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雲孤影
-
2 # 青年史學家
亂世必有英雄出,這是亙古未變的歷史事實。明朝末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亂世之一,各方英雄群起,作為正統王朝的大明,在社稷危亡之時,湧現出了很多的名臣名將,但是都未能挽救大明王朝,究其原因,小編想用這一句話來概括,即“人強不如命強,命強不如形勢強,因為形勢比人強。”
自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反明後,明王朝就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而天啟朝之後,關中地區爆發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更是令明王朝雪上加霜,但是就是在這樣一個內憂外患的環境中,明王朝依然有袁崇煥、盧象升、孫承宗這樣的一代名將出現,他們所創立的關寧鐵騎、天雄兵、秦兵都以能征善戰而聞名天下。但是這幾位忠於大明的名將最終都下場悽慘。而像吳三桂、洪承疇等這樣的名將都因為反叛明朝而成為明王朝的掘墓人和埋葬者。
明王朝的滅亡是有深層次原因的,絕非個人所能挽回。武將做不到,文臣同樣也做不到。
首先,自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的武官系統的勢力基本上被清除,文官集團坐大,但是明朝的皇帝們長期依靠宦官集團干預朝政,因而對文官集團形成了有效的牽制,但是自魏忠賢的勢力被崇禎皇帝翦除之後,明朝的宦官集團基本上就失去了制衡文官集團的功能,因而在應對明末的危機中,文官集團的劣勢徹底暴露,缺乏決斷力、不瞭解社會實際都成為了他們決策的致命弱點,在明末早已經民怨沸騰的大背景下,明朝的內閣還依然堅持繼續徵收三餉,這對明王朝來說絕對是致命一擊,民心被喪失殆盡。
其次,明末所處的時代恰好是氣象學上的一個小冰期,全球氣候變冷,農業生產受到很大影響,因而世界各地都爆發了起義與戰爭,中國如此,英國如此,日本也是如此,有學者把這種現象稱之為“17世紀危機”,而這是明朝的統治者們所始料未及的。
崇禎皇帝自身對於明朝的滅亡也應該負有很大的責任,剛愎自用、優柔寡斷、患得患失,這些都是帝位所不應該有的性格特質,而崇禎皇帝身上全有。
因此,明朝的滅亡是偶然中帶有必然,並非哪個個人所能改變。
-
3 # 大鬍子說史
對於明朝的滅亡,我還是比較傾向於明朝不是亡於崇禎,而是亡於萬曆的觀點。
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中提到,張居正變法後,明朝再無改革,這個絕對是一個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
明朝是當時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卻沒有一套金融體系與之匹配,皇帝也沒有辦法從繁榮的工商業獲得財政資源,敗亡由此種下。
萬曆年間是中國經濟非常繁榮的時代,但萬曆死後沒有多少年,明朝就滅亡了,因此後人追溯明朝滅亡的原因時也就 追到了萬曆皇帝的頭上。一個王朝的興替當然有很多原因,但財政與貨幣的雙重危機無疑是明朝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推動了明朝經濟的白銀化,萬曆年間 正是白銀大量湧入中國的時代,從而確立了中國在全球白銀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同時也使貨幣主動權受制於人,貨幣危機緊連著是財政危機,財政危機也意味著民生危機,內憂外 患之下,明朝也就在繁華之後快速落幕。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際,崇禎皇帝在皇城的那棵歪脖子樹上吊死,有人說國庫裡面還有上千萬兩永樂年間熔鑄的銀錠,也有人說國庫裡空空如也,除了一隻裝著幾張欠條的小紅盒子 。崇禎皇帝很勤政,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銀子什麼都幹不了,銀子從什麼時候開始那麼重要了呢?萬曆皇帝的權臣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確立了銀子在明朝政治經濟生活 的地位。
“真金白銀”一直被視為財富的符號,“天然的貨幣”未必一直是貨幣符號,明朝開國之後面臨幣材匱乏的問題,朱元璋下令印刷紙幣,也就是“寶鈔”,但是缺少政府信譽作為 背書,寶鈔很快貶值。明宣宗三年(1428年)下令停止因數寶鈔,後來寶鈔更像是禮儀性貨幣,作為禮品送給國際友人。紙幣難以承擔媒介的作用,金屬貨幣重新登臺亮相。被蒙 古人俘獲的明英宗為白銀合法化打開了通道,1436年政府可以徵收金花銀,老百姓可以用銀子來繳稅,這項政策實際默認了白銀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既然納稅人以白銀繳稅,那 就應該給他們提供掙銀子的機會。到了嘉靖初年,“鈔久不行,錢已大壅,益專用銀”,白銀已然成為明朝的主幣,而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更是確立了白銀在財稅系統的主導地位。
張居正算是萬曆一朝最能幹的一位了,歷史 學家黃仁宇說:“張居正的不在人間,使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失去重心,步伐不穩,最終失足而墜入深淵。”沒有人比張居正更善於提 高官僚機構的效率。張居正在1581年推行“一條鞭法”,將天賦、徭役等賦稅折成白銀,在一條鞭法之前,商品化程度比較高的南方地區已經開始試行,張居正厲害的地方在於他 大抵了解全國白銀沉澱與分佈的地區,因此折銀納稅的做法推行得比較順利,一條鞭法是中國稅制的重大變革,更是明朝貨幣制度的改革,加速了賦稅與白銀之間的聯姻,擴大了 白銀的流通領域。對張居正而言,一條鞭法旨在提高政府對財稅資源的吸納能力,扭轉民富國窮的態勢,一條鞭法推行之後,朝廷稅收增加了近一倍,京城糧倉的糧食夠九年之用 ,白銀上千萬兩,可惜的是,張居正的這些財政盈餘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渠道。
