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音樂老叫獸
-
2 # 根285927616
好聽的,能給人帶來正能量的,朗朗上口的,易於傳唱的。都屬好音樂。
心情不好的時候,聽音樂可以讓人舒緩心情,壓力大的時候,聽音樂可以緩解壓力。當你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時候,聽音樂就像黑暗中給了你盞明燈,指引你前進的方向。當你失敗的時候,聽音樂可以振奮你的心情,讓你知道,失敗沒什麼,希望就在前方等著你,也許下個成功的就是自己。當你成功的時候,聽音樂會讓心情更快樂,原來生活可以這樣美好。當你遇到了各種倒黴事,感覺快活不下去了,聽音樂會覺得,人世界還有這好聽的歌曲,煩惱就消去了大半,想想還是得好好活著。當你生病住院的時候,被病痛折騰得心情不好,動不動就發脾氣,這時聽音樂,會減輕你的痛苦,給予你與病魔抗擊的勇氣。
-
3 # 有個感情想和你談談
學到老愛到老
情竇初開的時候不懂值不值得 愛到翻天覆地為了眼前快樂 細水長流那份柔和 年少輕狂的人不曉得 是不是付出感情應該學會吝嗇 轟轟烈烈只會催促悲歡離合 每一個 戀戀不捨 能得到 只有苦澀 沒有選擇 開的心 犯的錯 記錄著誰來過 流了淚 悔了過 才算沒白活
-
4 # 老五
感同身受 像是訴說自己的事或自己理解的事 舉例說明 曹承佑演唱的《如花開花謝》是2015年上映的由宋康昊 劉亞仁主演的電影《思悼》的推廣曲 如果瞭解這段歷史 你會發現這首音樂被曹叔發揮到了極致 推薦大家看一下這個電影 去了解下電影背後的歷史 你會有同感
-
5 # 使用者5993971856916
我覺得在我聽情歌的時候,我會回想起我的前女友。在我傷心的時候聽歡樂的歌,我會變得快樂。我能夠聽懂歌傳遞給我的情緒,我能聽懂歌的感情,我能被它所感染,這就是好歌,好音樂。能走進自己的內心,找到共鳴。好歌聽千遍,始終不會厭
-
6 # Ying蓉
在我心裡最好的音樂我認為是能夠撥動我心絃的,能讓我想起某些人某些事,能更好的抒發自己的情感,感受歌曲帶給自己的樂趣。
-
7 # 小小科幻
2019年就要過去了,今年什麼事都有發生,歡笑,淚水,經歷一次次失敗,享受一次次成功帶來的喜悅,儘管這一年過的坎坷,卻也是幸福的,喜歡的人還在心中,再一起玩的夥伴卻是各散天涯
有首歌:《2019~予你成歌~》
從年初聽到現在,一直覺得很好聽,像是總結了這一年所有的經歷。這就是我這一年心裡的好音樂。
-
8 # 求是棄非
晚上賞月時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想見一個人時是《不知相見是何年》;
欣賞江南美景時是《醉在江南》;
傷心時是《梅花淚》;
牽掛一個人時是《何時了卻這牽掛》;
感受到溫暖時是《暖心》;
展望未來時是《下一站幸福》;
………
-
9 # 桃花島上桃花美
旋律動聽、優美,歌詞意境美好,哼唱時歌詞清晰!大多數的歌就高潮部分好聽。小村的《桃花開》,從第一個音到結尾,都好聽,很有中國特色!
好多都是唱情呀愛的,有的含蓄,有的太露骨!
-
10 # 海成一
與聽者的心律一起跳動的音樂就是最好的音樂。。比如二胡。阿丙的二泉印月。。。能激起聽者心顫。讓聽者感情勇進。與音樂共享的進入就是好音樂。。。
-
11 # 何必怨8
震撼力~好音樂如飛瀑擊石.又似風撕長空起伏跌宕.驚豔不已;穿透力~好音樂像天籟繞樑.又像虛無縹緲能排山倒海.天馬行空;感染力:好音樂宛若夜讀詩詞.又若獨餤美酒如歌似泣,如痴如醉!
