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
2 # 月滿書樓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一句古話為“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對於這句話的真實性,我們不如一起回顧一下大家熟悉的歷史故事,東漢末年三國鼎立,“魏蜀吳”大漢統治中國400多年,歲月悠久,在這裡應了“合久必分”,後來“魏蜀吳”歸於晉,後來又實現了統一,這裡又應了“分久必合”!事實上,在這裡不僅僅是三國時期,宋遼金戰亂,後來元朝出現統一了全國,明朝清朝相繼也是這樣的,直到新中國的成立,從中國歷史長河來看,“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一個定律,為何說這是一個定律呢?大家試想一下,處於亂世當中,老百姓當然都是希望安居樂業的,民心所向,所以最終必定會實現統一的,而史上的黃巾起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咱們再從另一個方面來考慮,當一個朝代長期處於安定的狀態,皇帝在一個安逸的環境條件下生活,漸漸的就會變得昏庸,而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不少的昏庸之帝,比如,商紂王、隋煬帝楊廣等等。
如果要說史上最無能的皇帝,那就要屬晉惠帝司馬衷了,當年民間發生天災,田間顆粒無收,朝廷的大臣上報皇帝司馬衷,“百姓因為災難沒有糧食吃,許多人都被餓死了”,司馬衷聽後無動於衷,並回應道:“無米食物,為何不去吃肉羹呢?”可以說司馬衷這樣的回答令人很無奈,一國之主是這樣的覺悟,離滅亡還會遠嗎?
根據史料記載,當年晉武帝司馬炎儘管結束了三國分裂的局勢,不過,司馬炎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決定封鎖宗室,而司馬炎死後天下就徹底亂套了,混亂一直持續了16年,這就是著名的“八王之戰”,天下的老百姓也就此過著苦不堪言的生活!
據史料記載,在公元316年,西晉勢力被北方的蠻族滅亡,後來司馬睿建立了東晉,在公元383年發生了淝水之戰,這個戰爭儘管取得了暫時性的穩定,但是事實上仍是治標不治本的,最終在公元420年,劉裕徹底滅了東晉,劉裕在建立新的朝政之後,開始大肆屠殺百姓,目的就是滅了舊族。
說到這裡,就體現出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接著下一句也接踵而來,而後面的這句,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從司馬炎建立晉到劉裕謀反,在這其中體現出了“合不可久,久必分”的道理。所以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後面的一句就是“合不可就,久必分”!
-
3 # 非常同意
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中國封建社會專制的必然結果,從秦始皇開始,到清朝落幕,兩千多年在中國從來就沒有進行過深刻的社會改革,每一個王朝末期,無不例外的都是官僚腐敗,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裡,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只能透過革命,這種暴力推翻前朝的統治,這個過程必然經過社會戰亂,這就是所謂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首先就要從中國的地理位置說起,中國北部是西伯利亞,西部是大沙漠,西南部是青藏高原,東南則是大海,這塊陸地很容易在冷兵器時期互相攻伐,其次就是中原地區的儒家思想,天下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心的思想,所以一旦有一股勢力強大不會像歐洲的很多小城邦國相對和平相處,而是必須是你死我活的戰爭!
