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scssh科技官
-
2 # 暢步防滑
這就像一個笑話:生產奧拓的去收購生產奧迪的!
可能大家會覺得誇張,其實一點都不誇張:
2018年蘋果營收1.8萬億元人民幣,華為營收7212億元;
蘋果淨利潤4000億元,華為淨利潤593億元。
蘋果的營收相當於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的總和還要多,幾乎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
客觀的資料擺在著,差距是超乎很多人想象的。
收購一個巨頭,往往是這個巨頭沒落的時候,蘋果正處在極盛時期,世界上是沒有公司可以收購的,只有合併的可能!
蘋果不僅只有手機的業務,不僅只有中國的市場,中國市場蘋果手機銷量下滑,不代表蘋果手機走下坡路了!說這些不是為了吹蘋果,希望大家看清現實,正視差距,喊口號是沒有用的,切勿驕傲自滿!
-
3 # 宜時合不
收購一家公司有兩種手段,第一種就是談好價格,賣家願意出售,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公司剝離不良資產,或者由於經營不善希望透過兼併重組改善經營狀況的時候;第二種惡意收購,就是雖然賣家不同意出售,但仍然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收購到足夠多的股票,從而持股超過一定比例,成為控股股東。
我們假設華為有足夠的資金,那麼華為能不能收購蘋果?第一種肯定不行,人家不賣。那麼第二種可行麼?這就需要看蘋果的股權結構,首先看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是否足夠高,比如控股股東持股比例超過50%,是絕對控股,那收購方怎麼折騰都沒用,另一個看是否雙層股權架構,如果是,那麼通常控股股東持有的是擁有超級投票權的B類股票,那麼收購方基本也沒轍,除非是對方多個擁有超級投票權的股東內鬥。即使蘋果不滿足上面兩個條件,想要透過在二級市場收購股票進而控制蘋果也是困難重重,畢竟收購如此大數量的股票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當對方發現你的意圖自然有應對策略。
-
4 # 康愉子
哈哈,這簡直是一個無腦問題吧。
以蘋果現在的是市值規模,沒有哪家公司敢隨便說收購蘋果吧。畢竟要想完成收購,肯定要在現有的市值基礎上再有不錯的溢價,否則人家大股東又不是傻子,為什麼要賣。
而且,蘋果的賬面現金非常之高,也就意味著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惡意收購,或者業績變臉短期內都沒有可能。
最近,因為外部環境的因素,讓外界看到了華為非常好的一面。
但是從過去華為披露的財務資料來看,華為的資產負債率還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華為在用較高的槓桿,來撬動市場,市場快速的發展。
這是好事,但也是風險。
一旦業務萎縮,或者市場規模下降,或者進入新的市場失利,那麼,高槓杆可能就難以為繼,勢必會面臨現金流困境。
而且,華為因為特殊的股權架構,一直沒有上市,也就意味著華為在融資手段方面其實會有一定的侷限性,更依賴債券融資,而不便於採用股權融資。
這也在加大直接資金成本。
當然,華為也可以考慮用下屬的某個子公司或者業務板塊獨立上市的方式,來增加融資方式。
總溢價收購,對現金流還是蠻有挑戰的,華為現階段在投資方面估計會非常謹慎吧。
-
5 # 科技印象君
企業之間收購的意願是雙向的,必須是你情我願才可以。言下之意就是即使華為有充足的資金用來收購蘋果,如果蘋果不願意那麼也是不可能完成併購的。更何況,蘋果還遠遠沒有落魄到要被收購的境地,庫克不去收購別人已經算好的了。
有趣的是,去年博通(Brocade)公司擬以每股70美元現金加股票的方式企圖收購股價持續低迷的高通公司(行動通訊晶片巨頭),交易總價值1300億美元,最終以收購失敗告終。不過這並非螞蟻吞大象,博通雖然名氣不如高通,但比我們想象得要有錢且強大多了。華為收購蘋果有點螞蟻吞大象的意味華為的成長速度確實驚人,去年營業額破千億美元大關,成為繼蘋果三星之後全球第三家破千億的電子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反超蘋果,目前華為已經穩穩的世界第二大手機廠商了,許多人對華為的強大深信不疑。
然而,華為看似已經追上了蘋果,可實際上她與蘋果的距離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大得多。蘋果作為一家科技公司,所打造的萬億市值帝國已經是前無古人了(華為並非上市公司),更誇張的是蘋果手持2300億美元左右的現金儲備,2300億美元現金是什麼概念?高通公司去年的全部收入也才227億美元。換句話說,只要對方願意,全世界沒有多少家企業是蘋果收購不起的。
2017年就有傳聞稱蘋果將以2230億美元收購迪斯尼,雖然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實施,但這也側面反映了蘋果的多金。
華為與蘋果公司具體對比:
2018年營業額:蘋果2655億美元,華為1070億美元
2018年淨利潤:蘋果595億美元,華為593億人民幣
蘋果淨利潤相當於4.5個阿里、5個騰訊、46個小米
市值:蘋果9321億美元(2019年7月),華為未上市。從以上資料來看,華為離收購蘋果似乎還很遠……不過,既然羅永浩都能收購蘋果,華為為什麼就不能呢?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
-
6 # 地球流浪者
天天舔華為有卵用?愛國綁架?手機不要錢給你們了?無奸不商利用你們的虛偽的愛國心賺錢罷了。什麼國產機?都他媽組裝機,要臉不?垃圾!我看屎是國產的你們這些華為狗吃不吃?
