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庭州行者
-
2 # 三農新視界
假設明朝沒有亡國,到1840年能幹得過列強嗎?我的回答是幹不過,一樣的會割地和賠款,一樣割出去的是沿海的港口和城市,西方殖民者憑藉船堅和利炮一樣會從海上叩開中國的大門。
1840年的鴉片戰爭,說到底是東西方兩大文明的碰撞和對決,是古老的東方農耕文明和西方新興工業文明的大對決,由於天朝上國的閉關鎖國和不思進取,結果是古老的東方農耕文明敗給了新興的西方工業文明。
明朝前期,我們的科學技術一直領先於世界,就是到了明朝中期,我們的科學技術和西方國家相比也互有短長,明末的時候我們落伍了,我們的科技和西方國家逐漸拉開了距離。
宋朝時候,我們的大船隊滿載著精美的瓷器和絲綢在“絲綢之路”的上劈波斬浪,憑藉指南針和水密艙兩大當吋世界上最頂尖的科技揚帆大海,與此同時的西方國家還只能製作用大圓木掏空的獨木舟,宋朝人用餐都用上了圖案精美的瓷器,西方人還在使用木頭挖空的木製碗具。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為船隊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指明瞭方向,也使人類大航海時代來臨的夢想成為了可能。何謂水密艙?就是用隔艙板將船艙隔劃出多個互不相通的獨立艙室,也叫隔水艙,這樣設計的最大好處就在於,即使一個船艙因觸礁或其它原因而船破漏水,可以將其艙裡的貨物搬到其它艙裡堆放,以便排水補漏,避免了沉船事故的發生。
南宋之時,宋人就能製作載重達萬石以上載人上千的船舶,直至15世紀歐州人才達到南宋這個水平。隨著宋人指南針這個代表當時最尖端的科技傳入歐州,才為後來歐州人大航海奠定了基礎。
鄭和七下西洋,比歐州人早了幾十年,其船隊的規模、數量和人員,都是後來的歐州人所不及的,只可惜被短視的明朝中斷了,失去了一次有可能避免近代百年屈辱的機會。
中國人都恨太監,可就是這位三寶大監卻說: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上。”後來果然一語中的,由此可見三寶太監對當時及後世局勢的洞察力和高瞻遠矚。
從三寶太監第七次下西洋歸來的1433年到1840年,這四百年間是西方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四百年,西方殖民者透過地理大發現,完成了最原始的財富積累,並最終迎來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東西方文明徹底地拉開了距離。大明統治集團仍然陶醉在萬國來朝的睡夢中兀自未醒,於歐州人在海上橫衝直撞爭搶地盤和財富而未掙眼,絲毫沒有認識到海洋的潛在價值,意識不到危險就來自於海上……
如大明一直延續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並建設一支強大的艦隊,不僅能實現財富取之於海,也能杜絕後來的倭寇作亂,更能在與西方船隊的碰撞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促進大明科技的變革和發展,與西方同步。
“大明之亡,實亡於神宗”。這位萬曆爺在位實在太久,四十八年竟然有二十七年不上朝理事,“薩爾滸之戰”大明轉攻為守,徹底喪失了對後金的戰略主動權,自此大明王朝江河日下,直至崇楨帝吊死煤山,延續了276年國祚的大明終於轟然倒地。
滿清入關,繼續重蹈朱元璋“片板不許下海”的國策,閉關鎖國,直至1840年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中華民族歷經了近代百年的屈辱,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
假如明朝不亡國,鴉片戰爭我們仍然幹不過列強,從朱元璋的“片板不許下海”和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歸來再無下文,我們就不難找到答案了。明朝後期我們的科學技術就明顯落後於西方,四方來朝的自我麻醉和小農意識,使大明完全沒有認識到“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上……”後來的滿清不過是大明的接盤俠,替大明交出這份割地賠款的答卷罷了。
-
3 # 愛看劇的憐若
這個問題到是挺有趣的,下面就我自己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假設之上的,如果明朝沒有滅亡,那麼必然不會有什麼清兵入關,也沒有什麼李闖叛亂。而是一直延續到1840年,記得之前有句話說過明之亡,實亡於萬曆。確實萬曆一朝發生過不少大事,例如國本之爭,東林黨的崛起,還有萬曆三大徵等。這些先不說,想必大家關心的肯定是老百姓的生活。先給大家看一段古文,萬曆一朝百姓的生活,予生明萬曆四十六年戍午八月二十六日卯時,父母俱廿三歲。四方樂利,又家海角,魚米之鄉。鬥米錢未二十,斤魚錢一二,檳榔十顆錢二文,著十束錢一文,斤內、只鴨錢六七文,鬥鹽十文,百般平易。