-
4 # 蘭臺講史
《三國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人,他寫《三國演義》已是明朝初建天下一統,而天下已經亂了好幾十年,他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成了這部名著很經典的一句話。也是華人對歷史認識的一個著眼點。
元朝大一統之前是宋金西夏三國鼎立,在之前是唐大一統,唐崛起於隋末大亂,就是隋唐演義小說《說唐》裡的“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煙塵”,而隋終結了西晉以來長達三百年的亂世,西晉之前就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主角時代魏蜀吳三國爭雄,三國亂世之前是兩漢四百年(期間也有分合)……
所以羅貫中沒有看錯,以中國的歷史來看,的確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和當時的歷史眼界有關,古代比較封閉,中國就是天下,這樣說沒有錯
但是放眼世界顯然就不是這樣了,比如羅馬帝國在公元475年分裂以後,整個西方文明就再也沒有統一過,雖然拿破崙等人都做過努力
所以就人類歷史來說,一治一亂,分裂統一,只是中國特有的現象
至於中國為什麼要統一,歷史學家黃仁宇做過解釋,因為兩個原因:
1.400毫米降雨線,基本和胡煥庸線重合,這個線以東就是人口稠密的農業區,這個線以西就是不適宜農耕的遊牧區,由於牧業收益不穩定,一旦發生饑荒遊牧民族就會南下掠奪農業民族,世界沒有第二個地方這條線這麼鮮明,所以週期性的饑荒,週期性的南下,這條線很長,如果是像歐洲那樣分裂成很多小國,根本無法防禦,只要遊牧民族突破一個國家,就會把大家都搶光,而且華北平原又特別平,河流還少,為了防禦只能大家統一成一個國家,一起修一道長城,大家共同組織防禦。
2.還因為黃河,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但也是喜怒無常,因為途徑黃土高原,所以含沙量特別大,這就造成他河床很容易抬高,特別容易沖垮堤壩決口,而黃河又有幾千公里長,一個國家也無法治理,因為你這邊修好了,可能從那邊決口,一樣淹到你這邊來,還有國家故意扒開黃河淹敵國,這樣自然引發無數糾紛——解決之法自然是大家在一個國家下統一協調
至於為什麼統一久了又要分裂,黃仁宇先生的解釋是農業帝國不能做到數目字管理,國家體制自然發生腐敗朽壞
加上吳思先生的說法是隨著王朝承平日久,人口增加,而農業社會土地總是有限的,會產生大量的無業遊民,對這些遊民朝廷既無力救濟,也無法管束
配合遊牧民族週期性的入侵,就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獨特的一治一亂,分裂統一,統一分裂。
也就是羅貫中說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5 # 桃花石喀喇
事實上只有中國做到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世界歷史上有許多大帝國只能做到合久必分,分裂久了後就再也沒有合過,如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蒙古帝國。
中國能做到分久必合有三個因素,核心族群人口優勢、核心信仰不曾中斷、地理環境相對隔絕。
【核心族群人口優勢】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漢、唐、明、清四個大一統王朝統治時間超過百年。
這幾個朝代統治民族有漢族和滿族,但都有一個占人口大多數的核心族群漢族,統治者只要搞好同核心族群的關係就能保持國家穩定。
漢朝的核心族群是夏商周三代不斷擴張的華夏族,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混戰逐漸形成了共同的族群認同。漢朝統治時間又高達四百年,是大一統王朝裡統治時間最長的,以至於漢朝滅亡後國民直接被稱為漢族。
唐朝的核心族群是經過魏晉南北朝混合而成的中古漢人,明清兩朝的核心族群是經過宋遼金夏滅亡後互相融合形成的現代漢人。
而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蒙古帝國,不僅統治民族不佔人口多數,被統治民族中也找不到核心族群。只能在各個民族間保持平衡,依靠武力打擊不服從統治的民族 。一旦統治民族武力衰弱,帝國就會土崩瓦解。
【核心信仰不曾中斷】
中國自從周公制定周禮以來,各個王朝的核心信仰都是“敬天法祖”,到了漢朝是尊奉周禮的儒家別確立為官方信仰,從此以後不論是魏晉南北朝和宋遼金夏分裂時期,還是大一統王朝時期一直是官方信仰。
亞歷山大帝國信奉希臘多神教,帝國分裂後除了希臘地區之外,其它地區依舊保持原有信仰。
羅馬帝國早期信奉羅馬多神教,後期改基督教為國教,帝國分裂後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阿拉伯帝國崛起後,東部的很多省份又改信伊斯蘭教,最後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也被信仰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佔領至今。
阿拉伯帝國早期信奉多神經、猶太教、拜火教和基督教 ,帝國建立後以武力推行伊斯蘭教到全國。但因為伊斯蘭教聖人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被殺,伊斯蘭教分裂為遜尼派、什葉派一直仇殺至今。
蒙古帝國早期信仰薩滿教,帝國建立後開始確定藏傳佛教教為國教,但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元朝漢地信仰儒釋道三教,金帳汗國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和東正教 ,窩闊臺汗國和察哈臺汗國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伊爾汗國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帝國的宗教信仰一直沒有統一。
【地理環境相對隔絕】
中國北有大漠、東有大海、南方是熱帶叢林、西有高原與歐亞大陸地理較為隔絕,外來文化到達中國後勢力弱小,也沒有後臺只能中國化才能流傳下來。
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蒙古帝國佔據的都是無險守的歐洲、北非、西亞、中亞等地 ,四面八方都有敵人 ,外來思想文化很容易大規模傳播。只能靠武力強行維持,最後分裂後塵歸塵土歸土,沒辦法重新捏合到一塊。
中國做為唯一一個存活到現在的文明古國,只能說是天意如此吧!
