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映紅
-
2 # 破破的橋
提問有些問題,這次情況和弗吉尼亞州本身是否偏保守主義無關。
事情發生在弗吉尼亞大學所在地夏洛茨維爾。這個地方是美國國父之一傑斐遜的家鄉,是個小城,非常平靜,主要人口是大學生及周邊的服務者。這裡是個深藍區,在去年大選裡,希拉里在該地的得票率約為80%。
該城有個公園,叫做李公園,是為了紀念南北戰爭中南方的將軍羅伯特·李。儘管南北戰爭非常慘烈,但李將軍依然受到尊敬,且雕像長久未見移動。但是在2015年,有市民要求把雕像移走,因為這些年來,李將軍越來越被(左右翼)視為一個種族象徵(可參考綠豆蛙的演變史),雖然對他的歷史評價並無變化,但是他成為了美國種族矛盾的符號。市政府委員會在討論了多個方案後,投票決定將雕像挪走或拍賣。但是法院認為這件事不妥,發了禁止令,目前依然在拉鋸中。
這種僵局讓該地變成了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焦點地區。眾多極右翼,特別是3K黨,開始號召“團結右翼”活動,使得全國2000-6000名右翼人士朝該地區集結,湧入小鎮。而當地無論是學生還是警力,對此準備不足。
這群人在美國時間8月11日晚上,持火炬在弗吉尼亞大學遊行。火炬遊行是3K黨的傳統,這個不用介紹,遊行者絕大多數為白人男子,少數白人女性。從目前看到的照片感覺,應該是個純白人遊行。
幾個令人擔憂的趨勢:
1.人數多。近10年來美國沒有過這麼大規模的3K黨遊行。
2.年輕化。從照片裡可以看見,以年輕男子為主。應該說極右翼透過各種網路戰的策略,吸納了一大片粉絲。
3.更加大膽。以往的3K黨遊行,以火把蒙面為特徵,但這次大家都摘下了頭罩。以川普上臺為分水嶺,3K黨不再見不得人,而是從暗處到明處。放心大膽地展示自己。
遊行隊伍並不依賴警察維持秩序,而是自己扛槍,組織了民兵隊伍。
集會中做納粹手勢。
錄影中喊著各種納粹口號,如:
“血與土地”(Blood and Soil,德語作Blut und Boden),納粹德國的核心思潮。白人至上主義與反猶太人口號。
“你們不會取代我們”。反移民口號。
“一個種族,一個國家,終止移民”。反移民口號。
這種情況並非孤例,在極右翼的聚會中處處可見。這就很有意思了,為什麼保護一個雕像,或者保護邦聯/南方,或者持保守立場,總是會和納粹與3K黨聯絡在一起?如果這些人來遊行是為了保護一個雕像或者歷史文化遺產,他們舉著邦聯旗的人,和納粹旗走在一起,真的不會感到尷尬麼?
因為極右翼的很多口號,它並不是表面的意思,而是和一些更深層的含義聯絡起來。這種文化上的連線,第一代華人是不理解的,他們往往會以字面去看。
類似“保護邦聯”、“維護州權”、甚至“維護持槍權”這些說法,背後可能都隱含著各種種族含義。比如南北戰爭時,南方的口號就是保護州權。我們不能讓聯邦政府壓迫我們這些自由民。聽起來很順耳,我們一定要抵制聯邦政府的暴政。但你要問深一層,保護什麼州權?——“我們州實行奴隸制的權力”。“保衛奴隸制”透過一套話語,州權也好,邦聯也好,持槍也好,委婉地表達出來了。白人們一聽即知,而啥都不懂的華裔在那裡楞著。
8月12日中午,反示威人群開始集結,旋即發生一起惡性暴力事件,一輛車故意衝進了反白人至上的示威人群中,造成1死19傷後,迅速倒車逃逸。
兇手在數小時後被警察逮捕。名叫James Alex Fields Jr,20歲,近期是共和黨註冊選民,從俄亥俄州趕來參加白人至上主義遊行。雖然警方沒有公佈其它資訊,但從他的Facebook貼圖與轉文看,應該是臭名昭著的4chan政治版的重度使用者。
綠豆蛙,大選中在美國成為了種族主義符號。
這幾幅圖各有意義,萬字符、擁槍、川普鐵王座、MAGA大家應該都懂。只解釋中間那幅黑人圓發圖,這個叫做Pool"s Closed,同樣有種族意味。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證明了他是4chan的重度使用者。4chan近年來變成了一個種族主義橫行,匿名和網路暴力氾濫的論壇。
川普很委婉地採用合稀泥的方式譴責了這次襲擊“各方面都不應該宣揚仇恨和暴力”。雖然他不願意直接譴責白人至上主義者,但後者並不領情。前3K黨領袖David Duke在推特上提醒川普:“你照照鏡子,別忘了是誰把你選上總統大位的,是我們白人,而不是那些激進左翼”。
這次遊行的社會土壤已經很明顯了。如何看待,這還用問麼?