白話文的話可以解釋一下他的內容:
我出生在明萬曆四十六年,也就是明朝的萬曆末年,父母那時候二十三歲,四方安居樂業,且我家住在靠海的地方,是一個魚米之鄉。購買一斗米不到二十文錢,買一斤魚才一二文錢,買十顆檳榔只需要二文錢,雞和鴨六七文,鹽十文,有很多交易方式。從這個解釋不難看出,在明朝的萬曆年間後期,老百姓不但豐衣足食且又安居樂業。物價平穩,農副業十分充足,油鹽醬醋柴,可以平等自由交易。
而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也說過,萬曆一朝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世界白銀大約有1/3進入明朝,各項產業富足。文學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空前繁榮,思想也特別開放,各種想法都有。要是這樣一個時代持續延續下去,那麼想都不用想,想必1840年都不到中國也會成為世界上的列強。都不用到1840年,中國肯定早就與英國等列強打交道了。
而事實上,在明朝末年,中國就已經開始與當時的西方強國打交道了。1622年,明荷澎湖之戰,荷蘭大敗。1633年,料羅灣海戰,荷蘭大敗。1637年,明英廣州海戰,英軍大敗,賠款2300兩!從以上可以看出來,明朝儘管對內戰爭一塌糊塗,但對外還是想當強硬的,對當時西方強國的戰爭一場都沒輸。而且明朝還引進了當時西班牙的大炮,並且還自己進行了改裝,效能還優於他們。後來,還有傳聞在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還發現了不少明朝時期留下來的火炮。雖然有不少學者對此質疑,但之所以有這樣的話語出來絕不是空穴來風。肯定是有依據的。
最後來說說明朝的對外製度,明朝自隆慶開放海禁之後,對外是開放的。並不像清朝那樣閉關鎖國,而在之前也說過了。那時世界上1/3的白銀都流入明朝,可以想象明朝的富足了。還有軍隊方面,明朝並不像清朝那樣弓馬得天下,明朝火器裝備遠遠高於清兵。世界上第一個神機營就是明朝朱棣建立的,而前文也介紹了明朝水師幾乎無敵於天下打贏了當時所有的西方列強。如不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清兵一直是攻不下山海關的。
-
4 # 菩提根
你的假設是大明環境氣候至少4分之一時間能保證國家風調雨順,這一點能保證大明出現少量的叛亂,財政至少4分之一的時間在持續增長,只要增長就能保證大明體制各方面不斷崖式的腐敗,對外戰爭能保證大明能磨練軍隊不出現斷崖式虛弱。這3點是基本保障大明能活到1840年。這些前提條件下,還看大明君王能不能更開放市場,與世界通行,你的假設涉及太多,中國本身就是能自給自足的國家,也許不會和世界同行和世界同行,就會涉及改革,教育軍事體制等都會發生改變,如果假設都成立,那麼大明肯定不再是君主專職,人民思想會發生翻天的改變。條件都成立大明就是世界第一強國了。就不會存在1840年的事了,可能就是其他國家的1840年了
-
5 # yellow22king
大明能撐到18世紀(大明在17世紀中葉滅亡)就很不錯了,何談19世紀40年代?漢人政權的開放,是明朝滅亡強大的推動器!看中國史,特別是時間越往後的,越不能忽略中國與世界的聯絡,中國與歐洲關係密切!
在歐洲,英國在18世紀後期爆發了光榮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國家,使其走向侵略擴張的道路,後來歐洲也逐漸走向資本化,而這些,明朝人絕對會有所感受,因而明朝也會不可避免爆發革命,建立資本主義國家,明朝也不可能撐到1840,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中國也不可避免走向擴張的道路!
如果1840年中國和英國開戰的話,那也應該不會在兩個交戰國的本土,而是在海外有爭議的殖民地!中國若能走上資路,能大幅避免積貧積弱,努力學習西方模式,能不能打敗英國,那是很可能的事情!
-
6 # 深度工場
爆發鴉片戰爭的時候,清朝已經建立190來年了,明朝建立190來年的時候,在幹什麼呢?也是在對抗來自海外的敵人,那就是倭寇。特別是在1555年,爆發了難以想象的53人倭寇一路打到有12萬駐軍的南京的、這樣的奇事。
這53個倭寇,首先是,徽州府守隘官民兵壯五百餘人,見賊悉奔潰。至旌德,典使蔡堯佐率兵千餘御之,不克。賊遂叩縣南門,縱大屠掠。江寧鎮指揮朱襄、蔣升率眾迎拒,不能御。襄戰死,升被創,墮馬官兵死者三百餘人。
然後打到南京城下,南京翰林院孔目何良俊記載:“賊才七十二人(實為應五十三人,下同)耳。南京兵與之相對兩陣,殺二把總指揮。軍士死者八九百,此七十二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門緊閉,傾城百姓皆點上城,堂上諸老與各司屬分守各門,雖賊退尚不敢解嚴。”
53人倭寇一路打到南京,與明軍大戰,一戰殺明軍800-900人,而且倭寇一人未損,整個南京十三座城門緊急關閉,防備這53個倭寇攻城。
