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疆風物誌
-
2 # 萌娘影視
月球自轉公轉法則、地球載體軌道法則
一、原文內容提要
本文中的“月有大小,日有短長”,我查了幾本《內經》方面的書,都沒有註解、註釋。張介賓也沒有解釋。“月有大小”,依據我的理解,是指月球的自轉週期28天,與繞地球公轉週期——朔望週期29.5天的不同,也與地球繞日公轉把公轉軌道12等分的30.4375天(度、日)不同。由於我並沒有去研究天體物理學和地球物理學,希望天體物理學和地球物理學的專家去作正確的解答。這才是各位的本職工作,而不是在那裡奇談怪論。我相信中國古代的天文學資料上有正確的記載。
“日有短長”可以理解為日影的短長——這可以測定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大小;也可理解為白晝和黑夜的短長,其實,這二者是同時發生的,是並列關係,這是地球運動規律決定了的。這是透過晝弧和夜弧的長短變化,用三角函式法則,來實現的。中國古人這時已經掌握了這一測量法則,也具體計算和運用並記載了這一法則。這使我有信心研究下去,並找到了正確的答案,但是,不知各位是否滿意?尤其是否定者,反對者,我希望你的科學智慧在這些地方閃光!
原文中的“道無鬼神,獨來獨往”的軌道思想是應該值得我們肯定和學習的,今天,全世界都在運用,可是我們的來者卻不知道是自己祖宗的發明創造。
二、原文計算法則講解
原文:“黃帝問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岐伯曰: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動之變,五勝更立,--帝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天地合氣,別為九野,分為四時,月有大小,日有短長。萬物並至,不可勝量-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的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夫法天則地,隨應而動,和之者若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獨來獨往。”
這段原文中“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說明了3000年前中國古人認為人是生長於地球,而不是上帝造人的概念。而且這裡提出地球軌道載體運動的觀念,在3000年後的今天透過先進的科學儀器證明這是科學的、正確的,至今閃耀智慧之光芒!《內經》原文中出現至少2次,證明不是偶然所得。這裡天地的劃分就是一分為二的法則,“四時之法成”,有自轉週期的4個時間段,有公轉週期的4個時間段。
“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動之變,五勝更立,”這裡的“經”有經過的含義,也有經緯網、經緯度的含義。這也是地球自轉節律12節時間段、速度段、自轉運動軌跡弧線段和公轉12節律時間段、速度段、公轉運動軌跡弧線段等分為12的法則,包括了經緯網和經緯度的12等份法則——具體的記載在“餘聞天地二甲子,十天干十二地支,上下經緯天地,數有迭移-”的經緯網的概念一脈相承的。由於中醫界從王冰以下,公元8、9世紀以來,一直有人否定,一直有人反對,其實就是不知道“經緯網”、“經緯度”、軌道等等概念。從《淮南子》的西漢到唐代王冰的時代,又經歷了900多年了。王冰記載整理了,但是,他也不知道“經緯度、經緯網”是什麼,這樣,後來的學者更是分不清東南西北,如何正確計算?
