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犀呀咿呀
-
2 # 說吧1234
個人覺得不太好。每個孩子去幼兒園的初期都會有不適應的時候,但是在老師的安撫下他們會逐漸適應。每天送半天,讓孩子特殊被對待,他們會發現原來去半天也是可以的。就會容易他們產生依賴,用哭鬧的方式讓家長妥協,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難度過分離期。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哭一會老師、同學一帶他玩就好了。
-
3 # 客家人lyyd
1.幼兒的適應交叉變化的能力,調控自已能力不如我們成年人。可以說每天上午你孩子剛適應,中午又被你帶回家裡,這就造成0.5+0.5小於1的效果,可能比一天在園的幼兒適應慢。
2.從我觀察來看,幼兒三天兩頭,由於生病,下雨,去玩等原因不來園的幼兒適應能力與你選半天效果差不多。短則一個月,長則一個學期才適應,不經常器。
3.做父母要多開導,多說些幼兒園的好處。這幾天我接送託班寶寶中新的,說叔叔帶你上樓玩xx玩具,與老師唱歌,與小朋友做遊戲,睡一下媽媽就來接你了,要嗎?不要小看不到2歲小孩,她聽得懂。現在媽媽來接不哭還要在園內玩。
如何做更好呢?我是民辦園的,可以這樣:
一,每天上午遲送來8:30之後,下午早接回3:30之後,這也相當於半天,但又不同,這裡包含午睡,有更長時間與老師接觸。接觸多了,孩子就認同這位老師,認同就不陌生,不陌生就有安全感了。我在家長會上說,為什麼有幼兒要我男的帶上樓,因為我有與她交流,打招呼,抱她上樓,教或陪她/他玩玩具,就喜歡你,認同你。漸之,小孩認為幼兒園安全,老師叔叔阿姨愛她,她就愛來園。
二,建議,你可以在幼兒園接送的早晚期間,送你小孩來園,要說來園玩,否則小孩有心理壓力。漸之,一個月後,你孩子會主動提出來園。我附近街道好幾個幼兒就是按我建議做的,結果,真來上學了,就像回家一樣,因為環境熟悉了,老師也熟了,因老師們肯定會去逗小孩的。不過,這建議可能在公辦園不允許,反正我是除午睡,什麼時候有成人陪同都可以來。
-
4 # 娛樂生活Go
我家有兩個寶貝,相差了5歲。大寶因為當時的客觀條件制約,只能是一到年齡直接去幼兒園,沒辦法讓他慢慢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當時每天早上去幼兒園都像打仗似的,哭鬧著不願意去。我還是狠心把他每天都帶去,哭鬧堅持了一個多月才漸漸停止,現在寫到這裡心裡也是酸酸的,對孩子感覺很愧疚。這樣的情況基本上我周圍的朋友都是這樣堅持下來的。
二寶出生後,我也辭職當起了倆孩的全職媽媽。在二寶三週歲的時候我嘗試著把他送去幼兒園,起初第一天他沒有哭鬧還很開心(早接晚送)。我當時還挺開心的,認為孩子的分離焦慮基本不存在。事實證明我開心太早了。第二天二寶就硬扒在我身上哭鬧不下來。沒辦法我只能嘗試哄住他,答應他午休之前來接他。
就這樣開啟二寶的幼兒園生涯。這樣子讓他漸漸地去適應每天都要去上學,熟悉外面的環境。差不多半個多月,他有了玩伴每天還主動要求去幼兒園上學呢。所以我覺得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讓孩子以半天形式先熟悉幼兒園的環境,當然時間也不能太長以一個月為宜。
-
5 # 堯媽成長記
我們這附近有一個私立幼兒園,前不久就開設了半天班,上午八點送十一點半接,期間有個加餐!