此賊自紹興高埠奔竄,不過六七十人,流劫杭、嚴、徽、寧、太平,至犯留都,經行數千裡,殺戮及戰傷無慮四五千人。凡殺一御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入二縣,歷八十餘日始滅。這簡直是駭人聽聞的程度了。
還指望,明朝活到1840年打敗英國?在1645年,江北四大營,23萬明軍不放一槍一箭,集體向1萬清軍投降,為了建功,甚至爭先恐後,把弘光皇帝,皇后嬪妃揹著,趕往清軍大營投降!還指望,明朝去對抗列強?恐怕那個時候,明朝早就成為準噶爾汗國的附屬國。
-
7 # 小肖月牙
個人感覺不可能,真到了那個時候,貪汙腐敗,比清朝還厲害,早就沒有戰鬥力。你們看看所以朝代都沒有超過300年都是盛極而衰,歷史一來都是一樣的教育,統治方式。
-
8 # 洪濤漂萍
很難講,明朝也曾經出現過世界上最荒唐的皇帝,建造豹房驕奢淫逸,文武百官貪腐橫流,導致明朝末年的崇禎,即便有心改革吏治,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滿清入關之後,自康熙至乾隆長達上百年的太平盛世,讓中國積累了豐厚的國力,但之後子孫不肖,加上連年大旱,所以導致中國衰弱的,是封建王朝的體制,加上滿清末年,西方向中國輸入鴉片,嚴重腐化了中產階級與底層人民的心智,於是,西方各國如狼似虎結夥掠奪,甚至發動鴉片戰爭,直至甲午海戰之後,中國一蹶不振,雖然孫文倡導了國民革命,推翻了數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但仍有軍閥割據,而後日寇侵略,導致整個20世紀,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苦難年代,所以中國人知道這切膚之痛,每一個華夏子孫都以復興中華為己任,今日祖國得以強盛,中華的復興之路才剛踏上征程,不要去緬懷舊時代的封建歷史,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責任更重大,因為中國一旦被喚醒,真正領先西方的文化基因,會讓中國人自強不息
-
9 # 文水書樓
滿清200多年就是華夏民族的黑暗中世紀,統治集團不是主體民族的種族國家,最終都會退化成垃圾種族垃圾國家,古印度那麼輝煌,創造了那麼多文明哲學,結果被雅利安人統治了近千年,主體民族徹底退化成垃圾種族賤民。滿清最大的貢獻就在漢人裡面培養出了一個賤民階層,到現在100多年過去了,這個賤民階層的心裡一直都認為漢人人種垃圾智商低下。
這幫垃圾,他媽的才兩百年時間就讓一個先進文明直線下落直接掉到谷底在世界上被徹底邊緣化了,整個中華文明的思想意識在滿清200年間徹底固化僵化變成一個思想意識上的殭屍王朝,直到現在這般垃圾的後代以及被他們洗腦的狗奴才不但不承認錯誤,還不斷的在狡辯,跟現在的日本鬼子一個德行。而且更喪心病狂的還在不斷地詛咒漢人詛咒中華文明中華文化,它是華夏文明的黑暗中世紀,整個士紳階層思想上都處於呆滯麻木狀態,更不用說普通民眾
少數民族要來統治大族,為了維持長期統治,他們最恐怖的地方就是搞思想壓制,不允許你們聰明起來。清朝從文化上入手對中華文明進行閹割改造,讓整個中華文明徹底失去活力,讓漢人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極端呆版,這樣才不會反抗他們的統治,結果導致整個社會的思想基本上被固化了,一潭死水,滿清就是一個思想上的殭屍王朝。
蒙元沒有對漢文化進行文化閹割,只進行武力殺戮,這種破壞是屬於物質破壞,危害是暫時的,容易修復,而滿清是直接文化精神層面上的摧毀,這種危害對一個文明造成的創傷那是永恆的,很難修復。
剃髮易服對華夏文明是一次徹底的毀滅!元代雖然也是異族殘暴的統治,但是首先它統治時間短,其次對漢民族的風俗文化並沒有過多幹涉!清狗的剃髮易服則是從精神乃至靈魂深處徹徹底底的撕裂了傳承幾千年的華夏文明!清狗的遺毒禍害至今也沒有完全清除!直到現在還有那麼一大堆人,不斷地說沒如果沒有滿清,漢人就會活得如何如何的悽慘,在這些人的潛意識裡,他們就認為漢人是一個劣質人種,是一個智商在不斷退化的種族,這些人的思維就跟當年的日本一個鳥樣,日本人也這樣說的,只有讓我們來統治你們中國,你們才能獲得解放,才不會被白種人滅掉,如果不讓我們來統治你們,你們就會被白種人欺負會活得更慘。
