敢擅動!”

    宋江用國家法度四個字,表明了自己的心志:我不願意當土匪,我還想繼續當公民,繼續在官場混。

    這句話花榮沒懂,包括後來梁山上一群人吵著要給宋江開枷的都沒懂,只有吳用懂了。吳用聽到國家法度四個字,馬上就告訴宋江,“我知兄長的意了。”

    於是宋江上梁山落草的事件,被吳用順利地安排成宋江到梁山赴宴喝酒事件。

    宋江在這個時候,已經意識到吳用當初在晁天王家後園裡驚鴻一現的心事,所以他回了吳用一句:“只有先生便知道宋江的意。”

    兩人我知你,你知我一番,已經換我心為你心了,也就是一開始我說的永結同心,這兩人的心理狀態是一致的,當土匪不是目的,能不當土匪,自然就別當土匪。

    最後宋江離開梁山的時候,吳用為他們永結同心做了一個鞏固事件,就是把戴宗推薦給了宋江。吳用形容戴宗用了四個字:至愛相識。我把我的至愛相識都介紹給你,我對你好不好?而且戴宗有個很類似手機的功能,就是跑得快,訊息傳送也快。有了戴宗,就相當於宋江吳用加了私信,能快速地得知對方的訊息。

    從這個地方開始,宋江和吳用就開始穿一條褲子了。正所謂: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三、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江州事了,宋江上了梁山,吳用就順理成章地投入了宋江的懷抱。晁蓋原有勢力明顯衰弱,宋江帶來的新勢力則在梁山蓬勃發展。甚至這個時候晁蓋說話都不再具有影響力。

    突出事件就是打祝家莊。我們知道挑事的是石秀楊雄時遷,主要還是因為時遷偷吃人家的雞。晁蓋就很鬱悶,什麼偷雞摸狗的玩意,也配當我們梁山好漢?所以他決定殺了石秀楊雄,然後去洗劫祝家莊。但宋江立馬跳出來反駁,然後吳用跟著讚揚宋江,緊接著戴宗出來幫宋江說話。於是石秀楊雄這些人,自然而然就成了宋江的勢力。

    從打祝家莊開始,宋江吳用就開始長期架空晁蓋,一般總是晁蓋鎮守山寨,宋江帶著人馬去團建。

    宋江上山之後,還有一個標誌性事件,那就是公孫勝跑路。宋江一上山,公孫勝馬上就撤了,理由是回家看看。我們知道公孫勝是晁蓋舊人,而且這道士心眼子也多,是個敢滿世界找人去搶劫的道士。公孫勝當然看得出吳用投入了宋江的懷抱,不僅如此,他也看得出晁蓋式微,更看得出宋江吳用的心思。所以這個時候身為晁蓋舊人就非常尷尬,公孫勝並不想公開站隊,所以他逃避了。後來是宋江讓李逵戴宗去找的公孫勝,當然,李逵戴宗本來就是宋江的人。公孫勝用一種委婉的方式站隊宋江,還在宋江麾下立了功(破高廉),從此公孫勝擺脫了晁蓋舊人的身份。

    這些事情在梁山不斷髮生,晁蓋有所察覺的時候,迎來了曾頭市的五虎兄弟。

    後面的事與題無關,也就不再多說。

    綜上所述,吳用能投向宋江的懷抱,只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信仰,也就是說,他們兩並不是為了要當土匪,當土匪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吳用宋江一直在擴大梁山規模,收歸大量人才,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招安,能夠闖進官場建功立業。

    -----------丸-----------

  • 15 # 黑白歷史說

    吳用原是晁蓋陣營的人,後成為宋江心腹,這絕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更有深層的含義。非如雷橫、朱仝,與宋江是舊相識,“後來人”吳用如何能一步步融入宋江心腹陣營,成為宋江的股肱呢?甚至可以說是,宋江第一得力干將。

