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守中堂主人

    回答一下

    很簡單,主要原因就是經濟發達,人均收入提高。而且國家沒有相應保證實體化的政策和限制(比如農業就有)。那麼資本自然會追逐利潤更高的第三產業,特別是金融。同時,美元的國際貨幣化,更加加大了這一點。

    經濟其實也是個生態系統。利潤和國家利益政策是裡面的主要槓桿。美國長期崇尚自由經濟,國家不干預政策。因此,市場對利潤的追逐必然導致如此。要知道,製造業的營收利潤率一般不高於10%,現在中國大部分工廠只有5%,甚至更低。同時,員工收入還不高,企業經營複雜,是典型的苦活累活。而金融業和科技行業,營收利潤率往往超過20%,員工收入高,企業管理相對更簡單。同時,加上金融業還有槓桿效應,利潤更是驚人!如果你有錢,會投向哪裡呢?所以,美國的這個情況,就是把苦活推出去,肥差自留。

    另外,美元國際化,而控制他國,實現全球霸權最好用的就是金融大棒。這也是美國成為全球霸主的國家利益推動的。

    美國目前這種情況固然有一些弊端。但很多也是被宣傳擴大化了。其實沒那麼嚴重的。

  • 2 # 光芒萬丈34957

    主要是資本家想賺快錢,才導致了美國工業空心化,金融虛擬化。

    美國的波音飛機,過去只在美國生產,在美國建立了完善的配套工廠,產品的質量有保障,可就是利潤太低了。

    這時的歐州還處在戰後重建中,有太多的人失業,為了混口飯吃,願意低薪工作,只要能養活家人就行,特別是德國工人,只要麵包不給錢都行,波音公司高層一看,覺得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天大好事,就在德國投資建廠,只要花很少的錢,就能僱到德國高素質工人,生產出了高質量的配套產品,也就關閉了美國配套工廠。

    可讓波音沒想到的是,德國經濟騰飛後,不敢波音幹了,和法英意西聯合組建了空客公司,要跟波音搶民航市場。

    波音又去找當時還很窮的日本,又去扶持日本航空企業,達到降低成本搶佔市場的目的。

    可沒想到,日本航空企業做大做強後,也想自立門戶,逼的波音又找中國合作,可中國航空企業做大後,也想獨立自主發展自己的民航機,逼的波音又去找印度人和作。

    沒想到,印度的航空基礎工業太差了,工人又沒充分培訓,生產不出高質量的產品,害了波音客機出事故掉下來。

    從波音公司的興衰歷史,就能看出美國資本家想賺快錢的結果。

  • 3 # 企果金服

    最根本是因為美國把本土的製造業企業趕走了,大量的錢湧入華爾街,實體經濟一落千丈。中國有句話叫做,牽一髮而動全身。製造業才是國家富強發展的根本,這個產業能創造無數就業崗位、能帶動無數供應鏈產業。

    就拿鋼鐵行業來說,從鋼材冶煉,到加工切割,鋼成品出爐,再到銷售。一個鋼產品做出來,至少涉及4個以上供應鏈環節。美國從90年代開始,鋼鐵行業逐漸往發展中國家轉移,特別是中國,東北的鋼鐵冶煉業,廣東順德樂從的鋼鐵加工銷售行業,這些區域的鋼鐵供應鏈企業家從90年代發家,到2013年鋼價大跌前,積累了無數的財富。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之前建Trump大廈也是用的中國進口的鋼材。

    跟自然界一樣,製造業屬於食物生態鏈的一環,把這個環節削減甚至消滅了,會造成整個生態鏈平衡遭到破壞。

    老百姓錢被收割了,又沒有工作,於是街上出現大量的流浪漢,失業者,破產者,人民沒有錢,沒有工作,而政府又不作為,這時候就會起來抗議了。這是個惡性迴圈。美國經濟脫實向虛,工業空心化,同時金融泡沫化,只能怪自己自作自受。

  • 4 # 丶冥古宙

    其實原因就兩個:

    人性,做最少的事賺最多錢的

    國家政治需要,全球化控制戰略高地

    只是他們都沒想明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並不是你賺的錢多你就牛逼;而是你沒了我,活不了;而我沒了你只是生產出來的產品沒那麼高端了而已;

