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匹諾曹jun

    前言: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爆發的一場大戰,幾乎是秦國統一天下的立國之戰。同時,這一戰也給後世留下無限遐想,如果趙括沒有取代老將廉頗,會怎樣?

    先簡單說一下這場戰役的由來。南韓打不過秦國,就把上黨地區割讓給秦,可上黨郡守馮亭與秦國爭戰多年,不願意投降秦國,就把上黨十幾座城市送給趙國。趙國對此事有兩種意見:老成持重派覺得這是秦韓兩國的事,趙國不應該介入;年輕少壯派覺得,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當然要收下。趙王最後還是選擇了收下,開疆拓土。

    趙國也知道,收下南韓的“禮物”等於得罪強秦,於是做了準備。一邊派出老將廉頗率領20萬人馬去接收上黨,主要是防範秦國;一邊,派人去秦國談判,希望和平解決這一事件,也願意適當做出一些讓步,讓出幾座城給秦國。

    秦國當然不肯善罷甘休。對秦國來說,這不是幾座城市的問題,而是面子問題,堂堂大秦,居然被人中道截胡,必須用戰爭來洗刷這樣的屈辱。所以,秦國派出左庶長王大將軍率軍進攻上黨,秦趙開戰。

    前半段是老將廉頗打的,戰績如何呢?

    屢戰屢敗,丟失了兩座軍營,戰死了好幾名軍官。是老將廉頗不行嗎?當然不是。趙軍戰敗有幾個原因:第一,趙軍新來乍到,對地形有個熟悉的階段,秦國則在上黨爭戰過好幾次,更熟悉地形;第二,這一戰從道理上說,趙國是理虧的,上黨是南韓土地,人家君主樂意給誰,是人家的事,確實輪不到趙國來佔便宜;第三,趙王還是怕觸怒秦國,給廉頗的命令是防禦,所以註定廉頗只能被動防守,不能主動進攻,所以一開始就喪失了主動權。

    那麼如果換將,不讓趙括上,而一直由廉頗指揮,趙國能撐得住嗎?很難。

    戰場上,趙國的頹勢已經顯露無疑。同時,後勤補給也出了問題。趙國運送糧食到上黨,要穿越太行山脈,很麻煩。而且,幾十萬軍隊在上黨,意味著幾十萬青壯勞力無法參加農業耕作,時間長了,國內糧食自然供應不上。

    要解決這種困境,只有兩個辦法,要麼和談成功,趙國把主力軍隊撤回國內,要麼孤注一擲,繼續調集大軍與秦國決一死戰,力求速戰速決,在國內農業還沒崩潰以前,迅速擊敗秦國。很明顯,趙國只有第二條路。

    所以,不善於進攻、善於防守的廉頗被趙括取代。趙括還帶來了20萬援軍,使得趙軍總兵力達到40多萬,一場普通的地區爭奪戰,變成了雙方的戰略大決戰。

    總結:

    人往往有一種錯覺,覺得沒有選擇的,肯定會比選擇的好。正因為這種錯覺,所以大家覺得趙括敗了,那麼如果不用他,繼續用廉頗肯定不會輸。其實,用趙括就是一場賭博,但為什麼要去賭,就是因為走投無路了才會去賭。繼續用廉頗老將軍的話,也許他沒敗,可是趙國的農業和經濟就先崩潰了。

  • 2 # 哈士不是奇

    戰國時期,如果說有哪一場戰鬥最為人所熟知,有那一場戰鬥最為慘烈,那麼無疑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秦趙雙方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來攻打對方。

    最終,趙國戰敗,被白起坑殺四十萬士兵,從此衰弱。而秦國亦不好受,秦昭襄王以秦國亦損失慘重為由,拒絕了白起繼續進攻趙國的提議。

    而這場戰爭之中,被罵得最慘的就是趙國將軍,趙括。可以說,趙括的紙上談兵,被後人當作了無能的典範。

    這裡並不想為趙括解釋,只是做一個假設:如果趙括沒有上場,廉頗依舊在抵擋秦軍,那麼秦軍最後會撤退嗎?

    一、上黨之爭,秦國勢在必行

    縱觀秦國的崛起史,其實就是一部東出史。秦國一開始只是西周的附庸小國,因為善於養馬,才獲得了周天子的賞賜,進而獲得了一塊用以繁衍生息的土地。

    隨後,周幽王無能,使得西周滅亡。秦襄公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正式冊封為諸侯,並被賜予岐西之地。

    在這之後,秦國和春秋時期的晉國,戰國時期的魏國,更是圍繞著河西之地,展開了數次的爭奪。理由就是,秦國想要東出。

    因為從地圖上看,秦國想要順利地實現東出,就必須奪取河西之地。因為秦國的函谷關,雖然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且南邊有秦嶺天險,北邊有黃河阻隔,但是這個黃河的西邊,也就是河西之地如果落入他國之手,那麼函谷關就形同虛設了。

    這也是為何數代秦王都要奪取河西之地的原因。上黨這裡也是如此。

    經歷過商鞅變法的秦國,已經有了統一天下的資本,但是卻依舊無法迅速地擴大戰果。而上黨乃是秦國東出的必經之地,因此,對於上黨這個地方,秦國是勢在必行的。

    可是,這個本來應該納入秦國版圖的土地卻被趙國截糊了,這也難怪秦昭襄王如此生氣,不惜費盡全國兵力也要拿下上黨。

    正如河西之地一樣,哪怕當時的秦國國力不敵晉國、魏國,秦國也要爭奪上黨之地,更何況此時的秦國是戰國最強呢?