-
3 # 二十二世紀網路
我覺得就是一小波受到蠱惑的犯罪分子在犯罪而已,本身沒什麼大驚小怪的。烏魯木齊75事見也是類似的違法暴力事件,都是受到了犯罪分子古惑,從而引發了這種事。我看到樓下還有叫好的,那些人唯恐天下不亂,大家不信謠不傳謠,要相信各國的政府,有能力處理好這種事。
-
4 # 醉劍書
高大上的我不說,只談看到新聞第一感受:美帝真的衰落了。以前美帝標榜民主自由這一套,雖說背地裡做下不少骯髒的事,畢竟是蓋著遮羞布,多少顧忌世界警察的臉面。如今川普上臺後,無恥無下限,反正老子是混蛋,你拿我怎麼辦。政治正確也不講究了,做事也不講胃口了。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橫行無忌。慕羊犬們,去美國朝聖,真的可能有去無回啊!
-
5 # ye669694q
隨著移民增多,那些白人想起自己先輩移民過來時印第安人的下場,所以未雨綢繆。我很敬仰這些白人。可以路太遠,不能到現場加油^0^~^0^~^0^~。
-
6 # 和兮168648663
朋友的兒子因為要報國外的大學,連續三年到美國去了五次,開車把美國遊了個遍。回來說,太不喜歡這個國家了,除了洛杉磯和紐約,特別是中部地區,瀟條得嚇死人,猶他,俄亥俄這些地方,破舊衰敗得像空城。由此可以想像背後的經濟問題,社會矛盾遲早要爆發。出於安全考慮,朋友兒子最後放棄了報考美國大學,不能不說他非常有遠見。
-
7 # 篳篥2
這就是幾百年來白人認知誤區的極端體現。自大航海時代以來,由於荷西英美輪流稱霸世界,白人就得出一個結論“白人優秀”,而實際應該是“率先發展”,畢竟美華人把白人家庭收養的黑人孩子選出來樣本測定智商不比白人低。真要胡扯人種,我還能說黃種人優秀呢,把發表論文和奧運獎牌數放一起加權平均比比看
-
8 # 豪氣生
美國自認為是人權捍衛者,因此要支援白人的訴求,也要支援黑人捍衛自己的權益。所以就要任由雙方繼續鬥爭,搞得越大越好,最好就分裂成若干個國家,白人有白人立國,黑人有黑人立國,這樣就能捍衛到美國的人權價值。
-
9 # 才發現啊
白人至上,也不知道是那個腦殘的人提出來的?不說大道理!從進化層次來說,瞅你們滿身的毛,就是沒進化徹底的白猩猩!無怪乎能拍出什麼猿人星球一些各式各樣的電影?說得就是你們白人自已吧?!
-
10 # 心路獨舞
我住在這裡,讓我在這裡還原一下事情的經過。
特朗普當選前後的一段時期,美國白人民族主義(whitenationals)風氣抬頭,典型的案例就是南卡羅萊納州一家教堂的槍擊案,白人民族主義槍手迪倫·魯夫槍殺了9名黑人教友,導致全美不少人對南方州當作象徵白人至上地位的一些標誌頗有疑議,其中就包括邦聯(Confederate)旗幟、李將軍(南方軍首領)塑像、南北戰爭紀念公園等,而夏洛斯維爾(Charlottesville,以後簡稱夏市)的李將軍塑像和紀念公園也落在了這個爭議的中心。
市管會打算拆,白人民族主義團體抗議;於是發動了投票,結果拆佔上風;白人民族主義又訴到法院,敗訴,於是來自美國不少州的白人民族主義團體聚集到夏市,計劃昨天在紀念公園抗議。卻不想遭到了大量的如“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Matter)這樣的反抗議團體對峙,雙方開始擦槍走火。夏市認為這場抗議沒有得到事先許可是違法的,警察開始驅散;而白人民族主義團體認為他們抗議的權利受憲法保護,於是反抗被驅散,事情開始升級。就在這期間,來自俄亥俄州白人至上組織的一名年輕人突然開車衝進人群后又急速倒車退出,頓時慘劇發生,一人死亡,十九人受傷。
旋即,國民警衛隊進駐,州長宣佈全州進入緊急狀態,大家沒事兒不要出門,晚上戒嚴。
為什麼是夏洛斯維爾?