一條鞭法與明朝的白銀貨幣化同步推進,而萬曆王朝正趕上了世界的“白銀世紀”,歐洲人發現了美洲的黃金和白銀,當他們來到亞洲的時候,發現除了白銀之外他們幾乎沒有什 麼東西可以賣給中國人,反倒是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成為暢銷產品。美洲的白銀透過太平洋和印度洋兩條航線半數以上流入中國,中國成為世界白銀的墳墓。貨幣增加未必導 致通貨膨脹,中國沒有像歐洲那樣發生價格革命,因為很多白銀沉澱於民間成為“存量”而沒有成為貨幣,還有就是白銀貨幣化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中國成為那個時代全球最具 有競爭力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
除了美洲的白銀之外,日本在萬曆時期也大量向中國出口白銀,海外流入的白銀是同期明朝政府開採白銀產量的4倍,中國消化了當時全世界主要的白銀,成為全球白銀貨幣體系的 核心,但是卻不擁有貨幣的主導權。貨幣如國之玉器,不可假於人,但萬曆一朝經歷了白銀世紀的高潮,在萬曆去世的時候,歐洲人正在忙著打一場“三十年戰爭”,從美洲流入 中國的白銀遽然減少,一場貨幣危機也就不可避免了。當然,海外白銀減少並不必然導致貨幣危機,因為明朝的白銀存量足可應對這場危機,問題的關鍵是,很多白銀一直在富商 院子裡埋著,政府收不上稅,財政危機與貨幣危機相互強化。
皇帝也收不上稅 萬曆皇帝聰敏過人、博覽群書,但是卻以怠政而出名。他的怠政是在報復不給力的官僚集團,他想討好自己心愛的女人,立三子為太子,結果遭到文官們的百般阻撓。這只是皇帝 與文官集團抗爭的一個小插曲,還有就是徵稅,萬曆一朝為後人詬病的就是派太監去徵稅,引發民間抗稅的暴動。
萬曆皇帝派出的太監到底“搜刮”了多少錢?從萬曆二十四年到三十二年總共在300萬兩-400萬兩之間,這些錢是什麼概念呢?也就相當於三四個中等富商的家底吧。這樣看來,萬 歷皇帝是很冤的,沒有收上錢來,卻頂著個專制暴君的罵名。不過萬曆皇帝確實挺愛財的,他的導師張居正一直教導他要勤儉,結果張居正死後被查封家產,令萬曆皇帝大為驚詫 ,原來老師說假話!將萬曆貪財與抗稅的合理性攪合在一起是說不通的,抗稅的都是什麼行業呢?絲織業、銀礦,都屬於高利潤的行業,從這些行業中徵稅也是合情合理的。
明代主要以田賦作為稅收來源,可笑的是,一直沒有準確的統計資料,張居正任首輔期間曾經對全國土地進行調查,結果沒等調查完畢就去世了。徵收田賦費時費力,而且升斗小 民的稅負痛苦感比較強,萬曆皇帝比較體恤小民,雖然“費用不敷”,也是“安忍加派小民”,所以只能“權宜指辦”了。萬曆一朝受惠於白銀貨幣化的好處,工商、貿易繁榮, 宋應星在《野議•鹽政論》中寫道:萬曆盛時,鹽商資本不啻三千萬兩,每年利息有九百萬兩,只交一百萬兩稅。從賦稅正義的角度而言,政府的賦稅重心需要從農業向工商業轉移 ,至少做到平衡,但是在明朝的財政收入中工商業的比例不到2%。抗稅行動更像是豪富階層與皇帝的對抗,而文官集團是站在工商業的立場上。商賈之利三倍於農事,但是有錢人 卻不交稅,皇帝也沒有辦法,有些辯護者甚至提出了“加派之害以稅計,商稅之害以日計”的理由,也就是說,加派給農民的費,疼一下就可以了,而商業稅則讓工商者天天流血 。
財稅系統是國家的血脈,但是萬曆皇帝也沒有辦法從繁榮的工商業獲得財政資源,過度倚重田賦會增加土地兼併的機率。萬曆之後,白銀輸入減少,銀貴銅賤,以銅錢計價的日常 生活用品價格飛漲,而政府以白銀徵稅,加劇了通貨緊縮,經濟更加凋敝。到了16世紀三四十年代,海外白銀的流入幾乎停止,貨幣危機與財政危機同時爆發,加上邊患不斷、天 災頻仍,雖然依然擁有2.5億兩白銀,大明王朝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了。
有人說明朝不是死於貧窮,而是太富裕和開放了,喪失了貨幣主權,其實這是陰謀論的看法。白銀作為“外生貨幣”同樣出現在歐洲,但是荷蘭人、英國人卻發展起政府信譽為基 礎的債券體系,與“價格革命”相伴隨的是“金融革命”。當大明王朝海外白銀斷流之際,荷蘭正發生了“鬱金香泡沫”,債務泡沫之後,荷蘭依然存續,而大明王朝卻傾覆了。 明朝雖然是當時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是卻沒有一套金融體系與之匹配,萬曆去世之前還取消了“鹽引”,這種票據具有期貨的性質,萬曆掐滅了大明王朝可能用以融資的最後一 盞燈。沒處借債的大明朝傾覆了,可以借債的西方政府卻可以經常“破產”,然後從頭再來。
面對這樣的落後制度,政府破產在所難免,有多少名將也沒用了。
-
4 # 一枚明粉
明末最大的問題就是遼東問題。從1618-1644,前後近三十年,一代人的時間就過去了。
我就分階段談下可以應對遼東問題的幾個大牛與命運:
第一階段:1618-1622,熊廷弼薩爾滸在楊鎬指揮下慘敗,熊廷弼第一次經略遼東,穩定形勢,但萬曆皇帝一死,新皇帝上任就同意了楊漣的彈劾(雖然後來名聲很好,但在坑熊廷弼上著實有重大貢獻),熊廷弼第一次被擼掉。第二年春天,在袁應泰指揮下,明軍遼陽、瀋陽全線崩潰,多位大將陣亡,精銳損失殆盡。
戰後,很自然的起用熊廷弼,也問責了幾個彈劾熊的言官,但楊依然沒事。此時遼東巡撫王化貞和兵部尚書張鶴鳴把熊廷弼架空。到1622年春天,女真西進,廣寧丟失。徹底被打的元氣大傷。
熊廷弼是個很有能力,在遼東局勢未完全崩潰的情況下,有再造局勢的能力;可惜第一次被東林言官黑;第二次被接近東林的政務官黑。不僅自己沒法展現實力,也對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第二階段:1626-1629,袁崇煥這時候的形勢已經遠遠不如之前,想收復遼東、平建州,就得將帥一體的人才出現。懂戰略、能親臨一線,能整頓軍隊。袁崇煥就是這樣的人。
1626年,寧遠守衛戰的成功基本是打破了女真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幅度提高明軍士氣。
1627年,錦州守衛兩月;在寧遠依託堅城,指揮35000精銳與皇太極作戰,並取得勝利。再次提高明軍士氣,遼東軍基本可以依託城池與女真兵作戰了。
1628年,再次出任督師,一年時間,重新編制遼東軍制、餉制,餉節省120,軍隊一改孫承宗車營戰術,大量編制騎兵,26營有16營騎兵。目標是達到與清軍野戰的能力。
1629.11.20:廣渠門作戰,長途行軍的部隊可以與清軍對攻,互有傷亡。
1629.11.27:皇太極在看袁軍營壘後。最後酸酸的說了一句“若我軍士被傷雖然勝何益?總之,此乃潰散之兵,對於我等又何足為患?”
