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婷婷愛歷史
司馬懿是何許人也?可以和諸葛亮掰手腕的人,區區一個曹爽根本就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司馬懿只要略施小計就能讓曹爽萬劫不復。
曹爽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重,於是命曹爽與司馬懿共同輔佐年僅八歲的少主―曹芳,一個是曹魏宗室,一個是三朝元老,兩個人在一起既可以相互輔助,又可以相互制衡,使得曹爽可以順利長大,但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司馬懿與曹爽的博弈剛開始兩個人還配合的很好,但是後來曹爽不滿足現狀,先是尊司馬懿為太傅,雖然名義上升官,但是曹爽卻趁機削去司馬懿的軍權,看看司馬懿有什麼反應!一看司馬懿沒什麼反應,曹爽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把自己親信安排到皇城內外,開始了“我說了算”的時代。
放鬆警惕司馬懿看在眼裡,樂在心裡,覺得曹爽這小子挺上道的,於是開始裝病,好麻痺曹爽,曹爽一看司馬懿這樣,更加的肆無忌憚,覺得司馬懿活不長了。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與曹芳到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馬懿一看機會來了,就發動了高平陵政變。
曹爽被殺曹爽一聽到這個訊息,心裡非常著急,怎麼辦?正在這時司馬懿派人說,只要自己交出兵權。就可以既往不咎,曹爽一聽馬上就答應下來,於是等曹爽解除兵權之後,司馬懿就殺了曹爽三族。
曹爽沒有殺司馬懿,主要還是曹爽太嫩,跟司馬懿不是一個檔次,司馬懿只是略施小計,就讓曹爽放鬆警惕,而被司馬懿所殺,只能說明司馬懿太厲害了。
-
3 # 蕭武
按照魏明帝曹叡臨死前的安排,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輔佐年幼的齊王曹芳繼位。之所以這麼安排,一方面是曹叡延續了曹操、曹丕以來對外姓大臣的不信任,對曹丕的親兄弟也不信任,反而對外圍一些的宗室比較信任,所以選擇了曹操的養子曹真的兒子曹爽來輔政,同時又安排當時已經勞苦功高、德高望重的司馬懿和他一起,因為只有曹爽一個人,一方面是不放心,另一方面也是怕曹爽壓不住當時還在的元老重臣們。
曹爽很快就透過一系列操作,把權力完全集中到他自己手裡了,而且和司馬懿做了一個很不錯的政治交易,把司馬懿和元老們分割開來了。原本擔任中護軍的是夏侯玄,是曹爽的表弟,也是當時的名士,曹爽希望培植自己在軍中的勢力,於是和司馬懿交易,派夏侯玄擔任司馬懿曾經長期擔任過的徵西將軍,駐守長安,抵抗蜀漢,同時把司馬懿的大兒子司馬師任命為中護軍,主管將領選拔和任用,這個權力是比較大的,所以司馬懿覺得是個划算的交易。
曹叡之所以用司馬懿輔政,就是希望用司馬懿的威望和名氣,來代表元老們,但是曹爽和司馬懿的一番交易做下來,司馬懿很滿意,就很配合曹爽,不為元老們出頭了。這樣,曹爽接下來不斷提拔各種新貴勢力,尤其是和他一樣的二代們,但卻不斷打壓原來曾經在曹操手下擔任職務,曹丕時期也一直都在的元老們,比如蔣濟、高柔和王凌這些人,曹爽都是不遺餘力的打壓和排擠,讓他們坐享尊榮,但卻沒有什麼實權。
司馬懿起初也經常給曹爽提點意見,希望曹爽的動作不要那麼大,不要得罪太多人,還是要按規矩玩,不要破壞遊戲規則,也就是不要把元老們都排擠出去,但曹爽不聽,等到和司馬懿的政治交易做完,司馬懿也懂了,他說什麼都沒用,曹爽想要的是他的權,所以他就乾脆閉門謝客,在家裡韜光養晦了。曹爽則繼續利用已經到手的權力加強自己對朝廷的控制,還和夏侯玄一起發動了一次對蜀漢的主動進攻,結果鎩羽而歸。
雖然曹爽覺得司馬懿很配合,但實際上仍然對司馬懿是並不完全放心的,所以,雖然司馬懿已經閉門謝客,在家裡頤養天年了,曹爽還是要經常派人去司馬懿家裡偵查情況,看司馬懿是不是真的已經老了,不中用了。司馬懿當然也清楚曹真派人來是幹什麼,所以每次曹爽派人去,司馬懿都裝作耳聾眼花、年老多病、來日無多的樣子,加上這時候司馬師和司馬昭都還沒有初露崢嶸,所以曹爽漸漸就信以為真,以為司馬懿不足為慮,沒那麼警惕了。
這也是世家門閥政治的常態,雖然大家鬥得你死我活,但是表面上還是要留有餘地的,不能趕盡殺絕,把事情做得太絕。即使曹爽已經奪了司馬懿的權,也把元老們都排擠得靠邊站了,但還是按照規則,把這些人留著作為政治上的點綴,以顯示他也是尊重這些年高德劭的元老。這也是曹爽肯投降的原因,因為他覺得司馬懿不會要他的命,只是要的權,大不了他不要權了,做一個富家翁算了。結果他想錯了,等到他明白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實際上,真正破壞了這套規則,既要權又要命的,不是別人,正是司馬懿。而且就是在高平陵之變之後,司馬懿不僅對曹爽枝黨痛下殺手,大肆株連,對門閥世家也下死手。
-
4 # 張越智872
因為司馬懿深深的懂得:自古致危之道有三,一是功蓋天下者不賞;二是威震其主者身危;三是權過造化者不祥。因此司馬懿在官場上時而裝瘋賣傻,時而裝病裝老。就是害怕在致危之道上翻車。
再加上司馬懿在軍界上混了一輩子,暗地裡培養自己的人馬,關鍵時刻一呼百應。
最關鍵的因素在於,曹真和曹爽目中無人,高高在上,總是小看司馬懿的才能。常常被司馬懿的假象所迷惑,看不清司馬懿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目光短淺,最終敗在了司馬懿手裡。
-
5 # 最後的騎兵90
曹爽專權時為什麼不找藉口除掉司馬懿,就如同曹操明知司馬懿有著“雄豪壯志”、“鷹視狼顧”卻不能除掉,只能再三叮囑後代嚴防司馬懿。
因為司馬懿背後代表的是士族勢力,何況,司馬懿進入曹魏權利中心,也是被曹操拉進來的,加上司馬懿一開始善於蟄伏隱藏,還有曹丕處處維護,司馬懿兄弟八人又號稱“司馬八達”,所以曹操找不到合適的藉口。
歷史上的曹爽可不完全是酒囊飯袋,所欠缺的就是資歷,司馬懿是靠自己才能一步步升遷,曹爽完全依賴父萌,得以成魏明帝託孤大臣。
曹爽自然也知道這點,所以才一心討伐蜀漢,希望靠軍功增加聲望,挑戰失敗後,依靠自己那些狐朋狗友如何宴等人,排斥元老舊臣,生生壓制了司馬懿。
連文武全才的曹操都不好做的事,曹爽初出茅廬又怎麼能做到?
