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遙知
-
2 # 看世堺
其實一直以來儒家思想在周朝以禮治國的基本國策中佔盡了便宜。
秦一開始選擇法家那是因為處於西域的秦朝在接觸中原百家學說時懵懵懂懂,首先是以法家方案進行改革,這是基於實用的考慮。這裡不得不說法家批評儒家空談迂腐,而儒家卻又批評法家是粗鄙野蠻。
但是如果站在長久穩定治理國家角度考慮的話那當推儒家為首選,因為儒家的眾多思維方式有有利於民眾對國家的深刻認同與維護,另外民間幾百年來遵循周王朝的以禮治國的思維也助推了儒家的後世輝煌!
最後一點就是秦朝統一六國期間各國的戰亂令老百姓感到厭倦,尤其是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軍更是震動諸國,致使後世對儒家的最大競爭對手法家產生厭惡抗拒之情,間接地成就了儒家。
-
3 # 東方廣明
是秦時呂不韋特殊的地位,完全鞏固了孔子儒家思想的發展。呂不韋堅信著儒家思想,諸子百家著作的命運,也就基本石沉大海了。呂不韋以儒家思想為代表,向秦始皇極力繼續推崇著,完全恢復周禮的制度。後來逐漸長大的秦始皇,堅決反對恢復周朝禮制。又因為剷除了嫪毐的密謀篡位的陰謀,呂不韋更加的居功自傲,以各種壓力讓秦始皇接受就範。秦始皇一怒之下,罷免了其官職,去除了阻撓法家政治思想的一切根源。又徹底的焚書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了重大毀滅。
呂不韋臨終留下一封家書,也就是後來漢朝的呂后。很多人都不知道呂后就是呂不韋的侄女。呂后自幼就受到了,呂不韋的儒家思想影響很深,到了漢朝時期,孔子的儒家思想,才是真正的鞏固。漢朝走向了封建帝國王朝的專制,開始有了女人裹小腳和宦官宮刑的現象。孔子曰,星星圍著月亮轉,男人也就有了一夫多妻制。這也是男人專權的社會制度。兩千年來,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影響到民國或者到至今。
-
4 # 社交縱橫七十二術
孔老夫子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可謂幾起幾落。就像過山車一樣。並不是一直都“上位”的。
1、在他活著的先秦時代,百家爭鳴,孔子及儒學其實並不得志。孔子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周遊列國,顛沛流離,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處處碰壁,途中還曾被困,絕糧七日,差點餓死;
2、到了漢朝,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夫子和儒家思想才開始“上位”,孔夫子逐漸被推舉到“至聖先師”的神位,儒家思想上升為國家思想,有學問的人都稱作“大儒”。
3、到了民國“五四時代”,新文化運動興起,以胡適、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化人打倒“孔家殿”、砸爛孔子牌位,孔子成為封建思想的代名詞;孔子從高高的神位上,一下子跌落到地面上,摔得鼻青臉腫;
4、到了文革期間,孔子更是被人們踩在了腳底下,當成封建思想大毒瘤,還得了一個“孔老二”的外號。全國發起“批林批孔”運動,作為反面人物,孔子連林彪都不如,還排在林彪後面;
5、改革開放後,孔子的地位又強烈反彈,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每年都舉行非常隆重的“祭孔大典”,中國的孔子學院遍佈世界各地。孔子又成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
總體來說,孔子還不錯,在中國歷史上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被奉為“孔聖”,儒家思想統治了幾乎整個中國歷史上的封建時代。
為什麼儒家思想能在諸子百家中一枝獨秀呢?