夏市是著名的弗吉尼亞大學所在地,是美國先父之一托馬斯·傑佛遜總統的故居所在地,民間有“小紐約”的雅號,似乎是說它地方雖小,卻像紐約一樣發達。
有趣的是,夏市又像紐約一樣,是一個包含了多民族、多種族、多宗教和文化的大熔爐,非常多元化(diversified),這裡居住的白人不到70%,而黑人的比例卻高達20%。而圍繞在夏市四周的地區則截然相反,白人佔到95%以上,而且不少屬於社會底層的白人,民間有“紅脖子”(RedNeck)之稱,也常被罵成“白垃圾”(white trash),這個群體便是白人民族主義的中堅力量。
在這種情形下,夏市的種族問題就成了一個非常敏感的觸爆點,譬如去年一個女警察執法時遇到了43歲持槍的黑人嫌疑人(Keith Lamont Scott)的反抗,警察遂將其擊斃,結果不少黑人出來抗議,少數暴徒又砸又搶,燒警車,導致16名警察受傷,“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這次抗議演變成了暴力的、逆向的種族歧視和仇恨行為。
在這樣的環境中,李將軍塑像是否拆除這個敏感的話題,就變成了夏市少數族裔和周圍白人民族主義者“寸土必爭”的一個戰場,最後升級到了殺人這種恐怖主義的反人類行為,實在可怕。
李將軍的被“躺槍”
這場暴力衝突的焦點是下面這個紀念李將軍(Robert E. Lee)的塑像,他身著南部邦聯的戎裝,腰掛西點軍校的佩劍,身跨駿馬,目視遠方。因為日蝕風化,銅塑像的表面泛著氧化物的暗綠。
李將軍並不是一個白人至上主義者,雖然他家裡用過奴隸,那時候的有錢人家誰沒用過呢?華盛頓、傑佛遜等美國的先父家裡都用過。南北戰爭的目標原本也不是為了解放黑奴,而是經濟掠奪,解放黑奴不過是水到渠成的結果而已。因此,李將軍的塑像成為白人至上地位的標誌而拆除,確實會讓很多人有點想不通。
歷史中的李將軍是個很了不起的人,西點軍校畢業的高材生,妻子則是美國國父華盛頓將軍第二任妻子的(繼)重孫女(國父華盛頓沒有自己的子嗣,作者注)。在南北戰爭中,他率領南軍以少勝多、屢敗北軍,以至於北軍在一次戰役失利後,林肯總統都感嘆道:"不足6萬飢寒交迫的叫花子,竟把13萬精兵殺得丟盔棄甲。”
到了戰爭後期,當強大的北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時,李將軍知道,繼續流血只會讓麾下將士做無謂的犧牲,是終止同胞之間的相互殘殺的時候了。1865年,他不顧個人榮辱決定向北軍投降。但是他提出敗軍不受辱,必須充分保證南軍將士的人格和尊嚴不受侵犯。對所有接受投降的南軍,他希望軍官有權攜帶他們的手槍和佩劍,而士兵則能夠保留那些屬於他們自己的馬匹,因為他們都是普通農夫,回鄉務農需要馬匹。受降的北軍總司令格蘭特將軍(Ulysses Grant,後任美國第十八任總統)接受了李將軍提出的條件。受降簽字儀式結束後,當李將軍身穿南軍軍服、眼含淚水離開時,在場的北軍將士全體肅立,舉帽行禮,向這位戰敗的將軍致以軍人的崇高敬意。
戰後,李將軍單人獨騎先去為戰爭中死去的同胞守靈,然後默默回到自己的家鄉弗吉尼亞當了一所大學的校長,今天這個大學依舊保持著當年以李將軍名字的命名——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就這樣一名將軍的塑像作為白人至上的標誌被拆除,也難怪會引發許多人的不滿。
白人至上和黑人的命也是命
白人至上(white nationals)也好,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Lives Matter)也罷,都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而喊出的一種聲音,在我看來都隱含著某些種族主義的色彩,一旦走偏或者就像去年夏市的黑人抗議暴亂傷害警察事件、或者就像昨天的抗議升級成了開車衝撞人群這類種族偏執、仇恨和反人類的行徑。