-
12 # 有拖延症的急性子
唐人趙蕤說:樂者,所以和情志,亦所以生淫放。我以為有人喜歡雅一點的,有人喜歡口水一點的,能隨心性就是好音樂。但是那種擦邊色情的東西還是滅絕的好
-
13 # 名字太長不能藏在樹後
“年少不知李宗盛,待到懂時已成曲中人”
這句話能夠最大程度的解釋那首歌是你心中的好音樂。並不是只有李宗盛的歌好。十年前二十年前在你還年輕的時候聽不出味道,甚至讓你嗤之以鼻的歌,放到現在來聽發現這講的不就是我的故事麼,凌晨獨孤一人坐在桌邊,一杯小酒,一根菸,一首歌,其實早已淚流滿面。
觸發你靈魂深處的就是好音樂
-
14 # 春光明媚萬花爭豔
心裡的好音樂是,讓人心曠神怡。好音樂,聲音,旋律都好聽。好音樂會把人們帶入另外一個世外桃園,所著好音樂,你會融入其中,忘記所有一切,盡情享受,好音樂給你帶來的快樂感!
-
15 # 愛吃桃子的狐狸
可以深入人心,聽了讓人的心靈得到釋放和慰籍。
就像是日本大師宗次郎用陶笛演奏出的《故鄉的原風景》,是一首可以被聽哭的音樂。曾出現在香港TVB拍攝的多部古裝戲裡做背景音樂。用音樂表現出了大自然的美景,曲調富有禪意,和禪宗所闡釋出的“清淨不染 自在輕靈”奇妙的貼合。
音樂一響起在你的耳邊,就帶著你的思緒飄到了你內心所向往的最美風景。遠山上是皚皚白雪,樹梢上還帶著冰霜,戲水在被凍住的冰層下不急不緩的流淌,絲毫不會因懼怕寒冷而停止它的腳步。隨著音樂的婉轉悠揚,在告訴你,雖然還是冬日的嚴寒,但太陽很快就會出來普照大地,萬物都在蓄勢待發的等待著,很快就要隨著春天的腳步給眼前的蕭瑟景象帶來勃勃的生機。
-
16 # 苦瓜拌娛樂
音樂的風格那麼多,存在即合理。其實重點是自己喜歡就好,其實心裡的好音樂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的,閱歷的豐富,環境的變化,都會讓你去喜歡更多風格的音樂。總而言之,音樂,不分高低貴賤,能讓人產生共鳴就是他心中的好音樂。音樂是人類共有的精神食糧。古代《晉書·樂志》說:“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人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傾隱而仁愛;聞其微聲,使人樂養而好使;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說明音樂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與行為。 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說透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常人無以振拔的苦難。說明音樂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人們在進行強體力勞動時,為了減輕精神上的負擔,發出“杭唷!嗨唷!”的聲音,特別是在集體勞動時,更有用歌唱的節奏來統一步伐和著力點的作用。勞動號子就是這樣產生的。另如持續時間較長的重複性勞動,為避免單調及精神上的疲勞,人們也會自然地發出種種歌聲來調劑精神。如採茶、放牧、搖船、插秧等等,雖節奏並不一定與勞動動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調節,就會使人感到輕鬆和減少寂寞感,枯燥感。 當我們在非常愉快的時候,會一面唱著歌,一面手舞足蹈地跳著舞。這就是音樂的本質。
-
17 # 五金員工陳可為