因為儒家思想非常適合封建時期的歷史現實。儒家思想最主要的,是強調“位”與“序”。“位”就是指要求人們各安其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就能建立和諧的社會秩序。曾經的教科書中說,這是利於統治者的統治,鞏固君王的地位,說的有道理,但也不全是。因為強調秩序,也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其次,儒家思想強調“以德治國”,強調仁愛,所以深得民心。不像法家的嚴刑厲法那麼殘酷。而道家思想,強調無為而治,這隻能是一種理想,沒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墨家思想強調“兼愛”,反對等級觀念,統治者無法接受。
因此,儒家思想最終能夠上位。
-
5 # 狐羊樹
在世界歷史上,文化思想的學術派別的產生、發展、高峰期或消失的過程中,取決兩個條件:A歷史發展需要時、人民有執著追求的生活觀念或治世的理念,B統治階級需要時給予其生存空。
當週王朝己統治六百餘年時,沉悶的生活狀態和腐朽的統治已不適應歷史的發展,也不符合統治者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和統治者都迫切要改變這一現狀,因此統治者不斷地招納人才,尋求治國的理念,同時人民希望提高生活水平和對國家治理獻計獻策,這樣、各種對國家的治理和發展及對人自身要求的文化思想的學術派別應運而生。
周王朝末期至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是對先秦時期各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2家被髮展成學派。
諸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管子、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
周朝是一個以農耕起家的王朝,重視社會關係的構建,和個人行為的規範,德治理念便是必然的選擇。然而到了東周後期各諸侯國已漸漸坐大,不尊王室,戰爭頻繁的發生,人民生活質量下降,周王朝統治者依靠德治己不能掌控國家。此時以法治國的理念率先登上歷史舞臺。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治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以富國強兵為己任,在政治上可謂是“獨步天下”。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的理念,法家的治國理念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受到舊勢力的阻擊,使變法代表人物商殃、申不害、以及後來李斯、韓非,宋朝王安石等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可以說法家在中華歷史上,一直在曲折中前進。
緊跟其後是儒家學派,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它是諸子百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學派。
約前5世紀,孔子從周朝禮樂傳統及德治理念中提煉出來儒家學說,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擊暴政,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華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專制統治結合的結果。
一部中華史是戰爭與和平交替史,以禮教和德治為治國理念的周王朝、隨社會發展,被新興的地主階級打破平衡,戰爭頻繁的春秋戰國時代、催生法家思想,當歷史的腳步進入大漢王朝和平時期時,人民祈盼安居樂業,國家強盛時,對人民的價值觀和道德修養提出新的要求,同時統治階級為了教化人們,這時儒家思想再度被重視和推崇。
尤其在漢武帝時代,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超過其它學派。
在歷史前行道路上,經過五代十國的動亂到大宋朝的統一,在重文輕文的治國理念,法家代表王安石的變化以失敗而告終,