-
6 # 老傅聊歷史
為什麼在歷史上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縱觀中國歷史,由統一而分治,由分治而統一,或幾百年一變,或幾十年一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此已成為一種歷史規律。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的四個原因:內亂、割據、起義、和邊患
第一.朝廷內部之亂、例如黨爭之亂,王權與相權的矛盾。在中國歷史上,因為朝廷內廷之亂造成朝代滅亡與更替的史實最多。
第二.是軍閥割據,秦末開始就有軍閥割據,後來情況稍有不同。由封號的,先封諸侯,以後割據。但社會要求統一的力量強大,所以雖有割據,不能長久,七亂八亂,走向大治。
第三.主要是農民起義,歷代統治者對於農民起義,無不深惡痛絕。視起義軍為盜匪,必須痛殲之而後快。但事實上,剿殺農民起義,並不簡單。而農民起義的情況,又各個有異。所以,從其動機上看,統治者是對於任何起義都一定要痛而殲之的,而從其效果上看,雖拼命剿殺,也不見得成功。於是既有剿殺,也有招安,軟硬兼施,交替使用。
第四.戰國時期,北方諸侯開始修築長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再修造統一的萬里長城。漢武帝八次征伐匈奴,實際上就是邊患之戰。東漢講和親,和親確實起了作用。但進入晉代,北方又亂於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亂華,成為中國古代史上一段極其慘烈的歷史時期。邊患在唐代未成大害,在宋成為亡國之恨,在明又成亡國之恨。
綜上述四種大亂,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響。 邊患與農民起義有關,這是明代亡國經驗所證明了的;割據也與農民起義有關,這是唐代亡國經驗所證明了的。 而無論農民起義,還是割據,還是邊患,皆與內亂有關,這是歷代改朝換代的經驗所證明了的。 由此看來,國家政事雖大,卻又應了民間的一句俗話,即蒼蠅不叮沒縫的蛋。如果你皇帝是好的,國家機器本身沒大問題,其運作是正常或者比較正常的,那麼,農民起義就不會發生,就是發生了,也不能動搖國家的根基;割據自然也不會發生,發生了也容易糾正。
-
7 # 戰國君
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從歷史演變的角度來看:
古時封建社會處於不斷的進步和更新過程中,社會各階層矛盾的日益尖銳導致了一個穩定的時期合久必分;長期的戰爭致使民不聊生,社會各階層又呼喚一個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勢。
這句話本身是對歷史的很好的描述。硬要深究其中道理,不外乎一個“利”字,所謂分有分利,合有合利,分利大則人心思分,合利大則人心思合。古今中外,無不如此。治國安民,計皆出於馭利之術也。
一、平衡點的打破導致了合久必分
拿三國時期來說,不同的利益階層、集團,相互爭鬥,使整個社會逐漸失控,最終在公元190年前後徹底崩潰,這才有了三國。也就是說,三國不是普通的亂世,而是過去四個世紀,社會問題的集中體現和爆發。歷史上一個政權從統一開始,內部就同時誕生了分裂崩壞的種子,因為“統一”的過程我們可以理解為即是一個強制地捏合過程,這個過程能夠成功,往往把握住了當時社會條件下的平衡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分裂的力量往往成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在一定的客觀條件基礎上,終究會有順應最廣大群體的需求的某一方勢力站出來打破平衡,從表面上來看,可能是因為腐敗、統治者昏庸、自然災害、金融體系崩潰、軍隊戰鬥力下降等等,但我們看中國歷史可以發現,很多強大王朝在逐漸崩潰的過程中都出現過“中興”和“變法”。這個時期往往會湧現出許多聖明之君,治世能臣企圖挽回頹勢,但這個曇花一現的階段一旦過去,王朝往往依然是順應著時代潮流不可避免地快速走向崩潰。因此我覺得確實是有內部原因的,從馬克思的角度可以理解為這個內部原因是無法調和的越來越深重的階級矛盾,或者理解為生產力發展,需要新的生產關係,新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從人性心裡心理方面,也可以理解為:即便新的統治者並不比舊的統治者更好,推翻舊的統治政權也能緩和廣大人民對統治階層的憤怒和不滿,為廣大民眾提供一個情緒發洩的出口,也就是標題所說的找尋一個平衡點。除此之外,新的統治者離上一次政權瓦解在時間上越近,心理上的戒備和緊張度就越強,說白了受到的教訓越深刻,也就越有可能做出在當時環境下最有利於鞏固政權的舉動及抉擇。
