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DN64860904

    1.先做本質定位,隸書是小篆逐漸簡化的結果,是中國文字(資訊記載工具)的第二次變革的產物,後經魏碑的過度,被楷書取代。傳世的諸多隸書碑刻和墨跡,因時代、地域的原因,字的寫法存在差異,證明在隸書的年代,日常書寫中,字形並不完全統一。

    2.從寫法和藝術特點上講,蠶頭燕尾相對於篆書更簡潔,筆的提按更明顯。最後被楷書淘汰,證明它使用起來還不夠便捷。隸書的結體寬、扁較多,依然保持了體勢平衡、點畫補白均勻協調的特點,這個到後來的楷書,都沒變,可以說這是人的本能審美。

    3.學習建議。我當時下決心要學隸書,是因為初學時學田英章老師入門,進而臨歐體原帖,卻留下了結體扛肩的“本能習慣”,想透過隸書的平正來矯正這個問題,寫了一段曹全碑。進而發現,學習隸書可以深化對寫字結體的理解,張遷碑、衡方碑的古拙,朝侯、曹全的清秀,禮器的剛勁,都有很大的學問,對用筆提按、輕重對比搭配的理解實用也有很大幫助,又深入學了一段時間,不過最終還是迴歸楷書、行書,不過學習隸書時的所得所悟,對楷書行書也有極大幫助。總結起來有這幾點:隸書大都寬、扁,上下結體甚密,常見黑比白寬,這一般在楷書的大字榜書裡才會用到。且結體大都天然,有意蘊,唐代也偶有隸書寫碑,或可理解為文人的追古情懷,但過於規範和程式化,少了天然的氣韻,不妨說是楷書隸化書寫,西安碑林入口有一塊隸書大碑,高宗或玄宗(記不清了)隸書書寫,非常瀟灑、精到,缺的也是漢代隸書的“天然味”。學隸書後,結體的膽子會更大,更果敢,這是其一。其二,現在可見的隸書拓片中,大都有字口風化的現象,想“透過刀痕見筆痕”,可參考個別漢簡和清代諸家的臨創,想豐富筆法,強化金石氣,不妨憑感覺直接臨習,也會有很大收穫。其三,隸書只是一種書體,不建議作為專一書體終生臨習,就算不考慮日常書寫,單考慮作品審美,隸書也僅在對聯、牌匾的書寫中較為合適,除非學到應用自如的化境,但只學隸書,也達不到這個境界。現代隸書代表性大家劉炳森,個人認為其隸書有唐人風采,也未入化境。

  • 2 # 薪火之路傳薪火

    《隸書那點兒帖》

    僅供大家參考。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根據出土簡牘,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隸變後的漢字更具符號化,同時基本接近於俗稱的“方塊兒字”了。

    《曹全碑》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由王敞等人鐫立。明朝萬曆初年出土於陝西郃陽(今陝西合陽)莘裡村,至明朝末年,相傳碑石斷裂,人們通常所見到的多是斷裂後的拓本。1956年移立於陝西西安碑林。其書法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品,在漢隸中獨樹一幟。結體扁平勻稱,舒展飄逸,神采華麗秀美。為初學隸書者經典範本。

    《禮器碑》

    《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敕碑》,東漢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刻 。現存山東曲阜孔廟。其書法細勁雄健,端嚴峻逸,方整秀麗。此碑藝術價值極高,一向被認為是漢碑中經典之作。

    《史晨碑》

    《史晨碑》又稱《史晨前後碑》。東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立。現存山東曲阜孔廟。其書法工整,筆法古樸厚實,結構嚴謹而氣韻靈動,章法疏密得當。

    《乙瑛碑》

    《乙瑛碑》全稱《漢魯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漢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年)刻。內容是魯相乙瑛代替孔子後人上書朝廷,請求設立一名掌管孔廟禮器的小官吏,並提出此官任職條件。現存山東曲阜孔廟。其書法氣度高古典雅,剛健有風韻,為漢碑之名品。初學者由此碑入手,對於掌握隸書的結構和用筆技巧是比較合適的。