而以儒家為基礎的理學得到空前的發展。
反觀兵家、墨家和道家。其中兵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學派。以孫武、吳起、孫臏等為主要代表,對後代的軍事學有很大的影響,兵家集大成者是孫武的《孫子兵法》。
兵家一直伴隨歷史程序,各時期代表人物如大秦帝國蒙田,漢代衛青、霍去病,唐朝李績,宋朝趙普,明代朱元章,以至民國黃興等,從中可以看出兵家代表人物大多數是開國元勳宿將,受眾群體較小,影響雖長但影響面小。
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別,諸子百家之一,墨家被古代大家認為是道家的分支,深受道家影響。因為墨家思想獨有的政治屬性,不斷遭到打壓,並逐漸失去了存身的現實基礎,墨家思想在中國逐漸滅絕。
諸子百家中道家起源於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
然而道家由於偏於哲學理論,在政治上過度強調自然規律,反而束縛了人們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因此道家是繼儒家之後第二大有影響學派。
至於諸子百家其它學派的影響更小了,所以儒家理論影響最大是源於統治階級和歷史發展趨勢所決定,也是它本身理論符合社會長期發展的需要。
-
6 # 明道講教育首先,儒家的上位是天下人選擇的,經過了歷史事實的確認。
評價一個人或學說,在當時的年代,很難有中立公正的答案。所以,古人說,是非功過都要由後人評說,你提到諸子百家中,儒家脫穎而出,也是建立在儒家學說一直沒有中斷的基礎上,說明孔子的理論得到了事實上的實踐與應用,長達2500多年。
在這裡,一定會有一種質疑,關於孔門學說被歷代帝王所利用,對天下人愚民的說法,這是不成立的,理由是,歷代帝王不是沒有想過別的治國理論,但都失敗了,典型的有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法家,元朝的道家,透過王朝的壽命得出結論,只要沒有儒家的身影,甚至是打壓儒家的朝代,不出100年就會被天下人推翻。
在那些沒有儒家弟子的朝堂年代,天下人嚐盡了生離死別,破家被奴役,男人幾被殺光,例如漢末唐初之間,唐末宋初之間,歷史上稱為:天地避,群星隱。
我們可以說,普通民眾沒有文化,但誰對他們好,不欺負他們,這很容易判斷。
而且皇帝們沒有一個不是超級現實的實用主義者,立國之後,怎麼能讓天下百姓擁戴就用什麼理論,說到底,還是民心所向才能穩固自家的江山,而在創立之初就是為了天下人這個宗旨的儒家,才可能被一次次選中。
小結:不要把老百姓當傻瓜,騙一時可以,騙幾百年幾千年不可能。其次,儒家對待百姓的態度是仁愛,對待皇帝的態度是合作。總有一種聲音,說儒家被帝王們利用,是他們的傀儡,有這種質疑是不瞭解儒家對待帝王的態度是什麼?
儒行篇裡孔子說的很清楚,作為孔門弟子,君子從道不從君(道為仁愛),做官是為了替天行道,和皇帝們是合作關係,而不是為了一家一姓的皇帝工作,皇帝有道,待我以國士,必以國士報之,同樣,皇帝無道,我當舍之則藏。(就是政教分離,詳見我的專欄第一篇孔子其人)
亞聖孟子同樣繼承孔子衣缽,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將從政的理念發揚光大,曾經惹怒過明太祖,動了皇帝的乳酪。
那些我們曾經殺人成仁,耳熟能詳計程車大夫們,不是為了當時的皇帝,而是繼承儒家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們的眼裡,只有道統與百姓的安危,每一次的重大決定都從千秋萬代來考量,事實上也回饋了他們的奉獻,不信,您查一下歷代孔廟的配祀名單,除了春秋戰國時期外,漢,唐,宋,明的孔門弟子都有具體捍衛道統的歷史事實。
小結:歷代的孔門弟子們用自身的德與行,甚至生命來捍衛孔子的儒家思想,那些其他家們要麼明則保身,要麼求自身解脫,儒家在其他學派人眼裡,很傻。所以,那些聰明的學說至今已然消失在時間長河裡。核心結論:儒家是天下讀書人,百姓,帝王共同選擇的學說,儘管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能殺人成仁,但,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總有儒家弟子們挺身而出,這才是中華文明能夠延續至今不絕不斷的主因。 -
7 # 跨文化
首先是儒家思想自身比較符合真理
