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八股文作為一種文體,到底是以怎樣的形式出現的?
80
回覆列表
  • 1 # 魚丸太硬

    八股文是在中國語言、文字、考試製度等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萌芽、產生和發展形成的。中國文字裡的對仗句式,是因語言和文字特徵自然形成的。就是說寫工整的句子,都應當是自然成對。而且,一切對仗,不單純是聲音、片語的對仗,而是思維邏輯的對仗。《文心雕龍·麗辭》篇說:“事對為末,意對為先。反對為優,正對為劣。”八股文是從宋朝王安石變法開始,經歷明清,清康熙廢除一次又重新恢復,因為實在沒人能提出另一種科舉錄取人才的標準。八股文其實好壞參半吧。很多有名文章都是八股文的背景

  • 2 # 假裝溫文爾雅

    八股文的產生,是一個在文化基礎上、考試製度等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八股文既然是為了應試考試而生的,自然與封建統治階級以及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學有關,即八股文是不可能是在某個朝代憑空出現的產物,而是在中國語言、文字以及文學的基礎上,加上封建統治者們所制定的考試等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八股文產生的條件:

    1、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是任何體裁文學的基礎,可以說沒有中國文化作為支撐,便沒有八股文。早在中國的先秦時代,很多作品中出現了天然的對仗,如《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昔我往昔”與“今我來思”便採用了對仗,這種語言文字的特徵恰好是駢文、律詩產生的基礎,也是八股文行文的基礎。因為對於八股文而言,所謂股便有對仗的意思,八股則為四個特殊對仗的句子(很多八股文中超過了四個),這樣看來,無對仗,不成八股文。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八股文的產生其實是中國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演變的一種行文格式,並不是憑空產生。

    2、八股文既然作為科舉考試的文體,因題目全部出自“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而且口吻與文字要依照聖賢的口吻,因此如果沒有四書五經作為基礎,那麼自然也沒有八股文。而且我們需要注意,想要科舉及第,四書五經乃是基礎,而八股文則是根據四書五經而作,即先有四書五經,後有八股文,四書五經乃是八股文思想、內容、表達之基礎。

    3、八股文是因為科舉考試的需要而產生的,八股文在當時的朝代代表著選拔人才的規則,“學而優則仕”在這裡可以解釋為:如果你的八股文寫得好,便有可能入仕。八股文雖然不是決定入仕的最終答辯,但卻是入仕可能的開始,而且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而言,八股文是唯一入仕的路。儘管其中出現了迂腐之人、生不逢時之人,但也湧現了數不清的治國之才。存在即合理,八股文在當時的科舉考試中,確實能夠作為遴選人才的有效工具,並且創造了學子們求仕的一個相對公平的平臺。因為有了科舉制度,才有了八股文,可以說八股文是科舉制度的特殊產物。

    八股文所經歷的朝代

    八股文的發展,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五、六百年。

    一、元朝——既是啟蒙也是壓制期

    八股文雖然源於元朝,但在元朝時期卻沒有發揚光大,這與元朝的統治階級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元朝的統治者採取了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的政策。

    具體到科舉考試而言:在鄉試、會試中,蒙古、色目人(廣義上講,除了蒙古人、漢人、南人以外的西北民族都算是色目人)只考兩場:一是“經問”五條,二是策一道。而漢人、南人則需要考三場:“明經”、“經疑”兩問,經義一道。在御試時,雖然四種人都考策問一道,但蒙古人與色目人答案限500字,而漢人與南人則需在答千字以上。在這樣的科舉考試上漢人與南人能夠科舉及第已經很艱難了,但元朝的統治者竟然在錄取榜上也做文章,蒙古人、色目人為右榜,漢人、南人為左榜。(右尊左卑)

    當然忘記說明一點的是,在元朝即使你刻苦專研,科舉及第,但如果這個時候出現攔路虎——用錢買官之人,那麼你的功名很有可能會被抹去。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漢人或者南人,十年苦讀很有可能換來的只是白乾一場。在這種情況下,科舉制度形同虛設,八股文自然跟著倒黴。