    《張遷碑》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於山東省東平縣,現陳列于山東泰山岱廟碑廊。碑主人名叫張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境內)人,曾任蕩陰(今河南湯陰縣)令。故吏韋萌等為追念張遷的功德,遂刊石立表以紀念。其書法方整中多變化、樸厚中見媚勁,蠶不併頭,雁不雙飛,外方內圓。整體佈局緊密,錯落有致。為歷代金石、書法家所推崇。

    《張遷碑》明拓本為最早版本,而又以其第八行“東里潤色”四字完好的故宮博物院藏本為最佳。稱為“東里潤色”本。

    《鮮于璜碑》

    《鮮于璜碑》全稱《漢雁門太守鮮于璜碑》,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十一月立,現存天津市歷史博物館。此碑字跡清晰,是建國以來發現的最為完整的漢碑。

    其書法方整樸厚,筆法方圓結合,筆畫敦厚飽滿,橫畫的感覺略比豎粗。在存世漢碑中,與晚於它的《張遷碑》同屬於方筆一派而又別具特色。

    《西狹頌》

    《西狹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為摩崖刻石。東漢靈帝建寧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於甘肅省成縣天井山。《西狹頌》與陝西漢中的《石門頌》、略陽的《郙閣頌》同列為漢代書法“三頌”。

    其書法用筆樸厚,方圓兼備,筆力遒勁,結字高古,莊嚴雄偉。碑文末刻有書寫者“仇靖”二字,開創書家落款之先例。

    《石門頌》

    《石門頌》全稱《司隸校尉楊孟文頌》。東漢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立,是由漢中太守王升為漢順帝初年的司隸校尉楊孟文所寫的一篇頌詞,記述了楊孟文請求修通褒斜道的事情。此石刻於陝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門隧道西壁之上。1967年因在石門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庫,將此摩崖從崖壁上鑿出,1971年遷至漢中市博物館。

    《石門頌》是我國漢代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其書法古拙自然,富於變化。用筆含蓄,行筆舒緩有力,收筆復以回鋒,圓勁流暢。通篇字勢揮灑自如,奇趣飄逸,素有“隸中草書”之稱。它對後來的書法藝術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解放前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辭海》封面“辭海”二字,就取自《石門頌》。

    《郙閣頌》

    《郙閣頌》全稱《李翕折裡橋陠閣頌》。東漢熹平元年刻,此石在今陝西省略陽境內。其書法淳樸古拙,結構嚴整,章法茂密,風格沉鬱,在優美多姿的漢隸中,確為藝術精品。

    《朝侯小子殘碑》

    《朝侯小子殘碑》,又名《小子殘碑》。東漢,存高86.5cm,寬81.6cm,厚17.3cm。無立碑年月,隸書十五行,行十五字,碑陰存十字。清宣統三十年(一九一一)在陝西長安出土。此碑石曾歸周進(季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石憶殘缺,因行有『朝侯小子』四字,故以『朝侯小子』或『小子』名之。秦文錦跋此碑雲:『書體在《孔宙》、《史晨》之間,遜其渾厚,而勁利過之,亦妙刻也。』此碑用筆以圓筆為主,線條粗細變化不大,似用篆法,結體方中近扁,筆勢開張。碑中『以、兇』等字全是篆法,其中『辭、真、在、彥、老、盡、越』等多筆橫畫組成之字,有兩至三筆燕尾出現,這與大量東漢碑刻中『燕不雙飛』不同,而與西漢後期及東漢初期簡牘隸書有相近之處。漢碑風格有特色,從中可汲取各自的精華。(這只是隸書主要的部分碑帖,其他可自行查閱。)

    安書楷/整理

    補充:、

    1、隸書選帖。練習隸書一般從《曹全碑》、《乙瑛碑》入門,字口清晰,便於掌握隸書書寫特點。逐步再臨摹其他不同風格的隸書,相互融匯。

    2、注意筆勢。一般而言,不同字型、書寫姿勢的不同,毛筆書寫的“勢”也應有所調整,便於書寫出其特有特徵。(另外,坐著書寫,站著書寫,姿勢也應有所調整。)僅供參考。

    個人觀點,臨、品、悟、通為學書四要。

    老安

  • 3 # 啞巴說畫

    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型。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 4 # 痴影堂

    隸書,傳統的特點大家都回答了,我就不說了。看似簡單,其實寫好很難,如果只是學樣很快,要寫好就不容易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書法是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苦練,功到自然成!