明朝末年正是中國社會思潮非常活躍的時代,正處於社會大變革的前夜。政黨的雛形已經開始出現:東林黨,復社興起,直接挑戰皇權的近現代思想也已經開始出現,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 比歐洲的人權宣言早了上百年。隆慶開關,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從此民間私人的海外貿易獲得了合法的地位,東南沿海各地的民間海外貿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明朝出現一個全面的開放局面,從1567年到1644年這段時間,海外流入大明國的白銀總數大約為3億3千萬兩,相當於當時全世界生產的白銀總量的三分之一。白銀黃金比價從6:1下跌到13:1。西學也大規模進入中國,當年中國對西學進入中國是持開放態度,比如明朝的禮部尚書徐光啟還與西洋人合作翻譯西方自然科學書籍。如果沒有滿清野豬皮的介入,中國社會會提前200年向更高階的社會形態發展,結果野豬皮一來整個社會被徹底凍結,進入了漫漫長夜200年的黑暗中世紀。明朝末年正是冷兵器向熱兵器過度的時代,沒有滿清介入,中國會在後來進入熱兵器時代,徐光啟曾經努力過要打造一支全火器部隊。當進入熱兵器時代的時候,西北東北那些遊牧民族就屁都不是了。東南鄭芝龍為代表的一大批海盜集團肯定會進一步壯大發展,最後也會搶劫全世界。中國控制的地盤會遠遠超過現在。明朝末年跟滿清末年,社會形態都極為相似的,都在醞釀著向更高階社會形態的轉型。結果明朝末年,這種社會轉型形態硬生生被野蠻落後民族給打斷,徹底封閉了,使中國向近代社會轉型的時間硬生生的向後推遲了200年。而滿清末年的時候沒有野蠻落民族來打斷,所以中國社會順利向近現代社會轉型
-
10 # 世界歷史唯物觀
明朝在1644年該不該滅亡呢?個人認為該!因為即便是沒有天災人禍,明朝也已經走到了一個王朝的暮年,已經從根子上腐化了,基本上是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而如果再換上一個王朝的話,那麼我寧可選擇清朝,也不會選擇李自成的大順王朝。因為不能拿清末的狀態,來對清朝進行評價。
雖然清朝這個王朝中後期確實是拒絕進步,盲目自大又禁錮思想,採取了非常極端的方式來阻斷對外的交流。
但是清朝實實在在是有功於華夏的王朝,如果不是建立的清朝,而是建立的大順王朝,那麼東亞局面很有可能在十七世紀末面臨重大的改變。
首先當時的關外之清,已經建立起來了一整套體系,已經是一個很強大的存在,其武器裝備和軍隊戰鬥力極其強悍,且還在飛快發展。
很多人認為大清在明末還是部落水平,這是一種思維的定式和偏見,漁獵為主的女真,在明末已經是強大的滿清,已經是農耕與遊牧並存的國度。
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清朝在關外就建立起了一套類似於明朝的朝廷統治制度,還有就是官員制度上,清朝也是同明朝差不多。唯一不同就是清朝的軍制更先進,八旗制度可以更好的發揮軍隊的主觀能動性。
所以面對這樣的對手,大順王朝即便是成功建立,也不一定能夠將其解決,甚至可以說永遠都解決不了。因為當時的八旗,火器和騎兵均不落後。
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內部已經統一了蒙古,加上關外實在是適合農耕,也適合遊牧,使得關外之清的技術水平,以一個極高的速度發展。最突出的就是冶煉技術,短短几年時間內,便是發展了起來。
也就是說大順王朝統一漢地十八省,估計也難再向北邊發展,若是蓄力北伐,很有可能像隋朝伐高句麗一般,最終被這個地理位置一樣的關外勢力拖垮。
這一垮很多人或許認為沒什麼,但是當時的大背景是沙俄南下,加之西方各國已經開始注意到東方。如果當時的大順王朝沒能從漢地十八省擴張出去,很有可能就錯過了這個最後的時機。
可是大順王朝沒有這個能力,因為北方的威脅解除不了,甚至將始終成為威脅。清不入關,其在關外,必須抵抗南北兩頭的壓力,按照清廷的尿性,這個時候他們絕對不會拒絕技術。
試想這樣下去,九州大地會是個什麼狀況,一句話就是四分五裂。僅僅一個漢地十八省,將面臨多大的威脅和戰略被動。這一點大家可以仔細的去自我思索。
-
11 # 夢裡的空想家
明不亡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繼任者是一個漢民族政權的話,我們搭上工業革命快車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而我們版圖很可能會囊括大部分東南亞而失去大半新疆
-
12 # 種花家貓男
明末所有的問題,其實都集中在了一個“錢”字,一個“貪”字
國庫沒錢,就無法在災害頻繁的小冰河時期,有效賑濟災民,所以民亂不止,無法恢復生產
國庫沒錢,就無法蓄養將士為國效力,也無法更新精良的裝備
國庫沒錢,就養不熟那滿朝文武,勳貴藩王的胃口,他們只有不停的互相爭奪眼前的利益
弄的朝陽天下,烏煙瘴氣
-
13 # wei23035
假如明朝不亡,肯定領土不大,面對列強的欺辱,領土即便不能割,但最終還是不得不割!比奧斯曼帝國還慘,結果是現在的大部分中國人已全球流浪了!幾乎就是第二猶太民族。但又沒有猶太人團結,中國文化逐漸在人類的長河中湮滅。雖然她曾經歷史上也曾輝煌過。
-
14 # Coco侃歷史
假設明朝沒有亡國,到1840年能幹得過列強嗎?會割地嗎?可能割什麼地方?
歷史是沒有假設的,因為很難說的清楚。但既然題主提出這樣的假設性問題,那我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一個假設性回答。這個問題,有三問。第一問就是到1840年乾的過列強嗎?第二問就是會割地嗎?第三個就是可能割什麼地方?