轉折點出現在曹爽帶著皇帝出城去高平陵祭拜,司馬懿聞風而動也不在裝病,一舉拿下曹爽,朝中除了桓範竟再無一人支援曹爽。
最後也是司馬懿背信棄義,心狠手辣除掉曹爽一家,因為朝中已經沒人能夠制衡司馬懿,曹魏宗族也無能人。
可憐曹操南征北戰一輩子,居然是為司馬懿做嫁衣!
-
6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想要殺掉一個託孤大臣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司馬懿作為一個侍奉過曹家三代的元老級別的大臣,其政治影響力不是一個曹爽可以相提並論的。
政治影響力
司馬懿在曹操時代並沒有得到重用,但曹操對他的才能還是非常欣賞的。為了讓司馬懿成為自己的人,曹操一度脅迫司馬懿要殺掉他,最終迫使司馬懿成為了曹操的幕僚。但那時候司馬懿主要是輔佐世子曹丕,有時也給曹操出謀劃策。
曹操去世以後,他的喪事就是由司馬懿操辦的,這是對他能力的一個肯定。曹丕繼位後,司馬懿成為曹丕手底下最受器重的謀臣之一,漸漸開始在政壇上崛起。黃初六年(225年)曹丕伐吳的時候,就是讓司馬懿留守許昌。
“吾深以後事為念,故以委卿。曹參雖有戰功,而蕭何為重。使吾無西顧之憂,不亦可乎!”天子自廣陵還洛陽,詔帝曰:“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於是帝留鎮許昌——《晉書·宣帝紀》可見曹丕對司馬懿的器重不是一般謀臣可以比較的,這也是在曹操時代他們兩人互相達成的默契。曹丕去世前,讓司馬懿和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一起輔佐魏明帝曹叡,還對曹叡說:“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這個時候司馬懿在朝廷的地位可以說已經是位極人臣,諸葛亮北伐基本上就是司馬懿出面迎敵,曹叡御駕親征時,加封他為大將軍、大都督、假黃鉞,跟隨曹叡一起伐蜀。曹叡去世前,連下五道詔書讓司馬懿回都城,再次讓司馬懿成為託孤重臣。
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吾得見君,無所恨——《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而曹爽不過是在這個時候才開始崛起,雖然他擔任大將軍,看起來似乎掌握實權。但其實和司馬炎是對半開的,而且由於司馬懿作為元老級別的重臣,很多事情曹爽還不得不和司馬懿一起商量,當時兩人各自統領了三千精兵。
曹爽為了達到個人專權的目的,試圖把司馬懿排擠到沒有實權的大司馬的崗位上。但當時的群臣認為大司馬這個崗位不吉利,前幾任大司馬都死在了任上,所以就把司馬懿改封為沒有實權的太傅。
爽欲使尚書奏事先由己,乃言於天子,徙帝為大司馬。朝議以為前後大司馬累薨於位,乃以帝為太傅。入殿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如漢蕭何故事——《晉書·宣帝紀》以上這些事例都說明,曹爽的政治影響力是遠遠無法和司馬懿相提並論的,而這種影響力也是曹爽無法,甚至說是不能捏造所謂的藉口殺掉司馬懿,這種事屬於人心向背,不僅群臣不會同意,恐怕連皇帝都不會同意。
政治情商
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孫權攻打魏國,司馬懿親自上陣擊退了孫權。因為立了大功,又得到曹芳的加封,司馬懿家族的威望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成為魏國政壇上毫無疑問的政治大家族。
秋七月,增封食郾、臨潁,並前四縣,邑萬戶,子弟十一人皆為列侯。帝勳德日盛,而謙恭愈甚——《晉書·宣帝紀》曹爽把司馬懿排擠到權力邊緣以後,一時間權傾朝野,引起了很多大臣的惶恐。幷州刺史找到司馬懿說:
“何明公言之乖細也!禮雖不德,豈以官位往事為意邪?本謂明公齊蹤伊、呂,匡輔魏室,上報明帝之託,下建萬世之勳。今社稷將危,天下兇兇,此禮之所以不悅也。”因涕泣橫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司馬懿始終是一個政治老手,所以他知道這個時候和曹爽正面對抗誰也撈不到好處,而且可能還對自己不利。一來這個曹爽他是曹氏宗族;二來實權掌握在曹爽手中,這是因為曹叡去世前把大將軍的職位封給了曹爽,而司馬懿其實反而更像是在給曹爽打下手。
所以這才造成為什麼司馬懿輕而易舉就被曹爽給架空了,這是因為曹叡不願權力落入外姓手中,可以說曹爽能夠崛起,完全就是因為身為曹氏宗族這個身份。
所以司馬懿知道正面和曹爽對抗對自己是不利的,所以他選擇了以退為進,對曹爽採取了隱忍的態度,這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所以他透過裝病麻痺了曹爽,讓曹爽對他放鬆了警惕和防備。可其實話說回來,司馬懿儘管以退為進,但是誰也不知道他司馬懿是不是真的有機會可以扳倒曹爽。
就這一點上來看,當時司馬懿確實被曹爽壓制的死死的,好在司馬懿運氣不錯,等來了曹爽離開洛陽這個機會,趁機就發動了政變。而這個曹爽也挺搞笑,司馬懿假裝許諾對他說只是要解除他的官職和權力,不會影響他的富貴榮華。
