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陽說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意思是這裡談笑的都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徒。鴻儒:大儒,這裡指博學的人。鴻:同“洪”,大;儒:舊指讀書人。

    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陋室銘》,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讚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

    文章層次明晰,先以山水起興,點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著從室外景、室內人、室中事方面著筆,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並引古代俊彥之居,古代聖人之言強化文意,以反問作結,餘韻悠長。

    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白話文:

    山不在於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會出名;水不在於深,只要有蛟龍棲留住就顯神靈。這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遠揚。苔蘚爬上臺階染出一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

    這裡談笑的都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徒。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

    沒有繁雜的音樂攪擾聽覺,沒有文牘公務勞累身心。似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如西蜀揚子云的草屋。孔子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百度知道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這句話有什麼特別之處?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這句話有什麼特別之處?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此話什麼意思,求解

    我來答

    暴走少女55

    LV.10 2019-09-26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意思是這裡談笑的都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徒。鴻儒:大儒,這裡指博學的人。鴻:同“洪”,大;儒:舊指讀書人。

    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託物言志駢體銘文《陋室銘》,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讚美陋室抒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

    文章層次明晰,先以山水起興,點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著從室外景、室內人、室中事方面著筆,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並引古代俊彥之居,古代聖人之言強化文意,以反問作結,餘韻悠長。

    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白話文:

    山不在於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會出名;水不在於深,只要有蛟龍棲留住就顯神靈。這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遠揚。苔蘚爬上臺階染出一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

    這裡談笑的都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徒。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

    沒有繁雜的音樂攪擾聽覺,沒有文牘公務勞累身心。似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如西蜀揚子云的草屋。孔子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作者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裡住三間三廂的房子。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裡差役把作者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

    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作者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時間,知縣強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作者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二、賞析:

    《陋室銘》是一篇託物言志的銘文。文章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它單純、簡練、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詩,充滿了哲理和情韻。

    文章巧妙地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首先,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以山高、水深引出陋室,以仙人、神龍比喻室主的德馨。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又以古代著名的陋室映襯今日之陋室,以古代賢人比喻作者自己。其次,有敘述、描寫,有抒情、議論,有染有點。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是敘述描寫,是染。

    最後一句“何陋之有”,是用典,也是抒情、議論,是點,畫龍點睛。點染結合,融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於一爐。

  • 2 # 一楊直賀畫楓婉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出自千古名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顯現出“詩豪”劉禹錫身分的高貴和情趣的高雅。“永貞革新”失敗後,詩人被貶為郎州司馬,處陋室成“白丁”,而在精神追求上他卻是“鴻儒”,且與“鴻儒”結交甚密,尤其與柳宗元、白居易相知相交、同病相憐、詩文互遞,成為莫逆之交,再現鴻儒氣質。

    劉禹錫託物言志的銘文《陋室銘》凝練、清新、字字珠現,像一首精粹的哲理小詩,令人百讀不厭。其中“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兩句,顯現出作者身分的高貴和性情的高雅。

    有人會說,劉禹錫是故弄高雅,他“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為郎州司馬,兼任州刺史時,和州的策知縣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他的居住標準,最後讓其搬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床、一桌、椅的破舊小房裡居住嗎?這時,他儘管有功名,但不成了名符其實的“白丁”(封建社會里沒有功名的人)嗎?

    是的,物質條件簡陋,但這更易凸顯了劉禹錫品德的高尚,他基於此寫出的《陋室銘》這篇不朽之佳作,地也張顯了他的處世哲學。劉禹錫儘管在物質條件上堪稱“白丁”,但在精神追求上他卻是“鴻儒”,且與“鴻儒”結交甚密盡人皆知的就有柳宗元、白居易這兩位文學巨匠。

  • 3 # 筋斗雲智慧雲哥

    大概意思就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人到了了某個階段或年齡,思想也區於成熟,結交的朋友,和人群也不一樣,共同的階層相處,才有共同的語言。

  • 4 # 三國演義的智慧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劉禹錫名作《陋室銘》的名句,這句話的特別之處在於,點明瞭本文的核心思想,就是身居“陋室”、志存高遠,作者本人是有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的君子,不是得過且過、毫無追求建樹的普通人。

    劉禹錫這篇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一個君子,當志存高遠、修身養性、不慕虛華、生活簡樸,掌握治國平天下的真本事!