我們應該呼籲的是“人人的生命都重要”,All Lives Matter,不論黑人白人亞裔還是西裔。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管我們什麼膚色、什麼種族、什麼宗教信仰,我們都是從世界各地移民到美國這個大熔爐的美華人,過去、現在、將來,這一點都不會改變,儘管路上會有波折,也會有反覆,但前進的腳步卻是不能阻擋的。就像,就像今晚的夏洛斯維爾,寂靜安詳的彷彿昨天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
11 # 13923222
這是典型的種族歧視,這是變態的人生觀,好好好好好好,多謝你們的前輩給你們這樣的人生觀,你們繼續吧,你們的思想是我們兩千多年前秦朝的思想,揭制我們只是慢一點崛起而已,我們會快一點崛起,
-
12 # 俠影6284507
首先,自由平等是政治正確,使得人們在這方面有話不敢說。所以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現在就是爆發了。
第二,設身處地,如果某少數民族拆除嶽王廟,漢族人回有什麼反應(假設,請勿對號入座)。
第三,此次拆除雕像事件,我個人認為是對已經被普遍認可的歷史定論的事或人進行歷史清算的意味。
總之,我不贊成種族主義;也不贊成後發民族弱小時要求別人無原則的保護,佔據優勢時有進行反攻倒算。
-
13 # 盤古智庫
我們也可以從美國的白人社群興衰角度分析白人極端情緒的深層次原因:
易發生極端思潮、支援特朗普的白人社群裡有著奇怪的現象:美國白人最應該恐懼的恰恰是白人群體本身。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犯罪學專家麥克•梅勒斯(Mike Males)在對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白人,尤其是那些居住在白人為主的社群的白人,比有色人種更容易受到兇殺、槍殺、吸毒致死等問題的影響。而在那些90%以上居民為白人、同時又支援特朗普的社群,這些指數都是最高的。這些社群的分佈並不侷限於某一個地區,而是散落在不同州,例如西弗吉尼亞州、猶他州、阿肯色州、俄亥俄州的某些特定郡縣(本文題圖是俄亥俄州沃倫市)。
相比而言,那些最少受這些死亡威脅的白人,通常住在多族群的社群,例如洛杉磯、紐約、芝加哥等。這些社群通常有以下一些特徵:有至少三分之二居民是非白人;有大量移民生活在其中;選民在2016年投票給希拉里。同樣,在這些社群,移民群體的安全性也相對較好,儘管存在地域差異。
這些資料還顯示,白人死於吸毒的比例是死於兇殺的八倍,反映出海洛因和鴉片類藥物在這些社群的泛濫。根據聯邦調查局(FBI)一項對2015年白人被謀殺的調查資料,這些白人死於其他白人之手的機率,是死於非白人之手的五倍(儘管非白人的同類資料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例如對兇手的資訊缺失等,而被低估)。
總體而言,那些生活在由白人主導並支援特朗普的郡縣的白人死於兇殺、槍殺、吸毒的比例,比生活在族群多元化、支援民主黨的社群的白人的死亡率要高出整整50%。也就是說,那些白人主導的、支援共和黨的地區,對白人的安全尤其不利。
顯然,在族群釋出、白人非正常死亡率、黨派政治之間形成如此高度的關聯,是一個非常有趣也令人困惑的發現。
根據該研究者的分析,根本原因並非因為這些白人被民主黨政治家忽略,而遭受到經濟上的痛苦,雖然這種認識可能是2016年大選後人們普遍持有的一個印象——特朗普的白人支持者普遍遭受經濟焦慮。但事實上,透過全華人口普查資料可以證明,在奧巴馬執政期間,相對於任何一類有色人種,白人在收入和工作機會上都處於優勢地位。在所謂的“鏽帶地區”,也就是特朗普獲勝的關鍵地區,這一點尤其明顯,因為聯邦政府在這些區域透過經濟刺激計劃投入的資金最多。
該研究者認為,恰恰由於特朗普的白人支持者們更容易受到特朗普所強調的那些暴力的影響,所以他們更容易相信特朗普對移民造成的影響的渲染,以及他的反移民政策。但把移民而不是白人群體自身視為威脅,顯然與事實不符。