結果這位權傾朝野的大將軍居然就這麼相信了,乖乖跟著曹芳回到洛陽,結果立馬被司馬炎抓起來殺掉,其政治情商可見一斑。而司馬懿也藉此大肆清算曹氏宗族,從此讓曹氏家族一蹶不振,權力徹底落入司馬家族手中。
-
7 # 南北朝東西
當然主要是因為曹爽太年輕無能,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司馬懿四朝元老,征戰多年,又是託孤大臣,多年來朝廷內外根基很深,三公太尉蔣濟也是他的好朋友,雖然曹爽能逐漸奪了他的權,但是無法清除司馬的根基。曹爽雖然一時掌權,但自身根基不深,手下謀士大都是臺中三狗這樣為人輕浮,人品極差的。曾經為建立軍功名聲而征伐蜀漢,卻大敗引發更大的怨聲載道。後來專權驕淫奢侈過度,得罪皇太后以及眾多權貴大臣,沒有大多數大臣的支援,想殺司馬懿很難。後來司馬懿故意裝作衰老病重,曹爽被騙信以為真,更沒有戒心。司馬懿善於隱忍,沒有露出政治野心,曹爽掌權後志得意滿,當然不會把一個無權的將死之人放在眼裡,也不會費盡心思去殺他了。
1、所用非人,提拔一些浮華無大才的人
人稱臺中三狗的何晏、鄧颺、丁謐。此三人由於為人輕浮,人品極差歷來被曹丕和曹叡所不重用,等到曹爽輔政,這三人憑藉著跟曹爽的關係迅速上位,而且三人極力勸說曹爽獨權專政,三狗也一併擔任朝中要職,丁謐、何晏、鄧颺被封為尚書,且由何晏負責選拔官員;任用李勝為河南尹、畢軌為司隸校尉,控制京城內外權柄;同時令尚書奏事時先向自己彙報,由自己權衡輕重後再詢問司馬懿,其後漸漸連詢問司馬懿對政令的看法都不做了,開始自專政事。
2、出兵虛耗,引起內外民心不滿
正始五年(244年),鄧颺和李勝等人為了令曹爽建立軍功名聲而建議征伐蜀漢,曹爽於是西至長安,不聽司馬懿勸止,結果大敗,士卒死傷甚多,所帶去轉運的牛馬也幾乎耗盡,羌、胡等地對他怨聲載道,關中也大為虛耗。
3、專權亂政、驕淫奢侈過度,得罪皇太后權貴大臣
曹爽聽從了何晏等人之謀,把郭太后(遷到永寧宮,一時曹爽兄弟"專擅朝政,兄弟並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 由於司馬懿漸漸被架空,很多政事司馬懿都不能參與,於是稱病迴避曹爽,韜光養晦等待良機。曹爽於是更加肆無忌憚,縱容他的黨羽親信,如何晏割洛陽和野王典農的數百頃桑田和湯沐地作為自己產業,又竊取官物,向其他州郡要求索取,官員都不敢抗逆。而一些開罪了何晏等人的大臣,如盧毓、傅嘏等都因小事而被免官。曹爽的飲食、車馬和衣服都與皇帝的類似,珍貴玩物亦積聚了很多,並有很多妻妾,甚至私自帶走明帝才人作為自己的妻妾。而且又擅取太樂樂器和調武庫禁兵制作佈置華麗的窟室,多次與何晏等人在其中飲酒作樂,極盡奢華。其弟曹羲見此甚為憂慮,曾多次勸諫,但曹爽不聽。又寫文章三篇,陳述驕淫奢侈過度將會產生禍敗,言辭十分懇切,但不敢直接指責曹爽,而是假託訓戒諸弟以警示曹爽。曹爽也知道曹羲其實是在告誡他,因此很不高興。曹羲見曹爽對勸告不予理睬,只得涕泣而去。
曹爽曾多次與曹羲等出洛陽遊玩,大司農桓範認為他們兄弟掌握朝政和禁軍,不宜一齊離開,以免一旦有人關閉城門反對他們,他們就不能回到洛陽控制大局。曹爽卻認為無人再能對他有威脅而不聽。但曹爽集團的倒行逆施和胡作非為早已經引起了朝中不少大臣的不滿,司馬懿雖然稱病不上朝,其實暗中開始與太尉蔣濟等謀劃準備推翻曹爽。
正始九年(248年),李勝即將出任荊州刺史前,曹爽讓他前往司馬懿處拜會順便試探虛實,司馬懿在李勝面前故意裝作衰老病重,李勝回稟,曹爽信以為真,更沒有戒心。
4、駑馬戀棧豆,不能聽從正確的意見,懦弱無能,到死只想做富家翁
後來曹芳與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馬懿在洛陽發動高平陵政變,入永寧宮向素來與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稱曹爽兄弟敗亂國典、擅權營私,遂奉太后上奏天子請求意旨罷廢曹爽,與蔣濟等佔據洛水浮橋,關閉洛陽城門。
桓範力勸曹爽帶皇帝到許昌,以皇帝之名號召全國兵馬反擊司馬懿。見曹爽沒有主見,於是又勸曹羲可以利用闕南別營和典農校尉的軍隊暫作抵抗,然後佔據許昌,且表示自己可以用大司農的印章為他們的軍隊調運糧草。但曹爽兄弟始終猶豫未決。
發動高平陵事變的司馬懿
司馬懿怕曹爽會絕地反擊,於是先後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以及曹爽所親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並以洛水為誓允諾其只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蔣濟也寫信給曹爽,稱司馬懿只想剝奪他們兄弟的兵權,不會傷害他們,可以保他們富貴。曹爽想了一夜,認定司馬懿不過是欲令他與他的兄弟們放棄兵權,於是決定放棄抵抗,而請皇帝罷免自己,並向司馬懿認罪投降。當曹爽解下印綬時,主簿楊綜勸道:"您挾持天子手握大權,難道要放棄這些權位而跑到東市去被砍頭嗎?"但曹爽不聽從。桓範也大哭道:"曹子丹大英雄,卻生下你們這群如豬如牛的兄弟!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滅族了!"回去後,最後曹爽還是被滅了族,成於權利之爭,也敗於權力之爭,最後更是死於權力之爭,可悲可嘆!
