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豫宛抗哥
-
2 # 木木多媽
從大多數情況出發,出一些建議供家長參考:
2歲-2歲半,可以開始分床睡,即父母在自己的臥室裡加一張小床,這樣一方面當孩子夜裡因為口渴、憋尿、生病等情況醒來時,父母仍然可以及時感應到,並給予解決;另一方面,孩子可以逐漸適應從依賴到分離的過程。
從3歲開始,開始試行分房睡。這時候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在他(她)小房間的床頭放上水杯、地上放上小便盆,讓他(她)醒來時能夠及時解決喝水、憋尿等問題。
分房睡的時間再推遲,最好也不要超過6歲。跟異性家長不能給孩子洗澡的原因差不多:孩子大約在6歲時進入了性蕾期。如果過晚分開睡,很容易導致孩子的性心理問題。之前在某個母嬰論壇裡看到有媽媽吐槽自己老公結婚後還要跟媽媽一起睡,當時還覺得匪夷所思,現在想想,應該就是老人過度溺愛、不注意適時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造成的,結果畸形的親子關係卻毀了孩子的終生幸福。其實獨立的空間和時間是孩子成長髮育過程中必需的條件,那些始終認為孩子長不大而不肯放手的父母,其實是在以愛之名害孩子。
-
3 # Kitty8喵
這個問題,要從孩子的年齡為分界線,在五歲之前孩子和父母一起睡,對孩子來說相對比較有利,這樣他對父愛母愛不會確實,安全感也比較足,但是年齡越來越大,反而要讓他自己睡,第一可以培養獨立,第二可以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所以在五歲前孩子可以跟父母一起睡,五歲後聯絡分床分房間
-
4 # 七汝子的小日子
1.
第一點:3歲就可以讓孩子單獨睡覺了 孩子3歲時已經有了一些性別意識,他們知道自己自己和女孩子是有區別的,所以這時候家長就應該和孩子分開睡了。而且男孩子相較於女孩子而言,要更獨立,所以家長很是要趁早和孩子分房睡...
2.
第二點:男孩6歲時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分開睡 孩子在6歲是,性別意識已經不像以前那麼模糊了,他們能夠很清楚自己的性別,如果這時期孩子...
3.
第三點:男孩子越早分開睡越好 男孩子相對於女孩子而言,社會對他們的獨立性要求更高一些...
-
5 # 教育孩子早知道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餘金龍認為:沒能和孩子及時分房睡,原因通常不在孩子,而在父母,父母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或是父母潛意識也有心結。
他提醒說,太早分房睡和太晚分房睡都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3歲以後可開始考慮分房睡,5歲左右最適合,但上小學後還沒分房睡,就有些晚。
當然,具體情況也要因人而異,要看孩子的心理年齡、膽量、獨立性、對父母的依戀程度以及家庭的具體環境等因素。
案例:30歲男人仍與母親同房睡
餘金龍說,在他治療的病人中,不少是兒時到了很晚還跟父母一起睡的,有的是到了十多歲,甚至是到了20多歲還跟父母睡一張床。"我治療過一個難治性強迫症男患者,他已有10多年的病程,輾轉到多家醫院治療。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已經30多歲的他,儘管家裡有很多房間,卻還要跟母親睡在同一間房。上個月,他爺爺去世時,他一定要媽媽坐在他床邊給他講故事才能睡著。"
3歲前分房睡:損害孩子安全感
"什麼時候跟孩子分房睡,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但太早太晚都不好。"餘金龍說,至少要等到孩子滿3歲後才考慮分房睡。他認為,孩子太小時跟父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如果讓孩子在3歲前跟母親分離,孩子就可能會認為母親沒有了,或認為被母親拋棄了,從而傷害到心靈。
他說,對於不到3歲的孩子,由於自我完全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沒有了母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沒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問題。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3歲前,會有一件特別喜愛的東西,如一個公仔或一條毛巾,每晚睡覺時一定要抱著睡?"餘金龍解釋說,這是因為這個年齡孩子的腦海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母親形象,於是,在孩子的潛意識裡,這個公仔或毛巾就是母親的象徵,抱著它睡,就可以確保母親不會離開。所以,即使很舊很髒了,你也很難從孩子身邊拿走它。
因此,讓3歲以前的孩子跟父母分房睡,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上學會分房睡:不利孩子成長