    二、明朝——既是完善也是發展期

    所謂打江山容易(其實也不容易),守江山更難,儘管明太祖朱元璋本人確實沒有什麼文化素質,但並不妨礙他的高瞻遠矚與雄才大略。舊的制度被打破,不僅僅代表著舊的官僚制度的喪失,也同樣代表著人才的喪失,這個時刻明太祖比誰都明白,明朝若想要長治久安,那就必須遴選人才,為官為政,重新建立屬於明朝的秩序。於是乎,明太祖不僅讚賞了元朝的科舉制度,更是將八股文作為科舉制度,甚至是入仕的唯一選擇。並且明確規定了八股文題目取自四經,且行文必須以“以聖賢立言”。

    僅僅是嚴格的考試內容是無法保證科舉制度的公平的,在此基礎上,明太祖為其制定了嚴格、不可逾越的懲罰機制來保證求仕之路的相對公平。雖然作弊、貪汙之人依然存在,但在那個特定的時代,對於絕大多數的考生而言,算是公平。而且為了儘可能使得普通百姓能夠讀書,明朝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廩生制度,以保證不至於因為讀書而餓死……

    雖然八股文是應試考試下產生的,但八股文的出現也衍生了更多教育機構,儘管這些教育機構的目的還是為了入仕、選拔官員以及維護明王朝的統治,但在一定的意義上也使得很多人能夠接觸到教育、文化,提升了整個社會的認知,從這點上而言,八股文的作用是肯定的,儘管科舉制度在明朝也中斷過,但依然不影響八股文作為明朝人才輩出的重要作用。如“三楊”、史可法、海瑞、王陽明、張居正等便是由八股文入仕,青史留名,又如商輅連中三元成為明朝的傳奇人物,亦如李時珍、徐霞客雖未入仕,但也因為耳濡目染文化找到了人生的終極目標。

    三、清朝——既是鼎盛也是衰落期

    “拿來主義’的踐行者,清朝可以說是完全繼承了明朝科舉制度的那一套規則,包括賞罰制度以及國子監與私塾的建立,儘管在教學、目的上有所不同,但根本上是一致的。最重要的是女真族的領導階層,他們並沒有輕視漢人,至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也使得漢人願意讀書入仕,為官從政,一展鴻鵠之志。

    在清朝中,科舉制度也並非一帆風順,可以用一波三折形容。一方面是來自清朝統治者即皇帝所擁有的一票否決權;再一方面是來自大臣們對於八股文入仕的痛恨;另一方面是因為大興文字獄的恐懼等等都使得科舉制一度被廢除,但總歸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科舉制度優於其他遴選人才的制度,也使得八股文在清朝多次達到鼎盛。凡是有但是,所謂物極必反,在清代中期以後,隨著清王朝的沒落,科舉制度也呈現出了衰敗景象,那麼依附於科舉制度的八股文自然也無法避免。光緒末年,科舉制度被廢除,隨著科舉制度的退出,經歷了五、六百年的八股文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也代表著八股文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 3 # 當代社會哥

    八股文是明朝考試製度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八股文專講形式、沒有內容,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人們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組成部分。

    八股文也稱“時文”、“時藝”、“制藝”、“制義”、“八比文”、“四書文”。

    八股文是明朝考試製度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八股文專講形式、沒有內容,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人們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組成部分。

  • 4 # 戰鬥大黃蜂

    八股文的起源——八股文確立於明代,是明、清朝的科舉考試主要文體。八股文 從秦始皇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以後,中國曆朝統治者都想方設法加強這種制度.到了明朝,統治者已經不滿足於統治經濟、政治、軍事、連人們的思想也要加以嚴格控制.八股文就產生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之下,併為後來的清朝所沿用.

  • 5 # 涼夜寒塘

    一、何為八股文?