-
8 # 蘭臺
因為曹爽本人的權力也並不穩固,他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曹氏宗親。
曹爽的父親是曹真,而曹真是曹操的養子,並非曹操的族人。
《魏略》上說曹真的生父叫秦伯南,為了掩護曹操而死,曹操就從此就收養了曹真;而《魏書》的說法,曹真的生父叫秦邵,秦邵忠誠又有才智,非常得曹操的喜愛,初平年間,他跟隨曹操募兵。這時豫州刺史黃琬想殺害曹操,曹操避開了而秦邵卻被殺害了。於是曹操就收養了秦邵兒子,而將他改名曹真。
不管是《魏略》還是《魏書》,都可以證明曹真和曹氏其實沒有血緣上的聯絡,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曹爽最後可以和司馬懿共同輔佐的真正原因:他雖然可以代表曹氏皇族,但是他並不是真正的皇族。
魏明帝曹叡在臨死前第一版託孤重臣里根本沒有司馬懿,而是全部安排了曹氏皇族,分別是燕王曹宇、中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
可以看出這一版名單裡除了全是曹氏皇族以外,還都是領軍的皇親,這證明曹叡死前最擔心的就是軍隊,所以安排了手握軍隊的曹氏宗親。
但是這第一版名單有嚴重的問題就是輔政的曹氏皇族有幾位血脈和曹操實在太近了。
燕王曹宇,這可是曹操的親兒子,曹衝的同母弟弟。
曹肇,曹休之子,曹休是曹操同族。
現在說法都說曹叡心腹文臣中書監劉放和中書令孫資因為曹肇、夏侯獻對他們出言不遜從中作梗,才使得曹叡改變了主意,但是請大家仔細想想,日後晉朝八王之亂起因就是司馬炎吸取了曹叡的教訓,安排了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等近支宗室輔政晉惠帝,可結果卻是司馬倫直接廢掉晉惠帝,自己想當皇帝。
反過來說曹肇、夏侯獻在曹叡還活著的時候,就敢對曹叡的心腹文臣出言不遜,這完全是對曹叡沒有敬畏的表現,誰能保證曹肇、夏侯獻輔政後就能安安心心輔佐曹芳?要知道論血緣,曹宇可是曹操親兒子。
所以劉放、孫資勸阻曹叡改變了輔政大臣名單,我覺得並不能說是出於私心。
之所以選擇曹爽,是因為曹爽既是宗室又不是真正的宗室,曹爽是不可能真的篡奪曹芳的皇位,因為曹真只是養子。
而選擇司馬懿則是因為他是文臣,而是三朝老臣,他可以制約曹爽為代表的宗室以及軍方勢力。
雖然《三國志》等史料把曹叡改變主意託孤寫的很戲劇化,但是仔細分析,曹爽與司馬懿共同執政是對曹芳最有利的選擇。
也正因為曹爽“假宗室”的身份,使得他相比曹宇、曹肇這樣的真宗室,行事忌諱多了許多,比如說的殺司馬懿,請大家搞清楚一件事,在高平陵之變前,司馬懿在曹魏的形象就是曹魏的諸葛亮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設劉封沒有被劉備殺死,劉封的兒子安排和諸葛亮一塊輔佐劉禪,然後劉封的兒子突然殺掉諸葛亮,那麼蜀漢接下來必然就是大亂啊。
同樣,在司馬懿沒有任何汙點的情況下,曹爽要是無故殺死司馬懿,曹魏政局肯定會動盪不休,搞不好曹氏皇族會要求曹爽給司馬懿賠命都有可能。
因為在真正曹氏皇族看來,曹爽,你這個假曹,你殺了我們這邊的諸葛亮,你想幹嘛?是不是想篡位自己做皇帝啊?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曹爽能把司馬懿給架空已經是他能做的極限了。
-
9 # 袁衛宇
曹爽擠走司馬懿以後,雖然他大權獨攬,能打壓司馬懿,但如果要殺司馬懿的話,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曹爽之所以沒有殺司馬懿,原因是多方面的:
司馬懿功勳赫赫、德高望重,在朝堂上影響力巨大魏明帝臨終前,遺命讓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儘管如此,曹爽的名望遠不及司馬懿。曹爽是魏明帝突擊提拔,用來抑制司馬懿的。
司馬懿自曹操時代就是跟著曹家人打江山,到曹芳即位時,他已經是四朝元老了,德高望重。更關鍵的是,司馬懿為曹魏立過許多戰功,如力阻諸葛亮的北伐大軍、斬殺曹魏叛臣孟達、平定遼東、擊退東吳...司馬懿勞苦功高、功勳赫赫,而曹爽沒有為任何功勞,只因為曹氏宗親的身份,就和司馬懿一起輔政。
曹爽一無功勞,二無名望,和司馬懿相比,曹爽就是個戰五渣。司馬懿在曹魏朝堂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而曹爽則沒有什麼影響力,只能憑藉曹氏宗親和輔政大臣的身份來壓服群臣。
如果曹爽要殺司馬懿,勢必在曹魏政壇掀起巨大的風暴。由此引發的嚴重後果,恐怕讓曹爽自己也後怕。殺掉司馬懿之後,怎麼善後?這對曹爽而言,是個巨大的難題。以曹爽的智商,顯然不足以解決這個難題。
司馬懿擁有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司馬懿作為曹魏元老,和曹魏政壇的許多重臣都有著非比尋常的關係。曹魏政界和軍界的許多重要人士,基本上多和司馬懿有著或深或淺的淵源。
尚書陳泰是曹魏重臣陳群的兒子,而陳群是司馬懿的多年好友。陳群的潁川陳氏和司馬懿的河內司馬氏,一直關係交好。陳泰和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是好朋友,關係非常親近。
領軍將軍蔣濟,也是司馬懿的故交。太尉司馬懿轉任太傅之後,蔣濟又接替司馬懿,兼任太尉,而推薦他的人,正是司馬懿。足見司馬懿對他的信任。
司徒高柔,同樣是司馬懿的故交好友。高柔和司馬懿共事多年,關係一直非常好。高柔為人剛直,擔任御史中丞時,秉公執法,司馬懿也非常敬重他。
陳泰、蔣濟、高柔這些重臣和司馬懿有著深厚的關係,或者說他們是一個利益聯盟也行,如果曹爽動手要殺司馬懿,這些人必定是堅決反對的。
除了陳泰、蔣濟、高柔這些故交好友,在曹魏軍隊掌兵的郭淮、鍾會、鄧艾這些人,雖然不是司馬懿的死黨,但都是司馬懿一手提拔起來的,司馬懿對他們有提攜之恩和知遇之恩,基於司馬懿對他們的恩情,他們當然不支援曹爽動司馬懿了。
除了這些人脈,此時司馬家族也有人在曹魏擔任重要職務,如司馬懿的胞弟司馬孚擔任尚書令,司馬懿的嫡長子司馬師擔任中護軍。這些司馬家族的人,當然是堅定站在司馬懿一邊了。
總之,司馬懿在曹魏政壇的人際關係網非常龐雜,可以說,當時只有是能擺上檯面的大臣,基本都和司馬懿有關聯。在這樣的情況下,曹爽如果貿然對司馬懿動手,只會讓自己的處境更加艱難,甚至可以說是自取滅亡。
司馬懿沒有把柄落在曹爽手裡如果曹爽要殺司馬懿,總得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吧,就像後來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以謀反的罪名誅殺曹爽一樣。
那麼曹爽是否掌握了司馬懿的某些把柄了呢?答案是沒有,司馬懿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不會隨便讓別人抓住自己的把柄。
從曹操到曹芳,司馬懿歷仕四帝,幾乎沒有犯過什麼比較嚴重的錯誤和罪責,如誤殺過人、誣陷他人、縱容家人驕縱不法、貪贓枉法、打了敗仗...這些錯誤和罪責,在司馬懿身上幾乎是絕跡了。