    二、長平之戰,秦國已經沒有後路

    眾所周知,秦國的崛起得益於變法的完善。那麼秦國變法的核心又是什麼呢?是軍功爵制。

    在先秦時期,貴族和平民之間是不可逾越的,這在保證貴族血統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降低了平民的作戰積極性,這基本上是各國的共識,除了秦國。而秦國因為地處西戎,長期遠離中原文化,所以對這方面的忌諱並不多。

    於是,秦國破天荒地廢除了原來的貴族世襲制,改成了人人皆能成為貴族的軍功爵制。只要作戰勇猛,就能成為貴族,這就是秦國士兵的理念。

    是以,秦國士兵的作戰積極性極高,能力極強,秦軍也被山東六國稱為虎狼之師。然而,秦國軍功爵制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需要戰爭。

    秦國的軍功爵制,對於士兵的獎勵十分豐厚,既有土地,又有人口。但是秦國就這麼大,想要維持住這種消耗,唯有戰爭,並且要獲得勝利。

    長平之戰正式爆發之前,秦國和趙國已經僵持了很久,這種僵持對於秦國十分不利。這不僅是因為秦國的戰線比趙國長,糧草壓力大,更是因為秦國的軍功爵制容不得秦國失敗,更別說是此時的秦國已經舉傾國之力了。

    因此,長平之戰,秦國唯有戰,且不能輸。

    結束語

    結果很明顯了,哪怕長平之戰,趙王沒有用趙括取代廉頗,處於戰略的考量,秦國也不會撤兵。而透過兩國的國力對比,秦國大機率還是會贏,只不過贏得更慘一點。

  • 3 # 胖關vlog

    長平之戰,如果廉頗沒有被趙括取代。依然為統帥,秦軍不會撤兵也不會強攻,只能等待伺機而動,理由如下:

    一、趙帥廉頗修築壁壘不出,兩軍對峙

    長平之戰趙國的統帥為廉頗,戰國名將之一,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力。廉頗見秦軍奪取上黨,勢頭強勁、鋒芒畢露,建議趙王修築壁壘工事,避其鋒芒,以逸待勞。

    趙王聽從廉頗之言,讓廉頗帶兵25萬人馬在長平修築三道壁壘,秦軍主帥王紇大軍壓境,三年攻打長平,久攻不下,兩國都有損傷,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二、秦國長平之戰志在必得,死磕到底,兩軍糧草短缺

    秦昭襄王深知與趙國遲早有一場惡戰,勢必在長平要取勝,贏得列國的臣服,對他國起到震懾作用。傾盡國力誓要與趙國一決雌雄,也是不斷往長平增派兵力。長平之戰關係到兩國的國運,也是決定兩國存亡的大戰。

    以秦昭襄王的志向,長平之戰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要拿下長平,直取邯鄲。

    三年的攻守,兩國也未分出勝負,趙國在主場作戰堅守不出,秦國長途奔襲也攻不進去,任憑秦軍叫罵,也無濟於事,兩軍各自為陣,相持不下,沒有進展。

    趙國16歲以上的男丁都被徵兵去了長平,三年的兩軍對壘,趙國糧草開始不濟,國中糧食不足,前線的戰士開始吃不上飯,就算趙王不換廉頗,一味的堅守,最終戰士將被餓死。

    三、趙國國力不如秦國,形勢所逼,無論換將與否都要正面出擊

    秦國雖然是長途作戰,但是綜合國力要比趙國強,論持久戰還是秦國厲害,秦國將本土的所有戰略物資向長平集結,命令白起從巴蜀富饒之地徵收糧食,在蜀道上將天梯與棧道相連,車推人抗將糧食源源不斷運往長平,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就算不換廉頗,他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將士們餓死前線,趙國騎虎難下,只有和秦國硬拼了,再沒有退路了,只是作戰方略可能與趙括不同,但只要走出壁壘,秦軍在正面戰場上與趙國交鋒,趙國便無勝算可言,趙國喪失了地形天險的庇護。

    廉頗帶趙軍衝出壁壘,秦軍只可以逸待勞,伺機而動發揮秦銳士的優勢,正面戰場不會輸給廉頗的,秦國的最後一張王牌白起自然與廉頗戰場相遇,白起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長平之戰之前就已斬殺列國軍士超過100萬,戰神白起對老將廉頗不在話下。

