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妹日常

    色難,這是論語裡面的一句話。意思就是子女孝順父母要從內心深處真正的孝順父母。

    這是我看到這個標題特意去百度查的,因為說實話我並不知道“色難”是什麼意思?

    作為現代人,肯定是更能接受色難的。因為色難比較開明,它實踐起來的方式有很多種,不限制。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它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則太霸道,它把所有人聚集到一起,告訴你們“如果不生孩子,你們就是不孝順!”這簡直太粗暴直接了,似乎兩個相愛的人的結合就是為了讓上一輩抱孫子一樣?作為現代人的我們,肯定是接受無能的!

    作為父母,我其實很想問一下你們:“當初你們決定要生下我們的時候,你們的內心獨白是什麼?”是否是上一代的逼迫?亦或只是想體驗一下做爹媽的感覺?還是真心想創造出一個生命來跟你們一起感受這世間的美好與殘酷?

    而以不生孩子就判定子女無孝心顯得太功利化,也太自私!如果每個孩子孕育的時候就能做選擇,作父母的你們能保證孩子就願意以這樣一個理由被生出來嗎?我想所有的父母都不敢保證吧?而且每次一聽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的時候,總有一種“養老”的意思!似乎孩子生下來就是為了保障父母老年生活的!我說這話的意思並不是鼓勵孩子不養老,不管是作為子女還是作為父母,我們雙方對對方都是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的,但這個責任和義務是雙方發自內心的,大家都預設並尊崇的一種東西,而不是一種道德枷鎖!

    作為已經是孩子他媽的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的度過一生。從我們決定孕育他的那一刻,我們也只是希望他能來到這世間跟我們一起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

  • 2 # 覺智師兄

    我覺得應該遵崇第一種!“色難”

    色難出自於《論語·為政》裡,子夏曾問過孔子,何為孝,孔子的回答是:“色難”。“色”乃和顏悅色的意思,“難”意為困難,“色難”的意思就是說,孝順父母,不給父母擺臉色看,是最難的。

    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有很多種方式,和顏悅色的對待父母,讓父母高興也是一種。孔子所說的孝道,包含精神和物質兩個層面,而尤其重視精神層面的孝,精神方面的東西可以從外在的面容語言行為等方式表現出來!俗話說待人如待己,我覺得對待父母比對待自己要更好一些,父母的恩情對於我們來說無以為報,我們如果對待父母都不好,那是不是極其忘恩的表現?如果有子女的人,我們對待父母都沒有好的臉色,以後我們的子女可能對我們也沒有好的臉色,我們要給子女做好的榜樣,並且言傳身教。

    我們大多數人在生活中,與陌生人或者同事同學我們一般都是以禮相待,表面上給人的印象不錯,不過回到家中對待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本性卻完全暴露無遺,對自己的父母輕易發脾氣,我覺得這樣很不好!我們不經意的態度,往往傷害父母最深。如果真心愛父母,不一定要給錢才是真正的孝順,應該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可以做一些小事情,注重一些細節,讓他們真正感到溫柔和愛,最主要我覺得還是對父母要有一顆恭敬的心!隨著年紀的增長,很多父母可能頭腦和身體不再像年輕時候靈活,對事物的反應也會變慢一些,做事也會出現一些錯誤,父母的不足,千萬不要抱怨和責怪,可以耐心教導,沒有人十全十美,我們可以多看父母的優點,多讚美父母。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覺得不能完全被尊崇!

    這句話出自於孟子,《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整句的意思是:不孝的行為有3種,無後是最嚴重的!舜娶了媳婦兒沒告訴(父母),這就叫無後。君子的話,還是應該先通知父母一聲。

    不孝有三古人的意思按照現代化來講:

    1:父母有犯錯,還聽從不勸告,讓父母犯錯,是第一種不孝。(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也會犯錯,作為子女應該採取正確的方法使他們改正錯誤,以免陷父母於不義)

    2:不孝:按照現代來講指:家裡貧窮,父母年邁,不好好找個工作,不養家餬口,還需要父母養活,是第一種不孝。(父母辛苦把我們養大,我們有了能力應該照顧盡責的父母)