明朝軍事實力,明朝的整體政策還是比較開放的,願意學習和引進西方先進技術明朝的軍隊號稱在東亞規模最大。明初洪武時期,總兵力就達到180萬,永樂時期更是擴大到280萬。到了萬曆年間,全國軍隊的總額也有120萬人。
明朝不僅重視軍事技術,還非常重視軍事組織的改良。戚繼光就以練兵著稱。在戚繼光之前,軍隊招攬的都是武藝高強的拳師、打手、鹽梟,甚至和尚、苗人都被招聘入伍,但他們卻被倭寇打得落花流水。戚繼光提出,第一可用的是鄉野老實之人,參軍之後就要操練。
1620年,在徐光啟、李之藻的建議下,明朝朝廷派人到澳門購買了首批西洋大炮,然後運到北京,後來,還聘請了精通歐洲造炮術的歐洲工匠指導製作紅夷大炮。明朝後來結合佛朗機炮和紅夷大炮的特點,造出了當時最先進的大炮,叫神飛炮。神飛炮吸收了紅夷大炮射擊猛烈、殺傷力強的優點,又借鑑了佛朗機炮的連續發射方式,裝填速度更快,更加靈活便捷。
像明朝這樣大規模、高層次的技術引進,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從朝廷到廣東福建的地方當局,都主動蒐羅新式槍炮,積極引進通曉製造火炮技術的西洋人。當時出現了一場編譯火器論著的高潮,什麼《西洋火器法》、《西洋火攻神器說》、《西洋神炮》等等,都是明朝的時候出版的。明朝時候兵書數量之多,為中國各朝之冠,其中大部分又出自16、17世紀。明朝生產出來的各型佛朗機總數達三四萬門,數量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
從這點可以看出,明朝的整體政策還是比較開放的,願意學習和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這點比閉關鎖國的清朝強得多。
所以,如果明朝繼續存在,這一個軍事政策應該是能夠得到延續,如果到了1840年,難說明朝的軍事實力就一定比西方國家差。
西方崛起,列強入侵是必然西方國家的崛起在明朝就已經開始了,文藝復興,地裡大發現,這些都是在14世紀就已經開始了,到了十七十八世紀的時候,已經開始工業革命了,所以說西方國家的崛起已經是不可阻擋了。那麼這些國家的崛起必然就會侵略全球,所以說中國遭受這些國家的侵略是不能避免的了。
明朝骨子裡那種傲氣——不割地、不賠款、不投降就算到了明朝末年,國內各地的農民起義,明王朝還是派兵攻打入侵中國的外國軍隊。到了明朝滅亡那一刻,崇禎皇帝也不投降,最後自縊於煤山。從這點,可以看出,當1840年,列強入侵,明朝必然會反擊。而且從明朝對軍事的重視來看,差距會有,但還不至於向清朝那樣不堪一擊。而且這場戰爭誰勝誰負還不一定。明朝從創國開始,傳遞的一種軍事思想就是”入我中華者,必誅之“。那麼如果戰敗的話,明朝會各地賠款嗎?我們都知道明朝就是不簽訂條約,所以從這點來說大明很可能不會和西方國家簽訂條約,割地賠款,那麼大明一旦戰敗的話,最可能的結果就是西方國家尋找新的代理人,明朝會選擇滅亡,而不會選擇苟延、妥協。
所以說如果只是從軍事上來看的話,大明的武器裝備上來說到了1840年和西方的差距肯定是有的,但是不至於像清朝這麼如此的巨大,和西方一戰之力還是有的。
-
15 # 張潤藩
要是以明朝末年的國力去應付鴉片戰爭的話,中華民族恐怕會成為第二個猶太民族。 ——柏楊
-
16 # 翔祥韻潤
明朝如果不滅亡,到1840年,或成為“列強”,肯定不會割地!答案很清晰。
只要明朝不滅亡,必然,與列強抗爭到底!根本不會割地,絕不會!
而清朝在1840年之所以幹不過列強,在於它入關後,四面楚歌,險象環生。始終處於四種局面中,即:困局、危局、敗局和殘局中,最後敗給列強,墜入“死局”。
所以,至始至終,他們幾代帝王之術,缺少了一樣極其重要東西,即“死局”破解之法!
危局+困局+敗局+殘局,如何化解?