    四、總結

    長平之戰以秦國坑殺20萬降卒而使秦國取得勝利,糧草不足、武器精良與否、秦趙士氣高低是趙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還是秦國的綜合國力遠遠超過趙國,如果廉頗一直為統帥的話,戰死的人數可能沒有那麼多,但是最終趙國還是以失敗告終的。

  • 4 # 興叨客

    長平之戰是趙國和秦國的國運之戰,雙方投入兵力總數為95萬人,秦國50萬,趙國45萬,戰爭結果以秦軍大獲全勝而告終,此戰之後趙國元氣大傷,再沒有與秦國一戰的實力,從此一蹶不振,而對於秦國來說,卻加快了秦國統一中國的步伐。

    熟悉這一段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如果趙王不撤換廉頗老將,繼續和軍民堅持固守長平關,以逸待勞,秦國軍隊只有撤退,趙軍必然不戰而勝,因此也就沒有強攻之說。就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廉頗老將出徵,採取以逸待勞,固守關隘的戰略思想,致使遠道而來的秦國軍隊進退兩難,其戰略思想和部署滴水不漏。

    戰爭初期,秦國軍隊士氣旺盛,尚不能攻克廉頗將軍設定的第二道防線,舉全軍之力勉強攻佔第一道防線,雙方進入相持階段。而這一相持就是三年之久,而秦國軍隊遠道而來,糧草供給十分緊張,尤其進入戰爭的相持階段,秦軍糧草幾乎斷絕。趙國軍隊雖然糧草供應艱難,但依託有利地形,以逸待勞,以守為攻,佔盡天時地利人和諸多要素,只要死守關隘,秦國軍隊必敗無疑。

    第二,秦國糧草和兵源緊張,舉國上下,已沒有多餘糧草繼續維持戰爭需要,繼續增兵的可能也微乎其微,撤退只是時間問題。

    戰爭進入相持階段,雖然秦國和趙國都出現嚴重的供給問題,然趙國在本土作戰,勉強能支撐。而秦國僅有的糧食供應地蜀地,山高路遠,運輸糧草極為困難,秦國軍隊面臨著糧草斷絕的危險。趙國軍隊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死守第二道關隘壁壘,嚴防秦國軍隊偷襲,勝利便只是時間問題。雖然也出現兵員短缺的問題,然本土作戰優勢依然存在,依然可以以逸待勞,靜觀秦軍動向,伺機而動。

    第三,秦國攻而難進,已經獲知雙方均勢力敵,難以取勝。

    若趙國軍隊堅守不出,秦國軍隊面對廉頗老將的關隘和壁壘,將寸步難進,即使發動多次攻擊也將無功而返。其實戰爭後期,雙方國力都已經竭盡所能,然趙國有主場優勢,秦國進不得進,然每天之消耗都是秦國難以承擔之重,撤軍已成定局。然歷史更加優待秦國,此時趙王鬼事神差居然撤換廉頗老將,這是其最大的戰略失敗。若依廉頗老將之戰略部署,秦國必然無功而返,反而消耗國家財力,趙國也還有與之爭霸之資本。

    綜上所述,秦趙長平之戰,若不替換主將廉頗,或者說即使撤換廉頗主將之職,不改變廉頗老將的戰略方針,秦國軍隊必敗無疑,趙國也還有與秦國爭霸天下的資本。然歷史不可能重演,此戰以趙國完敗而告終,致使45將士被坑殺,趙國再無資本與秦國一較高下。

  • 5 # 當代曹植

    秦國即不會撤兵,也不會強攻,秦國在等待趙軍糧盡的那天,到時,趙軍不攻自亂,秦軍趁機收割。

    趙國16歲以上的男丁都被徵召去了長平,三年的兩軍對壘,趙國糧草早己不濟,國中糧食不足,趙王四處借糧而不得,前線的戰士開始吃不上飯,就算趙王不換廉頗,一味的堅守,最終戰士將被餓死。

    趙國國力不如秦國,形勢所逼,無論換將與否都要正面出擊。

    秦國雖然是長途作戰,但是綜合國力要比趙國強,論持久戰還是秦國厲害,秦國將本土的所有戰略物資向長平集結。趙國糧斷兵少,除非其他五國支援,否則迴天乏力。

  • 6 # 群狼虐虎

    廉頗與趙括戰術剛好相反,以防禦為主,高壁深壘,嚴防死守,但如此也僅能僵持延緩時日,難以長期為繼,依舊無法擺脫滅國命運!