    美國人在全球化的推廣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並在其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許多發展中國家則為此付出了代價。但是在網路經濟的普及上,發展中國家和西方國家則獲得了同樣的好處。從未來潛力上講,發展中國家的收益甚至會大於西方國家。而在全球化和網路的結合上,發展中國家可能要苦盡甘來,直面的不僅是轉型的痛苦,而且也是廉價勞動力導致經濟競爭力增強所帶來的好處,它們因此可以輸出更多的產品和勞務。反過來講,美國這個全球推手將自吞苦果,因為隨之而來的是其產業和工作機會的流失,是產業空心化的趨勢,是失業頑症的加劇,是社會動亂的隱患。這就是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結合而成的悖論,是美國經濟面臨的困局和挑戰。

    西方世界鼓吹的全球化自相矛盾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正在深刻地改變著國際貿易的格局,這種貿易本來應當遵循比較優勢的理論進行的。

      現代經濟關係中,人員的流動性最小,資源次之,資本流動性最大。當代發達國家不可能讓發展中國家的勞工進入本國承攬起建設專案。西方國家給人的印象是開放的經濟、人員自由流動的市場和民主法制的社會。但是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西方國家另一個側面是開放的經濟在吸收產品時有針對性的限制,自由流動的勞動力市場主要面向西方人自己。主要表現為:限制性商品市場準入、嚴格限制的勞動力市場準入。

      不要指望在西歐或美國拿到工程專案,從而帶進中國工程隊伍。在歐盟,別說帶進建築工人,就是建築工程師都不能隨專案帶入,即便是中國城這類有民族特色、需要中國人自己設計且西方人一竅不通的專案方案也需要西方當地的建築設計師簽字才能算數。但是西方國家卻可以承包發展中國家的工程專案,並隨之帶進西方的工程技術人員甚至熟練工人。儘管他們的工資水平遠高於當地水準,並因此誇大了工程的成本。

      所以,西方世界主張的資本與商品自由流動的全球化邏輯掩蓋的最基本的漏洞是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始終沒有得到同等的待遇。西方國家鼓吹的全球化、自由流動其實僅僅指資本的自由流動,因為西方國家有錢,而錢是需要增值的,才能完成到資本的轉換。資本像水往低處流一樣,哪裡有利潤,就自動流向哪裡。西方國家所以不願意看到資本流動有國際間的障礙。但是他們對商品流動則透過反傾銷、技術壁壘等手段設定障礙,對勞動力則根本不允許自由流動。這是當今西方世界鼓吹的全球化自相矛盾之處。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應該是資源、資本和勞務自由流動而完成的迴圈,這才能使世界上的資源實行最有效的配置,才是一個合理、符合人人平等原則的貿易形式。當然這隻能是夢想中的形式。因為這意味著:或者西方國家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或者發展中國家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與西方國家相同或接近,最終世界各國沒有明顯的貧富差別。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應該是這個結局,這當然是西方國家不願意看到並極力設定障礙的。

      於是,國際貿易中比較優勢的原則被扭曲,商品價格被人為升高,豐厚的利潤或者流入中間商的口袋,或者流失於重重關稅壁壘中。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者被盤剝,發達國家的消費者還要付高價。中美貿易中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網際網路帶來劃時代衝擊

      網際網路的普及,使扭曲的比較優勢原則和狹義的全球化得到糾正。

      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說來,價格低廉、教育良好又源源不斷湧現的勞動力是與西方國家相比的最大的比較優勢。這種優勢像吸鐵石一般將國際資本不斷吸入,又像火山爆發一般將自身的勞務能量轉化成商品再向外輸出。中國就像西方國家的加工廠,勞務透過商品變相地進行了流動。這種現象將在很長時期影響全球化的程序,因為沒有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僅僅是資本與商品的跨國際的流動的話,全球化就不完整。

      所以在現在經濟建設中,一直是資本流動來代替勞務的流動,使貿易雙方各自獲利。但是資本流動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比如興建工廠和產品的運輸,建工廠有選址的難題,而產品生產出來了,又要包裝和出廠,陸運和海運到了另一個國家不僅有運輸還有清關和倉儲的問題,一個貿易過程是以幾個月、甚至幾年計算的,如果是興建工廠的話。所以僅僅資本流動對狹義全球化的糾正是有限的。網際網路的出現和它在發展中國家快速普及使這個問題得到更深一層的解決。

      那些無需投資建廠,僅僅在辦公室就可以完成的腦力工作因為網路在國際間的整合而有了更好的解決方式。在西方國家投入大產出小、資本回報率低的工作因此可以外移。比如說銀行和信用卡公司的清算中心,圖書館和博物館檔案電子版的錄入及編輯,大公司的檔案備份,設計遊戲軟體,各種投資的數學模型,以至於報紙和雜誌的打字排版。