    八股文是中國明清時期考試製度中所規定的一種文體。八股文中的“八股”即:破題、承題、起講、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和大結。八股文要求嚴格,起承轉結有一定的規矩,對字數也有著嚴格的要求。最初的三股和末一股可採取散文形式,中間四股需用排偶的句子。在字數方面,需要控制在五六百字。

    二、八股文怎麼產生的?歷經了哪些朝代?

    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中國科舉制度開始出現。朝廷透過科舉考試來選拔人才,但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一個確切的選拔標準的。在隋唐時期,科舉中寫文章的部分主要是以詩詞歌賦為主,這個時候就會有一個弊端,單純的詩詞歌賦包括散文它們的範圍都太大了,而且內容不好比較,換句話說,詩詞歌賦不適合做考試之用。

    到了宋朝的時候,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一點,他覺得唐朝這種以詩詞歌賦作標準取進士太過浮華不切實用。取進士是要尋國家棟梁,只會詩詞歌賦怎麼行?遂改革,並多科為一科,一律改試經義,這個時候就有點議論文的味道了。再到後面的元朝,把範圍一劃,限制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明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股文正式出現。這個時候科舉考試非常嚴格,文體、格式、字數、格律、步驟都有要求,且只能圍繞規定的經注寫東西,考生是不能隨意發揮的。

    清朝大抵沿用了明朝的八股取士,但做了一些改進,因為康熙帝覺得八股文“空疏無用,實於政事無涉”,意思就是“八股文太講究形式了,這樣選出來的人對政治一點幫助沒有,我要改進一下。”於是,在公元1633年,八股文被廢止。但是沒過兩年,因為很難找到代替八股取士的方式,1668年康熙帝恢復了八股考試。此後,直到1904年,伴隨著清朝最後一次科舉,八股文才退出歷史舞臺。

    三、對八股文的看法

    八股文嚴格規範了行文格式及體裁,避免了單純以詩詞歌賦作考試內容的浮華。八股文規定範圍內的四書五經,讓廣大學子十幾年寒窗苦讀,其實也促進了傳統儒家文化的傳播。

    但是弊大於利,八股文如此嚴格的要求很容易讓考生鑽牛角尖,刻意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極大地扼殺了讀書人的創造力和自由意志。很多讀書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竭盡一生精力鑽研八股文的寫法,忽略了文學創作的初心。這樣的人走上官場,對民間的大小事情自然缺乏瞭解,吏治自然日漸敗壞,國家難見清朗。

    從康熙帝的做法來看,其實古人是明白八股取士壞處的,但是沒有辦法。規定了範圍,規定了字數,規定了格律,在這些規定下發揮創作已經是最大的公平,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你難人家也難,只有考不上的人才會抱怨。”對寒門學子來說,研習八股文是唯一的選擇,這是改變命運的方式手段,他們怎麼會抱怨呢?也就是後來的人,站在故事之外,隨意點評自己的看法,不是曲中人自然不會聽進曲中意。

    你覺得呢?

  • 6 # 小號無此人

    八股文的前身可追溯於唐代的帖括。唐代明經科以帖試,常常把經文中貼去若干字,今應試者對答。後因帖難記,考生總括經文,編成歌謠,便於記誦應對。至宋王安石變法後,以經義試士子,考試時以經義為文,理解經義寫文,由從唐代科舉重詩賦到宋代的重經文,八股文初步形成,由於宋代思想家輩出,此時的八股文雖有,文體格式卻多樣,非明清時期的那種主流格式。後至明代,宋雙程理學及朱熹理學影響,為強化君權父權,聽命於皇帝,朱元璋便命科舉以經義為題,代聖人言,起到教化人心,使人馴服之用。單從思想上說,八股文禁錮人心。但以八股文的文體來說,其格式又是簡單明瞭,易於閱讀,八股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即提出論點,豐富論點,開始闡述,分點闡釋,開始議論,豐富議論,得出結論。八股文難在一是要代聖人言,二是字數上有限制,清乾隆時是700字,並用對偶駢文寫就。以上兩種使考生時常糾結於文字遊戲之中,苦不堪言。對於為什麼用這種文體,相傳是明代刑部尚書茹太素有一次寫奏摺用了一萬七千字,明太祖在中書郎讀到一萬六千字時,仍未聽出頭緒,大怒,便叫人打了他的梃杖二十板,在狠揍茹太素後,朱元璋就命令制定行文規範,使得不著邊際,虛浮誇飾的作風改變,值得一提的是,有明一代的公文都比較幹練。