  • 7 # 狐筆春秋

    即便廉頗沒有被趙括取代,只怕也不會對“長平之戰”的結果有何影響。畢竟,“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就趙孝成王在“長平之戰”中坑爹的表現而言,無論誰來領導趙軍,失敗都是遲早的事情,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慘烈的程度而已。

    一:見小利而忘命,幹大事而惜生

    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採用範睢“遠交近攻”之策,對毗鄰的南韓進行猛烈的軍事打擊,試圖透過攻取南韓上黨郡的方式來開拓秦軍東出爭霸的道路;並趁勢憑藉上黨郡“三晉咽喉”的特殊位置,將心腹之疾的南韓納入到自己的戰略版圖之中,迫使其割地納貢、俯首稱臣。

    而在經過三年多艱苦卓絕的戰鬥之後,原本就勢不能敵的韓桓惠王終於不在掙扎,甘心情願的將東出要道——上黨郡拱手相讓。但“民不畏死,緣何投降?”慷慨悲歌的上黨軍民顯然不想就此止戰息兵,於是,在上黨郡守馮亭的倡議下,英雄的上黨軍民決定帶著上黨郡投誠到趙國,希望倚借中原霸主的威勢再和秦國一較雌雄。

    但就是這連瞎子都看得出來的陰謀詭計,卻令趙國君臣為是否該接受上黨郡而吵成了一團。話說在馮亭的使者抵達邯鄲之際,素無主見的趙孝成王隨即找來平陽君趙豹和平原君趙勝兩位股肱重臣一同斟酌商議。

    話說頭腦清醒且頗有真才實學的平陽君趙豹不僅一眼就看出了馮亭“禍水東引”的毒計,並且還因為趙孝成王“大喜”的表現而一再提醒他“必勿受也”。不然以秦昭襄王睚眥必報的性格,秦趙之間勢必會因此而開戰,但若從綜合國力和實戰實力而言,目前的趙國雖有霸主之名,卻也不是虎狼之秦的對手。

    王大喜,召平陽君豹告之曰:“馮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對曰:“聖人甚禍無故之利。”王曰:“人懷吾德,何謂無故乎?”“夫秦蠶食韓氏地,中絕不令相通,固自以為坐而受上黨之地也。韓氏所以不入於秦者,欲嫁其禍於趙也。秦服其勞而趙受其利,雖強大不能得之於小弱,小弱顧能得之於強大乎?豈可謂非無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糧蠶食,上乘倍戰者,裂上國之地,其政行,不可與為難,必勿受也。”

    只可惜,忠言逆耳,心心念念想著“不戰而得十七城”的趙孝成王最終還是聽從了平原君趙勝的建議,不僅迅速接手上黨並對馮亭進行封拜,而且還絲毫不顧及秦國勢必不肯善罷甘休的可能性,君臣上下歌舞相慶儼然天下太平,不復戰矣。

    所謂“國雖強,忘戰必危。”眼見辛苦數年、死傷無數才換來的戰果竟然就這樣被趙國捷足先登了。惱羞成怒的秦國君臣自然不肯就此善罷甘休,更何況,憑著秦國的實力,也實在沒有善罷甘休的必要。

    於是,就在趙國上下還沉浸在歌舞昇平的祥和景象中的時候,秦將王齕已然調轉槍頭對趙國發起了猛烈的攻擊,猝然受襲的趙孝成王簡直就被打蒙了,忙不迭的就命令老將廉頗率軍北上援防上黨。但“哀兵必勝”,當千里馳援的趙卒哪裡是上下齊心、同仇敵愾的秦軍的對手?所以,在幾個回合之後,趙將廉頗不得不調整戰略,轉攻為受,與秦軍玩起了“堅壁不出,固守待援”的遊戲。

    但這終究不是一心想著“速戰速決,快速取勝”的趙孝成王所希望看到的結果,於是在見識了秦軍的威猛和強悍之後,得了便宜的趙孝成王竟然心生恐懼,主動派人前往秦國求和去了。且說在這朝令夕改的趙孝成王統領下的趙軍也實在是苦逼到了極致。

    二:心存僥倖的趙國君臣——赴秦求和

    所謂“戰勝於朝廷”,就在秦、趙兩軍互不相讓、僵持不下的時候,秦趙兩國為了改變戰場情勢以利於己而紛紛加緊了外交攻略。而就在秦趙之戰以前,強悍霸道的秦國已然與南韓、魏國、楚國結下難以彌縫的生死大仇,當此之際,本來正是趙國聯合諸國共謀強秦的時候,但生性怯弱的趙孝成王卻一意孤行的拒絕了趙國上卿虞卿在這方面的建議。而白白錯過以此合縱破秦的大好良機。不僅如此,他還欽命貴臣鄭朱赴秦求和,希望長平之事能夠就此不了了之。而列國諸侯在見了趙孝成王這番風騷的操作之後也紛紛心灰意冷,從此不再過問秦趙之時。