一個理論的真理性是它的生命線。孔子的理論和客觀的社會、國家發展結合得最好。先秦時期,儒家和墨家齊名,“不歸儒,就歸墨”。儒家偏社會上層,主張“君子之道”;墨家偏社會下層,主張“兼愛非攻”。
“君子之道”講究內省、主張“仁政”,符合朝政需要孔孟之道又被稱為“君子之道”。君子,從字面上講是“君王的子孫”,屬於社會上層人士。如果君子階層“吾日三省吾身”、“修身”為本,政治就會清明,朝政就不會腐敗。
開放的思想體系:不斷變化,與時俱進儒家的道統並不封閉,是一個開放的思想體系,從先秦儒家到兩漢經學、宋明理學、心學,一路發展下來,思想體系不斷變化,與時俱進,不會落後於時代發展。
勤勉治學的教育家精神“孔席不暇暖”,講的是孔子為了教育眾多的弟子,剛坐下來不久,就站起來,轉移到另一處講學。這種勤勉的治學和教育家精神,影響深遠。
“另類”政治家的精神“學而優則仕”,儒家很注重政治。但是,孔子政治上不得志,周遊列國,“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孟子在政治上更不得志,更加專注於教育事業,明朝皇帝甚至將《孟子》刪除了一部分。朱熹的理學生前並沒有被南宋朝廷認可,他的學說被認為是“異端邪說”,被追殺,他的大弟子蔡元定被逮捕。
王陽明的心學也是“另類”,在他生前,明朝皇室並沒有認可他的“知行合一”思想,被敵視為“偽學”。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孔子學說超過諸子百家,得以不斷流傳。
-
8 # 歷史百川
孔子的理論是在漢武帝時期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原因才遠遠超過諸子百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只能說是百家爭鳴。
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各諸侯王亟需變法圖強,促進了文化學術的發展。在此背景下,一大批新的文化思想誕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諸子百家。
所謂的諸子百家,並非真的有百家之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等等。而我們平常人所瞭解的,是儒家、法家、道家、縱橫家以及兵家。
百家爭鳴先秦時期,儒家應該是最不被各國看好的學說。各諸侯國需要的是能夠使國家強兵富國的學說,而儒家強調“仁”,恢復周王室的禮樂制度,對當時的環境而言,儒家顯然與大環境格格不入。孔子周遊列國,一生都沒有找到可以伯樂,無奈之下看破紅塵,創辦私學,宣傳儒家學說,希望其弟子可以把儒家學說發揚光大。
若論強兵富國,當然是法家當仁不讓。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援下實行商鞅變法,使一個邊陲小國成長為戰國末期的強大軍事主義國家就是最好的證明。
儒家確立天下統一後,統治者考慮的問題不再頻繁征戰,而是如何有效治理百姓,強硬的治理手段固然不行。無所作為的手段呢?就如漢初的無為而治,無為而治的作用是與民休息,恢復國力,但伴生而來的問題就是貪汙腐敗、嬌淫奢侈。
唯一能夠教化百姓的學說只有儒家,以道德教化萬民。當統治者發現,儒家學說對治理國家的作用是那麼重要時,還會輕易改變麼?所以,儒家學說一直被後代帝王所沿用,並不斷被髮展完善,其地位遠超各個學術流派。
-
9 # 文人鬼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能夠超越百家諸子學說成功上位,我認為至少有三點原因:
孔子創造的理論學說具有先進性和包容性,基礎構架足夠好;
其學說符合社會發展需求,與政治、經濟等多方面互相相容,互為支撐;
其理論能夠適應變化發展的社會需求,與時俱進,生命力頑強。
儒學至今依舊是很先進的。為什麼如今歐美各國抗疫雜亂而失敗,而以我們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各國抗疫形勢卻相對好很多呢?
因為中日韓等東亞以及東南亞各國都受到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在以儒家學說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圈具有很強的社會動員與凝聚能力。所以,東方各國對疫情的應對能力更強,人民更配合政府的行動。
今天我們聊一聊:為何春秋戰國百家諸子學說從百花齊放到百花凋零,而儒學卻從一籌莫展到一枝獨秀?