二、某優勢的無限放大導致了分久必合
從外在方面理解,我們可以把亂世看做是一種被很多因素影響的很多勢力組成的複雜的動態平衡,這個動態平衡時刻受到各方面因素的衝擊。因此一段時間之後,必然會有一方擁有更先進軍事技術、或是更傑出的關鍵人才、或是更適應當前時期的經濟體系(大多都是比較好地解決了軍糧問題)、或是更靈活的外交手段的勢力脫穎而出,將自己手中的優勢無限放大,最終在握有統一天下的“硬體”的基礎上,再順應民心,獲得了“軟體”,最終將這一動態平衡吞沒。
從內在方面理解,呂思勉先生在《中國通史》中提出的觀點:中華文明總是趨向於統一的,分裂時期不能長久,原因在於有一個強大的統一的文化為基礎,文化體系(如文字、主流價值觀)上統一,則天下不可能長期分裂,必然會實現政治上的統一,中國歷史中,文化上同化程度較低的異族在政治上也很難同化,比如匈奴,無論華夏文明對其在軍事經濟上有多麼強勢,也很難對他們實現統一(包含政治上統一的完全統一)。統一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往往符合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和訴求。共同利益是經濟上的、政治上的,共同訴求則是文化上的、人性上的。這也是一種優勢的無限放大,甚至可以簡單理解為人數優勢……
三、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本身的解讀
漢朝之後,經歷三國魏晉南北朝的分裂,統一於隋唐。唐朝滅亡,經歷五代十國的戰亂,恢復於宋。後來,元朝又統一了遼、金和南宋。元明和明清的交替,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亂世。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三國演義》開篇的這段話概述得很精闢,天下大勢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八個字。
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在幾千年的歷史中,還有一個趨勢很明顯,卻往往被忽略。自從秦朝統一之後,朝代雖然一直在更替,一治一亂的交替也從未停止。但朝代與朝代之間亂世的持續時間,卻越來越短。劉邦雖然用了幾年的時間就統一了天下,實際上他繼承的是秦國打下的基礎。從春秋開始,秦國用了五百多年才統一天下,建立秦朝。後來,隋唐的統一,是建立在北魏的基礎上,前後經歷了兩百年。唐朝滅亡是公元907年,半個多世紀後,宋朝就基本統一中原了。而朱元璋用了十幾年就消滅了群雄,驅逐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明末的時候,努爾哈赤、皇太極跟明朝對抗了很長時間,但這隻能算政權間的對抗,不是亂世。明末的亂世,從李自成起兵開始算,也就持續了十幾年時間。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點。劉備、曹操、諸葛亮、司馬懿、劉禪、曹丕,這些人處在天下大亂的時期,人人都可以爭雄。但他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歷史洪流中的一粒沙。在經歷冉閔、桓溫、苻堅、孝文帝、宇文泰、楊堅、李淵、李世民等幾代人的努力,中國才在7世紀重新迴歸穩定。而且,從此以後,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是主流,亂世只是插曲,甚至只是伴奏。
所以,老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本身是有其一定的歷史侷限性和地域侷限性的,因為《三國演義》在中國文學藝術領域的地位,偶然讓這句話成為了概括歷史方面的一個經典定義。
關注@巨豐禾資訊 ,帶你透過表面現象看歷史本質。
-
8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天下久分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出自於《三國演義》,是很有名的一句話。這句話也的確揭示了古代中國歷史的一個發展規律。
對比古代中國王朝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古代西方,它們的興亡的可不只是王朝,還有文明。從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文明開始,每當一個時代階段演進,原來的文明就會消亡,而後新的文明崛起。