  • 5 # 不多也文化

    引用林散之長子 林筱之的隸書。分別三十歲寫的和84歲寫的。個人覺得安靜沒有火氣,有童趣很有禪意。

  • 6 # 茶與書法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樓主的問題配圖不是隸書,是柳公權《玄秘塔碑》的圖片,與問題不符,建議換一張吧!如果練習書法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隨時找我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正所謂:“教學相長也。”

    柳公權《玄秘塔碑》臨寫示範

    戀上八雅,邀你一起練字。

  • 7 # 安之林1

    隸書應是最容易學練的一種字型了。如果你實在寫不好其他字型,又想唬人,建議就從隸書練起,很快就有效果的!本人曾碰見過兩三個這種人,平時寫行書楷書難見人,可是拿起毛筆來,隸體字寫得有板有眼,被外行吹捧,誰敢不服?!當然,寫字嘛,篆書,草書不一定要會,楷書必定是基礎,再學行書,隸書這些,書法家談不上,愛好者也行。

  • 8 # 默楊

    說到隸書,一般認為字形特點就是扁平、橫長豎短、一波三折....那隸書還有其他什麼特點,一定是扁平,蠶頭燕尾的嗎?

    詞條解釋: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字形略微寬扁,橫畫長,豎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發展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說文解字注》認為隸書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隸書是小篆的一種輔助字型。”

    那究竟隸是什麼,從篆發展而來的隸與篆形成了怎樣的區別?有說∶“小篆還儲存了象形字的遺意,畫其成物隨體詰屈;隸書就更進了一步,用筆畫符號破壞了象形字的結腹,成為不象形的象形字”,是篆書的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篆字長形,縱向取勢;

    隸字扁形,橫向取勢,縱收橫展,特別是隸字中的主筆橫、捺畫幾乎都用起筆蠶頭收筆燕尾,這也就形成了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徵。相比篆字線條更是強化了提按粗細變化,並有明顯的波動性。隸書還將篆字中許多一筆旋轉連綿寫成的筆畫斷開,方便於書寫,後來楷書更發揮了這種方式,筆與筆間出現銜接痕跡,甚至筆斷意連。但如果說扁平是隸字的絕對字形也不盡然,我最喜歡的一本《祀三公山碑》帖,書風古勁而茂密。結構有圓亦有方,有長行下垂,亦有斜直橫拂。每行字數參差不齊,字勢長短不一,錯落古勁。

    齊白石先生就深受此碑影響,書法勁古,筆鋒遒勁渾厚,據傳當年齊白石得“祀三公山碑”帖,如獲至寶,認真領悟、習摹,愛不釋手.....並開創出一種“方正奇險、天趣橫生”的獨特藝術風格。我也非常喜歡這個碑帖,並曾反覆臨寫,並查詢各種資料,擬準確釋意全文。據說臺灣有一本很完整清晰的拓本,可惜無緣得見。

  • 9 # 肆工齋

    隸書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小篆是統一使用的官方規範文字,而此時寫法快捷的新字型隸書,已經在公文簡牘上流行開來。隸書把篆書屈曲的筆畫變成平直,把圓轉的部位分成兩筆改為方折,提高了書寫效率。漢代是隸書的黃金時代。(配圖為清伊秉綬隸書)