春秋戰國時期和現在的世界一片混亂是有些相似的,只不過當時世界僅限於我們古代中國的中原地區,就是當時周朝所影響的地區。
1.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對於孔子來說是“禮崩樂壞”,世界太亂,孔子只想“靜靜”。
在政治上,屢戰屢敗的孔子沒有獲得大施拳腳的機會,任職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官職。所以,孔子也辭職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世界真的亂,各國政府都不聽孔子的。所以,孔子看過了世界的紛繁複雜,回家安心著書寫作。孔子的學生將他的學術研究收集、整理,形成了一套學說理論。
這一段時期,孔子的“仁”與“禮”學說並未受到統治者的重視。原因很簡單,孔子主張維護“周禮”,而春秋各國新興氏族想要分權奪權,明顯不符合當時的階級需求。所以,孔子的理論沒有市場,因此儒學在春秋時期的推廣一籌莫展。
當然,除了儒家,當時就只有道家學說有點名氣,不過它們都沒有被統治者採納。
2.戰國時期戰國時期,天下諸侯割據紛爭。“諸侯並爭,厚招遊學”,因此文化學術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出現了各種思想學術流派,所謂“百家諸子”。比較有名氣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兵家、縱橫家、農家等。
戰國爭霸,而儒家依舊是暢談社會治理的“仁政”與社會關係的“性善論”與“性惡論”,這和各國諸侯想要爭霸天下,發動戰爭的需求關係不大。所以,戰國時期的儒家學說也是沒有得到重視。
同樣的,道家宣揚的“虛無主義”也得不到重視,而擅長土建工作的墨家符合爭霸者攻城的需求,卻推出“兼愛非攻”的理論,也不符合各國爭霸的需要。兵家談打仗的理論學說與諸侯爭霸需求符合,法家加強君主專制符合統治者需求,而縱橫家詭辯能力超強,也得到一些重視。
3.秦漢初期到了秦始皇一統天下,法家提倡君主專制自然受到重用。法家代表李斯成了秦帝國的丞相,法家獨大。為了統一思想文化,李斯建議“焚書”,始皇頒佈“焚書令”。因此,儒學遭受到重大打擊,民間收藏《詩》《書》等儒家經典被焚燒。
因為秦始皇一統天下,所以像戰國時還比較吃香的兵家、縱橫家、墨家等就沒有社會需求,因此百家諸子除了法家紛紛凋零。
但是,法家重刑法,《秦律》嚴苛殘酷,嚴刑峻法導致了社會矛盾激增,人民反抗激烈,導致了秦朝二世而亡。
漢承秦制,但漢朝統治者吸取了秦朝滅亡的經驗教訓。漢初統治者拋棄了偏好嚴刑峻法的法家學說,重用道家,“無為而治”使得社會得到休養生息。而被秦始皇打擊的儒學在統治者的重視下重新獲得了生機,《尚書》等儒家學派的經典被重新整理。
4.漢武帝時期到漢武帝時期,作為一位像秦始皇一樣有野心的政治家和統治者,漢武帝不斷加強中央集權,增加自己的權威。為了加強思想上的統治,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的理論中“春秋大一統”與漢武帝的統一天下加強中央集權的需求機位吻合,再加上董仲舒理論吸收道、法、陰陽五行等各家學說,提出“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的觀點與理論符合漢武帝的統治需求,因此得到採納。
從此,儒學成功上位,成為了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正統思想學說,儒家文化也成為了中國古代的正統文化。
5.總結:儒學超越其他學說成功上位的奧秘縱觀儒學發展與變化的軌跡,我們發現儒學與儒家文化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遭遇挫折,但它確極具生命力。之所以儒學能夠超越其他百家諸子學說,我認為主要還是三點:
1.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具有先進性。
孔子創立儒學時並沒有考慮到後世的發展變化,甚至他的理論思想都不能適應當時統治者的需求,但是他的思想理論仍具有很強的先進性。孔子的“仁”與“禮”學說出發點是維護“周禮”,但是暗含的三個主義——“禮治”、“德治”、“人治”具有諸多超越時代的哲學共性與人道主義精神。
2.儒家理論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具有強大的相容性;
孔子的理論學說包含了“秩序”、“統一”、“中庸”等思想,可以說孔子的理論學說提供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治理學說體系。它提供了一整套理論體系與框架:家庭——社會——理論範疇——政治範疇。
打個比喻,孔子的理論學說就是一個作業系統。這個名叫“儒家”的作業系統,就像微軟的windons作業系統一樣相容性很好,還可以不斷的升級和完善。
3.儒家理論學說是變化發展的,生命力極強,可以升級
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律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趨向統一”。因此,古代中國亂世用重典行法家;過渡時期用道家,休養生息;治世(平盛世)用儒家。
沒有哪個單一的學派與學說能夠滿足不同時代的要求,而儒家學說之所以笑到了最後,那是因為它糅合了百家之長,形成了可升級與自適應的理論學說。
歸根到底與孔子的“開源系統”有關,還與董仲舒開發的基本版本“儒家windons7"有關係。這樣帶有自學能力的AI模式儒學,必然比百家諸子的固定模式戰鬥力要強,所以它笑到了最後,成功上位,並壟斷了中國古代的市場,至今仍具生命力。
假如控制發明儒學時的版本是儒學1.0,那麼董仲舒推廣的是儒學4.0版,如今我們使用的或許是8.0版的儒學作業系統。
-
10 # 趣說古今事
理論的接受人群的大小決定理論的影響力大小!