該研究者以加州為例,認為族群多元化可以增進安全。在加州,83%以上白人住在白人佔少數比例的地區。但該州的白人死於前述幾類死亡原因的比例,卻低於其他地區的白人。儘管加州的移民比例不斷上升,但該州的總體犯罪率處於歷史上最低水平。不過,美國總體而言,類似於加州的多元化水平並不普遍。與加州相比,美國全國範圍內只有六分之一的郡縣由非白人主導。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美國全國範圍內白人的死亡率(也包括不安全感)高於加州。
與該研究者所描述的情況類似,其它很多報道和分析都顯示,導致特朗普的白人支持者憤怒的原因並不是移民,也與收入無關。例如,一份報道指出,白人的焦灼感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非經濟和非移民因素:這些白人通常生活在相對孤立隔絕的社群;他們的健康狀況堪憂;他們對子女的前途普遍感到非常悲觀。
健康問題在政治選舉中成為一個顯著的影響因素,這顯然非常讓人驚訝。但考慮到前述的關於犯罪問題的討論,其中的邏輯關係並非不合理。在那些以前支援民主黨而2016年倒戈支援特朗普的“鏽帶”地區,產生這些健康和犯罪現象的一個根本原因是,這些地區的社群普遍衰敗,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社會問題氾濫。而導致社群衰敗的一個關鍵因素是這些地區產業調整的遲緩。自1970年代以來,美國東西海岸的產業調整相對快速。例如,東部的弗吉尼亞州過去的主導產業是菸草、花生和煤炭,而今天,弗吉尼亞州以高科技著稱,擁有號稱“第二矽谷”的高科技產業園區。但中西部地區的變化則極為緩慢。
產業轉型遲緩給這些地區帶來的一個嚴重的但又時常被忽略的後果是健康問題。例如,特朗普政府最近剛剛啟動一項稱為“抗擊藥物過量使用和鴉片危機”的政策倡議。其背景是,美國“鏽帶”地區的吸毒現象在最近幾十年裡一直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位於西弗吉尼亞州和肯塔基州東部的山區,在1970年代之前一直享受著煤礦業的興旺。但此後煤礦業的衰落和機器作業的影響,對該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狀況產生深刻影響。因為嚴重的失業和工傷,該地區獲得了聯邦政府的特殊照顧——藥廠、醫院、診所、醫生享受特殊政策和津貼,可以為當地人開大劑量鎮痛藥物,這些患者然後將這些處方藥變賣換錢,導致吸毒氾濫。與其它地區(例如洛杉磯或紐約這樣的大都市)的狀況不同,這些地區不僅在過量服藥死亡比例上遠遠高於其他地區,而且吸毒常常成為一個全社群範圍內的問題。而一個有趣的事實是,這些地區往往是白人高度集中的地區,由於地處山地,人口分佈鬆散,而根據美國的選舉制度,每個人的選票的相對影響力要遠遠高於人口密集地區的選民。
這些發現對理解特朗普上臺的原因顯然大有幫助,同時也有助於理解他的政策動力,理解為什麼他的反移民政策只會為目前的美國社會分裂情緒助燃,而不會對緩和裂痕起到幫助。但特朗普顯然不會對這些分析感興趣,因為這無助於推行他的民粹主義政治綱領。相反,從政治利益出發,他會利用這些問題而大做文章,積累政治資本。其結果只會讓形勢更加趨於惡化。
例如,在前述的“抗擊藥物過量使用和鴉片危機”的政策運動中,他的顧問團隊提供的主要政策建議,並未提及這些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也沒有建議政府設立更多的醫療護理中心。相反,一個主要政策建議是,讓國家健康研究所與各大藥廠配合,研發新的鎮痛藥。誠如批評者所指出的,這事實上是在向遊說能力極強的大製藥廠扔出的另一根骨頭。
類似地,他和共和黨人試圖取消“奧巴馬醫改”,因此而受損最大的人,也包括這些地區的民眾。但恰恰是同樣這些人,對特朗普的反移民口號給予了最熱情的支援。這一諷刺性的現象,或許會加劇美國目前面臨的問題。
-
14 # 土逗公社
白人至上主義:美國弗吉尼亞騷亂中的種族回潮
編者按:在美國“開國三傑”托馬斯·傑斐遜的家鄉,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爆發了10年來最大的白人至上主義遊行。遊行最終演化成暴力騷亂,引得美國總統特朗普也發聲譴責。
那麼白人至上主義的思想起源與現實訴求究竟是什麼,捍衛李將軍何以成為一場政治鬥爭?