    我們懂得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就能真正讀懂這篇名作了。

    文中提到的孔子、諸葛亮都是生活簡樸、志存高遠、影響歷史的偉大人物,對照的就是“鴻儒。”“陋室”、“苔痕”對照的就是“白丁”。

    我們把文章通篇閱讀下來,可以理解作者劉禹錫想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樸素、高雅、志存高遠,掌握真本事、治國平天下、成為像孔子、諸葛亮那樣的偉大歷史人物!絕不隨波逐流、自甘平庸、得過且過!

    所謂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句話的最大特別之處是,表明了有追求的儒家知識分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 5 # 墨爾根阿信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談論的都是博學多才,學有所成的文人儒士,來來往往的沒有粗鄙的不識字不懂文化的俗人。當時我認為古代文人對勞動人民的偏見,到後來才瞭解到這一句實際上是說物以類聚的交友方式,凡事萬物沒有評論的標準,擇善而交友,交到真正的朋友,不失為一種好的交友方式,並且“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不是同一種人,相信應該也很難相知。

  • 6 # 無名的浪跡人

    這是唐劉禹錫《陋室銘》中的兩句。原先讀《陋室銘》,覺得他身居陋室,卻志向高潔,豁達風雅,交住談笑的都是學富五車的淵博之人,很令我折服。就連這陋室,也成了令人神往的妙境。

    但年歲越深,閱歷越長,再讀時,卻頗有些別樣,不以為然了。

    單就這兩句而言,所謂“談笑有鴻儒”即是說在一起說笑的都是些飽讀詩書的人。不必說文人相輕,單說朋友一起,僅止於談笑,沒開誠佈公,不恤民瘼,不憂國傷,這樣的朋友,也可說是泛泛之交了。比起“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範仲俺,劉禹錫便顯得過於漠然了。

    至於“往來無白丁”更可看出劉禹錫是個看不起平民百姓脫離農民階段的人,高高在上驕傲無情,似乎怕沾了百姓的俗氣,影響自已的清高。“聞多素人心,樂與數晨夕”的陶淵明,“莫笑農家臘酒渾”的陸游,比起劉禹錫,就顯得親民多了。

  • 7 # 慧谷諮詢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劉禹錫名作《陋室銘》的名句,特別之處在於:

    第一,創作背景特別,是在特別背景下有感而發的,表達了一種真實且特別的情緒。

    劉禹錫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劉禹錫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第二,在《陋室銘》全文中承上啟下,在全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特別作用。

    《陋室銘》全文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臺上,草色青蔥,映入簾裡。到這裡談笑的都是博學之人,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之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珍貴的經文。沒有弦管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這有什麼簡陋的呢?

    很顯然“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承上啟下,表明:(連青苔都能在石階上(照樣)綠意盎然,連野草都能在荒地裡(依然)郁郁青青。)(我劉禹錫在哪裡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養的飽學之士,沒有(你們這些)無學之輩。作者以這句畫龍點睛,這是氣節的寫照,是不屈的宣言。

    文中還例舉的諸葛亮、楊子云兩位生活簡樸、志存高遠、影響歷史的偉大人物,借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作類比,引出自己的陋室,把他兩人作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同時暗示了陋室不陋。

    第三,結合作者自身所處境地的實際,表達了另一層特別而又深刻含義。

    即諸葛亮是閒居臥龍草廬以待明主出山。而揚子云卻是淡薄於功名富貴,潛心修學之士,雖官至上品,然他對於官職的起起落落與金錢的淡泊,卻是後世的典範。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可能想表達的意思是:榮辱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的意思。既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於平淡的那種志向。這結合作者官場的起起落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第四,進一步強調作者就是如此“任性”,不為鬥米折腰,陋室只見“鴻儒”不識“白丁”,這種陋室不陋就是特別。

    表達了作者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同時,文末用聖人孔子肯定的操守來規範要求自己,也許就是劉禹錫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最高要求,本身就是其特別之處。

    讀懂了這些特別的創作背景、所表達的特別意境和特別的人格魅力,也就真正讀懂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句起畫龍點睛作用金句的特別意義了,實際還是強調“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言下之意:室不在陋,有我就行,有我這樣“鴻儒”的陋室怎麼會陋呢?我就這麼任性,這樣有情操,愛咋咋的!