其實這樣也是可行的,讓孩子慢慢的體驗幼兒園生活,讓孩子提前感受幼兒園生活,有了心理準備,這樣會減少入園焦慮,等孩子正式上幼兒園的時候能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6 # 貼心媽媽
大型正規的幼兒園肯定不行,園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家長起初肯定會擔心孩子不適應。其實孩子沒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適應能力差,過一週左右就會逐步適應的。小型幼兒園可看實況,別的家長都不留,咱也不要給人家起帶頭的。
-
7 # 親子陪伴蘭怡C
這種方法應該不太適合,因為學校有學校的規章制度,孩子交給了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就會有他的安排方法,如果只把孩子送進去半天,又要老師的工作安排不太好進行。
有的孩子適應幼兒園能力會很強,有的會很慢,但是經過一個星期之後都會適應的,這個是我孩子班上的現象,有的孩子已經幼兒園不哭不鬧很快就適應了,而有的孩子卻不行一哭就是一個禮拜時間,主要還是分離焦慮症。
把孩子交給幼兒園老師去安排吧,家長不要擔心太多,適應一段時間就好了。
-
8 # 成長路上的二寶麻麻
個人感覺,沒有多大必要。不過現在無論私立還是公立的幼兒園,大部分倡導過渡教育,會採取這種方式,主要原因如下:
1、絕大多少孩子,在入幼兒園之前,都是以家庭環境為主,接觸的人群也多是自家人,現在的城市是水泥鳥籠,孩子很少像農村的那種敞開式交往方式,也比較少跟同齡孩子一起玩。到幼兒園開始有些不熟悉環境,有一種自我的防禦反應,較為緊張; 2、每個家庭的整潔度和習慣菌群不一樣,抵抗力也不同,剛開始入園的一段時間,很多孩子有個適應期,總是容易交叉感染,出現一個小朋友感冒,全班很多孩子中招的現象; 3、幼兒園的同學,很多都是陌生的,在還不瞭解其他孩子的情況下,有些內向的孩子,會有些不知所措,沒有安全感。 4、從入園開始,吃飯和睡覺,都逐步需要靠寶寶一個人獨立完成,這是一個進步,有些孩子會有個適應期,所以保姆阿姨和老師在開始的時候會比較忙碌。
一般的幼兒園都會看孩子的表現,如果比較好,幾天就同意整天入園了。相對於適應性欠佳的,就需要這個過渡了。
其實,如果平時孩子是外向型,經常在戶外活動,和不同的小夥伴都容易融入,以上這些都不是問題。從一開始,先帶孩子去幼兒園看看,很多房間,很多新奇的東西在家裡沒有。我家的娃,就知道幼兒園可以有很多玩具,有很多小夥伴,有很多要唱歌跳舞聽故事,從第一天開始就不哭鬧,自己一路跑過去了。比較嚮往幼兒園的生活,每天早上想睡懶覺,但是隻要聽到要上學,就立刻起身了。尤其是我常感嘆,你的幼兒園這麼好,我都想去了,孩子總是一臉傲嬌又無奈地安慰我說,媽媽太大了,不能再上幼兒園啦!
-
9 # 玫姐梅香傲雪
新入幼兒園,為了讓幼兒能平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先送半天,就我的親身經歷而言,這種方法的確可行。
在我兒子三歲的時候,由於工作原因,我不能夠在家全職照顧他,而且同齡的孩子已陸續進入幼兒園開始群體生活,雖然多有不捨,我還是忍痛將兒子送入幼兒園。第一天,兒子很新奇地與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相處,沒有哭鬧的表現;第二天,兒子在幼兒園門口緊緊抱著我,哭哭啼啼死活不撒手,老師用玩具哄著抱了進去;第三天,兒子一聽說要去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還是堅持送他進了幼兒園。當天下午,老師打來電話,兒子發燒嘔吐,我的心碎成渣,急忙請假接兒子去醫院就診,家長和孩子身心俱疲。
無奈之下,我試著每天上午送兒子入幼兒園學習、遊戲,午餐後接回家由奶奶照看午睡、戶外玩耍。幾天下來,兒子不再抗拒去幼兒園了,反而有些惦念小朋友們。每天下午,奶奶就帶著孫子在幼兒園附近玩,不知不覺,寶寶就和小朋友們玩到了一起。奶奶告訴孫子:“我在幼兒園門口等寶寶放學呦,乖孫好好學習哦!”就這樣,兒子漸漸克服了分離焦慮,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
10 # 縹緲人生26
根據孩子的性格決定吧!有的孩子比較活波愛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要讓老師剛開始多引導一下怎麼和小朋友和平相處,學會分享!他們就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不需要先送半天!有的孩子比較喜歡一個人玩耍,跟家人在一起習慣了不想分開!可以先送半天和別的小朋友玩,再回來和家人玩!慢慢和小朋友熟悉以後就可以了!
