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坐不改姓的L
-
2 # 群群佳
小時候天真爛漫總是對未來充滿期待,有各種各樣的夢想,希望長大以後的自己能成為想象中的自己。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心智上的成熟和生活帶來的壓力,逐漸明白夢想不是那麼輕易實現的。
甚至是到了成年,因為社會和生活上的壓力,夢想逐漸被生存取代,面臨最大的問題是生存而不是夢想。
-
3 # 木子悠格
我們曾經都是小孩子,曾經在小時候,年年都盼望著快快長大;而現在我們不再年輕,每當過年時,都慨嘆,有時候夢想著要是回到小時候,那多好啊!我們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呢?
先說說小時候想快快長大,我想,我們這麼大人啦。一定有這樣的想法。小時候,大人為了使我們能夠健康成長,會告訴我們,這個東西不能吃,那個東西不能玩;這兒很危險,那兒很嚇人等等,我們的慾望受到到了很大的限制,不能夠像大人那樣,“為所欲為”,這是其一;其二,我們小時候有著學習的壓力,天天要面對那麼多作業,要去各種培訓班,這也讓我們小孩子覺得,大人多好,不用像小孩子這樣,有這麼煩惱和壓力,沒有多少自己獨立自由支配的時間,這哪兒是童年吶;其三,我覺得,小孩看到大人們,會騎車,會吹各種樂器等等,他們也想快快擁有。
再來說說,長大後夢想著變幼小。好不容易長大了,正是小時候所期盼的,可是,小時候沒看到大人也有大人的煩惱:為工作而操勞,為生活奔波勞碌,來自社會各種誘惑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我們大人失去了青春活力,只有骨幹的現實,看到幼小的孩子,整天無憂無慮,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哪有這麼多恣睢的內心啊,所以,長大後,羨慕孩子的純潔、天真、無憂無慮,活得自在。
其實,人的成長,你每一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壓力和煩惱,我們要尊從生長規律,做好當下,當然,更好的狀態是,長大後我們能夠保持孩童的天真爛漫純潔,而沒有塵世的面具,就更好了。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永遠擁有童年的純真無邪,每個人永遠擁有大人的擔當與睿智。
-
4 # 行者金牛
小孩覺得大人自由啊,他們看到的大人是有錢可以買自己想吃的,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沒有作業要做,不需要週六日去補習班……小孩子眼裡的大人是自由的,是凡事都可以自己做主的,他當然想長大。
而真的長大之後怎麼樣了呢?作業確實不用寫,但是各種工作繁雜忙碌;自己想吃的確實有錢買,僅限於各類小零食,這時候還買不起或者捨不得買的吃的,只會越想越覺得自己沒用;週六日不用去補習班,家裡大堆的家務等著要做,各種工作外的時候堆積在那裡。大了才知道小時候看見的大人自由根本就不是自由,我們既沒看見大人身上揹著的山,也沒看見大人工作的苦。等真的知道了,當然想回到小時候,只需要吃吃喝喝,學學習,那些小煩惱比起成人世界算什麼呢
by. zyx
-
5 # 醉臥紅塵君莫笑
這就是人生的無奈,也是人性的惰性與頹廢。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經歷了之後,又覺得很無奈。一如《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而城裡的人卻想出來。
-
6 # 文字控小楠
小時候覺得大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掙很多的錢,買漂亮衣服,買好吃的零食,可以不用上學,不必聽爸媽的話,遇到事情能自己拿主意,總之,大人可以做很多小孩不可以做的事情,大人擁有大人特有的權利。所以,小的時候總是期盼著長大。