韓寶儀的《粉紅色的回憶》,《舞女》,徐小鳳的《順流逆流》,《漫漫長路》,《每一步》,《賣湯丸》,《城市足印》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北國之春》,《甜蜜蜜》,《午夜香吻》,《美酒加咖啡》張國榮的《無心睡眠》,《一切隨風》,《風再起時》,《側面》譚詠麟《朋友》,《水中花》等心裡好聽的音樂,悅耳動聽,旋律優美。
-
18 # 越南鐵木菜板
音樂是幫人抒發情感的一種方法...它可以幫人忘記痛苦,憧憬未來,激發人的鬥志,
在我心中音樂是我的好朋友,它會體會我的心情,給我找到解決的辦法,
最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忘記痛苦
-
19 # 猛禽950
分兩部分,
一部分紅色經典歌曲部分,另一部分是流行歌曲部分,
至於象你所說的好音樂是什麼,
沒有什麼,愛聽的,喜歡的就是好音樂,
假如象你所說的好音樂,也許在藝術上很高,可是聽說不懂,也不喜歡聽,誰愛聽誰去聽唄,
本人覺得,一首好音樂,必須要歡快熱情,激情奔放,悠婉動聽……
比如經典民樂~
《喜洋洋》《步步高》
……
外國音樂~
《溜冰圓舞曲》《多瑙河之波》
……
這些音樂在藝術上咋樣,不懂,
但是好聽,就聽,就愛聽,就喜歡聽。
-
20 # wly醉心
我聽歌不分種類,歌手之類的,我只是隨心而來,喜歡的種類也很廣泛,熱門的都有電音搖滾,冷門的也包括童謠等等。
我心中最好的音樂是它有著一個背景故事。能觸動我心中的那根弦。或者淒涼,或者高興,或者是為故事而寫歌,或者從其他故事帶入歌曲。
就比如王建房的《在人間》,我雖然不瞭解創作背景,但是因為我看過蔡駿的《人間》,兩者也就自然而然的融合了。
比如花粥的《盜將行》,從瞭解背景故事後,我就更喜歡了。
比如一根小草等人合唱的《狂浪生》,我瞭解到了那位詩人的瀟灑。
再比如,朴樹的《平凡之路》,我不瞭解背景故事,但我看過《蠱真人》,歌意也就帶入了小說的主角。
從《在人間》我聽出來那種無奈,從《盜將行》我聽出了那種悲涼,從《狂浪生》我聽出了那種浪蕩,從《平凡之路》我聽出了那股堅持。
也就只有真正瞭解了這首歌的意思才能理解這首歌的意義,只有真正的瞭解了才會愛這首歌。
我不會評價哪些歌有多好,但是我會從它的故事下手,就算它沒有故事,我也能從歌詞入手,從歌詞中往往能瞭解這首歌想表達的意思。而我瞭解了歌詞,也就能帶入那些我所看過的故事,帶入它們,瞭解它們
回覆列表
音樂藝術既生動、鮮明,又飄渺、抽象;既無需藉助詮釋、譯述而能給人以直接的感受,又往往令人覺得深邃高遠、撲朔迷離、難以言狀。因而這種具有廣泛群眾性的藝術,又常常被人說"聽不懂",尤其是一些器樂作品。音樂何以這樣感人?它怎樣表情達意?繁複的品類樣式有哪些分辨的線索?解決這些問題,既需要感性的積累,也需要理性的把握。正是:感受到的東西不一定能夠很好地認識;只有認識了的東西才能更好地感受它。
音樂--作曲家精心譜寫的作品,經過表演家精心唱、奏而呈現在聽眾面前,並被聽眾感受到的音樂,實際上是一個特定的音響過程,一個多種要素結合一道,涵載著一定生活內容、思想感情的,活躍、流動、組織有序的音響過程,它續續揚揚,作用於人們的聽覺,引發人們種種相應的生活、情感的體驗和聯想,使人隨之步入藝術審美境地,並從中獲得某種精神享受和滿足。由這段概述引申開去,我們從四個方面對音樂的主要藝術特徵,加以簡要剖析。
一、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作為音樂藝術物質材料的聲音,是一個超脫了自然原型的特殊的音響體系