      而在這個轉換階段網際網路起了關鍵的催化作用。因為它可以穿越時空,將國外的物化勞動瞬間交付,滑鼠一點就將這個過程完成了。網際網路可以將一個設計方案由遠在萬里的人實施、編輯並錄入,完成電腦檔案後就可以透過光纜甚至電話線來交付,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人力物力,還繞過了國界。就等於美國企業將分廠設在了國外,而他們既不用付美國本土的工資、社會保險、退休金和醫療保險,甚至連關稅都不用付。

      網路還可以消除中間商的盤剝。中間商的盤剝在國際貿易中常常佔著很大的比例,它一方面壓低供貨者的價格,一方面抬高自己向最終買方的報價,以便使自己的利潤有一個巨大的空間。實際上,國際貿易間發展中國家的供貨者和發達國家的銷售商之間價格的不合理差距常常是因貿易商造成的。貿易商雖然使供求雙方的交易得以完成,但卻使後兩者付出了巨大代價。而網路的發展則為國際貿易間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臺。在某種意義上講,它取代中間商的位置,卻不具備盤剝的條件。這是一個虛擬的空間,買方和賣方在使用它的時候都不需要付買路錢。買方降低了成本,賣方提高了利潤,雙方均獲得了利益。

      網際網路的劃時代衝擊帶來的變化對一個國家經濟整合、一個區域的合作以至於整個世界貿易的意義可能幾十年以後才能被充分認識。計算機應用導致的網路貿易是美國人的創舉,但是它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普及卻達到了驚人的程度。中國手機增長的速度已經超過了美國,中國人手機使用者的簡訊傳送量已經超過美國(這是手機結合網路深度應用的一項重要指標),中國公司職員操縱電腦的熟練程度已經接近甚至超過美國人,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的的英文程度已經達到或接近與西方人交流和工作的水平。中國已經具備接受承包美國及西方國家許多白領工作的必要條件,因網際網路導致的工作機會勢必定要轉移到這個國家。

      網際網路打破的界線是里程碑式的,它使得勞務這個在國際間不能流動的生產要素在空間進行了流動,使得貿易國的關稅壁壘失去了意義,使狹義全球化掩蓋的問題得以糾正,使比較利益法則正常發揮了作用,也使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出現了嚴重問題,那就是:企業外包擴大,腦力工作的的流失,失業的加劇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

    外包趨勢和美國經濟空心化

      企業外包主要是指美國等西方國家辦公室白領工作機會的轉移,這種外包的特點是:首先它本來本土化的工作,在本土出現又服務於本土,現在被轉移至國外,再反過來應用於本土,市場沒有變,供應方變了;其次是這種工作幾乎清一色是腦力勞動,及與計算機關聯的工作,而這種工作本來美國有絕對優勢、甚至就在美國創造的,但是現在被承包到發展中國家去了;再次,它具有不可逆性的特點,這些工作機會一旦流向海外,就很難重回美國;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國際貿易形勢帶動了整個行業的轉移,是全方位的。

      美國轉至發展中國家的工作機會,開始是製造業,後來伴隨著技術轉移,然後是軟體設計的轉移,現在連售後服務、電話中心都轉至發展中國家了。有關資料認為在印度設立電話中心,再服務美國本土,人工成本低於位於美國電話中心的90%。如果不是美國勞動力的成本太高,或者印度或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工資成本那麼低廉,以至於美國企業有巨大的利潤空間的話,他們能做這樣的重大轉移嗎?

      崇尚自由經濟的美國人已經考慮以行政手段阻止工作機會流失的加劇,社會上的爭論正在升溫。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就像美國稅務機關不能阻止安然公司做假賬一樣,如果是關於生死存亡的問題,企業是不會拘泥於政府的行政規定的。實際上在美國,針對企業的政府行政規定要比西歐少得多,企業遵循市場的規律,資本追逐著利潤,政府更多的扮演著一個服務者的角色。美國是一個沒有國有企業的市場經濟。在美國有一句話,如果不能打敗他們,就加入他們的行列。許多美國企業在抵擋不住來自中國產品的競爭之後,轉而加入了中國產品的行列,成了他們的代理者。許多企業開始外包的嘗試。因而成了中美貿易的新話題。

      但是中美之間不會因此出現一場新的、不可避免的經貿商戰。否則的話這將是美國對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前所未有的經貿大戰,而這樣的商戰在歷史上並無先例。外包趨勢和美國經濟空心化不是國際經貿商戰所能解決的問題,而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這種全球化恰恰是由美國推動的。事實上,國際間的經貿商戰針對的一直是商品,而不是勞務本身。