等長大之後,才明白大人的世界也不是那麼好待的。上有父母養老的負擔,下有孩子上學的壓力,中間還有自己理想與現實的距離。雖然是能掙錢了,但錢財不一定給你賺,賺了錢財也多半不夠開銷。想想,當個大人真心不容易,還不如做小孩呢,最起碼還有純真和快樂。
做孩子可以哭著哭著就笑,做大人呢,哭都成了一種奢侈。有哭的閒工夫,還不如去樓下倒個垃圾呢。小孩是做不回去了,還是認真做大人吧。
-
7 # 想去看看大海
小的時候,我們總覺得大人的世界更精彩,能做很多我們無法做到的事情,而對於未來,總是充滿美好的憧憬。
長大了,發現要揹負很多之前沒有想過的東西,很多時候也無人可以分擔。長大的過程中由於自己的選擇喪失了很多機會,與同齡人的差距越來越大,煩惱也越來越多,所有就想回去純真、無憂無慮的小時候吧。
-
8 # 角落裡的小女孩
小時候夢想能趕快長大,脫離父母的管束,自由自在地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長大了壓力山大,揹負的責任多了,就想變回小孩子,有吃有喝只管玩耍,不用操心各種賬單事宜。小時候是想自由選擇,長大了是想逃避生活的壓力。
-
9 # 有話植說
小時候,我們自己想吃什麼有什麼;想買什麼東西父母都基本能滿足得了,反正什麼事情父母都幫自己安排好,可謂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一點煩惱都沒有。自己只需發夢就行了,對生活充滿嚮往和憧憬。每時每刻都盼望自己快點長大,希望自己能和大人一樣去實現自己心中蠢蠢欲動按捺不住的青春夢想。
當到了自己真正長大步入社會這天才領略到現實生活是殘酷、困難、坎坷和荊棘鋪滿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自己心中的夢想被現實生活的衝擊波擊得七零八碎。生活的壓力和累折磨得自己心力交瘁。每天都在重複著枯燥乏味的工作,似乎一點人生樂趣也沒有。這樣使人會情不自禁地緬懷起小時候美好無拘束的美好時光。
長大後,自己需要獨立自己面對各種問題,並且要自己解決問題。小時候不用幹的事情,到今日全部給自己攬上了,日常的起居飲食,日常開支都要自己化點心思去考慮;工作上的問題和紛至沓來的新問題都要自己一一去解決,還有面對一些複雜人際關係。
有時候戀人之間鬧彆扭,自己都要用已疲憊不堪的心去哄她。未結婚前,自己又要地死儉死省地去攢錢,有時候明明看上一樣喜歡的東西,自己都不敢去買,多麼的無可奈何!婚後的相處,兩人的磨磨合合,應了相愛容易,相處難這句語。如果有了孩子,昔日如常的生活節奏瞬間被打亂,生活的日常開支節節攀升。還有以後小孩上學的問題都將要面對。此刻才真正明白到天下父母心的道理。自己唯有更努力地去掙錢養家,肩膀上多了一份負擔,一份責任。
我們小時候的美好過去了,只能在回憶裡咀嚼回味。回不去的光陰,亦只能在今天懷緬和陶醉。
-
10 # 夢有個缺口
小時候懷有一顆純真的心,及對生活充滿了憧憬,夢想能成為自己的偶象,也能在某個領域施展拳腳,實現自己的偉大理想。心中的希望使有些人快點快長,儘快實現抱負。
殘酷的現實,生活的無奈,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傷心失望,才發現長大的世界與我們夢中相差太遠。
一個成年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家庭,對社會負責,生活中的瑣事,家庭中的關係,生活中的壓力,時時刻刻都是他必須面對的,這一切讓他身心俱疲。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又成了唯一的心靈上慰藉。
希望是希望,現實是現實,人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以一顆積極向上的的心迎接明天,知足而常樂。
-
11 # 夢醒時分67139810
小時候的世界不存在失望,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父母給我們撐起一片天,我們快樂著,幸福著……長大了,獨自面對狂風暴雨,面對無助,承受痛苦……每個人都向往美好,誰不想回歸過去?