-
11 # 安小糖baby
對於生活尙不能自理的孩子來說,先送半天來適應幼兒園最好不過了。對於24-36個月的孩子來說,大部分孩子還處在吃飯、大小便需要照顧的情況,同時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比較久,如果完全按照幼兒園小班的節奏來說,確實有點困難。當然也不排除適應能力很強的孩子能馬上就適應。
幼兒園上午的課程一般時間段,而且比較輕鬆,戶外運動也更多,寶寶能夠與更多孩子一起玩耍,學習,瞭解生活學習的規律,不失為一件好事。而下午可以帶孩子回家,好好休整一下。但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種適應期應當不同,不能因為孩子的不適應而最終導致孩子不重視幼兒園的紀律。
-
12 # Alice__BJ
大多數家長送寶寶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先送半天,為了平穩的讓幼兒適應。具體可不可行,還是要看孩子的適應能力和對上幼兒園這件事情的接受程度。
我家大寶上幼兒園的時候兩歲半,在送他去幼兒園之前,我每天都會帶他去幼兒園玩半天,讓他慢慢適應和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老師們也都會跟他打招呼,慢慢的熟悉起來。我家大寶是屬於那種去陌生環境就會很拘謹,會不安和害怕的。另外一點,我是想讓她慢慢建立起來去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和習慣,知道每天早上起床吃完飯就要去幼兒園,有小朋友一起玩,幼兒園也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滑梯、沙坑等等。
在我們堅持半個月每天上午去幼兒園玩半天后,我開始正式送他上幼兒園。第一天我告訴他在學校裡玩一天媽媽下午會來接你,大概還是太小,她沒有反應出來從早上到下午是多久,所以和老師玩了一整天,但是不進他們班裡,也沒有哭鬧。下午接回來第二天再送她去的時候她就意識到我這個下午是很久,所以當我轉身離開的時候她就哭了,我躲在外面他看不見的地方站了不到三分鐘,就看見他和小朋友一起玩了。第三天送的時候也哼哼了幾聲,在送去的路上也還是很不高興,不過已經能跟我打招呼說再見了。
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他喜歡上幼兒園的環境,不會害怕,讓他自己覺得在幼兒園是安全的,開心的,而且家長會一定會在承諾的時間去接她回家,寶寶和家長只是暫時的分開,因為寶寶需要認識更多的新朋友。提前做好心理建設通常就會比較順利。
-
13 # A洛奇媽德國奶粉
我覺得這種方法很好啊!孩子剛上幼兒園,到了陌生環境,初次與父母和其他親人分開,肯定不適應。為了緩解這種分離焦慮的情緒,我認為循序漸進是有必要的!我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一開始是家長陪著入園,然後上半天,最後送全天,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慢慢和老師同學們相互熟悉,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但是我覺得送半天這種情況不能太長,也因孩子而異!因為有的孩子一旦適應了上半天,讓他上全天的時候又該哭鬧了!