曹爽要抓個把柄以弄死司馬懿,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曹爽要殺司馬懿,必須找到十分充足的理由,而且理由讓足夠服眾才行。如果曹爽抓不住司馬懿的把柄的話,他幾乎不能殺掉司馬懿。曹爽總不能說“因為我看司馬懿不爽,所以我要殺了他”吧。
反倒是曹爽落下了很多把柄,如他執政時,胡作非為,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還不聽司馬懿的勸阻,執意伐蜀結果遭遇慘敗。曹爽的這些把柄,成為後來司馬懿處死他的理由。
司馬懿演技高超,騙過了曹爽曹爽大權獨攬以後,大肆排擠司馬懿,司馬懿為了避禍,只好託病離開朝堂,韜光養晦,暫時避開曹爽的鋒芒。
為了試探司馬懿是不是在裝病,曹爽曾派心腹-河南尹李勝去試探司馬懿,當時李勝以自己轉任荊州刺史,向司馬懿辭行為名前往試探。曹爽的這點小伎倆,哪能瞞得過老奸巨猾的司馬懿,他果斷在李勝面前上演了一出好戲。
司馬懿假裝自己病重得很厲害,當婢女給司馬懿喂粥時,司馬懿顫巍巍地怎麼喝都喝不進去,把粥弄得胸前到處都是。當聽李勝上自己要前往荊州任職時,司馬懿故意把荊州說成幷州,還囑咐李勝一路多加保重。司馬懿還裝出一番奄奄一息的樣子,說自己快不行了,請李勝幫忙照顧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
帝亦潛為之備,爽之徒屬亦頗疑帝。會河南尹李勝將蒞荊州,來候帝。帝詐疾篤,使兩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進粥,帝不持杯飲,粥皆流出沾胸。勝曰:“眾情謂明公舊風發動,何意尊體乃爾!”帝使聲氣才屬,說“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當屈幷州,幷州近胡,善為之備。恐不復相見,以子師、昭兄弟為託。”勝曰:“當還忝本州,非幷州。”帝乃錯亂其辭曰:“君方到幷州。”勝復曰:“當忝荊州。”帝曰:“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還為本州,盛德壯烈,好建功勳!”勝退告爽曰:“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他日,又言曰:“太傅不可復濟,令人愴然。”故爽等不復裝置。-《晉書·宣帝紀》李勝離開後,就去告訴曹爽,說司馬懿氣若游絲、命不久矣,不足為慮。司馬懿高超的演技,成功騙過了曹爽,曹爽信以為真,覺得司馬懿反正已經是將死之人了,就沒把司馬懿當回事了。
結語曹爽專政時,他是否對司馬懿動過殺念?無從得知。不管是《三國志》還是《晉書》,都沒有相關記載。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曹爽真要殺司馬懿,難度非常高。曹爽在名望、功勞、人脈、智謀等各個方面都被司馬懿完全碾壓。殺司馬懿,對曹爽而言,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退一萬步講,即便曹爽僥倖殺了司馬懿,他也難以善後。這一點曹爽非常清楚。所以他能打壓司馬懿,但並沒有殺司馬懿。
-
10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曹爽是曹操養子曹真的長子,算起來也是曹操的養孫了,在曹魏政權也算旁支偏遠的曹氏宗親了,曹爽的父親曹真與司馬懿同為魏文帝曹丕的託孤重臣之二,算起來,曹爽的父親曹真與司馬懿同級同輩,並且官職也差不多。
曹爽與魏明帝曹睿是同輩,兩人私下關係也較好,曹爽能夠在魏國朝堂一路升遷,除了曹爽的宗室身份,與曹睿關係很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曹睿臨死前,曹爽的職務是武衛將軍,武衛將軍是都督中軍,管理宮廷禁衛軍的,相當於宮廷禁衛軍統領,上一任武衛將軍是許褚。
曹爽之所以能夠成為魏明帝曹睿託孤兩重臣之一的原因就是因為控制中樞機要的孫資與劉放兩人的大力推薦,重病中的皇帝曹睿也無法再作辯別,於是曹爽被任命為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而同為託孤大臣的司馬懿被任命為侍中,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從官職上看,曹爽的官職高於司馬懿,曹爽是大將軍,司馬懿是侍中,曹爽假節鉞,司馬懿只有假節。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明一個問題,曹爽能夠成為曹魏政權的最高掌權人,靠的不是能力,而是出身與關係,相反,司馬懿這個身經百戰,足智多謀曾經執掌魏國軍隊多年,誅孟達、阻諸葛、平遼東,說功高蓋主一點也不為過,但是,最後在託孤的時候,竟然不如一個沒有任何經驗,出身高貴的,而且是自己同僚的兒子,兩人地位與能力的差距,為最終的司馬篡位埋下了導火索。
曹爽一下子從武衛將軍被提拔為大將軍,並且成為曹魏帝國實際上的最高決策人,可謂是如火箭般快速,曹爽的心態如現在中彩票中了大獎的人心態類似,就是爆發戶的心態,內心極度膨脹,人一膨脹就開始犯糊塗了,原本兩個人輔政的,現在曹爽一個人獨攬了,同時還開始排斥司馬懿了,曹爽聽取了手下親信的意見,把司馬懿來了個明升暗降,給了司馬懿一個虛職-太傅。
一個身經百戰、足智多謀、隱忍低調的司馬懿會甘心曹爽獨自擅權嗎?當然不會,但以司馬懿為人性格來看,他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貿然出手打擊政敵曹爽的,相反,司馬懿為了讓曹爽瘋狂,故意裝弱,即使是被任命為毫無實權的太傅,司馬懿仍然一干就是數年,從後面的情況來看,司馬懿就是故意裝弱讓曹爽放縱擅權,有句話叫:上天欲使人瘋狂,必先讓其放縱!
而在曹爽專權的這幾年中,曹爽的數次決策都出現了重大的失誤,包括公元244年曹爽大舉伐蜀的戰爭,不僅大敗而且損失數萬魏軍,以及公元246年魏吳之間的戰爭,由於曹爽操作失誤,導致數萬百姓流失,都讓曹爽的聲望大跌。
其他的還包括曹爽將郭太后遷移軟禁,禍亂後宮中的嬪妃,打擊不同意見的大臣,或遷或貶,提拔自己的親信擔任朝中要職,控制軍隊,等等諸多專權的行為,不僅是司馬懿,而且是朝中除曹爽親信之外所有的大臣都看不慣曹爽的行為,曹爽在朝中雖然身居高位,實際上在司馬懿的放縱下,已經是眾叛親離。
曹爽原本就是毫無從政經驗的宗室子弟,對外戰爭也是一敗糊塗,典型的能力沒有,權力慾望卻很強,他自然也不懂如何處理政敵,曹爽打擊政敵的手段就是貶官和外遷,並沒有動手屠殺的手段,即使在司馬懿裝病的時期,曹爽也沒有認為司馬懿是對手。
況且當時的司馬懿已經69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一個平均壽命不到40歲的三國時期,這個年齡那就是將要入土的年齡,曹爽再英明,也不會把一個生病而且年齡已經69歲的老頭子當成威脅吧?就算是司馬懿裝病,估計曹爽也不會把司馬懿怎麼樣,因為司馬懿已經辭了官。
曹爽在獨掌大權的時候,明明有機會,為何不殺了司馬懿以絕後患呢?