    於此同時,原本就為趙國“堅壁不出”而煩惱不堪的秦國則索性藉助鄭朱來秦之機,一方面假意做出“和談”的姿態,藉以鬆懈趙國君臣的戒備之心和列國注意力。另一方面則“遣使赴魏”,以土地重Bora分化趙魏聯盟,進而達到孤絕趙國的戰略目的。如此一來,一心想著要透過何談來解決“對峙”問題的趙孝成王不僅終究沒能實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願望,反而還因此失去了楚、魏、韓三國的支援,就此陷入孤立無援的尷尬境地。

    就在趙孝成王為“求戰不得,求和不成”而深感苦惱的時刻,邯鄲城內竟有不知不覺的流傳出“老朽廉頗,不堪戰陣,龜縮不出,且將投降”的謠言。如此一來,原就滿腔怒火無處發洩的趙孝成王彷彿找到了傾斜的閘口,於是裹挾著雷霆之怒的“易將求戰”之事就這樣發生了。而趙軍也因此而走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話說廉頗一生為將,向來謹慎而兇猛;多謀且善斷。身為一國之君的趙孝成王不斷自己沒有識人之明,甚且還因紛紛擾擾的民間謠言而做出“臨陣換將”的荒唐之舉。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對趙孝成王如此荒誕的舉動,朝廷上下竟無一人進諫,一人質疑。試問,君臣蠢陋至此,趙軍焉有不敗之理?

    三:沒有亡國已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公元前260年,趙括秉承趙王“速戰求勝”的意圖,一到長平即撤換佈防,變更制度,悉除廉頗時的部署,堂堂正正的與秦軍掰開決戰的架勢,主動進擊求戰心切的秦軍。只可惜,此時的秦軍統帥早已不是老成持重的老將王齕,而使屠兵百萬、百戰不殆的沙場鬼見愁白起。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己而不知彼,百戰百敗。”就在趙括連對手是誰都還沒搞清楚的時候,趙軍就中了白起“分而治之”的戰略而被分割成多個首尾不相顧的豆腐塊,被秦軍圍困在中心坐以待斃。

    而就在此危急之際,始終密切關注戰場形勢的秦昭襄王隨即趕赴河內,一方面盡數徵集簽發年15以上的男丁趕赴長平配合白起;另一方面則又命人進攻長平以東、以北一帶的高低,徹底阻斷趙軍的援軍和糧草。而就在秦昭襄王已經將一切都安排停當之後,後知後覺的趙孝成王才恍然警覺,匆匆忙忙的想齊、楚兩國救援,但事到如今,一切都已來不及了。被包了餃子的趙括軍團在堅守數月而不見援軍且糧草業已斷絕的情況下,不得不克服飢餓的襲擾和死亡的恐懼,強行向秦軍發動反攻。但在秦軍強悍的武力鎮壓下,終究還是以失敗告終。

    同年,殺人而食的趙軍器械投降,之後則被白起盡數坑殺,嗣後,白起又挾戰勝之威趁勢包圍趙國首都邯鄲城。向來昏昏沉沉的趙孝成王終於靈光一現,再度啟用被強徵回國的老將廉頗,而後又命令上卿虞卿等出使各國,聯結諸侯且其援軍。但“遠水解不了近渴”,若不是秦國國內將相爭鬥過於激烈,以至於應侯範睢強行命令白起撤軍的話。只怕稱霸中原的趙國也難逃亡國滅族的命運吧。

  • 8 # 歷史的吃瓜群眾

    1、 長平之戰背景

    秦國能一統六國,憑的就是 “遠交近攻”這一核心戰略,而這個偉大的戰略思想就是應侯範睢向秦昭王提出來的。宣太后、魏冉、羋戎等一批手握秦國大權的人物逐漸退出秦國的政治舞臺後,秦昭襄王開始展示自己的宏圖大略,而範睢的提議正對他的胃口,於是開始對外用武。既然要“近攻”,那三晉肯定跑不了,而三晉最弱的南韓就是首選目標啦。

    公元前262年,戰神武安君白起打蛇打七寸,直接把南韓的野王(地名)給拔了,切斷了南韓上黨與南韓都城的連線,把上黨孤懸在秦國與趙國之間。上黨的郡守馮亭他不慫你秦國啊,帶著上黨十七邑投奔趙國,期望藉助趙國的力量跟秦國死磕到底。公元前260年,秦將王齕攻克上黨,逼近長平。廉頗駐守在長平,接應逃到長平的軍民,王齕乘勝追擊,趙國連連敗退,廉頗乾脆堅壁不出。

    2、 廉頗若沒被取代——將會一拖到底

    廉頗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從齊國手裡搶過陽晉,打退燕國的侵略,反手還拿了燕國五個城池。在長平之戰前夕的固守,取得的防守效果是顯著的。廉頗還有一個典故被我們所熟知,那就是“負荊請罪”成語的來源,他能因為藺相如“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一席為了國家利益願意拋下個人恩怨的言論,而赤膊負荊請罪,說明廉頗還是一個拎得清的人。試想一下,一位作戰勇猛,智商線上,深明大義的老將,面對如此大戰做出固守的決策定是穩妥的,並會將此戰略思想堅持下去。

    3、 面對拒不出戰的趙軍的白起是何方神聖?