-
7 # xia小河畔
凡是錢能解決的事,都不算事?好一個錢能使鬼推磨!用錢端了、連彎道超車也可以免了,乾脆將美國也買來開發房地產?
-
8 # 雷丹69428661
蘋果是全球的蘋果,華為只是中國的華為!不在一個檔次。
蘋果手機暢銷,是大家心甘情願去買,沒有貼任何標籤。
華為手機暢銷,很多不想買的人也買了,多數原因是貼上了愛國的標籤。
其實買蘋果手機,也是愛國的,第一給國家交稅,第二蘋果手機也是在中國大陸生產的,工廠的工人們日日夜加班生產,賺取勞動報酬,養家餬口。
-
9 # MC阿KING
不知道 還有多久那些 被華為洗腦的人 才會醒悟! 或者是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
但我敢保證 絕不是華為!我相信就連華為自己也很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華為將重心放在了 宣傳 營銷 水軍 蹭熱度! 但歸根到底 蘋果之所以強大的原因是什麼?我想著毋庸置疑吧!不是蘋果營銷有多好 而是產品真的過硬 現在的手機行業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蘋果依然是行業標杆 !
每一人心中都應該有一杆秤 你可以無知 可以愚昧 但是居然能無知加愚昧到這個程度 也是沒誰了!
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 我到是覺得更像是華為自己出來蹭熱度!每年一到八九月份 華為就無所不用其極的 增加曝光率 蹭熱度 反正一切跟蘋果有關的 東西 下邊一定可以看到華為的身影 !可想而知這筆費用有多龐大! 而且華為自己心裡很有數 不怕被罵 就怕沒人提!最起碼 無論是罵的 還是捧!華為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讓所有人知道華為了!但是這種殺雞取卵的宣傳方式 真的好嗎?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這樣做就註定了你永遠無法達到蘋果的高度! 更別提超越了!一個品牌能讓如此多的人去反感 甚至討厭 也真是世界第一了!就拿鴻蒙系統 跟 5G來說!永遠都是剛有個想法就馬上開記者招待會 大肆宣傳!使勁炒作!先別管好壞 也得先賺足了眼球!都吵吵快一年了 連個毛都沒看見!再說5G 啥時候出 真的不是你華為能說了算的 而是 看國家扶不扶持!而且就算國家大力扶持 也會先運用在 軍事 醫療 等領域 想民用普及 真的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反觀蘋果 一切都是到了技術成熟期才會推廣 運用!這就是本質的區別!而且我認為全球手機行業之爭 是 谷歌 跟 蘋果的戰爭!是安卓跟iOS的戰爭!華為還不夠級!蘋果可以代表iOS 華為能代表安卓嗎?最搞笑的是 說 蘋果怕華為進入美國市場 美國怕華為進入世界領域!我就呵呵了!有腦子的人都應該明白 一個國家會怕 一個企業?而且還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強國!真是貽笑大方 恬不知恥! 這種話居然也能說的出來!美國不是不讓華為銷售 而是不讓他用 惡意炒作 跟 僱傭海軍的宣傳的方式 來營銷! 這下就完蛋了!到了美國 一切體制都相對完善的環境下!再想把國內成功的套路拿到美國用 是行不通了!華為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 乾脆不玩了!灰溜溜的跑回來 反正到了國內他怎麼說都行!這也是一貫套路!反正現在一切行為只要帶上國家大義就都名正言順了! 而且現在的人也很吃這一套!華為就是看準了這點!包括其他行業現在也是一樣!比如電影!某武打明星拍攝的 續集 我就不說是誰了 懂的自然懂!這種東西也只能在自己家裡玩一下 想靠這樣的片子 走出國門 真的是不太可能! 好了扯遠了!