一個理論要想有較大的影響力,首先它必須要較大的接受人群,也就是有很多人認可這種理論,並且願意接受這種理論。
孔子代表的是儒學理論,儒學理論的影響力超過諸子百家,也就是說儒學的接受人群要比其他諸子百家學說的接受人群要大!
那麼,為什麼儒學的受眾人群要比其他諸子百家學說的受眾人群要大呢?
原因一,儒學的受眾門檻較低。
儒學思想倡導的是有教無類,何謂有教無類?也就是,不管你是王公貴族還是販夫走卒,你都可以學習儒學思想,你都能拜儒學學者為師。
而且,你拜師學習時,會根據你的身份和收入來收取適當的學費,比如說你是貴族,有錢人,那就多收你點錢。你是平民,就少收甚至是不收你的錢,那一塊肉來當作學費就可以了。
門檻低這個情況,從孔子的三千弟子中就能看出,有的弟子是富商大戶如端木賜,有的弟子只是一介武夫如仲由,有的弟子就是個窮光蛋如被孔子稱讚“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顏回,試想要是有錢,能到這個地步嗎?
入學的門檻低就能有效的擴大學習儒學的人群,學儒學的人多了,自然影響力就蹭蹭地上去了。再看其他諸子百家中,法家的門檻比較高,為啥?沒有一些知識水平,是很難懂得法家的那些理論的!所以,法家起始門檻就限制了一部分人難以學習,沒法學習就很難接受了。
原因二,儒學的理論易於讓人接受。
儒學思想的另一句話是因材施教。何謂因材施教?就是,根據你不同的出身,來教你不同的知識和思想。如果你是王公貴族,就教你王公貴族的管理統治之法,教你如何愛民,如何管理地盤。讓你成為一名合格的統治者。如果你是販夫走卒,就教你如何立身處世之法,教你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讓你成為一個合格的君子。
也就是說,儒學的理論範圍很廣,上到統治階級,下到平民百姓。儒家思想都有所規範,有所教育。那麼,這樣的理論,不論誰來學,都能學到東西,那麼它的受眾人群自然會很大!
再看其他諸子百家的理論。法家,純粹為統治階級服務,講的是如何用法來管理平民百姓,這樣的理論就很難為普通百姓接受,那它的受眾人群就變小了。墨家,講的是兼愛非攻,講的是人人平等,互助互愛的思想,這樣的思想是很難被統治者接受的,因為都人人平等的話,還怎麼統治呢?這樣,墨家的受眾自然也小了很多。
至於其他諸子學說都是一樣的道理,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部分人群無法接受,只有儒學的受眾是比較廣泛的,這也為它以後成為顯學,甚至是統治階級的官方學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11 # 天晴愛睡覺
直接原因:孔子的後輩中出了不少舔狗,舔的皇帝很舒服
董仲舒發明瞭“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的理論,迎合了漢武帝集權專斷的需求
朱熹發明了“格物致知”的理論,張揚存天理滅人慾,迎合了宋朝統治者
說白了:軟骨頭永遠不會死,只會不停的換爹
-
12 # 紹興李珍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是什麼原因讓孔子代表的理論影響力超過諸子流傳,上位?