    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生未嘗敗績。伊闕之戰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多次擊破聯軍分隊及後方留守之軍,逐漸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最終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郢城之戰越過秦楚邊境山區,自斷後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穿插到楚軍背後,大破楚軍,攻佔楚國都城郢;上黨之戰率軍攻打救援南韓的趙、魏聯軍,大破聯軍於華陽。長平之戰之前,白起手下的冤魂已有五十餘萬了。

    4、 結合白起以往戰例體現出來的戰術思想和秦國較長的運輸線,只能撤兵

    從白起以往的戰例來看,他最擅長的莫不過是包抄圍殲,快速消滅敵人的戰鬥力量,而廉頗採取的是避戰堅守,建立了一道道壁壘,躲在裡面,任你如何引戰,我都不接。“一個六神裝的刺客,面對一個六神裝的肉坦,還縮在二塔,我玩尼瑪呢。”白起斷不會採取越塔強殺這一自殺行為的。而此時秦國雖然拿下了上黨多個城邑,但城中軍民大多都逃到了趙國,難以補充戰力和輜重,需要從秦國本土補充戰損,這就造成了過長的運輸線。從後來範睢使的離間計迫使趙國換將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秦國內部應該是耗不起的,才會誘使趙國出城決戰。所以,如果趙王咬咬牙堅持不出戰,秦國大機率會撤兵的。

  • 9 # 山色不如歸興濃

    廉頗如果不被換的話,首先趙國的後勤是跟不上了,秦國後勤也沒有保證的,打下去,兩敗俱傷。這也是趙孝成王換廉頗的原因。

  • 10 # 盪漾的可樂

    長平之戰其實沒什麼好說的。要麼秦國把所有的糧食等物資吃完從而崩潰。要麼趙國先吃完。然後崩潰。兩個國家必然會有一個倒下。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就算趙國不進攻秦國等時機成熟。或者說趙國的糧食基本消耗乾淨的時候。秦軍也會發動進攻哪怕秦國前線的幾十萬大軍全部拼乾淨了也必然會屠滅趙軍。因為滅掉趙國以後。普天之下也就沒有哪一隻軍隊能與秦軍對抗了。韓魏兩國已經成了孫子。楚國已經被打的半身不遂。燕國太遠。齊國又因為綏靖政策閉關鎖國。返觀秦國。漢中平原。四川盆地。關中平原。丹陽一帶(當時叫南郡)都是糧食出產地區,再有西北部的胡人可以為秦軍提供戰馬和牧場。就算長平前線的秦軍被全殲。秦國也能在20年到30年的時間裡回覆元氣重新再來。而關東六國根本沒有回覆的可能。

  • 11 # 歷史摸黑人

    如果還是廉頗領兵,秦國不會撤兵也不會強攻,秦國會維持相持階段,直到把趙國拖死。

    長平之戰本質上是秦趙兩國的國力消耗之戰,趙國換下廉頗也不是因為廉頗能力不行,而是因為趙國拖不住了。廉頗在那個時代就是以守城見長,這一點趙國的君臣肯定也是十分清楚。臨陣換帥這一大忌不到萬不得已趙王肯定不會去幹,但是由於趙國力不支,趙王只能在賭一把。

    長平之戰前由於胡服騎射和吞併中山,趙國實力陡增,在加上趙國對抗秦國曾有過大勝,所以趙國這個時間已經成了秦國東出的最大障礙,所以秦國極想給趙國來個釜底抽薪。隨著上黨戰役的推進趙國被拉了進來,秦國對趙國的捲入十分生氣,所以舉了全國之力進攻趙國。

    長平之戰時秦國投入兵力達50萬人,幾乎掏盡了國本,而趙國也舉兵40萬準備與秦國堵上國本。所以到對峙階段秦國是不會隨便退兵的,要不然幾年的心血就廢了。而趙國只進行了簡單的改制並未像秦國一樣進行徹底的變法,所以隨著對壘的持續,趙國家底被消耗乾淨。

    趙王用趙括換下廉頗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是由於他低估了秦國的決心,高估了自身的軍事實力,最終被秦國大敗。憑心而論趙括的能力並不是很差,在被圍期間也有多次精彩的指揮,但是他一上陣就遇到了那個時代的戰神白起和最強軍隊,所以被打的一敗塗地。

    假如廉頗沒有被換下,趙軍也會慘敗,廉頗是最會守的白起是最會攻的所以軍事上都不佔上風全憑國力對抗。所以如果廉頗不被換下,秦軍依然會堅持對峙直到趙軍被拖垮。

  • 12 # 天晴愛睡覺

    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對壘三年不見勝負,主要原因是廉頗堅守不出,秦國求戰不得。

    廉頗的主意就是堅守不戰,尋找敵人的間隙,乘秦軍疲軟之際,出兵決戰。

    如果廉頗沒被取代,我覺得秦軍不會撤兵,原因是:

    其一,因為出兵無果,大損Regal,秦王不會接受撤兵。

    其二,戰爭實際上是耐力的比拼,是國力的比拼,很明顯趙國撐不住了才換將,就算強撐,秦國也能勝過趙國。

    其三,秦國的內部制度要優於趙國,更方便迅速聚攏國力,發動會心一擊。

  • 13 # 前可見古人

    秦趙長平之戰,一戰打垮了趙國,為秦國以後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趙國將軍趙括率軍攻擊秦軍,最後兵敗,導致趙國被斬殺數十萬人,也給趙括帶來了“紙上談兵”的典故。

    那麼,如果當時廉頗沒有被趙括替代,秦軍是會撤兵,還是會強攻呢?

    答案是都不會。作者認為,即使廉頗沒有被趙括替代,那麼廉頗最後也一定會是率軍攻擊秦軍的。

    長平之戰初期,廉頗數次被秦軍擊敗,自知不敵秦軍,恐一敗塗地決定依託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營壘,固守不出,疲憊秦軍。準備以以逸待勞的方式首先挫殺秦軍的銳勢,然後等待有利時機再出擊。

    這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最好的措施。

    但是秦國召集百萬青壯,疏通渠道,讓秦國可以直接從水路運糧,其運糧甚至比趙國更快,更暢通。而趙國卻相反,開始並沒想到變成持久戰,開戰不久就糧草匱乏,廉頗拖了兩個月,但農事在即,一直僵持會導致趙國陷入無糧可食的局面。而秦軍順利包抄趙國後方,不斷騷擾趙國的糧道,讓趙國雪上加霜,完全失去了主動權。

    而趙國外交上失利,魏、韓、楚皆畏秦,齊恨趙曾參與樂毅伐齊,燕國與秦國交好,導致趙國陷於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絕地。

    趙括率軍攻擊秦軍的時候,正是處於趙國軍隊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時候。

    秦國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撤兵或強攻趙軍營地的。只要圍而不打,勝利就遲早會是屬於秦國的。

    秦國圍而不打,趙軍在明知沒有援軍和補給的時候,只剩下了兩個選擇,一個是全軍餓死,一個是主動攻擊秦軍,埋骨沙場。

    所以說即使廉頗沒有被換,處於趙軍的境地,最後的結果也一定是會主動攻擊秦軍,然後兵敗的。

  • 14 # 九月讀歷史

    廉頗為什麼能出名,還被列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中,我們對他了解最多的就是“負荊請罪”這件事,他的做法,不僅贏得了尊重,還贏得了一個好名聲。但我認為,就他的能力,並不是特別強,甚至不如趙奢。

    就司馬遷《史記》來說,廉頗以勇氣聞名於諸侯,看到沒,司馬遷說的是勇氣,而不是權謀和計策。

    廉頗上位後,面對周圍的國家,確實打了不少勝仗,但卻是建立在趙國強大的基礎之上,而這種情況下,只要不碰到趙括那種傻讀兵書的將領,一般都能打贏。

    但面對強大的秦國呢,廉頗一次也沒有贏過,這一點,他還不如趙奢,趙奢就是趙括的父親,他是反對趙括出戰的,因為他知道自己兒子的能力,但趙王不聽,也無可奈何。

    再說長平之戰,此時趙國可以拿出手的大將有李牧,趙奢,廉頗。李牧此時正在北方抵禦匈奴,這種搶地盤的事就不讓他回來了,而趙奢則被留下,維護都城的安全,因此只能派廉頗迎戰。

    而廉頗先到上黨,到了就修築工事,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此時秦軍還未到,為何他不等秦軍到了還未穩定之時打他個措手不及。但他沒有,他選擇論持久戰,而兩年都未將上黨吃下。趙王肯定急了,要養四十萬兵,就在那裡按兵不動,太浪費錢了。

    趙王著急帶來的後果就是剛好中了秦國的離間計,派了更廢的趙括出戰,而秦國呢,換上了有殺神之稱的白起。可以說,白起對付書呆子一樣的趙括,就是閉著眼睛也可以打贏。果不其然,趙括剛來就想立功,急忙帶兵出戰,白起採用誘敵之策,先讓他贏了幾場,之後他果然中計,帶兵衝擊,剛好中白起的埋伏,他被殺死。

    趙括一死,趙軍大亂,這一點也能看出趙國沒有好的將領,主帥死了,就全軍崩潰了,趙軍四十萬人投降。白起也很無奈如何處理,放回去,那這一仗豈不是白打了,帶回秦國,不太現實。因此,白起下狠心,選了一百多個年齡小的,剩下全部坑殺。

    再來看廉頗,趙王后悔把他撤下來,但為時已晚,而廉頗也不是個大度的人,後來直接離開了趙國,前去魏國。但可能魏王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便不用他,他最終無奈,老死在楚地。