    綜上所述,這些“特別”給我們的積極啟發:一方面我們可以理解作者劉禹錫想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樸素、高雅、志存高遠,掌握真本事、治國平天下、成為像孔子、諸葛亮那樣的偉大歷史人物。絕不隨波逐流、自甘平庸、得過且過。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理解作者劉禹錫提醒人們即使是生不逢時、難以施展抱負時,也不要自暴自棄、不求進取。表明了作者自己以及希望和他一樣的鴻儒,所追求的儒家知識分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崇尚高品位的人生境界。

    當然我們還應該理解,作者所處的那個時代畢竟是封建禮教社會,那時的文人墨客和知識分子還是有侷限性的。作為我們當代知識分子來說必須結合時代發展脈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拿馬克思哲學思想叫“揚棄”。

    總之,我們在倡導社會公平正義、和諧有序的同時,也應該多一點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在學習借鑑古人的高尚情操與品德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原本就沒有世外桃園。還得面對現實,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要不得半點自命清高。不能單憑有點文化知識,就瞧不起普通人;既不能媚官,認為只有做官才能有出息,也不要仇官,好像“官”都是貪官;更不能認為有知識就一定有能力,老子天下第一。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人不一定都是淵博的大學者(鴻儒),總還有目不識丁、知識淺薄的人(白丁)。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每個人在不同的領域和崗位上都能為社會做貢獻,謙虛謹慎、相容幷蓄,社會才可和諧善治!

  • 8 # 一江風

    劉禹錫託物言志的銘文《陋室銘》凝練、清新、字字珠璣,像一首精粹的哲理小詩,令人百讀不厭。其中“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兩句,顯現出作者身分的高貴和性情的高雅。

    有人會說,劉禹錫是故弄高雅,他“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為郎州司馬,兼任州刺史時,和州的策知縣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他的居住標準,最後讓其搬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舊小房裡居住嗎?這時,他儘管有功名,但不成了名符其實的“白丁”(封建社會里沒有功名的人)嗎?

    是的,物質條件簡陋,但這更易凸顯了劉禹錫品德的高尚,他基於此寫出的《陋室銘》這篇不朽之佳作,也張顯了他的處世哲學。劉禹錫儘管在物質條件上堪稱“白丁”,但在精神追求上他卻是“鴻儒”,且與“鴻儒”結交甚密,盡人皆知的就有柳宗元、白居易這兩位文學巨匠。

    劉柳同病相憐

    劉禹錫(公元772年)長柳宗元(公元773年)一歲,同科進士,且都參與了唐順宗(李誦)時以王伾、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在地主階級保守派的腐朽勢力和革新派的進步勢力的政治鬥爭中,劉柳都表現了頑強的戰鬥精神。

    革新運動被鎮壓而失敗後,二人同樣被長期貶官在遠州。他們在政治上有同樣的被壓抑的苦惱;在哲學思想上又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樸素唯物論的觀點;而在詩歌創作上也有共同之點,即長於用清峭明秀的風格來寫景抒情,且在他們的這一部分詩裡,都蘊藏著對當時政治的不滿和抑鬱幽憤之情。

    就拿他們因革新運動同時被貶來說吧,二人一同上路,不免推杯換盞,想到同心好友不久即離開,相聚無定期,二人心中既感傷又悲涼,柳宗元首先做了一首《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詩,詩云:

    十年憔悴到秦京,不料翻為嶺外行。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佔時名。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讀了柳宗元的詩,劉禹錫內心怎能平靜?“同是天涯淪落人”,況且還是知己摯友,怎能對自己的前途不感到擔憂,對朋友的離別不感到悲傷?於是立即做了一首奉酬詩《再授連州到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歸目並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桂江東過連山下,想望長吟有所思。

    “黯然消魂者,惟別而已矣”,柳宗元見了劉禹錫的詩,好像看到了大雁南飛,聽到了長猿悲鳴,再想想自己的身世與友人的別離,不禁肝腸寸斷,於是又做了一首《重別夢得》: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歧路忽西東。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與其分別,不如解甲歸田,若是皇帝開恩,賜我們做個“鄰舍翁”,摯友終日相守足矣。不求高官厚祿,不求榮華富貴,知己成鄰里,白丁也心甘。多麼低廉的要求,多麼質樸的話語,怎能不使朋友潸然!寫完此詩,柳宗元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又做了一首五言絕句,題為《三贈劉員外》,詩云:

    信書成自娛,經事漸知非。今日臨歧別,何年待汝歸。

    前詩中儘管條件十分低微,但對於被貶之人也算是奢求了,這些柳宗元心知肚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海浮沉怎能盡如人意?於是更加擔憂二人的相聚無期,發出“何年待汝歸”的慨嘆。

    柳宗元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世事變遷何人能料?人生短長誰人能測?果然,柳翁的擔心變為了現實,他到柳州才過了四年,就病逝在那裡,二人這次的分離竟成了訣別。元和十五年(820),劉禹錫來到當年二人相別之地,想起昔日之情,睹物思人,不禁悲從中來,於是賦詩投湘水以吊。詩云:

    憶昨與故人,湘江岸頭別。我馬映林嘶,君騅轉山滅。馬嘶循古道,騅滅如流電。千里江籬春,故人今不見。

    二人當年依依惜別時的情景歷歷如在目前:馬嘶騅鳴不肯前行,至今回聲盪漾在耳畔;滾滾的湘水依舊,往日的知音卻不在,滔滔的湘水怎能載得動這痛失親人的悲愁?詩文娓娓敘來,情真意切,足見故人摯友的情意似水流長。

    從以上兩人的詩句中,我們不難窺見兩位“鴻儒”的交往何等深沉。下面再看劉禹錫和白居易的晚年之交。

    劉白莫逆之交

    劉禹錫和同年出生的白居易因一次偶然相遇交上了朋友。劉禹錫晚年,遷太子賓客、檢校禮部尚書。他與白居易有更多機會在一起談心唱酬。

    對政治已經感到厭倦的白居易很同情劉禹錫的遭遇,寫了不少對他滿懷同情的詩。公元826年,劉禹錫從和州罷官返洛陽,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人在揚州相逢共飲。席間白居易把箸擊盤贈詩一首: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這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既是白居易對朋友仕途坎坷的同情和安慰,也是為自己的類似經歷而嘆息悲憤。對於白居易的安慰和委婉的讚揚,劉禹錫寫了一首酬答的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不為自己的厄運而悲,能為他人的成功而喜,對世事變遷和宦海沉浮表現了十分豁達的胸懷。他詩中的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格調高昂,催人奮進,歷代為人們所稱道。白居易稱其為“詩豪”,看來也毫不誇張。

    到公元836年劉禹錫遷升為太子賓客之後,他和白居易更是往來頻繁、互相唱和、情意深厚,世人把他們合稱“劉白”。他們的唱和之作,白居易曾編撰成《劉白唱和集解》。

    總結

    劉禹錫一生都在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哲學——“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和柳、白有共同的遭遇和不幸,有共同的愛好和追求,同時他們都為中唐詩歌的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作用。

  • 9 # 指尖流逝的風沙

    特別之處就是這兩句詩詞所營造出來的意境,在古代,文人雅士都是與學識淵博的人互相討教詩詞歌賦,國家大事。他們志趣相投,白丁是指沒有知識的人,詩詞中這體現詩人志趣高雅。

    相反的來說,任何人都有長處,就像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總能從他人那裡學到知識,無論是學術方面或者是實踐方面。