這一點是音樂具有與其它藝術不同的種種特殊性的根源所在,也是音樂諸多藝術特徵生成的根源所在。音樂不同於口技,不同於戲劇、影視中的"音響效果",音樂是一種表現力極強的、獨特的藝術品種。這首先由於它賴以存在的物質材料,不是一般意義的聲音;是人在漫長的歷史實踐中,經過反反覆覆的選擇而留取下來的,經過多方面加工組織起來的一些特殊的聲音,它們源於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但又超脫了"自然客體"的屬性。譬如,從高低方面講:太高太低的、不易清晰聽辨和不便準確控制的聲音,都被陸續淘汰,留下來在音樂中使用的,大體上就是現在的鋼琴上所能奏出的那88個音。這88個音各有自己固定的音高;由低至高依次排列起來,成為"音列"。音列中的音根據振動頻率的倍數關係,被劃分成若干"組"。每組--即每一個"八度"之中,按高低相等的距離,分設12個半音,其中有7個音被稱為"基本音級"(如鋼琴上的白鍵音),另5個音被稱為"變化音級"(如鋼琴上的黑鍵音,7個基本音級分別命以固定的名稱--C、D、E、F、G、A、B,這就是"音名"。變化音級的名稱,按基本音級加註"升""降"來稱謂。如"升C"(#C)、"降D"(b D),"升D"(#D)、"降E"(bE)等等。
為了歌唱方便,各音還命有"唱名",這便是:"Do、Re、Mi、Fa、Sol、La、Si"。構成"音列"等等還只是音在高低方面的初步組織。音列中各個音間距離相等,每個音都有等同的意義,而這種相互等同、各自孤立的音是不能表達音樂思想、感情的。因此需要進一步組織:以某一個音為穩定音,其它若干音依不同的傾向關係與穩定音聯結成一個體系--調式。
調式種類很多,現在廣泛使用的調式有:西洋大、小調式;中國漢族五聲調式,其它民族調式等。調式體系中的音叫做"調式音級"。
調式音級除了按各自級數稱謂--二級音、三級音、四級音、五級音……--之外,還分別命有專用的名稱,如大小調式各組音分別稱為:"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屬音、屬音、下中音、導音"。
調式體系中的各個音級之間,已不再僅僅是單純的音高關係,同時還構成了旋律和音程的關係。在調式音級穩定與不穩定的基礎上,進而將旋律、音程在縱向與橫向方面相結合,形成多聲部--和聲、復調……以上是對音在高低方面的一些選擇和加工。同時,在長短方面進行加工,組成節奏、節拍體系;在音質、音色等方面進行選擇加工,形成"樂種"、"聲種"、"聲部"、"樂器組"等等不同意義上的各種分體系。經過這諸多方面的選擇、加工而構成的"音樂音響"總體系,其聲音的最佳化程度、美化程度、可操作程度;運動中的穩定與不穩定、平衡與不平衡、緊張與舒緩等內在的動力和邏輯、色彩、力度等等--一整套表現效能,不僅具備了,而且完善、強化起來。對它的掌握和運用,愈益能夠體現人的自覺的意願和要求。這樣的聲音,也只有這樣的聲音才成為了音樂藝術的物質材料。
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藝術的展現要在一定的過程中完成
音樂藝術特別生動活躍,特別具有"動人也切""入人也深"的感染力量。為什麼?古希臘哲學家、美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曾這樣思考:為什麼音樂的表現力比色彩大如許之多?結論是--因為它是時間性的。事物在運動中存在,人在運動中生活,人對事物的感受和認識有一個過程,人的思想感情的深化、發展也在過程中實現,因此,透過聲音運動過程來展現的音樂藝術,對反映運動著的事物,表達發展、深化的思想感情,有著特殊的適應性。調轉過來,在欣賞過程中音樂的這種"特殊的適應性",便轉化為特殊的感染力。