答: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儒家沒有脫穎而出。但其弟子、門人的傳播是功不可滅的。還有更重要的是:孔子把前代有歷史記載的文明都整理了一遍,並且包羅永珍,其它的學說都沒有比孔子一門做得更好的了,也沒有這樣傻的人。
但秦始皇的怒火把文明冰凍之後,反而讓文明得以沉澱的機會。就如雷霆之火把森林燒了個精光,萬物重新開始生長,在這一輪的生長過程中,大家終於看清楚了。
有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親臨孔廟用“太牢”祭孔的場景出現,儒學才開始得以重視,漢朝是第一個敬重儒學的朝代,還有在漢武帝時代的博士董仲舒更是發揚廣大。
所以儒學的學說,都是經過堯、舜、禹,夏、商、周的前輩歷史的經驗;同樣還經過春秋、戰國、秦朝的檢驗,百家爭鳴過後的沉澱。當然,開國皇帝的認可,實在很不容易。並且漢朝的國運長達四百餘年之久,是個大一統的王朝,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說實在話,孔子總結出來,沒人願意相信,也沒有王者願意試驗一下,所以,才會經過那麼多年的動盪。
正象孔子所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要經過歲月的徹骨之寒,才知他的話的正確性,這就是人性,說的實在太過無奈了。敬奉!
-
13 # 春秋500
剛好相反,在百家爭鳴時期,法家的思想最受歡迎,佔了上風
《漢書·藝文志》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之馳說,取合諸侯。”
士作為文化的載體,成了爭鳴的主體,於是與以“辯”幹世主、行己道為特色的戰國政治生活背景相適應,論辯和遊說成了爭鳴的重要主題,各家各派競相展顏。
西漢初的司馬談把諸子百家概括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六家,西漢末年的劉歆則把其概括為包括農、縱橫、雜、小說在內的十家,而在這十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莫過於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了。
關於士士的崛起是春秋戰國之際的顯著變化。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時代留下了活躍的思想和忙碌的身姿。他們從巫士手中接過了原本壟斷的教育指揮棒,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己的思想和主張,時刻不忘地思考社會變遷;他們疲於奔命地在各國之間穿梭,有著強烈的參政意識和入世情節……春秋戰國時期,士已經成為社會的重要力量,他們透過自己的方式影響著國君的決策和社會傾向,又在社會的另眼看待中實現了自信心的高漲和活躍,於是士作為政治智囊、軍事參謀、外交使節和思想精英,連同他們的思想和影響,都光輝體面地被載入了歷史。
儒家思想儒學的興起與流傳,孔子帶著“仁”“禮”的信念,執著地往返在理想與碰壁之間,就連宋人蔡季通也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它是孔子在《論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之一。
孟子——正義在胸的儒丈夫
孟子名軻,鄒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戰國中期儒家學派的著名代言人。
荀子——儒學新天地的開拓者
作為混亂時代的最後一個儒家代表,荀子對儒學的振興功不可沒,儘管後來韓愈和理學大家們極力把他排除在儒家道統之外。
為什麼呢?荀子批判地繼承和改造了儒家關於“王道”和“禮治”的思想,又批判地總結和吸取了法家推行“霸道”、實行“法治”的經驗,把“王道”和“霸道”、“禮治”和“法治”結合起來,提出了“隆禮”“重法”的政治論。
道家的理想先秦道家是諸子百家中很有特色的一派。老子和莊子透過各自對“道”的哲學思考把後世的目光引向了宇宙本體,從而牽出了一個嶄新的智慧世界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爭而自來。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的繼承人莊子,更是不理世事。道家無為的思想,在漢初被幾代皇帝採納。不過道家最大的貢獻就是創立了中國式哲學理論。
墨子——黑暗王國的理想主義墨家理論顯然超前了,墨子是在儒學理論中窺破理想與主張的矛盾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向儒家發起攻擊的,並由此形成了自己“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非樂”“節用”“節葬”“尊天”“事鬼”等主張的。
他的學術被斥為“賤人之所為”,諸侯王們假惺惺地把他當做花瓶供養,“道不行不受其賞,義不聽不處其朝”,於是墨子這劑出自野草之根的良藥處境尷尬。
