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越來越多年輕人支援同性
16
回覆列表
  • 1 # 老老的月光

    謝邀。同性戀有假性真性之分,假性同性戀是由於後天的經歷環境造成的,可以從心理上來調適,真性同性戀基因因素影響較大,那就不是心理範疇的問題了。但是,假性真性的劃分並不十分精確清楚,兩者又有可能轉化,其機制也不十分清楚知道,所以你這個問題就不能簡單的說是或者不是了。

    以上其實不是我要說的重點,我倒建議換一個角度看,為什麼要把同性戀看成是一種病呢?許多我們以為確鑿無疑的事情,其實未必就是事實。比如性別這件事,想必你是自認確信無疑的,老子(老孃)純爺們(娘們)!但實際上,100純爺們和純娘們都是不存在的,極少有的那也是種病。你可以去查查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症。這樣的人雖然有雄激素但完全不起作用,可以認為是100%純娘們了吧?看起來也100%女人,但她的染色體是xy的,以基因來定,這就是個男的。

    拋開這些極端,每一個人都是男女混雜體。說來話長,要從性別的概念說起。最早我們透過性別特徵來區別男女,後來我們發現了染色體的秘密,因此我們得知xy男,xx女,我們的中學生物書也是這麼教的。但這是老黃曆了,後來科學家發現,其實是y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片段決定,因此他們認為這個基因就是性別開關,開就是男,關就是女。再後來,又發現x染色體上也有類似的性別基因,也就是說是兩段基因互爭的結果,表達的那個決定性別。

    我們生來是男女皆備的,初始胚胎同時具有兩套生殖管道。在5周左右的時候,某種機制觸發了性別基因的表達,於是性別開始分化(注:性別決定是受精時刻就決定的,如無意外性別分化通常與性別決定一致),男或女,其中的一套生殖管道開始退化。

    但是隱藏起來的那個就此消失了嗎?沒有,它還在基因庫裡,也許在性格習慣愛好傾向的形成上起作用,也許在下意識裡,在與人的好惡感,在做決定的瞬間起作用。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的,在那些偉大的繪畫、細膩的歌唱、悱惻的詩句裡,我看到了男女共生的靈魂。

    性別不是兩個點,而是一條線,一頭是純爺們,一頭是純娘們,每一個人都在這條線上擁有自己的刻度,或許我就是70%男,30%女?那麼假設一個外表男性體徵,60%男40%女的人,愛上了另一個40%男60%女,也是男性體徵的人,這就是我們眼中的有病的同性戀了嗎?

    最後說一句,也許100%男+100%女是最完美的配對,但那是總和而言,獨立的百分百就是兩個病人。完美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互補我,我互補你,然後成為100%的男人與女人。

  • 2 # 11110022hdbs

    這是一種自然選擇,地球上人類這一物種太多了,人口急劇增加,消耗了過多的自然資源,為了保持平衡,增加同性戀數量。

    同性戀並無好壞之分,也無對錯之分,更無病與不病,他們是基本的人類。

  • 3 # 堅定的無神論者丶

    我們先把同性戀看成一個疾病,那麼作為“患者”來說,同性戀者得了這個病以後,會造成身體上和心理上的不適嗎?

    身體上肯定不會,性取向並不影響他的性功能,一個同性戀者完全具備跟異性交配並且生殖的能力。

    心理上呢?答案也是不會,性取向為同性戀既不會像精神分裂症一樣痛苦,也不會像自閉症一樣沒法和普通人正常交流。如果說同性戀心理上很痛苦,也並不是這個“疾病”是?帶來的,而是社會的其他人的歧視帶來的,這種痛苦並不來源於“疾病”本身。打個比方,左撇子其實自己一點也痛苦,但是家長老是因為這個打罵小孩子,小孩子很痛苦。但這個痛苦並不是左撇子帶來的,而是來自於父母認為左撇子是壞習慣而來的指責。

    總結一下,這個“疾病”在肉體上和心理上都不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和不適感,而且還能參與者帶來愛和快樂。為什麼要把它定義成一種病呢?世界衛生組織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把同性戀剔除出精神疾病的範疇了,為什麼我們反而又要重新把它定義成心理疾病呢?

    既然同性戀不是一種疾病,為什麼他會被大多數人反對。同性戀違反了什麼?挑戰了什麼?