-
14 # ljl_175477913
我個人覺得這種方法是不可行的。我有親身經歷,我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早上把她送去,她的情緒很激動,需要很長時間去平復,她能接受在幼兒園生活的時間是心情平復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上半天幼兒園,孩子好從不容易適應幼兒園生活,被帶回家,第二天再去又會從零開始,並且給她形成一個觀念可以上半天幼兒園,之後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去適應放學後再回家。我覺得孩子上幼兒園就是獨立的開始,應該給她發展的空間。
-
15 # 童蒙誦讀我與你
我認為這種做法不但不可行,而且是非常愚蠢的。孩子在新環境的適應期有長有短。短可能一個星期,長可能21天。如果這樣送送接接,孩子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生活當中,與剛好的傷疤揭開,撒鹽無異。孩子本身就會想忍住,等一會兒,等一會兒媽媽就來接我了。這樣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主要事情就變成了等待,還怎麼能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呢?送就送個徹底,不送就乾脆不送。這樣就是人為的延長了孩子的適應期給孩子的傷害更大。
-
16 # 蛋仔嘛嘛成長館
這種方法,我很多同學都試用過,的確可行,因為這會讓孩子從完全在家狀態慢慢過渡到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只要心理上孩子接受了,後續就簡單容易多了。
在這點上,真的很感嘆我家蛋仔都沒有這樣的過程。當時剛送她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們也擔心她會哭鬧,但她完全沒有,高興地和我們再見,也很適應學校的生活。這是不是說明她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呢,呵呵!
-
17 # 90後媽媽米米
曾經就這個問題寫過一篇文章,可以借鑑。
暑假來了,9月又會是很多孩子入園的時間。看到不少孩子入園不適應,各種苦惱,甚至抱著家人的腿在地上苦苦哀救,哭喊,打滾,摔東西,尿褲子等,不少家長真的是撓腮抓耳,既心疼又不知所措。
孩子為什麼會哭鬧?
每個孩子或輕或重都會有入園哭鬧的現象。因為孩子離開了熟悉的家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夥伴,心裡就會害怕,不安,傷心,沒有安全感。有了這樣的情緒,孩子自然就會哭鬧,拒絕上幼兒園。有的寶寶剛上幼兒園很開心,但是過兩天就會有情緒低落的情況,這都非常正常。
送孩子入園,是父母一道很艱難而且必須克服的難關。面對孩子哭鬧,家長處理辦法不盡相同。看完兩個故事,可能你就明白怎麼做比較好。
故事一
鄰居有個三歲的兒子宇宇,夫妻每天忙著做生意,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忙完回家,實在沒時間帶孩子。所以宇宇是由爺爺奶奶帶著,爺爺奶奶特別疼愛孫子,生怕磕著碰著,出門都怕太陽曬著,喝水怕嗆著。
今年宇宇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我們整棟樓從此就不用定鬧鐘了。週一到週五,每到7:00左右就能聽到響亮的哭聲:“我不要去,我不要去幼兒園,我討厭奶奶,討厭爺爺……”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不用看,都能想象那拳打腳踢,淚流滿面的畫面。
最初幾星期,爺爺奶奶都連哄帶騙地送去幼兒園。有一天宇宇哭得更厲害,爺爺奶奶心疼極了,就決定不送去幼兒園,帶去坐了搖搖車,去了公園。沒想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每天照常哭,甚至越哭越厲害,爺爺奶奶心疼孫子呀,就幾乎沒成功送去過幼兒園,只能帶出去玩。
現在快期末了,宇宇依舊每天哭,而且哭的時間越來越長,哭得越來越厲害,而且哄騙已經完全失效,聽他奶奶說計劃大一點再送去幼兒園。
故事二
同事有個快3歲的女兒欣欣。自從去年聽她說今年年初要送幼兒園,就開始了各種折騰。在家起床,吃飯,睡覺全按照幼兒園的作息來,吃飯自己吃,飯後擦嘴,拿杯子喝水,自己如廁,穿衣,脫衣,連睡覺吃奶嘴的習慣也硬生生戒掉了。
只要有時間,奶奶或者我同事都會帶著欣欣去幼兒園逛逛。長此以往,欣欣都認識一些幼兒園的老師和小夥伴了。而且經常吵了要去幼兒園玩。同事告訴欣欣:“等過完年,我們欣欣長大了,就可以像哥哥姐姐們一樣上幼兒園,每天都可以來這兒了”。
年初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同事做了那麼多準備,欣欣入園肯定沒問題。但聽同事說,欣欣雖然盼著上幼兒園,但真的背上書包出門那一刻,還是崩潰了。死死抱著我同事不肯撒手。我同事心疼得眼淚都出來了。
她調整好情緒,蹲下來跟欣欣聊了起來。“咱們家欣欣長大了,到了像哥哥姐姐那樣上幼兒園的年齡了。媽媽知道,你肯定捨不得媽媽,覺得去了幼兒園就不能隨時看到媽媽了,是嗎”?