1630.:12月底:皇太極往視薊州情形,
會有山海關歩兵五千,來援薊州,距城二里許,與我兵遇,敵兵不及入城,遂立營,環列車盾鎗炮 ,諸貝勒親率兵衝入,悉殲之。方擊敵步兵時,命代善指揮左翼四旗護軍,攻其東面。上親指揮右翼正黃正紅鑲紅三旗護軍,攻其西面,正紅鑲紅旗護軍,規避退縮,不進攻所當敵壘,額駙楊古利率御前內大臣侍衛等,及正黃旗護軍,攻入退避之處,敗之。上命以兩紅旗規避各官贖罪之物,盡給楊古利,令分賞進攻諸將士。是役也,杜度傷足、阿濟格所乘馬被創死,遊擊額爾濟格、呉爾坤被創卒。看清軍的傷亡情況就可以看出遼東軍的戰鬥力。之後大淩河作戰遼東軍表現也可圈可點。
但袁崇煥已經在己巳之變中被崇禎給殺了,最優秀的統帥沒了。
第三階段:1638-1642孫傳庭、洪承疇這時候形勢已經非常嚴重,滅建州完全不可能、收復遼東也不可能,勉強維持現在局勢就是最大勝利。
這時候有兩位統帥型人才。都是透過剿寇作戰崛起的。
洪承疇的優勢在於:有一批精銳的西軍嫡系部隊,人數在兩萬人以上。這就是其後在松山與清軍敢戰的馬科、白廣恩、曹變蛟,應該是大明最後的精銳了。可惜崇禎催戰,全軍覆沒。
孫傳庭的優勢在於:使用步兵、訓練士兵。當然最擅長的是整頓財政,諸如清理衛所之類。可以在經濟基礎上在造大明。可惜被崇禎關了兩年,再出來的時候形勢已經變了。
三代帥才:
第一代的時候形勢還好,有組織力,執行力即可以,花銀子大方都無所謂,但被黨爭毀了。
第二代的時候形勢略壞,需要將帥一體型,在花錢上要節約,可以被崇禎殺了。
第三代的時候形勢大壞,需要將帥一體,也能財政開源的,一個被催戰敗了,一個被抓了。
你說大明滅亡怪誰。
-
5 # 把酒吟詩笑紅塵
崇禎他自己作死 優柔寡斷 剛愎自用 猜疑心重 自己又沒有雄才大略 沒有決斷 沒有一點擔當 對東林黨完全沒有對魏忠賢的那種兇狠 哎 好好的一個大明王朝 葬送在自己手上了 可惜了
-
6 # 巴山夜雨涮鍋
首先,崇禎末年這些所謂的名將,大致是有名之將,不等於軍事超群之將。或者說,你把這群名將全部抹掉,剩下人中間也會產生出另一批名將。從軍事才能來說,他們中雖然也湧現出一些不錯的人才,但整體說,算不上歷史上的翹楚,對比滿清的多爾袞、多鐸、豪格等人或者農民軍的李自成、李過、張獻忠、孫可望、李定國等,也並不具備階層上的優勢。
其次,明朝滅亡根本上講不是一個軍事問題。滿清只是外患,而外患造成的財政負擔加上氣候、天災,引發內部民眾無以為生,草寇蜂起,同時舊有的既得利益階層(文人土豪)把持話語權,牴觸改革,盤剝民脂民膏,甚至干涉朝廷的靈活決策,這才最終造成明朝病入膏肓。就算是軍事才能出色的名將,能夠擊敗敵軍,卻不可能把老百姓全部殺光來根除民變,也不可能改變朝廷上清流遮天的格局。
明朝想要擺脫滅亡的命運,需要的是敢作敢為的中樞大臣和知人善用足夠包容的皇帝。比如萬曆皇帝+張居正的組合。而崇禎皇帝,很顯然,並不具備這個才能。他也想振興大明,可是他從明面上鬥不過這些大臣們,想要募捐點軍餉都被拒絕。另一方面,對於前線的督帥和將領,他又分為刻薄,大批名將實際上是死在崇禎的嚴刑峻法之下。
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軍事便是為政治服務,單純用軍事上的優勢,很難抵消政治上的重大缺陷,更何況明朝末年那些在軍事上也未臻化境的“名將”呢。他們既在軍事上沒有壓倒優勢,又在政治上面臨整體崩盤,而指揮體系上,多疑的皇帝和囂張的清流讓他們束手束腳,難以發揮才能。這種情況下指望他們來拯救大明朝,難度也太大了些。
(明末名將孫傳庭)
-
7 # 吉星190437289
只能說時勢造英雄,而英雄難以造時勢!明末亂世,成就了洪承疇等名將,但大明朝面臨的局勢太險惡,最終趨向滅亡,是時勢使然,非一兩個人所能力挽狂瀾,扶之以正的。當時大明朝死症候已經得了,沒有什麼續命丹。使他起死回生。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明末從明熹宗開始不作為,到崇禎皇帝已經階級矛盾難以調和,從高迎祥到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剿滅不了,反而越來越多,聲勢不可擋,就是農民負稅重,加上天災不斷,農民起義軍越來越壯,直到打到北京。這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第二,崇禎皇帝的猜忌,落後的軍事體制,使軍事統帥難以發揮自己真正的才能。崇禎被農民起義,清軍兩面夾擊,想迅速滅掉他們,安定朝政,減輕財政壓力。心情可以理解。加上軍隊多,官僚機構臃腫,財政開支巨大,可財政收入來源只依靠農民稅收,商人,當官的都不願出錢支援國家渡過難關。作壁上觀。只皇帝一個人焦頭爛額,為國鞠躬盡瘁。豈能有力迴天?名將面對想立見成效的皇帝,在戰略,戰術上都陷入被動。結果可想而知。
第三,明將對手太優秀,使名將不名。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張獻忠等革命意志堅定,雄才大略,能屈能伸,戰略上相互配合,提出符合農民心願的口號,終於取得推翻明朝統治的勝利。農民軍中,有李巖,李定國這樣的戰略家,也有李過,李來亨等能征慣戰之將,焉得不勝?滿清軍中有範文臣謀劃,多爾袞,豪格,鰲拜等勇將出戰。定能百戰百勝。直到滿清政權在全國建立。
第四,這些明朝的名將,雖然有嫡系在作戰,如洪承疇有曹變蛟等死戰之將,但吳三桂等不盡力,最終使滿清形成區域性優勢,松山之戰大敗。盧象升,一生孤忠,率領自己的子弟兵六千多人血戰滿清,全部玉碎,無補大局。袁崇煥落了個千刀萬剮,洪承疇,吳三桂投敵賣國,引狼入室,為敵引路。為禍之烈,前所未有。至於熊廷弼,孫傳庭等下場更可嘆!明朝明名將多,投靠滿清的也多。從名將李永芳開始,孔有德投敵,耿精忠投敵,後來有高傑投敵……投敵者太多,名將也就難有作為。
明朝滅亡,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非人力可挽回,豈名將可救乎?不可救。勢使之然也。
-
8 # 萬歲1148858845
大勢已去,無可奈何!自身存在問題又面對強敵 自然只有死路一條!呂布關羽皆是勇將,可是既不能挽狂瀾於既倒也不能使自己得已善終!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德國二戰名將何其多,可是又有誰能挽救大局?古德里安,隆美爾,莫德爾等等!