相比古代中國的王朝興亡,古代西方的文明興亡,就要悲壯的多,文明、民族、帝國一同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等待著現在的西方考古學家去發掘,等待著現在的西方歷史學家去編故事。
眼看樓建起來了,眼看樓又塌了!不得不讓人嘆惋。
無論是中國王朝的分合,還是西方文明的興亡,其實都是國家的政權興衰治亂的過程。導致這個過程的根本原因就是人類文明的發展,文明發展速度越快,那麼王朝或者文明更替的時間就越短,頻率就越高。
在前一章,就解說了國家的政權崩潰的根源就是國家財富飽和。國家意志所需財富超過了中央政權所能支配的財富,稱之為國家財富飽和。除了前一章解說了在時代演進過程中,建國初期的國家財富飽和,還有一種是建國的末期的現象。
也就是說,每一個文明在一個時代階段,都會經歷:國家財富飽和、國家財富過剩、國家財富均衡、國家財富飽和,這四個發展歷程。由此導致了國家政權崩潰重建,國家盛世繁榮、國家走向強盛、國家分裂崩潰。
直到在分裂的過程中,隨著時代階段穩定下來,國家從大分裂,走向區域性統一,再到大一統,最後再次經歷上面四個過程,如此迴圈。一個時代階段,迴圈一次。
從東周開始,中華文明邁入了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隨著河流定居時代金屬冶煉業的發展,鐵製工具產量逐步提升並開始大規模地普及,各地區因為普及進度的不同,導致了不平衡的發展,有的地區普及的程度甚至超過了文明中心,造成了文明中心無力統御各個地區,由此導致了大分裂。
當鐵製工具完成普及,普及率幾乎到達百分百,那麼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就穩定了下來。這個過程就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逐漸減少,實現了區域性的區域性統一。最後,由秦國完成大一統。
統一之後,國家就開始經歷上述的四個過程,國家財富飽和導致秦朝崩潰,秦漢易代。漢朝初期由於國家財富過剩,從而有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繁榮。接著是漢武帝、漢宣帝時期的國家財富均衡,漢朝開始對外擴張,王朝走向了強盛。
隨著秦漢帝國版圖的擴大,可利用改造的地理環境增加,在利用改造地理環境的過程中,積累的生產經驗和社會財富也迅速增加,金屬冶煉業不斷髮展,在鐵製工具完成普及後,鋼製工具也隨之出現並逐漸提高產量。
因為東西擴張階段,大陸性地理環境最優越的地區還是在中原,而且文明中心從長安到洛陽,距離比較近,可以相互支援。鋼製工具首先在文明中心使用並向外普及。西漢崩潰後,東漢在洛陽得到重建,為漢朝再續命兩百年。
然而,隨著鋼製工具產量以及質量的提升,鋼製工具不斷普及,漢朝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在東漢末年,建國末期的國家財富飽和狀態出現,從諸侯爭霸到三國鼎立,再到魏晉南北朝的長期分裂割據。直到宋齊週三國區域性統一,鋼製工具的普及才完成,人口達到了時代階段的最高峰,其後才有隋朝的大一統。
由此可見,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生產經驗和社會財富在利用改造地理環境不斷累積後,劃時代的技術革新出現以及普及,是分裂和國家矛盾最為混亂的階段。直到新的時代階段穩定下來,各地區的發展程度無法超過文明中心,文明中心才有能力重新統御各地區,實現統一。
統一是在時代階段穩定下來後,民眾需要結束內部各種爭奪,對外擴張,增加地理環境,發展生產,增加財富,維持生存。統一之後,就會產生國家意志所需財富與中央政權能支配的財富之間的矛盾,由此出現三種財富狀況,表現為國家政權的興衰治亂。
地理環境完整性、貧富性越好,文明的發展速度越快,國家的政權興衰治亂的時間就越短,頻率就越高。
-
9 # 君臨格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對中國古代歷史規律的總結,事實也確實如此。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經二十四朝,基本上遵循了這個規律。夏、商、週三代後,中國進入了諸侯混戰的春秋戰國時期;秦一統六國,結束分裂局面,漢承秦制,持續統一,開創輝煌盛世;秦漢之後,再次進入長時間的分裂割據的三國時期;三國歸晉,再次短暫統一;晉亡後,是南北朝,極度混亂;極度混亂之後是極度的統一,隋唐時間,是中國大一統的高光時刻;唐之後,中國又進入了一個長期的分裂割據時期。五代十國宋、遼、金等國,都處於這一時期,各方勢力割據混戰;數百年的分裂之後,是數百年的統一局面;元、明、清直至民國、新中國的建立。出現這種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幾點;1、文化的統一,是最終走向統一的關鍵