  • 10 # 觀察號

    翻譯:

    談笑論天的都是學有所成,博學多才的文人儒士;來來往往的從來就沒有粗鄙的不識字不懂文化的粗人。

    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陋室銘》,描繪了陋室中出入的都是又文化的大儒,大學者,沒有粗俗的沒有知識的人的一派高雅的景象。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第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交友方式

    這種交友方式屬於物以類聚的交友方式,如藤倚樹,物以類聚。

    巴金也說:“好作品喜歡和好文章排列在一起,這也是所謂‘物以類聚’。”

    這種交友方式可以從兩方面解答:

    1、正確:交友應當擇善而從,交到好的朋友,是人生的一筆財。‘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門內有小人,門外小至。’交朋友應當如此。

    2、不正確:廣交朋友,交不同型別的朋友,有利於增加自己的見聞,鴻儒要交,白丁也要交,因為處於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作用,如果只交一種型別的朋友,會使自己變得孤陋寡聞。

    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指交往的人不同一般。

    談笑:1.亦作"談"。 2.說笑;又說又笑。3.形容態度從容。

    鴻儒:〈書〉淵博的學者。

    第二、往來無白丁是什麼意思?

    翻譯: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白丁:白丁在文中是對應於鴻儒,因此,白丁也是知識人,但是那種庸俗、無為、沒有見識的小人物,以區別於有聲望、有學問的大知識分子。

    我們先朗讀一下全文。來整體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裡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我們總體回憶一下作者劉禹錫的創作背景。

    劉禹錫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劉禹錫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銘是古代一種刻於金石上的押韻文體,多用於歌功頌德與警戒自己。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題意,作者託物言志,透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一中心,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表達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陋室銘》即開篇以山水起興,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麼居處雖然簡陋,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說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聲名遠播,刻金石以記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麼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此種借力打力之技,實為絕妙,也可謂作者匠心獨具。特別是以仙龍點睛山水,構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一轉,直接切入了主題,看引論鋪下了基礎。也點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點看出,作者寫此隨筆是經過反覆思考的,絕對不是一時的靈感衝動。絕句可以是靈光乍現,而連線無暇卻是平時的功底積累與反覆推敲了。

    4—7句刁難下祭出此文,並將其刻於石上,具有很強烈的針鋒相對的性質。從全文的寫作手法來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氣呵成,而不是烘托。

    那麼“苔痕”和“談笑”二句究竟在說什麼呢? 青苔在石階上(照樣)綠意盎然,野草在荒地裡(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麼呢?

    我劉禹錫在哪裡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養的飽學之士,沒有(你們這些)無學之輩。作者以青苔和野草來比喻自己獨立的人格,這是氣節的寫照,是不屈的宣言。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作類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同時暗示了陋室不陋。實際上劉禹錫這樣寫還有另一層深意,即諸葛亮是閒居臥龍草廬以待明主出山。而揚雄呢?卻是淡薄於功名富貴,潛心修學之士,雖官至上品,然他對於官職的起起落落與金錢的淡泊,卻是後世的典範。

    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達的意思是:處變不驚、處危不屈、堅守節操、榮辱從容的意思。既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負,若無明主,也甘於平淡的那種志向吧。這結合作者官場的起起落落,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結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說明陋室“不陋”。表達了他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用聖人肯定的操守來規範要求自己,也許就是劉禹錫對自己的道德品質的最高要求。這樣的結句,不說其中的內容是何種意思,但結合題意,卻是妙手天成。

    因為封建禮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標準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孔聖人的肯定,也就為他道德品質的論注下了最好的定論,論文當有論據,而引孔聖人言作為論據,無疑在當時是最好的論據,充分而不可辯駁。

    我們結合整篇文章的背景和意境來分析得出以上結論。

    所以想要明白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真正意義還得看總體全文。

    單純的從一句話是很難分析這句話的真正語境。

  • 11 # 永動機一

    字裡行間沒什麼特別!意義無窮前途遠大吧!嫁夫娶媳婦首選之一!擇賢臣拍擋上司可取!(題;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12 # 範兒必須有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出自劉禹錫的《陋室銘》,這句話的特別之處在於作者用一句話就表達了自己所在的圈子,用我最喜歡的陰謀論來表述:小子,別看我現在落魄了,但你看看和我交往的都是些什麼人?