    由於隸書的字型略為扁平,閱讀時視覺有橫化的傾向,所以無論寫成什麼形式,隸書字距都要大於行距,這樣才好看,這是書寫隸書格式最特殊的地方。

    隸書從書寫留存分為三類,山壁,碑版,簡牘。鑿刻在山壁上的《石門頌》《西狹頌》,刻寫的時間在東漢,字型接近篆書,筆畫直來直去,結構樸素,筆畫,結構上沒有較多變化,蠶頭雁尾的也是略具其形。由於刻寫條件較原始,字型大多樸拙,陽剛,雄壯的風格。這樣的字型適合大筆書寫,濃墨重筆,在吸水的生宣上,很容易表現這種書寫意趣。碑版隸書《禮器碑》《張遷碑》《乙瑛碑》《曹全碑》筆畫特性充分發展,由於載體是碑版,所以書寫者可以在很好的環境,心情調適,筆墨講究的情況下書寫,而雕刻的工匠也有較好的條件去雕刻,技術上大體都非常嫻熟,風格也都非常突出,整體效果完整。受楷書影響,在唐朝時演變成一種筆畫非常工整的字型,失去了漢隸的自在隨意的韻味,結構上趨於工整,少了漢隸的古樸大氣的美感,唐隸太過工整且有裝飾效果,類似印刷字型,所以之後慢慢沒人寫了。隸書在明末清初被重新發掘,重視。提出了隸書具有‘不衫不履’的美感,清隸寫的相當自在,絕不強調工整,而傾向隨意的筆畫結構,但又在質感上刻意模仿碑石殘破的感覺。書寫技法是抖動筆桿,造成筆畫蒼勁感和古老感。 這是從漢至清的隸書的特點,時間倉促,有寫的不完備處請諒解。

  • 10 # 京蘭1

    中鋒行筆,藏鋒逆入。

    這是書法家趙普先生用時半年用隸書寫《金剛經和《道德經》,其功力非幾日可得,篆在其中,鋒骨堅實。

  • 11 # 中州耕牛堂主

    隸書,亦稱漢隸,在漢代已發展到頂峰,至今無人超越。其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 12 # 醉墨軒主人李文龍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是由篆書演變而來的一種書體

    大體分為秦隸和漢隸

    當然也有人細分出清隸和今隸,但這兩種都脫脛於秦隸和漢隸

    現在我們大家學習的以漢隸為主

    漢隸相比於秦隸系統更完整,字形也更成熟

    隸書由於留下的刻石較多,所有你要說具體那個碑好說,要說整體風格,我認為

    隸書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 13 # 景行書苑

    大家好,我是景堂書法。

    題主的這個問題有些寬泛,隸書的問題還配了個柳體楷書圖片,呵呵。因為挺喜歡隸書的,就來湊個熱鬧,也談一談。

    隸書也稱“佐書”,傳為程邈所創。是從篆書演變而來的一種字型,主要是由圓轉的筆畫變成方折。隸書初始於秦代,經兩漢發展,到東漢達到巔峰。在書法史上將隸書分為秦隸和漢隸,也稱作古隸和今隸。隸書的出現,是書法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被稱作隸變。

    隸書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從半隸半篆到完全脫去篆體完全形成的階段,其特徵也是有所不同的。最初的隸書,篆體痕跡明顯,字形偏長,波折不明顯。到東漢成熟時期才展現出隸書獨有的特點,字形偏扁且左右開張,主筆畫蠶頭燕尾,圓筆少,方筆多。成熟的隸書還被稱作“八分書”。

    隸書在兩漢時期留下來大量經典作品,主要分為碑刻和摩崖,著名的有乙瑛碑,曹全碑,禮器碑,史晨碑,張遷碑,鮮于璜碑,華山廟碑,夏承碑,石門頌,西峽頌,封龍山頌,埔閣頌,楊淮表記等等。

    一點膚淺的瞭解,與大家交流。

  • 14 # 東家APP

    我一直覺得隸書的字型有點萌萌的,雖然這樣說起來有些不正經,但是相比較篆書而言,隸書就顯得可愛許多。

    雖然這麼說一個莊重大方的字型有些不禮貌,但是我只是說了一下相比較而已。

    眾所周知,隸書是從篆書發展而來的,隸書是篆書的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它結構整齊、莊重大方、乍一看顯得特別工整,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隸書的用筆方中帶圓,渾厚堅挺。