    3:不娶媳婦兒,使家族斷絕子孫,是第三種不孝。(第三種,在封建社會,比較注重傳宗接代,更是天經地義,甚至你生了女兒都不算有後,一定要生男丁,才能算作傳宗接代。在今天看來,這種說法非常錯誤,但那是歷史的侷限性,我們不能拿今日的思想去度古人的思想。在現代來講,現代思想比較開放,很多家庭選擇丁克或者領養或者不生孩子,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這不能說不孝)

  • 3 # 一憶一

    《論語·為政》中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大概就是:子夏問:“怎樣是孝道?”孔子:“ 難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勞,有了酒食先讓年老的吃這就是孝了嗎? "

    所以色難的意思就是:意思是(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

    孟子在《孟子離婁上》中寫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裡的後可以理解為後代,也可以理解為後代人盡責任。

    個人覺得,其實都講究的是一個孝。方式上不一樣,都應該去尊崇。

    孝是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的表現。

    自古代,不論道家,還是儒家。都有很多的書對孝進行描述。孝作為一種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立世的根基所在,相對於其他仁義禮智信一類品德來說,如果連孝都做不到,那又怎麼能讓人相信你能夠有仁義存在呢。

    反觀現代。人們往往重視孩子的文化課教育,忽略了思想教育,有些孩子根本不懂什麼是孝。這就是一種悲哀。父母生育了我們,給予我們生命,滴水之恩,尚且湧泉相報,更何況是養育之恩。人要立足於這個社會,我覺得於情,於法都應該孝。這不僅僅是一種責任,更是做人的一種最基本的思想。也是人類能延續至今的原因。

    "色難"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兩種論調,現代人都應尊崇!

  • 4 # 天馬行空君

    先說結論:讓我選的話,我尊崇第一個,“色難”,也即是“對父母態度好”的意思。

    接下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色難” 出自《論語》的為政篇。

    全段是這樣子的: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大意是:

    子夏來問孝,孔子說:“父母有事的時候,我們做兒女後輩的接過來做,;有好吃的,就拿給父母長輩吃,你覺得這樣就是孝嗎?不是的,態度很重要。”

    孔子的話意思是說,就算你幫父母把活幹了,有東西吃先給父母先吃了,但是臉上態度不好,也不能算是“孝”。所以“色難”指的是不管什麼事,對父母一定要態度好。才能稱得上“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出自《孟子》的離婁章。

    全段是這個樣子的: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大意是:

    孟子說:“為孝的事情有三,其中以延續民族的生命最重要。至於舜沒有先稟告父母而結婚,是因為他年齡已經到了結婚生子的時候,為了血脈能夠延續下去;何況,他也等於已經稟告過了父母,因為身為君主的堯親自將兩個女兒嫁給他的。”

    孟子的話直白一點說:“對於孝道而言,繁衍子嗣,非常重要。”

    那麼同為講“孝道”的兩段話,“對父母態度好”和“繁衍子嗣”本來是沒有衝突的。

    無奈!

    現代社會“丁克一族”的出現,硬是把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給撕開了一道口子。“對父母態度好”與“繁衍子嗣” 竟也給對立了起來。(假如出現了父母非要你們生孩子的情況)

    我的思考,二選一

    前段時間看過一本很棒的書叫《機器人叛亂》,作者把我們個人比做是一部精密的機器人,我們的一切行為都受制於我們的主人“基因”。而基因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複製自己,“基因”可不會在意你這個機器人過得好不好。

    所以,機器人叛亂了。

    現代社會的我們就像是那叛亂的機器人,我們不再聽命於“基因” 去唯唯諾諾。

    我們越來越在意自己是不是過的幸福,今天是不是開心,生活是不是充滿意義。

    所以,讓我選的話,我尊崇第一個,“色難”,也即是“對父母態度好”。

    而不尊崇“繁衍子嗣”,畢竟現代社會,生與不生,是個人的選擇問題了。

  • 5 # 詩驀詩書畫

    “百善孝為先”,孝字頭上一畝田,殷勤勞作才為先,無論古今這兩種論調都應尊崇。

    一,何為色難?