  • 7 # 先秦說書將

    產生條件:

    ①政治條件:實行科舉考試製度,這個跟以前的“舉孝廉”有很大不同,前者是對一個人筆墨文采的考察,後者更多是對一個人行為品質的考察。這就造成如果想透過科舉考試,就必須能寫出文縐縐成體系的文章。所以不難看出,如果沒有科舉考試製度,估計也不會出現八股文。科舉制是八股文產生的政治土壤或者條件。

    ②社會經濟條件:明朝是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建立起來的,他深知農民的反抗對統治者的威脅。所以一方面加強軍事機構、制定嚴厲的法律、設定東廠和西廠特務機構,另一方面就是對思想文化的控制,推行文化專制主義,這也為八股文的產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八股文主要盛行於明清兩朝。

  • 8 # 外語那點事

    任何國家只要是以寫文章作為判斷自己國民文字水平的標準,那麼必然就會有類似於八股文的情況產生。

    八股文全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用現代的標準,那就是點名題目,解釋題目,開始發表觀點,要點一,要點二,要點三,總結陳詞。

    實際上就是為議論文劃定一個標準,雖然考生可以自由發揮,但是寫作的內容必須要按照這個標準來進行套用完成。

    華人現在是非常反對八股文,並且經歷了一百多年對於八股文的批判,把它當做封建思想的代表。

    但是我經歷了一段德國的寫作教育以後,我發現八股文這種模式實際上在全世界是廣泛存在的。

    德華人考自己的母語和我們當年科舉考試考八股文有點類似,要求考生寫議論文的時候是必須要按照一個規定的格式來進行書寫的。

    開篇必須要點明論點,然後從正面和反面去描述這樣的論點,接著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後總結陳詞。

    你們看德華人這樣的寫作標準,是不是非常類似於八股文?

    這種寫作模式的產生,主要是為了防止考生用非常多各種各樣標新立異的寫作方法,造成評卷困難,客觀上造成一種評卷上面的不公平,以及在評卷給分上面的爭論。

    對於封建社會來講,在一篇文章中用有限的篇幅和有限的八股來束縛考生,讓考生以最簡潔的文字,把事情的要點講明白,以此作為評判標準,實際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畢竟八股文應用的場合是在考試之中,在有限的時間和評卷人有限的精力內,為國家選拔人才,是沒有辦法不制定一個標準的。

    直到今天歐洲非常多的國家,在寫議論文的時候,仍然參照類似於德國這樣的標準,這樣的教育模式已經延續了幾百年沒有發生過變化。

    中國的八股文也延續了好幾百年,到100多年前,華人開始批判這樣的寫作模式,可以說華人在文學上的思維實際上是領先世界非常多的。包括現在的高考作文也非常的提倡,開放性的思維,可以說是領先於世界的。

    但是八股文似的做解題方法在中國的語文高考中仍然存在,比如說中國語文高考的現代文閱讀題,這種題目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語文考試都不考閱讀題。

    但是中國的語文高考存在這樣的題目,並且考得非常的奇葩,不管你讀的懂文章還是讀不懂文章,只要你看出來這個題目屬於什麼型別的文章,下面的問題是屬於什麼型別的題目,你就可以用八股文式的思維方式,直接把語文的答題模板套用進去,然後結合文章的內容填幾個字就能得到正確答案。