"同樣,太晚跟孩子分房睡,孩子成年後則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產生心理問題。"餘金龍說,比如產生各種焦慮障礙或神經症、人格障礙、適應性障礙、性心理障礙、人際關係困難等。
他說,他曾經治療過的一個男孩患了社交恐懼症,都讀高中了,每晚都還要媽媽陪他睡才能睡得著。"每天晚上,他的父親都要等他們母子睡了以後,才去把孩子的母親抱回自己的房間。"
餘金龍同時指出,有些女孩也會有戀母行為。"現在這種現象好像還越來越多,尤其是父母關係不和、單親家庭和父親地位過低的家庭,更應重視這個問題。"
專家建議:5歲左右較適合分房睡
餘金龍建議孩子3歲以後可以考慮分房睡,5歲左右分房最適合,"如果上小學以後還沒有跟父母分房睡,就有些晚了"。
"為什麼5歲左右分房睡最適合呢?"餘金龍說,4~6歲是性蕾期,孩子在5歲左右,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差異。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與孩子分開睡,可以給他們自己的空間,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
不過,他說,對於堅決不願分房睡的孩子,也不要強逼,家長要多動腦筋想想有什麼孩子可接受的辦法,例如,可以透過獎勵的辦法誘導孩子分房睡,如果成功了,第二天,應對孩子的勇敢行為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通常在一週後,孩子就很樂意自己一個人睡了,並且從此大多不願意再跟父母睡。
跟孩子分房睡有技巧
1、如果條件允許,儘量讓孩子的房間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以便於隨時觀察孩子的情況;
2、剛開始分房睡時,一定要在睡前陪伴孩子,擁抱孩子;
3、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或跟孩子一起看書,讓孩子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準備;
4、孩子入睡前儘量不要太興奮,不要看電視,不在睡前批評、斥責孩子;
5、臨睡前讓孩子排空小便,儘量不起夜;
6、告訴孩子,你的房門不會鎖門,只要他需要幫助,一定可以得到幫助;
7、當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時,父母可以與孩子暫時同睡,待孩子康復後再讓其獨自睡。
-
6 # ❤️生活小妙招❤️
五歲的孩子基本上能睡整夜覺,在入睡前講講故事,增加安全感,久了他也就習慣這種模式了。越大孩子的認知越來越多,這時候分開睡孩子會認為父母是嫌棄他,安全感缺乏,更難自己分開睡。
-
7 # 水川兜
孩子分床睡的時間沒有絕對,不過一般不超過五歲開始列上日程。分床睡都有一個過程,可以先在大人床旁邊拼接小床,第一步分床不分房,第二步,分床分房。我家大寶從五歲開始分床睡,七歲後可以獨立在自己的兒童床睡,睡覺前講故事伴隨孩子入睡。房間的環境都是根據孩子的要求來佈置的,打造一個屬於他的空間。分床分房睡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好處,還是很有必要的呢。
-
8 # 智慧家居和智慧樓宇
我孩子現在5歲了,剛開始分床睡,有的人可能覺得晚,其實不然,孩子分床睡也並非是一味的按年齡來劃分首先看家裡的情況和孩子的接受意願,本身分床睡主要是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如果孩子並沒有特別的抗拒分床睡的話,是可以開始分床睡了,下面我說下我的經驗:1、怎麼引導孩子分床睡孩子肯定會不同意分床睡的,這個就要家長做好引導了,我們家孩子就是先給她說她將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房間了,她的房間裡她可以想怎麼佈置都可以,想怎麼放她的玩具都可以,她開始有興趣了就要進行下一步。把她的部分玩具以及床單被套先鋪好,最好是能購買她喜歡的床單被套,並讓她參與選購。然後讓她自己“搬家”,把她的玩具和書本等等自己搬到房間去,自己安排怎麼放置,當然大人可以給劃區域。僅僅是引導她參與也不夠,剛開始的時候她始終會感到害怕和不習慣,最好開始是每天在她房間陪著她入睡,但大人只能在床前講故事,而且每天睡覺前,先把她房間的燈給開上,以及一些活動比如洗腳也可以在她房間進行這樣久而久之,她會習慣她的新窩的如果想交流更多,私信我吧,一起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
-
9 # 南北生活圈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孩子和爸爸媽媽分開睡有的早有的晚,有的幼兒園大班就分開睡的,有的已近上小學了還沒有和爸爸媽媽分開睡,孩子分開睡的早或者晚其實這個主要取決於孩子自身的性格以及爸爸媽媽平時的引導鍛鍊。如果還有性格內向又很膽小加上爸爸媽媽平時忽略對孩子獨立和自理能力方面的引導鍛鍊。孩子就很難接受和爸爸媽媽分開睡,只會對爸爸媽媽依賴越強,膽子也會也小,遇到困難就退縮。孩子分開睡可以按階段引導鍛鍊,我家小孩就是如此,可以先分床不分房,這樣可以指導鍛鍊孩子自理就寢照顧自己的方法。最好選擇暑假期間鍛鍊引導孩子。