    隸書是從篆書中發展而來的,主要就是把篆書繁瑣的部分改易筆畫,去其繁複而形成的一種較篆書簡潔的書體,所以從根本上,隸書仍然保留了一些篆書的特點。

    不過我曾經聽人說,寫隸書就是把字寫扁一點就行。說實話,這是錯的,因為隸書並不是所有的字都是扁的,隸書有長字,如果你把長字也寫扁了那就是傻了。

    不僅如此,隸書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簡單來說這是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徵, 特別是隸字中的主筆橫、 捺畫幾乎都用此法。

    所謂蠶頭燕尾,,就是 “起筆蠶頭” “收筆燕尾” 的意思,說白了,即在起筆藏鋒的用筆過程中,同時將起筆過程所形成的筆畫外形寫成一種近似蠶頭的形狀。

    “收筆燕尾” ,即在收筆處按筆後向右上方斜向挑筆出鋒。

    不過這些都是比較規範的書面用語,大家記住一個概念就可以了。

  • 15 # 書寫寫寫

    隸書特點,主要有二:

    一,以勢為尚。

    古人論書,多重“形勢”。東漢蔡邕在《九勢》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書法藝術中的“形勢”:

    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

    在這位博學的藝術家眼中,自然始終處在生生不息的和諧的運動之中,任何事物都在運動中蘊含著正反、陰陽、虛實、向背的情態與動勢,書法的“形勢”則根源於這白然的陰陽變化。

    書法中的“形”與“勢”不是對自然界中物象的具體模擬,而是要表現出一一種抽象的自然之勢。

    “形”與“勢” 是統在一起的,“形”是“勢”產生的基礎,“形”中有“勢”,方能符合自然陰陽變化的規律,有“形”而無“勢”,則“形”無運動之生命。蔡邕沒有具體說明“形”與“勢”的含義,但移之書法,“形”,指的就是點畫、結字、章法,而“勢”則是蘊含於其中的運動方式,自然法則及其動態趨向。

    具體到隸書的“勢”,可以從三個部分進行深人的分析研究,即點畫之勢,結字之勢與章法之勢。

    點畫之勢

    隸書之勢與篆書正好相反,隸書筆畫相對徑直,用筆駿發,出鋒,迅疾,節奏急促。

    特別是那些草率急就的隸書和尚未成熟的草書,更呈險疾之勢。與篆書舒緩悠長的靜“勢”不同,這是一種運動的動態之“勢”,一種具有 節奏與速度的勢,在漢代的簡牘裡表現的最為生動。

    結字之勢

    成熟、典型的隸書均左右背分,橫向取勢,它不像秦小篆那樣巍峨修長,縱向開展,而是在一個平面上向左右橫向拓展。

    其中宮緊收,對稱規整,沉穩厚重,似嫌笨重,而一字之中,每每有一長橫,或有一撇、捺,一波三折,翩翩欲飛,劃破了方正的單調。在隸書裡,還不像以後的行草書那樣講究用筆結字的變化,其姿態所富有的動感,正是透過這波畫的粗細、曲直、剛柔來取得的。古人曾贊:遠而望之,若飛龍在天,近而察之,心亂目眩,奇姿譎詭,不可勝原。

    章法之勢

    章法明是字與字之間的組合,常見的東漢碑刻,多誇大字距,縮小行距,橫列的緊湊與縱行的疏闊形成強烈的對比,而橫向的排列與字勢的橫展又相呼應,形成種排疊式的聯翩飛動的空間形式,

    另有一種, 字形方整,中肆旁斂,字距行距緊密,通篇茂密而充盈,如《衡方》《郵3閣》之類;

    一些摩崖刻石,依石而就,若《開通褒斜道刻石》,字形大小、長短、寬窄、斜正不一,參差錯落,有“亂石鋪街”之趣。

    也有的刻石如《楊淮表記》,不分橫列,只有縱行,字型寬窄大小不拘一格,亦有一種散逸之美。

    簡牘上的章法,均無定製,多拉大字距,求其疏朗,便於閱讀,也有的為節約空間,緊湊安排,密密麻麻,如江蘇連雲港市尹灣漢墓出土的《吏員總薄》與《武庫集薄》,長書密集達四千字左右。