-
9 # 史論縱橫
名藥也多的是,比如人身鹿茸熊掌蛇膽等等,但是都救不了癌症晚期的病人。
明朝就是一個癌症晚期的病人,用藥的好壞只能決定存活時間的長久,但是終究難逃一死。
戰爭的癥結在於國力,國力弱,輸一場兩場就完了,國力強輸個十場八場的還能再繼續抵抗。
明朝的國力是在外敵,內亂,天災,黨爭,崇禎帝的不當行為等一系列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導致國力衰敗。
所以不管是誰,都很難挽救。
而所謂名將輩出,那不是戰爭的環境所培養出來的,和平年代不是沒有名將,而是名將沒什麼用,所以說明末名將輩出也是一個悖論,相比於戰國,三國,隋唐,甚至元末明初而言,明末清初的名將簡直有點小巫見大巫。
朱元璋奪得天下後又吸取各代王朝統治得失與利弊,對於武將的權力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閒置與監督。所以,明末所謂的名將如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等人都是文人出身,孫承宗是榜眼,其它都是進士,所以,此時的名將已經非彼時的"名將"了。
-
10 # 準備的激情
優秀的將領只能解決軍事上的問題,明朝的滅亡軍事只是其中一個分支。主要還是農民在土地被大地主和皇族兼併後生存無望的巨大政治壓力,正好又趕上連年災荒,明朝政府又是一堆黨派傾軋,在加上清朝的外族入侵。最後的結局是明朝滅亡。
-
11 # 正白旗都統
明朝名將眾多,但是分身乏術,西北鬧,都該被也鬧。
後代清朝回顧這段歷史的說過,可以讓明朝軍隊在遼東力挽狂瀾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不是袁崇煥,是孫承宗。但無奈遼東的局勢已經不可控制,尤其是在毛文龍死後,遼東更加混亂。
其實除了遼東 還有西北。當時洪承疇無數次有機會打敗起義軍,但是無奈必須去分兵救援京城,因為皇太極來了。
有句老話叫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文官集團互相爭鬥,喪失了王朝最後的機會。
在煤山,崇禎死前說過大臣誤我。崇禎的努力被文官抹殺,最終只能以身殉國。
-
12 # 國濤觀史
簡單的說,沒錢,沒糧。崇禎十七年初,大明軍隊欠餉高達幾百萬兩,從南方運來的稅收只有幾萬兩,國家糧庫已經空了,戶部發給軍隊的糧食是雜糧,執行任務的軍隊沒有鍋煮飯,給士兵只發了100枚銅錢,相當0.1兩白銀,叫他們自己去買吃的,這樣的軍隊還能去打仗,我的大明已經很頑強了,李自成圍攻北京的時候,守城的軍隊已經半年沒有發餉了。所以不用奇怪,大明為什麼為轟然倒下,這時候就是徐達再生,朱元璋重活也沒有辦法,應該奇怪的是,大明居然在這種情況下聽了那麼長時間。
-
13 # 挑戰英語打卡1000天
主要是崇禎,崇禎生性多疑,他沒有用好這些人,我想如果他用好了這些人,大明或許不至於那麼快滅亡。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名將:
孫承宗—史書評價是戰略家。何為戰略家?戰略家那是比任何一個將帥都厲害的人物,他有全域性觀念,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大家都知道二戰的時候德國有個大將叫隆美爾,此人被稱為沙漠之狐,那在非洲戰場簡直就是神,可是最後還是敗了。他被評為“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人”。可見戰略家的地位要比一個戰術家厲害的多。在明和後金的戰爭中,孫承宗多次鎮守遼東,收復大片失地,使後金的兵力無法進入遼東半步,同時他還培養了多位名將如馬世龍和袁崇煥。可是,就是敵不過讒臣,奸臣,最終不受重用,最後金軍攻破,自殺而亡。可以說,孫承宗不受重用是崇禎帝的一大失誤,這是一個帥才。(孫承宗)
孫傳庭——明末著名將領。孫傳庭多次和闖王作戰,並敗高迎祥,殺的李自成只剩18騎突圍,可以說孫傳庭沒有下獄之前,闖王的李自成的勢力還不算太大。可是崇禎不便黑白,聽信讒言,把孫傳庭下獄。傳庭下獄的三年裡,繼任的將領根本無法戰勝李自成,使李自成的勢力越來越大。《明史》說:“傳庭死,則明亡”是有一定道理的。
(孫傳庭)
袁崇煥——明末著名將領。袁崇煥的故事就不用多說了,多年守衛遼東和皇太極對峙,崇禎帝從寵信到懷疑到最後將袁崇煥凌遲處死。可以說袁崇煥一死,整個遼東就算送給後金了。
(袁崇煥)
明末名將輩出,可是崇禎帝不用的不用,下獄的下獄,殺的殺。試問還有誰可以保衛大明的天下?