曹爽雖然大權獨攬,也不是想殺誰就能殺誰的,殺人是需要理由的,況且還是司馬懿這樣同為託孤重臣的人物,這讓天下人如何看曹爽?政治上行事,都需要政治正確,就算是皇帝想殺大臣也需要理由,就算要殺,編也得編一個正當的理由,況且司馬懿一味退讓隱忍,曹爽以什麼理由殺司馬懿呢?
沒有理由,就無法殺司馬懿,司馬懿本就出身世家大族,在朝中有一定的勢力,當時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在朝中擔任中護軍,有一定的兵權,司馬家族又人丁興旺,有不少子弟在朝中擔任官職。
高平陵政變前,司馬懿已經71歲了,曹爽再怎麼樣,也不會把一個71歲的老頭子當成威脅吧,況且還曾經派人去探視過司馬懿的病情,曹爽再厲害,也沒有想到,正是這個71歲的老頭領導了高平陵政變,一舉將自己拉下馬處死,所有的一切正是曹爽的大意和無能造成的,朝中已經得罪遍了重臣不說,還以為自己一手掌控天下呢,直到被處死的前一刻,估計曹爽都沒有想到司馬懿會將自己滿門斬首,連同曹爽的親信在內,一共殺了五千多人,司馬懿的狠毒出乎曹爽的意料之外。
-
11 # 冷月鉤沉
在魏明帝曹睿去世前,曾經為曹芳找了兩個輔政大臣,一個是司馬懿,另一個就是曹爽。曹爽的父親是曹真,在世的時候為曹操,曹丕和曹睿三朝元老,地位比司馬懿還要高。
曹丕去時候後,他和司馬懿,陳群和曹休一起輔政,並且在諸葛亮北伐時,出兵打退了諸葛亮的進攻。
大司馬曹休死後,曹真位極人臣,成為大司馬,劍履上殿,風光無兩。
曹爽作為曹真的兒子,自然也受到了重用。
他在曹睿去世後,成為朝廷大將軍,與司馬懿一起成為託孤重臣。
起初,曹爽為人謙虛,待人隨和,遇到事情也找司馬懿商議對策。但曹爽後來有點膨脹,他上表封司馬懿為太傅,這樣司馬懿就遠離了政治權力核心。
同時,為了掌握京城大權,他任命自己的親信和兄弟掌管禁軍。
一時之間,他的權力達到了頂峰。
在曹爽排除異己的同時,司馬懿也沒有等著任人宰割。
他暗中謀劃清除曹爽,並且用裝病來麻痺曹爽。
曹爽雖然將信將疑,但卻沒有太過於追究。
因為當時的司馬懿已經七十多歲,沒有太多的時間,而且司馬懿已經處於退休狀態,根本翻不起太大的風浪。
但曹爽還是低估了司馬懿,他服侍了曹氏三代君主,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想要有所動作還是比較簡單的一件事。
曹爽帶著天子祭拜祖先,給了司馬懿一個機會。
因為他的親信都跟著他保護皇帝曹芳外出了。
司馬懿迅速控制了京城,讓太后下旨罷免曹爽的官職。
曹爽由於任人唯親,所以大臣們沒有幾個支援他的。就這樣,曾經權傾一時的曹爽被司馬懿代替,後來被株連三族,曹氏苦心經營的江山拱手讓人。
—End—
-
12 # 青史回聲
怎麼殺?以曹爽的能力,他還鬥不過老奸巨猾的司馬懿。這麼說吧,曹爽他還不夠格,他老爸曹真倒是還能和司馬懿較量較量,可是曹真活不過司馬懿,兩人雖然年紀相差不大,但誰叫司馬懿活得久,硬生生地熬死了曹家三代人,所以啊,活到最後,才是勝利。
話說魏國第二代皇帝曹睿死後,在臨死前,為了牽制住司馬懿,曹睿不得不提拔自己的親戚,也就是曹真的兒子,曹爽,任命他為大將軍,加上另外兩個人,組成了顧命大臣,原因無他,自己的兒子曹芳年齡太小,但又唯恐司馬懿勢大,所以特別選擇了曹爽,作為壓制司馬懿的對手,不過曹睿所託非人,以曹爽的能力,他還不夠格!
一開始,曹爽威風八面,好像有一番捨我其誰的感覺,就連司馬懿都退避三舍,以致於曹爽認為司馬懿怕了他,為此司馬懿託病不上朝,進一步地迷惑曹爽。等到曹爽帶著皇帝曹芳前去皇陵祭奠,司馬懿趁機拉攏以前的舊部,從宮中取得了太后的懿旨,下令逮捕曹爽一黨。其實說白了,這隻一個名頭罷了。
當時的曹爽根本就沒有料到,因為他的親信大部分都跟隨他出城了,以致於洛陽城大部分文武百官被司馬懿給拉攏,所以也就僅僅一天時間,司馬懿就奪取了曹家的江山。
-
13 # 我不是森林狼
相信大多數熟悉三國的朋友都對曹真,曹爽,司馬懿,司馬昭這些中後期主要人物比較清楚,後面發生的高坪陵事變以及結果都也有所熟知,但問起曹爽在得勢的時候為啥不誅殺司馬懿反倒是司馬懿抓住機會誅殺了曹爽呢?