    簡牘上的草書,受隸書的影響,尚不能像今草書那樣連綿起伏,多字字獨立,加以簡牘窄小,故少有行間疏闊者,擁擠塞迫,密不透氣,偶有一二大字,恣意放縱,稍稍使其寬解緩和。

    二,以麗為美。

    “麗”的審美內涵,是一種富麗堂皇之美,是一種精雕細琢富有裝飾意趣的美。

    漢代隸書,自西漢中晚期初具規模後,便走向“藻飾”了,儘管與魏晉隸書的刻板和宋元隸書的纖巧想必,漢隸樸拙敦厚之風鮮明而濃厚,但那是繼承並保留篆書質樸古厚所必然呈現出的內外神情。

    漢以前,南北書風迥然有別。

    考察一下秦漢之際的隸書,南北書風的差異也大體相同。南方的《阜陽漢簡》《張家山漢簡》《馬王堆帛書》均含蓄瀟灑,秀逸搖曳,而北方的《青川木櫝》《睡虎地秦簡》《臨沂雙雀山漢簡》則道健雄渾,峻峭凝重。

    但此種差異,不到百年的時間便被整合統了,西漢中晚期的簡牘隸書,不論南北,都變得清峭柔遠、勁切雄麗了。

    拋開文字的發展演變與思想觀念的影響不說,單就楚風對北地的侵染,也不可忽視。因為在漢代,人們聽到的音樂是楚聲的慷慨狂放,看到的舞蹈是長袖飄舉的楚舞,吟誦的辭賦是從楚辭發展而來的漢大賦,這撲面而來的楚風對中原乃至西陲都形成了瀰漫之勢。那麼書法風格由凝整沉著漸變為雄渾清麗也是順理成章的。

    書法審美精神不應僅就書法自身的變遷而單獨對待,一時之書,與一時代的思想、文化、風尚以及同時產生的繪畫、建築、雕刻等等,有著不可分立的關係。

    漢代書法以“勢”為尚,“麗”為美,雖不能完全涵蓋兩漢時期書法的整體風貌,但放置特定的時代環境之中,正是那一時期主體文化和藝術所共有的。

    此文內容,多源於最近看的一本隸書研究,不代表個人觀點。

    配圖並不走心,多多包涵。

  • 16 # 不二齋

    題主很有意思,問隸書有什麼特點,卻配了一張柳公權的楷書的圖片。

    隸書的形成和發展

    隸書和楷書一樣,都是中國書法五種書體之一,隸書形成於秦朝,也有的說形成於戰國時期,到了漢代是它的鼎盛時期,清朝隸書又得到了一次發展。

    隸書是在篆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據說最初來自於監獄裡的小吏,由於監獄裡面需要寫的檔案、檔案太多,而篆書書寫起來又比較複雜,所以慢慢他們發明了更加簡便的隸書。

    隸書最初流星於民間,後來得到官方的認可,成為官方書體,清代時期經過文人的藝術化,豐富了隸書的藝術語言。

    隸書還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隸書之前屬於古文字,隸書以後屬於今文字。

    隸書的特點

    隸書在篆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在字型結構上,變長為扁,而且增加了標誌性的長波畫,也是隸書的代表性的筆畫。