    有文化和沒文化確實是兩種境界,雖然都在表達目前鬱郁不得志的狀態,沒文化的我們就只能說:小子,別得意,當心我鹹魚翻身。

    有文化的境界就完全不同,我雖然沒錢,但每天都是和馬雲,馬化騰這些人一起喝茶聊天。

    哈哈!

  • 13 # 賴床的國寶or劍魔

    誇自己朋友都牛,所以是暗誇自己牛,別的請結合史料合理聯想——王婆賣瓜並自誇的原因

    盲猜是有人問:這瓜保熟嗎?

  • 14 # 一起快樂人生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陋室銘》裡的一句詩,意思就是來往的人都是博學多才的學者,從不和知識淺薄的人交往。

          這句話說明了詩人厭煩了官場的鬥爭,喜歡閒雲野鶴的生活,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詩人在他的生涯中,屢遭不順,他用詩詞來表現他的心情,表現他對當時社會上的現象不滿,我們從他的詩裡都可以看到,“往來無白丁”這句話明顯的說明了詩人的心情,我們在自己的生活裡,也碰到同樣的狀況,我們想的方法和詩人的不一樣。詩人的做法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的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在什麼行業,我們會和一些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一起工作,同樣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問題。讓我們的付出成為虛空,把自己整的心身疲憊。我們應該學習詩人的生活態度,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一起談笑風生,把自己生活中的不順忘記,讓自己在清淨中忘卻生活中的困擾。

    各位朋友們!詩人的境界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在自己的官場上屢遭不順,他能放下了一切,我們呢?我們很多的時候放不下,猶豫不決,導致我們身心勞累。

  • 15 # 彩虹之南R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句詩出自劉禹錫寫的《陋室銘》,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當時劉禹錫在任監察御史期間,參與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因此而遭到貶官。到了貶官之地,當地知縣也故意刁難他,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呀,知縣在給他安排住處時,特意給他安排在城南面,望江而居,還砍了住房面積,作者不但不抱怨,反而高興的寫下,“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知縣聽到後非常生氣,又把他從城南門調至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又砍掉一半,只剩下一間半,新居位於河邊,楊柳依依,環境清幽,作者仍不在意,並見景生情寫下“垂柳依依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見他依然活得怡然自得,毫不在乎,又把他調到城中部,只給了一間能容得下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張椅子的小屋子,這次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了這千古名篇《陋室銘》。

    《陋室銘》全文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這首詩中有何特別之處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來這裡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這句詩的特別之處在於雖然這裡的屋子簡陋,但住的人卻品行高尚,來到這裡的也都是知識淵博的學者,一個人只要品德好,我也感覺不到這屋子的簡陋了,同時也說明作者厭惡官場的爭鬥,喜歡自由自在和清靜的生活。從句詩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態是積好的,無論怎麼貶我,無論給我安排怎樣的屋子居住,這都沒有關係,作者的心態是積極樂觀的,也表了達作者高節傲岸的情操和安於樂道的生活情趣。

  • 16 # 梧桐樹邊羽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一句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一句名言出自“詩豪”劉禹錫的小駢文《陋室銘》,但就這個句子來說,本身並沒有多麼奇特,只是說一個人的朋友圈子層次問題。這是古代自視清高的文人的一種表白,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摘除。意思很簡單,我談笑的人都是“鴻儒”,大學問家,交往的人中沒有“白丁”,白丁本意是指沒有功名的男子,後來泛指普通老百姓。

    那麼劉禹錫這麼說是不是瞧不起老百姓呢?