    這種八股文式的解題方法實際上也是非常值得批判的,因為曾經有高考文章的作者自己做高考語文的卷子拿不到分數的情況。以至於現在高考語文的文章,絕大多數的文章都是死去的作者的文章。

    因為考試要給定一個評分的標準,出題人要憑藉著一個標準來給出正確的答案,所以這種類似於八股文的答題標準以及評分標準不得不存在。

    這就是八股文產生的歷史土壤,對於考試而言,只要有一個評分標準在那裡,必然就會有答題的模板,這種答題模板是很難被突破的,如果我們以批判這種答題格式的方式去思維,那麼需要改進的地方仍然非常的多。

    因此,八股文雖然被批判並且消失了,但是它的影子卻仍然存在於非常多的涉及到寫作的考試中。

  • 9 # 賓賓說情感

    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也稱制義、制藝、時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

    那麼八股文是哪八股呢?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舊時科舉,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聖人,每篇文章包括從起股到束股四個部分。

    八股文是怎麼形成的?

    八股文是在中國語言、文字、考試製度等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萌芽、產生和發展形成的。 中國文字裡的對仗句式,是因語言和文字特徵自然形成的。就是說寫工整的句子,都應當是自然成對。而且,一切對仗,不單純是聲音、片語的對仗,而是思維邏輯的對仗。《文心雕龍·麗辭》篇說:“事對為末,意對為先。反對為優,正對為劣。”

    八股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八股文章就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

    開始先揭示題旨,為“破題”。接著承上文而加以闡發,叫“承題”。然後開始議論,稱“起講”。再後為“入手”,作為起講後引出正文的突破口。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後股”和“束股”四個段落,而每個段落中,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稱八股文。其所論內容,都要根據宋代朱熹《四書集註》等書“代聖人立說”。參閱《明史·選舉志二》,示例:清·阮元《四書文話》、梁章鉅《制義叢話》。《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條之後,便是禮部議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經》《四書》八股文。

    關於八股文的文體發展

    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於唐朝的“帖括”。所謂“帖括”,就是概括地默寫某一種經書的註解。唐代雖以詩、賦取士,但並未完全廢除讀“經”。

    宋代自王安石秉政,以“經義”試士,學子任治一經,考試時發揮“經義”為文字,這不同於唐代專重記憶註疏原文,考試概括來書寫答案的“帖經”,而是發揮對經文意義的理解來寫文,因而名為“經義”。

    元代考試,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出題範圍,限制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書中。這就是最早的八股文雛形了。

    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詔定科舉法,應試文仿宋“經義”。成化年間,經多名大臣提倡,逐漸形成比較嚴格固定的八股文格式,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此形成了。顧炎武《日知錄》中說道:

    “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於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如《樂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樂天’四股,中間過接四句,復講‘保天下’四股,復收四句,再作大結。如《責難於君謂之恭》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責難於君’四股,中間過接二句,復講‘謂之恭’四股,復收二句,再作大結。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若題本兩對,文亦兩大對,是為兩扇立格,則每扇之中,各有四般,其次第之法,亦復如之。故人相傳謂之八股。長題則不拘此,亦有聯屬二句四句為對,排比十數對成篇,而不止於八股者。”

  • 10 # 御前帶刀侍衛

    明清時,深受詬病的八股文,是怎樣形成和興起的呢?

      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文章就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

      不僅如此,文體也有限制,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

      這極大的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也是明清時期為了讓中央集權高度加強,更好地控制思想所採取的手段。

      其實八股文,早在唐朝時期就已經開始發展。

      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於唐朝帖括。

      所謂帖括,就是概括地默寫某一種經書的註解。

      唐代雖以詩、賦取士,但並未完全廢除讀經。

      帖括也就是八股文的老祖宗。

      唐朝是一個思想較為開放的朝代,當時的文人對此並不感冒,因此,八股文在唐朝並未形成。

      論及八股文形成的時間,歷來都存在有爭議。

      一些學者依據顧炎武先生的《日知錄》中“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於成化以後 ”的記載,而認為八股文產生於明朝成化年間。