這就是中國古老的自轉週期12時辰24小時,公轉週期12月24節氣的法則,經緯度也是如此等份則為地支每支30度,角度、角速度也是如此。大家去算算。注意這裡的“月有大小,日有短長”這些關鍵字和關鍵詞——古人稱為“文眼”,這是月球自轉與公轉的計算法則和地球自轉與公轉的計算法則。月的大小是計算月球的自轉週期用的是28宿法則——星宿是天體物理學和地球物理學的物理單位,不是宿命論。用4x7=28,這樣中國古人精確計算了月球的自轉週期為不足28天——這裡用了地球自轉最長週期日來描述,很容易混淆。然後用朔望週期30天來描述月球繞地球的公轉運動,這是可以計算的,也是實際觀察的結果。這是由於地球的位置相對靜止,在地球上看,太陽始終是東昇西落,而月球的運動則隨季節發生改變,月球在中國觀察有時是東昇西落,有時是西升西落。今天把地圖冊顛倒了180度,很不好理解。中國古人為了準確描述,就必需要進行四方用七星二十八宿的法則進行計算和測量。但是永遠是朔日——農曆15這一天從東方升起,這樣,中國古人就用朔望日為週期來描述月球的公轉週期。解決了月球的自轉與公轉運動的測量和計算問題。地球是不動的嗎?不是,這是透過“日有長短”來測量和計算的。這是中國古人測量晝夜長短的方法來測量地球的自轉與公轉運動,至今天體物理學和地球物理學都是用的這一方法,中國運用 的歷史依據有文字記載至少3000年了——今天儲存在中國的歷法上——中國古人稱為萬年曆,萬古不變的歷法,就是地球自轉與公轉結合的歷法,自轉與公轉結合的運演算法則。
-
3 # 墨染南國
天體中離地球最近的月球,自古以來就和人類的生活發生著密切的聯絡,它本身雖然並不發光,但卻能反射日光,使人們得以瞻望其面容.這點古人早已明瞭。晉皇甫謐《年曆》說:“月,群陰之宗,光內(納)日影以霄曜,名曰夜光《氣物理論》引漢代的京房說:“月與星至陰也,有形無光,日照之乃光,如以鏡照日,而有影見.”這話指月亮和部分星體是對的,而大部分星體(主要指恆星)還是發光的,有不少比太陽亮得多。由於月球、地球和太陽的相對位置的改變,在地球上的人們看來,月亮就有盈虧的變化。在人們眼目中,月亮的明亮部分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象,這就是天文學上所說的“月相。”
古代利用月亮的缺、圓、晦,明來記日期,把一個月的時間分成四份,自“朔”至“上弦”(農曆每月初一至初七、八)為“初吉”,自“上弦”至“望”(農曆每月的初七、八至十五、六)為“即生魄”,自“望”至“下弦”(農曆每月的十五、六至二十二、三)為“既望”,自“下弦”至“晦”(農曆每月的二十二、三至月底)為“既死魄”。
朔是指月球與太陽的地心黃經相同的時刻。這時月球處於太陽與地球之間,幾乎和太陽同起同落,朝向地球的一面因為照不到太Sunny,所以從地球上是看不見的。望是指月球與太陽的地心黃經相差 180°的時刻。這時地球處於太陽與月球之間。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滿太Sunny,所以從地球上看來,月球呈光亮的圓形,叫作滿月或望月。從朔到下一次朔或者從望到下一次望的時間間隔,稱為一朔望月,約為29.53059日。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因為月球繞地球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運動都是不均勻的,二者之間也沒有簡單的關係。因此,每兩次朔之間的時間是不相等的,最長與最短之間約差13小時。在中國古代曆法中,把包含朔時刻的那一天叫作朔日,把有望時刻的那一天叫作望日;並以朔日作為一個朔望月的開始。在歷日的安排中,通常為大小月相間,經過15~17個月,接連有兩個大月。東漢以前的歷法中,都是把月行的速度當作不變的常數,以朔望月的週期來算朔,算出的朔後來稱作“平朔”東漢前後發現了月亮運動的不均勻性,此後人們就設法對平朔進行修正,以求出真正的朔,稱為“定朔”。首次載有這種修正演算法的歷法,是劉洪創制的《乾象曆》。隋代劉焯的《皇極曆》,才把日行也有遲疾的因素考慮到“定朔”的計算中去。
回覆列表
一個是曆法,一個是潮汐規律。
古人對月球運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中國。月球運動和陰曆的制訂息息相關。比如根據月亮的圓缺週期性規律確定一個月30天,而每月的15是望月。
另外,古人研究月球運動是透過地球上的事物來驗證的,比如月球引力對潮汐的影響。在錢塘江,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大潮吸引了大批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