-
10 # 柔嘉
1-3歲:孩子的認知能力開始發展,也學會了吃飯、走路、語言等基礎的認識,這時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控制感,適宜分床或分房。
3-6歲:這時的孩子已經有了清晰的性別意識了,從性心理角度來說,孩子3歲之後最好要分床睡了,不要讓他們直接看到父母的性事。這個階段分房對他們健康心理成長是很好地選擇。而關於性教育,就要慢慢的去正確引導。
6歲之後: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外部世界的關注超過對自身的關注了。這個時期呢也是很容易分床或者分房睡。這個時候不分,後期會讓孩子較大可能的有不良的心理習慣產生。
不分開睡對孩子的成長有以下壞處
1.孩子的獨立性差:這類孩子不僅是獨立性差,而且很容易依賴父母,必須溺愛和嬌養,脾氣十分臭,這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2.容易影響夫妻關係:我們之前有篇文章就說道過,在家庭中夫妻關係應重於親子關係,只有夫妻相處融洽了自然而然就會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良好的成長環境。
3.孩子性別意識的萌芽:3歲以下而對孩子跟父母同睡,會給他們帶來較多的安全感和溫暖,超過10歲以後,這時孩子的身體已經有了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再跟父母一塊同睡,不僅僅會造成早熟的還有可能給他們帶來錯的性觀念。
-
11 # 無聲的陽光
因為工作的原因,身邊的同事小劉經常找我聊自己家的孩子,這不,今天剛來找我談到自己家的孩子睡覺總是睡不踏實,夜裡容易醒,並且白天總是嚷嚷著要和父母在一起,讓小劉心裡面很不是滋味。
想著自己的孩子也就快七歲了,不能再這樣粘著大人,於是請教我,是什麼原因讓他變得那麼黏人?我笑著問了他是不是一直以來孩子都是和家長一起睡覺?他不假思索地點點頭。
那今天就藉著給小劉解惑的同時,也給大家聊一下,孩子小時候到底和家長分開來睡覺的幾點好處:
1.分開來睡覺,會讓孩子潛移默化中養成優秀的品質
想必大家都聽過一句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確實是這樣,孩子在小的時候非常會模仿,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他們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
曾經在一篇報紙上看到過美國一位育兒博士的文章,裡面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實驗,就是採訪了100位生過小孩的夫妻,詢問他們是怎麼安排孩子睡覺的,有一半的家長是分開來睡覺,還有一半的家長是跟孩子一起睡,跟蹤十年調查顯示,那些從小就分開來睡的孩子擁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並且有自己的主見,從不依賴於別人,而那些童年都是和父母睡的孩子,有一半以上缺乏執行力,以及遇事容易依賴別人。
這一個調查也側面說明了,父母讓孩子獨立睡覺,其實是讓他們從小在意識裡面就形成了要靠自己的觀念,在往後的生活裡這種思想被潛移默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分開來睡覺,孩子容易睡得更踏實
很多家長不理解,不是自己看著孩子,和自己一起睡覺孩子會更踏實嗎?
答案是錯誤的!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自己的成長空間,成人一樣小孩也一樣,在自己的空間裡,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有更多與自己獨處的時間,也容易瞭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這樣容易培養孩子一種獨特的個性,也容易給孩子一種自己營造出來的安全感。
在一起睡覺,一方面家長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睡眠,比如打鼾或者說夢話,另一方面,讓孩子沒有自己的成長空間,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睡覺反而不踏實。
3.分開來睡覺,有利於家庭和諧
一方面家長有自己的私密空間,另一方面孩子也珍惜白天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這樣家庭庭氛圍變得特別好,這就是許多家庭現在越來越重視孩子,分開睡覺的原因之一。
然而,很多父母可能看到這裡要抱怨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放心讓他跟父母分開睡覺呢?