      其實這並不太嚴謹。

      因為八股文的形成和宋朝的一場變法有關。

      這場變法,便是北宋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後,以經義試士,學子任治一經,考試時發揮經義為文字,對經文意義的理解來寫文,因而名為經義。

      不過此時的八股文並無太大的限制,也就是說八股文最早與王安石變法將科舉取士方式由重詩賦改為重經義有關係。

      到了北宋時期,思想空前繁榮,八股文也正是在此基礎上,為了統一文人的思想開始成形。

      不過,其真正確定為官方正統,是在明朝洪武年間。

      明朝洪武三年,詔定科舉法,應試文仿宋經義,其後此種文字講求格律,日趨嚴格完備。

      到明代成化年間,即十五世紀中期,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形成了。

      不過這個時候,八股文已經完全成為了死板的內容,格式嚴格,限定字數,不許違背經注,不能自由發揮。

      對此,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說過: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

      到了清朝,八股取士更為嚴重。

      八股文已經成了統治者禁錮人們思想的手段,以至於大興文字獄,其實就是為了加強思想專制。

      八股取士貫穿了整個清朝,直至清末才得以廢除。

      所以,八股取士最早起源於唐朝,發展於王安石變法期間,興起於明朝洪武年間,成熟於明朝成化年間,真正僵化呆板於明末清初。

      不過,八股文也並非是一無是處,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吏治的作用。

  • 11 # 億眾難尋

    八股文(英譯: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也稱制義、制藝、時文、八比文。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舊時科舉,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聖人,每篇文章包括從起股到束股四個部分。八股文最初是寫議論文章的一種推薦格式,本身無好壞之分。但後來由於科舉考試規定必須採用這個格式,就遭到了很多知識分子的反對。八股文就成了古代科舉制度弊端的替罪羊。同時八股文的題目出自《論語》和《孟子》

    文體發展

    八股文

    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於唐朝的“帖括”。所謂“帖括”,就是賅括地默寫某一種經書的註解。唐代雖以詩、賦取士,但並未完全廢除讀“經”。

    宋代自王安石秉政,以“經義”試士,學子任治一經,考試時發揮“經義”為文字,這不同於唐代專重記憶註疏原文,考試概括來書寫答案的“帖經”,而是發揮對經文意義的理解來寫文,因而名為“經義”。

    元代考試,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出題範圍,限制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書中。這就是最早的八股文雛形了。

    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詔定科舉法,應試文仿宋“經義”,其後此種文字講求格律,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形成了。顧炎武《日知錄》中說道:

    “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於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如《樂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樂天’四股,中間過接四句,復講‘保天下’四股,復收四句,再作大結。如《責難於君謂之恭》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責難於君’四股,中間過接二句,復講‘謂之恭’四股,復收二句,再作大結。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若題本兩對,文亦兩大對,是為兩扇立格,則每扇之中,各有四般,其次第之法,亦復如之。故人相傳謂之八股。長題則不拘此,亦有聯屬二句四句為對,排比十數對成篇,而不止於八股者。”

    應用領域

    科舉考試

    八股文是明清考試製度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明清時“科舉”考試時寫的八股文對內容有諸多限制,觀點必須與“朱聖人”朱熹相同,極大地制約了豐富內容的出現。若有與之不同的觀點則無法透過考試。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的部分要求嚴格對仗,類似於駢文,書寫難度甚高。

    八股文即制義,或曰制藝,又名時藝、時文、八比文、四書文。

    “制義”,就是按規定格式所寫的“經義”。“制藝”一詞,制字意義仍如上述,而“藝”則是用六藝之一的意思。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科目。“時藝”,就是當時的六藝之一。“時文”就是當時的文章、文體,區別於古文、駢文等。“八比文”意同“八股”,即八段排比對偶的文章。“四書文”是指所出題目,都是《四書》中的,因而叫“四書文”。