中國早晚有一天也會進入世界一流強國的領域 但靠的不是這種道德綁架!而是真正過硬的實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 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說這麼多真的沒有黑華為的意思 也沒有捧蘋果的理由!其實華為剛起步的時候真的是勤勤懇懇搞研發才會有之前的好口碑!但是現在的華為.............哎! 還抓住了大多數中國人的想法 貴的就是好的 這一點!說這麼多隻是真實想法而已!都沒有勇氣承認 自己暫時還不如蘋果這個事實!擺不正自己的位置 就更別談將來超越了!早晚有一天會有超越蘋果的人出現! 但用的不會是這種丟人的方法!
-
10 # 河南廣浩科技渠道劉新
哈哈 是華為膨脹了 還是你膨脹了? 雖然現在華為是比以前進步了 但是你想要他收購蘋果 這無異於比你中彩票中五個億還要難!並不是貶低國產 客觀的來說 華為雖然進步了 這是中國的喜事 但是他同時也進錯步了 為什麼這麼說 且聽我說
華為是很厲害 方舟啊 40w快充啊 攝月亮啊 反向充電啊 都很棒 這點來看 創新很棒!
那我為什麼說他進錯步了 因為一個手機真的需要拍月亮的畫素嗎?只要照片拍出來可以 還原度好 拍出的照片好看 不就行了嗎 誰還大晚上的去拍月亮 而且真正拍照的 他不會去拿一個手機拍照!
第二 反向充電 目前手機電量自己都不夠用還想著給別人充電? 這個也是不知道怎麼想的 可以想點實用的好嗎!
當然了 迴歸正題 你所說的收購是不現實的 三星那種大廠都收購不了 別說華為了
-
11 # 木子新羽
這個提問題的是來搞笑的嗎?還收購蘋果,華為有那個錢和實力嗎,蘋果公司可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達到了一萬多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就是六七萬個億。
-
12 # photographer王東
不知道你是真無知還是來博眼球的,首先蘋果號稱最有錢的科技公司,市值是遠高於華為的,以華為目前的經濟實力是不可能收購蘋果的,其次,考慮政治因素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
13 # 用心說交易
這個問題......個人感覺還是比較膨脹了吧。
要知道現在蘋果市值是多少,將近1萬億美元的市場,這是什麼概念,我國總共的外匯儲備才3.3萬億美元,就算真能收購下來,估計得花去將近一半的外匯儲備才行,一半的外匯儲備收購了個不屬於自己的科技公司,意義何在,這會引發多大的動亂啊!
另外一個華為真的有錢去收購嗎,經常關注華為的資訊可以發現,每一年,華為基本都把大部分利潤分了,現金流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多。而蘋果的現金儲備在3000億美元的水平,這種量級下,還沒有落魄到有被收購的需求!
而且企業收購本身不是你說了算,這是雙方協商的結果,即使你資金充足,對方不願意你也收購不成,況且,蘋果也好微軟也罷還有高通,科技三巨頭,是美國科技強國的標杆企業,背後的那些人員很有可能牽帶著不少政治上的東西。反過來想,蘋果要出比華為高50%的估值去收購,中國願意嗎?有誰敢為這個利益所動呢?
其實華為雖然技術上進步很大,也非常不錯,但是之間的差距也是不言而喻,如果華為能有一個蘋果這樣的獨立系統,或許才能算正真的在技術上超越蘋果吧,這個系統要被全世界的人認同並使用。
另外華為也沒有去收購蘋果的理由,兩方在主營業務上其實關係不大,華為以通訊、消費為主;而蘋果則是手機、電腦為主。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想說華為不好,反而我覺得華為這家企業是我國的標杆型企業,美國在科技上強大了這麼久,有差距,很正常,有人在努力縮小這個差距是非常值得我們去認同的一件事!這個過程或許會很久,但是我相信沒有永遠的第一!