這裡的分開不是指分房,而是分床,父母方便照看,也不會因為同床引發任何意外,因為大人的床的結構和嬰兒床不同,睡嬰兒床肯定安全一些,而且還能防止成人睡眠過程中壓到孩子。從小給寶寶養成分床睡的習慣,讓寶寶潛意識裡面形成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的思想,這樣為日後的分房睡打下基礎,萬事開頭難,如果這個開頭從寶寶出生就已經起步,那麼一點也不難了
-
12 # 糖山妹
孩子分開睡是是要分不同年齡段的,我個人建議是女孩子在4歲的時候分開睡是比較合適,男孩子在六歲的時候比較好。 不分開睡的孩子的獨立性差,過份依賴父母,缺乏獨立鍛鍊,膽子會變小。 以上是我的個人建議!
-
13 # ANN0511
沒什麼不好,原來家裡窮孩子多哪有那麼多早早分室的條件。不過父女之間還是早點有別才是,儘量媽媽奶奶姥姥給她換衣洗澡比較妥當。
-
14 # 小喬治恐龍爸爸
一、孩子為什麼和喜歡和父母一起睡
1、天生的依賴感:
幾乎所有寶寶一出生就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父母給夠給他們安全感。有的孩子在到了5、6歲的時候還會粘著媽媽,尤其是在媽媽不上班的時候,對媽媽的依賴更多。
2、害怕和焦虛
很多的小孩在晚上的時候都會感到害怕和感到焦慮,所以就會尋求父母的被窩。我的兒子也是這樣的,雖然現在已經獨立睡了,但是如果出現打雷或者颳大風特殊天氣,他依然還是會感到害怕和焦虛。所以說大人是永遠無法理解孩子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3、無法適應改變
這恐怕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父母要他們自己睡的時候。有些孩子就是喜歡到自己的父母床上去睡覺,找各種理由。
以上列舉了孩子部分不想和父母分開睡的理由,但這並不是全部,孩子的小腦袋裡永遠是有著自己獨立的想法。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千萬不要用簡單粗暴的辦法。
二、為什麼需要和孩子分開睡
1.有助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相對於讓孩子分擔一些基礎家務活,來培養孩子獨立性。個人認為,讓孩子獨立分開入睡才是基礎,這樣才能讓孩子慢慢減少父母的依賴。
2.有助於寶寶角色定位明確
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儘早分開睡都有利於讓孩子清楚瞭解到自己在家庭中定位。可以避免孩子性早熟。一個家,首要的是夫妻關係,其次才是親子關係,如果家庭成員間角色定位不明,讓親子關係超越了夫妻關係,那這個家就會沒了規矩,難以和睦。
3、有利於孩子建立起最初性別意識:
老話說得好“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讓寶寶與父母分房睡,就會讓他明白自己與媽媽或者爸爸之間的性別差異,讓他明白男性與女性相處的界限,及早認識到性別差異,也更有助於他保護自己。
三、幾歲分開睡比較合:
通常來說這並沒有具體規定,根據家庭具體情況來定,一般來說在孩子三歲以後就可以考慮分房,五歲左右是最合適的年齡段。困為孩子到了五六歲以後,就能明白男女之間有一些性的差異。
四、和孩子分開睡注意事項:
1、佈置孩子喜歡的房間:
這樣可以讓孩子慢慢意識到他已經是一個獨立個體,同時能夠減少他的陌生感。
2、不關房門
我培養孩子獨立入處這決對是一個關鍵因素,從不關房門到關房門這是一個慢慢過度的過程。因為黑暗對於孩子永遠來說,往往不可預知的害怕。
3、給孩子安全感
我對兒子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爸爸就在門口保護你,他剛開睡的時候,只要他一喊,我就立即進雲。慢慢的孩子就知道爸爸在門口,他也就建立起自己的安全感了。
各位爸爸媽媽,讓孩子獨立自主的睡覺是孩子邁向獨立的第一步,如果孩子出現哭鬧,或者半夜來到父母房間,父母千萬不要斥責。多給予一些鼓勵,實在不行就培著孩子再次入睡。避免讓孩從留下不安全心理影響。
-
15 # 咕媽育兒百科
我生孩子那會兒,挺多媽媽奉行“寶寶一出生,就該自己睡”的原則。
但是後來,很多媽媽發現,過早和寶寶分床睡,導致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我看到過這樣的案例:
一位媽媽是個極其熱衷於國外各種育兒理念,孩子一出生就和寶寶分開睡,即使孩子哭鬧她也依久堅持。
後來孩子漸漸長大,的確越來越習慣一個人睡,但也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說話、更不愛笑。
其中一次旅行的時候,她原本打算跟孩子一起睡,卻聽到孩子說:“我不要和媽媽一起睡,媽媽從來也不喜歡和我在一起”。
那一刻,她後悔極了……
咕媽小時剛出生不久,因父母工作原因,差不多1歲就與奶奶一起睡。
再後來春節老媽老爸回來想與我一起睡,用零花錢哄我,我死都不肯,就算睡著了,醒過來看見不是我奶奶一樣就開始哭。(當然,這都是後來家裡人平時玩笑話說說出來的)