      問題出在美國自身。雖然美國擁有世界一流的私立大學和研究機構,但是美國公立初級教育只能算二流水平,而且危機還在加劇。在小學數學和科學教育方面美國人甚至落後於發展中國家。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一項國際初等教育評比中,美國在30多個被調查國家中名列第28。在2004年初的一個全球中等教育八年級數理化排名中,美國位於第19位,落在小國拉脫維亞的後面。美國自己培養的人才已經不足以應付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因為那些二流水平的公立中小學生是未來大學的生源,是未來美國就業市場的主力,其競爭力不見得高於某些發展中國家。

      在中國,一方面每年幾百萬的大學生畢業,高知識結構人員的供給源源不斷,另一方面由於市場的需求有限,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大,供求關係便得中國技術人員的工資水平能夠長時期的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使得中國工程師的工資與美國的工程師保持相當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將導致美國外包國際化持續不斷的需求。英特爾公司執行長克雷格·巴雷特已發出警告,他說,俄羅斯、中國和印度已經擁有2.5億至5億智力勞動者,也就是受過高等教育、技術熟練的員工,他們能編寫電腦程式、設計複雜產品和管理高層次生產程式。

      美國本來是一個吸引人才的社會。世界各國科學家、工程師甚至演藝界人士和其他傑出人才紛紛移居美國,那裡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經濟和最自由的社會環境。這是美國能夠長時期領先與歐洲,並且稱霸世界的重要原因。但是美國的這個優勢正在逐年喪失,有的學者指出美國正出現人才倒流的趨勢。反恐戰爭和相關一系列政策給美國帶來的不僅是人才的的流失,工作機會的流失,以及社會資源的流失。更關鍵的是它正在改變美國人經濟自由、政治民主的理念,使保守主義和閉關自守的思潮抬頭,這將給美國的未來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外包現象顯示出美國經濟空心化的趨勢。在近幾十年來,美國企業已經把體力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現在它們正在把工程、軟體、產品設計和開發這些腦力密集型的工作轉移出去。那美國在未來還剩下什麼呢?

      如果美國人繼續保持它創新的勢頭,則可以維持這個多民族國家的優勢。就像它創造了網際網路,美國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又同時遭到嚴重威脅。如果美國人一如既往地創造新的生產方式,美國國內產生的工作機會將大於外包導致的流失,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將會得到支撐,就像近十五年發生的那樣。只是,人們尚未看到相當於網際網路這樣的新經濟出現的苗頭。

  • 5 # 超聲刀

    美國經濟之所以空心化,主要原因在於他們只想佔便宜,不想付出努力。其實人類能夠生存發展到今天,最重要的還是實體經濟,你得有切切實實的吃喝拉撒睡的物質生產能力。而美國單純玩弄金融詭計掙其他國家的錢剝削其他國家人民的利益,不紮紮實實搞自己的實體經濟,一旦有個風吹著草動,最終吃虧的是自己。

  • 6 # 伍度飛絮

      脫實向虛是指很多國家脫離了實體經濟,而把更多的人才和資源輸入到了虛擬經濟當中,導致虛擬經濟的增長速度過快,到最後導致出現了虛擬經濟的泡沫。

      所謂的實體經濟,是指一個社會當中所有人生產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勞動力,而勞動力是經濟發展的函式。而所謂的虛擬經濟,通常指股票或者是債券,股票和債券的持有者雖然沒有工廠,但是卻可以分享工廠生產利率的一部分。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才更向往虛擬經濟,因為虛擬經濟不需要付出過多的代價就能夠換回豐厚的回報,導致虛擬經濟發展過快,但實體經濟停滯不前。

      以美國為例,美國勞動力增長最快的時候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美國所有知名的州立大學都是在那個時候成立的,而且當時的州立大學之有兩門課程,即機械學和農學,從而培養出很多製造業的人才,為美國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美國培養了大批虛擬經濟的人才,這些人才點點滑鼠,就創造出了大量的財富,而把製造業留給了一些學歷不高,甚至幾乎沒有文化水平的人群,導致製造業產業更新較慢,勞動力不斷下降。

      另一個方面,虛擬經濟也完全跑贏了實體經濟,美國每年的GDP增長為3%左右,但是虛擬經濟的增長往往能夠超過20%,比如說現階段的道瓊斯指數,雖然美國的經濟復甦依舊緩慢,但是道瓊斯指數卻屢創歷史新高,而隨著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差距的不斷擴大,就會出現信用風險,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金融危機。