-
12 # 叄簽
小時候夢想著長大,長大後夢想著變幼小,這些其實都是人的本性驅使,因為我們在不斷進步。
大自然中,無論是小動物還是人類,在面對新生時的好奇,還是處於危險和困境時的逃避、反抗都是本能反應,都是天性。這就是天地造物的神奇,更是自然中萬物更迭進化的必然結果。讓我們一起分析小時候和長大後兩個不同過程,就知道為什麼了。
1、小時候夢想著長大,是生命認知和成長的需要。
周恩來總理說過:“任何新生事物在開始時都不過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貴,就因為在這新生的幼苗中,有無限的活力在成長,成長為巨人成長為力量。”無限的活力是自然賦予萬物成長的源泉,專注、好奇,又多動,是大部分新生孩童的特質,也是自然予以我們的特性。
這種特性,促使人們不斷的去認知和豐富自我。周邊環境、事物的影響,以及各種故事、各種知識的昇華,就會讓天性中的活力不斷被激發。夢想長大,期待長大,也就成了每個孩子小時候要做的夢,這種夢最後變成了理想,迫使我們不斷成長。
小時候看到大街上讒言欲滴的美食,我們可能會幻想做一名廚師,每天做自己所愛,吃自己所喜,這樣多好;或者,看到電影裡懲奸除惡的英雄,我們會幻想自己就是他,拿槍帶兵,衝鋒戰場,保家衛國,多麼自豪。這樣的情景還有很多,這些幻想也都會讓我們期待趕快長大。
2、長大後夢想著變幼小,現實和理想的差距是反思中進步的必然。
列寧導師曾說:“一個人到了自我反思的時候,他將步入一個人偉大的起點。”夢想讓我們不斷成長,成長又會讓我們面臨人生的喜怒哀樂愁,嚐盡酸甜苦辣鹹。在這個時候,自然予以我們生存的本性就會促使我們逃避和思考,就像看到蟲子飛向我們的眼睛時,本能的閉眼和躲閃一樣。
成長中的各種困難和窘迫,傷心和酸楚,使我們想起小時候的無憂無慮,能回到過去一直變小不要長大多好。但是,這些只能想想,最終我們還是要面對明天。這種無意識短暫反思,加上朋友開導和自己後天認知,就會讓我們迎難而上,化悲痛為活力,化矛盾為力量,不斷向前,不斷進步。所有偶然,也就成了必然。
最後,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不管是懷念從前,還是擔心未來,時間在變,萬物在變,我們自己也在不斷變化,無論成功與否只能勇敢面對,面對了就是進步。 -
13 # fh單親爸爸育兒記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有一個有幼小到長大成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不一樣的 因為我們出生的家庭以及父母的遠見都決定著孩子未來發展的成就大小,以及未來是否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個好父親=200個老師,就說明了父親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的影響。母親對孩子影響也很大,孟母三遷就說明了一切。
-
14 # 曦曦光輝
少時的我們初生牛牘不怕虎,對一切充滿新鮮好奇,想著闖蕩 想著長大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父母管束自由支配。
好不容易成人成家,各方面壓力接憧而來,生活壓力子女學業壓力父母照顧我們疲於應付,兒時的夢想早拋於腦後。等有歇息的時間,恍然發現已邁入中年。此時羨慕又兒時的美好.單純 無悠無慮。
人往往在得與失過程中行進著,卻不知朝如青絲暮成雪,把握好生命中每個時間段,有著不切實際幻想不如好好過好每一天,莫給以後的自己徒留遺憾。
-
15 # 泰坦神族
為什麼我們有些人小時候想著長大,長大後想著變幼小呢?
PART1.人總是想得到失去的東西可以說,不管什麼人都是不會滿足於現狀的,人們總是希望得到失去的和還沒有得到的東西。小時候想著長大是因為長大是還沒有得到,而長大後想著便又想是因為童年已經逝去。
人總是想得到失去的東西,很多富翁看上去非常低調。這是因為他們已經厭倦了這種用金錢買來的生活,開始懷念曾經身無分文時奮鬥努力的感覺。
同樣的,上班族們厭倦他們的工作,夢想著有朝一日變成富翁。國內的人想要的國外,去國外的人想要到國內來。人之本性如此,無法改變。
PART2.認知所致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夢想著長大後可以獲得的自由和各種權利。卻不知道長大之後還需要承擔巨大的責任。所以我們在想的時候往往盲目的想要長大。
而到真的等長大了,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我們又開始懷念起曾經無憂無慮每天嬉笑玩耍的時光了。
人的認知決定他的表現,是生活閱歷的增加,使人的表現發生了改變。
-
16 # David笑看風雲