欣欣崩潰的情緒漸漸平穩,開始聽媽媽說。“欣欣上幼兒園只是暫時和媽媽分開,放學就可以看到媽媽了。而且和媽媽分開的時候也沒關係,有老師和小夥伴陪著你,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護你的哦”。
欣欣答應去幼兒園,但想讓媽媽陪著到幼兒園門口。雖然到了門口,欣欣仍然有點不捨,同事還是狠心跟她說了再見,絲毫沒有拖泥帶水地離開了。
就這樣連續幾天後,欣欣入園哭鬧就消失了,順利入園。
孩子剛開始入園,都會心裡沒有安全感,不願意離開爸媽,不願意離開自己熟悉的場所,熟悉的人,這很正常。作為家長,前期做好準備。同時,面對哭鬧,理解孩子,做好安撫情緒工作,但不能任由孩子放棄入園。堅持送孩子入園,也是幫助孩子樹立原則的機會。
-
18 # 關注點幼兒教育
作為一個一線幼兒教師來說,我贊成新生入園時先送半天的方法。新生入園無論對孩子、還是對家長來說,都相當於一次斷奶期。孩子和家長都會在短時間內產生焦慮:家長們無心工作,擔心孩子吃不好、喝水少、受欺負、尿褲子…;絕大多數孩子應對完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的方式都是哭,而孩子哭鬧的久了顯然對身體不好。
我們這裡的教師配備是兩教一保:上午一個教師+一個保育員工作至12點,然後由另一名教師接班管理幼兒午睡。午睡後(2:30)上午班老師和保育員進班。這樣的人員配備對於三十幾個哭鬧的孩子來說,老師能完全照顧的過來嗎?
因此新生入園期半天入園是可行的,孩子可以縮短哭鬧、焦慮的時間,逐步適應新的集體生活;保教人員可以在剩餘的半天時間內進行一下班級的環境創設和衛生消毒,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好的生活、遊戲空間。
-
19 # 兒童讀經教育
我覺得不用這樣,我們既然要送孩子去幼兒園了,肯定是各方面原因,都促使孩子需要上學了,有的是父母工作忙,有的是到了入學年齡了,既然這樣我們就直接把孩子放幼兒園就行了。
其實想先送半天適應一下,就是家長不放心孩子,擔心孩子會哭,會想媽媽,和小朋友玩不到一塊,會餓著,等等,反正就是各種擔心。其實作為一名曾經的幼兒教師告訴大家,這種想法是父母多慮了。孩子可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那麼不堪一擊,孩子要比我們想象的堅強好多。
其實孩子開始接觸一個陌生的環境,肯定會有些不習慣的,有的也會哭泣,會覺得和家裡有很多差別。不過我們不用擔心,老師會非常細心並且有耐心的照顧好孩子們的。對於新入學的孩子老師會加倍的對孩子好的,會像媽媽一樣抱著孩子,陪孩子說話,做遊戲,教孩子兒歌等,想方設法讓孩子高興的。有自理能力不強的,老師也會幫助孩子們的,孩子在老師的細心呵護下,一定很快適應新環境的。
所以家長不要太過擔心孩子新入學的問題,直接讓孩子加入到那個環境就好了。
-
20 # 陳媽胡爸
我家寶貝上的公立幼兒園,他們剛開始就是半天教學,持續了一週。雖然家長累了點。接送拿到,但對於分離焦慮比較大的孩子還有些安慰,慢慢就喜歡上幼兒園了。
回覆列表
作為家長,我覺得先送半天是可行的,讓他慢慢適應幼兒園,慢慢平穩過渡去喜歡幼兒園。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哭了差不多一個月,我都堅持送,我會在晚上早點去接他,並且在早上和他分開的時候,我們就約定好晚上第一個去接他!
這樣孩子就能確定,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會第一個來接我,他心裡就有足夠的安全感,用來適應新環境,面對新事物!