    “色難”是一個漢語詞彙,是一個形容詞。“色”即臉色,“難”即難看、困難。出自孔子《論語·為政》。子夏問孔夫子:“何為孝道?”孔夫子答:“色難”。

    難在哪裡?難在子女的容色上。

    意思是對父母要和顏悅色,是最困難的一件事了。咱們都知道,隔代都會有代溝,有時一言不合就鬧僵。你媽覺得你冷讓你穿秋褲,你不同意一臉不高興,還嫌她哆嗦,這就你不對了。我媽讓我穿秋褲,我二話不說,拿著就穿上,還親了她一口說,還是媽媽最貼心,我媽笑得合不攏嘴。出了門,我悄悄找個地方把秋褲給脫了。

    如果你覺得“色難”,那是因為你和父母之間有些事不懂拐彎去處理,不懂換位思考去溝通。難就難在這。

    二,何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出自《孟子離婁上》。意思是:不孝順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樣的行為是最不孝順的。這裡還談到舜沒有告訴自己的父母就娶了妻子,就好像當他父母不存在一樣,就是無後的解釋。孟子曰:“是君子還是應該先通知父母才對。”

    孟子有道:尊重父母就是孝,晚輩做一些事,特別是人生大事,還是要先告訴父母,徵求父母的意見,如果做不到,何談什麼“孝道”?近現代觀點爭議

    在現代很多人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誤解為沒有生育後代是最不孝。以原孟子的話意確實不是這個意思。

    如果“不孝無後為大”,那麼這裡五不孝中肯定有一條是“無後”,但是五不孝沒有一條提及“沒有後代”。理由二,“為無後也”,如果“為”翻譯成“為了”表目的的話,原文就成了“為的就是沒有後代”,明顯不符合語意。

    總結來說,無論是“色難”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都是古訓。對於長輩做晚輩的都要去尊重與真心實意去和睦相處,代代相傳“孝”字才能一馬當先。

  • 6 # 有得觀史

    古人講究禮教,可是華夏曆史著名的舜帝做了不講“禮”的事,他沒有告知自己的父親,私下娶了堯的兩個女兒。

    舜私自娶了堯的女兒也是無奈。舜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死了,舜的父親再婚,生下舜同父異母的弟弟象,象母子二人擔心舜的父親死後,舜會分走一半家產,於是象、舜的後媽和舜的父親三人合謀收拾舜,他們“終日以殺舜為樂”。舜為了活命逃出家門。

    舜德行好,能力強,被堯帝相中,打算將兩個女兒許配給舜,並把舜當做接班人培養。

    舜要是把這事告訴父親,舜的父親會說,象比較合適,讓堯的女兒嫁給象好了,那樣舜就娶不到堯的兩個女兒了。

    可是舜不把娶堯的女兒之事告訴父親,他就失了“禮”,就是不孝,因為在古代,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舜是古代有名的好首領,失“禮”之事,有損於舜的光輝形象。

    孟子為舜開脫,於是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舜要告訴父親娶媳婦的事,媳婦娶不成那才是最大不孝,所以舜不能告訴父親他要娶堯的女兒。這樣舜就不是不孝子而是孝順兒了。

    孟子為舜開脫是有邏輯基礎的,古代中國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沒有後代就無法把家業傳承下去,因此,沒有後代的“絕戶頭”是很讓人看不起的。中國至今還男多女少,就是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深入,生活條件得到巨大改善,思想觀念也發生轉變,最近十幾年,城市,特別是一些相對發達的城市,孝順和傳宗接代逐漸失去聯絡,人們更喜歡生女孩,因為普遍情況下,女孩比男孩更孝順。

    現代,漸行漸遠地傳宗接代意識,讓色難顯得更為重要,而獨生子和生活的巨大壓力,讓色難也顯得更加稀缺。

  • 7 # 秋水長天H

    “色難"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是儒家孝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孝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但傳統孝文化中的"愚孝",並不值得提倡和推崇。