    三級考試:府試考諸生,俗名“秀才”,只考《四書》八股文。鄉試(即在本省考)考舉人,首場考八股文。會試(在北京考、包括禮部貢院考及殿試)考進士,首場也考八股文。除殿試而外,府、省、京城三級由小考到中進士考試都是以八股文為主。因為首場作八股文,試官評閱取中取不中,全看首場,首場不入試官眼。二場、三場所寫的論、判、案等看也不看了。所以八股文是惟一的考場文字,能否考中,全看學子寫八股文的功力如何了。因此,兵部侍郎舒赫德給皇帝上奏摺,建議廢除八股文。

    私墪教育

    八股文由兩千多年前就稱為”古之教者“的遠古說起,直到三五百年前的“八股文”鼎盛時代,其教育的根本形式,還是一直沿續著,那就是“私塾教育”,其所謂“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等縣學、府學、國學類似的國家教育機構,似乎只起一些管理考查作用。

    私塾教育的學習年限自由,遍佈全國各省農村、城市、甚至窮鄉僻壤的地區。“私塾”分為純粹的“私塾”,和公辦的“私塾”,私塾演變成後來的“家有塾”,後來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純粹的“私塾”包括城、鄉有錢人家,為教育其子弟,請教師在家設帳,按年付教師聘金束脩;或教師自己在自己家及其他公共房屋,如廟宇、會館等處設帳招學生來讀書,按月或按季節交錢給教師,等於學費,這就是純粹的私塾。都是個人對個人,故曰純粹的私。

    公辦的“私塾”包括,如一個村莊合請一個教師,立個書房,教本村小孩,誰家孩子來讀書,就教些束脩,像《儒林外史》第二回所寫汶上縣薛家集周進的書房,是村中付館金每年十二兩銀子。來讀書的小孩又多少送些“贄見”(即見面時禮金),這就是公辦的了。另外如一族人辦的義學,或用某項公款辦的義學,也都有“公”的成份在內。

    從教學程度分,私塾並不像現代的學校那樣可分成小、中、大學三級甚至研究院等等,程度級別那樣明顯。私塾是高低程度渾在一起的,全看教師的水平,有的教師程度很差,只能在三家村的小書房中,教教識字課本“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教到《論語》就困難了。

    但是一般的私塾教師,大多是些不第的秀才,他是讀完《四書》“五經”,而且會作八股文的,如前舉《儒林外史》第二回周進的例子,他在縣裡考“案首”,即童生小考第一名,自然不但“五經”《四書》爛熟胸中,八股文一定也很不錯了。可是時運不濟,所謂“文章雖好難入考官眼”,連個秀才也考不上,只能到鄉間去作“孩子王”,但這樣的老師他教的幅度就比較大了,從啟蒙教育,教教識字課“三”“百”“千”小書,一直教完《四書》“五經”,教會作“八股文”,甚至教出名家,教出狀元,也一點不稀奇。也還有中了進士,甚至作了官,然後又因種種原因,再作教師的。如《紅樓夢》所寫賈雨村作黛玉的教師,就是中了進士、放了官又丟了官,才到林如海家教家館的。自然,這樣的私塾教師,不但可以教會作八股文,而且可以把自己的考試經驗傳授給學生了。明、清兩代不少很有名的學者名人,也都是長期教私塾出身的,如明末歸有光、清代鄭板橋,都作過很長時期私塾教師,鄭板橋《道情》十首中詠塾師之作:“老書生,白屋中,說唐虞,道古風,許多後輩高科中,門前僕從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龍,一朝勢落成春夢,倒不如蓬門僻巷,教幾個小小蒙童。”親切感人,等於是寫他自己。