還記得“哭聲免疫法”也是從西方傳進來的,孩子哭了不會立即得到安撫和擁抱,而是需要孩子自己去適應和修復,寶寶在襁褓裡就實現了分房睡。
雖然孩子的確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獨立性的培養,但同時卻犧牲了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和依戀,安全感缺失,成長中可能和父母的關係會比較淡漠。
說到最後來說說最好的分房睡時機
寶寶在3歲以前屬於心理學上說的依戀期,家長應給予孩子最大程度的親密感和安全感,這對孩子成人後的健全的人格發育至關重要。
3歲以後的孩子開始逐漸社會化的過程,對自己以外的世界流露出強烈的興趣,在幼兒園交起了朋友,這個時候是家長實行分房睡的最佳時期。如果遲遲沒有和孩子分床睡,孩子的依賴性會更強、膽小脆弱,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當孩子的性意識隨著年齡萌發,越晚分床,對孩子的影響越大。
分房睡的時間並不是一刀切的僵化規定,家長應根據孩子的發展特徵逐步地從分床晚過渡到分房睡。專家建議,三歲分床,五歲分房。這個時間點,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太早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太晚影響孩子發展。
-
16 # 睿寶and駿寶
您好,我是陸超,也是一對雙胞胎奶爸,很高興能回答您這個問題,針對您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我們孩子在兩歲半就開始分床睡了,前期會比較痛苦,因為要孩子改變一個習慣是很困難的,他也很排斥,我們家長會用獎勵或者激勵的辦法來慢慢引導孩子,比如說你今天自己睡覺的話爸爸媽媽明天會給你一個獎勵,這個過程我們折騰了幾天,後來他也習慣了,而且自己一個人睡也睡得非常踏實。而且孩子分床睡的好處也是很多的,有以下幾點好處:
1.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分床睡可以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空間,這樣對大人也沒那麼依賴,對於增強孩子的安全感是有幫助的。
2.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孩子應該要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3.自己也養成好的睡眠習慣。自己睡小床,其實空間是自由的,不會因為大人在邊上而受影響,這樣孩子睡覺會比較規律,睡得也更好。
4.大人也可以休息的更好。不用因為刻意顧及孩子感受而睡的不踏實,對大人來說也是個解脫。
-
17 # 懂營養會食療的豌豆媽
你好,很高興為你答疑支招,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年前和一位寶媽聊起關於我閨女什麼時候上幼兒園的問題,她是一位高學歷寶媽,又有國外留學和工作經歷,所以有不少國外的朋友,她告訴我,說她的一位朋友把剛出生十幾天的嬰兒放在隔壁房間自己睡覺,無論寶寶夜裡怎麼哭也不去抱,也不餵奶,為得就是培養寶寶睡整覺和獨立能力。說實話,我是做不到這樣,因為寶寶太小夜裡一定要吃奶,不然會出現低血糖。
話說回來,還是說說寶寶睡覺的問題吧,閨女沒出生前,我也買了一個嬰兒床,月子裡也是讓她自己睡,但晚上要起來餵奶再放回去就不那麼容易哄睡,實際上也不是不好哄睡,還是我自己帶娃要工作實在太累,做起來餵奶,再拍睡,我實在沒有堅持多久就放棄了,大約在閨女3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奶睡,然後我再退回一邊睡覺,至今閨女也就一晚沒跟我一起睡覺。
寶寶和父母一起睡覺好不好?
這個怎麼說呢?只能說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吧,有利也有弊。跟母親一起睡覺比較好的一方面就是方便,寶寶夜裡要吃母乳摟過來就好,而且寶寶也更有安全感,不好的一方面就是以後分床睡的時候會有的曲折,而且,現在的人,都喜歡睡覺時看手機,而且是看到很晚,就算不看手機,寶寶很容易跟父親玩瘋,不利於培養寶寶良好睡眠習慣,更無法讓寶寶養成早睡的習慣,如果寶寶睡著後,父母不關燈或者玩手機,也會刺激寶寶的視神經,不利於寶寶進入深睡眠,從而影響生長激素分泌,不利於寶寶身高增長。
說實話,我真心不建議寶寶跟父母一起睡,有時睡在父母中間,還要摟著睡,要知道,我們睡覺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對於小寶寶來說,真的不利於健康成長,還容易被壓著。另外,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大人想要做點夫妻之間的事也是不好,所以,寶寶與父母一起睡覺,總體來說是弊大於利。
寶寶跟父母睡覺,如何讓寶寶身心健康?