    想做到“色難",的確不容易

    "色難“出自《論語》,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是說:“孝敬父母並時刻保持良好的態度,是難以做到的事情。遇到需要解決的事情,晚輩替長輩做了,有了好吃的,讓父母長輩去享用,難道這樣就足以稱得上是孝了嗎?“由此可見,“色難“難在不僅要在物質上滿足父母長輩,還要在他們面前經常保持和顏悅色,在精神層面慰籍他們。

    ”色難“難在何處?難在要你長期有一顆恭敬的心,難在要你長期有一個謙和的態度。就是說要經常對父母微笑,經常用心靈去感受他們所思所想。對於年邁多病的父母不嫌棄、不拋棄,在心煩的時候不對他們發脾氣,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的對待他們,讓他們生活的開開心心。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體現一個人的素養和品質。可現實生活中,子女也有生活壓力和種種煩惱,因此,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百善孝為先“。作為子女,應當真心愛護父母,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父母感到快樂、幸福。父母也當包容兒女偶爾的“色難看“,這樣的家庭才能和諧美滿。

    該如何解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對於該段文字的解釋,目前有兩種觀點。

    一種是曾經廣泛傳播的觀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後,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最大的不孝。這顯然是違背聖人孝道思想的錯誤詮釋,導致許多人以為不結婚、沒有子嗣就是最大的不孝。若照此邏輯,一個人只要生孩子,哪怕他平時事親蠢惡,也能算大孝嗎?因此說,後人以訛傳訛,將“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是對聖人理論思想的歪曲和誤讀。

    經過聯絡上下文和專家的資料考證,這段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娶妻的時候沒有稟告父母,是沒有盡到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什麼區別的。"由此看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聖人本意是說“沒有盡到做後輩的本分,才是最大的不孝。“

    孝道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礎,也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基礎,當然應該推崇。但自漢代獨尊儒術後,"以孝治天下“,出現了大量利於統治階級統治的“愚孝"文化,這是對孔孟孝文化本意的嚴重曲解。新時期,對“色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傳統的孝文化,我們理應賦予它和諧家庭文化的新內涵。

  • 8 # 三國演義的智慧

    孝道文化,是我們中國的寶貝,也是世界的寶貝。孝道,在中華文化體系中、居於核心位置,這些是我們必須知道事情和道理。

    關於“色難”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應該有一個繼舊開新的認識和實踐過程,也就是我們充分理解這些孝道的要求,並且在當今找到出路和繼承之道,為未來做好基礎和準備。

    子女孝養父母,是無可爭議的責任。但是,子女孝養父母,卻有不同的表現與層次,我們應該做的更用心,爭取做的更好。

    哪三個層次呢?

    讓父母有良好的物質保證。也就是吃飽、穿暖、體面,能夠老有所依。但是這畢竟只是最低層次,我們要不斷的求上進。

    更高的層次是讓父母,在精神層面得到保障。也就是說,子女可以善終始,能夠恭敬、有禮,不讓父母難堪,在保證衣食住行的基礎上,心存敬意,恭恭敬敬,矢志不渝,讓父母時時處處感覺到生活的溫暖和親情。

    最高層次是讓父母揚名!也就是子女們、好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在社會上,取得好的成績和成就,贏得大家的認可和尊重,使自己的父母臉上光彩,一家人揚眉吐氣,美名傳!

    我們來看看代際傳承問題!古人鞭策警示我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用意是:

    家與國一體,過去現在未來,一脈相承,我們的存在,在於先人,所以我們要傳之於後世,永續經營。同時,我們要理解,代際傳承,包括血統傳承、技藝傳承、理想傳承,等。

    也就是說,我們承恩澤於先人,我們要把家道、文化、責任、理想,統一起來,傳承下去!所以,我們要做的繼舊開新是:積德行善、履行責任、勇擔重擔、繼承理想、傳承光榮!

    孝道文化是我們的根本!

    我們對天地孝、對父母孝、敬畏聖賢、不忘根本!