      雖然虛擬經濟過熱會導致金融危機,但是包括我國在內,仍然有很多國家樂此不疲的發展虛擬經濟,不注重實體經濟發展。

    脫實向虛:美國資本市場背後的暴富機制

      所以我們看美國的體系,在1995年之前,總體上可以認為這個包括它的風險投資體系是圍繞實體經濟轉的。它的商業模式沒什麼問題,1995年之後就這樣變了。就變成純圍繞網際網路公司,就是美國從1993年之後,除了通訊行業和其他一些行業比如醫療,在科技領域,他本土幾乎沒有一家硬體製造業公司上市,全是“軟公司”上市,直到2013年有一家制造業公司上市,叫GoPro,本質上它還是一個網際網路公司,就是用於極客探險的那種攝像頭,就是我們今天大疆創新的無人機上用的這個攝像頭,只有這一家公司。

      長期來看,美國沒有本土製造業公司上市。這實際上就造成了美國“脫實向虛”。但美國能撐下來,是因為美國資本市場扮演了極大的功能。美國90年代之後,這是美國的財富創造的大頭,尤其是透過美國大量風險型投資機構的財富創造,主要來自於資本市場市值的創造。美國沒有像中國這麼依賴房地產,這期間的房地產,只是01年-07年,小布什執政期間有一大波升值,之後奧巴馬執政期間,房地產不是主體,至多隻是矽谷本地房地產因為股票財富的創造,本地一些人購買力膨脹被“買起來”。所以它的主體源頭是來自於股票市場創造。但事實上,在實體經濟意義上,它的財務增加值並不高,你可以說這些公司大部分都很窘迫的——只是因為它不斷融錢所以成了貴族。

      美國網際網路公司,除了谷歌是明確的非常高的盈利以外,其他的公司大多不怎麼賺錢。因為谷歌佔了網際網路非常特殊的領域,是壟斷性的,百度也一樣,還是天天的高盈利——但在中國的特殊環境下,這裡面賺的很多錢是有問題的,比如醫療廣告收入,佔了很大比例。其他中美網際網路公司都是非盈利或者微盈利。包括Facebook,Facebook如果你去看他的整個經營歷史的和他現在他的每年在乾的事情,可以這麼概括:最開始是虧損的,不斷擴大使用者規模,到後來呢。

      他發現他能在裡面插入廣告,遊戲(遊戲分成),再後來還是回到廣告。到2012年以後,基本上每年會主推一種新的表現形態,比如影片起來就推影片,再後來推直播,再開發messanger這種附加產品作為新的載體,造出流量,然後在這個流量上加貼廣告。總之每年一個新玩法,加廣告。就是這樣。

      在這種模式下,Facebook處於一個相對於它的使用者規模微盈利的狀態,有時市盈率到40倍,有時80倍,有時沒有市盈率(虧損)。另外一些使用者很大的應用,比如推特,不盈利,撐了三四年,就準備把自己賣給有較多現金的傳統行業公司,但結果賣不出去,這是2016年的事情,也就是2010-2015年美國這波網際網路熱開始退燒後的事情。

      所以,我們看到美國踏入了這麼一個很奇怪的迴圈,大量新創造的公司不盈利,但是它靠風險投資不斷融資,最後上市,再造出一個市值財富出來,而這個市值財富是沒有利潤基礎的。一般上市的市值規律,是按照市淨率(market value to book value)計算,比如說二十倍。注意這邊說是這個叫做市淨率,我不是說市盈率。

      而這個book value,實際上是歷次融資燒剩下的,積累下來的賬面值,而且通常是把融資過程中的可轉債統統轉化為股本後的剩值。這裡都不討論到底有沒有收入,更不說盈利,如果按照市收率、市盈率,那沒法看。中國有一些例外,比如小米這樣的公司,實際上也是網際網路路線,但它所在行業流水很大,收入很大,但盈利很小,這樣的公司就可以拿市收率說故事,但本質是類似的。

      我覺得中國今天的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包括咱們的地方政府,在大力鼓吹網際網路相關產業或者大上網際網路產業園的時候,首先要弄清楚美國這個產業的奧妙,主要是財務報表奧妙。因為中國的地方政府發展產業,很重要的是稅收問題,增值稅問題(企業所得稅我們過去可以優惠)。到底什麼樣的門類對你才是有意義的。如果一個行業它沒有收入,那麼實際上意義不大,如果是燒錢,但下游也沒有燒出大規模的新增行業出來,也意義不大。

      如果是想拿著網際網路名頭搞產業園地產,由於有極強的群聚效應,到時候又可能搞出空園出來。中國的經濟學家很多人也因為沒有看過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財務報表,所以很多人張口就說網際網路是高科技高盈利行業,這是不負責任的。他們也沒有想過自己經常在描繪網際網路行業的時候說的是兩張皮:一會兒說網際網路行業燒錢,一會兒說網際網路行業高科技高毛利——這怎麼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事物上呢?