-
14 # chenwei1881
從國家之間博弈的戰略角度來看,蘋果是中國用來制衡美國限制華為等高技術企業的一張“牌”,華為收購就等於失去這張牌。顯然,華為意識到這一點。符合一句老話:任何商人不會花錢幹對自己不利的事情!
-
15 # 吃樹人
你以為想收購就收購?想當年海爾想收購美泰美國政府都不允許,美泰,一個做芭比娃娃的玩具商,蘋果體量比它大吧?高科技比它多吧?會讓你收購。好的企業怎麼可能讓你收購?
華為當初想收購3COM,失敗了,收購2Wire,失敗了。美國政府不允許。
如果真有那麼簡單,那也不該買蘋果,IT領域應該收購IBM,Intel,微軟,甲骨文等等。可這些公司你去收購一個試試?我保證美國總統立馬就反問你是不是想打仗?
-
16 # 紅藍顏之精神出軌
華為靠低配系統獲取國人暴利。在國外都是銷售高配有谷歌提供生態服務系統的機子才有競爭力。沒谷歌提供服務的生態系統外國人不會買垃圾系統來用的。我們因為愛國。但孟晚舟都用平果機。
-
17 # 信菲信仰
收購首先得有錢,正好最近華為發行債券,公佈了最新的財務資料,我們先看看華為的體量:
2016-2018 年及 2019 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業收入 5180.68 億元、 5984.80 億元、7151.92 億元和 3965.38 億元。2018年淨利潤為593億。截至2019年6月30日,華為的貨幣資金為2497.31億元,流動資產為5830.79億元 。也就是華為能夠變現的所有資產加起來也就是不到6000億人民幣。
蘋果公司2019年9月18日的股價為222.76美元,總市值約為9974億美金,換算為人民幣約為70760億人民幣。蘋果公司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2660億美元,約18870億人民幣。
所以,華為的體量目前只有蘋果的一半還不到。如果華為要想買下整個蘋果得耗資7萬億人民幣,而華為即使把所有流動資產變現也就不到6000億人民幣,肯定是買不起的。反而蘋果的現金流就有近3000億美金。而華為總資產才7057億人民幣,淨資產也就2455億人民幣,按總資產算可以買3個華為,按淨資產算可以買7-8個華為是沒有問題的。
即使華為有錢,按照現在美國政府對境外收購審查苛刻程度,美國政府也是不會同意收購的。即使沒有美國政府的審查,按照目前華為和蘋果在手機市場的體量,兩家公司合併也要受到各國政府的稽核,沒有壟斷市場的情況下才能合併。
-
18 # 大學生程式設計指南
最近國內民眾對於華為已經算是過分關注了,早期的華為主要在通訊領域默默積累,主要的業務物件還集中在國外,算是典型的賺外國錢的企業,也算是名副其實的民族企業了,已經默默的登上了通訊行業第一的位置了,由於長期的大資金投入已經在很多核心技術領域有了長足的突破,正如任正非老爺子提到的華為的進步的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和歐美企業在頂峰上對決,正是從這點考慮老爺子曾經考慮過將華為公司打包賣給摩托羅拉,但是陰差陽錯的沒有成功,要不然很難看到今天的如此強大的華為公司了。
華為之所以突然之間變得如此有名,主要是華為公司的業務已經拓展到消費電子領域,特別是手機行業華為在宣傳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華為的知名度在國內比任何時候都要出名,由於技術的突破特別是在5G領域的突破,已經觸及到了傳統的勢力,傳統的勢力已經在從各個方面在打壓華為,之前的華為的都會選擇低調處理,現在的華為就拿出輿論的武器在堅決的反擊,這也是華為突然成為媒體關注的物件一個重要的原因,像任正非老爺子在之前很好接受採訪,現在為了華為公司的生存和發展也是出來接受很多媒體的採訪。
國內的民眾之前由於對華為公司瞭解不多,結果發現面對美國的封鎖表現的這麼有骨氣,頓時產生了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只有華為公司宣傳一個什麼樣子的技術都會覺得特別厲害, 現在大家對華為公司已經過分的推崇了,好像沒有什麼華為公司搞不定的事情,很明顯事實不是這個樣子,像題目講到的華為公司都能收購蘋果公司了,倒不如說到讓華為把美國買下來算了,實事求是的對待事情,蘋果只是現金儲備就有將近3000億美金,市值差不多有一萬億美金,華為現在給出的市值也就是4000億美金,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華為主要以硬體裝置供應商,無論是通訊裝置還消費電子產品都是如此,這點其實和蘋果公司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華為未來發展一個點有像蘋果,但華為在核心晶片上有了巨大的突破,但在軟體的生態系統建設上被拉下了很多,導致現在華為手機發布的時候還受到谷歌授權的限制,如果華為真的做成蘋果生態的樣子就不會看任何人的眼色,只需要堅持自己自我就夠了,華為距離蘋果的全面性還有很大的距離。