  • 9 # 小河燾燾

    色難,是形容子孫不孝,給父母臉色,應遵崇“和顏悅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視其情況而言“是不要還是不想要”。

  • 10 # 海上藍風

    “色難”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是儒家“孝”文化的重要內容。首先“孝”是值得推崇,但“孝”也應該與時俱進。經過人類幾千年的進步,我認為應該賦予“孝”字更多的內涵。

    色難是一個漢語詞彙,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多指對待父母要真心實意。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出自《論語·為政》。色難:(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譯文:子夏問:“怎樣是孝道?”孔子:“ 難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勞,有了酒食先讓年老的吃這就是孝了嗎?"

    色生氣;變臉。如:色作(作色,改變臉色);色勃(驟然變色。發怒的樣子);色動(臉色改變)。

    現在社會人類更加文明和開明,無論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以理服人。並不能一味的“愚孝”,或者說“愚孝”已經不能算孝,因為它會給社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問題,比如現在蠻不講理的老人~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說的,記述在《孟子離婁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對於傳統觀念,沒有後來就是最大的不孝,而且中國傳統認知就是男孩傳後,而在中國實行計劃生育間,這種認知顯然已不符合國情

    綜上所述,“色難”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孝”文化值得推崇,而具體的“孝”行為,需要與時俱進。

  • 11 # 靜依解道—玄同文化

    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說一下這個問題的本身,是有問題的,“色難”也好,“不孝有三”也好,本身都是貶義的,不管現代社會是否推崇傳統孝道,問題中的這兩類,都是人們不應當尊崇的。

    先來說這個“色難”。這個詞,出自《論語•為政》。什麼是色難?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父母長輩有事,子女可以服其勞,有好吃的,先讓父母長輩吃,這樣是不是就是孝呢?這裡面最難的,是子女對待父母長輩的臉色啊。

    有句俗話“久病床前無孝子”啊,我們想想,我們是否在父母過問我們生活的時候,我們表現出一臉的不耐煩;我們是否在父母操心我們工作、子女、婚姻等等的時候,表現出一臉厭惡呢?

    有的人恐怕為了躲避父母的嘮叨,連家都不願回……

    老年人的孤獨,又怎是一個“色難”就能說的盡的呢?

    至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更是人云亦云,漸漸不知來處了。

    這句話,出自《孟子》,什麼是三不孝?第一,不能事親;第二,不能事君;第三,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孝有三”。這個即便在我們當下社會,依舊不能說是過時了。

    面對父母的生育培養,我們不能扶養父母,這就不能說是孝,可能,這裡面有國家大義,那另當別論,畢竟我們不能分身,自古忠孝難兩全。對於忠君愛國,這便是當下孝道的第二個要求。如果你身上沒有國家大義,你又不去扶養父母,那這個人的道德水準,可謂是非常低下了。最應當解釋的,便是這個“無後為大”,這可真不是說你不給老人添個孫子就是不孝,那是什麼呢?是道德的傳承,成為一個真正立身行道的人,這才是孝道當中最重要的一項。孟子當時說帝舜,沒有稟告父母,私下的就娶了妻子,這種不告而娶的行為,是無後的行為。對於一些膝下無子的朋友,也要樂觀,因為孝,更在於傳承和後繼,如果我們能夠秉乘並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話,那麼,也是對父母和國家盡忠盡孝了。

  • 12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題主好,這兩個觀點不矛盾,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選擇。

    “色難”,出自《論語 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簡單說就是:不要以為有事情自己做,有活你來幹,有好吃的給父母先吃,這就是孝順;對父母要能做到和顏悅色,這才是真的孝順。《為政》篇還有一章句: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侍奉父母,如果不心存敬意,那和養狗、養馬有什麼區別。“孝敬”,敬是孝的本質,沒有敬,那只是一個假象。