(朱由檢)
-
14 # 戰塲YOK1942419
這是很明顯的事情,明末不缺能臣勇將,就缺英明君主領導,從萬曆開始,就每況愈下,張居正一死,萬曆就倒行逆施,把原來的秩序破壞,人們稱頌的所謂三大徵,更把國力消耗殆盡。天啟本無興趣當皇帝,他是聰明人,自己沒這個能力處理爛攤子,就把責任推給魏忠賢,讓他代理,日後有差錯,也有人背鍋,但這樣做法,就扶植出一個閹黨,原來的黨爭本就存在,加上新崛起的魏黨,令朝政更加糜爛,今天很多人頭腦不清,竟然稱頌太監政權,他看似能鎮住黨爭和東林,事實是排除異己,招攬一群品格低下,又無能力做事之徒,那會有什麼前景?到了崇禎上臺,明朝滅亡就不能避免,有人為他找種種理由開脫罪責,但事實不能抹去,他本非皇位繼承者,又是一個不適合當皇帝的人選,卻被捧上寶座,在他當政的十七年,他的所作所為,人們可客觀去看清楚,明朝滅亡,到底他該負多少責任。
-
15 # 滴溚滴滴溚
就如亮劍中一句臺詞:將熊熊一窩,兵熊熊一個。有名將不代表不會亡,問題是老闆(皇帝)要行才行,朝廷黨爭混亂各種亂象,不亡不行。
-
16 # 達o芬奇密碼
明朝後期沒有白銀。和努爾哈赤皇太極打仗花了上千萬兩白銀,很多時候軍餉都發不起。明朝那些事兒就說過,清朝公認孫承宗不死,明朝不會亡。靠袁崇煥是不行的,袁崇煥只是一個將領(脾氣不好,亂殺官員),而孫承宗是一個戰略家。還有就是明朝後期,中國士大夫階層被奴化,再也沒有人可以為江山社稷而犧牲,崇禎提議遷都南京,大臣一致反對,崇禎最終被迫自殺,只有一個太監陪著,大臣們都投降李自成,後來投降皇太極。南京是明朝的第二首都。天時地利卻沒有人和。最終沒有像南宋一樣形成南明政府
-
17 # 援庵講史
縱觀大明270多年的統治,你會清晰地得出的兩個結論:
1.從洪武開國到崇禎殉國,再到南明小朝廷覆滅,大明的臣子們都始終無法得知該怎樣成為皇帝的輔弼良臣,怎樣才能讓一個比一個奇葩的皇帝們成為明君。
2.大明的文武官員從來沒有取得過意見統一和相互協調的關係。大明的文官集團認為處理國事的最低階方式就是打仗,更有甚者認為將軍帶兵出征打仗,稍有異動就會有叛逆之事發生,文官防武官就像防賊一樣。除非事情真的已經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才會建議皇帝開打,即便這樣,也要私下裡建議皇帝派人監視外出打仗的將軍們。所以他們不僅對軍事嗤之以鼻,對武將們也是從心底裡瞧不上。所以明朝後期,但凡想要有所作為的武將必須私下裡和文官的首腦或是整個文官集團打成一片,譬如戚繼光與張居正的關係。到了明末,諸多名將想要成事必須討好甚至依靠閹黨。
明末的名將多如牛毛,很多名字閃耀青史,譬如:袁崇煥,熊廷弼,孫承宗,盧象升等等等等,他們的軍事能力毋庸置疑,他們的態度毋庸置疑,但是他們沒有辦法消除朝內勢同水火的黨爭,更沒有辦法讓皇帝走上正軌來中興大明,甚至他們本人都是黨同伐異的棋子和犧牲者,這是他們的悲哀之處,也是晚明的悲哀。
任何行動前的準備都得是耗盡所有努力和文官集團換來的,看似達成一致的背後,其實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你,不是監督你,而是等著你犯錯,成為他們攻訐支援這次行動的另一黨派的證據。此等朝局之下,任你是什麼名將,都沒有用武之地的。
由此可見,晚明的名將即使再多一倍,也挽救不了大明的坍塌。
-
18 # 書旅樂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一個朝代的興亡同名將名相人數多少並不成正相關。同樣的,秦朝依然有許多著名的將領,秦朝還是短命而亡啊!
一個朝代的興亡是由許多原因共同決定的,大概有政治方面、經濟方面、思想文化方面、對外交往方面、民族關係方面。我們來具體說一說明朝這些方面的具體表現……
政治上:此時君主的權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形成了內閣制度,皇帝甚至不用上朝這個國家也能夠正常的運轉;形成了廠衛制度,監督官員的行為,但這個監督不是積極的監督,而是為了控制這些官員,讓這些官員對皇帝俯首聽命,從而使官員終日處在擔驚受怕之中,才華的施展受到制約……
總之,這一套制度,它是建立在封建社會末期的國家體制上,是無法健康發展的。即使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他想改變這樣的局面,但是也是無力迴天……
經濟上:仍然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剛剛萌芽的資本主義沒有它存在的土壤,而漸漸地消失了。雖然這不成其為它滅亡的原因,但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封建社會後期已經成為封建社會繼續往後發展的一個阻礙……
思想文化上:實行八股取士,希望透過對人們思想的控制來達到培養順從於統治階級的忠實奴僕這目的,只在四書五經範圍之內命題,讀書人的思維受到了限制,那他肯定無法抵禦外來的一些思想的衝擊,從而會產生不適應……
對外交往上:從明朝前期國力強盛,實施的鄭和下西洋的空前壯舉,到綜合國力衰落,海防鬆弛受到倭寇侵犯來說,外交方面已經漸漸趨於保守。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保守閉關就必然會落後,落後那你必然會受到別人的欺負……
民族關係上:此時東北的女真族,因為受到中原思想的影響小,相對於漢族的保守來說,他是積極進取的。雖然說他的武器裝備落後一些,但是憑著13副鎧甲就可以起兵的勇氣,這個民族相對於明朝末年的漢族來說,戰鬥力是不容小覷的……
-
19 # k笑笑生
明朝滅亡並非單獨的一個原因,不要說名將,就算是一代明君都不一定能挽救明朝的敗亡!
首先,明朝所處時代是地球正處於小冰河期,作為以農耕為主的農業大國,這無疑是天災中的天災。農作物歉收,百姓吃不飽,自然就會出現動亂,治安問題突出!
第二,明朝的統治機構官員欺上瞞下,雖然崇禎皇帝有心崇禎朝綱,可是已經太晚了,賑災物資從上到下,層層剝扣,到百姓手中能不是負數就謝天謝地了!