    我覺得同性戀除了違反和挑戰異性戀發明出來的婚戀制度以外,什麼也沒違反,什麼也沒挑戰。違反自然麼?我們現在的衣食住行哪一個是順應了自然的?人類如果是個順應自然的物種,就不會爬到食物鏈的頂端。如果繁殖就等於自然的話,一夫一妻制也違反自然,多夫多妻制更適合繁殖不是麼?動物界的動物失去繁殖能力以後就會被族群拋棄,因為老去的動物活著只會跟後輩爭奪資源。那我們贍養老人是不是也違反自然?生老病死是自然,那我們的醫療是不是違反自然呢?自然界就是弱肉強食,那我們的法律是不是也是違反自然的呢?

    人類從來不懂自然,人類只懂規律,並按照這個規律制定規則,並把它變成真理。

  • 4 # 黃鶴樓外聽江聲

    談一個社會問題吧,現在的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117/100(男/女),如果100對組合成功,另外17人將孤單終身嗎?其實人活著是要相互取暖的,有人相伴的日子才不會孤單,喜歡同性都是個人自己的選擇,沒妨礙到誰,也有利社會穩定,所以應該得到尊重。我不會傾向同性,但我尊重個人自己的選擇!

  • 5 # 三更時分柳樹qian

    怎麼可能是心理疾病呢!同性戀也是愛情啊,只不過他們只是喜歡上了和自己同性的人罷了,並沒有做錯什麼。我們並沒有對別人的生活甚至愛情品頭論足的資格,更不能認為那是一種心理疾病。一味地用所謂的世俗想法對他們進行道德綁架就太過分的,如果人們多一點容忍和寬容,不要一直用世俗的想法來限制他們自由選擇愛人的權利,或許很多同性戀者就不會過得那麼痛苦了。

  • 6 # 都賴倫桑xyq

    你滾,同性戀才不是病,直男癌才是病,人家礙你事了麼,噁心,不要說什麼男同容易得艾滋,好像異性就不得了一樣,別網同性戀身上亂戴帽子,而且中國以前是沒有艾滋的,是有的女的嫁去非洲傳過來的,呵呵,同性戀和異性戀都一樣,只是喜歡的人不一樣而已

  • 7 # 電風扇很熱

    說實話我非常願意是一種疾病,並且還可以被治療。要是能治好我花多少錢都願意。你以為我們願意當同性戀呢?性取向出生就已經決定,請恕我無能為力。

  • 8 # 職乎者

    同性不是病,異性只是為了生孩子,同性才是真愛。哈哈,這樣的話看的很多了,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其實同性戀也沒什麼錯啊,人家想喜歡誰那是人家的自由,只要雙方願意,就算合理合法吧!沒什麼的

  • 9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要說同性戀是病,那麼夫妻之間的性生活也是病。男人找女人也是病。美麗鮮豔的花 大家都會不免多看幾眼的,難道還要分 雌花還是雄花?自己喜歡的就是喜歡,沒有什麼原因。自然也不會是什麼心理問題。

  • 10 # 美髮師燙染

    如果自己是同性戀,這輩子不要因為什麼社會壓力,出來和異性結婚,害人一輩子。有些同性戀,為了給自己生個後代,找異性結婚,可心裡從來不愛異性,把人家一輩子苦慘,可恨,因為我前夫是同性戀,所以:我才這樣說:害我二十年。孩子養大了,房又給他買了,結果逼的我終於走了:有時好恨自己。

  • 11 # 戰勝自己145589706

    就一句話很簡單,真愛不分性別。絕大多數是與生俱來的嗜好,也有是後天因素導致的傾向,不管怎樣,只要彼此惺惺相吸,相愛,投緣就該在一起,說它是心理疾病,是無稽之談。是一些人不能理解,不懂,沒有包容心。非要說它是種病的話,就叫流淌在靈魂深處及肉體的慾望症吧

  • 12 # 狀元79096832

    曾經有一個已經坍塌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從來沒人聽說什麼是同性戀。因為孩子出生後十歲才定性別,所以十歲以前人們都叫孩子,不叫兒子或女兒!婚姻法是人類創造出來的,違背了靈長類動物多樣性的本能,婚姻成了人類自我困擾繩索,世間最大的規則就無規則,我們都是來自天際隕落的星辰,只是忘了回家的路

  • 13 # 上帝之戀

    同性戀當然不是病,我們只是跟著自己的感覺去愛,這並沒有問題,只能說我們愛的那個人恰好跟自己是一個性別的而已!如果您說這樣下去人類會毀滅,那我只能告訴你自古就有同性戀存在,也沒看人類被滅絕了!這完全就是杞人憂天!