    放眼當今社會,這種假象都做不到的人不知有多少?中國社會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贍養老人既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如果有家庭責任心,有社會擔當精神,應該能做到和顏悅色吧。《論語》中孔子論孝的章句很多,讀《論語》最好是通讀,多讀幾遍,結合現實人生來理解會有更大的收穫,只要人還是人,《論語》就有它的價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 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句話是孟子給舜做的辯護,舜以孝聞名天下,可老爸瞽叟非要置他於死地, 只是為了舜同父異母的弟弟象能獨佔家產。舜結婚沒有告知瞽叟,依禮,婚姻大事當先告知父母,才能迎娶,否則會被視為不孝。舜清楚瞽叟知道他要結婚,必然從中破壞,事情根本就成不了,所以先暫後奏。有人以此向孟子發難,孟子解釋說:不孝有三種情況,斷子絕孫是最大的不孝,舜不告訴父母而娶親成婚,是因為他知道,告訴了父母事情就成不了,就會斷子絕孫。為了不斷子絕孫,所以他先斬後奏,君子都會認為舜不告如同告了一樣。

    《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現在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但不少年輕人一胎都不想要,更有獨身主義者,從古禮來講,這是極大的不孝。很多人會鄙視這些禮俗,但從現代社會的責任來講,這也是不對的。馬克思講:人類的生產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資料的生產;一個是人類自身的生產。人人都不願意承擔這一社會責任,那人類就只有滅亡一條路了。

    歷史是割不斷的,文化也是傳承發展的,很多東西在道理上是古今想通的,我們也不談尊崇什麼,正確的認識,理智的對待就行了。

  • 13 # 淺書百物語
    首先要說明,“無後為大”的“無後”,不是“沒有後代”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原文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啥意思?這是孟子批評舜不孝順,沒打招呼就結婚,眼裡還有沒有長輩了?

    這裡的“無後”,指的是“沒有盡到作為後輩的本分”,和生不生孩子沒什麼關係。

    那麼是誰把這句話曲解了呢?

    是東漢末年一個叫做趙岐的人,他弄了一個《十三經注疏》,說白了就是自己的讀書筆記和書評: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所以,現在催著你要孩子口中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並不是孟子的本意,而是後人的解讀而已。

    色難,是真的很難

    說完了“無後為大”,再說色難。

    色難就很好理解了,這句話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問什麼是孝的時候,孔子回答他的: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簡單來說,色難就是對父母的態度不好,沒個好臉色。

    好了,讓我們這些21世紀的文明人想一想,我們真的能做到對父母和顏悅色嗎?

    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和子女是最為原始、也最為堅固的親密關係。所以有人說家這個地方其實很殘酷,因為很多時候正因為我們知道家是吵不散的,所以在家裡總會說出那些難聽的話,擺出那些難看的臉色。

    相比起來,“色難”對現代人更有警示和教育意義

    孟子的“無後為大”和孔子的“色難”,其實並不衝突,但相比起來,我覺得還是“色難”更有警示意義一些。

    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現代社會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的文明和道德,孟子所說的“無後”(沒盡到後輩義務),在當代社會已經變成個例了。

    但“色難”,依舊是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大問題。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說“色難”,是建立在“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你不僅得做,還得和顏悅色、客客氣氣的做。

    人都是需要被認可的,如果子女真心實意地做了一些事,但父母不認可,該怎樣辦呢?

    就拿我來說,我的父母習慣飯後出去散步,但現在防疫形勢嚴峻,所以我給他們買了一臺跑步機。

    是好事吧?但我爸媽並不買賬,反而數落我亂花錢,這時候我臉色能好得了嗎……

    問題出現了,很多時候子女並不是發自肺腑的想做“孽子”,而是因為評價孝與不孝的標準總是掌握在父母手裡。子女也許已經做的很多,但父母就是聽不進去,甚至還要認那個推薦保健品的人當乾兒子……

    “色難”的破解,需要一些“聖人婊”的思想

    現在網路上出現了許多“聖人婊”,就是無論你說啥,他總能搬出道理來數落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壓制你。

    “聖人婊”的核心思維是:消滅自身需求,滿足他人慾望。

    這當然是扯淡,但是想要解決“色難”的問題,其實是需要一些類似的思想的。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產生矛盾,最主要的原因是認知重心的不同。父母關注的重點和子女關注的重點,有時候會南轅北轍,很多時候看起來雙方在爭吵一件事,但其實說的完全是兩件事。

    解決分歧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夠做到換位思考、求同存異。

    正如《了不起的蓋比茨》的作者菲茨傑拉德所說:“一個人能夠同時保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等智慧的標誌。”

    至於趙岐曲解後的“無後為大”(不生孩子是不孝順的),我是一萬個不認可的。

  • 14 # 老太陽慢讀

    這兩種論調都是談論孝道的。但是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孝道是什麼?