其實有時候,我們是無法選擇的,比如,條件有限,寶寶只能與父母一起睡,但我建議,不要睡在父母中間,而且在保證寶寶不會掉床下面的前提下,讓寶寶單獨蓋被子,這樣,既方便,又有母親的陪伴,安全感十足,重要的是,單獨蓋被子,就等於與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危害,還能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也有利於將來分床睡。
寶寶多大可以分床睡覺?
對於寶寶多大需要分床睡覺的問題來說,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5歲,有人說4歲,有人說2歲,西方國家認為一出生就該分床睡。但是,從寶寶生理和心理發育來看,3歲左右就該分床睡,最晚不要超過6歲。當然,偶爾想要跟父母一起睡一晚也是可以的,畢竟孩子還是孩子,有時候,心裡受委屈了,或者想要跟父母一起睡一覺,尋求安慰,但分床睡覺後,切不可同意隔三差五的要求跟父母睡,畢竟還得培養孩子良好睡眠習慣和獨立能力,再說孩子大了,有男女性別意識後,就不太適合再繼續更父母一起睡覺了。
雖然我閨女一直是跟我一起睡一屋,現在也只有2歲半,但我也已經開始給她灌輸長大了,該分床睡覺學會自己獨立睡覺的思想,並爭取在今年夏天的時候讓她真正獨立睡覺。
如何讓孩子順利接受分床睡覺?
跟父母一起睡覺的孩子,往往會對父母過多的依賴,所以,在合適的年齡裡一定要訓練孩子獨立睡覺的習慣。但一般建議把時間安排在夏天,這樣不容易因為夜裡沒有父母照顧而踢被子受涼,並最少提前3個月開始灌輸孩子你長大了,不能再同爸爸媽媽一起睡覺了,需要學會自己睡一間屋,因為你是一個獨立的人,需要學會自己獨立去做一些事情,包括睡覺等等。當然,你還可以用幼兒園老師說,上幼兒園了,就該自己獨立睡覺了等等。有條件的話,可以先在孩子的房間準備一張床下拖床,也就是白天可以推回孩子床下,晚上把孩子哄睡後,大人可以把拖床拉出來,這樣,先分床,等孩子適應獨立睡一張床後再分房睡,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很多人會讓孩子跟爺爺奶奶一起睡,並且一睡就睡到好幾歲,甚至上小學後都還很爺爺奶奶一起睡,其實這樣對孩子的影響也是蠻大的,因為老人更溺愛孩子,不利於良好的習慣培養!
我是兒童營養師夏群英,一個愛寶貝愛營養懂食療的寶媽,感謝你的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祝寶貝健康成長!
-
18 # 才智寶貝學堂
分房睡是孩子成長中走向獨立的一步,一般來說,3-7歲的孩子開始有了性別意識,是孩子分房睡的最好時間。具體的時間可以根據孩子的的心理發展特點來確定。
當孩子開始希望擁有自己的獨立私人空間,或是孩子知道男女有別,平常有明顯的表現如女孩子喜歡穿裙子,男孩子愛玩小汽車等行為,或是孩子能夠獨立起床,就可以讓孩子分房睡了。
如果孩子到了該分房睡的年齡,依然和父母一起睡,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不好的影響的。不分房睡會讓孩子的獨立性會變差,依賴父母。還有一個壞處是不分房睡會過早促進孩子的性成熟,不利於孩子的正常身體發育,如長高。
讓孩子分房睡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孩子安全感低,這種情況需要家長慢慢地引導,一定要讓孩子在該分房睡的時候分房睡。
-
19 # 廖老思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的是兒童的發育特點,兒童在一歲半左右開始發展自我意識,認識到自己與他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讓小孩在小床上自己睡,讓孩子可以擁有自己的床,自己的被子和枕頭,透過這些自己的物體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獨立的位置,這是兒童自我界限成長的基礎,也能讓兒童逐漸獲得歸屬感和安全。
孩子小的時候還是可以跟父母在一個房間,只是讓孩子睡在父母旁邊的小床上。一方面可以給到孩子更好的獨立性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避免孩子出現安全感缺乏的情緒,在同一個房間便於父母夜間照顧小孩;
在孩子六歲左右,就可以讓孩子擁有自己的小房間,也就是開始跟父母分房睡。但在分房之前,要先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告訴他什麼時候他就要開始自己一個人睡,是一個小大人,給予時間讓孩子慢慢接受這個即將發生的事實。同時,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佈置他的新房間房間,除了讓孩子可以參與新房子的構建,讓孩子慢慢熟悉環境,讓孩子儘快接受新環境;
孩子剛開始分房間的時候可能會哭鬧,不願意自己一個人在自己的房間裡睡覺。父母要理解並且安慰孩子,但不要輕易妥協,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父母可以先陪著孩子在他的小房間裡面,給孩子講講故事,唱唱歌,先安慰孩子不安的情緒,等孩子睡著再離開。孩子慢慢適應新房間後,慢慢就願意自己一個人睡。
長期跟父母睡在一起的孩子,獨立性缺乏,長大後也會缺乏界限感,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因此,有必要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睡!