  • 14 # 遠哥哥45

    愛就是愛,永遠不應該被當做一種病。同性戀本身並沒有錯,但是由於社會的不包容,多數人的不理解,同性戀群體被排擠到了陰暗的角落裡。不論是誰,長時間的不能融入群體,甚至被誤解,或者被長時間的粉刺,都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會看到同志群體會有個別出格行為,甚至這種行為傷害了他們自身和社會。這樣往往造成一種惡性迴圈。其實大多數人都是一個渺小的個體,渴望愛也渴望被愛,願每個人都能生活在Sunny之下。

  • 15 # 知芯大哥哥

    在很多世人眼中,常認為同性戀是違反常倫的變態行為,爸媽線上心理諮詢師認為同性戀與異性戀是一樣的,都是正常情感的表露,不是一種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只是一種性的傾向,古往今來都存在。打個淺顯的比方:一般人的心臟在左邊,很少數人的心臟在右邊,同性戀較之異性戀就像是“右位心”,儘管她(他)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但只能說是“個體差異”,而不能說是“疾病”,因為她(他)的健康狀態是良好的,同樣的類比,多數人是右利手,少數人是左利手,但左利手並不是病態。

    每個個體都是值得尊重的。個體之間,享有平等的做人的權利,我們不能以多數人的狀態視為正常,少數人就被視為病態。同性戀現象,不是疾病問題,而是一個價值判斷問題,它所反映出來的是全社會對個體差異性的尊重和人文關懷問題。作為家長,不要強行要求孩子去改變她的性取向,目前也沒有哪位醫生能把同性戀變成異性戀,社會給予她們尊重、接納,讓她們生活在Sunny下,不封閉、壓抑、“規範”自己,鼓勵她們發展和拓寬人生未來,享受人生的快樂和幸福。

  • 16 # 旺財的主銀25782692

    同性戀還不是種病嗎!要是人人都是同性戀那還怎麼繁衍後代!不歧視也不要支援。希望同性戀們潔身自好,如果願意的話儘量去看看心理醫生,我說這句話沒別的意思,也是為了你們好,因為同性戀不是種光榮的事!

  • 17 # 高階使用者級別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是一本在美國與其他國家中最常使用來診斷精神疾病的指導手冊。

    雖然這本手冊受到心理學家與精神病學家的廣泛接受,但是當中的精神疾病列表卻備受爭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手冊第二版(簡稱為DSM-II)中將同性戀列為精神疾病的一種;這個條目在1973年由APA投票透過予以移除(請參看同性戀與心理學條目)。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之統計分類(ICD,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是國際間經常使用的另一個選擇。兩者比較起來,DSM較為精確。DSM與ICD都假設了許多醫學概念以及詞彙,且皆述及存在有明確的違常(disorder),而且這些違常可藉一串判準(criteria)而被診斷出來。不過這是有爭議的,此分類系統的實用性(utility)遭受某些精神健康專家及其他人的質疑。

  • 18 # Bill-Yang

    我不是gay,只是我愛的人恰好是男的。愛情是不需要條件的,我們不是“同性戀”我們只是一樣為了找到自己的真愛而付諸努力和行動的人。我們不是病人,我們只是一樣在殘酷的現實中生活的普通人。不要對任何事情貼標籤。

  • 19 # Cool27988602

    當胚胎在母體內受孕4周時,性別已經開始發育,這時控制性行為的腦部某區域還沒發育完善,有xy染色體遺傳基因的胚胎會發育出男性生殖系統,這時如果睪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不足,不能刺激腦部控制性行為的區域發育,那麼這個腦部區域就會預設發育為女性,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是男同性戀者。所以每種人都是根據自身的基因來行事的,他們並不想這樣,誰願意做被人歧視的人呢?

  • 20 # 最最最八卦

    同性戀不是一種心理疾病。

    同性戀,又稱同性愛,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具有這種性取向的個體被稱之為同性戀者。在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為,但這與基於高階情感的人類同性戀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人類多元化發展的一種具體表現。

    的問題,各種性取向並無優劣之分。關於性取向的產生有很多種理論,當今絕大多數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專家認為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發表的一篇科學文獻表明:長期的實驗記錄證明,同性戀是無法被“矯正”的,性取向無法改變。許多研究人員早已得出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同性戀有深厚的生物醫學基礎,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戀基因決定的,無法通過後天改變,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1996年9月,中華精神科學會設立CCMD-3工作組,重新制定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計劃在隨後的幾年中,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並儘可能與國際標準接軌的”中國標準。新版CCMD在制訂之前,有專門的課題小組對同性戀做研究,在對隨機選擇的51例同性戀者一年多的跟蹤調查發現,只有6人需要精神科醫生的幫助。2001年4月,CCMD-3出版,取消了CCMD-2的“性變態”條目,將同性戀歸於新設立的“性心理障礙”條目中的“性指向障礙[4]”的次條目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親成功,想攜手出去旅行,可是男方提出AA制,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