老胡出生在農村,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日子過的緊巴巴的,透過讀書改變命運是老胡唯一選擇,故而學業壓力巨大,高考前晚失眠,高考當天因焦慮吃不下飯,故而高考不如預期,老胡小時候確實夢想長大,擺脫學業壓力,像大人一樣輕鬆掙錢。大學畢業後,才知道工作生活遠沒有象牙塔中想象的那麼美好,打工的日子單調,收入微薄,看不到未來。創業失敗,三十歲以後結婚生子,為一家老小生計奔波,很多時候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因經濟問題夫妻爭吵家常便飯,成年後生活的壓力和折磨豈是中學時那點學業壓力可比?人生最珍貴的還是青少年時期,做夢都想穿越回去。
-
17 # 乖乖是女孩
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您的這個問題想必是我們所有人都曾經考慮過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的前提是我們都需要有一個正常的成長過程,只有正常化我們才會去想象和回憶,假如你的童年很悲慘,是個痛苦的成長曆程,想必沒有人願意長大或者變幼小,因為成長曆程是非正常的,也就不涉及到夢想了。
咱們就按正常思維來說這件事情,我覺得這是典型的“圍城”效應,我們都在嚮往著未來同時又回憶著從前,這是正常的邏輯思維,因為大自然讓我們成為了一份子,我們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這完全就是得益於我們發達的大腦系統,懂得憧憬和回憶是我們神經元的功勞,這無可厚非,我們為什麼長大想幼小時而幼小又想著長大呢?我們先從幼小說起,兒時的我們為什麼夢想著長大?一是因為我們好多事情力所不能及,我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我去公園遛彎,看到一個孩子的玩具飛機掛到樹上,我一躍給他拿了下來,他很吃驚,他覺得一個成年人一蹦就夠到了他的玩具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們小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的,總覺得長大了就可以做好多小孩子不能做的事情,長大後我們可以玩遊戲很厲害,我們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用懇求父母,我們可以一直看電視而沒有人打擾,也沒有作業的煩惱;二是因為我們有點煩小時候的約束,我們小時候就像一張白紙,我們的長輩總會以他們的想法在我們身上來描繪藍圖,當我們想和玩伴出去瘋耍時,父母總會以將作業做完或者把花生摘1000個為條件,只有滿足了條件我們才可以去玩耍;當我們想要吃糖的時候,長輩總會說吃多了會長蛀牙,讓我們放棄多吃幾塊的幻想;當我們在家裡玩遊戲時,家中有人來訪,長輩們就會讓你出來倒水沏茶並告訴你這是懂事的規矩,我們無時無刻都要經過長輩們的同意才能做我們當時喜歡的事情,給我最深印象的是,我小時候特別不願意去拜年,當時天只泛出魚肚白,我就數著寒星去長輩家拜年了,當時我就想,我要快快長大,長大了我就不用去拜年了,到時候就只有別人給我拜年的份兒了,我只需家中等待即可;三是我們不願意聽到的小孩子這三個字,我們小時候內心都是很強大的,我們並不是長輩眼中不明事理的小孩子,但是總是有人用小孩子或者小屁孩為原因拒絕我們的要求,我們發表自己想法時,大人們會說:“你個小孩子家家的懂些什麼,邊去。”我們所做的遊戲,所看的動畫片,在大人眼裡都是小孩子的事情,他們的眼中似乎還透漏著一絲輕蔑,這就讓兒時的我們更加下定決心 ,我現在是大人多好,至少我不會總聽他們說我是小屁孩,成為大人的我也可以這樣去說別的孩子。
時間像個交易者,他滿足了我們年齡上的成長,但是它也拿走了我們兒時的純真,我們長大了就會回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總會在心裡默默想著現在回到小時候該多麼的好啊,因為兒時相比較我們現在來說是更快樂的,因為小時候我們的慾望期待值很低,我們沒有為了生活而去苦惱,責任就像鬧鐘一樣警示著父母將我們的生存問題解決掉,我們的生活和情感都是純粹的,那時的我們無論是笑還是哭,我們都是走心的,從不掩飾也從不做作;小時候我們是沒有戒備心的,那時的我們沒有現在生活所需要的虛偽面具,我們和喜歡的人一起玩耍,和不喜歡的人私下約地打架,對於喜歡這個字眼沒有防備也沒有刻意,對於親人我們亦是如此,這也是我們兒時總被大人逗著玩的主要原因;兒時的我們世界是單純的,我們在校努力學習,在家中懂事聽話,這就是我們沒有煩惱的生活,相比較而言,長大後的我們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放眼望去身邊都是需要我們的人,而我們兒時的依靠感於我們漸行漸遠,我們的世界不再單純,時間給我們帶來了焦慮、責任和艱難,我們往往心力交瘁,當我們聽到樓下玩耍的孩子們發出爽朗的笑聲時,不免讓煩躁的我們想到如果現在成為他們該多好。