    而反過來看這個問題,趙括沒有取代廉頗,那長平之戰秦軍會怎麼做,結果並不會有什麼差別,前面說過,他和秦軍就沒有打贏過,只能乾耗,趙國肯定經不起他的乾耗,即使沒有趙括,還會有張括,李括來取代他。即便沒有,那秦軍換來白起,他的下場和趙括也不會有多少差別。

    因此,如果沒有換下廉頗,秦軍依然會選擇進攻,最多是多損傷一些士卒,但最終結果並不會不同。趙國要想打贏長平之戰,除非把李牧召回,但李牧還要抵抗匈奴,因此這是不現實的,所以,廉頗踏上上黨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趙軍的結局,無論怎麼變,結果都不會變。

  • 15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廉頗沒被取代,就沒長平之戰了!

    長平之戰時秦國地跨今天的陝、甘、川、渝三省一市以及內蒙古河套陰山一帶,又在巴蜀地區修建了都江堰,把這裡打造成為天府之國成為秦國的糧倉

    反觀趙國是由於三家分晉而立國,主要佔據今天山西北部、河北南部一帶,其地盤小於秦國。

    打戰打的國力,這一點趙國已完敗,廉頗老將早己心知肚明。

    趙國當時還多線作戰,趙國除了要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還要長期防備燕國這個攪屎棍。

    兵力吃緊,後勤糧食更吃緊。速戰速決就是一場豪賭。

    廉頗,在幹什麼呢?

    戰爭初始,趙國先鋒部隊與秦軍交戰長平以南,一交手,團滅。

    經驗豐富的老將廉頗領四十萬主力退守長平以北,在空倉嶺一帶築壘自守。反正不管秦軍如何鼓戰,就不出戰。

    但年輕氣盛的趙孝成王,三番五次催戰,戰爭是要錢的,消耗不起了啊!

    秦趙又發生一次交手,趙連丟失兩處要地。西營壘也被秦軍佔領,廉頗下令退守丹河,與秦軍隔河相峙。

    戰爭陷入僵局,王齕也想一局定輸贏,但廉頗嚴防死守,三年也沒越過丹河。

    任趙孝文王怎麼急,就是不出戰。

    這樣君臣出現矛盾了!

    換掉廉頗也是必然。

    而趙括的失敗也是必然

    趙孝文王讓趙括在四個月內必須出兵。

    而事實上對趙括而言。除了率部衝鋒,他也別無選擇。

    反觀秦國方面商鞅變法後實行的獎勵耕戰制度,以及巴蜀天府之國的糧食基地源源不斷的供應都是秦軍戰勝的有力保障。

    秦昭襄王還親自前往前線督運糧草,十五歲以上男子全徵兵,一時間秦軍士氣大振。

    而這時趙國已經快沒糧了,怎麼辦?

    速戰速決!!!!

    但連廉頗死都不打,趙國也沒人敢打,趙括年輕,而且在趙國軍界地位很高,也只有讓他去了,他也敢去。

    “讓他去唄“豪賭一場,趙國也已進退無路了。

    進也許能贏,守只有耗死,趙王心知肚明。

    “贏,大家一起嗨皮!”

    “輸,反正滅趙括全家!”

    “我不擔責"

    趙括不過是個犧牲者(這事一開始就是一場陰謀),卻被史書筆伐成“紙上談兵”一切的一切有背後和現實多方面的原因。

    趙括他也明白,所以最後他衝鋒在前,一箭刺穿胸口先死,他用自己的鮮血來捍衛一個軍人的榮譽一個家族的傲嬌。

    圍困這麼多天,軍隊都沒有譁變,說明他治軍還是很不錯的,參考他原來對他父親的參謀,他絕對不是個紙上談兵的東西。

    趙括不過是個性格直接,沒有花花腸子忠君愛國的年青人,不懂政治安身立命之術而已。

    我覺得這個歷史很多冤枉的人,他就是其中一個。

    但趙國底氣還是有的。

    而後秦又幾次攻趙,都被打敗了。

    白起一直抗命都不去,就是怕被包餃子殺掉,身敗名裂,最後被秦王賜死,但最少也算是千古一人未嘗一敗

    有個千古謎團,四十萬趙軍怎麼可能被秦軍近三萬騎兵圍困?

    三萬騎兵加上後來的五千(這五千人是看管留守趙軍的)不過近四萬,圍困四十了近二月,無數次突圍不解!!!

    戰國騎兵想防守,就是騎馬加步兵(沒馬鞍),箭射完就廢。

    胡服騎射的趙國,趙括身邊兩三萬精銳騎兵都沒有?

    原因可能有:

    1,趙國根本沒四十萬。

    2,武器出現代差(從出土文物上看,沒有)。

    3,手下有內奸(馮亭的嫌疑最大,帶上黨棄韓奔趙,本就是轉嫁危機)

    史有時也像破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愛一個人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