法家韓非子——帝王術的鼓吹韓非 ,南韓貴族,戰國末期人,法家的主要代表。與李斯一起曾師從荀子,後來講究法家之學。
韓非總結了前期法家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思想,提出了以法治為中心的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思想。
而秦橫掃六國,採納的恰好是法家的思想。而實際上後期歷代帝王對內都是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並用的手段。
作為法家理論的集大成者,可以說韓非是“帝王師”了,他的理論對後來的封建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從秦始皇開始,維護和加強皇權一直是封建帝王的努力方向。
而真正儒家走向政治舞臺是在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的天合一的理論,把皇帝視為天命所歸,贏得了統治階級的青睞。從此,儒家思想才成為歷代封建帝王的統治理論。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孔子的理論是什麼時候超過百家上位的。實際上包括春秋戰國、先秦以來,不少國家的統治者一直是以法家思想為指導的,孔子及其弟子們雖然到處推行儒家思想,但是並沒有得到諸國的重用,甚至在漢朝早期也並沒有推行儒家思想。
戰國及先秦重用法家思想的原因由於中國尚未統一,延綿了幾百年的亂世中,戰國時期各國統治者們最為需要的是能夠增強綜合國力的治國方針,從而能夠在對外戰爭中取得勝利。各國變法不斷,便是法家思想對周禮的一次次衝擊,主要如下:
1、法家主張“不法古,不循今”,很多具體措施都是向舊貴族開刀,既然要開刀,那就必須打擊舊貴族能夠世襲的理論基礎,也就是周禮。
2、戰爭時期容不得德治,國家內部嚴刑峻法,不講人情,這也與周禮以德行教化天下有所背離。
法家的思想確實增強了實施變法國家的國力,將從舊貴族手裡搶來的土地分給有功的人才,這也是為什麼變法最徹底的秦國最後統一了天下的原因。所以戰亂時期孔子“克己復禮”要求恢復周禮的那一套不吃香,國家存亡之際首先講的是實力,誰去給你恢復周禮,自然儒家思想行不通。
但是秦朝時由於六國初定統治基礎不穩,加上要抵抗北方匈奴入侵,修築長城,社會底層民眾苦不堪言,這時候有返古的思潮湧動,不少儒生借古諷今,在宰相李斯的建議下焚書坑儒,非要在一條道上走到黑,最終法家思想在秦朝演化成了國家威嚇主義,以刑去刑,可惜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最終秦朝被此起彼伏的起義推翻。
漢武帝時董仲舒順應時勢創立新儒家思想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即位不久,算是社會初定,下詔徵求治國方略,漢武帝親自出題將自己對社會局勢的疑問拿來考試,由全國的人才參加考試答題,三問三答,廣川人董仲舒脫穎而出,這才有了標誌性的《舉賢良對策》,基本意味著儒家思想開始上位,開創了一千多年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
董仲舒的觀點主要如下:
1、提出了受命於天,天人感應。創立了所謂“天”這個概念,是“天”讓皇帝來統治國家,皇帝就是“天子”,皇帝要修自己的德行,順應天命,才能教化萬民,建立上下尊卑的秩序,但是皇帝如果倒行逆施,天也會把權力收回去。這一下子就建立了皇帝統治的理論基礎,漢武帝聽到這條自然產生了興趣。
2、陰陽說,董仲舒提出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就是德治,陰就是刑治。從春夏秋冬的執行闡述天道提倡德行而不是刑罰,刑不能任用來治理社會,就像陰不能用來完成年歲一樣。因此執政要順從天意,重用德行,而不只是刑罰。
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3、提出大一統,要罷黜百家。董仲舒認為如果放任百家爭鳴,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社會沒有統一的標準,法令制度多次改變,在下的百姓不知道應當怎樣遵守。因此要把凡是不屬於六藝的科目和孔子學術的學說都一律禁止,不許它們同樣發展。邪僻的學說消失,然後學術的系統可以統一,法令制度就可以明白,人民也知道服從的學術了。其實這和秦始皇時期的焚書坑儒的理念如出一轍,不過推行手段沒有那麼暴烈。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董仲舒高明之處在於推銷思想時很講技巧,他以孔子的儒家思想為核心,夾雜陰陽五行學說,輔以法家,同時創立所謂天人感應、大一統、君權神授等概念,完美地契合了當時的社會局勢和統治需要,從而成為了歷代封建統一王朝所推崇的學說。不過這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了不小的差別,不知道孔老夫子在世的話,對董仲舒的學說又是一番什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