例如:欣賞一幅攝影或繪畫作品《晨曦》:廣闊的近景、遙遠的天際,金黃與緋紅的光芒塗抹著朝霞、鋪灑向大地。構圖簡潔、明快,形象活潑、爽麗。從建築物的輪廓、路面的淨潔以及道旁的花草、人物的眉宇之間,都可以看到脈脈生機、欣欣向榮。然而,這晨曦中的大地怎樣地在醒來,勃勃生機又怎樣地在湧動……要進一步真切地感受這些,則需欣賞者發揮想像力,將自己身置其境,並使畫面上的一切活躍起來去體味。可是欣賞音樂作品情況便不同了。譬如聽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作品第46號)中的第一曲《朝景》:長笛在中高音區奏出一個四小節的樂句,柔和的68節拍,明亮的E大調,清瀅流動的旋律線……明徹的音色、委婉的曲調,在木管組長音的襯托之下,顯得格外甘美,令人心曠神怡。接著,這一旋律由雙簧管降低8度在中音區奏出,襯景長音改由絃樂組擔任。隨後,這兩句音樂上移大三度,在#G大調上重複。經過在B大調短暫停留過渡,這一旋律又由整個絃樂組在E大調上奏響。曲調引伸,音區擴充套件,織體綿延,和聲、調性的轉換等等,這一切融成一體,注入人們的心田。於是,人們感受到的不是一個靜止的"朝霞滿天"的畫面,而是個有變化的過程,"光線"在變,"色彩"在變,"溫度"在變,由太陽"吐露微明"到"噴薄欲出"到"冉冉升起",勃勃生機也由萌動、積蘊到習習湧動……這些感受獲得於一個過程,這一過程也正是音樂展現的過程,二者同步。
音樂藝術有一種引人"介入其中"的力量。這是因為音樂的律動和起伏,會自然誘發人體運動機制產生變化、與之相應。一支隊伍集合起來出發行進,沒有人喊"一二一",眾人的腳步自然走不齊。倘若此時,有一支軍樂曲奏響,它節奏鮮明、雄壯有力:過一會兒請看,人們的腳步隨著這樂曲的進行,已經整齊劃一。人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不僅注意力集中於它,而且肌肉、肢體、喉嚨、牙關以至迴圈系統、呼吸系統都會隨著它而張弛。身體運動機制的活動、變化,又直接作用於情緒使之興奮、波動。所以,沒有任何一種藝術能夠像音樂這樣:可以在一個短暫的時間內,使眾多的人按照同一意向感奮起來,而且可以達到那樣強烈的程度。正因如此,任何一個國家、一個軍隊,都要搞軍樂、軍歌、進行曲和其它能夠統一步調、鼓舞士氣的音樂。近幾年,我國社會音樂生活中突出的問題之一便是品類失衡。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反映人民奮發進取、建設"四化"的內容,明快嘹亮、催人振奮、鼓壯威風的音樂作品和表演。這是群眾的呼喚,人民的呼喚,也是時代的呼喚。
三、音樂是表現的藝術;所謂"音樂形象"是形成於頭腦中的形象,是感情化、性格化的形象
表現藝術是相對於再現藝術而言的。這兩類藝術都反映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不同的是:再現藝術反映生活要模仿、復現客觀生活的形態,創造"看得見摸得著"的藝術形象,透過具體的形象來達意抒情。表現藝術則是將來源於客觀生活的思想感情,直接地披露出來。音樂是典型的表現藝術。音樂的音響是感情的直接載體。涵載著感情內容的音樂,給人的感受是直接的,或者也可以稱為是"直觀的"。人們在從音樂音響中直接獲得相應感受的同時,會生髮種種想象,這想象可能浮現為具體的"畫面"、"圖景"、"情境"……生動、活躍的想象,反過來可以強化自己的音樂感受,但音樂自身卻沒有也不可能提供任何實實在在的可視的形象。例如,欣賞偉大的波蘭作曲家肖邦的鋼琴作品《C小調練習曲》(作品第10號之12)時,你可以聽到:八小節強烈、激憤的引子過後,左手奏出急速上下奔騰、持續不斷的音流,有如狂風咆哮;右手奏出帶有附點節奏、急促有力的旋律,傳遞著激越奔放的情緒,氣勢恢弘。