這個問題比較好理解
首先,在司馬懿和曹真曹爽父子相鬥的幾十年裡,司馬懿一直處於地位上的劣勢。當初在隴右和岐山拒諸葛亮的時候,曹真是都督,司馬懿是副都督。後面司馬懿是太傅,位居三公,然而曹爽是大將軍,地位高於三公。一個幾十年一直地位不如自己的對手,曹爽自然會看輕。
其次,曹真曹爽父子相對於司馬家有天然的血緣優勢,曹爽父子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曹氏雪親,根正苗紅。真正人家老闆家的人,天下都是人家家的,而普通人要透過不停的努力,持續幾十年的立功表現或者賣命才能有諾小升遷的機會,要想做飯曹真曹爽那種地位,基本不可能,縱觀歷史上下,能做到大將軍的都是跟天子有血緣關係的,所以曹爽認為司馬懿對自己的地位不會有啥威脅,自然放鬆警惕。
還有就是司馬懿善於偽裝和謀略,曹操時期就一直蟄伏,自身才華橫溢,但卻一直偽裝自己,中間還在家賦閒很多年。但是自身門生故吏遍天下,雍涼將士多為司馬懿親屬,朝中許多重臣都被拉攏或者威脅。曹爽在出發前還派人試探,結果司馬懿裝病,甚至流露出死期已至來迷惑曹爽,對於這樣一個處處示弱卻暗地裡使壞的人,一般人真的防不勝防。
最後要說的就是曹爽有些人頭豬,自己兄弟幾人掌管天下,可是要出去祭祖,朝中一個不留,都帶出去,這是變相作死啊。當朝中變亂的訊息傳到高坪陵後,桓範提議利用天子之名招天下勤王之師討伐司馬懿,多好的計策啊,眼看可以扭轉乾坤,可是曹爽卻輕信司馬懿的勸降,以至於失去最後勝利的希望,這樣的人不輸才怪。
-
14 # 戰地記者KZA111
因為沒有辦法殺掉。按《三國演義》來說,司馬仲達一生為人謹慎,曹爽沒有合適的藉口除掉司馬懿,無論官拜何職,畢竟不是皇帝,沒有砍殺輔政大臣的權利。雖是曹家天下,可也得面對輿論,如果沒有正確的理由貿然擊殺司馬懿,那面對的將是天下人的不理解和皇室的猜疑。二.司馬集團的強大。司馬懿同是輔政人員,且最要命的是他的門生眾多,各個皆是新政氏族家庭和曹氏不同,大部分都是透過仕途之道來的高強人士,曹家如若失去他們的支援輔佐,失去的不僅僅是區域的管理,更有可能引起譁變,得不償失。三.先帝遺囑的強制力。魏國政治體系完整,不像蜀漢依靠大量宗親和兄弟情義為紐帶,一切都是講究章程制度的,如若曹爽單方面破壞,面臨的不僅是魏國相對應法律的追求,更會讓曹家丟進顏面,嚴重削弱其統治。四.最重要的一點,司馬懿的作用。司馬懿對曹氏的作用大於他的威脅,司馬懿是當時唯一能正面面對蜀漢大軍威脅的不二人選,或許也是經過司馬仲達自身的計謀,讓對抗蜀國的責任一直巧妙的落在自身,忽明忽暗的接下未來大任,才保得自身地位和位置。所以在心智方面,司馬遠遠高於曹爽,所以怎麼殺,透過政治和頭腦,是殺不掉仲達的。
-
15 # 水月觀
題主的這個問題,想表達的意思就是知道結果以後的一種倒推。就好比,你昨天看中了某套房子,哪哪都好,就是沒學區,猶猶豫豫的就沒買;誰知道一夜過去,政府重新劃分學區,變成學區房了,這套房子一下子漲了100萬元,你的感覺是不是很酸爽呢?打這個比方,正是我想表達對“曹爽不找藉口殺司馬懿”的看法,曹爽的想法和你昨天沒買那套房子的想法基本一致。
第一:司馬懿殺不得大家都知道,司馬懿這個夥計他長壽呀,侍奉了曹家三代君王。曹操早就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啥意思?就是說他心野膽大有謀略,所以曹操就對他很忌憚,既用他的智謀,又處處壓制著他。但司馬懿怎麼著?忠於職守、廢寢忘食呀,而且跟曹丕的關係特別好,你說,對這樣一個有能力、會辦事、會做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渾身都是優點的好員工,你就憑著你的第六感覺這夥計會造反,你就殺了他?曹操這麼一個殺伐果斷的人都沒選擇殺他,放其他人身上都更做不出來吧。
曹操沒殺他,還有心防著他;等到了曹丕上位,那是依仗司馬懿帶兵打仗、治國理政的呀。曹丕臨危的時候,是委託司馬懿、曹真等為輔政大臣的,而且特別交代曹叡說:“一定不要懷疑他們。”曹叡為帝的時候,司馬懿還是表現得非常乖巧。等到曹叡死了,把8歲的兒子曹芳交給司馬懿和曹爽一起輔佐,可以說曹爽的能力、資歷、威望都遠遠比不上司馬懿。
要知道,那時候的魏國的文臣武將大部分還都是司馬懿的門生故吏,再說外部的蜀國、東吳都還虎視眈眈地瞅著魏國呢。魏國的國君、大臣們都還指望著司馬懿統領兵馬、護衛山河呢。那曹爽有多少能耐,他自己能不清楚?所以說,從司馬懿的能力、威望、資歷、事功各方面來說,是確實殺不得的。
第二、司馬懿不值得殺曹爽雖然說年輕,但也不是一般人吶,同為輔政大臣,他非常清楚司馬懿在朝廷的勢力和影響力,所以他也瞅準一切機會排擠打壓司馬懿。曹爽為了自己能專權,任命司馬懿為太傅,明升暗降,剝奪他的權力。然後曹爽又啟用自己的兄弟、親信,如何晏、李勝等人,控制朝廷的重要部門,來對抗司馬懿在朝廷的集團。曹爽還儘量去控制皇帝,將太后和小皇帝分離,可以說這時候的曹爽兄弟並掌禁兵、權傾朝野、風光無二。當然曹爽兄弟的倒行逆施和胡作非為也引起了朝廷諸多大臣的不滿。
由於司馬懿的權力幾乎都被架空,這時候的他幹嗎去了?年老體衰,生病了呀,而且病得不輕,必須長期在家休養,不能上班嘍,也不問政事了,就在家等死了呀!當然,這一切都是演出來的,演給曹爽看的嘛。其實司馬懿韜光養晦呢,暗中與太尉蔣濟等謀劃,讓汲布訓練三千死士,積極籌備準備推翻曹爽。
曹爽有沒有懷疑呢?那是必須的,他派了李勝前去打探。司馬懿那是充分展示了奧斯卡影帝 的本事吶,自己穿不了衣服,端不動碗,吃飯吃著吃著就從嘴裡流出來了,說一句話就得喘個兩小時,李勝問他東,他回答說西。反正就給人感覺快不行的那種。
李勝回來稟告曹爽說:“司馬公只是比死人多那麼一口氣,形神已經分離了,我看也就是個把月的事了,老大你就可勁地作吧。”
曹爽是正當壯年,而且大權在握,親信遍佈朝野;而反觀司馬懿,一個行將入土之人,連生活都不能自理。讓堂堂當朝的兵馬大元帥去殺一個病重的老人?那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可以說,在曹爽獨掌大權、司馬懿裝病不朝的時候,曹爽就放棄了對司馬懿的步步緊逼。因為在曹爽看來,一個年老體衰、重病在身的老人,無權無兵,已經對他構不成任何威脅,即使司馬懿有點什麼小動作,曹爽也相信自己的力量能滅他一萬回。