    放到當時的社會情況來看,白丁能夠從事的工作都是下層勞役,確實和知識分子在精神生活上有很難跨越的鴻溝。一個官場中人,再怎麼被貶謫,甚至因罪身死,身份上來說和白丁還是有區別的。這是一種事實存在的社會現象,就好像今天的官員,在社會生活中自然會和普通勞動者交流溝通,但是要成為知心朋友、談笑風生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不過我們今天說這句話的時候重心是在前半句的,也就是對朋友的誇讚,後半句一般就選擇性忽略了,畢竟平等、和諧才是新時代人際交往的正常方式。

    我們不必否認劉禹錫這種意識中對“白丁”的忽視,但是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在當時,劉禹錫算是不錯的官員,他因為“八司馬事件”不斷被貶,被地方官員戲弄,但是他不負“詩豪”之稱,性格開朗向上,從民間學習了“竹枝詞”並進行了文人改造,發揚光大。所以劉禹錫在老百姓中應該還是有地位的,同樣因為他一直在底層,而且深入考察民歌文化,他和普通民眾的關係應該還是不錯的。

    那為什麼會在《陋室銘》中口出“往來無白丁”呢?

    這是有原因的。

    劉禹錫寫這篇駢文是有脾氣的。但是作為一個性格開朗的文人,他選擇了寫駢文這樣一種方法來抒發自己的心情,同時在文章裡用幽默、調侃自我寬解,同時皮裡陽秋、指桑罵槐地批評讓他生氣的那些人。

    他還真就是這麼個人,要不然怎麼叫“詩豪”呢?從“永貞革新”失敗之後,貶官十幾年,好不容易調回京城,就寫《玄都觀桃花》諷刺當權者,然後又被貶,前前後後一起流貶了二十三年。白居易請他喝酒感嘆他“二十三年折太多”,他自己並不在意,跑回都城上次寫“盡是劉郎去後栽”的地方又寫了一首“前度劉郎今又來”,不但回來了,還挺嘚瑟。

    這人就是粒鐵蠶豆,但是合了他的脾性,又蠻好玩的。而他的好友就是同貶的柳宗元,包括原來的永貞革新中的同袍,以及後來的白居易。這些人就是就是他口中的“鴻儒”了,而他在《陋室銘》中看不起的“白丁”其實並不是指普通老百姓,而是指那些刁難他,反對革新的一些人。

    《陋室銘》不長,我們通篇看一下,理解這句詩在駢文中起的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其實也沒什麼好解釋的,華人誰看不懂這篇小奇文呢?“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駢文中起到了連線兩個段落的作用,也就是承上啟下。因為前半段是寫陋室,而後半段是寫陋室主人。這句話其實是總領後面關於主人德行高,陋室不陋的論斷,並且用諸葛亮潛龍修身,楊子云避世修學來比喻自己,最後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來給自己蓋上一個大大的有德行的章子。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這話暗藏之意也很明顯,我精神高貴,住哪都是貴族,怕什麼簡陋?

    為什麼說劉禹錫寫這篇小文章是有脾氣的呢?其實通篇聲聲悅耳,皆是高談闊論,正是“白丁”二字披露了他當時的心態。這種脾氣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說,能夠在當時的情況下保持這樣一種寫文心態,劉禹錫不但性格樂天,還真算得上謙謙君子。

    這篇駢文成於他的和州任上,已經五十歲左右了,還在外任流浪。可能是被貶太久了,地方一把手認為他也就是老死貶途的命,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可能也是革新的反對者,所以對他多加刁難。到了這裡,總得分套宿舍吧,就先安排他遠離城內,在城南面江而居。結果劉禹錫很開心,還寫了幅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上司知道後很不爽,讓他從城南搬到城北,面積小了一半,不過環境還算不錯,劉禹錫仍舊不以為意,繼續寫對聯:“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上司看他依然“思爭辯”、“心在京”,氣不打一處來,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這下終於惹惱了劉禹錫,提筆寫下這篇《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往來無白丁”你說是普通老百姓也好,其實更多地是指劉禹錫不願意與這些俗透了的地方官員一般見識,採用這種相對溫和的方法揶揄和調侃。

    不過,這些故事和詩文流傳下來,將小人嘴臉曝露了近千年。

    所以說,惹誰都別惹文化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迦太基最終敗給羅馬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