      美國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上市時資產負債表的股本的BOOK VALUE是負值,因為它之前很多融資是以可轉債形態出現,只有上市了之後可轉債持有者才可能回本並暴賺——透過轉化為股票,賣出暴賺。前面已經說了美國網際網路公司上市的時候老股東是可以賣老股給二級市場投資者,只有一部分錢是作為新股發售到新上市公司手裡的。上市以後,大概有70%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炒個一兩把——比如維持半年到一年左右,之後就開始慢慢下跌之路,但是有少數公司,比如Facebook這種,能生存下來而且逐漸上漲。所以美國二級市場的大量共同基金,一般就透過廣持有,拿盈利的那部分抵掉虧損的那部分,最後還是有一箇中等的收益。

      所以美國的資本市場背後的暴發機制是非常狠的。美國的公司絕對沒有有些中國人想象那麼光鮮,給股民帶來無私的福利,這是不存在的。中國的IPO機制,有一個鎖定期,大股東是三年,其他股東是1年,在這個意義上比美國這二十幾年的機制要公平一點。當然這幾年中國股市出現了市值管理等操縱亂象,這是另外的話題。美國公司的市盈率,這幾年股票漲上去,之前的2009-2012年,我們看其中一些實體經濟公司是比較合理的,十幾倍的比較多,最近上漲到20倍-30倍。

      但是要知道,在90年代末,克林頓執政最繁榮的時候,這些實體經濟公司的市盈率也普遍在40-60倍。所以美國的股市也不便宜。在克林頓時代,在某種意義上它也是靠股市泡沫繁榮。這泡沫不只是網際網路,它實體經濟的估值也有泡沫,這樣撐起來的。美國居民財富的股票資產佔比,最高峰也是90年代末,到21世紀後,到2008年也沒有恢復到90年代末那麼高的水平。

      對美國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近20年風險投資模式如果其財務本質沒有搞清楚,那麼我們制定政策就可能會出問題。一個例子,目前我們中國銀行業在推“投貸聯動”,就是對創業公司,不僅有VC投資,還有配套貸款。這其實是有矛盾的。我看本質是對美國風投機制理解不深。美國網際網路時代開啟以來,新創公司基本上是風投融資——這種融資儘管有時法律上是以可轉債形態投的,但實質是股不是債,不是貸款。

      因為貸款天然不適合這種經營缺乏盈利,又沒有抵押物的行業形態。美國“矽谷銀行”其實就是個配角,可以看看他的業務規模,其實很小。如果是非網際網路創業,比較重的行業,能形成固定資產的行業,才可能適應貸款,但在美國這種新生行業往往要承擔較高的利息——比如以垃圾債券的形態出現。頁岩氣行業就是這樣。但這顯然不是我們中國提出“投貸聯動”的初衷——我們這個聯動,是既給股權風投,又給貸款,貸款利息還不能高,這其實是相互矛盾的。

      在這個基礎上評價美國的金融業佔GDP比重問題。美國金融業佔GDP比重看似不高,比中國還要低。金融的幾個大板塊: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他們的行業增加值佔美國GDP比重也確實不高。但美國的財富主要是透過金融行業創造的,既包括證券財富,也包括2001-2007年一度很火爆的全美房地產。而非金融板塊裡面,IT板塊尤其是網際網路板塊,他們的市值創造也是金融屬性的。其他一些非網際網路板塊,這幾年市值抬上去也靠的是回購,也是金融發揮的作用。

      美國真正實打實的實體經濟創新,這幾年就是頁岩氣。這是貨真價實的增量,需要非常關注。也是特朗普新政府會大力支援的。可以認為美國這二十多年經濟脫實向虛,肯定是超出簡單的金融業佔GDP比重這個指標所暗示的程度,就好比理解美國金融系統膨脹的貨幣,不能用M2/GDP來衡量——因為它和中國不是同一個模式,應當把美國金融市場中可以作為支付手段的各種東西都納入進來才是合適的全面衡量指標。這樣才能真正看出美國經濟金融化的程度。