第三,明朝末期雖然有很多出名的將領,可是因為崇禎皇帝生性多疑,對於這些將領也並非完全信任,導致軍隊將領換了一批又一批,軍無常將,戰鬥力豈能不變弱?
最後,明朝在末期一直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農民軍起義不斷,東北的滿清還一直襲擾,腹背受敵,對本就滿目瘡痍的明朝無疑是雪上加霜!
總而言之,明朝的滅亡是多重原因複合的結果,並非只靠明君名將就能挽回!
-
20 # 七七小十一
名將多也守不住大明王朝呀。將士起到的只是軍事方面的作用。看過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的人應該知道,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是財政危機。
大明王朝大量的冗官冗吏,以及政治上的腐敗,造成了國家的財政困難,國庫空虛。那國庫沒有錢,國家總要運轉啊?怎麼辦呢?錢從哪裡來?從百姓身上來!
高賦稅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哎,正巧,明末又遭遇自然災害,百姓又要交稅,產出又不夠,於是就導致了饑荒頻發。國家呢,早被掏空了,沒錢賑災。
這下農民不幹了,要起義啊!這不,明末的李自成起義、張獻忠之亂通通來了,要打仗,國家又沒錢,再好的將領也頂不住啊!加之,又有外敵入侵,清軍入關,明朝自然而然的就滅亡了!
回覆列表
個家族如果只有一個人能賺錢,這個家族的生命力肯定不強,因為土壤貧瘠;真正會賺錢的人,一定想方設法讓整個家族的人懂得賺錢,甚至賺的比我還多,將周圍的人培養成為一個能良性迴圈的生態系統,讓自己這顆大樹長在肥沃的土壤上,才能長久;否則,一旦賺錢的人出事,這個家族必將衰亡到連普通的家庭都不如,所以,李自成破城之時,崇禎親手砍斷女兒胳膊時說“為何生在帝王家”崇禎之所以成為末代皇帝,根本原因是思維模式缺陷,導致自己失去了抓要害的能力(判斷力)----明朝對王爺的防範如同對敵人一般,崇禎恰好是王爺上位,加上上位時才17歲。怎麼看都覺得他不可能高瞻遠矚,更不可能雄才大略明朝最後不得不讓這麼一位爺當皇帝,也是體制問題-------無法培養出雄才大略的皇室備用人才崇禎上臺時,面對三個重大的挑戰
經濟下滑導致內亂,這是明朝滅亡的間接原因官僚,這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外患:後金崛起,這是最不重要卻是最致命的原因三大要素可以看出,內憂外患並存,內憂甚於外患! --------------------------------------------------------------------------------------------------------三大要素之中,崇禎首先要解決的是經濟;其實是解決經濟增長的問題,就是GDP按照馬爾薩斯陷阱,封建社會的一切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經濟問題(見中國曆朝陷入興廢的怪圈根本原因是什麼? - 沈雅涵的回答
)崇禎的失敗在於對經濟一竅不通,卻滅了懂經濟的人,比如魏忠賢;崇禎最大的失誤是取消了商稅加重了農業稅,直接導致國庫空虛,逼反了農民;中國的古代戰爭很少有以國力為基礎的總體戰,特別是針對邊疆蠻族的戰爭,跟總體經濟實力完全不掛鉤。比如南宋、明朝,只要有10%的經濟被動員起來投入戰爭,遼國,金國,蒙古都不是什麼事。問題在於:比起軍事動員能力,中國古代財政動員能力低下到可以忽略,這也是崇禎失敗的原因之一:沒有戰時動員能力尤其是財政動員能力,具體原因有兩個第一:經濟上不懂金融學,尤其是現代金融;英國之所以在18世紀開始遠遠超過法國,並最終在世紀末戰勝法國,其關鍵之一就在於英國有更發達的金融技術讓它更能將未來收入變現(有興趣的看看陳志武的這本書《金融的邏輯》)這一點很多朋友存疑,用現代國家的動員水平要求一個封建國家也太勉為其難。這裡強調一點,不管是大國小國,只要它採用了封建制的經濟制度,地主控制基層稅收,它就很難獲得強大的動員力量;我沒有責備崇禎的意識;這是告訴大家,如果超越所有人的智慧就可能取得不世之功,也是順便告訴大家學一些現代知識的好處第二:政治上的官僚失控,這點下文講述;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比較一下就明白了;金國、滿清、蒙古國家弱小,但動員能力超高,蒙古幾乎征服了全世界,比後來的希特勒都要厲害;歐洲諸國儘管小但是動員能力超強,也能抗衡大國,比如希臘對波斯、馬其頓對波斯;古人總結過,上下同欲者勝,就是這麼個理。------------------------------------------------------------------------------------------------------中國幾千年的政治問題都是如何制約官僚的問題;政治是經濟的延續,制約官僚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經濟問題,經濟的分配問題,分配不就是政治嗎?!問題在於:如果分配不公,即使經濟增長了,也會導致經濟萎縮;所以,三大要素之中,最長久的問題是如何制衡官僚集團(除卻最常見的那幾個,秦朝滅亡的原因還有什麼? - 沈雅涵的回答
;為什麼漢末何進死會導致天下大亂? - 沈雅涵的回答