-
20 # 筠媽育兒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有與孩子同睡的經歷,小時候孩子和父母同睡,可以帶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也讓親子關係更為親密。隨著孩子越長越大,父母們應該選擇和孩子分房睡,因為這樣才更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不分開睡對孩子的成長好嗎?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孩子長大後還與父母同睡,壞處多多。
阻礙孩子獨立性的發展孩子從小和父母一起睡,習慣了有父母的依賴,不用獨自面對黑暗,不用克服恐懼,獨立性得不到發展。孩子一歲左右斷奶、自主行走,慢慢學會吃飯,兩歲左右學會上廁所,3歲多上幼兒園了,又要開始適應社會生活,孩子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獨立任務。
父母也要讓孩子適應獨自睡覺的階段,減少依賴,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分房的時間越晚,孩子睡覺時就會更依賴。
影響孩子對性別的早期認知我們來看一些國外研究:
2.5~3歲的兒童獲得了基本的性別認同,並開始形成性別圖式。
3~7歲的孩子將性別角色標準看成是不容侵犯的、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準則。
4~9歲的男女兒童對性別角色標準有了更多的瞭解,並且遵從這些社會要求。
孩子最初的對性別認識是從父母開始的,他們透過觀察爸爸媽媽的身體結構、行為舉止、語言表達開始對性別最初的認知。而當他們上了幼兒園,他們在與同伴的交往中進一步強化性別的認識,如穿衣打扮的不同;男同學、女同學上廁所要分開;睡覺要分開等。所以父母與孩子同睡,會混淆孩子對性別的理解,形成錯誤的性別觀念。
影響夫妻關係在我國,大多夫妻是和孩子睡在一起,或者是妻子和孩子睡,丈夫睡在另一間房。其實這樣很影響夫妻關係,尤其平時忙於照顧孩子,夫妻間的交流本就少,如果和孩子同睡,影響夫妻生活,長期下去,夫妻間容易出現矛盾。
孩子幾歲可以和父母分開睡?出現以下幾點情況,父母可以嘗試和孩子分開睡了。
1.孩子上幼兒園了
在家裡,孩子還會要求爸爸媽媽陪著才能睡覺,上了幼兒園,每個孩子都是各自睡在小床上,平時老師會引導孩子獨自入睡,孩子也會逐漸適應自己睡覺的情況,另外在幼兒園也會有如廁,吃飯喝水的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大大增強。
2.孩子懂得性別之分了
如果孩子有明確的性別界限,知道自己的性別,分清楚自己的男同學和女同學,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引導孩子初步認識性別的不同,如穿衣打扮不同、有男廁和女廁之分等。
3.孩子要求自己睡
有些孩子會要求有自己的房間和小床,並且願意自己單獨睡,有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自己上下床,上廁所等,父母可以嘗試著和孩子分開睡。
4.分床有一段時間了
俗話說:三歲分床,五歲分房。有些父母在和孩子分開睡前會選擇和孩子分床睡,在自己的床旁邊放一張小床。當孩子適應分床睡後,分房睡就更容易了。
和孩子分開睡,父母應該做什麼準備呢?在和孩子進行分房訓練時,父母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況,多和孩子溝通,還要採取一些適當的措施。
一、給孩子心理暗示。
當孩子上幼兒園了,父母可以經常和孩子說:“你長大了,上幼兒園了,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床,在上面多舒服呀!”“長大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房間,自己在裡面睡覺,多棒啊!”經常給孩子這樣的暗示,讓他知道自己長大了,可以面對獨立睡覺的挑戰了。
值得注意的是:給孩子心理暗示,不能是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應該等孩子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分離焦慮情緒消失後才進行,不然會加重孩子的焦慮,也對分房訓練不利。
二、和孩子共同佈置房間。
三、讓孩子使用以前的舊物品。
剛分開睡時,孩子難免會恐懼感,即使是熟悉的房間,孩子獨自睡覺時也會覺得害怕。所以,父母可以給孩子用以前他習慣的東西,如床單、被子、枕頭、娃娃等,這可以讓孩子找回安全感,消除恐懼不安的情緒。
四、幫助孩子入睡。
即使是和孩子分房睡,父母仍然是孩子最親密的依賴,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渡過分房焦慮時期,每晚臨睡前,可以給孩子講故事、玩玩小遊戲,讓他放鬆下來,父母可以陪著孩子,互道“晚安”,等他入睡了才離開,這樣溫馨的時刻是最美好的。