文化的載體是文字,中國幅員遼闊的土地上,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秦始皇,沒有當時的書同文、車同軌,沒有當時的統一度量衡,很難想像我們今天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儒家的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2、人們的現實生活需要,分裂割據必然帶來連年不斷的戰爭,最終受害的是廣大的人民,當分裂局面達到一定時期後,結束戰爭成為人們的普便訴求,而統一是結束戰爭的唯一方式。
3、統一王朝不能持久的原因有,和平時期越長,人與人間的貧富差距越大,土地兼併越嚴重,失地農民與地主的矛盾越尖銳,尤其是遇到天災人禍時,這種矛盾更是一觸即發,直至引發戰爭,重新洗牌。
-
10 # 勇往值錢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名言名句,出自三國演義。是對中國歷史規律的一個系統的分析總結。中國歷史上歷史上出現過四次大分裂:又出現四次大的統一,如長達四五百年的春秋戰國大分裂,後被秦始皇統一;漢朝末年又出現長達六七十年的三國鼎立,後被建立西晉的司馬炎統一;東晉之後又出現長達三四百年的南北朝和十六個少數民族政權的分裂局面,後被建立隋朝的楊堅統一;隋朝之後的唐朝三百年後又出現了長達六七十年的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後被建立北宋的趙匡胤所統一,其實宋朝也沒有真正完全的統一,因為宋朝的北方一直由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著,也還是分裂的局面,這時間也長達四百來年,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統治中國時期才算是完全統一,遺憾的是蒙元王朝是外族統一中國。之後的改朝換代出現少許分裂時間較短不值一提。中國歷史五千年時間分裂的時間加在一起,也有一千年的時間,其餘四千年還是統一的,統一的時間大於分裂的時間,,只有統一,對中國歷史發展是有利的,分裂局面是不受大多數華人歡迎的。
-
11 # 潮哥1495582530712
歷史浩浩蕩蕩,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原因:是說萬事萬物皆在矛盾之中,矛盾是相互轉化的。分久了,分的矛盾就會凸現,歷史的發展方向就會朝著合的方向發展;同理,合久了,如果不有效化解合的矛盾,又會走向分裂。
-
12 # 小烏龜的趣味生活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個話是來自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裡的卷首語
原話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比較大的大一統.從夏朝在黃河流域統一開始,接著是商,周.周朝後期出現了諸侯分裂--春秋戰國時期.那就是所謂"分".但是隨著生產力發展和人民日益要求安定生活的願望強烈,必定會出現某些能夠主持大局的政權出現,在春秋戰國中,中國從奴隸社會走向了封建社會.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割據戰爭,使人民苦不堪言,而這時經過商鞅變法而變得強大的秦國就自然成為了可以主持大局的人.但是"合"了不久,由於秦始皇的暴政,又促使人民不滿,農民戰爭爆發,出現了好幾股勢力,例如劉邦,項羽,之前的陳勝吳廣也算.後來由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
漢朝繼承了秦朝的一些制度,而且也把諸侯割據的隱患也繼承下一部分,比如封國制.漢朝後期,宦官專權,漢朝敗落,又 出現了幾股比較強的勢力,例如曹操袁紹.然後便出現了三國演義的開篇.
歷史上的分分合合都是有它的發展趨勢的.根本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固有規律.而且撇開這些東西不講,沒有哪個人願意在那樣黑暗的社會環境裡生存,對人民來說,在安定時,他們就會願意安靜地,滿意地做統治者的奴隸,到了亂世,連奴隸都做不穩了,他們也就要起來反抗了.