這兩天,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發生的事件震動了全世界。尤其引人矚目的是,這次事件中白人遊行者直接打出了納粹的旗幟。事件的導火索是當地的一座羅伯特·李(Robert Lee)將軍的雕像被移除,引發了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三K黨徒和新納粹們的遊行以及之後的衝突。這位李將軍,是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南方邦聯軍隊總司令;雖然不少人拼命減輕李對南方奴隸制的支援,從而試圖切割李與美國右翼以及種族主義的關係,但是這些說法並不符合歷史事實。與特朗普的當選一樣,這次事件也讓美國國內的右翼思潮再一次暴露在全世介面前。
眾所周知,美國是由白人殖民者建立的國家。白人至上主義和美國右翼的其它思潮一樣,是在美國建立之初甚至建立之前就發生的。這種思潮的要義與核心,當然是確保白人在美國社會中的宰制地位。這種思潮的追隨者要求的宰制地位不僅是經濟上的,也報貨社會、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領域。
經濟上,這在19世紀意味著維護、捍衛美國南方的奴隸制度。在當前,意味著維護並且強化“新自由主義”。在政治領域,奴隸制時代的黑人當然是不會有參與政治的權利的。但是,在南北戰爭之後,黑人已經在形式上獲得了人身權利,白人至上主義者們就透過吉姆·克勞(Jim Crow)制度,即用例如教育、文化水平等各種藉口把黑人排除在政治活動之外。在社會生活上,美國南方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們就透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推行所謂“隔離且平等”的措施,也就是系統的種族隔離制度。在思想文化領域,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們則是透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抹殺和掩蓋美國南北戰爭的政治性質。
目前在中文網際網路上流行的所謂李“反對奴隸制”、“保衛家鄉”,還有把美國南方打扮成抵抗北方的聯邦政府暴政,捍衛“州權”的“自由鬥士”,“抹紅”林肯等等,不一而足。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的“重建”時期,雖然美國北方的共和黨人無視黑人的要求,對南方做出了無數讓步,例如解散黑人武裝、停止沒收並重新分配南方種植園主們的土地等,但是南方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們並不領情,他們不僅建立了系統的種族隔離制度,而且直接透過謀殺、強姦、酷刑、毆打等手段企圖把黑人重新趕回奴隸地位。三K黨徒們還把黑人男性獲得政治上的投票權,解釋為使得黑人男性有能力強姦白人女性,並實際地以此為藉口對黑人大肆施行私刑。不難發現,目前國內一些人士提出的種種美化李本人以及白人殖民者、白人至上主義的種種說辭,無非是這些觀點的簡單翻版。
當然,白人至上主義者們的歧視物件不僅僅是黑人,在相當一個時期裡,猶太人和東/南歐裔白人也是白人至上主義者們的靶子。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華人也是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們特別針對的一個目標,除了著名的《排華法案》之外,各種各樣的排華(以及針對其它有色人種)暴力行為也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週期性地回潮。這就讓上述這些為白人種族主義辯護的人士顯得十分滑稽。
當然,美國黑人和其它有色人種,是不可能欣然接受這樣一種種族主義制度的。美國黑人為了反抗這樣一種系統性的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艱苦而漫長的鬥爭。這些鬥爭也得到了包括共產主義者在內的白人左翼的直接聲援和支援。這在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中尤其顯著。這次拆除夏洛茨維爾的李將軍雕像,實際上也是這種鬥爭的又一具體行動。眼下,美國南方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們,以及其它右翼分子正在進行了強烈的反撲。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之後,美國黑人在法律上不再被歧視了,但是,美國的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並未就此偃旗息鼓,而是一直以白人民兵等等形式存在著並展開活動。事實上,雖然1960年代民權法案之後黑人獲得了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但是多數黑人並未真正改變他們的處境。因為美國公共部門對補償性質的平權法案執行得較好,美國黑人也比白人更加依賴公共部門的僱傭和工作,這樣一來,1980年代以來興起的強調私有化的“新自由主義”,對美國黑人的打擊尤其劇烈。雖然美國白人底層在新自由主義政策下,也受到了極大損害,但是,美國白人至上主義和美國右翼的其它派別一樣,把美國社會以及他們自身遇到的各種問題,都歸咎為資本主義制度受到了所謂“精英”們的阻礙,歸咎為“精英”們和黑人等底層的“共同陰謀”。也就是說,由於白人種族主義的影響,這部分美國白人把矛頭對準了改良主義,而不是加劇他們困境的新自由主義。
毫不奇怪,美國在羅斯福新政和約翰遜時期建立的極為有限的社會福利制度也成了美國右翼的主要靶子。黑人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的打擊尤其大,黑人以及拉丁裔等底層聚居的“內城”(inner-city)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衰敗,成了美國警方“特別關照”的物件。相應地,部分黑人提出了“Black Lives matter”這個要求得到美國警方形式上公平對待的口號——在中文網際網路上,這個口號被故意翻譯成了所謂“黑命貴”。特朗普去年的當選,不僅受到了美國右翼的支援,而且正如筆者曾經指出的,極大地刺激了白人右翼,夏洛茨維爾就是表現之一。