五、多和孩子交流。
父母在這個時候應該多關心孩子,瞭解他的感受。早上起床後可以問孩子:“昨晚睡得好不好?”也可詢問孩子有什麼需要的東西,假期時候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多點陪伴,多點鼓勵,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孩子雖還小,但終有一日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父母要做的,就是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以應對生活中種種的困難。
回覆列表
對於讓孩子和父母分開睡這件事,很多父母都有不同的意見,有些父母認為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自己睡會增加孩子的恐懼,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從小就養成獨立的好習慣,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就讓孩子獨自睡覺,還有的家長保持中立的態度,表示順其自然就好。
關於孩子獨自睡覺或者是和父母分開睡覺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想錯了,在對的時間和孩子分開睡,不僅不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反而對孩子有更多的好處,尤其是男孩和媽媽。
孩子三歲可以和父母分開睡:
三歲是孩子的一個分水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有了不少的認知,包括性別意識,所以這個時間是分開的最好時機,尤其是男孩和媽媽,分開對男孩的性格發育更有利。
並且在三歲的時候,不僅僅讓孩子和父母分開睡而已,在平時的時候,也要互相注意隱私的問題,異性父母絕不能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和上廁所了。
孩子最晚6歲必須和父母分開睡:
如果因為種種原因孩子在三歲的時候沒有和父母分開睡,那麼到了孩子六歲的時候就一定要分開了,此時家長不要再捨不得了,必須要狠下心。
孩子三歲只是有了性別意識,但是六歲的時候就已經什麼都明白了,對於自己和異性的不同有更深的認知,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再不重視,就會造成孩子性別模糊,男孩將來很容易會做錯事,而女孩很容易就會吃虧。
父母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更快的接受和父母分開睡呢?
1:先分床再分房
讓孩子自己睡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不要太著急,可以在自己的房間裡給孩子安排一個睡覺的小床,讓孩子適應一下,並且沒有一下子分開,也不至於讓孩子接受不了。
2:睡前陪伴,並鼓勵孩子要勇敢
在分房後,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覺前陪伴孩子一會,在陪伴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勇敢的小故事,鼓勵孩子獨立,這種方法對有些孩子效果會很好。
3:留盞小夜燈
在孩子剛剛獨自睡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的房間留一點亮光,不要讓屋裡一片灰暗,這樣孩子就不會很害怕,即使在半夜醒來,也不至於太恐懼。
4:家長有決心
一旦家長下定決心和孩子分開睡,就不要優柔寡斷了,要分就分個徹底,不要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不然父母不忍心把孩子接回來,下次更難分開,所以家長考慮好再去決定分不分開。
跟孩子分房睡有技巧
(1)如果條件允許,儘量讓孩子的房間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以便於隨時觀察孩子的情況;
(2)剛開始分房睡時,一定要在睡前陪伴孩子,擁抱孩子;
(3)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或跟孩子一起看書,讓孩子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準備;
(4)孩子入睡前儘量不要太興奮,不要看電視,不在睡前批評、斥責孩子;
臨睡前讓孩子排空小便,儘量不起夜;
(6)告訴孩子,你的房門不會鎖門,只要他需要幫助,一定可以得到幫助;
(7)當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時,父母可以與孩子暫時同睡,待孩子康復後再讓其獨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