人都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這話沒錯,你看曹操啊,什麼劉邦啊,多有名啊,人家都是人民來的.尤其劉邦,他是農民出身,根本沒文化,在史書上他父親的名字也沒有被好好地提到,說明傢什的低微
-
13 # 歷史飛凡觀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羅貫中以此話來證明自秦漢到三國再到三分歸一統的歷史規律,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只是適用於古華夏,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這主要是根據中國的地理形勢和歷史經驗來說的。
首先說分久必合,因為古華夏幅員遼闊,北有蒙古高原的茫茫大漠,東臨大海,西部是青藏高原,南部則是熱帶叢林,這四處中間的地域則被譽為九州之地,自古就適合發展農耕文明,而周圍的蠻族尤其以北方的遊牧民族為主,每到他們遭遇災荒的時候,沒有抵抗自然災害能力的他們只好將災害轉嫁到農耕文明身上。
自戰國時期開始,中原國家便開始修築長城抵禦北方蠻族,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綿延萬里,它使得原來各國修建的長城連成一體,形成了一套整體的防禦體系,使九州民眾相信,這套防禦系統是能夠有效防禦北方的蠻族南下的,所以自秦始皇之後的中原皇帝,都以統一九州為己任,因為若是不統一九州,則沒有整體的防禦體系,對國家的軍事和經濟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這是“分久必合”的主要依據。
再來說合久必分,因為農耕文明有它的侷限性,那就是在古代生產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土地能夠養活的人口是有限的,但是在人口生育沒有得到節制的古代,長時期的和平帶來人口的增長,人均所擁有的土地也越來越少。
由於大部分財富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所以會造成富人越富而窮人越窮的現象,而當再怎麼努力也難以活命的情況發生時,就會發生足以掀翻王朝統治的起義。
無論是秦末的大澤鄉起義還是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還有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雖然最後他們並沒有成為改朝換代的勝利者,但是他們卻實實在在是舊王朝的催命符,而他們的存在,也使“合久必分”有了依據。
因為《三國演義》成書於明朝,在這之前的秦末、漢末、三國、五胡亂華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歷史時期的前後期無不例證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理論,所以此言一出,便被奉為歷史經典。
-
14 # hwl何文龍
這在中學歷史課程中不認可久分必合,久合必分,認為中國歷史以合為主旋律。合久腐敗滋生,嚴謹治國懈怠,導致國家分裂。分久會有許多好的政治精英浮出水面,對已有的地盤不滿,不斷擴張形成統一國度。
-
15 # 白酒之美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背後是有一套邏輯在支撐的。
1合久必分,我們先到過來看啊,和就是已經建立了整個統一的政權。時間長了為什麼又會陷入到四分五裂的狀態呢?有一個底層邏輯,就是統一的政權剛剛建立的時候。新生的政權需要養活的人是比較少的。是一起打江山的這一批有功之臣。皇帝的子嗣都還是比較少。隨著時間的推延啦,嗯,我們都知道古代他沒有計劃生育的,他也沒有很好的避孕節育的措施。導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呀?嗯,皇帝的第二代是吧?比如他生了十個,你這十個每個人再生十個的話就是100個。這以此類推下去的話,這個數字是非常龐大的。哦,這裡面還包括這個一些大臣的,對吧?也是一樣的道理,知道古代很多的爵位,它都是可以世襲的。這種不斷的膨脹不斷的膨脹。那最後就是說哦,這種需要被人民來養活的人是呈幾何級的倍增,最後沒辦法,他要收的稅負就有越來越多,越來越多。遇到一些饑荒的年成的時候,那就是雪上加霜。所以就很容易引起農民起義啊或者是兵變。之後這個王朝又很容易啊,被四分五裂就是各地的這個起義軍啊,或者是諸侯啊,開始出現了紛爭。是合久必分。
2.分久必合。我都聽說過一個叫做馬太效應,就是說呃,強者會越強,弱者呢會越弱。冬天下分分以後啊,年年征戰,各地區勢力之間的力量會有消長,自然而然的逐漸形成一些勢力最強的巨頭。就好比各行業逐漸逐漸出現一些龍頭,嗯,就好比我們現在這個家電行業,透過這麼多年的競爭啊,現在又出現了,比如說格力呀,美的海爾這樣的龍頭。嗯,在這些龍頭裡面啊,這個最大的龍頭來一統江湖。分久必合。
-
16 # 史官錄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天氣逐漸變涼,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漢、唐、明、清四個大一統王朝統治時間超過百年。