那麼,美國的右翼又將如何發展?這將是我們拭目以待的。
-
15 # 狼煙一九三一
社會歷史的發展,是邏旋式的向前推進,在推進的過程中一種力量迅速達到頂峰,由於新生力量還很弱小,陳舊力量會自然迴歸歷史底層,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在歷史低潮期內部會發生激烈的博弈,陳舊力量裹挾著各種社會矛盾再次衝向社會的峰值,由於無法克服自身的缺點,它也無法突破社會瓶頸,會穩定一個時期,這時新生力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力裡逐漸增強,向陳舊勢力發起攻擊,這種攻擊一般帶有暴風雨式的激烈博弈,新生力量代替陳舊力量,突破歷史瓶頸用大水漫灌式的向前滾滾推進歷史潮流直到達到新的歷史高嶧和瓶頸,同樣由於新生力量還很弱小,歷史潮流又進入一個新的輪迴。
依照這個邏輯我們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很多奴隸制封建制國家,摧生了很多資夲主義門國家,其中就包括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摧毀了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半官僚資車國家,摧生了很多社會主義國家,二次大戰中殖民種族軍國納粹主義橫行,資本主義聯合社會主義打敗了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世界進入二種社會制度並行發展的渠道,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蘇聯的自然解體,資夲主義呈暴發勢的向前推進,擴張達到頂嶧,以伊戰為標誌的瓶頸階段,社會主義則進入低潮,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資夲主義由於其制度的痼疾,無法向前推進如潮水般的迴歸夲位,在回落的過程中,各種深層次的矛盾自然激化,許多沉渣再次浮起,如這次美國弗州的白人遊行納粹興起,英國脫歐,西德極右勢力捲土重來,日夲的持續向軍國主義滑行,這就代表著保守力量會在世界維持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是世界各種力量博弈的此消彼長增長速度決定的,美國弗州的事件標明美國向右轉的趨勢不會停止,保守力量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新生力量的興起,才能改變世界格局!
-
16 # 蘭臺
曾經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天真的認為美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典範,美國完美的規避了絕大多數(99.99%)多民族國家會遇到的問題,但是今年美國爆發的這些爭論,以及這些爭論帶來的暴力事件告訴我們,我們too young了。
美國作為一個多民族混合的國家,它同樣無法避免一個問題的發生:a種族的英雄可能是b種族的劊子手,但是在歷史教育/公民教育上,因為a種族強勢所以a種族用他們的歷史觀/價值觀代表了這個多民族國家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如果a種族一直用武力壓迫/逼迫這個國家內其他種族,那麼這種問題也不會發生,反正其他種族處於被壓迫的地位,比如美國在上個世紀6、70年代以前就是這麼做的。但是當美國的白人決定公正公平對待這個國家所有族裔的時候,就會發生這種問題。
站在美國黑人立場,羅伯特·李/華盛頓/等等等就是該死的,奴役黑人,虐待黑人的奴隸主,為什麼美國還要紀念/讚揚這樣的人?這不就是強迫我們接受白人史觀嗎?balabala……
當然有人會說了,白人史觀怎麼了?我就覺得羅伯特·李將軍是英雄,不行我們就投票,用投票來決定。
如果在美國公投,由於白人人數的優勢,投票結果可想而知,那麼黑人肯定會認為這是“多數人的暴政”,白人不能用“民主”的名義實行種族壓迫,如果繼續推演下去,那可能就是美國另一次分裂或者內戰了。
那麼,歷史上有沒有完美規避這些種種問題的多民族國家呢?
其實是有的,這就是奧匈帝國。
19世紀後期,奧匈帝國在奧匈妥協談判後,事實上是“奧地利帝國與匈牙利王國聯合國家”,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在自己國民教育裡公然宣稱“裴多芬是民族英雄,國家英雄”,而這個裴多芬之所以成為匈牙利國家英雄就是因為他武裝反對奧地利皇帝對匈牙利王國的壓迫,沒錯,簡單來說,在奧匈帝國二元統治下,一個人很可能既是叛國者也是國家英雄。
奧匈帝國在教育上實行了多元教育方式,比如在匈牙利,匈牙利王國議會就強制學校要進行國民教育,而且只用匈牙利語,在捷克,布拉格大學使用德語和捷克語教學,而在奧地利部分,在大學教育以前,則根據種族人口,只要某種族人口到達一定數量,國家就給這個種族建立小學,使用該種族的語言進行教學,只要在大學階段,維也納大學才使用德語授課。
奧匈帝國這種政策好的一面就是極大地彌合了國內各民族的矛盾,曾經多次武裝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的匈牙利人在一戰後奧匈帝國解體後,曾經想把哈布斯堡家族迎入布達佩斯,讓哈布斯堡家族成為匈牙利國王;不好的一面則是造成奧匈帝國從19世紀中後期開始,陷入一種停滯狀態,國家異常的虛弱和無力。
美國當地時間8月11日晚起,美右翼團體開始在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聚集,爆發了10年內最大的白人至上主義遊行。過程中,發生汽車衝撞抗議者,直升機墜落等情況,共造成3人死亡,35人受傷。據報道,約有2000-6000人參加了此次集會。事件發生地弗吉尼亞州一直以偏保守主義著稱,所以這次事件也被看作是美保守主義勢力泛起的表現。究竟怎麼看待這次的暴動呢?其背後的社會性原因是什麼?