    如果題主是在道德層面來談論這個問題,那就是兩種都要尊崇,不管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是“色難”,都是聖賢書裡的孝道,都沒毛病。

    但如果題主將他們落實到生活中,咱就用最近大熱的《囧媽》來說說,真不是尊崇哪個那麼簡單。

    01無後為大:這事情大,而且難

    第一、“無後”原意不是斷香火

    我們現代理解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指的是孩子沒給爹媽生兒子,家裡斷了香火。這說法由來已久。漢代趙歧在《十三經注》認為孟子這話就是這麼個意思。

    那孟子到底是怎麼說的呢?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完整的原話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原文的意思是,舜帝結婚,沒告訴自己爹媽,這麼做不君子。孟子本意的“無後”,是指作為子女,應該盡到後輩的責任。

    第二、“無後”不同時代有不同標準

    孟子時代,“無後”就是子女沒盡到責任;

    漢代後,“無後”就是做兒子的沒生出兒子,斷了香火;

    我們的父母輩,更多要求我們“乖”。就像《囧媽》中,徐伊萬老媽吶喊:

    “你怎麼一點都不乖呀你!”

    前幾天給孩子申請專屬銀行卡,卡面上可以訂製幾個吉祥的字,我在“聰明”、“伶俐”、“富貴”、“吉祥”等一堆吉祥話裡,就看見“平安”兩個字。我既是孩子,也是母親,只希望孩子平安順遂就夠了,“惟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我都不求。

    我想,我這樣的媽,代表了一大部分父母。只希望孩子幼兒園不被虐待,讀書時不被霸凌,有份喜歡的工作,找個心愛的人,平安度過一生。

    第三、我們大部分子女做的都不如徐伊萬

    《囧媽》中的徐伊萬和我們每個人一樣,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回家陪媽媽。

    但是他已經盡最大努力,做到“有後”。

    徐伊萬雖然工作很忙,但是依舊安排出時間陪媽媽去莫斯科演出。當然他安排的時間是坐飛機去,而不是做六天的火車。從大方面來看,他這樣做已經很難得。那天去莫斯科他不單純是陪媽媽,還有其他的阿姨。相當於一個人帶著一個老年旅遊演出團,算是不錯的兒子。我們有多少人,能分出心思來陪父母實現夢想呢?

    再有,徐伊萬沒時間回家照顧媽媽,他給媽媽找了個保姆,但是他媽媽疑神疑鬼,總覺著保姆不是好人。的確,父母更需要兒女的陪伴,但是有多少父母沒有孩子陪伴的同時,拖著衰老的身體,自己照顧自己?又有幾個人能夠像徐伊萬這樣,為自己媽媽找個保姆都這麼花心思?

    02色難真“難”,古人誠不欺我

    第一、與“有後”相比,“色難”真得很“難”

    “色難”出自《論語·為政》。是子夏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道,孔子對子夏說的。原文是: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的意思是,父母有事子女去操辦,又好吃的讓父母先吃,這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孝道是對父母和顏悅色,這是最難的。

    色,就是生氣的意思。色難,就是跟父母不生氣。

    連孔聖人都覺得難,可見這事沒幾個人能做得到。

    這一點,清代教育家李毓秀就比較想得開,他在《訓蒙文》中,“入則孝”的部分,對“色難”這事半個字都沒提,反而多次提到“有後”之事。

    第二、為什麼說“色”難

    色難首先不是子女的事,是父母的事

    投胎是個技術活。

    真要攤上《小歡喜》裡英子她媽;《都挺好》裡蘇明玉她爹;《歡樂頌》裡樊勝美她爹媽……色難,那真是難於上青天。

    《原生家庭》、《情感勒索》賣得那麼好不是沒有理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對於這些人來說,就是一碗毒雞湯。