)前面說過,明朝滅亡的原因是經濟結構失衡。而經濟結構失衡的根源是兩個,滅了懂經濟的人(這點我前面說過),但是自己卻不懂經濟,不懂經濟就只能將經濟大權交給官僚,而官僚必然利益最大化---手段就是利用立法權與執行權將國家的經濟向官僚傾斜,就是我們所說的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利益行政化 利用立法權將官僚集團利益合法化;.法律是社會不同團體博弈的結果;哪個團體的力量大,哪個的喉嚨就粗,法律就傾向於哪個團體(極端的說法是:法律是階級力量對比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所以,馬克思將國家解釋為一個階級壓迫另外一個階級的工具),當官僚一股獨大的時候,政策必然向官僚集團傾斜利用執行權營私舞弊,即使非法卻不執法;比如明知道官僚貪汙,要麼刑部不抓人,要麼大理寺不判刑,要麼都察院不監察,那麼崇禎錯在哪裡呢?崇禎的致命錯誤是,無法監督文官,讓文官獨大;崇禎自己不聰明卻不遵天啟遺囑(善待魏忠賢),自斷臂膀、自斷財路自斷臂膀,以至於不能監督文官:除掉魏忠賢(自斷羽翼),閹割東廠和錦衣衛(自瞎眼睛、自聾耳朵),文官失去了監督,導致文官獨大文官獨大導致自斷財路;文官不受監督,必然將國家的財富集中到官僚手裡;集中財富的手法我前面提過,就是稅收向官僚傾斜,崇禎朝最典型的為保護官僚的利益不收工商稅,以至於財政不能保障軍費(害了國家),進而加徵遼餉(農業稅),將負擔轉嫁給農民,導致李自成 張獻忠造反加上小冰河天災,明朝不滅亡都難了;集權之下,皇帝看起來有極大權力,但是卻缺乏制約官僚的有效手段。所以,古代皇帝大多是透過其他勢力(比如宦官,外戚)來制約官僚;有制衡就有黨爭;沒有黨爭才是可怕的,一股獨大,威脅皇權;無法平衡的權力必然導致系統無法執行;官僚是一個群體,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集體無意識是感性的,所以,一般的群體要麼最保守,要麼最激進;就官僚這個群體而言,謀取利益最激進,意識形態最保守,官僚是政策執行者和經濟推動者,一股獨大後果非常嚴重,一股獨大意味著失去監督、為所欲為,最終就是限制皇權,官僚限制皇權,最常見的武器是兩個:不作為與輿論(利用立法權為官僚牟利,進而限制皇權,不過,真到了這一步,朝代滅亡不遠了)不作為,軟釘子綁架皇帝(就是人們常說的相權綁架了皇權);國家政策如果觸犯了官僚利益,官員們必然消極怠工,惡果就是行政效率低下,最終就是停擺;逼得皇權不得不妥協輿論,用意識形態來限制皇權:崇禎也受制於輿論,不敢公開討論媾和的事情,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黨爭哪朝都有,關鍵在皇帝;皇帝要做的是不讓任何一股勢力獨大;利用黨爭,為自己服務;所以,對魏忠賢,最好的方法是削弱其勢力,但不能連根拔,兩股勢力相互制衡,皇帝才容易駕馭臣下。崇禎朝的閹黨被滅,導致東林黨坐大,為禍南明,這就是臭知識分子誤國。咱們看看崇禎的前任是怎麼做的?嘉靖、萬曆自己直接對付文官集團(萬曆乾脆不上朝),所以,兩朝加起來80多年沒出一個名太監泰昌時間短,忽略不計木匠皇帝(天啟)找了個在民間摸爬滾打過的而且能識文斷字的太監魏忠賢當幫手所以,明朝在崇禎手中滅亡的第一個原因是誅殺魏忠賢,使得官僚失去了制衡;官僚特有的漁利的天性,必然使得帝國崩潰--------------------------------------------------------------------------------------------------------至於外患,屬於軍事問題,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儘管軍事問題最嚴重卻最好處理,麻煩在於崇禎根本沒處理好崇禎面臨的問題與蔣介石是一樣的,內憂外患,都面臨著兩線作戰的問題,問題在於,崇禎沒有蔣介石聰明,蔣介石面對的問題其實比崇禎嚴重,因為蔣介石是以一黨之力,以一個農業國去對付一個軍事化的工業國日本人是一定要吃掉中國的,所以,蔣介石可能會與日本人媾和,但是絕對不可能投降;因此,蔣介石在不同的時間點採取了不同的策略抗戰之前不與日本人為敵;蔣介石寧願讓出國土,也要先剿匪(攘外先安內),國共合作,先安頓好內部以專心對付日本蔣介石利用“空間換時間”的策略避開兩線作戰,崇禎居然不懂這個道理,其實當時最好的辦法是媾和(最不濟,退守南京也好),甚至與皇太極、李自成兩線都可以媾和(兩者都有媾和的可能)---犧牲一部分國土換取和平以發展經濟,同時整頓內部秩序;一旦力量強大,先誅殺李自成,回頭再消滅皇太極;遺憾的是:明開國的定調就導致其與關外勢力結合阻力非常大……集權國家最忌諱的是獨立---包括藩王獨立與民族獨立,而明亡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承認皇太極的獨立,如果崇禎明智一點,允許承認皇太極,或許明朝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2016年11月1日 07:50:09 明亡有六個原因是歷史(就是我們所說的祖訓)導致的第一,【集權】,資源都被集中了;集權的目的本是防止蕃鎮、地方割據,但是,正因為由於資源過於集中到中央,導致地方沒力量;外敵一來,地方根本沒力量反抗,敗的那麼徹底(具體參考明亡後,顧炎武,黃宗曦等人的反思,看看錢穆老先生的作品);在這點上,慈禧與趙構處理的比較好,慈禧允許曾國藩 左宗棠 李鴻章招募私家兵,趙構允許岳家軍的存在(都不是中央直屬部隊)反過來就是藩鎮力量過大,比如唐末與漢末,直接顛覆了朝代,正因為曾國藩他們的崛起,導致了慈禧之後的天下其實是漢人的天下,這就是趙構誅殺岳飛的原因(見在中原淪陷後,東晉、南宋都可以享國百年之久,為什麼南明卻短短二十載即告滅亡? - 沈雅涵的回答
)封建國家給人的洗腦就是統一為大,集權最忌諱的是獨立---包括藩王獨立與民族獨立,明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承認皇太極獨立,如果崇禎明智一點,允許承認皇太極,或許明朝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崇禎從來不承認皇太極獨立,結果皇太極就來搶你的天下,你不給人活路人家也就不可能給你活路);集權了再分權那是割肉,朱元璋集權了,一代一代就成了祖訓;即便崇禎承認滿清獨立,也不可能;一旦崇禎承認獨立,意味著承認自己無能,代代都能國家統一,到你就分裂了,不是無能是什麼?!