入關後,清朝中前期,清政府被迫忙於平息各種叛亂、起義;如大小和卓戰爭,大小金川戰爭,陝甘回亂,吳三桂“三藩事變”,戰火不斷,尤其是噶爾丹發起的準格爾與清帝國的戰爭,曠日持久,不斷消耗著有限的資源。而戰爭帶來的消耗成了填不滿的大窟窿,對清帝國有限的生產資源消耗極大,以致於國家一貧如洗。
一部清帝國曆史就是一部綿延不絕的戰爭歷史。
而歷時14年之久,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戰爭,規模好大,差點把清帝國直接幹趴下。
再加上,白蓮教起義、天理教起義,天地會等貫穿始終,有清一朝,各民族的反清戰爭“反清復明”運動,風起雲湧,前赴後繼;這對清帝國形成了致命打擊。
所以,我說為什麼這麼龐大的一個帝國,到了晚期,已經虛弱到變成一頭“瘦死的駱頭”,各種資源在戰爭歷史中,被消耗殆盡。憑藉虛弱不堪的軀體,看似強大,卻是“外強中乾”,當面對列強的時候,一根稻草都可以把它壓倒。
分析箇中原因,有人把清帝國的衰弱,甩鍋給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認為是儒家不行,封建制度不行,導致清帝國腐敗無能。
但事實遠非如此。
下棋,最怕的局面是殘局,因為不好收拾。到晚清時期,清帝國面臨的殘局,其實是一種宿命。亦即是,以落後的部落部族文化為特徵的森林遊獵文化,入關後,根本適應不了中原王朝的發展環境。
最突出的就是,奴性意識被當成寶貝疙瘩藏著掖著,捨不得丟掉。
這種極其落後的制度,在入關後本該放棄,但卻被努爾哈赤的繼任者皇太極,多爾袞等人發揚光大了。
這種制度裡,最最落後的“奴性文化制度”被全面推廣,像瘟疫一樣蔓延,其結果就是國人的抵抗力被削弱了,整個身體,變成了一個軀殼而存在。著名學者,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周思源教授痛心疾首地指出,他們把人性中最落後最愚昧的一面,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奈何?仰天長嘆!因為,沒有精神信仰的奴性國度裡,在鴉片戰爭裡,還要經受到鴉片的一次次摧殘。
不堪重負的人們,沒有信仰,不知為誰而戰的人們,哪裡還能去抗爭?
說得不好聽的,英法聯軍攻打北京之時,慈禧下聖旨讓曾國藩勤王,一代大儒曾國藩心裡一樣沒有國家興亡的概念,他唯一想的就是儘快滅掉太平天國。於是,各種藉口拖延搪塞,總之不出兵!
這是一種普遍的病態的國民和臣民心理。從上到下,整個國家都生病了!要拯救它的只有太平天國戰爭和辛亥革命,他們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兩部曲。反列強更堅決,所以,他們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危局。
但是,清帝國已經無能為力。所以,有人甩鍋說,清朝的衰弱是“源自於元朝的倒退,明朝的衰落,”單靠自身的掙扎,身處漩渦,捱打是必然的。
看似有道理。但這是完全的“外因”,純粹是帶節奏,找背鍋俠“為失敗找藉口”。反而說明這些人對清朝的失敗沒有一點擔當精神。
話題再說回來,清帝國不行,誰行?
既然假設明朝沒有亡國,那麼,它的存在就必須有存在的理由。
它必須成功解決了明朝不會滅亡的三大問題:流民問題,起義問題,關外的滿洲問題。
它再也不用擔心有人反明三百年,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清朝,直到滅亡。
清帝國解決了困擾中原王朝的蒙古問題,卻沒有真正解決“中原問題”,不然,防漢制漢,何以貫穿始終?以致於無法全心投入地去面對西方文明的毀滅打擊?
小結:清帝國因為陷入迴圈往復的各種“不利”局面中,迴圈往復,險象環生,無法克服,最終不能破局,失敗在所難免。
所以,進入1840年的“明朝”能夠不能夠打敗列強,它必須有著清帝國並不具備的優勢。
我們稱之為“晚清時代”的“明帝國”。機會來了!
那麼,晚清時代的“明帝國”,如何謀局、對局並解局、破局呢?
一言以蔽之,這個明朝可以更清更明,專注破局!
第一,沒有了邊疆部落部族文化的干擾,經濟軍事等大環境進入清明時期。
第二,沒有文字獄的壓制,思想開放,文化空前繁榮。
第三,當西方文明用堅船利炮開啟國門後,“明治維新式”的變革維新,發生機率90%,這必然會給中國帶來新的機遇,有機會躋身世界列強行列。
第四,君主立憲制與資本主義思想都有更多機會在中國提前生根發芽,成為晚明皇冠上璀璨的明珠。
在上述基礎上,發展到1840年,“晚明”會出現一個大放異彩的現象:
有著鮮明的東方民族特色的封建國家,引起了西方人的興趣,他們紛至沓來,與東方文明碰撞產生火花、炫目而讓人驚訝,新興的多元文化產生。
這個時代的晚明人,具有幾個特徵:富有,文明,積極,進步,那個被西方人斥之為“野蠻人的“韃靼”國家,造成的一切負面影響都蕩然無存。
由此催生的晚明人,更加追求近代生活方式,西方的民主與國家概念,迅速傳入國內,愛國主義下的熱情必然明顯超過清朝。
這樣,在與世界列強發生衝突後,會出現曠日持久的“全面戰爭”。
以“持久戰”為特點的“全民”戰爭,才稱得上全面戰爭,才能打贏西方列強。這一點,先天不足的清朝永遠比不了。
當戰爭短時間內失利後,並不會改變國人必勝的信念。
他們會勵精圖治,尋求變革,清朝失敗的戊戌變法,卻可以在晚明時代誕生一箇中國的“明治維新”時代!
無法克服“自身缺陷”的清帝國,註定無法破局!
你問我,為什麼會得出這個結論?
因為滿清入關的部落部族文化特徵,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限制了它的發展:剃髮易服→禁錮思想→奴化教育→國人麻木→愚昧落後。
這正是清朝自始至終無法解開的死局:迴圈往復,造成清朝落後的根本原因!