回覆列表
應該說,這是“意料之中”,又出乎意外的一次種族主義主張的遊行。
之所以說是“意料之中”,理由有三,茲列如下。
一、人群中永遠都不乏那些保守、孤立主義主張的人。一個社會個體,他成年後選擇怎樣的政治立場,固然受到教育、媒體、家庭和社群薰陶等社會化因素的重要影響,但在同等社會化影響因素背景下,個人的政治主張立場傾向也受到與生俱來的特質影響。
一般來說,保守和孤立主義立場傾向的人相比於自由和多元化主義立場的傾向的人,更難以理解模糊知識,同時道德感和憎惡感更強。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日裔心理學家今井良太透過腦成像研究證實了保守傾向與自由傾向人群腦結構上的顯著差異,前者相比於後者有更大的杏仁核(主管情緒的腦區,可以解釋保守人群更強烈的道德感),以及更小的額葉前扣帶回灰質比例(主管理解模糊知識的腦區,可以解釋保守人群反對多元化傾向孤立主張,因為支援多元化必然需要理解更多負荷的模糊知識)。
所以無論在怎樣的社會,也無論主流社會對個人的社會化過程怎樣,總是會有那些道德感爆棚,又無法理解複雜社會的模糊現實,這樣的人群會天然的尋求、接受、認同保守、孤立的政治思潮,本能地反感自由主義和多元化的政治主張。如果說,在某些社會中這樣保守、孤立傾向的人群跟狹隘、仇恨的工具主義教育和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有關,美國此次在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爆發的“白人至上”種族主義遊行以及與反種族主義人群發生的流血衝突的那些以希特勒為效仿的保守和孤立主義主張的人群,就無法用教育以及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影響來解釋。
二、保守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幾乎在任何情境下,保守的主張都會比理性的主張更節省大腦認知資源。像人類普遍具有的諸如“刻板印象”、“基本歸因錯誤”,以及種種源自天性的認知偏差,無不體現和反映了人類保守的天性。這同時意味著,在焦慮(內刺激)和資源匱乏(外刺激)的情境下,大多數人,無論他們受到怎樣的教育薰陶,都更可能傾向於保守。
換言之,無論是歐洲也好,美國也好,也無論多元化的社會意識形態多麼主流,只要是社會出現資源匱乏,包括物質資源,如能源;社會資源,如就業;心理資源,如安全感,那麼保守的政治主張就能得到更多選民的擁護。美國選出川普,歐洲差點選出勒龐以及選掉梅姨,無不反映出這一點。
三、作為歐美現代主流社會意識形態的多元化本身就是十分脆弱的政治主張。除了前述的兩個因素,多元化意味著包容和保障各種不同甚至對立的社會思潮和意識形態,而相對的那些狹隘的種族、宗教以及政治極端保守思潮和組織,從邏輯上就必須消滅自由主義的軟弱才能實現其主張。這是不對等不對稱的博弈,代表人類更高文明觀念的自由主義多元化主張必須原諒、寬容、保護他們的敵人,那些視自由主義多元化為有毒的極端保守思潮;而那些極端的保守主張一旦得勢就以消滅自由主義思潮為己任。
其實問題得關鍵還在於歐美社會主流的自由主義多元化意識形態對於其他遠遠沒有進入現代文明門檻的國家和社會來說顯然是過於超前。全球化與網際網路拉近和模糊了現代文明社會與前現代文明社會的邊界,文明的衝突(亨廷頓意義上的)就在身邊,無所不在,這就使得自由主義多元化的意識形態面臨更多威脅,以至危機。從這個意義上,美國此次爆發的“白人至上”遊行及衝突,不過是歐美主流意識形態危機的反映罷了。
又,之所以說意料之外,也主要針對此次“白人至上”種族主義遊行,以及在與反種族主義人群發生衝突時,持保守立場的成員悍然開車衝向反種族主義遊行的隊伍,造成一人死亡十九人受傷的慘劇。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前述談及的極端保守思潮更難包容自由主義多元化的主張,但以如此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卻也出乎意料。(當然,不能以此個人的極端行為來給某一群體貼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