  • 7 # 群山皆小1

    美國經濟好的很,軍費全球第一,社會福利好,到處侵略搶錢搶油撈利益。各國的精英爭著去移民呢,我們不用替它瞎操心,還是操心自已吧

  • 8 # 綠豐園305

    美國以所謂第三產業,和房地產為重點的賭博,2008年美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美國大肆發行美債而緩和。但是這十年來不但沒有消化債務反而大肆印鈔轉嫁風險,失去國家信用。

  • 9 # 富途證券

    對於此次美股大跌的核心原因,會否意味著美國經濟自此走向衰退,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目前可知的是,美股大跌背後,有其自由邏輯,而對於這一現象,我們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

    美聯儲在17-18年開啟激進的貨幣緊縮策略,此類財政刺激讓美國企業面臨成本和利潤壓力,導致美國相當大一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收益衰退。疊加美國這段時間與各國之間的貿易政策對世界局勢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致使此次世界範圍內蔓延的疫情成為了壓垮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在美國過去十年的長牛歷程中,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購,其實是推動股價一直向上的很大動力。而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中,大量美股上市公司都是透過發行債券來回購股票,進而推動公司股價。但是一旦某個外力趨勢利率趨勢性上行,這個邏輯鏈條就是斷裂,企業融資困難, 股價開始下跌,導致融資更加困難,股價進一步下跌。

  • 10 # 辰銳9

    國內勢力力量對比的結果。

    誰力量強,佔有話語權,誰就能從立法到行政獲得更多的扶持。資金,人才等資源是一定的,這個行業多別的行業就少。

    比如聯想內部營銷的勢力佔主導,就會技術空心話。

    華為,大疆等技術導向佔主導,技術和生產投入就會多一些。

  • 11 # 強哥好帥氣小強123

    首先問的就不對,不是脫實向虛,而是產業升級,美國建國不到300年經歷3次工業革命,尤其啥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強國,2次世界大戰後成為超級大國,二戰後又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代表是電子計算機,航空航天,核能源,網際網路技術,以及發展第三產業,一些高能耗,高汙染,低產值的產業會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國家,比如中國,印度,韓國,這是任何國家發展必經之路!

  • 12 # 黑與白001

    這是一個所有國家經濟發展中都會遇到的這麼一個經濟發展執行問題。之所以美國先出現了。那是因為他們走得快。所以走錯了,掉坑裡面了。導致出現現在的局面。應該是生產力和技術的全面提升之後出現的產能過剩和勞動力過剩問題給出了錯誤的解決方式和錯誤方向。

    這和現在運用了幾百年的這套經濟學運用體系有一定的關係。就是這套體系不適用了。坦白的說就是現在所運用的這套經濟學體系,是不能適應生產力和技術發展快速提升後的國家經濟執行模式的。經濟脫實向虛的轉折點就是在原來的經濟執行模式體系上增加了一個虛擬環節來運作的附屬產品。而且還很粗糙,直接對接的貨幣本身。既不健康,方向又錯了。不是要加一個環節出來。而是要把整個經濟學運作體系全部進行深化改革。以便適應現在的社會發展模式。這個的確很難。

    其實在以國家為單位的綜合體中,真正以實體經濟直接相關聯的行業和其他無關的行業都是可以完全並存的。只是需要把握好佔比而已。例如實體經濟行業有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加工業,製造業,手工業,輕工業,重工業,商貿領域,服務業,飲食業等等等等,但是有些領域就不是直接對接實體經濟了,如行政管理,金融,科技,國防,教育,文化,藝術等等等等。一個國家經濟執行不順暢,失衡。是在於國家對這些行業的排列組合次序出現了問題,以及在整個綜合體中的體量佔比不科學造成的困擾。和失衡。需要科學的去梳理。顯然華盛頓的兩次經濟危機解除方式都是錯誤的,治標不治本的,改變貨幣錨定物件根本解決不了前面已經存在的錯誤,最後只會把後期的錨定物件拖累死(——比如現在的石油就會被美元最後拖累死的)。最後一次是運用了坎恩斯理論去延伸出來了一整套虛擬經濟,槓桿運用,投機市場的開發擴張。而且大都還是直接在貨幣功能上做的延伸。見效快,副作用更大。他不完蛋誰完蛋呢。(不過有一個前提條件,解除繫結石油,美元立馬就倒,直接破產。不解除美元繫結石油,石油不倒美元不倒!直到拖死為止。)

  • 13 # 維哥利亞的秘密

    美國希望在經濟產業鏈的最高層次專注經營,毫無疑問軍工和經融業就是的。

    如果美國在其他低端產業中繼續保持絕對優勢,那麼它的歐洲和亞洲盟友還怎麼混。勢必與其他盟友產生難以彌合的利益衝突。不利於同盟外交的開展。

    資訊化產業的升級,低端產業必須讓路

  • 14 # 悅濤

    波音公司,是美國工業的象徵。從飛機失事到故障頻發,幾年時間,不見好轉。為什麼?