這幾個朝代統治民族有漢族和滿族,但都有一個占人口大多數的核心族群漢族,統治者只要搞好同核心族群的關係就能保持國家穩定。
漢朝的核心族群是夏商周三代不斷擴張的華夏族,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混戰逐漸形成了共同的族群認同。漢朝統治時間又高達四百年,是大一統王朝裡統治時間最長的,以至於漢朝滅亡後國民直接被稱為漢族。
唐朝的核心族群是經過魏晉南北朝混合而成的中古漢人,明清兩朝的核心族群是經過宋遼金夏滅亡後互相融合形成的現代漢人。
而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蒙古帝國,不僅統治民族不佔人口多數,被統治民族中也找不到核心族群。只能在各個民族間保持平衡,依靠武力打擊不服從統治的民族 。一旦統治民族武力衰弱,帝國就會土崩瓦解。
-
17 # 醉眼朦朧看天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雖然簡單,卻反映出了中國歷史上經常變化著的國家形態。從哲學觀點講,這是一種符合客觀規律的程序。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在變化中發展的,而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分到合,到達一定程度,又開始走向反面,週而復始,螺旋前進。
所以,人們就把這種"物極必反"的規律,應用到對人類歷史程序的總結中,從而得出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結論。
回覆列表
中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原因:
《三國演義》開篇就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彷彿是一條無人可以逾越的規律。但看中國歷史,由統一而分治,由分治而統一,或幾百年一變,或幾十年一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果然如此。
1、內亂
內亂的因素也多。廣義的界定,內亂可以認定為朝廷內部之亂,例如黨爭之亂,例如王權與相權的矛盾。狹義地考慮,所謂內亂,主要是宮廷之亂。而宮廷之亂,又包括因為太子勢力過大造成的動亂,或者因為內宮與外戚勾結造成的動亂,但最主要的,則是因為皇帝本人的昏聵無能、濫施暴政造成的內廷與國家之亂。
中國歷史上,因為內廷之亂造成朝代滅亡與更替的史實最多。以至有人說,西漢亡於外戚,東漢亡於宦官,唐代既亡於宦官,又亡於割據。因此,自宋代開始,對於內廷之亂,特別重視,對宦官與外戚的行為嚴加約束,不容其有任何越軌的事情發生。
2、割據
割據即軍閥割據。秦末就有軍閥割據,但和後來的情況稍有不同。因為那時的軍閥,大多是有封號的,先封諸侯,以後割據。但社會要求統一的力量強大,所以雖有割據,不能長久,七亂八亂,走向大治。
東漢亦亡於割據,割據成為主要社會問題,近人所謂“軍閥割據,天下大亂”,正是三國時代的生動寫照。唐代同樣亡於割據,安史之亂以後,皇帝的權威已然不復昔日景象。地方軍閥勢力日益強大,與朝廷的關係,和和打打,打打和和,終於不可收拾,釀成五代十國那樣的混亂局面。
割據反映的主要是王權與軍權的矛盾,所以到了宋代,對於軍人特別警惕,採用各種方式,如最高軍事長官由文官擔任,實行督軍制,高階軍官定期調動,使兵不能識官、官也不能識兵,如此等等。
3、起義
起義主要是農民起義。農民起義,歷代不絕,但有大小之別。大的農民起義,能致王朝於死命,所以,歷代統治者對於農民起義,無不深惡痛絕。視起義軍為盜匪,必須痛殲之而後快。但事實上,剿殺農民起義,並不簡單。而農民起義的情況,又各個有異。
所以,從其動機上看,統治者是對於任何起義都一定要痛而殲之的,而從其效果上看,雖拼命剿殺,也不見得成功。於是既有剿殺,也有招安,軟硬兼施,交替使用。
4、邊患
邊患是自西周以來就沒有真正徹底解決過的大問題。周王朝東遷,就和邊患有關。以後,戰國時期,北方諸侯開始修築長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再修造統一的萬里長城,這也和邊患有關。漢武帝八次征伐匈奴,實際上就是邊患之戰。東漢講和親,和親確實起了作用。
進入晉代,北方又亂,於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亂華,成為中國古代史上一段極其慘烈的歷史時期。邊患在唐代未成大害,在宋成為亡國之恨,在明又成亡國之恨。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的分和歷史:
第一次割據戰亂時期: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03年;戰國前403年-前221年;
第一次統一時期:中國進入封建時代;秦:前221年-前206年;西漢:前202-8年;新:8年-23年;東漢:25年-220年;
第二次割據戰亂時期:三國:220年-280年;
第二次統一時期:西晉280年-3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