思路決定出路,可有清一朝比之歷朝歷代更嚴酷的思想壓制,禁錮鉗制人的思想而詬病的“文字獄”下,出路在哪裡?凡此種種奴化人的精神“局面”下,帶來“愚昧落後”狀態,必然造成一個國家“家國思想”的缺失,產生高度集中的“君主專制”的泛濫。
這些落後性註定了清朝,“落後就要捱打”的局面。然而,這是落後狀態下的部落部族特徵,而絕不是某些人眼中的封建制度問題使然。
所以,從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第一次失敗,很多人只看到了落後狀態下的捱打屈辱歷史,卻忽略了清王朝自身根子上的原因。而這些是其固有的弊端,是它無法克服的!
辛亥革命推翻它,正是讓它“功成身退”,在世界性的民主潮流下,實現國家層面新的飛躍。
清朝入關,一個大貢獻,就在於它在前朝基礎上鞏固並發展了疆域,讓今天的中國版圖得到確立。
清帝國解不開的死穴,晚明帝國卻能一招制敵!
這就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道理,自身修養不夠,還是讓賢吧!於是,清皇室“和平退位”,全身而退。
功過後人評,“實力不允許,皇帝親力親為”,能把國家發展好嗎?如此“大家長制”不把國家治理成一潭死水也就真奇了怪了。
如果是晚明,我們會看到皇冠上的國土如同戴上了一頂皇冠,熠熠生輝!
請看:俄國人的黃俄羅斯計劃徹底失敗!800人的囚徒軍隊早就被晚明軍隊扔進黑龍江裡餵魚了。從此,他們再也不敢南侵!
有人說了,明朝不黑,怎麼滅亡了?於是,用明朝滅亡的事實來推論1644年後,再過300年後的明朝會和清朝一樣?
能一樣嗎?
我看不可能一樣!因為,水是流動的!明朝也是要發展的!你確定300年後的明朝不會發展?只能說有些人的思維停留在“刻舟求劍”階段,用明末的結果,錯誤得出他們在300年後不能抗擊列強的假設!
明朝君王會仰天長嘯,再借我三百年,讓我重拾舊山河!
所以,看清了問題的實質,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新興的晚明帝國,也許來的晚了,但是來得更巧了!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好,全靠車頭帶。如同一個公司發展,原本是死水一潭,換帥後,因新掌門人的睿智進取,自然能帶領企業進入快車道而疾馳進發!
總之,如果是明帝國王者歸來,那麼,毫無疑問,晚清時代的屈辱歷史完全可以避免,根本不會割地賠款!
清帝國用自身的失敗所帶來的血的教訓,警醒了我們。而我們還必須記住一天條顛撲不滅的真理,戰爭的勝敗取決於人的因素!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用一個個偉大勝利回答了我們,印證了這條真理。
-
17 # mayidadi
關鍵明朝是為了看自己家故會死拼到底,國家經濟也不會差。但清朝就不一樣了他們寧願把很多土地送給外國也不會讓給漢人的因為他們知道讓給漢人就意味著清洗
-
18 # 龍鈺
假設明朝能撐到1840年。如果這個假設成立,明朝必然已經很大程度解決了自身內部問題,甚至可能早西方進去君主立憲(如果不是必然會被其他勢力所替代)。明朝不一定能幹的過列強,但至少不會被列強幹翻,最壞是類似後期奧斯曼帝國。明朝不會夜郎自大,沒有閉關鎖國,沒有愚民政策。明朝可能沒有漢唐那樣的巔峰,至少更新學習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明朝對西方的資訊沒有斷層,交流沒有中斷,軍事裝備發展雖然沒有西方突飛猛進,但更新跟進是非常及時的。加上中國自身體量,人口紅利,保持世界一流大國是沒什麼問題的。至於割地賠款,以明朝的作風幾乎沒這個可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計程車大夫情結不是說著玩的。
-
19 # 上官燚璘講風土人情
首先你看看大明王朝末代之君和南明的短命帝王,他們雖是亡國之君,但他們君王死社稷,不苟生的精神是歷代王朝所沒有,這種精神可能朱元璋,朱棣(朱元璋嫉惡如仇,朱棣天子守邊)的基因的傳承。所以我認為假如大明不滅在1840年和英法開戰,明朝不會戰敗。第二,明朝的滅亡天也,非人力能改變的,小冰河的到來,王朝內外都是飢腸轆轆,有食則生無食則死的難民,可王朝內的土地卻不能產出糧食,王朝外草原的牲畜又因寒冷而大量死亡,別說明朝了,哪個王朝在這種情況下也難保全。到了1840年那可是小冰河期已經過去,你說明朝會敗於英法嗎?第三,清朝害怕人民,不願人民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又閉關鎖國,而明朝軍隊中早就配備了火器,也不斷的引進先進的武器如紅夷大炮,所以到了1840年中國的武器可能也落後不了英法多少,可大明佔天地人三和,你說大明會戰敗嗎?