    吳用原是晁蓋故舊,與宋江並不相識,為何去宋江陣營

    吳用原是一個教書先生,與晁蓋是老朋友,因為一起做了滔天大案而落草上山。

    雖然同居鄆城縣,宋江的名聲響亮,但吳用與宋江並不認識。在宋江報信時,曾得吳用之口驗證。

    吳用與晁蓋的關係很鐵。絕不是一個宋江可以拉攏或者分裂的。

    俗話說,朋友鐵的四種表現有兩個,一起扛過槍,一起分過贓。吳用皆與晁蓋經歷過。

    劫過生辰綱後,阮氏三雄、劉唐等與晁蓋都是生死相依,而他們與晁蓋的相識都是後來,不如吳用與晁蓋的關係更深。

    吳用與晁蓋的關係是很深厚的。

    而吳用轉投宋江門下,確實令人意外,卻也情理之中。

    一、階級立場不同

    宋江是讀書人,吳用是讀書人。讀過書的斯文人,與梁山百名草莽粗漢自然是有代溝的。

    吳用與晁蓋,就是秀才遇到兵的關係。二人的階級立場不同。

    吳用喜歡詩詞歌賦,晁蓋喜歡刀槍劍戟。道不同不相為謀。二人的分道揚鑣,實屬必然。

    反而,宋江與吳用,二人立場一致,階級相當。高談闊論,有共同語言。

    二、志願走向不同

    吳用飽讀聖賢書,夢想是賣與帝王家。 晁蓋整日打熬身體,夢想是除暴安良,快意江湖。

    一個嚮往廟堂之高,一個追求江湖之遠。雖不是南轅北轍,卻也相去甚遠。

    吳用沒辦法勸說晁蓋去當官,晁蓋為沒辦法改變吳用升官發財的春秋大夢。

    晁蓋平生重義,義氣為重。對待朋友、兄弟,拔刀相助,捨命相救。

    反而,吳用看重結果,至於手段如何,不會計較。許多時候,都是“不義”之舉。

    這些行為意識,吳用與晁蓋是截然相反,甚至矛盾。

    所以,吳用與晁蓋是不同的一類人。吳用要想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必須脫離晁蓋,走近宋江。

    吳用走近宋江,如何獲取宋江信任?

    吳用在宋江上山之後,就開始有意識的接近宋江。

    一、展露才能,得宋江欣賞。

    宋江自上山之後,但凡梁山有事,都是自告奮勇,帶兵下山。

    但每次下山,吳用都是隨軍軍師。

    一場戰役,幾次挫折,吳用都要出謀劃策。不斷表現自身實力與智謀。而這些都是在梁山之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梁山有的是能征善戰的硬漢,運籌帷幄的智囊絕對是稀罕貨。吳用則是突出代表。

    這些能力的展現,讓宋江刮目相看。

    隨著幾次戰役的勝利凱旋,吳用的才能得到實踐檢驗。吳用得到宋江欣賞。

    二、施展手段,釋宋江疑難。

    宋江打祝家莊,久攻不下,火燒眉毛。

    吳用連夜下山,趕來支援。這是雪中送炭啊。這行為,足以表明吳用對宋江的忠心,獲得宋江的信任。

    之後,吳用提出妙計,裡應外合,扈家莊唾手可得。

    這麼大的功勞,若非吳用,宋江哪裡能撈到。事後,吳用沒有提過半句。

    而李應上山,朱仝上山,盧俊義上山,這些都是宋江的想法,吳用的手段。不甚光明正大,卻很有效。

    想領導之所想,及領導之所及。切實解決領導的實際疑難,這是宋江看重並信任吳用的原因。

    三、表明態度,讓宋江感激。

    晁蓋死後,宋江有過一次最大的“領導人”危機。

    依照晁蓋遺命,盧俊義殺了史文恭,應為山寨之主。

    宋江有苦說不出,只能說幾句謙讓的話,讓盧俊義為寨主。

    可是,話音剛落,吳用就站出來反對。並引導梁山眾人一起叫囂。

    後來,宋江與盧俊義賭鬥。吳用跟著盧俊義打東昌府,接連失利。

    在接連失利的情況下,吳用去了宋江東平府,幫其打下東平府後,才出策略擒下張清,收了東昌府。

    這其中的意味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吳用是幫宋江,掣肘盧俊義。

    沒有任何話語,吳用完完全全是透過實際行動向宋江表明態度。兄弟,我挺你喔!

    宋江自然也明白。從此,把吳用引為知己。

    吳用歸入宋江陣營,給梁山帶來了什麼影響?

    吳用歸入宋江陣營,宋江陣營如虎添翼,成為梁山實力第一。

    吳用歸入宋江陣營,歸根到底,做了兩件事。

    一、鞏固宋江地位。

    二、實現招安大業。

    吳用輔佐宋江,讓宋江順利成為梁山第一把交椅。梁山日益興旺發達,慕名而來的好漢也越來越多。

    梁山實力的壯大,梁山名聲的營造,都是吳用與宋江匹配的結果。尤其在聲望方面。

    晁蓋時期,梁山是一夥草寇。宋江時期,梁山是盜亦有道的“義士”。這是有本質區別的。

    也是吳用歸入宋江陣營,為梁山帶來的正能量的口碑運作。

    吳用對於招安大業的嚮往,與宋江是“志同道合”。也是因為吳用的幾次出謀劃策,宋江才能順利實施,讓朝廷對梁山另眼看待。

    梁山好漢雖然在徵方臘時,死傷慘重,令人唏噓。但他們都算是修成正果,比山賊草寇的結局要好的多。

    如果不招安,梁山好漢不過步田虎、王慶的後塵而已。不僅身首異處,還要遺臭萬年。

    結語

    吳用加入宋江陣營,除了吳用自身能力,也要宋江獨具慧眼,二人是一拍即合。

    二人雖然都是文弱書生,但手段有效,將眾多猛人收服,可證二人的配合是相輔相成的。

    沒有吳用的宋江,屢戰屢敗。沒有宋江的吳用,壯志難酬。二人是互相成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變瘦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