承認自己無能了,誰還聽你的;這也是明朝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原因;第二,帝制國家的等級制,導致大戶豪強官僚不交稅,稅全部轉移到了普通百姓身上(導致階級矛盾),打仗的時候叫老百姓頂上去,吃肉的時候你吃,送死別人去;老百姓不知有國,靠幾個有點良心的官員百姓頂個什麼用,沒有團結到大多數;至於理論,前面提到過,不管是大國小國,只要它採用了封建制的經濟制度,地主控制基層稅收,它就很難獲得強大的動員力量;第三,經濟上的重農抑商;老朱乞丐出身,以至於輕視商人,經濟單一,毫無富國理念,以至於其收入遠不及南宋;由於沒有抑制官僚(還是等級製造成的),晚明走向了反面,重商抑農,問題在於重商卻不收工商稅,加重農業稅第四,對外不妥協,不懂得攘外必先安內,明朝類似於民國,是建立在趕走異族統治的基礎上的,加上有土木堡之變不遷都 不妥協的先例,所以,明朝對外很強硬第五,重文輕武,尤其是土木堡之變後,文官鄙視武將,導致武將人才稀少!第六,朱棣祖制,天子守國門,導致了明代宗朱祁鈺在土木堡之變時,崇禎被李自成圍困的時候都沒有南遷,結果就是一輸一贏,輸的輸掉了江山,贏的贏得了江山的完整前兩點是帝制國家特有的通病,後四點每個朝代或多或少都有,但是同時具備的,尤其是對外強硬的似乎只有明朝;明朝中後期的皇帝不懂變通,思想僵化,死守祖訓,死要面子,直接導致明朝滅亡!如果南明能穩定,將是國之大幸,因為軍備競賽會迫使雙方引進西方高科技,小日本敢不敢侵略中國就兩說了實際上,南明只要撐一百年左右,堅持到馬嘎爾尼朝見乾隆那會兒,不用自身軍事強大,只要內政穩定,就可以敦請英法斡旋,制約清國了。戰略錯誤決定了崇禎只能做亡國之君,這就是南宋能延續百年的原因:審時度勢,不爭一時之長短,不爭一城一池的得失;曹操問司馬懿“ 腳丫子為什麼比臉白”?因為它總是藏著。強大,永遠不是裝出來的,永遠不是咱們大多數認為的強硬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結果呢,直接葬送了蜀漢漢武帝滅匈奴 一雪漢高祖的恥辱,風光吧;卻在死的時候 叮囑子孫後代 再戰必亡。崇禎對外強硬,根本不是時候,悶頭髮財才是關鍵,有了錢怎麼都好說,戰爭裝X永遠打的是消耗戰,崇禎兩線作戰,消耗前人成果,應了那句話 裝X一時爽 全家火葬場崇禎生逢末世,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心高氣傲,雖想力挽狂瀾,但志大才疏,缺少歷史的大局觀,雖然不想做亡國之君,但把好棋走成死局,也只有崇禎了;崇禎死不足惜,可惜的是讓中國人當了三百年的亡國奴,歷史罪人啊2016年11月2日 20:33:30 關於戰爭的動員能力(組織動員力)。我覺得@馮遠
說的不錯,我修改一下,補充到這裡戰爭的動員能力這玩意很玄的,現代國家就真的是因為非官僚封建制獲得了強大的動員能力?不,你看看美國打個伊拉克戰爭,參軍當小兵的其實都是家裡很窘迫沒有別的路開鍋的。基於文明社會自願參軍的規則,有多少人真願意上戰場?為什麼古代動員能力差?先討論一下怎麼動員吧,動員參軍跟傳銷與賣保險很相似1,渠道,就是輿論宣傳,為誰打仗;要打仗了,起碼你要讓老百姓知道這回事吧,明清對抗那會,中國老偏僻的鄉里知道不?可能怎麼參軍都不知道。這也是甲午戰爭時,老百姓在旁邊觀戰卻不幫忙的原因;現代媒體的優勢就是資訊的廣泛而又迅速的傳播;所以,民族與國家的概念,只有近代才出現(老百姓只有宗族概念),希特勒就利用狂熱的愛國主義熱情(一旦理性,如何愛國),打著愛國的幌子,做著傷天害理的勾當,2,政府的威權,美國南北戰爭時,南方各州政府並沒有給予邦聯中央政府本應給予的支援。南方人脫離聯邦(鬧獨立)的所有理論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各州民眾應該首先忠誠於本州,而非各州的聯合體。本來就是鬧獨立才打仗的,怎麼可能忠於臨時政府(各州的聯合體)見150年前的美國內戰,猛將如雲的南方為何失敗
加上邦聯政府是新建的,本身還沒有形成一種各方休慼與共的傳統,在憲法理論上邦聯只是一個同盟而非國家。就是說臨時政府沒有足夠的威權調動人力物力(政府缺乏“宏觀調控能力”)3,利益,豬不到被宰時還洋洋自得;自身利益受損之前,很少人會為了“別人”的利益挺身而出。鬼子的轟炸機出現在你頭上之前,不會切身體會到鬼子多可惡,也不會有多大的殺敵衝動。長期的集權,不準議論國事(國不知有民),民自然不知有國,在老百姓的心中,國家跟自己沒關係,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每天都充滿陽光比什麼都重要!前幾年,抗日遊行日系車被砸,有人就質問:要我愛國,請先給我愛國的理由----我買日本車,因為我考慮的是成本使用方便。我不買國產車,因為我的錢是血汗錢,不願買不成熟的成為累贅。所以,老百姓,尤其是商人,民族觀念並不強,反而利益更重,所以,只要外來民族不傷害到他們的利益,他們根本就不會抵抗,秦國的戰爭動員能力就是充分的利益刺激的結果。當然,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好越難用利益動員參軍。崇禎時的賦稅太重,所以底層百姓很難願意為明朝賣命,而滿清就是利用了減租減稅的政策,使得弘光政權一年就瓦解了(大家可以看看這個帖子(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讓我想起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81日,近代史上的屠城,為什麼大都集中在江南呢? - 沈雅涵的回答
);當然,用現代國家的動員水平要求一個封建國家也太勉為其難。但是這裡強調一點,不管是大國小國,只要它採用了封建經濟制度---地主控制基層稅收,它就很難獲得強大的動員力量,因為百姓的利益都被剝奪;4,大勢;這點,明朝做的很差。納粹和鬼子怎麼完成戰爭動員的呢?國內經濟不好的一竿子失業人員社會閒雜人等全部徵兵入伍,既防止了流民,也防止了國內動亂。如果李自成在宋朝早就被編成廂軍了,這些人給他們點利誘是最好的、最不怕死的。而崇禎居然是讓李自成他們失業,愚蠢至極;大勢的另外一點,就是前線一直打勝仗,百姓就會積極參軍,否則,抓上了戰場也只是逃兵。4,最後才是文化一類的影響。共產黨和蘇維埃就是勝在這個和宣傳上面這些觀點,我後面會逐步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