-
19 # 薛泉聖
蘋果市值一萬億美元,收購價值就更高了,華為有幾個錢?買不起!中國好像還沒有一家萬億美元的企業吧?當然 美國也不會買。這是一定的。
-
20 # F2EAwesome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簡單估算一下:
1.華為沒有上市,如果按照中興通訊的市盈率,給予華為30倍的估值,按照華為2017年500億元的淨利潤,華為的股票市值將達到15000億元人民幣。
2.2017年的第三季度(7、8、9三個月),蘋果公司的營收高達525.79億美元,淨利潤高達107.14億美元。這個營收和利潤是個什麼概念呢?咱們對比一下阿里巴巴同一時間段內的財報你就知道了:2017年的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營收是82.85億美元,淨利潤是26.16億美元,與蘋果公司差距巨大。
3.蘋果即將破萬億美元。
看完資料,就知道華為為什麼不收購蘋果,答案就是:收不起!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覺得提的有點無知了,這世界是錯綜複雜的,不是你有錢就能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對個人如此,對企業併購也同樣如此。此外,企業併購涉及的因素更加繁多,這不僅關係到企業之間的競爭關係,還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因此,華為收購蘋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1、華為有能力收嗎:收購蘋果至少也得實力相當的情況下。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為的整體實力還是有欠缺。2018年蘋果整體營收為2656億美元,淨利潤595億美元;華為2018年營收是7212億元(約合1070億美元),淨利潤593億元。也就是說華為的收入也就只有蘋果的一半,至於淨利潤則差的更多。在華為營收利潤均不如蘋果的情況下,怎麼去收購?即便人家賣給你,你都拿不出錢來收!
蛇吞象的案例是有,比如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但是當年IBM的PC業務是不良資產,所以人家才會賣掉。但是蘋果現在可完全不同,各項業務均是大把賺錢,現在蘋果就是個下蛋的金雞,你讓人家蘋果的股東把它給賣了?怎麼可能!
2、國家利益因素:現在大型企業之間的併購早已經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事情了,由於可能會涉及到壟斷的情況,全球化的企業在進行併購時需要很多國家的商務部門來同意,其中也包括非企業所在國,只要其中有一國不同意,這兩個這收購案就可能黃了。
比如2016年時美國聯邦快遞和TNT快遞合併時,先後經過了美國、巴西、歐盟以及我國商務部的同意,否則這起併購案將會被終止。再比如去年高通收購恩智浦的案例,我國商務部沒有同意這起併購,最終高通以失敗告終。
所以,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早已過了企業想收購就收購的時代了,是需要各國政府部門進行利益分配的。
3、收購的意義何在:其實華為為何要收購蘋果呢?華為目前有自己完整的體系,通訊業務、消費業務、企業業務,所有業務都是相關的,並且也都是在著眼未來準備打造自己的生態體系。蘋果的確很賺錢,手機、電腦、軟體服務等也都是很好的業務,但是這和華為沒太大關係。任正非一直在強調華為要專注於管道業務,專注於主航道,透過管道來整合業務和產業,不搞多元化。這不,最近華為還把自己手頭的海底光纜業務也賣了,用任正非的話說這不屬於核心業務。所以收購蘋果的意義又何在呢?
綜合起來說,華為當前沒足夠的資金也不需要收購蘋果擴充自己的業務範圍,同時即便是沒有美國對華為封堵的情況下,全球第二和第三的手機品牌合併,這壟斷意味十足,怕是西方國家也不會同意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