    在用筆上,出現了方筆和折筆,方圓並用,筆法更加完備。

    在字型上相對於篆書更加的抽象化,不再像篆書那樣象形,字型已經和楷書很相近了。《石門頌》

    隸書的風格分類和代表作品

    1、秀美典雅型

    代表作品有《曹全碑》、《禮器碑》、《乙瑛碑》

    2、古樸厚重型

    代表作品有:《張遷碑》、《鮮于璜》《張遷碑》

    3、摩崖刻石類

    代表作品有:《石門頌》、《西狹頌》等等。

    具體作品如圖。

    清代的隸書

    清代由於文字獄嚴重,文人士大夫大都研究金石考據學,漢魏碑刻一時成為時尚,並且由此形成了影響數百年的“碑學”,和以王羲之為宗的帖學分庭抗禮。《曹全碑》

    代表人物有鄧石如、金農、吳讓之、伊秉綬、何紹基、等等。

    他們以羊毫筆和宣紙為工具,充分發揮工具的特性,豐富了隸書的表現了,把隸書推向了另一個高潮。伊秉綬隸書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 17 # 飛哥練字

    首先糾正一下,你的詢問的問題是隸書有什麼特點?卻配了一張柳公權的《玄秘塔》,圖文不一致。這就有點尷尬了,哈哈!

    一般認為隸書由篆書發展而來,隸書是篆書的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字形多程寬扁,橫畫比較長豎畫相對較短。

    隸書豎的寫法與篆書相同,隸書的橫有短橫和長橫之分,短橫的話,起筆逆入平出,橫末護尾,酷似隸書,而長橫起筆藏鋒向上逆入,在這裡我就不細說了。大家可以去搜索相關影片看看,學習。

  • 18 # 千年蘭亭

    隸書從篆書發展而來,在篆書的基礎上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其特點主要有:

    1、字形扁方,左右舒展

    隸書一反篆書縱向取勢的常態,改為橫向,左右取勢,字形扁方,筆畫收縮縱向筆勢而強化橫向分展。

    2、蠶頭燕尾

    這是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徵,特別是隸書中的主筆橫、捺畫幾乎都用此法。

    3、化圓為方

    不瞭解篆書的圓,就不易掌握好隸書的方。因為隸筆中的直畫或方折,無不包藏著篆字的弧勢,所以隸筆的直往往有明顯的波動性。

    4、強化提按

    相比篆書,隸書強調提按動作,形成筆畫軌跡顯著的粗細、轉承變化,起、行、收筆的三個過程都有了明確的體現。

  • 19 # 神韻軒書法

    漢隸的結構特點:

    一,橫長豎短,字形較扁,主要取橫勢。

    二,結構均衡,重心平穩大方。

    三,姿態多變,左右參差,高低錯落。

    四,因字立形。雖然一般字形略扁,但有時字的結構外形是方的,有時是長形的。

    五,有的漢碑字的結構上緊下松,有的上疏下密。

    漢隸的章法特點:

    一,參差密集。沒有明顯排列秩序。自然錯落。

    二,縱橫等距。字距行距整齊劃一。

    三,縱有行,橫有列。字距大於行距,這是隸書的主要章法。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20 # 張勁逸

    一,隸書主要特徵是收筆重按,且帶波挑的筆畫。隸書中一字之中不能有兩個波挑或叫“波磔”。還有就是隸書的一字之中不能有兩個燕尾,俗稱“燕不雙飛”

    二,筆畫多藏頭護尾,現在有些隸書寫得藏頭不護尾,不講究收筆藏鋒,美名曰創新,無規矩不成方圓,隨他去吧。

    三 點如木楔子,豎如柱,強勁有支撐。如圖《禮器碑》

    折如劍,

    左右對稱的豎畫,下不相連的情況下,筆畫呈收筆重按,且帶波挑的規律。其在左為平彎,逆出,筆畫多短捷,其在右或者長橫收筆為磔,通俗叫燕尾。

    四 隸書無論橫,豎,點等筆畫,多在左為豎彎左出,在右無勾挑。

    下面有橫畫相連者,兩豎之間多上寬下窄或取斜式。

    四。從體勢上看,由縱長的小篆,漸漸變為正方到扁方。且中宮收緊,左右開張舒展。古語稱:“左右分別,若相背然”。故也叫隸書為八分。

    總體來數,隸書其他筆法和篆書有類似,但和楷書截然不同,不能用楷書筆法寫隸書,否則會四不像。再一個隸書風格多樣,不少筆法也有另類的,但總體主流的筆法特點基本相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緒低落,如何高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