隨著音樂發展,情緒愈加高漲,一瀉千里,強勁的藝術感染力撼動著人們的心絃。如果,聆聽這音樂的聽眾,對作曲家肖邦崇高的愛國主義品格、熾熱的民族情感有所瞭解,又知道這首樂曲寫於1831年波蘭起義失敗之後,那麼他的欣賞活動會更加主動積極,進而捕捉到更多的東西,碰擊出更多的"火花"。當然,對作品中藝術主人公的英雄性格,痛苦、不安、憤怒、激昂,對其為祖國的悲劇而感發的慷慨的鬥爭精神,也會有更加深切的感受。然而,不論聽眾欣賞過程怎樣積極,藝術主人公卻不因此而真的呈現在舞臺上。演奏這一樂曲的鋼琴家也不是英雄"角色"的扮演者,他只在演奏,把作者的、作品中的情感,化為自己的情感,直接、傾心地表現給聽眾。
四、音樂是再創造的藝術;音樂的表現有穩定性的一面,又有演繹性的一面
歌譜、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把用符號記載的音樂變為實際音響的音樂,需要透過演唱、演奏,這唱、奏表演即被稱之為"二度創作"。二度創作可以無數次地進行,而每次唱、奏,無論對於譜面的原作來講,還是對於前次的表演來說,都不是"複述"或"重播",而是對作品的一種再創造。再創造是積極的,包含著演奏、演唱者對作品的再理解;對作者藝術表現意圖的再領會和技術、藝術上的再處理、再發揮。因此,音樂表演被看作是"對作品的解釋"、"對作品的表現";也因此優秀的演唱、演奏者被稱為"表演藝術家"。
藝術貴在獨創,二度創作同樣貴在有獨到的處理。同是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第61號),海菲茲和大衛·奧依斯特拉赫兩位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的演奏,在音色、力度和若干細部的處理上,有很大差別,反映著兩位演奏家對作品表現的不同,演奏風格的不同。不論是更加酣暢明麗(前者),或是更加濃郁深情(後者),都使人獲得很高的藝術享受和滿足。因而,人們絕不緣於他們演奏的各有不同而取此舍彼或厚彼薄此,相反人們會把它們視為同樣珍貴的兩種版本、兩種範例。
樂隊演奏也是這樣,同是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新世界",作品第95號)由托斯卡尼尼指揮演奏的,與卡拉揚指揮演奏的,與小澤征爾或李德倫指揮演奏的,各有藝術表現上的明顯差異,各有獨到的意趣和價值。於是人們可以發現一種現象:美術鑑賞家、收藏家以持有原作、原件為顯貴,而不以握有多種臨摹品為榮;相反,音樂鑑賞家、收藏家則以藏有諸多名樂隊、名指揮、名演奏演唱家的音響品為富有。其原因就在於臨摹是複製;而後者,作品雖是一個,但每人、每次的表演都是一種再創造;各有獨到之處的(音響)版本,都別有自己的藝術價值。從音樂這一特點的角度來看,廣泛流傳下來的音樂作品,大都已不是或者根本就不曾是嚴格意義上的"原件""原版"。
音樂藝術得以在人們不斷進行二度創作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智慧、才華、創造性注入其間,因而具有永不凋謝的生機。音樂藝術之所以特別鮮活,也得益於它流傳在不斷的再創造、再豐富的基礎之上、過程之中
以上所述是音樂藝術的四個基本特徵。沿此線索,深入進去、體味開來,可以領會到音樂與姊妹藝術之間是怎樣相互通聯、又怎樣相互區別的。音樂所特有的表現手段、技法、規則、方式等等,也無不根植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