-
16 # 縹緲峰下一粒沙
曹家這些人、事太複雜,得先做個背景介紹
曹爽是大司馬曹真之子,曹真則是曹操的養子。古代的收養關係是有禮法支援的,哪怕曹真沒有曹家血脈,此後也是曹家的人了,曹操視他如親子,將他和曹丕等親兒子一併教養。
曹丕也沒拿曹真當外人,拜為鎮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負責鎮守西北邊境,進封東鄉侯。後來曹丕病重,立曹叡為皇太子,命曹真和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為輔政大臣。
(曹真)
曹叡即位,進封曹真為邵陵侯,遷為大將軍,地位僅次於大司馬曹休,曹休去逝後,曹真接任大司馬之職,成為御前第一人。
和陳群、司馬懿比起來,曹真無疑是曹家自己人,曹叡很倚重他。
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去世,其子曹爽接任他的爵位。曹叡對曹爽也很信任,臨終前任命曹爽為大將軍,假節鉞,都督曹魏中外諸軍事,將8歲的太子曹芳(養子)託付給曹爽和司馬懿,命他們各統精兵三千人,輔佐幼主。
順帶一說,曹丕、曹叡都不長壽,熬不過司馬懿一個。
曹芳登基後,這麼小的孩子顯然無法親政,曹爽和司馬懿主理政務。剛開始兩人有商有量,後來就自然而然的爭權奪利。曹爽姓“曹”,天然的佔有優勢,司馬懿漸漸被邊緣化。
(曹爽)
曹爽當時大權在握,為什麼不趁機找藉口殺了司馬懿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一、曹爽沒有認識到司馬懿的威脅性
司馬懿的一大特點是能忍,面對諸葛亮的各種挑釁和嘲笑,他忍;面對曹操的猜疑,他忍;面對曹爽的種種逼迫,他忍。
後來的事實證明,司馬懿不甘於退出政治中心,只是藏拙而已。
但他忍功太好,讓曹爽認識不到他的威脅性,還真以為他已經認輸了。既然如此也就沒有必要結成生死大仇,如果每一個政敵都要追殺至死,那政治家們也不用幹別的了,整天追殺別人或被別人追殺。
“斬草除根”說來容易,其實不到特別需要的時候也不常用。
(司馬懿)
二、司馬氏是世家望族,不是那麼好殺的
縱然曹爽看出司馬懿是個隱患,也難以輕易殺之。
因為殺司馬懿一個人不管用,要殺就得把司馬氏全殺了,否則就等著被複仇吧。可司馬氏不是那麼好殺的,他家歷史悠久,是眾所周知的世家望族,底蘊深厚,影響力很大。
不管曹爽用什麼藉口,他敢殺上司馬家,司馬家就敢與他對殺,雙方都有兵力,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社會輿論必然也是偏向司馬氏的,誰看不出你曹爽是藉機報復?
何況,曹爽就算僥倖殺了司馬全族,等著他的麻煩必然也不會少。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被群起攻之,失去現在的地位。
(高平陵政變)
所以曹爽在政治上取得勝利就很滿足了,並沒有想過從肉體上消滅司馬家——當然了,如果他知道司馬懿會發動高平陵政變,夷了自家三族,肯定不考慮任何後果殺絕司馬氏。
-
17 # 吃不起肉的學者
公元239年,明帝曹叡病危,將太子曹芳託孤於曹爽司馬懿。少帝曹芳即位之後,封曹爽為武安侯,其與司馬懿共同執政。
剛開始兩個人商量著就把事情給辦了,可謂合作愉快,但畢竟那個時候靠的是軍權說話,誰都想掌握大權壓住對方。
曹爽先發制人,司馬懿被漸漸被架空,很多政事司馬懿都不能參與,於是稱病迴避曹爽,韜光養晦等待良機。曹爽於是更加肆無忌憚,目中無人,司馬懿那個老不死他那時候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曹爽曾經多次與曹羲等出洛陽遊玩,他的同鄉大司農桓範認為他們兄弟掌握朝政和禁軍,不宜一齊離開,以免一旦有人關閉城門反對他們,他們就不能回到洛陽控制大局。曹爽卻認為無人再能對他有威脅而不聽。
司馬懿雖然稱病不上朝,其實暗中開始與太尉蔣濟等謀劃準備推翻曹爽。曹爽雖起疑心,但司馬懿那隻狐狸裝成了病秧子的豬頭,別說曹爽,就連他自己都快相信自己活不了幾天了,曹爽心中樂開了花,都準備參加司馬懿的葬禮了。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與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馬懿在洛陽發動高平陵政變,入永寧宮向素來與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稱曹爽兄弟敗亂國典、擅權營私,遂奉太后上奏天子請求意旨罷廢曹爽,與蔣濟等佔據洛水浮橋,關閉洛陽城門。
曹爽本來想拼一拼,結果司馬懿又動之以情派人來,說他的本意並不是想殺曹爽,而是要點兵權,結果曹爽中了邪,又相信了司馬懿的鬼,結果稀裡糊塗交出了兵權,最後也落了個滅三族。
曹爽感嘆:司馬懿那個糟老頭,壞的很,怪我信了他的鬼。
回覆列表
對於司馬家族這樣的大家族,殺了司馬懿一人,又有什麼用呢?
就像漢獻帝如果殺了曹操,曹家的勢力能連根拔起嗎?估計是不能的。
後來的宇文泰、高歡家族也是一樣,別看他們倆都死了,但家族依然壯大,最後篡位,
司馬懿兄弟八人,兒子、侄子、孫子、侄孫加起來百人,門生故吏加起來有多少?同等的大士族有多少?殺了一個司馬懿有什麼用?
如果他的敵人只是一個司馬懿,司馬懿早就死了,問題是,司馬懿只是代表而已,他背後的勢力才是真正的威脅,他能都殺了?魏晉南北朝沒有哪個皇帝有這個實力吧?何況曹爽?
你只要看看,曹爽帶著皇帝去掃墓,司馬懿帶著三千死士就能控制洛陽,這是司馬懿一人能做到的?一個家族能做到的?怕是得洛陽的官僚士族都支援司馬懿才行吧?
後來的八王之亂、東晉,都城被佔領、皇帝被控制的時候多了去了,也沒見誰可以篡位吧?
康熙乾隆多次下江南,也沒見誰敢封鎖九門吧?
所以啊,曹爽殺了司馬懿也沒用,何況,他根本就殺不了,他對權力的控制力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