    儘管好的私塾教師,能從啟蒙教到參加全部科舉考試,

    似乎是連貫制,不分等級。而就學生言,還是可分等級的。大約是這樣:一是啟蒙教育,即識字教育,約一至二年;二是讀書教育,約三至五年;三是開講、開筆作文教育,約五至八年;四是八股文完篇、練習揣摩、參加科舉考試階段,約八至十年;五是不斷溫書,不斷練習作八股文,爭取考中秀才、舉人、進士,這就各人情況不同,期限也不一致了。舊時識字課本《七言雜字》中道:“用上十年好功夫,進個秀才不費難。”

    私塾教育由識字開始,到學會作八股文,這個教學程序是如何安排的呢?一是識字,由認方塊字起,一般幾個月或半年之後,讀等於識字課本的“三”“百”“千”《名賢集》《神童詩》各種《雜字》(如《五言雜字》《七言雜字》)等等。這些識字課本,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句子短,句子整齊,四聲清楚,平仄互對,音節易讀,字很大,即使不很聰明的兒童,也很容易讀,琅琅上口,很快讀熟,句子讀熟了,字也記牢了。

    一二年間初步完成了識字教育,即開始讀書教育。所謂“讀”,是讀出聲音來,琅琅上口,強調讀熟背誦。

    私塾的教育方法,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比如同時十來個學生,不但可以分別按不同程度讀不同種類的書,比如三個讀啟蒙讀物、《三字經》、《千字文》這類書的,兩個讀《論語》的,兩個讀《孟子》的,三個讀《詩經》的,兩個讀《左傳》的……都可以同在一個老師的教導下、一個房間中共同高聲朗讀。

    發展歷史

    宋朝

    八股文起源於宋元的經義,

    北宋王安石變法,認為唐代以詩、賦、帖經取士,浮華不切實用,於是並多科為進士一科,一律改試經義。

    考試的文體並無規格,沒要求對仗排偶。當時有的考生主動運用排比筆法,寫成與八股文類似的文章。被某些歷史學家視為八股文發展的開端。

    元朝

    元代的科舉制度,基本沿襲宋代。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但把出題範圍,限制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經書中。考試時的文章格式還沒有限定對仗排偶。王充耘以《書經》登第,“此乃所作經義程式”。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才是最早的八股文雛形。

    例如鄧之誠在《中華二千年史》卷四“制藝文”道:“宋熙寧中,王安石始廢詩賦用經義,元祐後復罷,迨元仁宗延祐中,定科舉考試法。於是王克耘始選八比一法,名《書義矜式》,遂為八股濫觴。”

    明朝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詔開科舉,對制度、文體都有了明確要求。士人參與科舉考試必須透過三場的考試。不過寫法或偶或散,初無定規。明憲宗成化年間(1464年-1487年),經王鏊、謝遷、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逐漸形成了以講究格律、步驟,並逐漸形成比較嚴格的程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始由“經義”變為開考八股文,規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嚴格,限定字數,不許違背經注,不能自由發揮。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說過: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

    清朝

    清順治三年(1646年)宣佈恢復科舉取士,沿用明朝的八股文,做出一些小改變。後來的康熙皇帝意識到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空疏無用,實於政事無涉”,於1663年廢止八股文。1665年,禮部侍郎黃機上疏:“先用經書,使闡發聖言微旨,以觀心術。不用經書為文,人將置聖賢之學於不講,請復。”1668年,康熙恢復八股文考試。

    清代顧炎武《日知錄》卷一六《試文格式》謂其定型於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以後,至清光緒末年始廢。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宣佈停止科舉考試使用八股。1904年,清政府舉行了最後一次科舉,翌年起廢除。

    新文化運動後,八股文的形式遭到一些人的反對,因此也用以比喻空洞死板的文章或迂腐的言論。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四:“要做出適合領導人們口胃的八股來,大家都已經感覺著頭痛。

    不過八股文,不能被全面否定。也有少數內容和文采俱佳的八股文,如王鰲《百姓足,孰與不足》,表現了重視民生的良好觀點。所以有人說“唐詩宋詞明八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FBOYS中你認為誰實力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