-
20 # 有始有終329
從苦大仇深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國祚276年共16代。綜合這16位皇帝,不乏一些貪玩成性,腦洞大開之徒。但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有血性,真男兒。有胸襟。蒙古鐵騎橫掃歐亞,不可一世。朱元璋敢與其叫板。並將打翻自己作皇帝。成祖朱棣五徵漠北,深入北元腹地。皆取得大勝,徹底將北元打殘,從此分裂。徵安南就是今天的越南。使其年年納貢稱臣。英宗朱祁鎮主動出擊徵瓦刺,雖兵敗被俘。但男兒本色不失,到萬曆朱羽鈞,不但管好自家的事,兄弟們的事也要管,兩次出兵北韓,打的小日本滿地找牙!就是到最後崇禎帝朱由儉也寧折不彎,選擇自裁。再一個就是明朝不閉塞,從朱棣起就知道下西洋搞貿易。吸取好的東西壯大自己。明朝如果延續到1840年,那肯定是威武雄壯,聲名遠播。列強或許就不敢開犯。即使來了,明朝也不怕,最多打個平手!
回覆列表
如果明朝沒有亡國,到1840年,是否能夠擊敗西方列強?毫無疑問,明朝乃是典型的中國古典王朝模式,沒有能夠擺脫土地兼併隨著時間推移而日趨激烈這一問題,因此其很難撐過三百年。即使明朝僥倖,沒有滅亡,以明朝的國力而言,也撐不到1840年,很有可能在十八世紀初期或中期便已經淪為西方早期殖民國家的殖民地。
現代文明之所以發源於西方,並非偶然。古希臘文明中,對於邏輯,數學,抽象思維的推崇,為西方近代科技文明提供了原動力;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古羅馬完善嚴謹的法律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產生和完善構建了初步藍圖;自西羅馬帝國滅亡以來,歐洲各民族之間不斷的戰爭,雖然造成了社會動盪,但也使得西方文明能夠不斷地破舊立新,不斷自我完善,免於陷入與其他文明相似的固化和無限迴圈之中。即使是西方所謂的黑暗的中世紀,依舊能夠在黑暗中尋到現代文明即將來臨的曙光:中世紀西歐的自由城市孕育著民主的萌芽,與封建貴族不斷抗爭;經院哲學雖然服務與宗教,但卻鍛鍊了學者的邏輯思維能力,客觀上為近代科學的產生做了充分準備,等等等等。
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結構因素等諸多特異因素綜合作用下,最終現代文明在西方誕生。而人類其他文明,如古代阿拉伯文明,古代中國文明,日本文明和美洲的印第安瑪雅文明,雖然在技術,思想,藝術等領域都有著不小的貢獻,但都始終沒有發展出近代科學產生所需要的“邏輯”和“抽象思維”,農業文明的技術,來源於實踐經驗,經驗的缺點在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它是零散的,不成體系的,這也決定了除西方以外的其他民族,在科學技術方面有著明顯的天花板(上限)。
科學技術,又是促進社會各個領域發展最為強大的動力,其他民族在此方面落後西方,且其不可能透過本文明自身發展的路徑產生之,因此其發展很容易到飽和,之後便停滯不前。以中華文明為例,在唐宋元時期,中華文明處於巔峰值,及至明朝,雖然在各個方面,如政治制度,經濟形式和生產方式,都沿襲前朝,但由於其發展能力已經飽和,因此不可能再取得任何突破性的進展。此時,文明要進步,依靠內生力量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只能依靠外來的衝擊。
因此,以明朝為例,這個王朝本身便是一個早衰的王朝,得益於北方蒙古部落的分散和西方初步崛起尚無力大規模侵略,得以延續二百七十六年。然而,在二百多年的絕大時間中,明朝的疆域是在縮小的,朱棣丟棄長城以北,朱瞻基放棄安南,東北,朱祁鎮丟河套,朱厚照丟哈密衛,到萬曆時期,明朝自身控制的區域僅僅三百多萬平方千米。此時的東南沿海,已經受到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臺灣先後被西班牙和荷蘭佔據。料羅灣海戰雖然最終荷蘭退走,但明朝鄭芝龍水軍損失慘重,甚至在戰鬥中出現了兩艘荷蘭武裝商船團滅明朝五十多艘戰船的不可思議戰績,可見,明朝與西方的差距已經很大。
如果明朝僥倖,在1644年沒有滅亡,則在十八世紀初期,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已然成熟,英法已經初具世界性帝國的規模,大肆對外擴張;而沙皇俄國早在十七世紀末期便已經入侵到黑龍江流域。因此,明朝的北方將會受到沙俄的侵擾,而明朝北部的縱深幾乎沒有,明軍連建州女真尚且無法搞定,面對沙俄,必然是一潰千里,到時候,明朝皇帝所在的北京城,估計都會被沙俄所攻佔;英法則毫無顧忌地從海上進攻,可以想象,明朝的三百萬平方千米,很快便會被瓜分完畢。
因此,面對西方文明的入侵,明朝根本無力抵抗。清朝,得益於其長期的擴張,將疆域擴大到一千三百萬平方千米,同時將資源整合,所以能夠在屢次戰敗割地的情況下,依舊儲存廣袤的疆域,這一點,是明朝做不到的。總之,農業文明面的工業文明,無異於遭受到降維打擊,能做的,也只有儘可能多地減少損失,想要戰勝工業文明,絕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