    美國人沒心思做製造業了。雖然美國有最好的大學,最先進的知識資產,最豐富廉價的能源,最發達的金融體系,但是越來越不想搞製造業,因為來錢慢、成本高、風險大、週期長。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相比德國工業的嚴謹,日本的精細,中國的吃苦耐勞,美國勞動力在全球市場上沒有優勢了。

    簡單說,他們不值現在的價錢。但你要讓他們少拿工資,他們活不下去。

    美國的醫療教育房地產三座大山,已經把老百姓的口袋掏光了,而且欠了100萬億人民幣以上的貸款。

    生存成本太高,導致勞動力成本降不下來。最終導致美國工業空心化。資本不願意進入實體經濟,但要維持繁榮,就瘋狂注入虛擬經濟,少量科技產業、大量服務業和金融產業,以及股市債市,維持基本就業。同時靠透支國債來維持基本民生。

    綜上所述,可以說是金融利益集團和民生產業集團在對美國財政和人民吸血,同時又沒有把吸來的血返還到生產領域。

    回到問題本身,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把民生產業炒到天上,工業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美國的本質不是金融泡沫,而是民生泡沫。

    當你看見新冠肺炎檢查一次需要花3270美元的時候就知道這個系統的執行成本有多高了。

    願我中華國運昌隆。

  • 15 # 天天向你學習

    美國走向了空心化嗎 你的飛機買誰的?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汽車是啷個國家的企業製造的?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石油化工品是啷個國家的企業生產的?還有你天天打交道的P&G、3M公司,太多太多這樣的幾分之一了。美國製造業的強大你不瞭解

  • 16 # 獵風眼

    這些都是表面現象,美國人玩高附加值的工業,收割發展中國家的低端產品,要想了解美國,必須時刻不能忘記人家是怎麼進行資本運作的。

  • 17 # 鞅論財經

    美國在2008年次貸危機中的教訓深刻,一個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的虛擬世界是沒有明天的。

    次貸危機就是脫實向虛的結果,把虛擬經濟越做越龐大的情況下,最後掛在了房地產市場中。以為美國可以透過高額的房價就可以享受全球的資本的供奉,加上美元的零鑄幣權更是可享受美好生活。可是,事與願違,一場突如其來的次貸危機把所有的夢想都撕得支離破碎。

    於是,從次貸危機之後就開始把美國放回到實體經濟,在重返亞洲、迴歸製造業、退出TPP、向國內海外部增稅等等,這所有的一切就是為了現代製造業的重現崛起。雖然,這也年的努力沒有想象的那樣成功,可是,在這第四次產業變革中,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3D技術、科技創新等推動下,人工成本在產業成本中的比重也是急劇下降,為美國高薪水的成本劣勢殺出了血路。高階現代製造業也在慢慢地得到恢復。

    但是,華爾街擁有的貪婪無比。在實體經濟的逐步迴歸中,卻是透過美元霸權,製造了更大的金融核彈。一個只有5萬億美元的基礎貨幣,而M2卻是控制在20萬億美元的水平。可是,隨著CDS的成功運作,卻可以讓金融資產無限地放大。這就是美國金融資產無限泡沫的再一次打造。實體經濟在其中只不過一塊基石。CDS就是信用違約互換協議,這樣透過華爾街的衍生品打造,把資產擴大到無法想象的700萬億美元。這就是全球其它國家金融資產的數倍,這是絕對的金融大泡沫。

    可是這個金融泡沫卻是掛在了全球經濟基礎上。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可以引起軒然大波,而且不僅僅在美國,還有世界經濟也要一起跟著遭殃。而實體經濟也不過是為虛擬經濟提供的一個實物樣板而已,美國雖然在迴歸製造業中有所好轉,但與虛擬泡沫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 18 # 賦閒老君

    從疫情給美國的經濟造成的影響來看,美國的軟肋在金融的泡沫化。無論是美國股市,還是匯率還是美國國債。泡沫太嚴重了,能否躲過這一關,是個未知數。打蛇打七寸,以後跟美國打戰,就打他的金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您在什麼時侯感悟到“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的真諦,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