    當然,更多的父母沒有那麼糟糕,沒有孩子之前,我也不這麼認為。但有了孩子以後,我時常自省,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有時焦慮、有時情緒失控。這些糟糕的情緒,讓我把孩子當成一個垃圾桶,去發洩和放縱。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每當父母指責孩子做不到“色難”時,是不是先想想,自己在孩子心中,到底種下了什麼種子?

    色難是父母子女生活習慣的衝突

    《囧媽》中,徐伊萬和媽媽的生活衝突就很典型。

    徐伊萬急著出國,在登機口才想起來護照被媽媽要過去了,他很著急;

    回家拿護照發現密碼鎖下面,被媽媽上了一把巨大的鐵鎖,這時候他很無奈;

    他聯絡媽媽之後才知道媽媽在去莫斯科的火車上,自己工作忙到死,安排好了時間坐飛機陪媽媽去莫斯科,可媽媽就要做火車,還說走就走,這時候他有點窩火;

    面對媽媽見到他之後的驚喜,他的情緒終於爆發,批頭蓋臉就一句:

    沒有一個人願意衝著自己的媽媽發脾氣,每次情緒失控,都不是因為一點小事。

    徐伊萬拿到家鑰匙下車後,他媽媽在火車上抹眼淚。但徐伊萬下車後心中也不痛快。每一個跟父母發完火的孩子,都會陷入深深愧疚之中。

    “色難”要看父母能不能認知到,你是他們的孩子,但你是成年人

    很多為人父母的人看到後,都會不以為然:在我眼裡,我的孩子不管多老都是孩子。

    這話沒毛病,但是身為父母,你可以永遠向疼愛孩子一樣疼愛自己的子女,但是不要忘了,你孩子已經是成年人,你不能再想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們。

    看看《囧媽》中,徐伊萬對媽媽的情緒失控:

    因為心裡不痛快,徐伊萬和娜塔莎喝酒、去扔戒指。本來兩個人什麼事都沒有,但是他媽媽認為他揹著妻子亂搞。徐伊萬在火車尾節,和媽媽吵得不可開交。

    這一節,我想很多男士都很有共鳴:處於媽媽和妻子之間的男士們,兩邊為難。這時候,媽媽對兒子婚姻的干涉尤為讓人惱火。

    但是哪個母親插手兒子的感情問題能夠解決問題?只能讓問題越來越糟糕。

    徐伊萬的失控,讓很多人“極度舒適”。為什麼?這都是他們面對父母的控制,想要逃離:

    但實際上不敢:

    因為一旦反抗,就是不乖,父母就會失望:

    他們甚至會把子女的表現,擴大到自己的婚姻:

    情緒到了那個點,誰能真摟得住?對於這樣的父母來說,孩子發一次脾氣有用嗎?沒用,他們眼裡孩子就是個孩子,他們覺得孩子虛,他們覺得孩子餓。

    色難?真難。難在父母把孩子當做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這部分是不能失控的。所以,他們對孩子的生活要有主控權。

    色難,是一場共贏。

    父母最懂自己的孩子,往往最聽不見孩子的聲音。

    孝順不是子女一個人的獨角戲。作為父母,如果一味搬出聖賢書,要求孩子“色難”,難免有失公允。好的孝順不是孩子向父母妥協,而是幫助父母成熟起來。

    綜上所述,不管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是“色難”,都不只是對子女孝道的規範。相對來說,後者見微知著,更能體現子女對父母的孝。

    只有子女做到“有後”,盡到做子女的責任,儘量保證對父母的陪伴。才有“色難”這一出。

    個人愚見,作為現代人,子女應尊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色難”應該是父母子女共同尊崇的論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類似《大佛普拉斯》這樣的電影?真是太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