兒時和長大都是我們人生路上的重要節點,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時間在每個階段都給了我們相應的快樂和痛苦,我們能做的只是在對的時間去做我們喜歡的事情,時光不能隨著我們的夢想前進或者倒退,我們可以憧憬我們未來的美好生活,亦可以回憶我們逝去的美好時光,我只願所有人活在當下,無愧於心。
-
18 # 孤影殘夢
小時候天真的認為長大後就能去做好多好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提及夢想時總是信誓旦旦,認為長大後一切想法都能實現,所以期盼著自己早些長大。長大後卻會發現,現實遠比想象的要殘酷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肩上的擔子也會越來越重,逐漸的會感受到現實的無奈,反而會懷念小時候懵懂時無憂無慮的生活。
-
19 # 迷途文化
懵懂時期想著長大,成熟時期回味童年。
回想。人是一個感性的動物,人懂得思考成長的過程。小時候,到處野,到處瘋,說到這,記憶已然浮現眼前。那是小時候,我小學呢?前半段是在農村上的,記得剛上學前班的時候(我那時候沒上過幼兒園)我是在我舅爺那裡上的。那時候字寫的還是挺好看的,不過作業經常完成的不好,加上不專注聽課,經常被罰蹲馬步,而且還不能貼著牆去借力,我的那個累啊,沒辦法,累也得蹲著,那可是一蹲就是一節課啊,我在前面,同學們都在聽課,你能想明白那種感受嗎?酸爽,此處省略……
回想。小時候,經常跟小夥伴一起去捉魚、掏蝦,不過很容易在河裡遇到蛇。那是一個春季剛要進入夏天的時候,一天幾個小夥伴閒來無事,就覺得去村前面的小池塘裡,我們幾個就穿的寬鬆一點,吃過早飯,就匆匆集結跑出去啦。好傢伙,剛到小塘邊,拖完鞋就下去了,掀開水草,就開始捉蝦,水裡有很多蝦,都是那種帶紅爪子的,我就被夾到過,那感覺可真不舒服。一開始我下去的時候是順著邊上去摸魚的,見到有洞的地方,就想下手陶一下,陶到一個洞,手剛放進去,慢慢的向下去,一開始剛觸碰,我的手突然往後縮了一下,因為感覺軟軟的,然後我就讓其它小夥伴來陶,原來是一個黃鱔,虛驚一場。好了這天收穫還是很豐富的,魚和蝦都是滿載回去,當然少不了一頓罵,都快習慣嘍~
回想。去城裡上學了,那是從小學四年級吧,初中,高中,大學,唉!時間真是飛逝,一個讓人無法琢磨的東西,真是你還沒準備好,他就讓你長大了…
現在呢?我已然是一個大學畢業後的出去社會的小青年,正在接受社會大環境的洗禮中。緩慢的向前尋找光明坦途。
無意刷到你這個提問,為什麼我們小時候有些人夢想著長大,長大後夢想著變幼小?小時候想著長大,是想脫離學校的束縛;家庭的束縛;以及童年環境的束縛等等。長大了回想著幼小,恰恰是童年思想的反轉,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因為,社會環境給的壓力太大,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都會很容易讓你轉瞬間就回想起童年的幼小時期。成熟的心靈面對社會這樣此起彼伏的大環境依然是脆弱的,不堪的,落魄的,無能的。
不管是小時候的憧憬長大,還是長大後的夢想回歸,都體現出了,時間的印記會始終存留於你的記憶中,用時提取,不用時深藏。
生活的點滴,都將成為你憧憬與回想的源泉。懵懂時期想著長大,成熟時期回味童年。
-
20 # 以文之眼觀世界
小時候想多吃點雪糕所以想長大
長大了煩惱又變多了所以想回去
just so so.
回覆列表
所謂童言無忌,有什麼就說什麼,大人逗你取個樂,少小哪知現實難,小時候不會懂的成長路上的艱辛,80,90年代的小孩會說長大要當人民警察保家衛國,當科學家造火箭上太空,當個醫生救死扶傷,當個人民教師教書育人,這些也是大人給小孩傳輸的,而現實的夢想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透過認真的學習,積累大量專業知識,在所處行業透過競爭才能上岸,關說不練成不了事,我們約長大越明白生存的艱難,那些動動嘴皮子的夢想就被現實生活磨平了,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懶吧,不夠堅持,或者成長中價值觀被改變了,比如當下明星風氣橫行,年輕人就想成為明星,摒棄道德不惜被潛規則,炒作製造熱點,只為出名獲利,都想撈快錢,那些小時候當警察,科學家,醫生,老師的夢想早已不敵娛樂媒體光環下閃耀的明星,成長就是失去童真,純真,被社會的現實染的五顏六色,妥協了平平一生,追逐夢想的方有一線希望(腳踏實地,別想一步登天,靠人不如靠己)追逐夢想需要付出行動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